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人事资料>员工管理>《领导管人流程管事总结

领导管人流程管事总结

时间:2022-04-18 17:56:32 员工管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领导管人流程管事总结

眼看市场危机四伏,招几个高学历、在大企业做过的人才来“管事”,能不能提高效率、改善管理?我们的好多企业就在这个问题上搞不明白。招几个“好领导”来,结果发现,产量可能确实上去了,但是成本上升得更快!

领导管人流程管事总结

因为,真正吃你成本的就是所谓“领导”!

事情都是靠流程在控制的,要靠流程而不是“领导”来管住你的员工和生产,没有别的路可走!

想当年,海尔张瑞敏搞流程再造,在中层遇到了非常大的阻力,大家都不赞成,因为他们的权力受到了剥削。这其实是一场博弈和较量。若干年后,张瑞敏深有感触地说,我庆幸我搞了流程再造,否则,我跟科龙的命运是一样的。

我们好多企业就是在这个问题上搞不明白,一想到要提高效率,一想到要提高产量,第一个念头就是:招几个好领导来!

结果你发现,产量是上去了,但是成本上升得更快!

我们很多中小企业没有突破一个瓶颈,就是没搞清楚究竟是领导在起作用还是流程在起作用。模式没转变过来,所以你的企业就大不了!因为你一大,就要更多的管理人员,就要更多的“领导”。记住,真正吃你成本的正是“领导”。

海尔张瑞敏曾经总结过:“我庆幸我搞了流程再造,如果不搞,我跟科龙的命运一样。”当年他搞流程再造的时候,在中高层遇到了非常大的阻力,大家都不赞成,因为他们的权力受到削弱。

用流程而不是领导来做管理

我们首先要改掉靠领导做管理的毛病!精益生产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原则,就是领导管人,流程管事,员工的事情不是靠领导在管。我到丰田、雅马哈看了他们的生产过程,工序的所有零件都放到一个筐里,这个筐旁边有一张卡,后工序做完了,筐里的东西就用完了,筐上的卡片就交到前工序去;前工序一看到这个卡片(上面有规格、数量),就等于接到了生产指令,立即开始做,做完又再往前工序挪。所以日本式的管理,每一个工序的工作指令都来自后工序,他不是领导下命令,而是后工序下命令,完全是靠流程做管理。

日本的精益生产的核心就在这里,不是靠领导,而是靠流程。靠流程才能降低成本,如果靠领导,提升了效率,一定降低了效益。

而相反,我们的好多企业在这个问题上就搞不明白。我们想提高效率,就想招几个好领导来,然后你发现,产量可能上去了,但是成本上升得更快。

我讲的这个现象,就是因为我们很多中小工厂没有突破一个瓶颈,没有把靠领导做管理转换成靠流程做管理,模式没有转变过来。所以,你的企业始终大不了的,因为企业一大,就要招很多管理人员,真正吃你成本的就是领导。

学学张瑞敏的“流程再造”

要想效益和效率同步增长,就必须解决一个核心问题,究竟是领导在起作用还是流程在起作用。日本丰田如此,海尔也是如此。海尔张瑞敏曾经总结过:“我庆幸我搞了流程再造,如果不搞,我跟科龙的命运一样。”他搞流程再造的时候,在中高层遇到了非常大的阻力,大家都不赞成,因为他们的权力受到削弱。

企业不靠这些中高层,中高层的利益就会受到削弱。这其实就是一场较量,这一仗打下来是很不容易的!最后事情是靠流程在控制的,一定要完成这种转换,没有别的路可走。益力多有80人,但是只有两个管理人员,它为什么能做到?它靠流程,自动按流程在走。我们不可能一步到位,但这是一个方向。所以,广东的中小企业的老板,不要寄希望于找一个博士、找一个在大企业做过的,来完成你的“管事”。

所以,我想再强调一遍,管人要靠领导,管事要靠流程。领导肯定是要的,但是不要依赖领导。特别是事情不要依赖领导。

相信秤,不要相信手感

日本人邮寄东西有重量限制,超过5公斤要另外收费。有一次我朋友寄一封夹两张信纸的信,邮局的人放到秤上去称。我的朋友说,难道你用手还不能掂量出这封信有没有5公斤吗?而日本人就是不管你有几公斤,他要走的第一个程序就是秤,他不相信自己的手感,宁可相信称,这是日本人与中国人很大的不同之处。

