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文明礼仪>生活小常识>《《口-技》的文学常识

《口-技》的文学常识

时间:2022-05-07 04:16:08 生活小常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口-技》的文学常识

一、文学常识

《口-技》的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2、本文的作者是林嗣环,清代人。

3、《虞初新志》是清代人张潮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

二、通假字 1、满坐寂然 坐通座

三、古今异义词

1、两股战战 股:古义:大腿 今义:屁股

2、虽人有百手 虽:古义:即使,今义: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虽然

3、稍稍正坐。 稍稍:古义:渐渐地,慢慢地 今义:稍微

4、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中间:古义:当中夹杂 今义:当中

四、词类活用

1、妇抚儿乳 乳:名词用作动词,喂奶 2、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名词用作动词,说出

3、京中有善口-技者 善:形容词用作动词,擅长

五、一词多义

1、坐:(1)坐在(口-技人坐屏障中) (2)通“座”,座位(满坐寂然) (3)犯罪(何坐?坐盗) 2、备:(1)周全、详尽。(前人之述备矣) (2)具备。(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3、毕:(1)尽(毕力平险) (2)全部(群响毕绝)

4、发:(1)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 (2)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

(3)征发(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4)开放(野芳发而幽香 )

(5)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6)fā,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绝:(1)隔绝 (2)极点(以为妙绝) (3)停止,消失(群响毕绝)(4)极高的,陡峭的 6、 名:(1)命名、起名(名之者谁)(2)说出(不能名其一处)

六、重点词语解释

1、会宾客大宴 会:适逢,正赶上 2、施八尺屏障 施:设置,安放

3、众宾团坐 团:聚集,集合 4、少顷:一会儿

5、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但:只 6、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觉:睡醒

7、众妙毕备 毕:全,都 8、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夹杂

9、不能指其一端 一端:一头,这里指“一种”

10、两股战战 战战:哆嗦的样子 11、几欲先走 几:几乎,差点儿

九、特殊句式 1、会宾客大宴 宾语前置:会大宴宾客

十、朗读节奏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十一、、课文内容理解

1、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和“凡所应有。虽人有百手,手有千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是两处对声音的记叙描写,试比较一下,看看特点有何不同,并对写法加以评析。

*前句记叙描写的声音较单一,后句记叙描写复杂、逼真。这种从开始单一到后来复杂的声音的模拟,符合失火救火的实际,也与后来观众的反应相吻合。能突出表演以假乱真的高超技艺。(能谈出一些特点、作用即可)

2、课文中前后两次清楚地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请简析其作用。

*两次交代极简单的道具仅“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结构上首尾呼应,起落分明;道具的简单,反衬其口-技技艺的高超,突出技艺在“口”,点明题意。

3、这篇课文用一个“善”字拎起。“善”在哪里,怎样写“善”?请你用“善在 ,

它写出了 ”说一句话。

善在众妙毕备、百千齐作、应有尽有,它写出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口-技》知识点总结2016-07-17 8:35 | #2楼

《口-技》

一、文学常识

1、《口-技》作者林嗣环,明末清初人。本文出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虞初新志》是清人张潮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所收多为明末清初类似传奇的作品。

2、本文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一位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令人深切感受到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二、重点字词解释: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间夹杂) 不能名其一处 (说出) 几欲先走(跑)

会宾客大宴(适逢,正赶上) 群响毕绝(消失,停止)意少舒(稍稍)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只)

施八尺屏障(设置)意少舒(心情) 曳屋呼呼声(拉)虽人有百手(即使)

三、内容理解

(一)、文中表现时间的词有哪些?

明确:少顷、既而、俄而、顷之 (二)、、描写口-技艺人所表演的两个场面?

明确:1、是一个四口之家在深夜由睡而醒、由醒复睡的情形。

2、是失火救火的情景。

(三)、文中多次描述听众的反应,这些描述有什么效果?

明确:文中三次描述听众的反应: 一是“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伸颈”“侧目”说明宾客听得入神,被深深吸引,惟恐有所遗漏;“微笑”,表示宾客对表演心领神会,感到满意;“默叹”写出宾客为表演者的技艺折服而又不便拍案叫好的神态。此时,听众已经进入口-技表演的情景之中而尚能自持。

二是“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正坐”与“伸颈”“侧目”对照。“稍稍”是“逐渐”“渐渐”的意思,细致地

表现了宾客情绪由紧张到松弛的渐变过程。说明听众随表演内容而变化心态,已融入口-技表演的情景之中而难以自持。

三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写宾客惊慌欲逃的神态、动作,说明口-技表演达到以假乱真的绝妙境界,使听众仿佛置身于火场,不禁以假为真,完全进入口-技表演所营造的生活情景之中而不能自持。

这三处侧面描写,层层深入,生动细腻地刻画出听众的心理变化过程,表现了这场精彩的演出对听众具有巨大吸引力的

表演效果,从而烘托了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四)、课文中有以动写静、表现深夜寂静气氛的句子,请找出两处?

