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综合资料>《《致女儿的信》_九年级语文教案

《致女儿的信》_九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22-05-09 18:46:04 综合资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致女儿的信》_九年级语文教案

《致女儿的信》教案

《致女儿的信》_九年级语文教案

新坝中学 江彩龙

教学目标:

l.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继续完成词语、名言警句和文学常识的积累;

2.了解“爱情的真谛”,感受伟大爱情的美好;

3.进行爱情教育,帮助学生走好青春第一步,正确把握萌动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让学生明白只有懂得爱的真谛,才会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研讨相结合,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课前活动 :

1.查找关于作者苏霍姆林斯基的介绍,了解有关书信的写法;

2.搜集有关爱情的名言警句及古诗句;

3.收看古今中外的经典爱情故事:《牛郎织女》《天仙配》《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泰坦尼克号》等等。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

爱情是人类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关于爱情,大家有着怎么样的认识呢? 大家熟知的爱情故事有哪些?——有梁祝,有罗米欧与朱丽叶,他们的爱情很凄美,都带有悲剧性。

古典诗词中有许多就是表现爱情的,现在我来考考大家,看看知道多少?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现代的也有经典:

1.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子说三个字:我爱你。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2.你知道这世上最远的距离是什么吗?不是天涯,也不是海角,而是我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那么谁能告诉我,什么是真正的爱情。有没有问过你们的父母亲?

教师过渡:还是不明白什么是爱情,也不敢问,其实,爱情不是洪水猛兽,爱情是人世间最为美好的感情,歌德曾说:“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

本文作者苏霍姆林斯基,面对十四的女儿提出的“什么是爱情”这个既简单又深奥的问题,不回避,不敷衍,也不说教,而是给女儿写了一封信,讲了一

个故事去阐释爱情的真谛。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

2.感知文意。

教师提问:文章的主旨是用怎样的一种形式来显现的? 故事的中心情节是什么? 明确:本文主要是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完成的。 上帝三次来到人间视察。

三、研读课文,讨论主旨

1.要求:听读故事,分析、讨论以下问题:

故事中提到上帝在创造人后,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了哪三种不同的东西?想一想,这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起来解释“爱情”?

明确: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

真正的爱情必然伴随着忠诚,它是爱人之间的生死相依、永不背叛、相濡以沫、永不厌倦:真正的爱情也必然是心灵的交融与契合,是可以超越死亡的“追念”。因此作者把它们视为爱情的三位一体。

岁月和生命是对爱情的最大考验:只有能经得起时间磨砺的忠诚,能超越死亡的心灵的追念,才配得上称为真正的爱情。

2.品读上帝:上帝懂爱情吗?当上帝看见人类有爱情的时候,他是怎样的反应?上帝最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说明了什么?

明确:上帝没有创造-爱情,起初,他仅仅把人看做一般的生物;是人类自己创造了爱情。爱情的无法毁灭使上帝从“勃然大怒”到“怒不可遏”,但最终“久久地伫立凝视着。随后深沉地思索着离去了”,这意味着爱情的力量征服了上帝,他终于意识到人与其他生物的不同,意识到人必须主宰自己的精神和幸福。而他最后的离去,就是对人性力量的认可和屈服。这正说明了“爱情,它高于上帝”,人“成了大地上的上帝”

2.学生齐读最后两段。

教师小结:“爱情是什么”是个既简单又深奥的问题,作者用充满诗意的故事告诉我们:万物生存、繁殖、传宗接代,彼此忠诚,永远思念,这就是爱情,是人类才有的爱情。爱情只有是理智的,聪明的,审慎的,它才是高尚的,才会使人感受到幸福。青春不是爱情的季节,这时的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

五、 重点语句探讨:

﹙1﹚“做一个幸福的人,只能是在你成为有智慧的人的时候”

点拨:在异性或爱人间交往中,只有保持一定的理智,慎重和机警,才可以和-谐相处,共创幸福 。

﹙2﹚“从人本身来说,只有能以人的方式去爱的人,才成为真正的人”

