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人事资料>薪酬制度>《薪酬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薪酬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时间:2022-04-15 16:47:05 薪酬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薪酬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作为一个市场化公司,关键是建立一整套适应市场化运作要求的企业机制,包括建立在合理的产权体制基础上的法人治理结构、企业决策和监督机制、企业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薪酬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公司激励机制的构建关键是对企业中的人力资本(职业经理人和技术创新者)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设计主要针对公司人力资本的薪酬制度,与一般员工的工资制度相区分。

1.公司为什么要设计人力资本薪酬制度?

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核心的问题将是对公司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根据其忠诚度、实际能力、工作业绩和承担的企业责任,分别进行制度安排,而不是对所有的人使用一样的制度,特别是激励和约束制度。有些人就是要强激励,同时进行强约束;有些人只需要一般激励和一般约束,关键是看这个人对公司的发展具有什么样的影响和作用。

公司为什么承认人力资本,并设计人力资本薪酬制度,就是因为:

(1)作为人力资本的一部分人承担了较大的企业责任和企业风险,决定了公司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经营水平和管理素质,直接影响公司的整体效益,而一般员工对公司的作用和影响都是局部的。

(2)不象一般员工,可以通过日常工作量评价业绩,人力资本的业绩只能以工作结果作为评价依据,只有把人力资本薪酬与企业的经营绩效相结合,才能保证对人力资本激励的客观性、有效性和约束性。

(3)承认劳动差异,认同等级差别,充分考虑人力资本的个性特征,制定人力资本薪酬制度,与一般员工的工资分配制度相区别,对公司稳定人才、留驻人才、发挥人才作用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它不仅仅是一种观念上的认同和突破,更是一种实践上的创新和跨越,对推动公司持续快速发展的作用不可估量。

2.如何设计公司人力资本薪酬制度?

在结构上,公司人力资本薪酬应分为岗位工资、年终奖、激励薪酬、养老金计划和职务消费。其中岗位工资是为了保证人力资本与其社会地位相适应的生活水平;养老金计划是考虑人力资本离职和退休后的生活保障;职务消费是为人力资本履行职责提供相应的费用支持;年终奖和激励薪酬则是鼓励人力资本努力实现和超额完成企业目标,与绩效考核挂钩,是最具有激励作用的部分,它们在整个薪酬结构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人力资本业绩的不同,通过年终奖和激励薪酬体现出较大的收益差别。

具体来说,岗位工资就是公司把一个人安排到一个人力资本的岗位上,就应该给他一定的固定收益,不仅仅是他这个人值多少钱的问题,关键是他的这个岗位值这么多钱,他坐到这个位子上,公司就要给他这么多钱,否则他就会离公司而去。

人力资本的位子不是随便坐的,坐到这个位子上就必须承担这个岗位的责任、完成岗位的目标,否则,公司就得请他走人。但要让他去努力完成甚至超额完成岗位目标,必须在他完成目标后给予一定的奖励,这就是年终奖。他完成了目标,就要给他奖励,否则,他就没有努力去完成目标的动力。

完成岗位目标是对人力资本的基本要求,是“跳起来摘桃子”,为了鼓励他跳得更高,就必须有更大的桃子,必须给他相应的激励,激励薪酬就是要让人力资本分享超目标的企业剩余(超额利润),并且跳得越高摘的桃子就越大,超得越多分享的比例就越高,激励薪酬就是鼓励人力资本最大限度地发挥他的能力、增强他的责任感,把工作做到最好的水平。

对人力资本,公司不能只一味地激励他去努力完成目标、最大限度地去争取更高的目标,还要切实地考虑他的后顾之忧。后顾之忧解决了,就会踏踏实实、轻装上阵。要解决人力资本的后顾之忧,按国家规定给个人缴纳的一点点社会保险是远远不够的,根本不能提供人力资本离职或退休后相应标准的生活。于是公司在为人力资本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的同时,根据他的工作风险高低、业绩贡献大小给他购买一定数额的商业保险,也就是给人力资本制定一个养老金计划。商业保险加社会保险,人力资本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公司的人力资本往往处于关键性岗位,工作繁杂、应酬众多,他要完成目标就需要应酬各方面的关系,需要经常与外界交往、联系和沟通,而且要体现公司的形象。为此,公司要为他履行职务,完成目标给予一定的职务消费。职务消费主要是应酬消费、通讯消费和交通消费。

3.公司人力资本薪酬制度应具有哪些特点?

