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一带一路>《解析一带一路战略

解析一带一路战略

时间:2022-03-25 10:57:20 一带一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解析一带一路战略

一、“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意义

首先,“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顺应了我国对外开放区域结构转型的需要。众所周知,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但显然,前期的对外开放重点在东南沿海,广东、福建、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成为了“领头羊”和最先的受益者,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始终扮演着“追随者”的角色,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东、中、西部的区域失衡。“一带一路”尤其是“一带”起始于西部,也主要经过西部通向西亚和欧洲,这必将使得我国对外开放的地理格局发生重大调整,由中西部地区作为新的牵动者承担着开发与振兴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二广大区域的重任,与东部地区一起承担着中国走出去的重任。同时,东部地区正在通过连片式的“自由贸易区”建设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依然是我国全面对外开放的重要引擎。

其次,“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转型和国际产业转移的需要。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我们亟需资本、技术和管理模式。因此,当初的对外开放主要是以引进外资、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为主。不可否认,这些外资企业和外国资本对于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管理的现代化起到了很大作用。可以说,这是一次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性产业大转移。而今,尽管国内仍然需要大规模有效投资和技术改造升级,但我们已经具备了要素输出的能力。“一带一路”建设恰好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新趋势,将中国的生产要素,尤其是优质的过剩产能输送出去,让沿“带”沿“路”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共享中国发展的成果。

第三,“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顺应了中国与其他经济合作国家结构转变的需要。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早期,以欧、美、日等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有着资本、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而长期处于封闭状态的中国就恰好成为他们最大的投资乐园。所以,中国早期的对外开放可以说主要针对的是发达国家和地区。而今,中国的经济面临着全面转型升级的重任。长期建设形成的一些产能需要出路,而目前世界上仍然有许多处于发展中的国家却面临着当初中国同样的难题。因此,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帮助这些国家和地区进行比如道路、桥梁、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帮助他们发展一些产业比如纺织服装、家电、甚至汽车制造、钢铁、电力等,提高他们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生产能力,就顺应了中国产业技术升级的需要。

第四,“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顺应了国际经贸合作与经贸机制转型的需要。2001年,中国加入了WTO,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中国“入世”对我国经济

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可以说,WTO这一被大多数成员国一致遵守国家经贸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少数国家对中国经济的封锁。但是,近年来国际经贸机制又在发生深刻变化并有新的动向。“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紧密联系的。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在建自贸区,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在建的自由贸易区中,大部分是处于“一带一路”沿线上。因此,中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必将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而得到落实和发展。

二、“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新机遇

“一带一路”是一个宏伟的战略构想,它的建设过程不仅涉及众多国家和地区,涉及众多产业和巨量的要素调动,这其间产生的各种机遇不可估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产业创新带来的机遇。产业创新涉及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转移等带来的红利。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的一些优质过剩产业将会转移到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因为市场供求变化,一些过剩的产业,也许在其他国家能恰好被合理估值;在国内,因为要素成本的上升而使一些产业、产品失去了价格竞争力,也许在其他国家,较低的要素成本会使这些产业重现生机。在国内,因为产品出口一些发达国家受限而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也许在其他国家就能绕开这些壁垒,等等。此外,由于产业转移引致的产业转型升级更是机遇无限,比如技术改造、研发投入、品牌树造等等都会给投资者带来无限机遇。

第二,金融创新带来的机遇。“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首先需要有充足的资金流,巨量的资金需求只能通过金融创新来解决。我们已经发起设立“亚投行”和“丝路基金”,但这也只能解决部分资金问题,沿“带”沿“路”国家和地区一定会进行各种金融创新,包括发行各种类型的证券、设立各种类型的基金和创新金融机制等等,这其间的红利和机遇之多甚至是不可想象的。

第三,区域创新带来的机遇。“一带一路”本质上是一个国际性区域经济的范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必将引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创新,这包括区域发展模式、区域产业战略选择、区域经济的技术路径、区域间的合作方式等等,这其间的每个创新都蕴涵着无限的机遇。

《解析一带一路战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三、“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不仅有机遇也充满了挑战,需要我们有一定的风险意识,并未雨绸缪。

