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规章制度>安全制度>《妇产科安全制度和措施

妇产科安全制度和措施

时间:2022-04-09 23:19:37 安全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妇产科安全制度和措施

护理安全是指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中,要严格遵循护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实施护理计划,确保患者在治疗和康复中获得身心安全。而妇产科是医院的医疗纠纷高发科室,风险大,对妇产科护士的知识面要求广,应急能力要求强,无菌要求高,其各方面的安全隐患也较多,是一个不同于一般临床科室的高危科室。针对这样一个工作性质,就要求妇产科的管理人员制定一套完善的护理质量管理系统,并围绕质量管理,不断改进各个环节中潜在的问题,认真落实护理措施,从根本上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消除护理隐患,确保护理安全。

妇产科安全制度和措施

1护理安全管理的相关工作规范

1.1工作目标评估住院患者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预防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1.2工作规范要点①遵循标准预防、安全的原则。②评估住院患者,对存在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向患者进行指导,如跌倒、坠床、烫伤的预防等。③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进行安全方面的指导,嘱患者注意自身安全,提高自我防范意识。④提供安全的住院环境,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降低风险。

1.3结果标准①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②患者住院期间无因护理不当造成的不良事件发生。

2妇产科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

2.1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危险地段无安全警示标志,如有跌到、烫伤现象发生,误用紫外线照明损伤眼睛和皮肤的多见。对孕妇请假离院无根本的管理制度,易产生离开后分娩的危险。

2.2制度、流程执行不到位别护理人员有章不循、粗心大意,在各实际操作中,容易造成症状、体征不观察仔细,异常情况发现、报告、处理不及时;护理文书记录不详细以及出现用药错误或婴儿滑落、沐浴烫伤等。

供应室工作质量管理

医院供应室又称消毒供应室或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是向全院提供各种无菌器材、敷料和其他无菌物品的重要科室。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和医院感染、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都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医疗和护理质量的效果,甚至患者安危。为确保物品质量,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必须使供应室工作质量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1建筑与布局要合理

(1)供应室宜接近手术室、产房和临床科室,或与手术室有物品直接传递专用通道。不宜建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以利于下收下送。有条件的医院应设置供应室专用下送、回收物品的通道。(2)建筑规模与临床科室相适应。有条件的医院,供应室的建筑面积按每个病床0.5~0.7 m2计算,有供冷、热水及蒸馏水、纯净水的管道系统。(3)房间布局合理。严格划分污染区、清洁区和无菌区。回收、清洗、包装、贮藏和发放采取强制性通过路线,不能逆行,各区域分别由专人负责。

2严格的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岗位职责、操作规范和各项规章制度。如物品洗涤、包装、灭菌和存放制度,质量检测制度,查对制度,环节管理制度,监控制度,下收下送制度,职业安全管理制度等,使工作条理化、制度化。(2)环境卫生管理。供应室内外环境要求清洁,无污染源,光线充足,通风良好,符合污-净-无菌发放路线原则。(3)严格执行考评奖惩制度。抓好环节质量,重视终末质量,进行质量的反馈控制。反馈内容包括工作态度、效率和质量。把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并反馈给护士,对差错作出整改措施。

3质量管理

(1)护士长应加强对自身的管理,发挥表率作用,护士长是护理工作的带头人,应严格要求自己。建立供应室工作质量标准,让每一位护士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2)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实行固定轮班制,定期更换,做到科学地安排工作,使工作忙而不乱,减少和杜绝差错事故发生。(3)加强消毒、灭菌质量监测管理。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应进行必要的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每天灭菌前进行B-D试验,是对空气排除效果的监测;化学指示胶带,用于每个包的包外,以区分灭菌和未灭菌物品,但不能作为灭菌可不可靠的指示剂;化学指示卡,用于包内,每个包内部灭菌情况,是对灭菌温度、时间和饱和蒸汽的综合反映。生物监测每月进行一次。生物监测和化学监测同用于压力蒸汽灭菌,但各有各的特性和使用规定,不能相互代替,应按规定正确配合使用。

4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

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如针刺、切割等意外损伤,以及血液、体液经皮肤黏膜感染疾病应引起广泛重视。每次操作前均应戴双层手套,在清点和清洗物品时,还需戴防护面罩,穿防渗漏围裙和胶靴等以防感染。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供应室工作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新问题,为了提高护理水平、护理质量,促进护理学科不断发展、完善。护理技术管理必须适应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需求,开展和引进新业务、新技术,扩展技术领域,如在供应室工作中消毒、洗涤、包装和灭菌等操作技术的改进与质量监测技术水平的提高,都必须跟上发展的需求。

