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综合资料>《活见鬼教案

活见鬼教案

时间:2022-05-10 06:55:20 综合资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活见鬼教案

——灵源街道林格小学 吴玉婷

活见鬼教案

设计理念:

这是一篇文言文,篇幅短,有译文,学生可以通过自已预习撑握大意,再加上本学期,我们学校语文考研课题是“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因此,本节课重点想通过“读准字音——读好停顿——抓重点句读出感情”这三个环节,渗透朗读方法,提高朗读能力。其中,重点是第三个环节。

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读“撩、趋、亟、踉跄、愕”

2、能力目标:能想象、体会,有感情地朗读。

3、情感目标:树立破除迷信,相信科学的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如果有一样东西,刚刚明明就放在桌子上,可是一转身却不见了,而屋子里没有别人,这时你会说?(见鬼了)是啊,这是多么奇怪的事呀,那一个活人遇到这样的事,就是:板书课题:活见鬼——这时,还会感到有些?(害怕)——齐读

二、学习课文

(一)初读正音(5分钟)

1、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一起去学习一篇活人遇见鬼的离奇故事。

2、现在哪个同学愿意把你预习时觉得比较难读来教大家读一读吗?――指名发言——大家跟着他读两遍。

4、现在你们有没有信心把整篇文言文正确地读一遍吗?——齐读

(二)读对停顿(10分钟)

1、读完文言文,相信同学们一定和我一样感觉到:它不像白话文,能一眼看出在哪应该停顿,对不对?

2、没关系,只要你们能闯过以下三关,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好停顿。

第一关:文白对读。12组一句文言文,34读一句白话文;

过渡:有的同学可能在偷笑:太容易了吧。是的,老师要恭喜你们过了第一关,但别高兴得太早呀 。接下来由老师出马啦!

第二关:字义对读。师读“持盖、蔽、撩、偶、愈、因、趋、亟、俄顷、不觉”,生说意思。

过渡:有点难度了吧?不过,真是“团结力量大”呀,你们离成功又近了一步!看来,难度得再加大了。

第三关:讨论:“值大雨的值、不相值、值炊糕者”中三个“值”分别是什么意思?

3、 现在,你们对文言文的理解有没有更多一点呢?那么,请你们根据理解,试着画一画停顿,好吗?——巡视——出示正确的画法,如果有不同意见的,可以提出来讨论一下。——现请同学们按节奏自由读一读——齐读——听录音轻声跟读。

(三)、品味读,表演读(20分钟)

过度:现在音读准了,停顿也对了,可我总觉得这样的朗读好像少了点什么?(感情)要想读出感情,得抓住让你体会到人物害怕的重点句体会。我们一起找找。

1、画出:久之不语,疑为鬼也。

如果是你,此时你心里会想?谁能用文言文回答?(此乃鬼也?)(评:简短意明,真有文言文的味道,不错。)——想完,你心里一定更加地?(害怕)——谁来读一读?(评:听得出你是真的害怕了;听得我心里也毛毛的;看来你还没遇到过这种恐怖的事!)——配乐齐读。

过度:怀疑是怀疑,撑伞者还是不敢相信,于是怎么做呢?

2、画“以足撩之,偶不相值,愈益恐”

怎么做是撩呢?谁愿意来演一演吗?——你为什么要撩?那撩的时候你害怕吗?撩不到时心里可能更加地?(恐惧)——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这句话——齐读——此时吓得说不出话的撑伞者心里一定会不停想?(一定是鬼)——指名回答(评:谢谢你道出了他叫心声)——配乐齐读

过渡:吓坏了的撑伞者把他挤到桥下后一阵狂奔,来到糕点店门口怎么做呢?

3、亟奔入其门,告以遇鬼。

“告”是什么意思?惊恐万状的撑伞者会怎么说?(评:你让老师感觉到你既害怕又慌张、你真大胆,好像不怎么害怕呀。)——齐读

过度:那同行的人呢?

