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方案策划>建设方案>《教师团队建设方案

教师团队建设方案

时间:2023-06-25 14:45:25 春宁 建设方案 我要投稿

教师团队建设方案(精选12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写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师团队建设方案,欢迎大家分享。

教师团队建设方案(精选12篇)

  教师团队建设方案 1

  教师队伍的质量,决定着教育的质量。面对二十一世纪,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一、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德、才是教师基本素质的总和;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才能形成合力,收到良好的效果。

  2、目标: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数量稳定,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

  结构合理:指教师队伍整体年龄结构,学历层次,职称结构合理,各科教师各项结构的比例合理。

  数量稳定:指各学科教师数量基本稳定。以利教师定向发展。

  素质较高:德才兼备,敬业乐群,教有特色。

  教师队伍建设中,要紧紧把握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养两个重点,分别为他们设计发展目标。

  青年教师:要以德为本,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提高,逐步构建起自己的知识与能力结构。

  骨干教师:能在改革实践中学习提高,兼收并蓄,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基本原则:

  (1)适应当前与面向长远相结合,组织教师学习基本的'教育理论,研究大纲与教材,以适应当前教学的需要;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科研理论与方法,参加科研活动,以使教师更好地适应教育的发展。

  (2)要充分调动教师提高自我的积极性;同时,要为教师成长创造相应的外部条件,使二者相互作用,有机结合。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脚踏实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逐步提高理论水平与教育教学实践水平。

  二、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

  1、目标导向:

  目标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为了使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目标成为每个教师的内在要求,我们重点抓两项工作:

  (1)以师德教育为核心,做好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 学高为师,身正为表,教师的职业要求和劳动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我们把"敬业、爱校、爱生、善处"作为我校师德建设的目标.

  (2)引导教师确立自我发展目标。

  引导教师设计自己的发展目标,可以使教师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审视自己的工作现状,因而产生更强烈的学习理论和提高业务水平的内在要求。

  2、精心培养:

  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我们精心施工,引导教师一步步地逼近目标,做好四项工作:

  (1)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帮助教师更新观念。 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在正确教学思想指导下,从事教学工作。

  (2)开展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的实际能力。

  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是提高教师的两翼,只有两翼完全展开,教师才能迅速提高。几年来,我们在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提高教师学历层次的同时,开展大规模的教学实践活动,教研科研活动,借此提高教师的实际能力。

  (3)开放学习,使教师获得多方面信息。

  信息,是知识,也是动力。善于接受新的信息,本身也是一种能力。经常不断地接受各地教学改革的信息,了解教改动态,教科研发展的新趋势,就会千方百计为教师创造学习的条件;为教师订阅教学杂志8种,报纸5种,请市区教研同志来校讲学,听课;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开放式的学习,使教师提高了认识水平,拓宽了教改的思路。

  (4)严格要求,培养教师的求实精神。

  求实精神是科学精神的基础,对教师,尤其是对青年教师,我们坚持严格要求,培养教师脚踏实地工作态度。

  3、科学评价:

  评价是以一定的目标为准绳的价值判断过程,对教师工作质量进行科学的评价,激励教师不断调整,完善自己,以逼近评价目标,是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4、用其所长: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对教师扬长避短,用其所长,就能充分调动每一位老师的积极性。

  教师团队建设方案 2

  为打造一支高执行力、负责任、付出、共赢的教师团队,增强教师的归属感,激发感恩情怀,凡事主动积极,感恩付出。发挥团队的整体力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学校的核心发展力,根据县教育局《规划》和《方案》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师成长,学生成才,学校发展,互利共赢”为宗旨,加强团队协作意识,提升对学校质量的责任感,打造积极的心态,激发教师潜能,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归属感,着力实现教师和睦,校园和谐,具有高度责任、感恩付出的颠峰教师团队。

  二、工作目标

  1、形成一支团结和谐、互帮互学,合作进取的教师团队。

  2、打造勤教善学,具有开拓进取,富有创新意识的团队。

  3、拥有爱心,敬业、感恩、负责任、共赢的团队。

  4、谋求“教师成长,学生成才,学校发展,互利共赢”的发展愿景。

  三、工作措施

  (一)以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为载体打造高素质的教师团队。

  1、当前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席卷下,教师工作的核心理念发生了变革,要求教师个人经验的共同研究和分享,大力开展校本研究,形成对教育目标和任务的共识,建立共同的目标和信念,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老师的合作素养。

  2、新课改需要教师自身从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对广大教师来说是个挑战,需要教师本人在工作环境中进行自主学习研究。以教学反思为切入点,以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为载体,促使教师发现问题,并在反思中不断改善教学行为,成为自身教学行为的研究者。以案例研究为抓手,教师要深入思考探究问题。以课题研究为突破,有计划,有目的,方案明确,行动有序地解决课改中遇到的问题。

  (二)营造环境,走可持续发展、学习型团队。

  1、结合学校实际,指导团队学习,在学校工作中提倡“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结合我校实际开展有效的学习。通过学习,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激发教师的学习欲望,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

  2、构建和完善学习网络。构建学习网络是打造学习型教师团队的必要条件。在网络构建中以“学校—教研(级)组—个人”的三级学习。教研(级)组长是关键人物,是学习型教师团队的中坚力量,是教师们学习最直接的组织者、管理者、指导者和示范者,带领全组教师创造性地学习,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

  3、选择派“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到异地交流学习和培训,取长补短,拓开知识视野,以便更有利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三)增强责任意识,树立主人翁精神。

  1、每位教师明确学校的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教师育人”是每位教师的天职,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学习成绩怎样与教师的责任息息相关。为此,学生在校期间,教师要起到一个监护人的作用。

  2、在教学管理上。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也是衡量一个教师教学水平高底的检验标准,教师在教学态度和意识要牢记使命,不断的提高和追求,并结合起来新课改的要求各司其职,通力合作,以主人翁的责任意识精心教学。

  3、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本职工作,形成“领导—教师—学生”三点一线的畅通思路,在工作上不推卸责任,不抱怨根源,要面对现状,实现真我。

  (四)建立学校的和谐机制,实现教师生命价值和职业价值的高度和谐。

  每位教师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构建新的职业价值观,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并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尊严和幸福,使教师在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中,变得自信。从而使学校充满活力,蕴涵着发展的巨大潜能。

  1、转变管理观念,与时俱进。在学校管理工作中形成“四少四多”的观念。即少一点指责,多一份交流;少一点强制,多一份共识;少一点疑虑,多一份理解;少一点限制,多一份包容。让教师感受到人文关怀。

  2、以“三心”为出发点,构建和谐团队。

  教师要想在工作中获取健康心态和高效的工作以达到卓越的.团队,教师必须要有“三心”,即童心、三思的心和责任心。

  ①童心,在团队建设中,教师打破陈旧和固有的“瓶颈”,摆脱束缚,保持阳光的心态去善待身边的人和事,我们必须放下成大的思想束缚,以儿童的天真,活泼和思维去与身边的人相处,获取童真,在一个团队的无束,充满活力的氛围中和睦相处,提高凝聚力。

  ②感恩的心,人的最高境界就是回馈社会。作为教育工作者,源自于教育,奉献给教育事业,那就是教育工作者的感恩本质属性;作为教师这一特殊行业,肩负着民族兴衰的重任,如果教育者本身没有宽厚的胸怀,不善于与身边的同事和学生进行沟通交际,形成自闭自封,在一个团队中就没有生机、活力。在一个团队中只有心中有同事,眼中有他人,学会感恩,懂得感恩,才会相处的更加和睦。

