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物理教学反思>《物理学科课题研究反思

物理学科课题研究反思

时间:2022-05-21 15:49:12 物理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物理学科课题研究反思

新课程下物理课堂教学反思

物理学科课题研究反思

一、 课题背景

我国当前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对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进行了重大改革和调整。新课程下我们的教学目标不应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要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学会想象,学会思考,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完教材内容,而更应是通过指导和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加强教学的有效性,即既达成预期的具有适应性的教学目标,又使学生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实施反思性教学是有效实现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

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经验量的积累、质的提高和准备性的增强。通过教学反思,教师从切身体验中重新认识自己的教学,从总体或局部上把握优劣,客观评价自我,自主探索教学规律,对教学实践具有极强的指导性。教学经验的不足使我们不断否定自己,不断摸索;课堂教学中的不固定性因素要求我们随时调整教学方法;一些不可预知情况也可能导致有些准备得从头再来。为此,我们应立足实际,审视自我,深刻认识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性。

目前中学教师在教学反思实践上还存在很多问题:

问题一:认识上尚有偏差,坚持开展教学反思的教师比率偏低。

教师课业负担重,没有时间写教学反思,即使部分教师写教学反思,也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写。有些教师思想认识不到位,导致了反思行为的缺失。

问题二:教师缺少相关方法,反思能力较差。

部分教师想写教学反思,但不知怎样去写,有些教师虽然写了,但教学反思质量偏低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的教师的教学反思仅仅是课堂教学的简单“回顾”,只是教学过程的重现,没有思想冲突,没有产生新的感悟。教师的反思方法不足,反思能力欠缺。

问题三:优势方面写得多,不足之处挖掘得少。

一些教师写教学反思时,尽量少写或不写不足之处,担心反思写出来后,被同事或领导看到后会影响自己的形象,或被领导作为考核与评价的依据。

问题四:写作形式单一,千人一面。

大多数教师教学反思仅限于写教后记,并且写作形式千篇一律,由于缺少深度挖掘,空话、套话较多。反思不仅没有任何的价值,同时还浪费了时间。

问题五:重现象描述,缺深入思考。

大量的反思停留在对一些教育、教学现象的描述上,而对现象背后的教育理念、对学生发展水平的影响、课程目标的落实情况、教材的运用、学生综合能力的变化、今后教学的影响等方面的思考却不是很多。

问题六:重教学方法,轻教育观念。

教师的主要职责在于育人,教学过程也是教育人的过程。因此,教师的反思是否全面深刻,不能单看对教学问题的反思,还要从根本上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否体现新课改的要求?是否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就是说,教师也需要对自己教学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教育观、课程观、学生观、评价观进行反思。只有这样,教师的反思才能促使自身观念不断更新、不断发展。鉴于以上所述,我们认为:开展课堂教学反思的实践与研究很有必要。

二、 课题的界定

1、 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在新课程形势下要求:一个称职的高中物理教师,决不能“教书匠”式地“照本宣科”,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与时共进。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式学习的习惯。可是,如果物理教师对于教学不做任何反思,既不注意及时吸收他们的研究成果,自己对教学又不做认真思考,“上课时,只是就事论事地将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下课后要他们死记,而不鼓励他们思考分析”,那么,又怎能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物理问题的空间呢?那么,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

2、何为教学反思

早在1910年,杜威在他的著作《我们怎样思维》中,就倡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在杜威看来,反思的出发点是对问题情境的困惑,经过分析、假设、推理与检验而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是否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反思,已成为衡量优秀教师的重要标准。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研究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作为教师,反思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对教学进行反思、开展反思性教学。反思性教学不仅要求教师从教学技术上思考、质疑和评价自己教学的有效性,而且还要求教师运用反思的结果矫正其不良的教学行为,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利用。

三、 理论依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学生的物理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教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方式。而主动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离不开进行反思性教学。《纲要》和《标准》为反思性教学课题研究提供了依据。

