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常规>《马营坡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马营坡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时间:2023-03-24 06:24:21 常规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马营坡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为了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使学科教学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保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制定马营坡小学教学常规。

马营坡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一、计划

1、学期初,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通览、熟悉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明确本年级本学科教学目标要求,制定明确实用的教学计划。

2、开学前至开学初第一周内,要制订好学期学科教学计划。计划包括教材基本内容、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学生情况分析(学生知识现状整体分析、特长生培养计划及措施、学习困难学生培养及措施)、本学期教学措施、课时计划、教学进度安排、考查安排、教学或教研建议等方面内容。

3、期末考查及考试前两周,各学科任课教师均要制订好复习计划。

二、备课

1、教师要熟悉和掌握所任学科的课程标准,熟悉教材,对全册教材进行简要的分析,确定出本学科总的授课计划。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授教材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以及单元之间的关系,所授章节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做到提前备课。杜绝不备课进课堂的现象。教师的备课要做到“六备”,即备课标教材、备教学目标、备教学过程、备教学方法、备作业布置、备板书设计、备预习。

2、单元备课

各学科教师要在通研每单元教材的基础上备好单元备课,主要包括单元名称、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课的类型、课时安排等。

3、课时备课

教案包括课题、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法、教具学具、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板书设计、教后反思等。

教学过程要重视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要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设计出最能体现学生积极性的方法,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做到优化教学过程,体现以下几点:激-情引趣,精讲导学,探究新知,拓展练习,反馈总结;要有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内容。课堂需要讲解的例题,需要演示的实验,以及布置给学生的作业练习,教师应预先筛选。

4、要正确对待参考资料,做到在自己认真钻研的基础上借鉴他人的经验,要联系实际,分析研究,消化吸收,不能照抄照搬。

5、提倡超前一周备课。教案量足,按教学进度中安排的课时备课。教案详略得当,要求语文、数学、英语备详案,科学、品德、音乐、体育、美术及学前班语文(语言和拼音)、数学备简案(注:教学过程不能写干条,要有具体的、相关的内容),学前班其它课不备教案。信息技术教育备电子教案,打印出来(注:具体要求以《石门镇教育辅导站教师教案备写规范要求》为准)。

6、教师教案教导处每月组织检查一次,每次检查都要做详实的检查记载,检查是否按照教学进度及时备课,是否课时数量足、书写规范,是否体现新课程理念,是否恰当运用教学具和教育资源等。

三、上课

1、教师做好课前准备,提前2分钟到教室候课。

2、教师上课应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不提前下课。不擅自调课、停课;不无故离开教室,随意中断教学;不“满堂灌”;不接打手机;不抽烟和酒后进课堂;不坐着讲课(特殊情况需提前向学校领导作出说明);不看与教学无关的书报杂志;不歧视学习困难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信息。

3、合理充分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上好每一节课,遵循学科规律、突出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明确、环节整合简约、学生主动参与、提高教学效率,以保证教学任务完成。

4、教学思想端正,运用启发式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多用激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和-谐。教学内容重点突出,主次结合,层次清楚。抓住关键,突破难点,加强“双基”训练。能够体现各种课型特点,教学中不出现知识性错误。重视培优和补差。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5、艺体课及计算机课也应按规范上课,强调安全,不能让学生散耍,要让学生在每节课中都能有所收获,学校将不定期进行检查。同时,应多开展活动,力争在各级比赛项目中拿名次。

6、教态自然、大方;服饰端庄大方;语言清晰,使用普通话;板书工整,规范,有条理。

7、上课时要随时注意学生的坐、立、书写姿势,注意保护学生的视力和健康。

四、作业布置与批改

1、作业布置要及时适量,有层次性和选择性,能体现学生的学习差异。

2、严格控制课外家庭作业量,严禁超时:原则上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除语文、数学外不留书面家庭作业,语文、数学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1小时。

3、要重视写字练习和指导,低年级铅笔字;中、高年级钢笔字,并进行批改。

《马营坡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4、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要严格要求,书写工整、格式正确,认真检查。作业本上不乱涂乱画,如有错误需要修改,须使用规范修改符号(使用统一的批阅符号,以石门教育辅导站下发的《作业规范要求及教师批改要求》为依据)。

