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综合资料>《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时间:2022-05-10 07:54:53 综合资料 我要投稿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层层深入 情中悟理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大禹治水》(第2课时)教学设计

江苏省赣榆县沙河镇第二中心小学 庞绍勇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5课

设计理念:

本单元以“杰出人物”为主题,安排了五篇课文,《大禹治水》是其中的一篇。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故事意在让学生了解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高尚的的奉献精神。

由于生活在当今社会的独生子女多数生活条件优越,受到家长的宠爱,较缺乏“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思想,加之大禹治水的故事距今已久,因而对大禹治水的艰辛和不顾个人生活幸福,一心为百姓谋幸福的高尚情怀,多数学生在理解和感受上有一定的困难。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能促进人的精神世界。”所以,根据低年级学生善于形象思维的特点,主要采用朗读指导法和情境教学法,在读中设境,在境中激-情,在情中悟理,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加深对作品内涵和人物情感的理解和感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从治水艰难和三过家门而不入两个方面体会大禹治水的顽强意志和不顾小家顾大家的献身精神。

教学过程:

一、回顾文本,迁情入境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大禹治水》这篇课文,学习了生字和新词,还读了课文,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导板书:伟大英雄

2、被称为英雄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更何况被称为伟大英雄呢?这篇课文就通过大禹治水前、治水中、治水后的表现,向我们展示了一位伟大英雄的形象。这节课就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走进课文,走近大禹,在读书中去感受。

(设计意图:在轻松愉快的师生交谈中,引导学生回忆课文内容,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还提炼了文章的中心,学生很快进入了情境。)

二、感受洪水的无情

1、自由读课文第1自然段,想一想:大禹治理的是场怎样的洪水?读着读着,你的心情怎样?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看出来了,大家的心情都不好,你们看——播放视频(视频结束后直接出示第1节。)

结合视频理解“无家可归”,指导朗读。

3、你觉得洪水怎么样?交流

是啊,孩子们,洪水就像猛兽一样,侵犯了老百姓的家园,人们只能过着痛苦的流浪生活。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读一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

4、孩子们,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过着无家可归的生活,能让老百姓继续过这样的日子吗?是啊,大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5、出示: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谁来读一读。(指导读出坚定的语气)

(设计意图:音乐是灵空的,它可以不经过任何中介,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世界。将画面与音乐两种刺激融为一体,更好的激发了学生对语言的多角度思考、多方位想象。)

三、体会治水的艰辛

过渡:治理洪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在治理洪水的过程之中,大禹做了哪几件事?

1、出示:

2、师生交流。

3、出示第二自然段内容:这一句话中有两个带有数字的词语,你们找到了吗?(千辛万苦、千上万水)

谁能读好这两个词?

4、仅仅是千和万吗?从这个千和万中你读出了什么?

你还能写出几个这样的词吗?拿出学案,想一想,写一写。

大禹吃尽了——走遍了———

5、你吃过苦吗?你吃过那些苦?

猜一猜,在治理洪水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师补充:由于常年泡在水中,他的脚跟都烂了,脚趾甲也脱落了大腿皮在劳动中都磨破了。艰苦的劳动,使他的手长满了老茧。

有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回忆自己吃的“小苦”,猜测大禹吃的苦,加上教师的补充,学生便能感受到大禹吃的是“大苦”,而且是“千辛万苦”,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6、这只是治水前的准备工作,更大的困难还在后头呢?他还做了什么?

这儿有两个同样的数字——(九),这个九也是很多的意思。

7、教师板书画图,帮助学生理解。

挖了许多的沙——劈了许多许多——(引读)齐读。

8、讲到这里,老师想起了另一个治水英雄。他就是大禹的父亲

拿出学案,读一读,想一想:大禹和父亲的办法有什么不同?适时点拨:大禹为什么不用父亲的办法?

指名回答,讨论谁的办法好。

9、此时此刻,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大禹?

(设计意图:禹治水的方法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教师板书画图,帮助学生理解。通过学案,了解禹的父亲治水失败的原因,这样对比,学生便能感受到禹的聪明和智慧)

过渡:禹就是这样风里来雨里去,一干就是十三年。引出课文第3自然段

四、续讲故事,深挖人物内涵

1、读到这里,你的小脑袋里有什么问题吗?

(引导学生质疑:禹十三年了为什么一次也不回家看一看?他不想自己的妻子吗?不想自己的孩子吗?他的孩子不想爸爸吗?他这么做是为什么呀?)