  ③责任心,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是我们的天职,教好书我们责无旁贷。作为一名领导要有领导责任心,作为一名科任教师,要有科任教师的责任心等,我们的角色随时变换,我们必须调整好心态,摆正位置,唯有如此,我们在团队中才会和谐,有了责任心才有归宿感,才会真正起到主人翁精神。

  (五)通过开展系列活动净化教师心灵,陶冶教师高尚情操,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校氛围,创建和谐团队。学校的人际关系和氛围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工作效能,创造和谐宽松的人际关系是打造高素质教师团队的一项基础工程,长久以来,教师的心智模式较孤立封闭,孤芳自赏。一旦碰到困难,又害怕失败,害怕暴露自己的弱点,从而招别人非议,因此,我们依靠团队的力量,用潜在的充满柔性的学校精神和文化来改变这种习以为常的思维方式。以整体的、无所不在的隐性渗透使每个教师在不经意间,都受到熏陶感染,优化学校教育教学的各方面工作。

  四、工作阶段

  第一阶段:动员组建阶段(20xx年3月——7月)

  召开全体教师会,动员部署教师团队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每位教师尽快融入到团队,明确意义。学习团队建设策划意见。为什么教师总是有很多借口,而创造不出成绩?为什么教师任务完成了,却不是校长想要的结果?为什么学校内部互相推诿责任,而校长却无能为力?是无奈?是痛苦?还是放弃?围绕主题进行反馈,唤醒沉睡的心灵。

  第二阶段:形成、完善阶段(20xx年8月——12月)

  初步形成框架,每位教师明确职责,扮演好角色,为如何构建和谐高效卓越团队出谋献策,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协调力,提高凝聚力。

  第三阶段:践行提高阶段(20xx年1月——12月)

  学校将开展系列活动,为教师提供平台,通过活动或教学实践来使教师超越自我,激发潜能,让教师拥有敬业、共赢、爱心、感恩、负责任的心态,增强教师归属感,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和对生命的激情热爱。从而不再找借口,不再推卸责任,凡事主动积极,感恩付出,为学校管理者分忧解难。

  教师团队建设方案 3

  一、实施策略

  1、通过师德建设活动、教师的读书活动、文化建设、外出教育教学考察活动,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精神,转变、优化教师的专业思想,使每一个教师能自觉成为具有高度责任心、事业心、上进心和爱心的学习共同体成员。

  2、立足校本研训主渠道,围绕“学习-备课-上课-交流-反思-课研”主流程,坚持以课改为核心,用课改的新思想、新要求来指导自身的教学实践,不断改变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建立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学习交流系统,着眼于教师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课研能力,实现教师专业的螺旋式发展,具体措施为:

  (1)督学习:全体教师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计划。树立“终身学习”、“全程学习”、“团体学习”的观念,做学习型、研究型教师。要求每学年每位教师读1本以上教育教学专著;跟踪阅读1—2本教育教学报刊杂志;撰写1篇以上学习心得体会;摘抄或以其他方式搜集、整理一定数量的理论资料,做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2)抓备课:

  ①实行集体备课,共享备课资源: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和教师合作平台,实现备课互助、资源共享。

  ②通过集体备课,建立羊额何显朝纪念小学校园网教学资源库,积极倡导教师建立自己的个人教学资源库。

  ③开展“让读书成为生命中的血液”教师读书活动,倡导教师多读书、广读书,做读书笔记,充实更新备课资源。

  ④参加各类现代技术信息培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等,提高教师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以及学科教学与多媒体整合应用能力,拓展备课资源、创新备课手段。

  (3)磨上课:

  一是抓教学常规管理。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四个必须”原则:即教学常规管理必须有助于促进教师落实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要求;必须符合教师的工作和心理特点;必须有助于教师的工作创新和专业发展;必须有助于教师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通过落实教学常规行动,进一步规范教师教学常规。落实“四个凡是”原则,即凡是学生自己能说出的,教师不引;凡是学生自己能做出的,教师不启;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究的`,教师不导;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习的,教师不教。以求每位教师都能立足课堂教学,运用新的标准、新的要求改革课堂教学。

  二是建立学科指导小组,开展常态课指导反馈活动,挖掘放大教师教学个性和特色。

  三是开展课例研究。切实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更新教师教学理念,促进教学技能的提高。

  (4)促交流:

  ①建立新的听课制度。校级领导进行“指导性听课”,主要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作具体的指导;教导处、备课组长进行“研究性听课”,主要是对教学中的共性问题、热点问题、困惑问题进行研讨;教师间进行“互助性听课”主要是教师间通过听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②立足“听-说-评”活动,开展听课评课交流反馈制度。因为这些活动立足学校资源,直面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较真实和直观地反映教师的专业状态,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很有针对性、诊断性、启发性。

  ③邀请专家、学者作教育形势和学科前沿信息报告;有计划谴派教师外出学习考察,让教师及时地了解与掌握教育发展的新动态;利用一切可能机会组织教师到兄弟学校、兄弟县市考察、学习、教研,了解同类学校的发展现状,吸收其他学校成功的经验,从外部获取源源不断的信息,刺激教师专业发展自我意识的不断觉醒,也为学校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④召开专题研讨会、座谈会、读书交流会;开展教育思想、方法和校本教研讨论,通过相互交流、激烈的辩论,使教师在宽松自由民主的氛围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专业道德和专业精神。

  ⑤实行年轻教师导师结对活动,促进新老教师相互学习、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⑥开展校际交流互助活动。

  (5)倡反思:

  ①以教研组为单位,建立起经常化、系统化的教学反思制度。教师要以检查、总结自己教学实践为手段,监控、诊断自己的教学行为,优化和完善教学方法和策略,淘汰不良的行为习惯,理性地审视自己的整个教学过程,以研究者的角色反观教学。

  ②写课后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通过反思使老师认识到自己日常教学的成功之处,增强自信;也让教师能及时总结发现教学的错误和败笔,通过这种循环往复的“实践+反思”,教师不断积累经验、汲取教训、减少失误、专业不断成长。 ③撰写教学案例、教学随笔、教学论文。开展评比,汇编交流。

  3、积极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优化教师整体队伍。

  ①提升教师专业知识结构

  教师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化实现的基础。“十一五”期间我校要在提升教师专业化知识结构方面下功夫,要努力通过研究生院校学历进修,提升教师专业知识结构。

  ②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根据学校教师队伍现状,结合教师专业化发展愿望,确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方向,在此基础上形成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划。本规划由校长负责制定,副校长负责实施。然后根据计划,引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③提高校本课程开发实践能力

  专业教师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更应是课程的规划者、发展者、评价者。因此教师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提高校本课程开发与运用的实践能力。

  ④抓好“名师工程”的实施

  学校要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舞台,提供他们发展的广阔空间,切实抓好学校“名师工程”,以逐步形成我校骨干教师队伍。使学校拥有一定数量不同级别的优秀班主任、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

  ⑤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

  青年教师是我校教学当中不可缺少的有生力量。学校要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要针对不同年龄的青年教师制订出不同的要求,促使青年教师的尽快成长。

  二、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起步阶段

  讨论、制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宣传动员教师自我设计个人专业发展计划,

  通过参加师德建设讨论,进一步提高师德修养,增强对个人专业发展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第二阶段:教师自我诊断,专业发展自我设计阶段。

  教师根据学校《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自我剖析,找准优势,明确不足,确定发展目标,制定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计划。

  第三阶段:立足校本课程开展、校本研修、探索个性化教学实施阶段。

  第四阶段:小结评估阶段。学校、教研组对教师专业水平发展及个性化教学集体评估,进行阶段性总结。

  第五阶段:改进阶段。找出问题和不足,制定改进计划,凸现并形成鲜明教学个性或特长。

  第六阶段:成果展示和推广阶段

  1、教师成果展示:收集资料、个人阶段总结、获奖论文、个性化成长档案盒。

  2、学校成果展示:原始资料、汇编成册、音像集、阶段总结、积极推广。

  教师团队建设方案 4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高水平师资队伍,是保证课改深入进行、保证学校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根本大计,也是学校创新发展并取得成功的主要动力。为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学期的教师队伍建设方案。

