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规章制度>卫生制度>《农村公共卫生制度

农村公共卫生制度

时间:2022-03-28 19:43:40 卫生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农村公共卫生制度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新农村建设的蓬勃开展,农村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卫生基础设施不断健全,广大农民对卫生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重视,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我国现有的卫生监管体制面对量大面广、点多线长的农村地区难以面面俱到,监管水平低下,存在监管薄弱的地方[1]导致农村卫生事件频发,给广大农民的生命带来威胁,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农村公共卫生制度

1.农村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

1.1生产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处理问题

伴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及生活水平的提升,农村垃圾量日益增多,垃圾中塑料、玻璃、电池等难以自然分解的物质比例日益增大。1)村民垃圾分类意识较差,农村普遍没有建立类似城市的垃圾集中投放和收费制度,生活垃圾随意丢弃现象比较普遍,在设立有垃圾投放点的地方,垃圾清理装运难以保证及时高效;2)农业生产产生的农药和化肥等生产垃圾缺乏有效的回收渠道和管理措施,监管缺失,病死牲畜的随意丢弃现象比较严重; 3)农村饲养牲畜饲养产生的垃圾缺乏相应的处理设备,随意排放现象比较严重。4)乡镇企业未严格执行国家环保要求,违规排放三废现象比较严重,这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方面破坏了农村的美观,另一方面也造成土地、河流的污染,为蚊虫滋生,传染疾病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1.2农村食品安全监管

农村食品卫生监管是我国食品卫生监管中最为薄弱的一环,一方面是监管力量的缺失和不到位以及多头监管造成的监管效率低下。部分经营者卫生安全意识较差,缺乏必要的卫生设备和防范措施,出于追求利润的需要,过期、变质、假冒食品销售屡禁不绝;另一方面广大农民的维权意识及健康知识有限,缺乏辨别问题食品相应的能力,贪图便宜给不卫生的食品销售提供了可趁之机。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农村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如震惊全国的阜阳大头娃娃事件,是各方监管缺失以及农民卫生安全意识缺乏相作用导致的不幸事件。

1.3农村医疗机构及非法行医监管

1)农村医疗机构不健全,就医条件较差,存在大量的赤脚医生以及非法行医机构。他们往往没有相应的行医许可证,经营场所卫生条件不容乐观全。有些门诊部(室)根本没有获得卫生行政部门下发的医疗执业许可证;有的虽有执业许可证,却超范围从事诊疗活动[2]。,经营者业务知识和行医道德观念缺失,相关部门监管不到位,对于药店的药品监管不力,导致危害广大农民健康的事件频发。

2)流动销售药品现象屡禁不绝,外来流动摊贩随意买卖药品,药品质量和责任追溯难以保证,没有相关的部门进行监管,流动销售,导致监管难度较大。

2农村卫生监管存在的问题

21监管体系不健全,监管执行难度大

未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卫生监管体系,相关部门职责不明确,存在多头管理和执法盲点现象。如食品领域,既有工商部门监管,又有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容易形成监管真空和互相推诿现象。对于农村卫生监管的重视力度不够,投入长期不足。缺乏相应监管机构,仅仅依靠不健全的乡镇一级的监管机构,资金来源有限,执法和监督条件恶劣。囿于人员和物质条件,乡镇监督机构难以将上级的指示和精神执行到位,工作深度和持续性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3]。

2.2监管人员专业性不强,流动性强

相比较城市卫生监管,农村公共卫生监管缺乏专业人员,人员力量薄弱,采取乡镇办事员兼任或者聘请临时工的方式加以解决,工作缺乏科学性和规划,专业化程度不高,与农村的实际情况结合不甚紧密,导致监管工作难以开展或是监管效果较差。人员流动性强,使得工作的连续性受损,不利于长期目标的实现。

2.3农村卫生监管投入有限,监管力量薄弱,日常管理松懈

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卫生监督的投入,但是保障机制不完善,资金、人员、制度保障时断时续,导致房屋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匮乏,办公条件简陋,缺少交通、通讯工具和取证工具,监督检测设备缺乏,给执法办案带来很大困难。投入有限导致广大监督员疲于应付常规性工作,难以开展延伸性工作,甚至日产管理工作都难以保证百分百完成。

3.加强监管,维护农村公共卫生安全

3.1摸索建立具有农村特色的公共卫生监管体系

1)尝试建立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的多级农村卫生监管体系,侧重乡镇卫生监督机构的建设。结合当地实际,可采取建立卫生监督站、设立卫生监督志愿者、村干部兼任卫生监督者等多种形式。

2)加大人才和资金投入,注重对当地卫生监管员、监管信息员的培养,努力提高其待遇,从而增强其工作的科学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充分发挥各级财政的支持作用,争取财政对经济薄弱地区卫生监督机构建设经费的扶持,改善办公条件,增加现场快速检测设备、执法车辆等执法装备,改善农村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条件。3)提高农村卫生监督队伍依法行政的能力。在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要把分散的卫生监督执法力量加以整合,开展综合执法,提高卫生监督的执法效率。

3.2加大卫生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帮助广大农民树立健康卫生意识

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普及卫生安全法律,树立健康安全意识。实行村干部和农村党员带头示范制度,必要情况下将其纳入村干部考核范围。卫生监督部门、健康教育所要结合农村实际,在卫生监督检查中要坚持健康教育宣传为基础,利用乡(镇)有线广播,电视,村活动室等各种宣传媒体和平台,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

3.3加大投入,完善农村公共卫生基础措施,建立稳定的人才队伍

1)设置垃圾集中投放点,配备相应保洁人员,鼓励实行垃圾分类,探索建立垃圾收费制度,对随意丢弃垃圾的行为从道德和法律层面予以批评和禁止,督促村民养成自觉分类和集中丢弃垃圾的意识。

2)采取多种形式,培养符合农村卫生事业要求的专业人才,用制度、感情和待遇留人,建立稳定的人才队伍,促进农村卫生事业管理的专业化和可持续发展。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我国农村卫生事业借此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需要我们正确的加以审视和采取正确的措施加以解决。我们应该看到,农村卫生监督和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长期的工程,必须统筹规划,从完善相关制度设计、加大投入、树立卫生意识和维权意识、培养专业人才等方面着眼,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弯路,实现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居环境的改善,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农村公共卫生制度】相关文章:

农村公共卫生考核总结05-14

ktv公共卫生制度04-17

美发公共卫生制度04-17

公共卫生调查制度04-17

公共卫生会议制度04-17

公共卫生安全制度04-17

公共卫生报告制度04-17

公共卫生检查制度04-17

公共卫生清扫制度04-17

茶楼公共卫生制度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