2、老师也有好多疑问,让我们看一段视频,这段视频的名字就叫《三过家门而不入》 看完后老师有问题要考你们,看看谁看的最认真,最善于思考。

播放视频。

(禹第三次经过家门的时候,高-潮处停止)

3、禹的儿子会对禹说些什么呢?禹又会怎么说、怎么做的呢?此时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大禹?(为了治水,为了百姓的幸福。)

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此时此刻,你想对禹说点什么?

4、孩子们,难道大禹不想念自己的妻子,自己的孩子吗?他也是有情的人啊,他多想回去看一看那啊!可是为了治理洪水,为了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他舍小家而顾大家,三过家门而不入啊!让我们带着这崇敬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感人的故事吧!

板书:为民造福

(设计意图:“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动画片段,加上动听凄婉的二胡曲,气氛的渲染、成功的引导,让学生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主人公,让学生的脉搏和作者的脉搏一起跳动。采用“情感填白式”、“故事续讲式”的方法,故事高-潮处戛然而止,留下悬念,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入情入境地引导孩子说话,既训练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又让大禹的英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得到进一步丰满。)

五、前后对比,情中悟理

过渡:经过十三年的努力,洪水被制服了,读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此时你的心情怎么样?自由读课文。

1、老百姓还用过无家可归的日子吗?想象一下,此时老百姓在做什么?(想象、交流)这样的日子就叫——(安定的日子)

2、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对比读,你想对大禹说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朗读,学生更深切的感受到安定的生活对老百姓来说是多么大的幸福,在词句的训练中自然地凸显出文章的主题。)

3、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制水的伟大英雄—大禹,让我们再一次深深地呼唤他—大禹。

六、布置作业:拓展阅读

我国古代还有很多这样了不起的人物,推荐阅读:《愚公移山》

(设计意图:“情动于中而形于外”,挖掘教材蕴含的思想性,进一步激起了学生内心

附:板书

附:

《大禹治水》学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从治水艰难和三过家门而不入两个方面体会大禹治水的顽强意志和不顾小家顾大家的献身精神。

一、默写生字词

二、“吃尽了千辛万苦”是什么意思?“走遍了千山万水”是什么意思?

1、“千”和“万”说明了什么?它不是说真的走了一万座山,趟过一万条河,而是形容很多。

2、做一做:写出像千辛万苦、千山万水这样的词,越多越好:

千( )万( ) 千( )万( )

千( )万( ) 千( )万( )

3、一个“千山万水”给了我们无穷的想象天地。想象一下大禹会吃到哪些苦呢?

三、读一读、想一想

1、尧帝在位的时候,人们为了逃避水患,经常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于是四方首领推荐鲧(禹的父亲)去治理洪水,鲧用了“土掩”的方法,造堤筑坝来围堵大水,结果用了9年的时间,仍然没有把洪水治理好。禹吸取了父亲的教训,改正了围堵的方法,用“疏导”的办法,凿山挖河,最终制服了洪水。

2、读了这段内容,你觉得禹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自学质疑

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你有什么疑问吗?你的小脑袋里在想什么?

五、名言欣赏——孔子说:如果没有大禹,我们可能都变成鱼虾了。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2016-09-07 17:41 | #2楼

教学目标:

1、了解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2、知道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原因,感受大禹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想象大禹一心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感人情景。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大于怎样不辞辛苦,并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制服洪水为民造福的精神。体会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是 。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他治水的故事。(板书:治水)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凶猛的洪水害得百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无家可归的日子。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下决心一定要把洪水治理好)

二、细读课文,体验感悟

1、治理,简单的两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谈何容易啊。禹是怎么治水的,在 治理洪水中他做了哪几件事?请你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看看四千多年以前,去看看禹是怎么治水的。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第3自然段找一找,画一画。

2、交流反馈

(1)说说禹在治理洪水的过程中,做了哪几件事?

(2)读大禹治水的段落

(3)理解数字“九”

(4)禹在治水的过程中会吃遇到哪些困难呢?

(5)禹在治水的过程,历尽了千难万险,吃尽了千辛万苦。引读:晚上他常 他只好拉拄着棍子走路

说说读了这句话,你们想对禹说些什么?