  我校是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有学生42余人,教职员工14名,4个教学班。现在的教师绝大多数教师都是缺乏理论的指导,实践教学能力又不强,原有的教育教学思想在头脑中根深蒂固,这些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瓶颈。鉴于此,教师队伍的建设成了摆在学校面前的一项重点工作内容。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的地位;坚持以师德教育为主线,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坚持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培训为重点,推进干部教师队伍业务水平的整体发展;坚持以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为主渠道,倡导严谨治学、注重实际的治教之风;坚持制度建设,规范教师队伍的教育行为。

  二、本学期目标

  (一)专业发展目标:建设学习型团队,培养魅力型教师。 通过以校为本的培训,积极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工作,大幅度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尤其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坚持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师德目标

  师德的高尚与否,直接决定着一个学校办学成败的关键。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能否成长为一代“四有”新人,教师的道德行为对其有很大的影响。建设一支现代化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的需要。也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所以我们对我校的教师要求。是要求教师不但把教师作为一项职业来作,而且要当作一项事业来做。让教师将教师工作与自己的人生目的`、人生价值、人生幸福融为一体。

  (三)教学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在实践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能和利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教学的能力,逐步实现教学过程优质化、教学方法高效化,教学手段现代化。能适应教育改革的要求。

  (四)骨干教师培养目标

  根据我校的名师工程要求,先从学校的骨干开始培养,到县级,市级。力争培养县级骨干1名,学科带头人1名。

  三、具体措施

  (一)落实组织领导

  1、成立教师队伍建设领导小组,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教务处为具体的负责工作机构,分阶段制定目标,落实责任考评机制。

  2、教师队伍建设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召开2次研究队伍建设的专题会议。

  3、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纳入学校目标管理之中,评价结果与教师的评优、晋职、晋级挂钩。

  4、将干部教师队伍建设的具体任务划归到各处室,责任落实到人,形成管理网络,建立完善的干部教师队伍建设文字档案。

  (二)加强师德建设

  1、坚持和完善教师政治或业务学习制度保证每周一小时的政治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

  2、坚持党员教师和普通教师师德承诺制度,坚持忌事忌语和应事应语,接受社会监督。

  3、每学年评选一次师德标兵,在学校广泛宣传树立典型,推动师德建设。

  4、每学期在学生中开展一次师德调查问卷,对表现差的教师进行批评教育,促使其改进。

  5、每学期对全体教师进行一次师德考核,考核成绩记入考核档案。

  (三)加强培训,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1、严格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相应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

  2、认真组织教师参加基本能力培训,做到全体教师的普通话、计算机水平均达相应要求。

  3、加强教师理论培训,每学期对教师进行一至两次理论培训,培训内容为新课改、专家讲座。促进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良好师德在教育教学中作用的认识,把认识统一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高度上来,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质量观。

  4、提倡教师撰写教学随笔,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搭建交流平台,适时召开教学随笔、教学反思交流会,用正面教育、榜样激励、典型带动、自我主动等方式,促进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思考、校正,提高师德品质,发挥教师人格力量的引导作用。在学期末对优秀的教学反思进行汇总,装订成册。

  5、以活动为载体,搭建教师快速成长的平台。同时利用三级研培网络的活动,利用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倡导个性教育教学,形成教育教学特色,促使优秀教师向名师转变。

  教师团队建设方案 5

  一、教学团队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坚持“以教师为本,个性化发展,差异性成长,整体性提升”的思路,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目标,以解决教师职业倦怠及专业发展“瓶颈”问题为突破口,采取“学术委员会领导、名师工作室引领、青蓝工程团队引导、教师研训学科基地主导、年轻教师书友会参与”的运行机制和切实有效的措施,探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多元梯级团队建设的有效途径,建设一支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建设省一级特色普通高中奠定基础。

  二、实施目标

  1、激发自我发展内驱力,实现教师差异性成长。通过设计多元的校本教研活动,创建良好的学习性、研究性、合作性教师发展文化,让教师在团队中选择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活动,激发教师自我发展愿望和内在发展动力,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实现教师差异性成长。形成一支“团结和谐,合作和睦,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教师团队。

  2、搭建智慧共享化平台,促进教师团队化发展。通过建立由校级领导、教务主任、教科室主任蹲点和由市县名师、省教坛新秀、市“三坛”、县专业骨干组成的名师工作室、参与式工作坊、学科研究小组和跨学科合作小组,实施学习共同体扁平化管理,指导、激励学习型团队开展研讨活动,使教师群体更愿意接受和吸纳指导者意见,使团队学习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打造“充满生机活力,各具进取精神,富有创新意识”的多元梯级团队。

  3、践行“教师发展为本”理念,探索梯级团队建设模式。依据“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为教师成长创建宽松、愉悦、和谐的氛围,提高教师的职业意识、专业技能和自我发展的精神,在实践中探索教师发展的自主性、自觉性以及客观需求,为教师教育及教育管理方面的决策提供宝贵的素材。造就一支拥有“爱岗与责任、爱生与敬业、爱心与感恩、合作与共赢”的教师团队。

  4、谋求一种“自主自觉,合作和睦,开拓进取,探究创新”的教师多元梯级团队合作文化。每位教师都能着眼于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坚持走“专业自主发展和团队合作共赢”之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把“追求卓越,超越自我,努力使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对学生产生强烈而持久的人际吸引力、精神感召力和智慧启迪力”作为各自从事教育工作的毕生追求。

  三、建设原则

  1、学校需要与教师需求相结合原则:根据《苍南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20xx——20xx)》,把教育改革与发展要求、省一级特色普通高中创建需要、教师专业成长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培养一支“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队伍。

  2、自主修炼与团队集训相结合原则:根据《苍南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规划(20xx―20xx)》,把教师自主修炼计划、团队集训计划和全校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年度计划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培养一支“既有学校特色,又有教师个体发展优势”的教师队伍。

  3、个性发展与差异成长相结合原则:根据学校培养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相融合的教师团队要求,把教师的个性化发展与差异性成长相结合,通过聚焦教师教学行为方式改革建立充满人文关怀的`新课堂,发挥教师各自的主观能动作用,主动实施“促进有效学习”的课堂变革实验项目方案,努力建设一支具有教师个性特征和差异发展规律的多元梯级团队。

  4、梯级培养与整体发展相结合原则:根据《苍南中学教师培养培训管理办法》的要求,把教师梯级培养与整体发展相结合,特别在课堂变革、校本教研、教书育人、课程开发、选修课程执教能力和教师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达到共同要求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和发展,努力打造具有苍中校本特色和地方文化特征的教师多元梯级团队。

  四、强化学习组织系统

  1、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根据《苍南中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教研组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开展“观课议课、团队研课、全员赛课、探究冷课”的校本教研活动、 构建“先学后教 + 自主合作 + 问题评价”的生本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努力把教研组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

  2、创建市县教师研训学科基地。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若干规定(试行)>》(浙教师〔xx〕175号)、《温州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实施办法(试行)》(温教师〔20xx〕61号)精神,引导各教研组创建市县教师研训学科基地,方便并增加本校教师参与“读书、实践、反思”的机会,推进我县校本教研、教研联盟活动的深入开展。