点拨:真正的爱情远远高于生理需要,爱情中包含的“忠诚”“心灵的追念”等人性的光辉,正是人之为人而非动物的根本标志 。

﹙3﹚“从那时起,人就成了大地的上帝”

点拨:人类的爱情和美的力量征服了上帝,只有人才能主宰自己的精神和万物。

六、拓展延伸

《致女儿的信》教案2016-09-06 18:27 | #2楼

教学目标:

1、完成词语和文学常识的积累。

2、速读课文,开展问题讨论,掌握课文内容。

3、了解爱情的真谛,感受伟大爱情的美好。

4、利用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一次爱情教育。

教学重点:

1、完成词语和文学常识的积累。

2、速读课文,开展问题讨论,掌握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爱情的真谛,感受伟大爱情的美好。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师生聆听流行歌曲《两只蝴蝶》,引出爱情,导入新课。

二、出示教学目标。(教师出示)

三、考考你。(教师出示复习题,学生完成并互改。师生互动检查学生完成情况。)

(一)你会写吗?

bó( 勃 )然大怒 迷huò( 惑 )不解 怒不可è( 遏 ) 无与lún( 伦 )比 níng( 凝 )视 sh( 曙 )光

(二)你会解释吗?

忐 忑:心神不定。 真 谛:真实的意义或道理。

宿 愿:一向怀有的愿望。 怒不可遏:愤怒得抑制不住。

伫 立:长时间站着。

(三)你了解吗?

苏霍姆林斯基是 苏联 (国籍)教育家,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学生的精神世界》《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等。

四、问题探究。(学生速读课文,开展小组讨论,组长举手回答。)

1、文中的父亲为什么要用书信的形式来回答女儿“什么是爱情”这个问题?

提示:书信含蓄,便于说理。

2、作者在回信时带着什么样的心情? 提示:激动、欢快。

3、作者没有直接回答女儿的问题,而是从自己的少年时代和祖母玛利亚所讲的故事说起,这样有什么好处?

提示:“我”用自己成长的经历告诉一个正确的引导带给“我”的巨大收获,希望女儿重视。同时运用故事揭示这个抽象的概念,深入浅出,形象生动。

4、促使那一对男女(后来的老头和老太婆)生活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的基础是什么?

提示:是他们之间相濡以沫的爱情。(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是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5、故事中提到上帝在创造人后,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了哪三种不同的东西? 提示: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学困生回答)

6.文中的上帝面对人的爱情有何表现?为何多次写到上帝的态度?

提示:勃然大怒,怒不可遏,思索着离去。表明爱情是人类独有的,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只有人才能够爱。

五、巩固练习。(结合问题五、六,师生互动完成。)

能成为真正的人。

六、谈一谈。(教师引导,学生各抒其见。)

你认为中学生应该谈恋爱吗?你怎样看待中学生的早恋现象?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七、小结。

“爱情是什么”是个既简单又深奥的问题,作者用充满诗意的故事告诉我们:万物生存、繁殖、传宗接代,彼此忠诚,永远思念,这就是爱情,是人类才有的爱情。爱情只有是理智的,聪明的,审慎的,它才是高尚的,才会使人感受到幸福。花季不是爱情的季节,这时的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

八、作业设计。(课堂作业全部完成,家庭作业学困生选作其中两道题。)

(一)课堂作业:

1、你知道我们国家有哪些关于爱情的成语吗?

2、你知道古代象征爱情的物品有哪些吗?

(二)课外作业:

1、请写出有关爱情的古代诗句。

2、请搜集你认为最为感人的爱情故事。

3、请你推荐最动人的爱情电影。 提示:万物生存、繁殖、传宗接代,但只有人才能够爱。只有能以人的方式去爱的人,才

教学反思:

1、因为本篇是涉及到“爱情”,对中学生来讲这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所以在教学的第四个环节,一开始学生有些畏首畏脚,当学生开始热烈讨论时,时间显得有些仓促,教师在这个环节还要进一步的调试,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关于爱情,老师不应像家长一样回避。相反,我们应该给青春期的孩子们以正确的引导,让他们能正确处理萌动的感情,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烦恼。教学中,我认为做的好的是,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可以坦然面对这个问题,不像我们以前说到这些头都不敢抬。教学时,我结合文章内容讲了什么是爱情,也提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当爱情来临时应怎么做,如何看待中学生早恋,如何看待自己对异性的好感,正确区分“欣赏”与“爱”等等问题,让学生不再对爱情感到神秘,帮他们消除男女生交往就是谈恋爱的错误认识。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讲解能真正让学生懂得一些、理解一些,起到思想疏导的作用。

3、在“讲”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的“学”,使学生在读、思、议、评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迁移,形成自学能力。然后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参与“练”,依据教材的内容练读、练写、练听、练说,从而训练思维,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中学生正值青春期,异性之间会产生微妙的感觉。对于爱情这个既神秘又敏感,既好奇又困惑的情感,学生如处理不当,思想认识不足,就会产生早恋等的不良现象。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引。“如何面对爱情?爱情的真谛是什么?”这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所在。由于学生对爱情这个话题比较好奇、兴趣较大,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讨论,但学生可能有羞于发言或不敢发言的现象,因此,要多加引导和鼓励,让学生放下包袱,轻松参与到讨论当中。同时,相对于中学生而言,由于中学生“涉世未深”,缺乏丰富的相关的生活经验,对于爱情的本质的理解会有些困难。另外,学生对于课文中一些含义较深较抽象的语句,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内容分析

《致女儿的信》一文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的自读课文,作者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面对正值花季的女儿,一个对爱情充满好奇与遐想的少女,针对“爱情”这一既简单又深奥的问题,身为父亲的作者没有回避,没有敷衍,更没有说教,而是用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故事,阐释了爱情的真谛。信中主要谈了人的“精神性”与“生物性”的联系,强调人类高尚的爱情应该远远超越“传宗接代”的生理需要。从而启发和培养了女儿正确的爱情观,这篇课文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来说有很重要的意义。

1、本文由于采用故事的形式去阐释道理,对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同时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对爱情等问题比较好奇和敏感,因而比较感兴趣。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去教学,让学生积极大胆地开展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2、进一步养成有感情朗读课文的习惯,提高其朗读感知能力。

3、继续学习在语境中领会语句含义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4、配合优美动人的背景音乐,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名言警句或者一些感人的爱情故事,让学生进一步受到启发和感悟,逐步形成正确的爱情观。

九年级语文上册 8《致女儿的信》教学案2016-09-06 17:52 | #3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识记字词,了解作者 。

2、 熟悉神话故事的情节,能够体会其内涵。

3、 理解作家以讲述自己幼时听过的神话故事代替正式的说教对女儿解释爱情的用意。 过程与方法

1、 小组讨论合作完成任务。

2、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 通过搜集关于爱情的名言和故事,能够理解爱情的深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能够体会到人间的真情至性。

2.理解幸福需要智慧的真谛。

【教学重难点】

1、读懂神话故事,理解“爱情”、“忠诚”和“心灵的追念”三者的关系。

2、理解什么是正真的“爱情”

【导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爱情,一个敏感而又神秘的话题。少男少女对这个话题既感兴趣,又感难以启齿。大人既想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又觉得无法讲清楚。因而,这个在教育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在实际教育活动中是一个较大的空白点。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给父亲提出这个难题,苏霍姆林斯基给女儿写了一封信,巧妙地谈了自己对爱情的认识和看法,给世界上所有面临这一难题的父母、子女做了很好的解答。(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走进作者:

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教育学家。出生于乌克兰一个农家庭。17岁就开始时当教师,先后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2枚列宁勋章、1枚红星勋章,以及俄罗斯联邦教育学院通讯院士、苏联教育学院通讯院士。从1948年直至逝世,他一直担任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的校长。他主张教育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个性,强调德育、体育、智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并重。一生写的教育著作有40多种,论文600多篇。主要代表作有:《和青年校长的谈话》、《学生的精神世界》、《公民的诞生》、《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等。

三、检测预习:

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繁衍( ) 麦穗( ) 一抔( ) 刹那间( )忐忑( )宿愿( ) ........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苏霍姆林斯基并未直接谈爱情,而是用祖母讲述的童话故事,巧妙表达对爱情这个问题的解答。请同学复述童话。

