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技巧>《古典诗歌鉴赏的教学策略

古典诗歌鉴赏的教学策略

时间:2022-03-25 05:09:11 技巧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古典诗歌鉴赏的教学策略

诗歌鉴赏的要点是对诗“意”的把握。对诗“意”的解读除了要打通阅读经验和诗歌内容的内在联系外,还要充分尊重诗歌的个性。每一种文学样式都是一个自足而完善的系统,其解读当是尊重这种内在规定性的自然而然的生成过程。在实际的教学中,我指导学生大致按照如下环节进行。

古典诗歌鉴赏的教学策略

第一,定“调”。首先看诗歌的题目、作者和背景,得出有价值的信息,尝试确定诗歌的情感基调,为进一步解读作外围的准备。比如由背景赏析《登高》一诗。我们知道,这首诗作于大历二年(767年)秋。当时的杜甫正卧病在地处长江之滨的蘷州。此时,诗人处境十分困难:生活上的困苦,身体上的病痛,时局的艰难,给诗人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他支撑着病体,临江登高,触景伤怀,因此,本诗抒发了作者天涯漂泊,老病孤愁的思想感情。

第二,明“义”。理解词句的表层意义和内涵是深层解读的基础。词的理解要有特定语境的解词能力,句的理解要注意对倒装句的识别。明“义”特别需要对词句隐含信息的敏锐领会能力。比如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中,“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伫倚”的结果却是“春愁”,即怀远盼归之离愁,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草色烟光”之景却与“无言谁会”之情结为一体,徒自凭栏、希望成空。

当然高考中也经常会出现“炼字”、“诗眼”等题目。可能在读的过程中更能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另外,还要注意对用典、譬喻、委婉等艺术手法的正确理解。

第三,造“象”。从诗作本身出发,充分调动知识、经验储备,展开丰富而合理的联想和想象;适当增添内容,再造诗歌中的形象和情景。这是诗歌意蕴探析中很重要的一个阶段。“象”是诗人言“意”的主要手段,只有正确、清晰地还原诗歌中的形象、情景,才能准确把握其意蕴。

可遗憾的是,现如今,很多学生不能认真细致地想象联想,仅凭心中破碎的模糊的印象来草率地推断诗歌的意蕴,偏差、错误就不足为怪了。个别学生甚至根本不经过这一必须的过渡阶段,仅凭字面意思和所谓的阅读经验就迅速的给出答案,所以离题万里也就在所难免了。

在实际教学中,我采取了“说”“写”“画”的方法,让学生把再造之“象”给表达出来,这样不仅能够促使他们深入、切实地造“象”,也能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特别是“画”,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鉴赏兴趣。有时候,我也找来经典的“诗意图”供学生读、赏,以培养他们的“画”感,提高他们由“象”到“意”的转化能力。

第四,解“意”。这是最关键的一步。“景语”借助特定景、物、人、事的状写来立“象”以言“意”,读者需要调动自己的感受力、想象力、思考力甚至直觉,在以往知识经验特别是情感经验的基础上揣摩、体味、感悟,准确领会诗的意境、意象、形象和事件的深层内蕴,对“事”“情”“理”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解读。事实上,整个解意的过程都离不开“读”,要做到感性和理性的融合,要做到口里有声,脑中有画,心中有情。这几个阶段也是常常同时进行、密不可分的:明“义”的同时,自然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想像联想来造“象”,一点一点的重构诗中的形象世界。随着形象的显现动用感性和理性的力量去揣摩和体会其中的疑云。破碎的、不完整的逐渐完整、清晰,“意”也逐渐明朗。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首先会结合具体例子对诗歌进行讲解分析,让学生理解古典诗歌这种文体独特的特点;然后再结合具体诗歌做好解读示范。示范时思路一定要清晰,过程要可感,我想,经过这样的训练、感悟,学生在鉴赏古典诗词时就会得心应手了。

[转载]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的策略2017-05-12 13:34 | #2楼

古典诗歌鉴赏一直以来就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诗歌鉴赏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很大作用。新课改特别强调审美教育,而诗歌鉴赏是语文审美教育实施的必要的途径和重要内容。系统、深入地研究诗歌鉴赏教学的规律,寻觅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的有效策略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心得,希望对古典诗歌鉴赏教学有一定的益处。

1.能培养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近几年的高考诗歌赏析题,全国卷及各省市卷均要求考生要用文字来表述,也就是说要学生用通顺流畅的语言,概括表达出自己对诗歌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方面的看法。高考对诗歌赏析的考查已不再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而都采用文字作答的形式来考查。它要求学生不能“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要能把“茶壶里的饺子”倒出来。心里琢磨好了的,嘴里要说得出来,笔下还要写得出来。不仅要读懂,弄清楚,还得句子通顺,语言表达准确,才能得较高的分数。