在公司的人力资本薪酬中,岗位工资主要是基于岗位系数。岗位责任越大、要求的能力和素质越高、任职年限越长、经验越丰富岗位系数就越高,并在同级岗位划分成若干个等级,给人力资本一个同级晋升的空间,避免“官本位”。公司不仅需要有人通过实践的锻炼,走到更高的岗位上来,更需要有更多的人专注于做好某一方面的工作,因此在同级岗位设计等级是必要的。

年终奖和激励薪酬不但要看他承担了多大的责任、有多强的能力,还要看他的业绩,因此年终奖和激励薪酬要与个人的绩效考核挂钩。他的业绩越突出,他的年终奖和激励薪酬就越多,这样才能体现效率,实现真正的公平。

为人力资本购买商业保险也不是平均购买,而是以他当年获得的年终奖和激励薪酬为基准,根据他在公司工作(忠诚度的一个量度)和在人力资本岗位工作时间的长短,确立一个保险系数,二者相结合,确定为他购买商业保险的数额。这样,既考虑了人力资本的业绩,又强调了人力资本的忠诚度,这是公司对人力资本的双重要求。

职务消费是真实的职务所需要的消费,不是福利,因此要考虑不同人力资本的实际职务需要,不搞一刀切。在规定的额度标准内,节余分成,超额自负,鼓励在做好工作的前提下科学节约。

公平的实施公司的人力资本薪酬制度,除了合理的确定薪酬的数量和结构,充分考虑对人力资本的激励,还必须在激励中充分体现约束,维护公司利益。因此,在薪酬发放上,激励薪酬可以考虑分期发放,并且对于优秀者,部分或全部以公司股权来体现,既防止人力资本的短期行为,又使优秀者能长期分享公司成果。

商业保险购买后,公司保留处置权,人力资本一旦损害了公司利益,公司就部分或全部地取消他的商业保险,使人力资本无论在职还是离职,无论是在公司还是离开了公司都不能损害公司利益。采取这些措施,主要是体现激励和约束的匹配,同时也相应地增大人力资本退出的机会成本。

薪酬管理的重要性2015-09-02 14:55 | #2楼

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一个难点,薪酬管理政策也是公司员工最关心的公司政策之一。在制定新的薪酬政策时,人力资源部门会广泛深入的进行各种调查,并与上级领导反复讨论,经过多次修改。虽然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部门最费心思的事情,但结果常常却不能让员工满意。 

一,薪酬管理的困难性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学中理论与实践相差距离最大的部分。学习薪酬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对人力资源经理的帮助几乎是微不足道的。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薪酬管理有如下三个特性: 

1,敏感性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敏感的部分,因为它牵扯到公司每一位员工的切身利益。特别是在人们的生存质量还不是很高的情况下,薪酬直接影响者他们的生活水平;另外,薪酬是员工在公司工作能力和水平的直接体现,员工往往通过薪酬水平来衡量自己在公司中的地位。所以薪酬问题对每一位员工都会很敏感。  

2,特权性薪酬管理是员工参与最少的人力资源管理项目,它几乎是公司老板的一个特权。老板,包括企业管理者认为员工参与薪酬管理会使公司管理增加矛盾,并影响投资者的利益。所以,员工对于公司薪酬管理的过程几乎一无所知。  

3,特殊性由于敏感性和特权性,所以每个公司的薪酬管理差别会很大。另外,由于薪酬管理本身就有很多不同的管理类型,如岗位工资型,技能工资型,资历工资型,绩效工资型等等,所以,不同公司之间的薪酬管理几乎没有参考性。 