2.国内外反思性教学的基本理论是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熊川武教授采撷众说之长提出了反思性教学的定义: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研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learning how to teach)”与“学会学习(learning how to lean)”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而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美国教育家布鲁巴-赫等人从时间的角度认识反思教学,他们认为反思性教学实践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对实践反思”;二是“实践中反思”;三是“为实践反思”。“对实践进行反思”是指发生在实践之后,“实践中反思”指的是反思发生在实践过程中,而“为实践反思”则是前两种反思的预期结果,即“实践后反思”和“实践中反思”的最终目的是形成超前性反思,从而形成在实践之前的“三思而后行”的良好习惯。所有这些都是指导我们进行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3、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由不知到知的过程”,是学习者在个体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生长出新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教师将外部结论式知识强硬塞进学习者的头脑中,而是通过学习者对知识产生的过程的理解及反思从而建构新知识的过程。

四、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更新全体教师教育教学观念,不断改革课堂教学的方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育科研水平,形成学校新的校本教研模式。

2、通过研究,探索教师反思品质及培养方式,探索改善教师反思行为的方法和途径,促使教师反思品质和行为的形成,从实践纬度丰富教学反思理论,使自己从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以课题研究推进学校名师工程建设。

3、通过研究,让学生在反思中掌握学习的思维方法,发展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逐步形成反思的习惯,并在学习中自觉地、积极地进行反思,提升学生的素养品质。

五、研究内容及操作要点

(一)研究内容

1、教案编写的反思

在教学前进行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教师大多关注教学后的反思,忽视或不做教学前的反思。其实教师在教学前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不仅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再次查缺补漏、吸收和内化的过程,更是教师关注学生,体现教学“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的过程。

2、教学过程的反思

教学过程的反思即课中反思是一种难度较高的瞬间反思,它是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主动地调整教学方案、教学策略,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效和高质。具体要反思:教学行为是否明确;教学活动是否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能否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地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能否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课堂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等。

3、教后的反思

新课标非常强调-教师的课后教学反思。教后知不足,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一节课留下些许遗憾在所难免。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以期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

4、启迪学生的反思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常会于不经意间产生出“奇思妙想”、生发出创新火花,教师应在课堂上及时将这些细微之处流露出来的信息捕捉、加以重组整合,并借机引发学生开展讨论,给课堂带来一份精彩,给学生带来几分自信。

5、 教学案例的研究

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以案例分析为主要形式,反思教学细节,寻找自己已有的经验和行为与新课程理念的差距,可以不断提高对新课程理念的认识和理解。反思不成功的教学案例,寻找教学设计目标与学生实际的差距,能够促使新课程理念向教学行为方式的转变。对教学的不断追问,才能不断促进教师的自我改造和重塑。

(二)操作要点

1、课前反思

教学前反思主要是对针对教学前的教学设计作出的一点反思。对于每一节教材内容教学之前进行反思,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因此课前在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之下,认真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根据以往已获得的经验,更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自己的教案及设计思路进行反思,这样所写的教案能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更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物理的乐趣,把“以学生为本”这一新的教学理念渗透于教学的过程中。经过课前的反思与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更适合学生,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写反思日记

教师在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结束后,写下自己的经验,并与教研组成员共同分析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缺点。另外,教师也可在上课和作业批改后主动征求、了解学生的意见,并详细记录教育教学的背景、效果、上课的具体感受、存在的问题以及通过反思后得出的解决办法等。写反思日记为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教学的改进计划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对新教师而言,有许多方式可以帮助他们学习自我反省,例如录下自己的一部分课堂教学内容,看完录制的授课情况后写下自己的看法,指出优点及可改 进之处,并提出改进计划。指导教师应当在相应的训练过程中培养新教师的反省和探究的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写课后教学反思日记:

①记成功之举,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推陈出新。

②记“失败”之处,即使是成功的教学也难免有失误或疏漏,对它们进行回顾和整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以后再次教学时的一面镜子。

③记教学机智,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思维活动和情感交流,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不复出现。

④记学生见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将其记录下来,作为以后丰富教学的材料。

⑤记录再设计,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何创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教学活动过程的得与失,并进行必要的整理归类,写出“再教设计”

⑥写好课后小结,就是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感触、思考或困惑及时记录下来,以便重新审核自己的教学行为。新课程下,以物理学科来说,其实平常物理教学中需要教师课后小结、思考的地方太多了。