1、“遥闻深巷中犬吠。”

2、“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四、按原文填空。

1、文章以“京中有善口-技者”开篇,介绍口-技表演者,是本文的一句总说,即全文意在说明这位“善口-技者”的技艺之“善”。

6、以“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表现火势的猛烈和火场的纷乱,又以“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以及两组相同的句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总写火场的声音之多之杂。极力渲染火场的紧张气氛,使人感到火情的紧急,火势的猛烈,救火人的慌乱,犹如置身于救火现场

20--《口-技》知识点2016-07-17 16:59 | #3楼

一、文学常识

1、走近作者:林嗣环,字铁崖,清代福建省晋江县人。著作有《铁崖文集》、《海渔编》《岭南纪略》《荔枝话》《湖舫集》等。

2、《口-技》节选自《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说。

二、重点字词解释和句子翻译

京中有善口-技者。

①京:京城

②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精通

③者:的人

【译文】京城里有位擅长表演口-技的人。

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

①会:适逢,正赶上。

②宴:名词作动词,举行宴会。

③于:在

④厅事:大厅,客厅。

⑤之:的

⑥施:设置,安放。

⑦屏障:指屏风、围帐一类用来挡住视线的东西。

【译文】一天正赶上有一家大摆酒席,宴请宾客,在客厅的东北角,安放了一个八尺高的围幕 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①抚尺:艺人表演用的道具,也叫“醒木”。

②而已:罢了。

【译文】口-技艺人坐在围幕里面,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众宾团坐。少(shǎo )顷(qǐng),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①团坐:围绕而坐。

②少顷:一会儿。

③但:只

④闻:听见

⑤一下:拍了一下

⑥坐:通“座”

⑦寂然:安静的样子

⑧哗:喧哗,大声说话

【译文】客人们围绕坐在围幕前面。过了一会儿,只听到围幕里醒木一拍,全场安静下来,没有敢大声说话的人。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

①遥闻:远远地听见

②犬吠:狗叫的声音

③惊觉:惊醒

④欠伸:打哈欠,伸懒腰。

⑤呓语:说梦话。

【译文】远远地听到深巷里的狗叫声,便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着呵欠,伸着懒腰,她的丈夫说着梦话。

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

①既而:不久,紧接着。

②大啼:大声哭闹。

③亦:也

【译文】紧接着,一个小孩子醒了,大声哭着。丈夫也被吵醒了。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①抚:抚摸,安慰。

②妇抚儿乳:名词做动词,喂奶。儿含乳啼:名词,奶头 ..

③呜:指轻声哼唱着哄小孩入睡。(注意正确书写:哼)

【译文】妇人拍着孩子喂奶,小孩含着奶头还哭,妇人一面拍着孩子,一面轻声哼着哄他睡觉。 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

①絮絮:连续不断地说话

②止:停止

【译文】又有一个大孩子醒了,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①当是时:正在这时。是:这

②手:名词作状语,用手

③叱:大声呵斥

④一时:同时

⑤齐发:一齐发出。

⑥众妙毕备:各种妙处都具备,意思是各种声音都模仿得极像。毕:全、都。备:具备。

【译文】在这个时候,妇人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哄孩子的哼唱声,小孩含着奶头啼哭的声音,大孩子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时发出,各种声音都模仿得极像。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①坐:通 座

②伸颈jǐng:伸长脖子。

③侧目:偏着头看。 伸颈、侧目都是形容听得入神。

④默叹:默默地赞叹。

⑤以为:认为。 (以为是“以之为”的省略)

⑥绝:极

【译文】满座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偏着头凝神地听着,微笑着,默默地赞叹,认为这妙极了。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①未几:不多久。

②齁(hōu):打鼾,打呼噜。

③渐拍渐止:越拍越慢,渐渐停止了

【译文】不久,丈夫打鼾的声音响起来了,妇人拍小孩也越拍越慢,渐渐停止了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①微闻:隐约地听到。微:隐约

②作作索索:拟声词,老鼠活动的声音。

③盆器:指盆一类的盛物的器皿。

④倾侧:翻倒倾斜。

【译文】隐隐约约地听到有老鼠悉悉索索的声音,盆子等器具倾斜打翻的声音,妇人在睡梦里的咳嗽声。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①意少舒: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意:心情。少:稍微。舒:伸展、松弛。

②稍稍:时间副词,据《词源》释为“随即”,这里是渐渐。

③正坐:端正坐的姿势。

【译文】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把身子坐正了一些。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①忽:忽然

②呼:大声呼喊

【译文】忽然有一个人大声呼叫:“起火啦”,丈夫起来大声呼叫,妇人也起来大声呼叫。 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①齐:一起

②俄而:不久,一会儿。

③百千:成百上千

【译文】两个小孩子一齐哭了起来。一会儿,有成百上千人大声呼叫,成百上千的小孩哭叫,成百上千条狗汪汪地叫。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①中间(jiàn):其中夹杂着。

②力拉崩倒:劈里啪啦,房屋倒塌。力拉:拟声词。

③火爆声:烈火燃烧物品爆裂的声音。

④齐作:一齐发出。

【译文】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发出爆裂的声音,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

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①夹:夹杂

②曳屋许许(hǔhǔ)声:(众人)拉塌(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

③曳:拉。许许:拟声词。

【译文】又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声音,救火的人们拉倒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抢救东西的声音,泼水的声音。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①凡:凡是

【译文】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不具备的。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①虽:即使。

②不能指其一端: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

③一端:一种

④名:名词作动词,说出

【译文】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出其中的哪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啊。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①于是:在这种情况下。 于:在。 是:这

②变色:变了脸色

③离席:离开座位。

④奋袖出臂:扬起袖子,露出手臂。

⑤股:大腿。

⑥战战:打哆嗦,打战。

⑦几:几乎

⑧欲:想要

⑨走:跑

【译文】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①毕:全、都

②绝:消失

【译文】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部消失了。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①撤屏:撤去屏风。

②视:看

③而已:罢了

【译文】撤去围幕一看里面,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三、中心思想

本文围绕一个“善”字,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表现了一位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令人深切感受到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口-技》的文学常识】相关文章:

口-技 公开课教案05-06

文学常识:外国文学常识02-17

经典文学常识07-21

常识判断文学常识05-07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宋代文学常识03-10

.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05-07

唐代的文学常识04-04

文学体裁常识04-02

辛弃疾的文学常识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