(6)(播放视频)你看,禹正脚穿草鞋,挥舞铁锹 ,带领老百姓把龙门山凿开一个大洞,挖宽了许许多多的河道,终于把洪水引到东边的大海里了。

(7)说到这里,老师不得不想起另一个治水英雄——禹的父亲。他也花了九年的时

间来治水,不过他用的是堵的方式。水来土挡,结果水越堵越大,治理成功了吗?禹接着治,他有没有用父亲的老方法——堵?

为什么不用堵的老方法呀?

那禹用的是什么方法?

这么一疏,洪水有了去的地方,它一泻千里,流入了大海,因为海能纳百川呀。这个方法好不好?谁来把这个好方法读一读。

(8)小结,此时此刻,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大禹?

三、引入情境,境中悟情。

(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过渡:禹就这样一心扑在治水,风里来雨里去,一干就是整整10年。

1、出示填空:为了治水,禹三十岁()结婚,在家()住了四天,()告别了妻子。禹治水十年,曾经()路过家门,()顾不得进去看一看。

2、读到这里,难道 你们没有什么疑问吗?你的小脑袋里都想什么?

理解“才、仅仅、就、却”

3、大家说说一周有多少天?一个月多少天?一年多少天?十年知道多少天?三千六百五十多天哪!这期间他没有回过家,而仅有的三次路过家门的机会,但是还是没有回家?如果是你,当你一年、二年见不到你的父母,你会怎么想?禹的儿子从出生到现在见不到他的父亲,他幼小的心灵又会怎么想?有一天,禹的儿子再也忍不住了,跑去问娘,他会问些什么呢?

面对儿子的百般提问,娘会怎么回答他呢?指名学生角色表演。

4、禹不想自己的妻儿吗?想不想?

他多想回去看一看那啊!可是为了治理洪水,为了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他舍小家而顾大家,三过家门而不入啊!让我们带着这崇敬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感人的故事吧!

5、小结:是的,没有人不爱自己的家,也没有哪个父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可是大禹为了治理洪水,为了让千万的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他舍小家而顾大家。后人用一个成语概括了这个故事,叫做“三过家门而不入”,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赞扬像禹这样“不顾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的人”。

6、读到这里,你想对他说什么?你觉得大禹是一个()的英难?板书:无私。

四、深入情境,情中悟理。

1、过渡:就这样,禹为了治理洪水走遍了千山万水,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把洪水给治服了,想象一下那又是怎么样情景呢?让我们放声朗读吧!(自由读最后一小节)

2、出示图片:洪水退了,大地又恢复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想象一下,这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人们又可以过上安定的日子了,在这安定的日子里,老百姓在做些什么啊?让

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播放视频

3、这幸福美满的日子是谁带来的?大禹给人们带来了什么。

小结:所以啊,大家非常感激这位治水的英雄,禹因此成为人们敬仰和爱戴的英雄。课件出示,引读

4、大禹治水是发生在公元前21世纪的故事,一直流传到公元后21世纪的今天,而且还会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5、学到这,我有一个大大的疑惑了,课文里都是禹、禹 的说,为什么课题要加上一个“大”字,称他为大禹呢?

6、今天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勇敢无畏、智慧、一心为公的伟大英雄----大禹,让我们再一次深深呼唤他-----大禹!此带着无比崇敬之情呼唤他。

五、扩展

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像大禹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像愚公移山,精卫填海,这些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下课找一找有关的资料读一读。相信从他们身上,你们会有新的收获。

板书设计:

开凿龙门

大禹治水 挖通河道 三过家门而不入

引水入海 无私奉献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2016-09-07 14:47 | #3楼

《大禹治水》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5课,本课是一个流传千古的民间传说,讲述的是在洪水泛滥成灾,百姓无家可归时,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文章共4个自然段,按起因、经过、结果安排故事情节。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通过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感受到他无私奉献的精神;从大禹“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挖开九条大河,劈开九座大山”的描写中体会到大禹的顽强意志。课文篇幅短小,选材精当,文中精准规范的语言,如“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挖通大河”“劈开大山”等动宾搭配的词组值得学生咀嚼品味积累;文中“九条”“九座”“十三年”“三次”“十多岁“等数量词的运用对表现人物的精神起到了渲染烘托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关注的重点。

大禹治水的故事距离学生很是遥远,我们的孩子生活在条件优越的平原地区,对于洪水没有直观的认识,再加上年纪尚幼,对大禹治水的艰辛和不顾个人幸福,一心为百姓谋幸福的高尚情怀在理解和感受上有一定的困难。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但这也正是对学生进行情操熏陶的良机,这些在蜜糖中长大的孩子普遍比较自私,不太会主动关心周围的人和事,通过教学本课,可以与现在世界各地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相联系,培养学生悲天悯人的大爱之情。