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

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

门诊部的护理管理

门诊患者流量大,服务流程环节多、病种复杂、看病时间短、候诊时间长等特点。门诊护理工作涉及面广,包括挂号、住院、导诊和分诊等方方面面。门诊是最容易产生纠纷的地方,对服务态度、就医环境、候诊时间等往往会出现意见。护士在门诊服务中至关重要,护士热情、周到的服务,可消除患者来院的恐惧心理,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倍感温暖,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一、护士的管理

(一)护士的分工

根据门诊部的护理工作特点,护理管理可以采取护士长领导下的分组负责制。根据护理工作的任务不同将护理单元分为挂号组、导医咨询服务组、综合治疗组、分诊预诊组、入院服务组、门诊手术室等,各组由护士长指定负责组长。各组护士的配备应根据工作量及时、合理调配。护士长定期对各护理组进行护理质量考评和服务态度评估。护士长应注意各个岗位的护士新老搭配。医院实行计算机网络管理以后,查询、咨询、挂号、住院登记实现网络化,门诊部护士要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

(二)护士的训练(二)护士的训练

门诊部护士除了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以外应着重在以下方面进行培训:

(1)院前及门、急诊的急救与护理的培训。熟练掌握门诊、急诊抢救预案。

(2)各专科急诊的抢救配合及护理技能的培训。

(3)门、急诊急救仪器和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的培训。

(4)护士(含导医护士)的礼仪、文明用语、普通话及常见问题处理的培训。

(5)疾病分科、分类,疾病的国际诊断编码的培训。

(6)护士在计算机文字录入及医院网络工作站的应用等方面的计算机技能培训。

(7)健康教育能力及计划免疫知识的培训。

二、门诊病历的管理

(1)门诊病历是病人疾病发生、发展、转归的原始记录,病人到门诊就诊都应建立并认真填写门诊病历。现在医院多采用病历自管自带的方法,优点是使就诊前的准备环节减少,时间缩短,方便病人就诊,但是病人丢失或忘带病历的情况时有发生,影响门诊记录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2)老年病科、行业医院、专科专病门诊、社区门诊部应建立门诊病历保管制度。门诊病历的建立从挂号时开始,挂号员在挂号时就详细记录病人的姓名、年龄、性别、职业、出生年月、出生地、身分、费别。分诊护士应在病历上记录生命体征测量的情况。治疗室护士应认真记录过敏试验的结果及执行医嘱的时间。门诊病历应用钢笔书写,字迹清楚,避免涂改,内容准确,处置者签全名。

三、预约诊疗的管理

随着医疗制度深化改革及人们观念的改变,预约门诊受到病人的欢迎。无论初诊或复诊,病人可以用电话与专科、专家预约就诊时间。出院复检或出院后需继续观察病情变化的病人都可以通过专科预约的方式按约定的时间复诊。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预约也是一种方便、快捷的预约方式。挂号室、分诊处都应配合专科做好病人的预约就诊工作,给病人更多的方便。医院实行网络管理之后,可以持卡挂号、就诊、计价、付费,为预约诊疗提供了方便。

四、诊前准备及预检的管理

诊前准备及预检工作非常重要。门诊部的护士应该在医师开诊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如护士的着装仪表;诊室、治疗室的器械灭菌、消毒;各种诊查申请单的准备等。

分诊护士要做好预检工作,测量相关的生命体征,指导病人正确有序地进入各专科诊室;认真观察并及时发现、处理危重病人;发现传染病病人及早采取隔离措施。

五、消毒隔离管理

预防医院感染是门诊部护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应做到:认真执行医院消毒隔离制度及院感监控制度;及时发现、隔离传染病病人;传染病病人与非传染病病人应分设诊室、洗手间、治疗室;手术室、治疗室、换药室应严格无菌技术,严格无菌物品的管理;定期进行空气、无菌物品的细菌监测实验。一次性医用物品按规定消毒后毁形并妥善处理;护士应加强个人防护。

六、医疗护理安全管理

门诊部具有病人多,治疗处置临时性、应急性强,护士工作独立性强的特点,因此,在护理工作中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十分重要。在各个治疗室、候诊室,护士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发现急、危、重病人时应优先安排就诊、检查、治疗,必要时安排专人陪护;各治疗室应有完善的查对制度,护士应严格执行“三查七对”;确保急救药品、器材的完好率;对急救病人应认真做好急救记录。

