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规章制度>安全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是

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是

时间:2022-04-10 03:36:34 安全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是

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核心是民事责任

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是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法为基。良法是食品安全走向法治的前提。因此,重典治乱不仅是法治工程,也是经济工程,发展工程、政治工程、民心工程与社会工程。食品安全法治的重要性如何强调都不为过。

多次强调,要实现食品安全根本好转,必须重典治乱。并明确指出,要建立最严格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笔者认为,“最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包括最严格的法律制度体系、最严格的行政监管体系、最严格的司法保障体系、最严格的商人自律体系、最严格的行业监管体系、最严格的社会监督体系与最严格的消费者维权教育体系。

良法是食品安全走向法治的前提。建议立法者根据以人为本、特事特办、改革与立法同步推进的原则,尽快启动修改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法和刑法的立法程序,并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联袂修改,尽快建立最严格的食品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包括但不限于最严格的法律义务制度、最严格的食品安全标准制度、最严格的法律责任制度与最严格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最严格”具有双重涵义。从横向看,我国的法律制度要严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从纵向看,我国的法律制度要严于现行法律制度。

市场有眼睛,法律有牙齿。在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主要症结在于:商家的失信收益高于失信成本,消费者的维权成本高于维权收益。因此,一些奸商为追逐不法利益而肆意践踏食品安全制度,而消费者却陷入“为了追回一只鸡、必须杀掉一头牛”的窘境。因此,对不法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既要依法追究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更要依法追究民事责任。只有三大-法律责任并行不悖,才能充分发挥法律的补偿、制裁、教育、引导、保护与规范的社会功能。

惩罚性赔偿制度具有严厉制裁失信者、充分补偿受害者、慷慨奖励维权者、有效教育社会公众的四大功能,是惩恶扬善、鼓励诚信、制裁失信的好制度。为大幅提升经营者的失信成本和消费者的维权收益,建议加大惩罚性赔偿制度力度,扩大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范围。要对所有惩罚性赔偿采取“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政策,惩罚性赔偿金额要由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消费者购买价款的十倍”提高到消费者所受损失的十倍以上,且不得低于消费者所在地上年度的人均月工资收入。无论对生产者,还是经营者,在适用惩罚性赔偿时均不以主观故意为要件,以充分体现生命至上、安全至上、以人为本的理念。

桥归桥,路归路。建议进一步激活先行赔付制度与追偿制度。就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外部关系而言,因食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的,被侵权人既可向食品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向食品销售者请求赔偿。就商家内部关系而言,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的责任确定遵循过错责任原则,谁生产谁负责、谁销售谁负责。食品缺陷由生产者造成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因销售者的过错使食品存在缺陷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

害虫皆有天敌。建议早日建立强制性的食品责任保险制度。根据该制度设计,食品生产者是投保人,消费者是被保险人与受益人。一旦消费者利益受损、而生产者拒绝赔偿或者缺乏赔付能力,消费者就可直接前往具有较强赔付能力的保险公司主张损害赔偿。由于食品生产者的食品安全隐患与保险公司的保险费率成正比,食品安全隐患越大,保险费率越高,一直到食品生产者难以负担。倘若保险公司拒绝对安全风险极高的食品生产者出售责任保险,食品生产者的破产关门也就在所难免。可见,保险公司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会慎重确定保险费率,进而把失信企业逼进绝境,把诚信企业推向辉煌。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具有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鼓励生产者公平竞争与创新保险市场业务的三大功效,可谓一举三得。

为大幅降低维权成本、提高维权收益、降低失信收益、提升失信成本,建议食品安全法进一步将2012年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的公益诉讼制度引入食品安全领域,授权消费者协会对大规模食品侵权商家提起公益诉讼。受害消费者无需出资聘用律师,也无需前往法院出庭,只需把身份证号码、银行账号信息与受损证据提交消费者协会,就可正常工作与生活,坐享胜诉利益,实现零成本维权的梦想。

由于消费者与商家间的信息占有不对称,消费者维权时经常面临举证难、鉴定难的困惑。为适度减轻消费者举证负担,避免其由于举证不能而遭受不利后果,建议对食品经营者采取举证责任倒置的政策。倘若占有信息多的商家都无力证明自己的食品没有安全缺陷,占有信息少的消费者更无力证明自己购买的食品存在缺陷。由于消费者维权难的核心是举证难,举证责任倒置有助于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提高维权的成功概率,实现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实质平等。

在此,也敦促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常思“诚信有价”之古训,常怀对消费者的感恩之心。“诚信有价”与“诚信无价”看似反义词,实系同义词,都蕴含着诚信的双重含义:巨大的诚信价值与沉重的失信代价。从正面看,诚信是资本,诚信创造价值,诚信品牌会给企业带来溢价。诚信理应成为现代市场的通行证。与失信者相比,诚信企业交易成本更低,市场机会更多,市场份额更大,融资渠道更广,社会形象更好。从反面看,失信者最终要付出沉重代价。

安全管理的核心2015-06-23 18:21 | #2楼

安全管理的核心是完善HSE体系和安全文化推介。HSE管理体系是安全工作的基础,安全文化是安全工作的灵魂。

一个完整的HSE管理体系,应该是由一个管理机构、一套严密的管理体系文件和运行控制文件构成的一个循环渐进的管理体系。一个企业,从最高管理层到基层车间(队)、班组,都是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班组是管理体系最基本的单元,每一个层次都有自己的结构和控制文件,文件规定了各自的权利、义务和职责。因为一个完整的HSE管理体系是否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要看是否能够形成“齐抓共管、层层落实”的HSE管理格局,是否能够构建安全与生产和-谐、员工与管理和-谐、企业与社会和-谐、环境与发展和-谐的安全环保机制,是保证体系运作连续和持续性的关键。

