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语文教学反思>《中学语文课后教学反思

中学语文课后教学反思

时间:2022-04-17 16:29:55 语文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学语文课后教学反思

时移世易,耻谈、羞谈、免谈“训练”成文当今语文教学时尚,托言空疏的“人文”取代了基本的语文“训练”。翻开《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希望在众多新名词、新概念中找到“训练”二字,总算在“教学建议”第四条中看到了这样一句话:“语文教学要注重语文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通篇仅此一处提到“训练”,而且还是捎带提及的,《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作为一个权威性的国家文件,在它的导向下,这个“训练”似乎失去了它的法定地位。

中学语文课后教学反思

纵观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师为了摒弃过去的“满堂灌”、“一言堂”,开始了开始着力于创新、感悟、熏陶,注以“人文”为时尚,而忽略了“训练”。似乎一提到这个“训练”,就强制的跟过去的“保守、恋旧”的应试教育搭上关系。这种轻视语文训练的态度自然表现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结果就是凌空蹈虚式的语文课越来越多,所谓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早已弃之不顾。要不是语文课还有考试这样道门槛拦着,恐怕早就走向矫枉过正之路了。由于忘了语文的最基本的功能培养需要训练,当前语文教学比较普遍的存在着如下的倾向:满堂的问答;一味的夸赞;活动无体验;合作无实质;探究庸俗化;贴标签式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把语文的“功能”无限扩大,到头来只是掏空语文,而语文的“人文性”是在语文教育基础上体现的人文性。这种轻视训练的现象如不纠正,对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极端不利的。

一、究根追底,探索问题成因

为什么“训练”在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如此的没有地位?原因有许多。

首先是“西风”劲吹,各种进口的主义学说“你方唱罢我登场”,几乎把本土的语文教学传统,扫荡的片甲不留。鉴于西方学术在自然科学上已经取得的无可争议的巨大成就,西方的认知模式几乎是理所当然地被认为是先进或是正确的,以至于我们来不及思考其中包含着的偏见、狭隘甚至荒谬的东西,而“言必外国,动辄大师,新词种种,轻视内功”的现象开始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泛化。当然这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环境因素的干扰,但关键是教师们本身除了受到西方进口主义劲吹的影响,还对“训练”的概念理解严重偏差。

现在的语文课谈及“训练”,就自然和“习题训练、题海战术”、“应试教育的产物”挂钩。看起来和素质教育、人文素养背道而驰。有些教师即使不排斥“训练”,但也只是在要求学生掌握某些最基本的技能时才选择训练。而高层次的能力“感悟”、“创新”是训练不出来的。尤其是语文的“人文性”被抬到了超越一切的高度的当下,“训练”往往被当作“人文性”的对立面而被谨慎对待着。

其实“训练”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什么是“训练”?“训”:从言川声,即说教导人通于义礼,语文教学上可以引申为教师的指导、引路。而“练”:从糸柬声,本意作:煮丝使熟,须分别择之,以防其过熟或不熟,现在引申为学生的实践和操作。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但是学生不是一个成熟的学习者,他们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所以才形成了教与学之间师生互动的过程,而这个教与学的过程就是“训练”。可见正真意义上的“训练”,不是习题演练,也不是有些教师认为的语文课上那种繁琐的字词句的操练。语文课只要有师生互动,就必定呈现训练的形态。取消训练就是取消互动,当然对于一线的教师来说,当前的问题不是要不要“训练”的问题,而是应该好好研究怎样的“训练”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新课程的目标。

二、浅析对策,探索实践

学校之所以设置语文课,简而言之是为了训练学生达到“自能读书”“自能作文”的最终目的,换而言之,学生要学会阅读,学会写作,就要靠扎扎实实的阅读训练,实实在在的作文训练,别无他途。而训练,不但是一种语文积累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感悟生成的途径,更是培养学生对文本产生自我情感的必经之路。接下来我就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积累的一点感悟谈一下我对语文的“训练”的看法。

(一):训练读懂文本——基础

在阅读训练中:①我借鉴了台湾哲学家傅配荣先生强调的阅读的四个步骤:

(1)、文本究竟说了什么?

(2)、文本想要说什么?

(3)、文本能够说什么?

(4)、文本应该说什么?

