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经典励志>培养方法>《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时间:2022-03-20 02:47:05 培养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时代呼唤需要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学校又是开展开展创新教育的战场,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正是我们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我们要千方百计地激“活”学生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让他们去发现,去探索,去创新。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我采取了以下几种做法:

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创设情境 唤起创新意识

教学成功与否,学习效果如何,取决于全体学生的有效参与程度。主动参与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内动力,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民-主的学习情境,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架设学习的桥梁,提供思考的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特长,提高素质。例如,在讲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时,先出示两个图形(单位:分米),让学生想办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有的学生把两个图形重合起来进行比较,有的用1平方分米的单位进行测量。我在肯定同学们的积极想法,开动脑筋的同时,又提出新问题:“要想知道天-安-门广场的面积,中国土地的面积,还能用这样的方法吗?”同学们领悟到这种方法麻烦又不实际。

产生疑问,引起思考,是需要学习的开始。疑问萌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跃跃欲试,开始了新知识的探求,探求的开始正是创新意识唤起之时。

二、尝试探索 培养创新精神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去探索并尝试学习新知识。新课程的目标要求就是一个很好的指导。在教学中要放手让学生自己获得知识,尝试、探索。如在教学进位加法35+7=?这节课时,通过“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验、探索”、“验证、运用”几个步骤,组织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学生凭借从已知到未知的学习体会,设计出三个层次的研究方案:(1)用小棒摆一摆,用数学具的方法完成计算。(2)小组协作讨论,探索计算的方法。

三、合理练习 发散学生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练习是数学知识巩固和技能提高的重要环节,大量地重复练习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而合理必要的练习会使学生获得真知,兴趣盎然。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精心设计数学练习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重视创新能力的思维发散训练,提供学生思考的空间。把同一个问题作多种思考,不拘泥于教材提供的解题思路。在解法上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引导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这样学生的创新欲望就会更强烈。

四、体验乐趣 学生敢于创造

苏霍木林斯曾说:“儿童学校愿望的源泉是思维智力上的感受和情感色彩,儿童思维是和他的感受和情感分不开的。”创新能力要有一定的知识和智慧作基础,但不可低估情感对知识智慧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设计这样的环节,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创造成果,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体验参与的快乐,、思维的兴趣、创造的愉悦,使学生乐创造,敢创造。

总之,在课改中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造条件,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并加以正确引导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变得越来越活跃,越来越独特,而这才是创造性思维所具有的灵活、流畅、新颖的特点,只有这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不断得到发展。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2017-03-21 09:46 | #2楼

创新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智能活动,只有在轻松、自由、民-主的氛围中,人们才会产生好奇心,萌发求知欲,才会有创新的意向和行动。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凡是因为求知好奇而受到奖励的学生,往往愿意继续进行试验和探索,从而促进智能的发展,产生创新的思想。这就要求教师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潜能的充分发挥创造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那么,呢?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 鼓励质疑问难、敢于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

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从问问题开始、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尽管有些一问题已经超出本节课的内容,但这些学生比起不提任何问题的学生更具有潜力。例如,在一次素质教育的研讨会上,一位教师在进行“十几减9、8”这一内容的教学时,在课将要结束时,一位学生问:“老师12-9,2减9不够减,我是倒着减的。先用9减2得7,再用10减7得3,因此12-9=3,这样做可以吗?”开始会场非常安静,片刻之后,这个问题就像一颗“炸弹”抛了出来,在场的老师们议论纷纷,显然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不仅是授课老师没有想到的,就连听课老师们也为之一震。授课老师不但没有批评这位同学,而是高度评价他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采取了非常灵活的教学方法,及时组织同学们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最后达成一致意见。这种做法不但是合理的,而且是有很强的独创性。

《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2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教学的再创造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去积极地动手、动脑,使学生具有足够的创造空间。例如,一位教师在进行“梯形面积的计算”这一内容的教学时,在对学习方法(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和情感(鼓励学生对旧知识掌握的情况)两方面准备的基础上,让学生利用旧知识找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在小组内经过充分的讨论和研究、达成一致后,把小组的研究成果写在黑板条上贴在黑板上,进行展示。主要有六种方法:(1)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凑成一个平行四边形;(2)沿梯形的一条对角线剪开,把梯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3)沿梯形的中位线剪开后,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4)在梯形的下底上找一点,把梯形分割成三个三角形;(5)沿着梯形的上底的两个端点画出两条高,把梯形分割成一个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6)沿梯形的中位线向下对折,再沿两腰中点向下作垂线,把两个三角形向内所变成两个长方形。 因此,教学过程中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空间和时间,通过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再创造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3 让想象张开翅膀,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特殊法宝

“创新”就要建构眼前不存在(或对创新者来说是不存在的)事物的设想,这需要想象。想象是形象思维的重要方式,创新活动需要创造性形象思维能力,它是人们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对记忆中的表象,经过重新组织加工而创造了的新形象、新概念的思维活动。例如,一位教师在进行“分数的再认识”的教学时,老师出示了一张长方形的纸,告诉学生这张纸是一个图形,原来这个图形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摆出原来图形的形状,然后贴在黑板上。通过这一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同一个长方形可以是不同图形的,从而体会分数的抽象性,并且对于将来学习“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应用题有了一个感性的基础。

4 发散思维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形式

发散思维是指一种沿着各种不同方向、不同角度的思考从各个不同方面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方式。在寻求多种答案的过程中,往往会表现出思维的创造成分。例如,一位教师在进行“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复习课”的教学时,结合本班人数出示了这样一个题目: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25%,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百分之几? 教师启发学生利用多种方法来解答这道题,学生最后得到了三种不同的方法。从这三种不同的解法来看,学生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所得到的解题策略也就不同。

5 善于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目的

结合平时的作业,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自己发现问题、挖掘问题、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听了一节一年级“100以内数的加法”课,感触颇深。教师在上课时,首先出示一幅同学们去春游的图画。画面上每班学生的代表举着各班人数的牌子。画面上还有大轿车和一个思考问题的小朋友:每辆车最多能坐80人,哪两个班生在一辆车里比较合适?对于这个题,每个同学都能找到一、两种搭配方案、每个人对解决问题都有贡献。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对于各种搭配方法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大家一致评出比较好的方法。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准确地把握好教学时机,启迪学生的智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设出令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并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创造,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我们教师就是要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造就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实践型人才。

【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相关文章:

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创新精神04-03

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03-16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10-14

大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02-27

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02-27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1-12

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04-03

关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0-17

如何培养创新能力07-31

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