我们中小企业的老板,在管理上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图方便,而且以方便为荣。图方便是我们要消灭的共同的敌人,要学日本人的一切按程序走。

日本这种“不怕麻烦”的精神,使日本企业产品的返工率比我们低得多。如果原本项目返工率是29%,我们把返工率降到4%,就相当于直接提升了25%的产量。我们的工厂有一个毛病,先做了再说,边做边改,所以说我们正常的管理系统很差,但应急系统却很棒,好像总是等待着错误出现———仿佛管理人员的价值就体现在出了问题只有自己能改!

不怕麻烦,什么事情该怎么走就怎么走,宁可前期增加成本,这是日本式管理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对中高层管理人员来说,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懂得制定各种规定、流程,让员工没有选择余地,必须这样做,哪怕麻烦也必须这样做,要向方便宣战。

认为方便就有效率,这是一个天大的误区,方便一定是没有效率的。比如,高速公路和国道、普通公路比,普通公路方便,高速公路更快,但它不方便,高速公路要十几公里才有出口,你的工厂就在旁边你也下不去,你走过那个出口掉头都掉不了,只能跑到前面去。不能什么车都上高速,速度太快也不行,太慢也不行。所以,实际上高速公路的效率来自对我们的自由的限制。效率是从约束当中来的。

老板要和“小人”达成默契

中国人管人和管事一定要分开。做君子就要学会大人大量、包容,老板要扮演这个角色,但老板这个角色扮演得好不好,就要看下面的“小人”角色扮演得如何。老板要和做“小人”的达成默契。一定要有“红脸”和“白脸”的分工。

但是要注意,让合适的人做“小人”,是指让他去计较,计较是就事论事,让他盯住事情去做“小人”。老板一定要告诉他,不是让他对人做“小人”,别把人都给得罪光了。只有这样才能默契分工。

大企业不需要这样,但是我们这样的中小企业这样做有效果,不这样搞,什么精益生产、ISO、ERP等都搞不下去的。我琢磨了这么多年,把这一理念在很多项目实施以后,许多老板特别感兴趣,他说:教授,你这个解决了我的一个大问题。我就告诉他,我这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读《领导管人 流程管事》有感 2015-10-21 10:53 | #2楼

一口气看完《领导管人 流程管事》这本书,整体感觉,没有讲什么高深的理论,都是大白话。但反观现实,我觉得似乎每一句都好象在直接敲打现实。

中国人是最会玩太极的,就是凡事无可、无不可的感觉,无对无错,他们擅长的是跟人打交道,所以落到管理上,也就是所谓的“人情化管理”,老板们在公司中施展的都不是什么“管理”,而是“驭人术”,即这个人该怎么用,这个人和那个人位置怎么摆,怎么把人控制在什么范围内。大家的落脚点往往是“人”,而不是“事”。所以到最后,一些企业,有能力的人往往没事可干,在做事情的人未必是能把事情最得最好的人。

管理要“精细”

说起中国人与日本人的区别,很像我们北方人与南方人的区别。记得谁开过一玩笑,说上海人是做事前比较爱较真,但做起来很仔细;而北京人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时,一口一个没问题,做起事情来基本上属于没谱的。上海人想得细,想得仔细,所以比较精明。北方人更加的粗线条,所以无脑也。

管理上,一直在强调,“细节决定成败”,但很少有企业能真正对自己下狠劲,抠得那么细的。稍微细一点点的,流程上稍微完善一点的,在一个行业内,很容易就成为佼佼者了。

就像电影院线,很多都说,万达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事实上,这些优势,金逸也有,但其比起万达逊色不少。原因还是在于细致上,管理、人、流程的细致上。把一件事情做细,其实是永无止境的,比如万达,做为国内目前最好的院线,我有一次在其影院买矿泉水,我喜欢喝常温的,但售货员却告诉我,他们没有常温的,只有冰的。我当时就知道,管理上还没细到位。也许是苛求,因为万达现在已经够好了。