1

(学生复述,互相补充。教师适当点评,注意学生对关键细节的描述及关键词语的使用。眼神——“不可思议的美和一种从未见过的力量”——人类的爱情。青年时代:爱情使他们充满青春的活力,更加美丽,更有力量。老年时代:孤独的男人坐在山坡上,心中思念亡妻,爱情天长地久,生前死后,永远不变。)

3、故事中提到上帝在创造人后,三次来到人间,他从人的眼神中先后读到了哪三种不同的东西?

明确:爱情,忠诚,心灵的追念。

4、五十多年间,那一对男女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促使那一对男女(后来的老头和老太婆)生活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的基础是什么?

明确:是他们之间相濡以沫的爱情。(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是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五、合作探究:

1、故事中为何要把这对男女的爱情放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历程中去表现?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真正的爱情能够经历时间的考验。

2、五十多年里是什么维系了他们的爱情?

明确:是忠诚、心灵的追念(彼此的扶持、依靠)

3、文中的上帝面对人的爱情有何表现?为何多次写到上帝的态度?

明确:表明爱情是人类独有的,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只有人才能够爱。

4、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告诉我们该如何对待爱情?

明确:善待爱情:以人的方式去爱。(人类的爱情不是仅仅为了繁衍后代,还要给对方以幸福因为爱情是人类永恒的美和力量,是人类种族的生命力永不衰败的纽带。)

六、拓展延伸:

收集并积累有关爱情的名言佳句。

七、反馈检测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繁衍( ) 麦穗( ) 一抔( ) 刹那间( )忐忑( )宿愿( ) ........

2、根据拼音填汉字

bó( )然大怒 怒不可è( ) 伫立níng( )视

迷huò( )不解 无与lún( )比 shǔ( )光

3、填空:

2

(1)信封的左上方填写 及收信人地址;信封中间居中写收信人姓名,加上 。它可以是写信人对收信人的称呼,也可以是邮递员对收信人的称呼。后者为王力先生的观点,实际上邮递员只认为是写信人对收信人的称呼。收信人后面没有称呼是不礼貌的,属于格式上的错误。信封右下方为 。

(2)本文选自 《 》,作者是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 (国籍) 。出生于乌克兰 一个农民家庭。他写有教育专著和小册子40余本。主要的分别收入乌克兰基辅“苏维埃学校”出征社编选的《著作选集》(5卷本)和苏联教育科学院编的《教育著作选集》(3卷本)。其中《 》《 》(1969)《帕甫雷什中学》(1969)《和青年校长的谈话》(1973)《公民的诞生》(1974)等。

板书设计

致女儿的信

苏霍姆林斯基

第一次解读→爱情 真爱高于生理需要

第二次解读→忠诚

第三次解读→心灵的追念 挚情内含心灵忠诚

教学反思

师生一起畅谈爱情这个话题。

因为这是课文呀!我们要学习它,分析它,就要结合我们的生活,说出我们的心里话,再也不会有什么顾忌,不必有什么遮掩和躲闪,我们可以在阳光下,在课堂上,在老师面前,脸不红心不跳的大说特说了。

释放的快乐和轻松。

说说你所知道的爱情名言。比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身无彩凤又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爱情的真谛由朦胧到明晰。

树立起正确的爱情观,理智的把握和控制自己的情感,认识自己的情感,少走弯路,甚至是上当受骗。

美好的爱情畅想。

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爱情观,并畅想自己的爱情。爱情是神圣和伟大的,我们要好好的珍惜它,不要过早的去採摘它,只有耐心等待它的成熟,才能品尝它的甜美。

3

【《致女儿的信》_九年级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致女儿的信》教案03-06

《致女儿的信》的优秀教案02-26

《致女儿的信》教案15篇04-24

致女儿的信教案02-23

致女儿的信教案15篇03-05

海的女儿教案01-09

《海的女儿》教案03-29

《海的女儿》教案04-09

海的女儿教案12-22

大班教案《海的女儿》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