  3、创立年教师书友会。建立由热爱读书、有志于在教育教学中有所作为的年轻教师组成的群众性的“以读书和汇谈为主,以实践和反思为辅”的年轻教师书友会(学习共同体),以“读书、实践、思考”为共同行动目标,开展读书沙龙、头脑风暴、深度汇谈、自我反思、实践磨练、同伴互助等系列活动,逐步形成“重读书汇谈、重实践磨练、重反思整改、重互助提高”的浓郁氛围,努力让“读书、反思、实践”成为我们年轻教师的一种习惯。

  五、建立教师多元梯级团队

  1、组建学校学术委员会。调整学校学术委员会成员,优化学术委员会成员职责。由校长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市名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担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各学科的县名师、市“三坛”教师、县府级学科带头人、教研组长代表担任学术委员,负责全校的学术研究指导、骨干教师(含优质课)推选及论文评选的仲裁工作。

  2、组建市县名师和市“三坛”等工作室。 聘请工作室顾问(外聘省特级教师、市名师或内聘校学术委员会成员)、学科领衔人,建立工作室网站和博客,签订学校和学科工作室,领衔人和工作室成员共同发展协议,结合市县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出台学校学科工作室管理办法,明确领衔人和成员的职责,落实工作室和领衔人、成员的考核办法。实施市、县、校层级管理,组织相关教师参加省市县级课题研究,确保各梯级教师的个性化发展和差异性成长。

  3、组建参与式工作坊。 结合学校青蓝工程团队,组建青年教师参与式工作坊(即不同层级的学科研究小组或跨学科合作小组),并邀请老教师以嘉宾身份出席指导。落实人员、场地、时间和召集人,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在实践磨练过程中提高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同时,培养青年教师积极向上、健康高雅的志趣和爱好。建立工作坊博客或QQ群,建立网络个人工作室,方便所有教师参与网络交流、资源共享与个人信息资料的储存管理。

  六、保障措施

  1、学校成立教师多元梯级团队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杨道想校长任组长,黄斯敏副校长、林敏副校长任副组长,林辉华、庄传快、林德祥、陈庆锐、叶怀欣为成员。校长是教师多元梯级团队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教师多元梯级团队建设全面负责 。

  2、教科室作为负责本校教师多元梯级团队建设的职能科室,统筹安排教师多元梯级团队参加学习、研究和培训活动,负责做好教师发展性评价和多元梯级团队考核评估工作;教务处、校办协助做好“读书、实践、思考”和“教学、教研、师训”的各项活动计划安排及评价工作。

  3、学校每年安排一定经费用于教师多元梯级团队建设,原则上梯级团队建设费用应由本级财政和学校全额保障。

  教师团队建设方案 6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为更好地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的能力,在学区内建设一支素质好、教学能力强的小学教学带头人队伍,形成一个能力强、善研究、受欢迎的青年、骨干教师团队,以带动学区内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结合实际,制定青年、骨干教师团队建设及专业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XX年7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健全教师培训机制,创新工作思路,加快教师专业发展步伐。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建设一支青年、骨干教师团队。

  二、团队建设及专业发展目标

  1、XX年初步形成青年、骨干教师团队组织架构,团队中的教师对专业发展认识到位,基本完成团队制定的年度专业阅读目标,写作目标,有少部分教师在面向学生的报刊上发表相关教学文章,课堂教学水平有所提高,在校内能承担公开课等活动。

  2、XX年,建立较合理的团队组织(或专业发展共同体),主动完成年度专业阅读目标,写作目标,课堂教学水平明显提高,培养一些学区、县级以上的.“教坛新星”、“教学能手”。团队成员专业阅读有了一定积累,专业写作已成为习惯,百分之五十的教师能在面向学生的刊物中发表相关教学文章,百分之二十的教师能在市级以上的教育报刊杂志发表相关教学文章,参与县级以上的课题研究人数达百分之五十以上。

  3、XX年,形成更加开放灵活的团队组织(或专业发展共同体),教师课堂教学基本适应新课程需要,自我专业发展意识较强,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已成为基本生活方式,培养更多的学区、县级以上的“教坛新星”、“教学能手”。团队教师成为学校、学区的教学骨干和示范,所有团队教师都有在面向学生报刊上发表相关教学文章的经历,百分之五十的教师有在市级以上教育报刊杂志发表教学相关文章的经历,所有团队成员都能参与县级以上课题研究,为培养名师铺路奠基。

  三、团队专业发展路径

  尝试实践“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1、专业阅读。阅读经典,与教育家对话是教师成长的基本条件,教师阅读兼顾本体知识,教育心理及职业知识,人文科学背景知识。中心校制定教师专业阅读方案,制定富有弹性的年度阅读目标,阅读量逐年增加,共同阅读作为团体重要活动之一。

  2、专业写作。专业写作可以是教育感悟、教育叙事、教学案例、教学随笔等,教师写作可由低层次到高层次,由任务写作到主动写作,由投稿于面向学生的报刊过渡到面向教师的报刊,旨在增强写作信心,体验写作成就感,以提高专业写作水平。中心校建立激励教师写作,提高教师教研水平的制度。

  3、专业发展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的形成可以先由中心校根据学科、年级、类别不同予以调研,行政组建,在逐步过渡到“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基础上的“尺码相同人”的相聚,逐步建立灵活、多样、开放的共同体组织形式。

  四、团队组织、活动载体。

  1、团队组建人员实现三个“全覆盖”,即40周岁以下教师全覆盖,中心小学教师全覆盖,每所学校全覆盖,使青年、骨干教师团队人数达到学区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在取得经验后再适时扩大组织人数。

  2、实施“团内分组”的组织形式,既统一命名为“青年、骨干教师团队”,内部分为语数英三大学科组,并兼顾成立艺术组、体卫组、信息组、德育组、校管组。

  3、实行个人领衔的组长负责工作制,小组命名格式为“xx学科xx(组长姓名)工作组”,以增强领衔人(组长)的责任感,培塑专业个性,提高工作效率。

  4、团队日常活动采取“依托中心小学和小组独立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既组长负责召集本组成员对应参与中心小学日常教研活动,每小组也要有独立活动安排计划,融常规活动、课题研究、专业发展等活动于一体。

  5、遵循“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思路,积极参与县级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教研活动。中心校创造条件有针对性的落实“请进来、走出去”培训计划。

  6、以自我阅读、自我写作、共同体交流、活动为发展载体,中心校制定青年、骨干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制定每学年的“学区青年、骨干教师团队建设及专业发展”计划,内容涵盖“师德教育”,每个小组(共同体)制定年度“活动计划”。

  7、学习形式。以校本培训为依托,整合集中培训,发展远程自修。校本培训定位在有效操作,集中培训定位在问题指导,远程自修定位在转变教师学习方式和提供优质资源服务。中心校适应形式,建立qq群方便学习交流,筹备建立中心校站,链接上级远程教育网,提高团队专业发展效率。

  教师团队建设方案 7

  一、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教师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主要实施者,是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进行素质教育的具体承担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骨干力量,教师队伍建设要以师德为本。在市场经济和开放环境下,学校师德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校园的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二、新时期师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1、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领教师传承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2、加强爱岗敬业教育,促进教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

  3、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帮助教师提高抵制有偿家教及其他不良诱惑的能力

  4、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教师依法执教意识和提高依法施教能力

  5、加强伦理知识教育,引导教师正确处理同事、学生和家长的关系

  6、加强为人师表教育,塑造教师良好师德形象,为学生树立榜样

  7、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优化教师心理素质,提高克服心理挫折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

  8、加强终身学习教育,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加快教师专业发展

  三、师德建设主要措施

  (一)搭建学习的平台,丰富教师的理论内涵,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1、以学习为途径,采取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

  (1)集中组织教师认真开展学习实践《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常州市“八要十不”师德自律规定》《实验初中德育必做》《教学责任书》等,对其内容进行集中学习,做到对内容的深入领会。