4、踉跄而至,号呼有鬼。

“号呼”又什么意思?谁来喊喊看?——齐读

过渡:谁来演一演这两人狼狈的样子呢?那这两人叫完后看到对方,会怎么样呢?会说什么呢?

5、画: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你猜他们在笑什么?——指名回答——引导:你在笑什么?(笑自已把人当鬼)你又在笑什么?(笑自已太多疑)为什么两人都会误认为对方是鬼呢?(太迷信)

6、小结:这个故事对大家有什么启发?(不要疑心太重、世上是没有鬼的)——是啊,世界上根本不存在鬼,但有些疑心太重的人,往往会无中生有,自已吓自已,真是可笑呀!最后,老师想用文言文总结一下这个启发:世上本没鬼,疑心生暗鬼,庸人自扰之!------齐读这句――――师:后来,当人们遇无中生有的事,会说“活见鬼”,遇到特别离奇的事,我们也会说“活见鬼”。

(四)诵读(3分钟)

1、配乐诵读

2、现在,请同们用文言文和白话文,分别跟同桌复述一下。

三、作业:1、生字一行

2、把故事讲给亲人听。

教学反思:

1、亮点:紧紧围绕课题“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由易到难地引导学生撑握朗读方法。

2、不足:备课时,我对学生的双基高估了。学生“字词”的基础太差了,预习时可能没有好好读读课文,更没有去看译文,以至于第一环节花太多的时间,学生还没有全部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这也就造成了后面的重点环节有点赶了。今后,我想如果想提高课堂效率,一定要抓好学生的预习作业,提高学生的“字词”能力;

3、疑问:课题研究公开课,能不能只针对“朗读训练”进行设计,而不用呈现完整的教学内容?

五年级《活见鬼》教案设计2016-09-06 18:20 | #2楼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学会本课5个生字。

2、能正确断句,流利地朗读。力争达到“熟读成诵”。能根据现代文、工具书理解文章内容,在反复诵读课文中,能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

3、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能领悟文言文语言的凝练,吸收我国古文的精华,感受古代语言的优美。

4、使学生懂得干什么事都不要疑神疑鬼的;世上是没有鬼的,要相信科学,反对迷信。 学习者分析:

1、由于上学期学生接触过文言文。学生有一定的学习文言文的经验。

2、学生已具备的能力有:能流利的朗读现代文,能表达自己的见解;有独立学习及合作学习 的习惯;掌握了一定的读书方法,如:使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等;能结合课文 内容查阅有关资料。

教学重点:

学习文言文要能正确断句,流利地朗读。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1、学生能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能读懂全文。

2、理解两人为什么会“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教学准备:

1、教师根据情况准备相应的教学课件。

2、学生预习课文,带工具书。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揭示课题。

1、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文,题目叫?(生齐读课题:活见鬼)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感受?用一个词概括(害怕、恐怖)。如果让你用一个标点符号来体现你此时的心情,你会打上?(!)能读出这个味吗?

2、对,这就是古代人们心中的鬼,它令人惊异、害怕、恐怖,人们在创造鬼字的时候也加入了这种情感。(课件:“鬼”字)看,这就是古代人民创造的甲骨文“鬼”字,它下面是一个“人”字,上面则是个狰狞、可怕的脑袋。因为古人认为,“鬼”是似人非人的怪物。早在四百多年的明代,人们特别信神信鬼,面对人们的迷信、腐朽的思想,有一个叫冯梦龙的人决定用自己的文章来为当时腐朽的人们“疗腐”。

3、简介作者(课件展示)

“冯梦龙明代戏曲家,通俗文学家,文艺理论有重要贡献。代表作有 ‘三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

一个故事如何治疗古人的腐朽思想,打开课文,让我们走进《活见鬼》

二、初读,读通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1自己小声读课文,边读边用“.”画出不认识的字,然后利用工具书(如:读书要求:○