5、教师批改学生的作业要及时、认真、准确、规范。批改作业时一律使用红色笔,有批改日期和等级评价(评价要统一、规范,低年级可以用百分制,中高年级用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学生出现的错题要及时纠正,对出错较多的尽量做到面批,并及时讲评。

6、当天的作业要求当天批改好(作文等除外)。批改作文要先通览后细改,有眉批、间批、总批,划出错别字、病句,适当提示。批改符号要规范,可采取精批与略批相结合的办法。批语要有针对性、启发性。

7、语文、数学、英语、美术必须使用规范的作业本,其他学科可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安排。一二三年级生字作业用田字格本,四五六年级生字作业用课时计划本。

五、辅导

1、提倡分层教学,实施课内辅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实施分层教学。在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时,教师在巡视中应有目的地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

2、对学困生的帮助要做到有针对性,多启发、鼓励、诱导。作业可面批面改,并进行跟踪辅导,不得搞有偿补课或辅导。

3、根据学科特点,以发展学生个性、特长、能力、兴趣为前提,有计划安排活动内容。

4、禁止教师组织或参与有偿课外辅导。

六、检测

1、 语、数、英学科学校实行期中、期末检测制度。

2、检测后及时进行讲评、反馈,要认真地根据卷面答题分析教与学的情况,提出改进教学和辅导学生的措施。

3 、科学、品德与社会、音乐、美术、体育、综合实践活动、信息技术学科学期末进行一次质量检测。

4、期中、期末质量检测结束后,各科任教师及时批阅试卷,写出质量分析,对学生成绩作出客观的、综合性的评定。

5、如实填写学生成绩统计表。

七、教研

1、加强“新课标”等理论学习。

2、教导处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计划,成立语(包含英语、品德与社会)、数(科学)、音体美(综合实践)学科教研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负责人。

3、每位教师每学期主讲公开课不少于1节,教研组组织听课、评课。

4、教师必须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听课过程要有记录,步骤要清楚,过程要具体,并附有评课意见或建议。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20节,中层以上领导不少于30节。

八、总结

1、各任课教师做好学期末总结工作,上报总结材料。

2、撰写学校教学工作总结。

3、教导处收集资料,归类并存档.

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2017-04-23 08:02 | #2楼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扎实推进课程改革,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2017——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特制定。

一、课前准备

(一)编制学期教学计划

1、每学期学校(年段、学科中心教研组、备课组)必须组织教师学习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做好活动记录;教师做好学习笔记。

2、新学期教师报到后,应先通读全册教材,研读《教师教学用书》的“说明”,并做好学习笔记。

3、新学期教师报到后,必须通过向前任班主任、教师和查阅学生素质教育评价手册等多种形式,了解所任班级学生情况,按校历表拟定学期教学计划。教师个人教学计划应包括:学习计划、教学计划和教研计划三部分。其中教学计划包括对所教教材的分析、学生学习及发展状况的分析、本学科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采用的主要教学模式及策略、教学研究的重点及教学进度。

4、每学期初,学校要制定教学工作计划,主要内容应包括:教学工作的总体思路、教学情况的具体分析、教学任务及目标、教学工作的具体安排及措施等方面。

5、每学年,学校应该组织“学习课程标准知识竞赛”、 “优秀教学方案”、“学习笔记展览”、“案例反思(小论文)交流评比”或“公开课、研讨课展示”等形式多样的活动,督促、检查、激励教师业务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二)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6、用好教材、发挥教材的效益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教师必须认真读懂,透彻领会教材(包括教师教学用书)的意图,在运用教材时,必须准确、熟练(语文教师必须用普通话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7、教师要注意搜集与教材、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和最新信息,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认识、实践、批判和反思,把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按照学生实际需求加以组织、整合,实现对教材内容的再创造。

《马营坡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8、学校应制定图书室、实验室、专用教室、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使用制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学校设施设备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9、班主任、学科教师要积极配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学科“综合性学习”等)创办“班级图书角”,利用“快乐阅读”活动将学生自己制作的手抄报、学校旧报、学生借书、村校之间的图书轮换使用等多种渠道解决学生课外阅读量问题,确保实现小学六年的“课外阅读量145万字”的目标,把构建“学习型组织”落实到班级、学生。