  (2)每学期组织一次教师对《宪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知识进行学习,从而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和依法执教的能力。

  (3)每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对新课程相关的理论进行深入系统学习,让教师更深入地领会新课改的精神实质,积极贯彻教育局关于《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工作的意见》,组织教师学习,提高道德素养和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4)采取指定读书与自主读书相结合的方式,每学期给教师推荐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学校从网上下载有价值的材料印发给教师阅读,同时要求教师进行自主读书40学时,提倡读书笔记写出心得体会。以此促进教师基本素质和理论水平的提高。引领教师读书,丰厚底蕴。

  (5)与教师签订禁止“三乱”、禁止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教学责任书》,通过《德育必做》考核细则,对教师的师德情况进行日常量化考核,对考核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6)通过师德征文和经验交流会深化师德建设,在理论与实践历炼中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品位的教师队伍。

  (二)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优化教师心理素质,提高克服心理挫折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

  关注教师心理成长,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咨询活动,帮助教师减轻负担,释放压力,使教师心情舒畅、自信工作,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发展。同时让教师熟悉掌握学生心理、生理规律、特点,运用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咨询手段解决学生心理、人际关系、成长问题,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水平。

  (三)努力提高班主任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班主任是全面直接负责一个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的教师。班主任队伍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努力提高班主任的整体素质。

  (1)所有班主任每五年须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专题培训。

  (2)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班主任岗位培训”活动。

  (3)充分利用每周班主任例会,学习、经验交流、培训提高。

  (4)通过组织外出学习、班主任自学相结合等方式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积极撰写班级管理的经验文章,提高班级工作的理论水平。

  力争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熟练的业务知识,注重对班主任工作研究,具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具有示范性,得到绝大多数师生、家长好评的班主任队伍。

  2、充分发挥骨干班主任教师的带头作用.

  (1)学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开展结对子活动。

  (2)并通过举行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集体研讨等活动,促进班主任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3)鼓励班主任利用各种渠道学习搜集各种先进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和班级管理方法,并灵活运用于班主任实际工作中。

  (四)优化师德评价

  1.成立师德考核领导小组,由学校主要领导任组长,具体负责师德考核办法的制定、实施。

  2.师德考核以《规范》为评价的基本标准,并根据学校实际制定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操作性强、科学合理的师德考核办法,采用教师自评、教师互评、行政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定期、不定期对教师师德行为进行评价。

  3.考核结果分四个等级: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师德考核等级确定为不合格:

  (1)擅自脱离工作岗位,或不服从工作安排,影响较大的。

  (2)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

  (3)擅自到社会办学机构兼职兼课,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

  (4)参与有偿家教活动的。

  (5)向学生或家长索要钱、物、有价证券的。

  (6)向学生推销商品,强制学生购买复习资料、教辅读物,自立名目乱收费、乱罚款。

  (7)散布非法言论,或诱导学生参加宗教活动,或参与、封建迷信和邪教活动的。

  (8)以非法方式表达诉求,干扰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损害学生利益的。

  (9)其它违反师德行为规范,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

  (五)加强师德表彰

  每年九月份为师德建设月,积极开展师德先进事迹征文比赛、师德演讲比赛,举行遵守师德规范宣誓,开展教师忌言忌行等师德教育实践活动。围绕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活动,活动要有计划、有特色、有成效。

  (1)在教师中开展校“先进教师”“师德标兵”评选活动,认真评选表彰校级师德先进个人。

  (2)进行优秀师德事迹宣传,尤其在教师节之际,要充分利用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先进典型的模范事迹,大力宣传师德建设的成果。

  (六)严格师德制约

  1.对师德考核有问题的教师,学校要视实际情况,分别采用诫勉谈话、通报批评、年度考核、调整岗位、解除聘用合同等方式进行制约和惩戒。

  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职工当年年度考核等次直接确定为不合格,原则上不得享受奖励性绩效工资,在评优、评先、晋职、晋级中严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2.学校要在醒目位置设立“师德评议意见箱”,公开校内师德举报电话、电子邮箱。

  师德师风建设贯穿于学校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以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为契机,真抓实改,狠抓落实,加强和推进师德建设的合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树立我校教师教育的良好形象。

  教师团队建设方案 8

  为进一步推进我校师德建设,

  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水平,根据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施意见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指导思想: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自身职业素质,自觉肩负起教育的使命,是我校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是建设一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爱为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办社会满意的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师德规范具体要求:

  根据我区教育系统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实施意见精神,结合小学实际制定以下师德规范要求:

  1、爱国守法是教师职业的基本前提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

  (2)热爱教育事业,坚持教养并重原则,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3)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依据教师岗位职责履行权利和义务。

  (4)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1)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2)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做到静心、尽心、精心,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

  (3)认真备课上课(没有教案、没有准备不上课),组织学生开展各类活动,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4)不对本职工作敷衍塞责;不准以非法方式表达诉求,故意不完成本职工作;不得随意离开班级或者串班;在带班过程中手机不进班;不得干扰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损害学生利益。

  3、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的灵魂

  (1)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坚持正面教育、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2)以诚相待,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参与各种活动的积极性。

  (3)关心爱护每位学生,用平等、公正的态度对待幼儿,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4)不准对学生进行挖苦、讽刺、辱骂等语言伤害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

  4、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

  (1)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2)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使幼儿愉悦成长。

  (3)勤思考,敢创新,积极参与小学生的教育教学等各项改革。

  (4)寓教于乐,乐教勤业,诲人不倦,把传授知识与养成学生的行为习惯相结合

  (5)不得以外貌特征、家庭环境等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1)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奉献教育,为人师表。

  (2)师德高尚,仪态端正,举止大方,语言文明,礼貌待人。

  (3)关心集体,团结协作,诚实谦逊,树立新时期的教师形象。

  (4)作风正派,廉洁奉公,不准以任何方式接受学生、家长给予的现金、礼品 。

  (5)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参与社会各办学机构的有偿授课。

  6、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1)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努力学习教育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2)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三、师德建设具体措施

  (一)加强学习教育

  1、将师德师风师规纳入教师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突出正面教育引导,大力弘扬本校教师的师德风范,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2、每学期组织教师进行师德专题培训,牢固树立抓好师德建设是本职,不抓师德建设是失职,抓不好师德建设是不称职的理念。

  3、把师德教育与育德能力培养贯穿教师专业发展的全过程。

  (二)师德评价考核机制

  (三)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和责任书

  根据各岗位特点制定师德师风承诺书和责任书,并与每一位教师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和责任书。师德承诺书和责任书要公开,接受社会、家长和同事的监督。党员和骨干教师要带头践行师德规范。教师业务档案,一学年一承诺和一责任书,一学年一考评。

  (四)形成师德激励机制

  1、年终评优,师德优秀者优先。

  2、骨干教师评选重师德表现

  (五)形成师德建设合力

  1、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与政风行风建设相结合,与学校廉洁文化建设相结合,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把对教师的关爱和严格要求统一起来。

  2、积极发挥党员在师德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教师团队建设方案 9

  教师专业能力的整体提升,是一所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培养和打造一支能发挥带动与辐射作用的乐学善教的骨干教师团队,推进学校快速发展,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现制定我校教师梯队建设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理念,坚持“尚德尚能,惟勤惟绩”价值取向,以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为目标,以师德建设为核心,紧紧抓住课堂、课程、评价、校本教研、创客教育、“青蓝工程”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要素,结合教师内在需求,搭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实施多轮驱动与多元评价策略,不断激发教师主动发展的潜力,凝炼校园精神,实现文化引领,持续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为不断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供支持。