字典等),读准字音。

2自己大声读课文,把你认为难读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争取通过自己的○

努力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学生读书情况。(先检查字音朗读,及时纠正。再查读文情况。)

课件:即投伞下同行 以足撩之 亟奔入其门 号呼有鬼 俄顷 踉跄 愕然

3、请一名学生读课文,

4、出示阅读方法,老师教读课文。(课件)

5、同桌练读,互相指正把课文读好。

7、全班齐读。

三、再读,读懂课文。

1课件展示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1要经常抑扬顿挫地诵读○2读译文来理解古文。 ○

3边读古文边看译文的解释。○4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

2、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理解文意。

3、检查学生学习情况。(理解字、句意思)

1值大雨 偶不相值 值炊糕者晨起 ○

2持盖自蔽 ○3踉跄而至 ○

4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 ○

5、师生合作读古文和译文

6、指名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四、回顾课文,领悟中心。

1、文中赴宴人是否见到鬼了?你从课文哪句看出?

2、课文哪些句子让赴宴人怀疑自己遇到鬼了?用“----”画出相关句子。

1请一名学生汇报。(“有赴饮夜归者久之,不语,疑为鬼也。”) ○

2让赴宴人怀疑自己遇鬼的原因就藏在这几句话中,一起读读(齐读:“有赴饮夜归者○

久之,不语,疑为鬼也。”)

3谁来说说自己的发现?(原因:夜黑、赴饮、偶遇、久之不语) ○

4俗话说得好: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漆黑、大雨的深夜,去看一看当○

时的情景,读:有赴饮夜归者--(学生读:“有赴饮夜归者久之,不语,疑为鬼也。”) 5教师引言:(学生闭目聆听)是啊!如果此时你就在这样一个漆黑、大雨的深夜,一个人○

孤零零的撑伞而行。忽然,有个人一下子钻到你的伞下,走了好一阵都不说话,此时你会怎么做、怎么想?

3、是啊,连你们都这样想,何况是一个有可能喝了酒、意识模糊的人了,此时他越发怀疑自己身边的人就是一个“鬼”。 为了证实自己的疑虑,于是他----学生读:“以足撩之桥下而趋。”

4结果他没有碰到那人的脚,他想:(学生回答)

5、引读:课件:“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体会赴宴人怕鬼追得恐惧心情。)

6、教师:此时正值炊糕者晨起,于是他----学生读:“值炊糕告以遇鬼”

7、教师:没想到不一会儿却遇见了被他推入水的人----学生读:“俄顷亦投其家”)

8、两个人见面后表情怎样?齐读最后一句。

1“愕然”什么意思? ○

2两人为什么“相视愕然,不觉大笑?”(原来他们都把对方当成了鬼。) ○

9、你想赴宴者和落水者会笑着说些什么?

10、教师:是啊,两人最终闹了个笑话,但作者冯梦龙只是想给我们讲一个笑话吗,他其实想告诉我们什么?

11、教师总结寓意,送名言。(板书:世上本无鬼,庸人自扰之)

13、学生配乐齐读全文

五、板书设计:

活见鬼

(明)冯梦龙

世上本无鬼, 庸人自扰之

教学反思:

教这篇文言文时,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通读全文,初步了解意思。

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学生把全文读通顺,接着,让学生借助有关的工具书,初步了解每一句话中难理解的词的意思,理解了重点词语后,我让学生试着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理解,个别难以理解的句子,可请教同学或老师.

2、原文与译文对比,感受古代语言的优美。

在学生初步了解每句文言文的意思后,我让学生试着翻译一下这篇短文的意思.翻译完后,再对照着下面的译文,看看自己的翻译有哪些好的方面,还有哪些不足.,感受古今语言的不同及古代语言的凝练和优美.