七、环境保洁管理

护士长要督促、落实、检查保洁制度。应随时保持门诊部大厅、楼道、走廊、诊室、各治疗室及墙壁、座椅的清洁、整齐,合理设置污物筒、痰盂,避免地面有痰迹、血迹和积水;对座椅、轮椅、平车、电话、查询器触摸屏、刷卡器等定期进行消毒;垃圾应按要求分类包装处理,被血渍、分泌物污染的医疗垃圾应经消毒灭菌后送垃圾站处理。

八、健康教育

门诊部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门诊患者不同于住院患者,多数为初诊,对医院环境陌生。可采用电子显示屏、电视、录像、黑板报等宣传方式。针对常见病、多发病、季节性流行病进行预防教育;有条件可制定疾病防治小册子或处方分发给病人;定期举行专题讲座,进行健康、康复知识的宣传教育;服务台、咨询台利用病人取化验单、问询的时候,进行个人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宣传。护士必须具备丰富的阅历、较强的交际能力和熟练的沟通技巧,善于在短时间内以主动、和蔼、诚挚的态度为患者提供就诊指导及健康宣教,灵活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对患者治疗与康复中的一些问题给予全面、准确的指导,做到不仅在生理治疗上给予服务,而且能在心理治疗上给予帮助,以求达到最佳服务效果。

九、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与管理

计算机网络运用于医院门诊部后,病人就诊过程更加方便、快捷。门诊护士应该掌握医院网络中门诊挂号、住院登记、病区药柜等系统的应用。门诊挂号系统为建立病人门诊病历、正确分诊、预约挂号就诊提供方便;住院登记处可以通过网络办理入院、预约入院及住院病人床位查询。门诊病人还可以通过网络查询检查、化验的结果及收费标准。护士除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应用及时准确地记录各种数据以外,应该遵守医院网络管理规定,禁止用医院网络终端上互联网,严禁私自装卸软件,严禁用网络设备玩游戏;定期维护计算机设备;定期查、杀计算机病毒并升级杀毒软件;确保网络安全畅通。

十、登统计管理

认真做好门诊部日报、周报、月报、年度报表的统计工作;按时做好传染病登统计报表并保存好原始登记报表。为确保医院网络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一定要认真做好原始数据录入工作。护士长要定期进行抽查,督促、检查登统计制度的落实。

十一、收费管理

严格按照国家、省、市(自治区)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做好门诊部治疗、处置的收费管理工作,诊查费、治疗费应实行价格公示制度,让病人明白消费,严禁私收现金。挂号室收取的挂号费、诊查费应每天结算并及时上交财务处,防止现金的丢失。

随着医院的发展和患者医疗需求的变化,门诊护理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门诊护理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对医院的选择。门诊部护理人员承担着门诊挂号、导医、分诊、住院等项服务工作,加上医院实行“无假日医院",致使大家工作强度加大。因此,加强门诊护理管理,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是提高门诊服务质量的关键。

新生儿病房的护理安全管理

新生儿病区无家属陪护,采取24 h护士全程护理,主要收治出生后28 d内的患儿,这些患儿完全没有自理能力,没有语言功能,病情相对危重及病情变化快,护理人员每日都在无患方监督的情况下工作,且抢救仪器复杂、护理操作多,存在很多隐患而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在这样的条件下,如何保质保量地完成各种治疗护理工作,避免医疗护理差错的发生,保证医疗护理的安全,已成为新生儿护理管理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问题。现总结新生儿病房常见的安全隐患,并对相对的管理措施进行介绍。

新生儿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1.1  护理人员配置不足 

新生儿科护士除要完成大量常规的治疗、护理工作外,患儿的一切生活护理(如每天1次沐浴、每日8次~12次喂奶以及随时更换尿布、污染的床单、围巾、婴儿衣等)均由护士来完成,护士的工作任务繁重,再加上倒班频繁,往往会感到情绪紧张,注意力不能集中,导致护士身心疲劳、工作热情下降、责任心缺乏,稍有疏忽,就容易出现护理安全问题。

1.2  设备设施因素 

如使用远红外抢救台时未设定合适温度或感温探头未贴紧皮肤,就会造成患儿烫伤;蓝光箱、暖箱内没有温湿度表及护士未按时巡视也会造成不良后果(如湿度过高或过低、温度不符合要求等);各种抢救仪器未定期维修、保养,准备使用前未试机,临时发生故障等情况均可导致不安全的问题出现,都会对患儿造成一定的伤害。

