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文明礼仪>生活小常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学常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学常识

时间:2023-10-31 10:14:52 飞宇 生活小常识 我要投稿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学常识

  本文通过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和有关道理,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论点。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学常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学常识 1

  1、通假字:

  (1)曾益其所不能(曾,通“增”,增加)。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衡,通“横”,梗塞,不顺)。

  (3)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2、一词多义:

  (1)舜发于畎亩之中(发,被起用)/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发,发出)。

  (2)舜发于畎亩之中(于:从)/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于:给)/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于:由于)。

  (3) 行拂乱其所为(拂,违背)/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3、古今异义

  (1)发 古义:被任用; 今义:送出,交付。

  (2)举 古义:被举用; 今义:举起。

  (3)所以 古义: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4)征 古义:征验; 今义:出征。

  (5)喻 古义:明白,了解; 今义:比喻。

  (6)入 古义:在国内;今义:进入。

  (7)出 古义:在国外;今义:出去。 篇章结构

  中心论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

  2.道理论证

  3.类比论证

  4.对比论证

  纵式论证结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 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

  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全文共四段,可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至二段):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的事例,有力论证人才要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第二部分(第三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受艰苦磨炼的必要性,说明人才在困难中造就,安逸享乐能使人(国家)死亡。

  论点

  “人恒过,”解释“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一句,课文注释及教参翻译均欠妥当,特不揣冒昧,提出来向大家请教。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应是解说“人恒过,然后能改”的。“然后能改”后的`分号,应改为句号。

  教参把“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译为“心意受到困扰,思虑受到阻塞,才能奋发有所作为”,基本上是对的。但“困”在这里应作忧愁解。“于”

  是介词,“在”的意思,把它译作“受到”是欠妥的。译为“心里忧愁,思绪阻塞,然后才能奋发有为”就恰切多了。

  至于“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课文的注释是“看到他的颜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教参译为“表现在面色上,吐发在言语中,才能被人了解。”我以为“征于色,发于声”这里应指别人对他的错误行为形之于色,发之声,然后使之警觉起来,有所省悟,从而改正错误。把它译作“(别人对他的错误行为)露出不愉快的脸色,发出讥责的声音,然后使他省悟。”这样,句子间的逻辑联系就很清楚了。

  这个句子说明了“人恒过,然后能改”的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内因“而后作”,二是外因“而后喻”。这样就解说得较为恰切了。如果按照教参等的翻译“表现在面色上,吐发在言语中,才能被人了解”,不仅意思十分含糊,而且也是无法-论证“生于忧患”的。

  这句话还得从“喻”字讲起,《说文解字》“谕”义,“其人因言而晓亦曰谕,或作喻。”《中华大字典》“喻”字第二义,晓也;第六义,明也。根据这些解释,把它释作“省悟”是恰当的,这样才

  能排除“被人了解”的说法,也才能使这层文字逻辑严密,说理透彻,而不至产生歧义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学常识 2

  一、 文学常识

  1、本文作者人,最早提出 思想,主张 ,被尊称为 ,与孔子合称 。

  2、《孟子》是 所作, 家经典之一。

  二、解释词语

  1、曾:

  2、衡:

  3、拂:

  4、发:

  5、举:

  6、畎亩:

  7、举于士:

  8、大任:

  9、苦其心志:

  10、饿其体肤:

  11、空乏:

  12、拂 乱:

  13、恒过:

  14、而后作:

  15、而后喻;

  16、入:

  17、出:

  18、法家:

  19、 拂士:

  三、翻译句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用原文答题

  1、体现本文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2、一个要成就大业,必须经受一番磨练的句子:

  3、作者由个人作为上升到国家治理,提出了什么论断?

  五、问答题

  1、第一段列举了六个历史人物,他们经历上的共点是什么?作者借此想要说明什么道理?

  2、上天要把重担加给某个人,必须要从哪几个角度来磨练他?磨练的好处是什么?

  3、有人试验,将青蛙直接置入温度较高的水中,蛙能跳出水中逃生;若将它置于温水中,然后慢慢加热,蛙最终会被与前次试验相同温度的水烫死。这个现象说明了文中的什么道理?

  4、请写出1则和本文阐述的`道理相似的名言警句

  5、请补充一个事例证明“生于忧患”(人物、经历的磨难、取得的成就)

  6、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能否养尊处优,耽于安乐?我们还应有哪些忧患常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学常识 3

  一、文学常识。

  1.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是儒家的思想主义流派。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

  2.《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主要记录孟子、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关于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方面问题的论争。文章说理透彻,气势磅礴,语言流畅,且富于感情色彩。

  3.孟子师承子思,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孟子》七篇传世,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4.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二、课文知识过关梳理

  ㈠课下注释

  ①[舜发于畎(quǎn)亩之中]舜在历山耕田,后被尧起用,成为尧的继承人。发,兴趣,指被任用。畎亩,田地。

  ②[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傅说原在傅岩为人筑墙,因为傅为姓,后被殷王武丁任用为相。举,选拔、任用。版筑,古人筑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再用杵(chǔ)夯实。筑,捣土用的杵。