3、领悟中心。

当学生理解了文言文的意思后,我引导学生联系全文思考:两人为什么“相视愕然,不觉大笑”?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领悟文章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活见鬼》教学设计2016-09-06 8:57 | #3楼

【教材分析】

《活见鬼》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文言文。文章写了明代人们信神信鬼,就在这信神信鬼的年代,发生了一个故事:一个雨夜,两个人钻到同一把伞下走,互不说话,互疑为鬼,走到桥上时,一个人把另一人推下了水。两人都跑到早起做糕的人家里说自己遇到鬼了,两人互相看看大笑起来。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干什么事都不要疑神疑鬼的,世上是没有鬼的,要相信科学反对迷信,否则会闹出笑话!

【学情分析】

1、由于在以前的学习当中学生接触过文言文,有一定的学习文言文的经验。

2、学生已具备的能力有:能流利的朗读现代文,能表达自己的见解;有独立学习及合作学习的习惯;掌握了一定的读书方法,如:使用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等;能结合课文内容查阅有关资料。

【设计理念】

《活见鬼》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言文课文,文字简练形象,寓意深刻明了,文言文在文字表达上与现代文有很多不同,然而有注释可供借助,小学生读起来就容易多了,加上在以前的学习中已接触过文言文,学生多少有了一些学习基础和经验。文言文的教学仍应坚持以自读为主,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重点在读,难点也在读。因此,在朗读上必须有质和量的保证。特别是小学生,文言文接触较少,更应该多读少讲,使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从而丰富语文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本课的设计在新课标基本理念的指导下,精心组织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交互式的学习平台,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小组合作、全班合作,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充分调动,从而做到了在乐趣中学习知识,明白道理。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学会本课6个生字。

2、能正确断句,流利地朗读。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3、能根据现代文、工具书理解文章内容,在反复诵读课文中,能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能领悟文言文语言的凝练,吸收我国古文的精华,感受古代语言的优美。

5、使学生懂得干什么事都不要疑神疑鬼的;世上是没有鬼的,要相信科学反对迷信, 教学重点:学习文言文要能正确断句,流利地朗读。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1、学生能读懂每句话的意思。能读懂全文。

2、理解两人为什么会“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鬼”),教师问:同学们看黑板上有什么呀?(生:有鬼)

师:啊!我们黑板上有鬼吗?生:(大笑)有“鬼”字。一提起鬼,你们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呢?古人认为,“鬼”是似人非人的怪物。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他的《说文》中称:“鬼,人之所归为鬼。”

2、同学们见过鬼吗?听说过鬼的故事吗?(生自由说)

我们现在当然不信有鬼了!可是在我国明朝时期,人们都信神信鬼,就在这个信神信鬼的年代里,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打开书95页《活见鬼》的译文

(生自读,齐读,用自己的话概括主要内容)

3、看古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文言文:板书补充:活见鬼(齐读)

二、反复诵读,初步感悟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反馈朗读情况。

3、刚才同学们读的非常好,能不能教一下老师呀?(师跟学生读古文,读的时候师可以把学生读不对的地方读过来)

4、老师读译文,学生读古文;

5、按照刚才我们这样读的方法,男女生互相对照读一下好吗?

6、师指名学生读一句译文或一句古文看谁先找到相应句子!

7、游戏:老师说一个字或一句话指名学生说译文或古文,学生回答后继续让别的学生也可让老师回答自己的问题,回答不出来的,可找别人帮忙。

8、思考:通过字词互译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文言文中的字比现代文中的字要少得多。

生2:我发现有的字在现代文中是名词,可是在文言文中却是动词了。

9、教师小结谈话: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是的,在古文中一个字或一个词就可以表示一句话,还有的同是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面所表示的意思也是不一样的,这就是古代文学的精炼之处呀!