10、学校要创造条件,建立课程资源管理系统,拓宽校内外课程资源;学校、教师要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包括优秀电视节目,如《新闻30分》、《百家讲坛》、《探索·发现》、优秀网络资源如教育部下属公益网站《中国课堂教学网》(http://www.ahsrst.cn)等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建设富有学校和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

(三)课堂教学设计

11、改进教案编写,提高劳动价值。教师应树立“教案即校本课程”的观念,必须在认真备课,即认真读课程标准、认真读教材、认真读教师教学用书、认真读相关资料、认真“读”教学环境、认真“读”学生等基础上,写出简明、实用的教案,做到课前有教案、课上用教案、课后反思教案,有选择地发表教案,实现资源共享。

12、教师编写的教案,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是教师心血和汗水的结晶,其成果应该归教师个人所有。

13、教案可以反复使用;可以批注在教本上;也可以直接参考“教案集”。前提是认真备课、认真反思(具体由学校依实际情况定)。

——“反复使用”:“反复使用”不是“重复使用”而是在认真备课、研究当时的“反思”记录或“教学随笔”基础上的创造性运用,做到教案常用常新;课例常教常新。

——“部分批注在教本上”:部分批注在教本上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安排表必须贴在教案本前面;“创造性、开放性、实践性”作业设计和教学反思等必须写在教案或卡片上。

14、行政领导检查教师备课,应在听课和与教师交流之后,再查教案,综合评估。

15、每学年至少组织一次优秀教案、优秀教学案例反思、优秀教学随笔等的评比、展览活动,编辑校本研究资料,奖励先进,鞭策后进,共享资源。

二、课堂教学

(一)创造性地实施课程计划

16、学校必须按省颁课程计划,合理安排课程总表。课程总表、班级分表、教师用表,做到三表一致;教师必须按课程表安排上好每一节课;学校、教师不得随意调课或增减课时;由于教科研需要,而增减课时的,需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备案。

17、学校必须因地制宜开设活动类课程,制定详细计划、详实内容;实施计划、活动内容必须在学期初与所任教师、班级学生见面;加强过程管理,确保活动类课程的质量。

18、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要创造条件;要因地、因时、因物、因人制宜;要与学科教材紧密联系;要积极利用和开发有限资源;科学合理地选择实而小的内容,制定详细而可行的计划,扎实而创造性地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过程和结果的质量。

19、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加强教与学的内容研究、教案研究,合理整合教材内容,科学补充教学内容,确保信息技术教育的质量。

20、学校要根据实际,组织力量研究和编辑“校本课程指导方案”,加强“校本课程”的备课、上课、考核的研究和指导。

(二)正确使用教材和教学资料

21、学校必须为教师、教学创造条件,提供必备图书、器材、设备、资料;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特别是图书资源,发挥其效益,为教学服务。

22、教科书是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的基本载体,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教与学的资源。教师要用好教材,在此基础上,灵活处理教材内容;搜集补充教材内容;编写必要的教学资料,发挥教科书的最大效益。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师教学指导用书,指导备课、上课、反思,发挥教师教学指导用书的作用。

23、学校、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教育资源;利用当地自然、人文、民俗等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用好“校本课程”,发挥其应有的效益。

(三)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24、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主渠道;是实现教师生命价值、体现生命活力的主阵地。教师要把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思想融入自己的思维体系,并且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25、教师应自觉执行省颁课程计划,落实学科课程标准,上好每一节课,体现自我教育思想、教学风格;实现自我教育理想、教育价值;展示自我教学个性、教学风采。

26、教师要发挥已有的课题研究成果,积极参与自上而下的课题研究的同时,更要积极参与自下而上的自己的课题研究,提高教研的科研含量。

27、具体到每一节课,教师必须解决“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教、教到什么程度”等问题;应发挥教材、教师教学用书的作用,领会教材提示和编者思想,根据自身特长和学生实际等思想,指导课堂教学。

28、教师必须正确处理师与生、生与生、教与学、继承与创新、基础与发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的关系,比如,该讲的讲——精讲;该练的练——精练;该问的问——问有质量;该存疑的存疑——为学生留有广阔的空间等等,整合三维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29、教师特别要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方法的养成,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30、课前三分钟预备铃响后,教师必须到达所任课班级,亲切地迎接学生进教室,并组织、指导学生做好上课的准备工作(开展必要的活动)。