3、启迪学生反思

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合作激励,善于反思课堂发展性评价机制,让学生始终保持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要启发学生应经常地“跳出来”站在评价者的角度,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思考过程、学习效果等进行评价,反思自己原有认识的错误和不足。培养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养成自我提问的习惯,如:“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这些自我反思式的提问,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接近问题本质的思考,从而使学生逐步学会反向思考问题的方法,学会捕捉引起反思的问题或提出具有反思意义的见解。

4、教学案例分析

教师对整个教学行为过程进行思考性的回忆。每学期选择一定数量具有典型的案例进行研究,,形成文字,写出反思性的案例分析。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课堂,并从自己大量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一定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课堂,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5、专家会诊

请专业研究人员、教研室领导定期、追踪式听课,不断发现课堂教学观念、设计和操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共同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六、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4年4月-6月)

在专家的指导下,做好课题方案的可行性论证、立项、申报工作。课题负责人对参与课题研究的全体成员进行理论培训,通过系统的学习,使课题组老师对课题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实质有较深刻、较全面的认识。

2、实验研究阶段(2014年9月-2012年6月)

(1)参与教师根据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实验内容、实施措施和研究方法等进行具体研究。

(2) 参与教师写出优秀案例及论文,搞好中期评估。

(3)组织专题研讨会,交流研究心得体会,探讨研究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进一步调整、充实和完善实验研究方案,收集整理有关资料。

3、总结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2月)

(1)整理存档资料,撰写实验研究报告。

(2)召开课题验收鉴定会,汇报课题研究成果,申请结题。

七、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主要调查本校在该课题研究之初,课堂教学的现状、师生理解情况以及对研究过程中、研究之后的状况进行详细跟踪调查,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以便寻求相应的对策,采取有效的措施。

2、行动研究法: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最终探索出如何通过反思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方法,积累丰富的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

3、案例研究法:对教学活动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能够反映教育某些内在规律或某些教学思想、原理的具体教学事件的描述、总结分析,寻找规律或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4、文献资料法:作为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其中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教育理论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下载的相关资料等。通过这些资料信息的分析与研究,形成共识,提高课题组成员认识和发现问题的洞察力,提高教师提出问题进行研究鉴别的自觉性。

八、预期成果

1、加强物理教研组建设和管理,确保学校教研制度的落实;搭建物理教师间教学科研交流与研讨的平台、创设互学互助氛围,激励物理教师主动参与,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显著提高。高质量完成中期评估材料和结题报告。

2、撰写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论文,争取在市级以上的教研活动中交流、评奖或刊物公开发表,并汇编论文集。

3、我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增强,学习素养得到提升,形成学生反思性学习材料汇编。

九、保障措施

1、学习制度的保障

为使本课题研究得以顺利实施,我们课题组制定了实施细则,要求课题组成员坚持集体备课(如参与本课题研究的人员每周一次例会,研究课题进展程度),定期研讨总结,分期检查成果。加强过程管理,强化过程监控,定期召开总结会、研讨会、专家诊断会。运用文献法,搜集整理有关课题的理论,并组织课题研究人员学习有关文献,外出考察学习。

2、组织保障  

学校领导重视教育科研,大力支持课题研究;教师科研热情高,学校教科研风气浓厚。课题组成员都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和专业理论知识,整体素质较高,全体成员都是一直在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课题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基础和认知理论基础。

附课题组成员名单:

课题组负责人:陈敏

课题组成员:陈敏、杨俊杰、蔡益军、殷伟峰、朱晓东、陈云峰、杨夏良、吴纯平、张建宏、徐志方、周东明、吕伟学、王波、王路宝、赵云良

专家指导组成员:南冲、潘纯良、戴达明

3、经费的保障

我校为本课题提供经费约 3万元人民币, 课题经费到位,为课题研究做好了资金上的保障。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物理学科课题研究反思。

【物理学科课题研究反思】相关文章:

课题研究总结01-17

课题研究计划08-12

课题研究个人总结01-17

学校课题研究计划02-16

个人课题研究计划02-12

学期课题研究计划03-01

小学课题研究计划03-05

小课题研究计划03-02

小课题研究总结03-12

课题研究实验计划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