  二、培养目标

  按照“一般教师(新入职教师)—合格教师—校级骨干教师—省市级骨干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教育专家”的培养路径,以“小荷工程、青蓝工程、领军工程、名师工程”四大工程为抓手,培养一批师德高尚、专业能力强、学科素养高的骨干教师,形成“成长性、专业性、引领型、专家型”的'良好梯队。

  三、梯队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副组长/成员(略)

  四、梯队建设原则

  全员参与,多元评价,动态管理。

  五、梯级认定条件

  设立五级梯度:成长型教师、专业型教师、引领型教师、首席教师。

  (一)成长型教师

  积极参与学校校本教研、课堂教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等教育教学工作,效果好的中青年教师,校级青年骨干教师。

  (二)专业型教师

  1、必备条件:师德高尚,教学效果良好。

  2、具备以下条件:市级优质课大赛二等奖以上、积极参校本课程建设与课题研究并有成果,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教学活动中获奖或表现突出。

  (三)引领型教师

  1、必备条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师德高尚,教学效果优秀。

  2、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市级骨干教师、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校本课程建设中获得市级奖励、市级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

  (四)首席教师

  1、必备条件: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师德高尚,教学效果突出。

  2、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或省骨干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省级名师、市级名师、获得校本课程大赛省级以上奖励、省级优质课大赛一二等奖获得者、获得教育创新市级以上奖励者。

  (五)专家型教师

  获得国家级优质课奖项,著作丰厚,教育教学方面在全省甚至全国,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六、作用发挥

  (一)成长型教师

  1、扬正气,铸师魂,树新风,积极承担班级管理工作,师生关系和谐,创新思维干工作。

  2、参与“青蓝工程”,接受师傅的指导,向各位优秀的教师请教、学习,参加“五个一”活动,上好青年教师汇报课,尽快成长为学校骨干。

  3、参加各级各类教学达标活动并获奖。

  4、积极承担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任务和其他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5、35岁以下青年教师做好一轮教学的手写教案,提升专业素养。

  (二)专业型教师

  1、在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校本教研活动中发挥良好示范作用,每学年上一至两次学科示范课。

  2、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教学活动中能发挥积极作用,传播正能量,积极承担班级管理工作,师生关系和谐,班级管理有声有色,班风、学风优良。

  3、参与学科课堂教学竞赛和课题研究并获奖。

  4、积极承担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任务和其他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三)引领型教师

  1、发挥引领教师的引领作用,在课程改革和校本课程建设方面引领学科发展,每学年上一次示范观摩课,每学年开展一次教学论坛讲座。

  2、积极参与或带领学科成员开展校本研修,主持市级课题研究并按时结题,在校本课程建设中起示范引领作用。

  3、参与“青蓝工程”:指导徒弟,提高徒弟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和评价教学的能力,徒弟在课堂教学达标竞赛中获奖。

  (四)首席教师

  1、发挥首席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带领学科成员开展课改实验,每学年上一次示范观摩课,每学年开展一次教学论坛讲座。

  2、带领本学科成员开展校本教研,主持市级以上级别的课题研究并按时结题,在校本课程建设中,示范引领,提高团队专业能力。

  3、参与“青蓝工程”:指导徒弟,提高徒弟设计教学、实施教学和评价教学的能力,徒弟在课堂教学达标竞赛中获市级奖项。

  (五)专家型教师

  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开讲坛,布道场,汇聚名家气蕴,求实求新,带出一批有影响的高徒,别开教育生面。

  七、考评机制

  个人建立成长记录,结合学校量化考评每学年考评一次,实行动态考评,进行相应调整,以切实发挥梯队引领作用,提升团队专业素养。评价按照100分量化考核。

  (一)常规检查(20分)

  能够圆满完成学校各项教学任务(工作量、考勤、教研、青年教师教案书写、导学案编制、校本作业编制、说上评、青年教师指导、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教学论坛讲座等各项教学活动)

  (二)教学效果(50分)

  考试科目教师:以学年2次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数据为基础,考察三个维度:A、指标完成情况(20分);B、平均分(15分);c、前十名平均分(15分)。

  非考试科目教师:以评教评学情况和学生比赛、体育艺术节学生获奖情况积分。

  (三)专业素养(30分)

  按照三个维度考评:A、教研室组织的课堂教学比赛获奖(10分);B、论文(反思、教学案例)撰写、课题与成果(10分);c、校本课程与社团(10分)。

  八、保障机制

  1、学校高度重视。把教师梯队建设工作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教师梯队建设与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教学中心工作有效衔接,协同运行。

  2、加强统筹协调。有计划地依托教学工作,加强与相关处室的协调,统筹规划、设计和管理,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教师梯队建设,促进教师发展。

  4、建立网页展示专栏。利用校园网,为我校教师梯队建设成果提供网上展示平台。

  5、设立专项经费。根据学校实际,安排专项经费,用于相关培训、成果展示等教师发展工作,提供软、硬件方面的支持,以利于我校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教师团队建设方案 10

  为了进一步创设温馨、舒适、文明、和谐的办公环境,营造“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环境优美、工作高效”的.个性化的办公文化,经学校行政、工会研究决定,开展教师办公室温馨文化评比活动。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教师办公室文化建设评比活动,进一步营造团结协作、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同时展示教师才艺、丰富办公室文化内涵、提升学校办学品位。

  二、活动要求:

  1.办公室教师要积极响应,热情参与。

  2.每一个成员在室长的带领下,齐心协力,献计献策。

  3.办公室布置以“整洁、简洁、美观”为标准,体现“温馨、和谐、向上”的原则。

  4.每个办公室可选择一句话作为办公室格言。

  三、评分标准:

  1.整洁(60分)

  (1)办公室地面干净无杂物,桌面无灰尘,及时清倒垃圾。

  (2)办公桌上书本、作业本及其他物品摆放有序,清洁整齐。

  (3)办公室内无卫生“死角”,不摆放与办公无关的其他物品。

  (4)办公室窗户干净,窗台无灰尘。

  (5)办公室用具保持外观清洁,拖把、扫帚、垃圾桶摆放整齐。

  (6)办公室人员应保持良好卫生习惯,不吸烟,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2.有特色(40分)

  (1)环境布置新颖合理,美观大方,温馨和谐,富文化气息。

  (2)墙上张贴,布局合理,适当绿化与办公室环境谐调。

  四、评比奖项

  本次活动采用百分制评比办法,分三次打分,第一次为定时检查,第二、三次为不定时抽查。根据三次总分预设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4个。

  五、评比时间:4月25日。5月6月各抽查一次。

  教师团队建设方案 11

  一、组织机构

  组长

  组员

  二、主要工作

  1、召开专题会议。8月底前召开一次专题动员部署会议,组长作动员报告,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形成校校开展、人人参加、社会关注的良好局面。会议要做到“四个讲清楚”,即:讲清楚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的重大意义,讲清楚国家和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师德建设的要求,讲清楚本单位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的目标任务和工作安排,讲清楚教师参加活动的具体要求。

  2、营造活动氛围。通过校报校刊、校园广播等阵地,旗帜鲜明地宣传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在学校单位的宣传橱窗、墙报、校园网站上开设专栏专版,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关注的浓厚氛围。

  3、开展师德专题教育。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把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融入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和教师培养、培训、管理全过程。坚持把师德教育作为教师各类培训内容的第一模块,纳入国培计划、省级培训、市级培训、校本培训和全员培训之中,记入教师培训学时。健全师德教育学习制度,每月确定一个师德教育主题开展学习活动,精选学习内容,合理安排时间,严格考勤制度。要优化学习方式,可通过“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个人思考与座谈交流、讲课辅导与集体讨论、听取先进事迹报告与剖析反面典型”相结合等方式进行。组织师德师风建设论坛、学习笔记展评等多种活动,提升学习效果,增强学习的感染力、促进力。专题教育活动要做到时间、人员、内容、效果四落实。