《古典诗歌鉴赏的教学策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笔者认为,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是建立在对语言理解的基础上的。高中学生处于基础教育的最高层次,已经储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语言知识和人生阅历,这些是欣赏诗歌的前提和条件。但与小说、散文、戏剧相比较而言,诗歌又有它的特殊性。篇幅短小,意蕴深刻,叙事简练,情感内敛,它虽立足于现实,但又往往高于现实。诗人大多采取避实就虚的形式,或浓缩历史,或观照未来,或挖掘内心,学生很容易造成对诗歌理解的隔阂感。在语文教学中,对于诗歌的学习和考查,无论是着眼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增强其知识的逻辑性,还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素质品质,塑造完美人格,都显得尤为重要。

2.朗读感受,深化理解

朗读是学生走进诗歌殿堂的一把钥匙,也是一个深入体会诗歌内涵的过程。在琅琅读书声中,学生可以亲身体味到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沉郁、苏轼的旷达、辛弃疾的雄浑、李清照的婉约。诗歌是感情高度凝结的文体,必须以读者细腻的体味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因此教师需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去咀嚼、品味诗歌,而朗读恰恰是捕捉诗歌所表现的微妙情感变化的一种良好方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歌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只有在朗读中,才能充分感受诗歌的韵味;只有在朗读中,才能使学生有效赏析和理解诗歌。教师可以在诗歌教学之前,让同学们把聆听名家配音朗诵作为新课的切人点,然后让学生自己模仿朗读,在朗读中激发学生赏析诗歌的兴趣。通过朗读,学生可体会诗歌所蕴涵的超越时空的喜、怒、哀、乐,在感情上与诗人产生共鸣。如杜甫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表达的就是喜悦。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就是忧思;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透露的是激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是豪放之情言于溢表。只有通过朗读,而且是大声朗读,才能体味出诗歌中无限的意味。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通过对经典诗歌的点评,针对诗歌的特点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作更深入的思考,指导学生汲取更多的优秀诗歌的养份。并不断地鼓励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朗读,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强化语感,又可以帮助学生记忆,让学生终身受用。

3.指导学生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

找出意象,组合画面,想景悟情是感受诗歌意境的有效途径。首先是找出意象。所谓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富于更多的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态且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情感的东西。所以教学唐诗宋词时想要学生理解诗歌的情感,一定要先让学生抓住这些意象来理解诗歌。其次是组合画面,想景悟情。找出的意象经过读者的想象可以组合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感受到诗歌意境和作者的情感了。如唐代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诗选取的主要意象是月、海、烛。那么我们可以抓住这几个意象来展开想象,组合画面:皎洁的明月从海上升起,远在天涯的亲人与我同样望月。多情的人,埋怨漫漫长夜,整个晚上想念亲人。屋里光照耀眼,于是将烛火熄灭,披衣步出门庭,月明夜深。露水湿衣,寒意袭人,此刻,恨不能捧一把月光送给远方亲人。但是月光又怎么能抓在手里呢,还是回去再睡吧,也许能在梦中与亲人相会。从诗歌联想到的几个画面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远在天涯,在漫长月夜竞彻夜难眠的真切的相思之情。

4.依托载体,优化教学

古典诗歌所特有的含蓄、意境和美感,是一种主观感受的过程。这一特点给诗歌鉴赏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何有效引导学生体味诗歌的优美意蕴,让书面文字的感知转化为有效的消化和吸收,真正让学生在情感上靠近诗人、在感知上体会诗意,这是诗歌教学的一个难点。适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充分地将文本、图像、动画、声音等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可以全方位、多层次地获取诗歌的意境,有效地弥补常规教学的不足,调动学生所有的感觉器官,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诗歌特定的氛围中,实现以声传情,以形传意,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因此,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优化诗歌教学过程。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的音画之美进行新课导入或播放范读,从而将课堂学诗氛围营造得更浓,有利于学生把握诗歌感情基调,全面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使诗歌教学充满乐趣。

总之,强化高中学生语文古典诗歌鉴赏能力,提高诗歌鉴赏的教学水平,已经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注意的教学问题,诗歌鉴赏能力能够提高不仅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而且对学生语文人文性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理应受到教育界足够的关注。

【古典诗歌鉴赏的教学策略】相关文章: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06-20

诗歌鉴赏答题技巧05-10

教学策略的选择05-12

儿童故事教学策略03-17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03-06

小学习作教学策略06-05

古典概型教案10-24

中考历史复习教学策略研究03-03

古典舞舞蹈教案12-06

中国古典经典语录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