1.3  安全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 

新生儿科的护士基本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工作,缺乏患儿家属的监督,一些护士缺乏慎独精神,遇到疑难问题不请示、不汇报,不懂装懂,对一些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认识不足;在护理工作中不严格执行护理制度(如交接-班不仔细,不进行床边交接-班,遗忘特殊危重病人的特殊处理),违反护理操作常规,执行医嘱不严谨(如遗忘医嘱、错误执行医嘱、抢救过程中用药记录不详),药物摆放错误,导致误用(如器械液放置于配奶室内,误用后引起新生儿集体中毒),观察病情不仔细,导致一些差错事故的发生。如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每次操作前未仔细核对床头卡、手圈、未用企业数字助理,个人移动终端(enterprise digital assistant,EDA)核对等,就可能发生差错事故;由于观察不及时而导致静脉输注刺激性药液外漏而发生的表皮坏死;喂奶不当引起呛奶、误吸甚至导致窒息及吸入性疾病;奶温过高导致口腔黏膜损伤;盖被或卧位不当造成口鼻呼吸受阻发生窒息;还有一些护士由于责任心不强,对病情相对稳定的患儿,减少巡视次数,导致患儿的病情变化不能及时发现,失去抢救时机。

1.4  护理不周,保护措施不当 

新生儿皮肤娇嫩,护理不周易发生尿布疹、鹅口疮;沐浴用水、热水袋、烤灯使用不当而致烫伤;照蓝光时护理不周致眼炎等。新生儿自制力差,随时可能将导管拔出,抓破表皮,甚至由于护士的疏忽或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而发生坠床等。

1.5  专业知识和技术因素 

主要是指由于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低、经验不足、协作能力不强等因素都可能对病人的安全构成威胁。例如新生儿病房里配备有很多精密的监护仪器和治疗护理设备,作为一名新生儿科的护士如果对重要的仪器设备不能正确使用就会带来安全事故;或者由于护理知识和经验的欠缺,不能及时识别有些患儿病情转危的早期变化,导致患儿失去抢救机会,甚至死亡;特别是随着新技术、新项目大量引进与开发,护理工作中技术复杂程度高、技术要求高的内容越来越多,导致护理工作中技术方面的风险加大,从而影响护理安全。

1.6  医院感染意识不强,病房管理不到位 

新生儿病房是病人集中监护和治疗的地方,也是院内感染的高发区。由于新生儿免疫功能发育不全,特别是早产儿,未成熟的皮肤屏障是细菌进入体内导致感染的一个重要途径。新生儿病房内医护人员较多,再加上医疗设备多、侵入性操作多、输液输血多、医护人员皮肤与口咽部的细菌菌株种植机会多,如无空气净化设备或通气不足,即可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环境,致使患儿的免疫力进一步下降;由于医护人员和患儿接触密切,而医护人员的手被污染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如未严格执行一接触一洗手,或家属探视制度不完善,建筑布局不符合医院感染的要求,各项消毒隔离制度执行不严格,易发生医院感染。

1.7  护理文件书写不规范 

新生儿特护记录是病人病情变化最准确、最宝贵的记录,一定要真实客观。如果对患儿的病情变化、相应的治疗护理抢救措施记录不及时、不准确、不全面、不具体,或者记录不当,将会引发医疗纠纷,或者在医疗纠纷发生时不能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还有一些护士违反病历书写规范要求,在医嘱上代签名、代签执行时间、漏记、错记导致差错发生,或将新生儿的年龄、性别写错而引起护理纠纷[1]。

1.8  与家属的沟通不到位 

新生儿科是封闭式病房,收治的大都是病情危重的新生儿,家属在心理上非常紧张、焦虑,同时面对与患儿的分离,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对医护人员产生不信任感。如果护理人员在入院时、探视日、出院时、电话沟通时等,不能与患儿的家属做耐心、细致的交流,使家属及时详细的了解病情;或者医护人员的语言、行为不当给病人造成不安全感,就难免会在患儿治疗效果不满意时,或对高额的医疗费用不能接受时,与医务人员发生纠纷。

1.9  管理因素 

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业务培训不到位、设备物资管理不善、职业道德教育不够、管理监督不严等因素而影响护理安全组织的管理,这不仅是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对病人安全最大的威胁。

护理安全管理措施 

     新生儿病房的工作性质要求在新生儿病房工作的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慎独精神,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严格按照特级护理的要求,严密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并善于从细微的异常的临床表现中,分析出可能的病情进展,做到准确及时地为医生提供患儿病情的信息,保证医疗安全。