首先,自1999年以来,中国政府就一直鼓励企业“走出去”。最初的投资大多集中于一些全球贫穷国家的资源开采项目上。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对外投资首次超过了外资流入,对外投资也被引导到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中的更为引人瞩目的项目上。五六年前,中国“走出去”模式基本上围绕着大宗商品,现在开始在一些实行竞标机制的国家承建基础设施项目。我们知道沿“带”沿“路”的一些发展中国家还是比较愿意接受我们的投资,但由于其中一些国家政局并不是十分稳定,不同党派之间的理念差别很大,一旦一个党派下台,就会改变过去的对外政策,这必将给我国在这些国家的投资带来巨大风险。因此,我们在具体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时必须对这些国家的政治格局、法律环境等进行仔细研究,在投资之前做好风险应对的预案,将投资的风险降到最低。

其次,“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的任何创新其实都会有潜在的风险,尤其以金融为主的虚拟经济创新蕴含的乘数式风险,需要我们时时刻刻保持高度警觉。

最后,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必须得与国内经济状况相适应。我们要看到,

中国的产能过剩是相对的;实际上,国内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有很大空间,大有可为。如果我们不顾及国内的这些实际需求而一味向国外投资和转移产业,有可能会产生对国内投资的挤出效应和产业的“空洞化”。对此我们要提高警惕。

“一带一路”战略的目标解析2017-05-15 22:41 | #2楼

作为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大战略,“一带一路”所要达到的战略构想是实现中国国内与外部特别是周边环境的长治久安。研究表明,“一带一路”是中国新时期对外开放战略的新格局。从战略布局来看,如果说过去30多年的改革开放推动了东部沿海省区的快速发展,进而推动中国成为亚洲第一大、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话,那么未来30年的改革开放将要推动的是中国边疆省区的快速发展,进而以绝对的实力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第一,东部沿海省区的发展并不意味着中国发展的全部内涵。没有中西部特别是西部边疆省区的发展,中国将会因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差抑制整体的发展水平,并通过社会不稳定方式威胁已经发展起来的东部省区,因此“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是基于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而做出的战略部署。

第二,中西部特别是西部边疆省区需要与周边邻国共同发展,这才是中西部发展的全部内涵。中国中西部地区与诸多邻国接壤,如果仅仅考虑中国自身的发展,势必会造成中国与周边邻国经济发展差距的拉大,给境外“三股势力”以生存和扩张的空间,反而会时时威胁中国陆上安全。进而侵蚀中国经济发展成果。因此,“一带”战略的提出不仅仅局限于中国自身的发展,也将带动中国周边国家的发展,通过共同繁荣消除中国陆上安全的隐患。

第三,东部沿海的发展事关中国和平发展之后的大局。中国一向倡导和平发展,但是要证明中国走的是一条和平发展之路,还需要在行动上给出答案。如今,中国东部沿海省区面临的安全困境主要是与日本的钓-鱼-岛争端、与菲律宾和越南的南海争端。如何处理好发展之后的中国与邻国的关系的确考验中国的智慧。因此,“一路”战略的提出主要是应对发展之后的中国如何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这个难题,需要在共同发展中消除不必要的误解和塑造新时期的大国形象。

应该说,“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贯穿了中国一直倡导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相互支持的外交理念。主席多次在外交场合谈及中国对外关系的理念,反复强调上述三点。可以说,这三个理念是新时期中国发展与世界各国关系的精髓。和平发展是中国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即中国崛起是一条和平发展之路,大国不再以武力解决其面临的发展问题。合作共赢是中国对外部对自身要求的反馈,发展繁荣之后的中国将进一步通过合作扩大共同利益,并将中国的经济发展机会更多惠及周边国家,2017年10月25日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强调,“做好周边外交工作……为我国发展争取良好的周边环境,使我国发展更多惠及周边国家,实现共同发展”。是分享而不是独享利益扩大的好处。相互支持是中国对外部的要求,中国期待外部支持中国的和平发展、和平崛起,与此同时,中国也将以对等的方式支持周边国家的发展与繁荣。

当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是以国际安全环境不出现重大转变的判断为前提的。尽管当前的国际安全环境存在诸多的不稳定因素,包括地区冲突、中国周边环境的局部争端、三股势力等,但是这些都没有破坏经济发展繁荣的大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从这一意义上说,“一带一路”是有安全上的保障的;反过来,“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又为安全提供了基础,有利于地区稳定和当地人民的安居乐业。

【解析一带一路战略】相关文章:

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03-15

家电常识解析04-20

一盔一带小班教案02-11

一盔一带安全教案02-11

战略绩效考核05-20

战略与绩效考核05-17

战略合作方案05-09

接待礼仪常识解析12-27

解析岗位职责02-06

解析员工培训计划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