教学设想:

识字写字,积累规范的语言,培养语感永远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训练重点。针对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有意注意持续时间较短等特点,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的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有情有趣之中达成目标。基于以上认识,本设计旨在让学生在逐层深入中走近大禹,走进文本,感悟语言。整个设计从字到词再到句直至文,学生在认、读、说、看、思、议等学习活动中习得语言,培养情趣,提升能力。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伟、雄、治、洪、害、姓、理”等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没、倒”,理解相关词语,如“洪水”“无家可归”等。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感悟洪水的凶猛,走进故事背景,初步了解大禹是一位为民造福的大英雄。

3、用心品读、积累语言,感受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丰富和规范口头语言。 教学重点:字词教学和语言训练,感悟洪水的凶猛,体会老百姓的痛苦。

教学过程:

一、在识记练说中走近大禹。

(一)出示音节,同音字交流引出“禹”:

1、字卡出示音节“yǔ”,学生读。(指名读,齐读)

2、读着这个音节,你想到了哪些汉字呢?(学生自由说)

3、确实,我们中国的汉字奇妙无穷!同样一个读音,可以表示不同的字,不同的意思。像yǔ,可以是自然气象的“雨水的雨”,可以是动物身上的“羽毛的羽”,可以是包罗万象的“宇宙的宇”。

而这个“禹”(板贴)又是指的——一(学生答)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为重的低年级,同音字学习是一大难点。导入环节运用“看拼音想汉字”引出课文主人公“禹”,既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掌握yǔ这个读音的相关同音字,积累词汇,同时还能使学生辨析判断能力得到增强,引出课文也显得水到渠成。】

(二)检查预习,一句话介绍初识“禹”

1、禹是谁呢?经过预习,你能用一句话介绍一下禹吗?(学生自由说)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词卡“伟大英雄”、“治理洪水”和“很久很久以前”。 (预设:

◆如果学生提到大禹是一位伟大英雄,则相机出示词卡“伟大英雄”,指名读准词语,要求学生了解:在名字前加上“大”其实是人们对禹的一种尊称。并相机在“禹”前板书“大”。

◆如果学生提到大禹治理了洪水,则相机出示词卡“治理洪水”。指名读准字音,尤其注意三个生字“治、理、洪”的读音,并齐读。

◆如果学生提到大禹的生活年代,则相机出示词卡“很久很久以前”,指名读准。相机了解这里的“很久很久”指的是4000多年前,并指导读好这个短语,读出年代的久远,可和“很久以前”作比较。

2、现在,你会用上这三个词介绍大禹吗?学生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渗透规范的句式训练:可以把名字放在前面,比如禹是——;还可以把名字放在后面,比如,什么时候,有一个怎样的人,名叫——)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禹治理洪水的故事。板书——治水。

相机教学生字:治。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相机板贴关键词组“伟大英雄、治理洪水、很久很久以前”,一方面引导学生读准读懂并读好,一方面又能通过检查预习和鼓励变换语序,引导学生懂得运用这些词语规范地介绍禹,进行浅层次地句式训练,从而做到触类旁通。】

二、在思考质疑中了解故事。

1、齐读课题。读着课题,有什么想问的吗?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为什么治?怎么治?结果怎样?)

教师指着板书小结:这是一篇故事性的课文,这样的课文一般是按起因、经过、结果来写的。

2、带着自己的思考再读一读课题。齐读。追问:大禹治理的是什么水?(洪水)

3、教学生字“洪”:齐读。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三、在情境交流中认识洪水

1、联系字义,理解“洪水”:在文中,“洪”是“大”的意思,那么洪水就是指——(很大很大的水)。

2、视频引入,认识“洪水”:洪水大到什么程度呢?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播放洪水视频)

2、交流发言,感受“洪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3、指导朗读,感悟“洪水”:像这样水势大而凶猛又对人类有灾害的洪水我们称为——“滔滔的洪水”(出示板贴)

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教师相机评价,读出洪水的大,洪水的猛)

4、小结过渡,引出文本:是啊,这滔滔的洪水给老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传说,在4000多年以前,也就是禹生活的时代,就发生过这样的大洪灾。看看作者是怎样用文字来描写这次洪水灾害的。