2.1  合理安排人力资源,保证护理工作质量 

新生儿病房的工作紧张,繁重。医院管理者要重视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按卫生部要求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护士长对本科护士的年资、业务水平、工作能力、综合素质要充分了解,做到心中有数,合理调配,工作中根据护理工作量实行弹性排班。医院还应体现“以人为本”,为护士提供优良的工作环境,为护士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使护理人员以最佳状态投入工作,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2.2  完善规章制度,强化安全防范意识 

科学、完善、合理的规章制度,是防范差错事故和纠纷的基础。新生儿科要建立科室安全管理小组,安全防范预警机制,建立科室各项安全管理评估标准,建立和完善新生儿科家属探视制度,制定新生儿科各项操作规程,统一护士思想,认真学习标准并落到实处。加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提高其应对能力,强调严格的纪律是执行工作的保证及先决条件;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护理管理者应利用各种形式对护士进行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培训学习,只有知法、懂法,护士才能在工作中依法、用法,工作中遵循慎独原则,自觉避开安全隐患,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

2.3  重视继续教育,全面提高护士专业知识素养 

护士的能力素质往往与事故的发生有着直接的联系,护士的业务素质越高,越能看到问题的本质,看到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全局。新生儿病房护士必须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护士长应有计划、分期分批地对抢救技术、护理操作、病情观察要点等内容进行规范化的培训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指出,不放过一个细节。同时,鼓励年轻护士在护理过程中遇到新问题及难点、疑点时,学会观察、思考、分析、判断,不断提高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提醒护士在工作中如何主动、细致地规避各种护理风险。护理管理者还应为护士提供各种继续教育的机会,如参加专科新业务、新技术的业务学习,学历提高等,并鼓励他们努力学习,拓宽知识面,除本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以外还需涉及心理学社会学人文科学等学科的知识,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及沟通协调能力,为患儿提供多角度、高层次的服务。

2.4  提高职业道德修养,保证护理质量 

新生儿病房的护士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慎独精神,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用审慎、慎独精神约束自己的工作行为,增强责任感。只有将护士职业道德贯穿于护理工作整个过程的护士,才能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取得患儿家属的信任和认可,保证医疗安全,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2.5  加强医疗设备的管理 

对于医疗设备,要充分了解其性能,掌握操作方法,每台抢救设施设备均建立档案,并制定相关制度,明确落实相关责任;新仪器使用前要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了解其性能,掌握使用方法,各种设备使用前要确保完好状态,使用后要整理和检查,并设专业技术人员定时、定期检修和维护并做好记录,使危险因素降低。在使用这些设施设备时,护士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多巡视,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

2.6  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制定新生儿病房消毒隔离制度、探视制度、保洁措施、医疗废物处理及新生儿院感控制评分标准等系列规章制度。设施和布局合理,床间距达标(>90 cm)。根据新生儿病房的特点对患儿实行保护性隔离,严格病区的探视制度及外来人员入室制度,避免病区内人员过多,增加感染机会。认真执行各项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及消毒,隔离灭菌制度,防止交叉感染。重视医护人员手的清洁和消毒,护士长要组织训练全科医护人员认真学习“洗手六步法”,并进行考核,做到人人过关,严格执行“一接触一洗手”;要求空气采用循环风消毒机进行消毒换气,控制室内温度22 ℃~24 ℃,湿度55%~65%;要求每月对病室空气、医护人员的手、奶头、奶具等做细菌培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切断传播途径,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2.7  建立良好护患沟通 

护理人员要充分理解家属焦虑、紧张的情绪,并进行心理疏导,利用入院时(发放爱心卡)、探视日(热情接待,详细解答)、出院时(发放出院指导手册)等一切和家属接触的机会以及电话沟通方法,与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减轻家属的焦虑心情和不信任感,化解不必要的医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增加患儿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

2.8  注重关键环节的管理 

加强对关键人物(新入科护士、实习护士、工作粗疏易出现问题的护士)、关键时间(节假日、夜间等)、关键病人(急、危重病人、疗效不佳的病人、有纠纷苗头的病人)的管理。每月组织安全管理大查房和缺陷分析,围绕病人和医护人员两方面分析不安全因素。通过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找出护理安全隐患,针对发现的问题立即解决,将护理过程各环节中可能发生的不安全事件降到最低限度。