就像有一段时间,行业内都争相学习万达,我也认真地学习了武汉万达某经理的经验,结果发现,她没有什么绝招。她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一些管理、营销的基础工作,却已经让人觉得很先进了。这说明什么?电影这个行业,太落后了,管理、制度、人才、理念等等,都还在初级阶段。我们现在总在说,电影是朝阳产业?朝阳,就像孩子,充满生命力却也是无知幼稚的。

就像08年的电影《画皮》,票房让很多电影人颇感意外。结果仔细端详下来,人家也没什么绝招,他唯一做的好的就是,从一部电影开拍,就持之以恒地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把宣传做到位了。一直在做而已。

管理是什么?就是细致,坚持并持之以恒,传承下来。

懂得变革的老板很厉害

人在上升阶段是很容易轻狂的,企业也同样如此。如果一个老板,在企业上升的时候,发现了问题,马上知道及时调整的话,这样的老板就是牛人。

成功的人,最害怕面对的不是敌人,而是自己及自己的问题。我们最大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这句话似乎都要老掉牙了。人这一辈子,要过的就是自己这一关。

这就像男人与女人之间一样,如果两个人出现了矛盾,一直都回避,一直都不沟通的,那他们之间的问题就会堆积如山。垃圾用桶装的时候,都是可以运走的。当垃圾需要用车拉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从别处运来的。从懒得清理到无法清理,是有一个累积过程的。

很多企业的问题,难道老板心里不清楚吗?他其实比谁都清楚,但是这些对他来说也许不是目前的主要矛盾。

当被员工私下抱怨的万达在年会上,领导们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让充满怨气的员工涕泗横流时,你就会发现,生命力是一种多么可贵的东西。

变革其实就是一场革命。鲁迅说,在中国,搬一张桌子都是要流血的。因为变革一定会有冲突。冲突就是一种政治,而政治则是人与人之间最可笑的游戏。

变还是不变?一开始是观望,于是有人试着突破,随后发现苗头不对,老板又往回收了收。本来可以迈出一小步,结果又小退了半步,因为那个主张变革的人也妥协了。

这就是很多中国企业的现状。

功成身退乃智者

俗话说,“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任何公司,都是有开国元勋的,这些人从无到有,拉扯大了一个公司。在开国之初,大家靠兄弟情义维系,鼓励,支撑。等公司渐大,这些元勋也开始年老体弱,但他们对这个公司太有感情了,他们舍不得身退。他们不退,新人就上不来,公司就无法完成更新换代,也就无法真正进步。

如果这个时候,老板让这个元勋回家,那就叫不仁不义,是会被千夫指的。可如果这个元勋一直就无隐退之意,那这个公司就一直无法前进。这是个两难的选择。因为这里面搀杂了太多的人情。

这种感觉很像,老人与孩子。老人把孩子拉扯大了,孩子又有了孩子,老人还想继续带孩子。可是他的理念已经跟不上了,这时候是坚持还是放手呢?选择,完全在于每个人境界不同。

能怎么做呢?等元勋老死或者觉悟吧。这就是企业为之前的人情化管理所付出的代价。如果一开始就立下很好的规矩,有很好的退出机制。这一切,或许就不需要浪费那么多的时间了。

中国人很喜欢讲效忠,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像女人喜欢跟男人说,我要把我一辈子都托付给你了。太恐怖了!一个人为另一个人去死,一个人动不动就把自己的一辈子交代给别人了。这就是压力。

所以,男人见到那样的女子都是会躲的,承受不起啊。

怕就怕,这个男人曾经是对这个女人承诺过,我会照顾你一辈子的,让人有了企图心,有了指望。到最后难以收场又能怪谁呢。这就是人情作祟啊。

所以,老板一开始就要绕过人情化管理的陷阱,如果陷在这个坑里,这个企业就是先天的带有死亡基因了。

【领导管人流程管事总结】相关文章:

管事岗位职责02-15

管事部岗位职责01-31

管事部岗位职责9篇01-31

管事部岗位职责(9篇)01-31

仓管人员的绩效考核05-17

管事部岗位职责(汇编9篇)01-31

托管人事档案免费05-18

委托保管人事档案05-18

食堂分管人员奖惩制度05-08

仓库仓管人员岗位职责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