【设计意图:理解洪水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是本课时的难点,对洪水危害的认识越清晰,大禹的形象就越高大。学生也许会在课文的叙述中找到描写洪水的语言,但是他们感受不到洪水的凶猛。通过形象而富有感染力的视频带来的冲击,以及师生彼此的交流碰撞,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洪水泛滥的灾害带给老百姓的苦难,在滔滔的洪水声中,学生也更容易朗读出洪水的来势汹汹】

四、在文本语言中感悟洪灾

●教学第一自然段,屏显第一自然段文字

1、读通文本,纠正字音。

(1)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这一段文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漏字,不多字。

(2)指名读。重点指导多音字“倒”和“没”,后鼻音“姓”。

2、读懂文本,感受洪灾。

(1)这里的洪水造成了怎样的危害呢?指名说。

交流并出示词卡: 淹没 农田

冲倒 房屋

(2)教师引读:你看,这滔滔的洪水一路咆哮而来,淹没了( ),农田被( ),冲倒了( ),房屋被( ),真是太——可怕了。

(3)指导朗读:指名读。小组读。(评价侧重于读出洪水的可怕)

(4)理解“无家可归”

大水淹没了农田,就是说——(人们没有粮食吃)

大水冲倒了房屋,这又是说——(没地方住)

人们没有家住,这就叫——无家可归。

指导朗读——无家可归(指名读,齐读。读出可怜、悲惨的语气)

3、读好文本,升华情感。

一读:可怕的洪水,令人们的生活痛苦不堪,就是因为——女生读第一自然段 二读:这样可怕的洪水,来了一次又一次,看,它又来了——男生读第一自然段 三读:洪水退了,老百姓刚开始种上庄稼,准备重建家园时,它却再次咆哮而来——一齐读第一自然段

7、过渡:面对洪水带来的深重灾难,老百姓多么渴望有一位大英雄拯救他们啊,这时,谁出现了?他是如何治理洪水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设计意图:教师变换次序引读“淹没农田”和“冲倒房屋”,旨在通过训练让学生初步感知动宾搭配结构,培养学生的语感。同时,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到洪水的泛滥给百姓带来的灾难,为进一步理解大禹一心一意治水的奉献精神做好铺垫。最后在一次次的朗读训练中洪灾的危害震撼人心,大禹的形象呼之欲出,他带着责任感和使命感走进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在跃跃欲试中走进了文本。】

四、在图文趣读中走进文本

1、初读课文,扫障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多字不漏字。

(2)指名分自然段读,相机出示重点词语正音(2—4自然段)。

【设计意图:扎实过好字词关,是语文教学必须落实的基本目标。在这个环节上,通过引导学生读重点词语来检出预习效果,又借分自然段朗读感知课文大意,达到以课文为依托赋予词语生命活力的目的。】

2、图文联系,明内容。

(1)观察课文的四幅插图,思考分别对应的是哪一自然段。(以找朋友的游戏方式进行)

(2)指名回答,并能结合文字内容简单说说图意。

【设计意图:运用课文插图,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它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这篇课文有四幅插图,正好和四个自然段相对应。让学生凭借插图找文本,这种找朋友的游戏方式有利

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再结合文字解说图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语言表达等能力,从而训练口语的规范性,促使口头语言进一步发展。这一环节,充分发挥了插图的独到作用,让它为理解文本内容而服务,让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四、在观察比较中练写生字

1、出示要学的生字:治 洪 害 姓

指名读一读并找朋友(扩词)

2、记住字形。

3、学写字:先出示 “治 洪 姓 ”,仔细观察字形,发现什么共同点?(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右同高)

观察“害”,说说怎么把它写漂亮。

4、教师范写,引导学生观察难写的笔画。

5、学生读帖,自己书写,老师巡视。

【设计意图:生字教学时,摒弃了对每个字字形结构的繁琐分析,采用观察比较三个结构相同的生字,来掌握这一类左窄右宽的生字在书写中的重点和难点,省时高效。在示范指导后,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读帖,训练学生自己学写字的能力,有效地落实了低年级识字写字这一教学重点。】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大禹治水》公开课教学设计09-26

大禹治水教案设计02-15

《大禹治水》教案11-14

《大禹治水》的优秀教案03-06

《大禹治水》优秀教案02-15

二年级语文《大禹治水》教学反思03-21

《大禹治水》教案精选15篇02-24

《大禹治水》教案15篇01-27

《大禹治水》教案(15篇)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