2.9  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和健康教育质量,提高护士自我保护意识 

护理文件在记录的内容、要求和管理上要适应举证责任倒置的形势,体现护士的证据意识。为保证护理记录的法律效应,护士长要经常对护士强调护理文件书写的重要性,加强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平时检查中特别关注病历的书写质量,从中发现细节问题,不断改进,使病历质量不断提高。在发生医疗纠纷时,使护理文件成为护士的有利证据。

体会

     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中常抓不懈的重点工作。护理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密不可分,通过消灭安全管理缺陷,为患儿提供安全、满意的优质服务。把医疗活动主体与对象结合起来,体现了以患儿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强护理安全管理,运用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使护理管理制度标准化、规范化,切实为患儿提供安全、优质的医疗服务。

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规范2015-06-21 14:17 | #2楼

护理 安全是指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中,要严格遵循护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准确无误地执行医嘱,实施护理计划,确保患者在治疗和康复中获得身心安全。而妇产科是医院的医疗纠纷高发科室,风险大,对妇产科护士 的知识面要求广,应急能力要求强,无菌要求高,其各方面的安全隐患也较多,是一个不同于一般临床科室的高危科室。针对这样一个工作性质,就要求妇产科的管理人员制定一套完善的护理质量管理系统,并围绕质量管理,不断改进各个环节中潜在的问题,认真落实护理措施,从根本上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消除护理隐患,确保护理安全。

1护理安全管理的相关工作规范

1.1工作目标评估住院患者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措施,预防不安全事件的发生。

1.2工作规范要点①遵循标准预防、安全的原则。②评估住院患者,对存在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并向患者进行指导,如跌倒、坠床、烫伤的预防等。③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进行安全方面的指导,嘱患者注意自身安全,提高自我防范意识。④提供安全的住院环境,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降低风险。

1.3结果标准①患者、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服务满意。②患者住院期间无因护理不当造成的不良事件发生。

2妇产科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

2.1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危险地段无安全警示标志,如有跌到、烫伤现象发生,误用紫外线照明损伤眼睛和皮肤的多见。对孕妇请假离院无根本的管理制度,易产生离开后分娩的危险。

2.2制度、流程执行不到位别护理人员有章不循、粗心大意,在各实际操作中,容易造成症状、体征不观察仔细,异常情况发现、报告、处理不及时;护理文书记录不详细以及出现用药错误或婴儿滑落、沐浴烫伤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3护理人力资源不足

基层医院护理人员严重缺编,造成护士无执业资格上岗现象。如果无执业资格者仍在上岗,一旦发生医疗纠纷,面临的是没有执业资格的事实,用人单位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而护士本人可能承担巨额的经济赔偿和刑事责任。由于人员编制不足,医护比例失调,长期用于护理记录,并且重复记录多,使护士身心疲惫,记录时很容易出现错误。缺乏有效的检查监督机制科室未形成有效的检查监督小组,对质控科反馈存在问题未重视,造成同样问题反复出现。

4对策

4.1加强全科护理人员法律法规的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护士法律方面的知识迫切需要提高,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如发制讲座,案例教育等;增强护士法制观念,当出现护理差错事故的苗头时,马上召集护士分析其与护理记录的关系,使护士充分认识护理记录在医疗护理纠纷举证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执行医嘱,及时正确做好护理记录的意识。

4.2加强护士专科知识培训提高护士业务水平鼓励护理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科室内多次组织护理文书书写知识的学习。

4.3发现问题勤讲评主动与质控科联系,对质控科反馈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法,在科室内进行讲评,促进学习,提高护理文书的书写能力。每月质量分析时把护理记录内容列在其中,对好的护理文书进行学习。

4.4加强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管理落实奖惩制度科内质控小组严把书写关,护士长狠抓出科关,护士长对每份出科病历检查签名,发现问题及时修改,做到未检查签名的病历不出科。病案室把好全院入档终末质量关,查漏补缺。做好质量互控,即下班检查监控上班工作记录;做到护理记录扣分与奖金挂钩。4.5加强护患沟通,确保医护记录一致性;特别是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和婴儿记录。一定要做到严格、及时、准确,尤其是婴儿性别和出生时间不能错误。

【妇产科安全制度和措施】相关文章:

安全管理目标和措施06-22

安全措施管理制度04-03

安全注射措施制度(通用5篇)04-14

安全施工措施管理制度01-11

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制度(精选10篇)10-21

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制度01-25

安全措施管理制度5篇04-03

安全措施管理制度(5篇)04-03

水利工程安全制度措施(通用10篇)05-18

酒店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与措施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