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文明礼仪>中秋节>《六年级 中秋节手抄报

六年级 中秋节手抄报

时间:2022-05-09 00:41:57 中秋节 我要投稿

六年级 中秋节手抄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我一念到这首诗,就想去今年,我们一大家人中秋团圆的情景。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也称团圆节。因为在这一天,大家都会回到自己的家中,和家人一起吃饭,赏月团圆在一起。今年中秋节,我们全家就回到爷爷奶奶家一起吃团圆饭看中秋晚会并赏月。一进家门,奶奶早就准备好了一大桌子的饭菜,等着我们。桌上有我爱吃的糖醋排骨,也有爸爸爱吃的鱼和妈妈爱吃的兔丁。吃完饭,我们全家人坐在沙发上看中秋晚会。奶奶端来月饼让我们吃。这时,爸爸跑到阳台山,突然喊到:“樊樊,快来看月亮!”我听到后,立刻跑过去。只见在这深蓝色的夜空中挂着一轮皎洁的月亮,月亮的边上飘荡着几朵云彩。晚上,微风徐徐的吹着,让人感觉很是舒服。看着月亮,我好像看见嫦娥正在桂花树下坐着,玉兔也在边上玩耍着。我好想飞到月亮上,看着全国人民在一起合家团圆的样子呀!我也希望那些坚守在工作岗位的叔叔阿姨也能早点回家和家人团聚。这时,夜色渐渐的浓了,映衬着皎洁的月光,看的我们全家都流连忘返,我依依不舍的回到屋里。今晚的夜色真美,今年的中秋节也真快乐呀!不但月亮圆,而且人们也和家人一起团圆。中秋节真让我难忘!

六年级 中秋节手抄报

中秋节手抄报2016-08-18 20:55 | #2楼

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

根据我国古代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分别被称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又因农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称“中秋”。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为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中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习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

日之一。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小 故 事

中 秋 拜 月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得宠。某年八月十五赏月, 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

兔 儿 爷

兔儿爷的起源约在明末。到了清代,兔儿爷的功能已由祭月转变为儿童的中秋节玩具。制作也日趋精致,

有扮成武将头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纸旗或纸伞、或坐或立的。旧时北京东四牌楼一带,常有兔儿爷摊子,专售中秋祭月用的兔儿爷,经过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已经人格化了。它是兔首人身,手持玉杵。后来有人仿照戏曲人物,把兔儿爷雕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士,有的骑着狮、象等猛兽,有的骑着孔雀,仙鹤等飞禽。特别是兔儿爷骑虎,虽属怪事,但却是民间艺人的大胆创造。还有一种肘关节和下颔能活动

的兔儿爷,俗称“刮打刮打嘴”,更讨人喜欢。它虽为拜月的供品,但实在是孩子们的绝妙玩具。

古诗鉴赏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 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

灯谜

龙沙小学 六年六班 李宝懿

2015小学生中秋节手抄报:中秋的圆月2016-08-18 16:55 | #3楼

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节,在那一天晚上人们都希望和家人团圆,一起赏月,可是那天下起了大雨,连月亮的影子都没有,所以只好到八月十六晚上看了。其实也并不遗憾,因为宁波人是在八月十六过中秋的。在八月十六的那天晚上,我们全家人都围在阳台上聊天。这个时候月亮已经露出了眼睛,还眨了几下,好像一个调皮的小男孩在用眼神向我示意说:“啊!中国的伙伴们快出来赏月,吃月饼吧!祝你们中秋快乐!”没过一会儿它就露出了笑脸,又过了几分钟,月亮在静静的夜空一步一步地、悄悄地从云里走出来,深怕惊扰别人的谈话,然后慢慢地升入夜空。它是那么的圆,那么的亮,简直就像一个明晃晃的大圆盘,它把银色的光辉洒在人们脸上,更增添了节日的气氛。这时我想:在我考试得到一百分时,这张考卷就像一个圆月,在告诉你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如果我考试成绩不好的话,那么这张考卷就像是一个不完整的月亮,好像在告诉我:“你还没有完全的学会这些内容,还需要再去复习。”圆月它多像一个仙女,带来光芒,让人们在宁静的月光下谈话进行得更顺利,它又照明了人们的心灵。圆月多么美丽啊!我喜欢圆月。

小学生中秋节手抄报2016-08-18 14:27 | #4楼

中秋无月

宋·程珌

常时斗暗犹闲事,无月中秋可若何。 我欲梯云千万丈,取光还月谢羲娥。

舟中中秋

宋·释居筒

楼外与楼头,无如一叶舟。 风轻随月走,江远与天流。 好是今宵满,新于曩日修。 水云相汗漫,襟袖独飕飗。 皓采通千隙,寒芒洞六幽。 无枝空绕鹊,有约不惊鸥。 汉掌仍承露,秦貂未换裘。 弗须占蚌腹,已自压江楼。 欲放仪邻老,长随蟾兔游。 一年看晦朔,终不似中秋。

中秋李漕冰壶燕集

宋·戴复古

把酒冰壶接胜游,今年喜不负中秋。 故人心似中秋月,肯为狂夫照白头。

1

中秋

宋·赵希木路

白露漙空万叶飞,生香浑在桂花枝。 一千里月正圆夜,九十日秋才半时。 湓浦风流元亮兴,鄜州牢落少陵诗。 不妨吟尽蟾蜍影,此别分明隔岁期。

中秋饮凤凰台上

宋·王遂

天上十分月,人间一半秋。 笙歌传小寨,灯火认层楼。 酒怕初斟满,棋欣未了收。 分明浑似水,只是欠双鸥。

2

【六年级 中秋节手抄报】相关文章:

中秋节手抄报六年级05-09

中秋节的手抄报精选03-28

中秋节手抄报05-09

中秋节的手抄报内容02-19

中秋节的手抄报范文04-11

中秋节的习俗手抄报05-08

中秋节手抄报内容05-09

中秋节手抄报古诗05-09

庆祝中秋节手抄报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