安全文化是企业生产经营中产生的安全活动文化。它包括安全生产月、宣传教育、安全培训、危害识别与评价、安全标识标牌和个体行为。

完善HSE管理体系,完善各项管理规定、安全操作规程,是提高员工安全文化素质,树立员工HSE理念的基础,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对危害的识别与评价,逐步实现员工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树立科学的HSE价值观,实施HSE文化管理。

企业安全文化是实实在在的,是企业在组织、管理、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文化,是积淀于企业及其员工心灵深处的安全意识形态,是企业的安全理念、行为和表现在企业的各个层次的宣扬和推介,是企业员工应遵循的安全行为方式,是安全管理的准则和灵魂,贯穿于企业安全活动的全过程,是企业各阶层安全观念、意识形态、行为方式的基础。

二、安全管理与安全文化的内在联系。

安全管理的主体是对人的管理,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安全生产起主要因素的是人。人是国家和企业的宝贵财富。党的十六大之后,国家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以人为本,落实到安全生产管理上,首先是要尊重人的生命,尊重人的健康权和生存权。企业安全文化的特点就是重视人的价值,把尊重人、关注人、关心人作为中心内容。

安全管理的对象是人,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人。环境的改变、机器设备状况的改变、设备的操作与管理,都是靠人来实现的。环境、设备状况的改变,不仅要有必要的安全投入,还要靠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来制约,管理与操作要靠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来实现。

精神文化是用以规范企业员工安全生产工作规范、增强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的文化,是企业员工共同的追求。河南油田以“诚惶诚恐知敬畏”,使员工在安全观念上确立了一种内在的自我约束的行为标准,使员工知道自己该敬畏什么。所谓敬畏,就是敬畏生命、敬畏责任、敬畏法律。员工一旦违背了行为标准,违背了安全生产理念,就会自责,会受到共同意识的压力和公共舆-论的谴责,使其自动纠正错误行为。

物质文化是安全生产的基础,企业通过对工作环境的优化、劳动条件的改善、文化设施的建设,来满足员工追求的安全生产的需要,以合理的安全奖励机制,来满足员工追求的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需要,激励员工安全生产的工作积极性。

制度文化是对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行为规范进行约束的规则。《安全生产法》明确了各级人员的责任、义务和权利。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来明确企业安全管理、安全生产的行为规范。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来明确员工从事生产经营过程的操作规范。只有形成责任明确,责权一体,在安全管理才能做到敢抓敢管,才能落实执行力度,使员工逐步形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行为文化是规范生产经营活动中个体行为的文化。在管理学上有一个“海恩法则”,讲述了安全管理的金子塔原理:每10000起不安全行为,孕育着3000起被忽视的隐患、300期可记录在案的隐患、30起严重的违章操作和1起安全事故。要想消除这一起事故,就必须从细节上把这10000起不安全行为控制着。要通过安全活动、预案演练、安全教育、技能培训、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等,并把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列入日常安全管理和生产运行中,提高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能力,使员工熟练掌握本岗位安全操作技能,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员工自觉规范自己的操作行为。

三、安全管理、安全文化与执行力的辩证关系。

安全管理的主体是对人的管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首先是要靠文化,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安全文化是实实在在的,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基础上,责权分明,在执行过程中,要“责权一体”,强化执行力度,使安全生产理念在员工心灵中逐步扎根,促进精神文化建设和行为文化建设,以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使大家都发自内心的做好自我安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安全管理规定的落实,靠的是执行力。管理的规则是先有行为标准,后有执行行为。目前,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各行各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标准都逐步完善,但在执行上往往出现偏差。出现偏差的原因:一是,一些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有意识的忽视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降低了生产环境、生产设施的基本安全条件,使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出现严重的漏洞,在执行上出现偏差。二是,一些企业在用人上不是“用人唯贤”,而是“用人唯亲”,企业高层、中层管理人员文化素质低,规定、标准都有了,但对管理过程控制力和结果评估力度不够,造成企业执行力差,在执行上出现偏差。三是,一些企业在安全行为文化的推介上重视不够,对操作人员的安全素质、技术素质、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能力、事故预防能力等培训不到位,使个人在执行和完成任务的能力差,在执行上出现偏差。所以,一个企业要在安全管理上达到一个最高境界,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上,要寻找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用人唯贤,提高企业执行力度,才能让管理行为用规章制度说话,用规章制度规范管理行为,才能保证执行正确、有序和执行有效。

管理靠制度,规章制度只有在运行中才能体现其生命力,也只有在持续改进、完善和提高中才能体现其价值,其价值就在于能够有效地规范管理行为。在安全管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就是要把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工作,融入到日常安全管理和生产运行中去。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是安全行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素质的关键,通过开展全员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持续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体系文件、运行控制文件,逐步完善和细化HSE工作指导书,强化执行力度,使风险削减到最低限度,才能使安全意识形态逐步在员工的心灵深处扎根,才能适应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工作需要。

【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是】相关文章: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的管理制度01-07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的管理制度11篇01-07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的管理制度(11篇)01-07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的管理制度(汇编11篇)01-07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的管理制度通用11篇01-07

核心员工激励方案05-09

护士核心能力总结01-23

薪酬制度是管理的核心05-18

企业核心员工管理05-18

核心团队建设方案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