二,满意度的重要性及决定因素员工对薪酬管理的满意程度是衡量薪酬管理水平高低的最主要标准。让员工对薪酬满意,使其能更好的为公司工作,是进行薪酬管理的根本目的。员工对薪酬管理的满意程度越高,薪酬的激励效果就越明显,员工就会更好的工作,于是就会得到更高的薪酬,这是一种正向循环;如果员工对薪酬的满意程度较低,则会陷入了负向循环,常此以往,会造成员工的流失。员工对薪酬管理的满意度,取决于薪酬的社会平均比较和公平度。社会平均比较是指员工会将自己的薪酬水平与同等行业同等岗位的薪酬进行比较,如果发现自己的薪酬高于平均水平,则满意度会提高,如果发现 发现自己的薪酬低于平均水平,则满意度会降低。薪酬管理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对岗位的价值进行市场评估,确定能吸引员工的薪酬标准。公平度是指员工把自己薪酬与其他员工薪酬进行比较之后感觉到的平等程度。提高公平程度是薪酬管理中的难点。实际上,人力资源部门不可能在这点上做到让全体员工满意。许多公司之所以实行的薪酬保密制度,就是为了防止员工得知其他员工的薪酬水平后,降低对薪酬管理公平度的认同。另外,如果没有对公平度的认同,员工也会很难认同薪酬与绩效间的联系,从而降低绩效考评的效果。 

三,如何提高薪酬管理的满意度提高薪酬管理的满意度可以从与社会平均水平比较和提高公平度两个方面进行。不论-公司的薪酬管理采用哪种管理类型,进行岗位的市场价值评估是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部门可以建议将公司员工的薪酬水平定在稍高于同行业同岗位的薪酬水平之上(一般约10%至20%),这样有利于员工的稳定和招募。公平度是员工的主观感受,人力资源部门不要试图通过修订薪酬制度来解决这个问题。当然,薪酬制度在不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时,可以进行修订,但它不是提高公平度的最有效办法。在解决这个问题上,人力资源部门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薪酬管理的过程上,而不是薪酬管理的结果上。比如,在制定薪酬制度时,我们可以让员工参与进来。实践证明,员工参与决策能使决策更易于推行。一些老板和管理者担心,员工参与薪酬制度的制定会极大的促使政策倾向于员工自身的利益,而不顾及公司的利益。这个问题在现实中是存在的,但解决办法是让老板、管理者和员工一起来讨论分歧点,求得各自利益的平衡。实际上,员工不会因为自身的利益而导致不负责任的决策。员工参与或不参与的区别仅在于:如果员工参与,在政策制定之前就会发现并解决问题;如果员工不参与,当政策执行时,同样会暴露出问题,但这时往往以丧失了解决问题的时机。另外,人力资源部门还要促使老板、管理者和员工建立起经常性的关于薪酬管理的沟通,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信任。总之,沟通、参与与信任会显著影响员工对薪酬管理的看法,从而提高对薪酬管理的满意度。翻开报纸的招聘版,许多公司的招聘广告都打出了“高薪诚聘”的醒目标题。用“高薪”来吸引人才是最普通的一种招募手段,可能也是一些老板认为最有效的手段。人工作首先是为了能够生存并提高生存质量,薪水的高低自然非常重要。当公司决定以“高薪”来招募人才前,很可能已做过一番市场调查:如果不高薪,很难招到合适的人才,于是就决心使用高薪这个“杀手锏”。为了使“杀手锏”更加有效(最好能够立杆见影),招聘人员会在各种招聘场合上强调“高薪” 二字,在招聘广告中自然也就有了“高薪诚聘”的字样。 为了能吸引到人才,在与应聘者交谈或面试时,公司招聘人员也会反复强调公司的高薪政策。自然,招聘到的人员也大多也是为了高薪而来。到现在为止,招聘应该是成功的,因为优秀的人才已经招到,高薪这个“杀手锏”也起到了应有的作用。问题在于,这种唯“高薪”的做法,会让员工(新员工和老员工)对薪酬的认识变得更加世故。随着员工“唯薪酬”观念的日益增强, 员工会更加计较 自己的薪酬水平,更加挑剔薪酬政策的合理性,更加关注绩效与报酬对应的公平性,有时 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 “唯薪酬”的观念会让薪酬管理陷入一个死结:公司越强调“薪酬”,员工的“唯薪酬”观念就会越严重,对薪酬分配的公平性就会越挑剔,公司就越要将注意力集中在薪酬管理上,就越会强调薪酬的问题。如果员工的的“唯薪酬”观念越来越强,公司再做出多大努力都不能使员工对薪酬管理满意,这种恶循环,会对公司的未来发展造成很大的伤害。所以,在任何场合,公司的老板和管理者都应该避免谈论薪酬问题,应该让员工把注意力放在“待遇”上。薪酬只是待遇的一部分,待遇还包括员工在公司的发展,你的学习机会,员工在公司所拥有的资源,员工支配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权利等等。在我们招聘时,尤其要注意,我们要用我们优厚的待遇来吸引优秀人才的加盟,而不仅仅是“高薪”。从理论上讲,只有当员工的真实付出与真实回报不成正比的时候,员工才会对他的薪酬不满。但实际上,不论薪酬的发放有多么公正和合理,大多数的员工也会对自己的薪酬不满。对薪酬的不满并非客观的不公和不合理所至,那么原因又是什么呢? 