31、在课堂上,师生一律讲普通话、写规范字。教科书上的文字,教师必须能够用普通话准确朗读;必须指导学生用普通话准确朗读,尤其是语文教师。

32、教师语言文明,富于启发性和激励性。

33、教师能正确熟练地使用教学仪器和设备,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善于运用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三、作业与辅导

(一)作业布置与批改

34、作业包括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两大类。课堂作业指教科书上编排的练习,以及教师根据课堂教学需要设计的针对性练习等。家庭作业包括以学校指导由学生自愿购买的一种学辅资料和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设计的口头作业、实践性作业等。

35、鼓励中高年级学生自主设计(选择、确定)作业,培养自主作业的能力,比如自觉完成教科书中编排的选择性、实践性、探究性作业,课外作业以广泛阅读和勤于练笔为主。

36、学生课堂作业必须在课内完成,能直接书写在课本上的,不必另写在作业本上;家庭作业分课时布置,确保学生完成时间不超过有关规定。严禁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变相体罚学生。

37、课堂作业由教师批阅,做到及时(以批阅日期为准)、正确(提倡用符号,可只指出错误部分)、规范(符号统一)、批注提倡运用短语加等级,让学生及时获得作业的反馈信息;同时,教师要从学生作业信息中获得教学的改进信息,及时改进教学。

38、家庭作业必须由教师批阅,可采取“单双号轮换批阅”的办法,老师必须加强对同桌之间互帮互助的指导,发挥“学习园地”的作用。坚决杜绝由老师集体讲评、学生批改(小组长批改)的做法代替教师批阅。

39、教师批阅作业要与学生自主评价、自主订正作业有机结合起来,作业中所反映出的普遍性问题,要及时分析原因并进行评讲,坚决杜绝不分情况的“作业讲评课”。

40、单元练习要及时完成、及时批阅、及时分析、及时与家长沟通,发挥考查、考试的指导、激励、改进功能,不断改进教学,提高单元组教学质量。

(二)学生学习辅导

41、教师对“学习信心不足”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怀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爱心,要千方百计地鼓励、辅导;要细致入微地关心、爱护他们,让他们享受公平的教育机会和权力,比如课堂问答、作业布置与批阅、课外辅导等。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体验学习的成功感,不断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坚决杜绝挖苦、嫌弃、排斥和惩罚学生的现象。

42、教师对学有余力或具有某种特长的学生应当加强指导和培养,为他们提供超前学习或发挥特长的条件,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促进他们脱颖而出。教师要注意这部分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

43、教师要重视同桌学生的合作学习,重视指导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互助,使“学有余力”或“具有某种特长的学生”在帮助“学习信心不足”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过程同时成为成就他人,也成就自己的过程。

(三)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交流

44、学校或年段每学期要召开一次家长会。家长会前,学校、班主任、教师要精心准备,既要有明确的主题,又要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班级全面情况。同时,教师要树立在校是教师、在家是家长、在社区是社区成员,即教师、家长与社区成员三者统一的形象,提高自己的影响力。

45、学校要积极探索社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经验,形成社会(区)、学校、家庭共同管理合力。比如定期或不定期请家长代表到学校听课;家长会上,校领导要到班听取家长的意见,本班教师必须回避等等。

46、学校要建立家访制度,班主任和科任教师都要重视家访工作,除日常联系外,对表现异常的学生要上门家访,并做好记录,认真反思,改进教育教学、个别辅导工作。

四、教学评价

(一)学生发展评价

47、学校要建立促进学校、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和评价制度,采用开放、多元、多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习惯、方法、知识和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发展状况等方面进行检测和评价。

48、教师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要规范单元质量检测的管理,做到及时检测、及时批改、认真分析、着力改进,发挥单元质量检测的反馈、激励和改进教与学的功能。

49、学校、教师要积极探索、实践过程性评价,学生成长记录袋(可以尝试让家长参与、进行某一方面的档案记录等)等多种评价方式,期末考试成绩要与过程性检测,如单元质量检测、单项检测等综合起来评定学生的学期学业成绩。

50、教师要特别重视“非正规化的评价”,有意识地将评价的激励和改进功能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结合起来,把发展性评价日常化,通过口头评价、即时评价的方式,最大程度介入学生的发展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