  4、开展承诺践诺活动。9月,学校开展师德承诺活动,以“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为标准,组织教师对照标准进行自查(见附件1)签订《xx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师德承诺书》(见附件2),就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年度工作任务、提高服务学生水平等方面作出公开承诺。要把践诺作为关键,细化不同岗位的优质服务标准,深入开展“五比五赛”优质服务活动,即:比思想、赛作风,比学习、赛进步,比理念、赛创新,比教学、赛质量,比育人、赛贡献。

  5、组织师德师风大讨论。10月,组织教师重点学习践行《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学习市师德师风教育读本,要求每一位老师写好800字以上的学习。并开展一次专题座谈讨论,从带头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依法从教立德树人、拒绝有偿补课、减轻学生负担、关爱每一个学生、规范办学行为、规范从教行为、争当“四有”好教师、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等方面进行专题交流,分析新时代师德建设的热点、难点问题,研讨和探索新时代加强的新内容、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要求教师人人参加、个个发言,达到人人思想受触动,个个觉悟有提高,自觉增强践行师德规范的责任和信心的目的。

  6、畅通师德师风投诉举报渠道。在学校门口的醒目处设立师德师风意见箱,建立师德师风投诉举报台账,对群众来电、来信、来访和举报,要第一时间调查核实,形成打击违反师德师风行为高压态势。

  7、聘请师德师风社会监督员。11月,学校要从人大代表、教育局领导、老教师、村镇干部、家长代表等群体中聘请5-10名同志,作为本单位的师德师风社会监督员。要组织师德师风监督队伍,深入学生、家长、社会各层面,通过测评、访谈等形式,全面深入了解学校教师学习、遵守、践行“十项准则”情况,及时进行小结;对存在的问题、倾向性的现象、有违准则的.个别教师及时予以指导,加以整改。定期向社会监督员汇报师德建设开展情况,宣传师德建设好的做法和先进典型人物,征求他们对本校师德师风工作的意见建议。

  8、发掘宣传身边师德先进典型。学校要努力发掘身边师德先进典型,随时推介报道本校师德高尚教师,定期评选表彰师德标兵、师德先进个人和师德建设工作先进集体。要充分利用教师节等重大节庆日,联合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媒体,集中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通过组织报告会、讨论会、演讲会等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向优秀教师学习活动。学校每月要向信息中心报送1-2名师德先进的典型材料。

  9、组织师德师风知识考试。坚持学以致用、以考促学,12月底组织教师全员参加师德师风知识考试。

  10、加大师德师风专项整治力度。学校要把整治在职教师违规补课作为“”活动的突破口,认真开展专项整治。整治范围包括在职教师组织、参与违规办班补课;参加由其他教师、家长或其他人员组织的违规补课;到校外培训机构兼职兼课等。重点查处顶风违纪、有错不改的教师。教师违规补课行为一经查实,将上报市教育局依据《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xx年修订)》对责任教师给予调离、处分、停职等严肃处理,直至取消教师资格。

  11、组织教师对照反思。学校在11月组织在职教师,对照师德师风要求,结合岗位实际,通过“自己找、学生和家长提、互相评、上级点”等方式,认真查摆本期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原因,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制定整改措施,并及时加以改正,同时填写《xx市教师师德师风对照检查问题清单和整改清单》存入个人师德档案。教师对照检查和整改情况作为个人20xx年师德年度考核的依据,对没有参加对照检查或对照检查不认真、整改不到位的,师德年度考核直接定为“不合格”。

  12、开展“文明教师(标兵)”评选活动。12月底,全面开展20xx年“文明教师(标兵)”评选活动,学校要按照活动要求,打破过往评选活动的惯例,制定操作性强、有实效的评议方案,构建教师自主、群众(含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师德师风社会监督员)参与的良性机制,确保“文明教师(标兵)”评选活动公正、有序,具有激励、促进作用。

  13、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学校要在12月建立教职工师德师风档案,全面、如实记录教师一年来参加师德教育、师德实践、师德评议等情况。成立师德师风考核小组,对照《xx市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负面清单》,采取日常与年终相结合,个人自评、教师互评、学生评价和学校总评的方式,对教师的师德情况进行考核并确定等次。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其中优秀等次人数不能超过考核教师总数的50%,考核结果公示后报市教育局人事股备案。师德年度考核优秀等次的,年度考核方可确定为优秀等次。对师德考核不合格的,在评先评优、晋级晋职、职称评聘、绩效工资考核和奖励性工资发放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

  14、建立负责人师德述职制度。2022年1月,结合年度考核,学校中层干部要向学校校长进行师德专项述职;学校校长向市教育局进行师德专项述职。

  教师团队建设方案 12

  一、指导思想

  我校劳动教育将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强化劳动基地建设,以课堂教学教育为基本途径。秉持存有计划、存有非政府、存有目的地非政府学生参予丰富多彩的劳动课堂教学活动,积极探索劳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劳动观念,培育学生的生活和存活技能,培育学生的技术创新意识和课堂教学能力,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劳动教育领导小组

  组短:

  副组长:

  班主任

  成员:

  三、基本原则

  1、以教育为导向。秉持以德育为基础,精确把握住劳动教育的价值价值观念,鼓励学生践行恰当的劳动观,进一步增强对劳动人民的感情,以正直的劳动为国家服务,为社会作出贡献。

  2、遵循规则。有效地将劳动实践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根据中等职业学校的特点、学生特点和学术特点,选择合适的劳动项目和内容,安排适当的劳动时间和强度,做好劳动保护,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3、资源整合专业。融合学生专业自学过程和特点,积极探索创建产业教育一体化的劳动教育模式,将劳动教育与课堂教学培训活动有机融合,明晰劳动教育时间,弘扬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模范精神。强化诚信合法劳动意识,培育科学精神,提升创造性劳动能力。

  4、实践导向。以劳动实践为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使学生能够直接参与劳动生产过程,增强劳动感受,体验劳动困难,分享劳动喜悦,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实践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

  四、主要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观念,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形成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通过劳动精神教育,进一步增强学生职业荣誉感,践行崇高的职业理想,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通过劳动课堂教学教育,培育学生具有满足用户存活发展须要的基本劳动能力,构成较好劳动习惯。技术创新劳动教育模式,”五育”并举,“五育”融合,知行合一,逐步创建存有我校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建多样高效率的劳动教育体系。

  用年时间,争创省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和劳动教育特色示范学校,实现中职劳动教育常态化,形成学校、企业、社会、家庭普遍重视劳动教育良好氛围。统筹区域多样化劳动教育资源,推动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丰富的教育资源、多样化的方式方法、健全有效的教育机制,形成立体、开放的中等职业教育劳动教育体系。

  五、工作措施

  (一)科学建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将劳动教育列入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培养目标,融合专业特点,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积极开展劳动教育,融合产业崭新业态、劳动新形态,著重挑选新型服务性劳动的内容,构成具备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创新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成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课时,其中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1育每学年不少于学时。将学生管理一日常规与每天劳动时间有机融合,与教学实验进修有机融16合,充分发挥进修教学实验课在劳动教育中的载体促进作用。融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带入劳动教育内容。每学年成立一个集体劳动周,根据专业、年级实际情况独立自主精心安排。根据须要撰写职业学校劳动课堂教学指导手册,明晰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工具采用、考核评价、安全维护等劳动教育建议。融合学生综合素质培育,引导学校与企业合作或独立自主研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融合学校、社区、社会资源,研发家政、烹调、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社区劳动课堂教学课程。研发校外劳动课堂教学教育课程。职业学校必须紧紧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农业、一流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及其他战略新兴产业,融合专业设置,基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研发企业劳动课堂教学课程。