1,低于期望值:当员工的薪酬低于他的期望值时,就会对薪酬不满。而这个期望值只是员工个人的自我定位。一般而言,员工往往或过高估计自己在公司中的贡献和价值,自然也就有过高的期望值,自然就会有许多人对自己的薪酬不满。  

2,低于同等人员最高值:如果员工的薪酬低于同等人员最高水平的薪酬,也会产生不满的情绪,并且差距越大不满程度就越高。因为每个人对自己的优点,特长和对公司的贡献会牢记在心,甚至有些放大。但往往看不到别人的优点,特长和贡献,而比较容易将别人的缺点记忆深刻。特别是对于贡献比自己大的同等员工,出于本能的嫉妒,经常会认为他并不如自己。这种高估自己的心态,很难对自己和他人做出客观的评价,同时也产生了不满。消除这种不满的有效办法是在考评沟通时,直接上级与员工坦诚相待,对员工做客观的评价,从而让员工客观的认识自己,消除对薪酬的不满。指出员工的缺点,需要管理者的勇气和技巧,多数管理者不愿进行这样的工作。由于没有沟通,员工对自己的高估会一直持续下去。 

3,高估他人的薪酬,和低估他人的绩效:由于公司员工的薪酬和绩效考评成绩一般都是保密的,员工无法从正式渠道得到真实的详细的信息。出于对别人薪酬及考评的兴趣,员工往往会根据一些道听途说加以猜测。这种猜测往往会高估他人的薪酬,而低估他人的绩效,从而感到薪酬的不公,对自己的薪酬产生了不满。 

4,精神待遇不满,也会导致对薪酬的不满精神待遇是待遇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是指对工作的胜任感、成就感、责任感、受重视、有影响力、个人成长和富有价值的贡献等因素不满。由于精神待遇具有隐蔽性, 员工在表达对精神待遇不满的时候,常常会强调对物质待遇的不满。比如,有的员工这样抱怨:“我每天要受这么多气,为什么才拿这一点儿工资?”或者说“我的工作这么枯燥和乏味,工资应该高一些吧?” 但精神待遇是人的一种需求,它不会因为这种忽略而消失。解决这个问题,主要途径要提高员工的精神待遇,而不是薪酬(物质待遇)。

【薪酬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相关文章:

绩效薪酬的重要性06-09

薪酬的管理制度02-21

薪酬管理制度07-01

公司薪酬管理制度06-15

薪酬管理制度【荐】06-17

【热门】薪酬管理制度06-17

薪酬发放管理制度03-01

薪酬管理制度管理05-06

煤矿薪酬管理制度05-06

等级薪酬管理制度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