51、加强非考试学科质量检测的研究和管理,规范非考试学科的考查、分析和反思。每学年,学校要有针对性、有选择地对某学科进行抽查,督促其真实与诚信。

52、班主任要与科任老师、学生家长等建立密切联系,负责任地撰写评语,并建立评语反馈机制,采取学生写反思性文字、家长写验证性材料等方式,促进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评价,整合家长、教师的评价力量发挥“评语”的教育功能。

(二)教师发展评价

53、建立由教师自评、同事互评、家长学生参与评价的多元互动的教师发展评价机制。成立行政、工会、教师代表组成的教师考核评价小组,制定科学、公正、公平、公开的评价制度。从教师的职业道德、专业发展水平、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等多方面;学校、学生、家长、同事、教师等多主体来评价教师的“阳光评价工程”。

54、行政领导要在听课、与教师交流的基础上检查教师的备课,每学年对所有教师至少听1节“预先告知”的课、1节“未告知”的课;随机抽查所任班级2/3以上学生的作业及批改、单元质量检测的批改及反思;“非考试”学科的教学质量通过观察、访谈等形式考评教师教学行为,抽查兴趣小组活动成果。

55、每学年每位教师至少准备1次教研专题性发言(案例自我剖析、评课、说课);写1篇案例自我剖析;听常态课,每学年不少于20节。

五、教学研究

(一)完善教研组织,健全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

56、学校要认真落实“关于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精神,真正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建立教学研究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

57、完善教研组织,健全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学校教导处和教研组必须制定学年教研工作计划和学科教研课题,并加强对各校及教师个人教研、教改的课题指导,加强过程性管理,使计划落实到位。

58、教研室将指导联片教研、学区间校本教研,组织召开校本教研、教材研讨经验交流会,及时将新课改教学理念推广,做到资源共享。

(二)认真开展教学案例研究和专题研究

59、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是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和研究者。

60、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各级“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领头人、是课题研究的中坚力量。

61、每学年每位“名师、学科带头人”至少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2次教研专题性发言(案例自我剖析、评课、说课),撰写2篇教学案例,展示若干篇课堂教学反思或教学随笔,进行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

62、学校必须全力支持教师的课题研究,要科学整合各种资源,为课题研究提供制度、人力、物力、财力保障。

63、学校要重视各教研组的老师、学科带头人等的培养、培训、考核,对各级参与教研组工作的老师要全力支持和奖励,并在外出参观学习、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等方面合理倾斜,以促进这些老师的专业成长,并发挥积极作用。

64、学校、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挥教育局局域网的作用,通过网络平台构建多元、快捷的“校本教研”模式,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六、督查指导

(一)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65、学校要成立“教学常规管理”考核小组,由校长、教导、教研组和教师代表组成,发扬民-主,增强考核的透明度,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和专业发展。

66、学校行政人员要以身作则,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合理订刊、积极学刊、科学用刊,提高教学期刊,鼓励教师读书、读文学名著和教育名著,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和专业修养,从而影响学生,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

67、学校行政人员要深入教学第一线,开展观摩研讨教学、调查研究活动。小学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40节;教导主任不少于60节;检查全体教师备课(编写教案)2次;抽查学生作业和单元考查2次;主持2次教研活动;主持1次教学质量分析。

68、学校在学年终,要组织教师全面总结教学工作,要求教师对备课、说课、听评课、上公开课、案例研究、专题研究、撰写教学随笔、教学后记、论文总结和等业务质量开展自评、互评,进行表彰鼓励。

(二)建立教学质量检测制度

69、教研室要组织教研员深入学校、课堂,讲座、上课、听课、议课、研讨,了解情况,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发挥“专业引领”作用,为学校教育科研服务。

70、教研室开展“评优课、素质赛”评选活动,发现、培养教学骨干,定期总结经验、推广应用,开展教育科研活动;加强过程性和终结性测试的指导、分析和研究工作,加强试卷研究,提高测试信度和效度,发挥测试的改进和激励功能;每学年至少要组织一次对学校教学常规工作的督查与指导。

【马营坡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相关文章:

教学常规管理细则09-24

大海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09-24

小学实验教学常规管理细则09-24

小学常规教学日清管理细则09-24

幸福镇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09-24

教学教研常规管理细则09-24

教学常规管理评估细则09-24

大有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09-24

里村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操作细则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