  (二)有效组织多种形式的学校劳动教育实践

  充分发挥学校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二要分担劳动教育主体责任,明晰实行机构和专职人员,开齐劳动教育课程,严禁占用、侵吞劳动课堂教学时间。将劳动课程列入学校课程管DV8理,明晰劳动教育目标,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特点设计学生劳动技能培养目标,将学校、企业、社会、家庭劳动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有序积极开展。统筹规划非政府不好学校劳动课堂教学。融合学生管理一日常规,遵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为学生创设参予校园卫生清扫、绿化美化、食堂劳作、教室环境美化、实训室打扫、勤工俭学等劳动课堂教学岗位,创建学校、系部、班级劳动课堂教学岗位系统图谱,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制订校内劳动课堂教学公约,提倡学生自治管理,构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劳动服务理念。非政府实行不好劳动周,存有计划地非政府学生迈向社会、企业,出席校外劳动锻炼。基于产教融合的企业劳动课堂教学。充分利用校内、校外教学实验基地及生产性教学实验基地,引导学生用技能出席劳动,通过劳动推动各专业交流,鼓励学生认同规范和标准,累积职业经验;将劳动教育和技术创新创业结合,引导创新型劳动,唤起学生劳动的内在市场需求和动力。

  (三)积极开展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

  充分发挥家长职责。各班级必须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和沟通交流形式,广为宣传强化劳动教育的意义和措施,并使社会各界家长深刻领会劳动课堂教学在学生自学、生活和未来长远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和促进作用,助推家长自觉沦为孩子家庭劳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构成育人合力。合理安排劳动作业。针对中职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明晰家庭劳动内容,布置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作业,以一定形式维持与家长的交流意见反馈,并表扬引导积极主动出席家庭劳动的学生。

  (四)大力推进社会劳动实践教育

  明晰校外劳动课堂教学教育实行建议。将校外劳动课堂教学列入社会课堂教学范畴。强化非政府管理,合理安排一定时间的校外劳动课堂教学。实行学校集体非政府与学生独立自主挑选结合的方式,确保学生劳动课堂教学活动数量和质量。通过各类培训提高教师指导能力,教师南畿示范点,以身作则,融合各类基地特点非政府劳动课堂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出席劳动,逐步提高学生劳动课堂教学能力。强化对教师劳动教育参与度和劳动教育能力、课堂教学指导能力等的考核。公益劳动课堂教学教育方式。联手社区、街道及各类公益场所,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校团组织的促进作用,搞好学生志愿服务的具体内容非政府实行,教育引导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强化劳动,培育较好的社会公德。

  (五)加强劳动教育载体和平台建设

  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为劳动教育提供更多必要确保。积极主动协同和鼓励企业公司、工厂农场等非政府履行职责社会责任,对外开放课堂教学场所,非政府学生出席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参予新型服务性劳动,并使学生与普通劳动者一起经历劳动过程。非政府动员有关力量、构建活动平台,共同积极支持学生深入细致城乡社区、福利院和公共场所等出席志愿服务,积极开展公益劳动,参予社区环境治理。建设部分校内劳动教育课堂教学基地。制订校内劳动教育课堂教学基地建设标准,力争转让省级校内劳动教育课堂教学基地,率先投入使用一个规模适当、课程完善、管理规范、运营较好的`校内劳动教育课堂教学基地(职业体验中心),并向所在地区中小学生对外开放。引导学校因地制宜栽种多种类的花草、树木,开拓专门区域栽种农作物,积极开展适合的养殖活动,在教师指导下使学生分担保洁、栽种和养殖等劳动任务,自学有关劳动技能和动植物科学知识。打造出校外劳动教育课堂教学基地。统筹规划各类社会优质资源,因地制宜,面向行业、企业建设劳动教育课堂教学基地,构成一批示范性产教融合型劳动教育教学实验基地。引导高新企业为学生体验现代科技条件下劳动课堂教学新形态、崭新方式提供更多积极支持。

  (六)创设劳动文化传承主阵地

  积极主动营造“劳动光荣”的校园文化,多渠道表扬宣传劳动课堂教学杰出典型,在学生中稳固践行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同等关键的理念。融合学校特色发掘劳动教育素材,广泛开展以劳动课堂教学为主题班会、劳模报告会、工匠进校园、手工作品制作、劳动技能演出等活动。发展与劳动课堂教学有关的学生社团、兴趣小组、志愿者非政府,融合植树节、五一劳动节等时间节点,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将劳动课堂教学教育活动与艰苦奋斗、团结一致协作、精益求精等有关劳动文化结合,与二十四节气、“中国农民大丰收节”等中国传统劳动所涵盖的人生智慧结合,农村学校可以融合地域特点和新农村建设,提高劳动课堂教学教育的文化内涵。教育学生爱好家庭,自己的事情自己搞,家里的事情帮忙着搞,弘扬优良家风,积极主动弘扬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

  (七)建立科学的劳动教育评价体系

  将学生劳动素养列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规范评价内容,制订评价标准,创建激励机制。

  融合学生在学校、企业、家庭、社会劳动实践中的整体表现,将具体劳动内容、过程和有关事实材料全面客观地计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强化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悟情况的考核,并做为升学、文明户、毕业的关键参照。创建申报、审查制度,保证记录真实可信。

  六、保障机制

  (一)强化非政府领导

  把劳动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履行职责,建立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由主管部门牵头,明确相关部门职责,统筹开发和整合劳动教育资源,协调学校设计劳动教育课程、实践项目、组织实践活动。成立专门机构加强对学校劳动教育的指导。教育督导部门要加强对劳动教育的督导评估,将劳动教育纳入督导体系,将学校劳动教育组织实施情况纳入督导内容,适时组织开展对各地劳动教育组织和实践基地建设情况的专项督导。

  (二)强化师资队伍确保

  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配备必要的专职教师,在工资待遇、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树先、培养培训等方面与其他学科专业教师同等对待,保持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稳定与发展。积极探索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劳动实践教育教师队伍,从企业、社会聘请能工巧匠、专业技术人员及其他具有一技之长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校外劳动实践基地要根据规模和特点,配备能满足基地教学和管理需要、结构合理、有专业特长的专任教师和管理人员。

  (三)创建经费保障机制

  建立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承担的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可争取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鼓励通过社会捐赠、公益性活动等形式支持开展校外劳动实践活动。中等职业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在坚持公益性原则下,可以发挥专业技能优势,适当开展一些经营性创收,减轻家庭负担。教育部门会同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推动将校外劳动实践纳入校方责任险范围,鼓励保险企业开发有针对性的产品,对投保费用实施优惠措施。

  (四)强化安全确保

  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隙体系。中等职业学校要制定劳动教育实践工作规程,校内外劳动实践教育均要强化安全措施,落实安全责任。各学校组织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要制定完备的活动方案和风险防控应急预案。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在场所设施选择、材料选用、工具设备和防护用品使用、活动流程等方面制定安全、科学的操作规范。学校开展校外劳动实践活动,要与家长签订协议书,明确学校、家长、学生的责任和权利。

  (五)强化宣传鼓励

  职业学校要结合职业教育特点,着重加强对劳动教育的宣传引导,大力宣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弘扬技能宝贵、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主旋律,畅树奉献意识,引导学生树立在重大疫情、灾害面前的全局意识和责任担当,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劳动价值观。

【教师团队建设方案】相关文章:

团队建设方案_部门团队建设方案04-01

单位团队建设方案_团队建设方案04-01

团队建设方案07-29

【精选】团队建设方案07-14

团队建设方案05-11

教师团队建设的策划方案04-10

班级教师团队建设方案05-11

专业教师团队建设方案05-11

公司团队特色团队建设方案04-01

团队建设策划方案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