三、激趣表演,深化理解

1、齐读这篇古文。

2、同学们这是一个故事。我们都知道既然是故事,都得有时间、地点和人物,请找出这个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

生1:时间是夜里。 生2、地点是在回家的路上。

生3:人物有两个,一个是撑伞的人,一个是躲雨的人。 (板书:撑伞人 躲雨人)

3、(出示第一句)思考: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生:撑伞者夜里喝酒回来。

4、(出示第二句)问:他们在一起的原因是什么? 生:因为下了大雨

5、(出示第三句)师:撑伞人为何怀疑有鬼的?他用何办法试探,结果怎样?他又采取什么措施?

生1:因为他很长时间都没有说话,所以撑伞人怀疑他是鬼。

师:请用原文里的句子说一遍好吗? 生1:久之,不语,疑心为鬼也。

生2:他用脚踢躲雨的人,没踢到,就更怀疑他是鬼了。

生3:当他更相信他是鬼以后,就用力把他挤掉了河里,自己吓得拔腿就跑,用原文里的话说就是:因奋力挤之桥下而趋。

师:你真棒,不但回答了老师的问题,还把原文和译文对照着说了出来。

6、(出示第四、五句,齐读)这个遍体沾湿的人是谁?在这句话中他是怎样出场的? 他们见到炊糕者都说了一句什么话?

生:躲雨人。

师:在这句话中他是怎样出场的? 生:踉跄而至,号呼有鬼 。 师:这句话什么意思? 生:跑路跌跌撞撞,嘴里还大声的喊着有鬼。 师:他们见到炊糕者时,都说了一句什么话? 生:有鬼! (板书:有鬼)

创设情景,老师就是值炊糕,找两个学生分别扮演撑伞人和躲雨人,看他们是如何告之遇鬼的?(学生表演,其他同学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评价)

7、学习最后一句: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生:他们看到对方的时候呆住了

(2)他们为什么大笑?

生1:他们都误把对方当成了鬼,感觉到很滑稽,所以笑了。

生2:他们都会觉得自己太多疑心、太胆小了,所以觉得可笑。

8、你能想象出当时的场面吗?他们会说些什么?

9、分小组根据各自的理解表演故事。(评价表演情况,指出优点与不足)

四、背诵课文,梳理总结

1、让学生尝试背诵课文。

2、再看课题“活见鬼”什么意思,真的见到鬼了吗?

{师:哦,差点忘记了,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学习小锦囊.(在包里找)咦,昨天我明明放在包里的,早上取东西还看见了,现在怎么没有了?此时?我最想脱口而出的是一句什么话?生:活见鬼}你能用“活见鬼”说一句话吗?

3、引发讨论:联系实际具体说说从这则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围绕信神信鬼就会闹出笑话,要相信科学,破除迷信) 4、教师小结:相信迷信,疑神疑鬼,就会闹出笑话,迷信是生产力低下,科技欠发达的产物,但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有些人依然相信迷信,有的竟然利用迷信来骗人,作为新世纪的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我们,能上当吗?(不)是啊,不管是遥远的古代还是文明的现在,尊重科学,破除迷信都将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板书:疑神疑鬼 闹出笑话 相信科学 破除迷信)

五、总结学好文言文的方法

1、学好文言文不仅要读通,读懂,还要把文章读好。注意读好停顿,语速稍慢,品位我国古代语言的凝练和优美,达到熟读成诵。

(生:①读译文来理解古文。 ②读古文看译文的解释。

③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④要经常抑扬顿挫地诵读。)

2、再一次读课文。

六、拓展课外,推荐阅读

教师推荐有能力的学生阅读《鹬蚌相争》、《自相矛盾》等。

板书设计:

活见鬼

撑伞人<------------------>躲雨人

疑神疑鬼、闹出笑话

相信科学、破除迷信

【活见鬼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教案及反思04-18

教案中班教案02-23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教案安全教案03-16

教案幼儿中班教案02-15

科学教案模板教案03-01

语言类教案中班教案02-27

猫和老鼠教案大班教案04-03

小班美术教案羊毛教案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