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创新>《企业制度创新存在的必要性

企业制度创新存在的必要性

时间:2022-03-19 14:04:00 创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企业制度创新存在的必要性

2017-04-14 清华领导力培训 无忧论文网 企业制度创新比技术创新更重要。民营企业为了能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十分重视企业自主创新,但是,存在着重技术轻制度的倾向,导致企业发展出现了人员不稳、速度不快、寿命不长等不良现象。因此,民营企业要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企业制度创新。

企业制度创新存在的必要性

企业制度创新是企业创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一种更有效的约束本企业职员行为的一系列规则的产生过程,为企业技术创新的组织实施和过程管理提供支撑和保障。它通过激发企业职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从而推动企业进步。企业之间的制度及相关知识基础的差异,使得企业很不容易模仿。

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制度创新比技术创新更重要。民营企业为了能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十分重视企业自主创新,但是,存在着重技术轻制度的倾向,导致企业发展出现了人员不稳、速度不快、规模不大、创新不足、寿命不长等不良现象。因此,民营企业想要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协调发展。

一、企业制度创新理论的发展综述 创新概念自1912年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J.A.Schumpeter,1912)中被首次提出之后,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创新是指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组合主要包括引进新产品、引进新技术、开辟新市场、开辟原材料新来源、实现工业新组织等多个方面”。由此可见,创新理论是一个被纳入经济学范畴的概念,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经济行为的分析和研究领域。创新理论经过不断的丰富和发展,目前已形成两大主要分支:一是创新与技术经济的结合,形成以索洛、阿罗为代表的技术创新经济学;二是创新与产权制度的结合,形成以科斯、若思为代表的制度创新经济学。

熊彼特首开技术创新研究之先河,包括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在内,虽然对企业制度创新有一定的意义,但早期对创新问题的研究重点集中在技术创新领域,如熊彼特关于创新的定义,主要是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来对创新进行类型划分的;此外,希克斯将创新分为“节约劳动型”、“节约资本型”和“中性”三大类;门茨则将创新划分为“基础创新”和“二次创新”两大类(常修泽,1994)[5]。由此可见,他们对创新问题的研究偏重于技术创新,对企业制度创新http://www.ahsrst.cn问题的研究是很有限的。

二、企业制度创新理论的发展综述

(一)企业制度创新理论发展概述

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对人的行为的分析取得了重大进展,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尽管仍假定人是理性的,但已用效用最大化替代了传统的利润最大化假定,理性被理解为人能根据各种约束作出一系列欲望、期望与偏好的选择;二是认识到按传统理论的观点,整个经济活动的协调与组织受“市场”这一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结果会导致社会福利最大化,这样实际上是假定了市场的运作不存在为达成交易而搜寻信息的交易费用。事实上,任何一项交易的完成,都需要进行合约的议定、对合约进行监督和讨价还价等,因而必然存在交易费用,正是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才产生了用于降低交易费用的不同制度安排;三是完全竞争模型要求完全界定私产制度,认为这样是最有效率的,但事实上这只不过是一种理论期望,实际上是很难做到的,现实生活中产权结构的多重特征也证明了这一点。基于这些认识,产权学派企图揭示产权制度的功能及其对社会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的作用;新制度学派认为制度是内生的,并探讨了制度的基本功能、影响制度变迁的各种因素以及作出不同制度安排选择的原因等多个方面。

(二)关于制度的研究

兰斯·戴维斯(Davis,Lance,1971)和道格拉斯·C.诺思(Douglass.C.North,1989)率先在制度创新领域展开了实质性的研究,根据诺思的定义,制度是指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服务程序和道德、伦理的行为规范,具体包括企业的组织方式、产权结构、管理体制及市场规则等;T.W.舒尔茨认为,制度是管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则和某些服务的供给者,是应经济增长的需求而产生的,需求的不同也会导致制度安排的不同;林毅夫认为,人之所以需要制度,是因为一个理性人能力的有限性,他在做出决策时要支付信息费用,以及人生活环境与生产中的不确定性。因此,一方面是人需要用制度来确保生命期的安全;另一方面又需要它来促进与他人的合作,将外部效应内在化。