这虽然是一个哲学家眼中的阅读,但是足以为我所借鉴,其中“究竟、想要、能够、应该,”就是阅读训练中的探根究底的根本方法,而这种方法的习得从训练而来。

先看我过去两则一味追求“个性化阅读”,“多元化解读”而没有重视阅读训练的失败之例:

例一:《皇帝的新装》,有的学生从骗子的无耻行径中居然读出了,骗子以欺骗谋生,欺骗是他们的职业,他们也付出了相应的脑力、体力,看起来合乎正当获得!

例二:《背影》,学生在解读父亲的人物形象时,居然读出了为我买桔子的父亲因为是翻越月台,是违反了交通规则,因此该生得出:父亲是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

这种任凭学生随心所欲的解读,还不济事加以引导和纠正,甚至还给与鼓励和赞扬,不仅使语文的“工具性”失落了,就是“人文性”也被架空了,失败之后我才明白,要让学生学会阅读,就必须老老实实的遵循阅读的规律,引导学生从文章的语言文字入手,逐步深入文本,进而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人文因素;然后在回过头来思考文章是怎样表现这样的思想内容的,以及为什么要这样表现而不是用其他的方式表现,这种让学生的思维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的过程,是一个由表及里,又由里及表,表里反复多次,理解逐步深化的过程。只有经历了这样一个思维流程的文本阅读才是可以说真正正确解读文本。至于创造性的阅读、个性化阅读等等,只有在正确理解文本之后才能进行,如果学生连文章都没有读懂如何去谈创造?谈个性?只是一纸空谈,学生根本不理解文意,当然不免出现上文所列出的阅读的尴尬局面。

(二):训练感悟——重点

在文本阅读中,每一个学生都在进行“感悟”,都站在各自不同的角度进行“感悟”,都有自己“感悟”的言之成理,持之有故,这种“感悟”有文本的情景再现,有学生个人经验的介入,有互相间鉴赏点评的影响,这就形成了一个学生与文本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多向互动沟通的生动对话,这种“悟性”也是要靠培养、靠训练的。

例如:王维的《使至塞上》我与学生就是在诵读、分析、鉴赏等训练中感悟其价值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留给我们无穷无尽的想象:在画面之间、在动静之间、在情理之间、在真幻之间,留下了永恒的遐思。其中:数学的感悟——图形,科学的感悟——问天,艺术的感悟——画面,人文的感悟——情感价值与美……

(三);训练培养情感——升华

我觉得语文就是引导学生读书的课程,只有学生喜欢读书了,把读书当作生命的追求,语文教学才算是真正达到了目的。

②所以通过“训练”,学生学会诵读,抑扬顿挫;通过训练,学生学会精读、泛读。手不释卷,孜孜以求,多读书,读好书;通过训练,学生能认识、会思考,能表达;通过训练,学生会观察,会调查、会作文,表情达意,文字流畅,;通过训练,学生能自主、合作、探究,有个性有发展有创新。

三、“训练”也需要训练:

当然“训练”也是一种技能,本身也要通过训练才能养成规范,形成意识成为自觉。所以“训练”也需要训练:

比如语文“工具性”的一面:

②诵读的训练,多诵读,在诵读中注意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会和感悟

默读的训练,从学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培养。

精读的训练,从词句的理解、文意的把握、重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入手。

从语文“人文性”一面:多做非智力因素的观照,紧扣语文与学生自我生命的发展,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语文训练”过程中的“自我认识、自我定位、自我成长与自我超越”。

可以说,阅读训练存在于整个教学,只有在教师指导下的正确阅读实践,才是科学的阅读训练,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但获得了有关课文的知识,培养了阅读的能力,而且悟出了阅读的方法和过程,在情感加之态度方面也必然受到范文所蕴含的思想人文因素的熏陶和感染,潜移默化,才能会作文,表情达意,文字流畅。可以这样说,只有在这样的训练过程中,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才达到了完美的统一,三维目标才得以实现。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语文的训练无处不在,小到识字,大到读书为文,无不由“训练”步步做起,所以请给语文课的“训练”留个位置!

【中学语文课后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教学课后反思总结02-15

物理教学课后反思05-19

中学语文 教学反思05-25

语文《坐井观天》课后教学反思03-26

语文课后教学反思03-01

语文课后教学反思05-24

中学语文单元教学反思05-23

中学语文听课教学反思05-24

中学语文高效教学反思05-25

中学语文教学反思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