  ③[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胶鬲原以贩卖鱼盐为生,西伯(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王。后来,他又辅佐周武王。

  ④[管夷吾举于士]管仲(字夷吾)原是齐国公子纠的家臣,纠与公子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争夺君位失败,管仲作为罪人被押回齐国,后经鲍叔牙推荐,被齐桓公任用为相。士,狱官。举于士,从狱官手中释放出来,进而得到任用。

  ⑤[孙叔敖举于海]孙叔敖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相。

  ⑥[百里奚(xī)举于市]百里奚,春秋时期虞(yú)国大夫。虞亡后被俘,由晋入秦,又逃到楚。后来秦穆公用五张公羊皮把它赎出来,用以大夫。市,集市。

  ⑦[饿其体肤]使他经受饥饿之苦。

  ⑧[空乏其身]使他身处贫困之中。空秒,财资缺乏。

  ⑨[行拂乱其所为]使他做事不顺。拂,违背。乱,扰乱。

  ⑩[动心忍性]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

  [曾(zēng)益]增加。曾,同“增”。

  [恒过]常常犯错误。

  [衡于虑]思虑堵塞。衡,同“横”,梗塞、不顺。

  [作]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使人们了解。征,征验、表现。发,显露、流露。喻,了解、明白。

  [入]指在国内。

  [法家拂(bì)士]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辅佐君王的贤士。拂,同“弼”,辅佐。

  [出]指在国外。

  [敌国]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敌,匹敌、相当。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㈡字音

  ①畎(quǎn)亩;

  ②傅说(yuè);

  ③胶鬲(gé);

  ④百里奚(xī);

  ⑤曾(zēng)益;

  ⑥法家拂(bì)士

  ㈢翻译

  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译】舜从田野中起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被召为相,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被赎出而用为大夫。

  2.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

  3.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译】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

  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译】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能匹敌的临国和外患的侵扰,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5.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内容理解】

  ㈠主题思想

  【答案】通过列举六个出身低微而终担大任的名人的事例和阐述安乐致国灭亡的事理,论证了忧患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死亡的道理,激励人们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要勇于进取,进而获得成功。

  ㈡理解性默写

  ⑴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认为,一个人经过磨难砥砺的益处是:“(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阐述导致亡国原因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国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⑶面对发展中的困难和压力,每一个时代的奋斗者都要有坐不住、等不起的紧迫感,都要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危机感,都要有勇于担当、造福人民的使命感。

  ㈢课后题

  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理解,并分别另举一两个事例来证明这两个观点。

  [设计意图]把握孟子的观点,并通过举例进一步这一观点。

  [参考答案]“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是说,忧患和磨难可以使一个国家衰败灭亡。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的故事就能证明这一观点。吴越交战,越国战败,越王勾践立志发愤图强,准备复仇。他卧薪尝胆,就是怕舒适的生活消磨了自己的志气。他还亲自到田间与农夫一起劳作,他的.妻子也纺线织布。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越国已经恢复元气,兵强马壮,具备了复仇条件。反观吴王夫差,战胜越国之后,以为忧患已除,生活骄奢淫逸,狂妄自大,最终勾践失败,身死而国灭。

  2.《孟子》文章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从中举一两个例子做具体分析。

  [设计意图]通过诵读与具体语句的分析,体会《孟子》文章的风格特点。

  [参考答案]“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用同样的句式连举六例,形成一种无可辩驱的气势,增强了说服力。

  ㈣重要问题探究

  1.分析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阐述中心论点的?

  【答案】主客观因素,个人和国家。

  ①先阐明造就人才既需要艰苦环境的客观因素,和个人内在动因的主观因素;

  ②然后再从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也在于需要内忧外患的激励,否则就可能灭亡;

  ③最后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观点。

  2.孟子认为人怎样才能成才?

  【答案】

  ①人才是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所以,必须从思想、身体、行为经历磨练,才能起到“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作用。

  ②重视人的主观因素。“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主客观条件相结合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3.文章开篇列举了六位名人,有什么作用?请从论证方法和语言两个角度分析。

  【答案】

  ①论证方法: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例举历史上六位名人的事例,论证了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观点。

  ②语言:运用排比修辞,用相同的句式,列举六个例子形成一种无可辩驳的气势,增强了说服力。

  4.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答案】

  ①举例论证。列举六位历史名人事例,从客观角度,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观点。

  ②道理论证。从思想、生活、行为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观点。

  ③对比论证。将忧患带来的好坏结果进行对比,从主观个人到客观国家,突出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观点。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学常识】相关文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文学常识05-07

生于忧患文学常识05-07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01-31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原文及赏析03-21

文学常识:外国文学常识02-17

常识判断文学常识05-07

经典文学常识07-21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宋代文学常识03-10

.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