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文明礼仪>重阳节>《广州过重阳节的习俗

广州过重阳节的习俗

时间:2023-10-23 10:53:23 泽彪 重阳节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广州过重阳节的习俗

  重阳节将至,重阳节怎么过?广州人重阳节又有哪些习俗?重阳节又称老人节,一般情况下,这天人们会回去探望家中的长者,祝福长辈身体健康。此外也会有登高爬山等活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广州过重阳节的习俗的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广州过重阳节的习俗

  广州过重阳节的习俗

  重阳节也是岭南人民的重要节日之一。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始于东汉。历代以来内容虽有变化,但登高、赏菊、饮菊花酒之风一直流传到近代。岭南九月,已属晚秋,是一年的黄金季节,尤宜野外活动。故除了登高,还增添了扫墓、放风筝、菊展等项活动。广州城镇多倚山而建,即使坐落平地者,附近亦有山冈,故每为重阳登临圣地。广州人登白云山、越秀山,惠州人登飞鹅山,潮州人登韩山,新会人登圭峰山,阳江人登北山,东莞人登黄旗山,已变为一项群众性游乐活动。重阳又是一个扫墓节,由于某种原因未能在清明扫墓者,则在重阳节前后进行。这时草木开始凋零,清霜繁露,寒蝉无语,尤催发对先人的怀念之情,故岭南一带的扫墓风气不减于清明。

  重阳秋高气爽,北风轻吹,正是纸鹞放飞的最佳时节,放风筝便成了广州民间最兴盛的赛事。风筝在广东被称为纸鹞,图案丰富,还可扎上弓扎,迎风喧鸣。其中,阳江风筝最为有名。阳江是南国风筝之乡,在国际上与山东潍坊齐名。阳江风筝有着1400多年的历史。风筝造型美观,技术精巧,形神兼备,栩栩如生。阳江背山面海,旷野辽阔,到处都是天然的放飞场。每逢九九重阳,男女老少携酒带肴,云集于城郊的山上,支起帐篷,放飞各式各样的风筝,场面非常壮观。自从1986年阳江首次组织风筝队,代表广东参加在山东潍坊举行的第一届全国风筝比赛获奖以来,阳江风筝代表队多次参加全国性风筝比赛共获得金牌90枚,成为中国风筝“南派”之首,与“北派”山东潍坊风筝比翼双飞。阳江风筝还走出国门参加国际大赛,共获得国际金牌12枚。阳江的“灵芝”风筝还被评为世界风筝十绝。阳江由此被称为“纸鹞城”。

  除了以上传统节日,广东地区每年还举办多种旅游节庆活动,如美食节、民间艺术欢乐节、荔枝节、连南盘王节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节俗,如番禺的沙湾飘色游艺活动,珠江三角洲各地的生菜会(取“生财”之谐音)、波罗诞、郑仙诞、金花诞、何仙姑诞、日娘诞、鱼花诞、田了节、龙母诞等,热闹非凡,也以其浓厚的岭南地方特色,吸引着南来北往的游人。

  广州重阳节的习俗

  农历的九月初九为重阳节,约友登高,或游园、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重阳登高是广州人的一种习俗。古人认为,二阳相重,是大吉大利之日,重阳登高则可图个吉利因此在广州,重阳节是一年中的一个大节日。以往重阳节人们主要是登高,扫墓,放纸鹞(即放风筝)。20世纪70年代后,重阳登高之风日盛,放纸鹞的习俗已很少见,扫墓者也大为减少,而以登山游乐为主,每当重阳来临,人们便三五成群或全家结伴来到白云山、越秀山、登山览胜。有许多青年在重阳前夜就开始登山,并备好食物和帐篷,露宿山顶,等待日出,以贺重阳。

  高地之上的全民狂欢

  在内地特别是山区,重阳节似乎并没受到多少的关注,对于那些天天面山的人们来说,爬山是一种惯常的行为,也是一种生存的本领,并无多少节日的意义。所以他们对重阳节缺少内心的热情。而城市的人们,因为整天蜗居在钢筋水泥所构筑的房子里面,自然也就对山、对绿色、对大自然充满着向往。更重要的是,重阳节作为一个民俗节日,里面还夹杂着人们对自然神灵的某种信仰、膜拜或对幸福生活的祈祷。

  1999年来到广州,发现广州人对重阳节特别重视,其参与程度可以用全民性来形容。每逢重阳节,全家老少都会倾巢出动,浩浩荡荡,登上他们理想的高峰。是什么促使他们有这种爬山的冲动呢?仅仅是因为想到外面呼吸新鲜空气吗?呼吸新鲜空气哪个时候都可以去,为什么偏偏选择重阳节?这足以证明,重阳节是与一个地方的民俗文化有关。

  重阳节其实并不是广州的专利节日,全国各地都有。但广州似乎更加专注、热情,把它当成生活中的一个辉煌的组成部分;另外,广州的重阳节是与其他地方不一样的,它已经灌注了广州的习俗、文化和信仰。比如有些广州人在重阳节拜祖、烧香,减弱了登高望远的含义,而以往的“插茱萸”和“赏菊花”也逐渐在民俗习性中退场。

  作为一个民俗节日,它时时刻刻在发展,并逐渐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完善它的发展体系。以前的重阳节被称为老人节,参与者也就是些老年人,顶多也只有几个年轻人在里面凑数;还有如把重阳节定为免灾避邪的日子,内容和意义都是非常有局限的,之所以今天我们看到那么多的参与者,是因为我们把它的对象范围扩大了,大家都能参与到这个节日中来,参与到这个文化的构造中来。

  重阳节民俗活动

  1、登高、旅游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2、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佳节,中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3、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4、簪菊花

  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5、吃重阳糕

  重阳糕亦称“花糕”,汉族重阳节食品。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蒸重阳糕方法与蒸年糕相同,不过蒸糕要小一点,糕要薄一点。以米粉、豆粉等为原料,发酵,更点缀以枣、栗、杏仁等果馕、加糖蒸制而成。为了美观中吃,人们把重阳糕制成五颜六色,还要在糕面上洒上一些木犀花(故重阳糕又叫桂花糕),这样制成的重阳糕,香甜可口。

【广州过重阳节的习俗】相关文章:

广州重阳节的习俗05-11

广州过中秋节的习俗05-08

广州中秋节的习俗05-08

广州元宵节的习俗05-18

重阳节习俗03-08

重阳节的习俗09-11

重阳节习俗10-17

重阳节习俗02-09

习俗:重阳节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