《企业制度创新存在的必要性》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三)关于企业制度创新的研究

关于制度创新的定义,普遍的观点认为主要是指创新者为获得潜在利润而对现行制度进行变革的种种措施和对策。兰斯·戴维斯(Davis,Lance,1971)和道格拉斯·C.诺思(Douglass.C.North,1989)认为制度创新的全过程包括五个主要的阶段,即形成“初级行动集团”阶段、“初级行动集团”提出制度创新方案的阶段、“初级行动集团”对已提出的各种创新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的阶段、形成“次级行动集团”阶段、“初级行动集团”和“次级行动集团”协作实施制度创新并将其变为现实的阶段。并认为这个过程是动态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同时,制度创新存在时滞效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认识与组织的时滞,即从认识外识外部利润到组织初次行动团体所需要的时间;二是发明的时滞;三是“菜单选择”时滞,即搜寻已知的可替换的菜单和从中选定一个能满足初级行动团体利润最大化的创新的时间;四是启动时间时滞,即可选择的最佳创新和开始旨在获取外部利润的实际经营之间存在的时滞。

39/从边际效用看企业制度创新的必要性2017-03-15 06:06 | #2楼

经济学规律中,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规律叫做边际效用递减。这规律不但很有意思,而且和我们的日常生活,与我们的企业管理联系非常密切。

■■什么叫边际效用递减?教科书上正儿八经的解释是:边际效用递减,是指每增加一个消费单位,它所能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逐步递减。

■■理论比较空洞,那就联系实际,从吃馒头说起吧。吃过馒头的人都晓得,馒头吃下去,会给人香甜和解饿的感觉。所谓效用,就是馒头带给人的这种感觉。至于边际效用,就是你每多吃一个馒头,它所能带给你的新的香甜和解饿的感觉。

这下容易明白什么叫边际效用递减了。那意思是说,当你吃第一个馒头时,香甜解饿的感觉最为强烈;每多吃一个馒头,这种感觉会逐渐递减。即,吃第二个馒头时,感觉不如吃第一个好;吃第三个时,又不如第二个好……依此类推,逐步递减。

不但吃馒头如此,其他消费,也是一样。这是啥原因?为什么消费品(或者劳务)作用于人之后,边际效用会递减呢?追根溯源,还得从人的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寻找原因。边际效用里的效用,实质是消费品(或者劳务)作用于人之后产生的刺激和反应。第一个刺激,作用当然最为强烈,第二个刺激就差一点,第三个第四个刺激就逐渐麻木,愈来愈弱了。

基于人的生理心理总结出来的这个规律,乍一看很简单,其实只要认真琢磨琢磨,蕴含的哲理深着呢。

人们的日常生活如此,我们的企业制度也是这样。制度不仅起着规范行为的作用,而且应具有激励的功效。既然边际效用递减,那就说明,什么制度都是一定时期的产物,刚出来刚使用时效用最大(前提是这些制度必须是符合客观规律和实际,与原来的制度有所改进,并有利于调动职工积极性,能够给职工和企业带来某种效用)。从咱们公司前几年的实践来看,通过以项目管理制度的创新为突破口,对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物资和劳务管理等方面都作了一系列的改革创新,

在对人的管理上,培养和启用了一大批年轻人,同时,通过有效的激励使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得到发挥,个人收入得到了提高……这些制度的创新为公司“十五”的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证,注入了动力与活力。

如今,时过境迁,企业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变化,使原先比较管用的制度其边际效用已经、正在或将要递减。比如,我们的项目管理模式,在矫枉纠偏和新人辈出的情况下,确实是非常必要的,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种模式应用这么多年了,现在它的效用如何?不是要不要创新的问题,而是如何创新的问题。又比如,某人去年收入5万元,比前年有增长,这就对他有刺激,如果今年还保持这个水平,收入对他的效用就不如去年了。再比如,某人刚从工长或项目副经理提拔到了项目经理岗位,或是由项目经理提拔到了分公司或公司经理岗位,这对他是很强的刺激,因为他认为自己受到了重用,有一种成就感,可支配的资源和范围更广了,权力欲望也得到了满足,同时,在物质利益上也获得了更多的效用。但随着他在这个岗位上的时间的延长,如果继续保持原来对他的刺激,他所得到的效用就会递减……。

可以说人人都在预期明天得到更多的效用,企业制度就应该围绕着如何为员工提供更多的效用去创新(这倒不是说企业制度要朝令夕改,而是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使那些不相适应的制度与企业内外形势适应起来)。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保持进取的动力与活力。这道理,其实很多人都明白,只不过我这里从“理论”上稍作解释而已。

【企业制度创新存在的必要性】相关文章:

企业制度创新03-30

企业制度建设的重要性05-10

企业制度建设工作总结11-09

薪酬制度的必要性05-19

规范考勤的必要性04-13

考勤制度的必要性05-18

放开二胎的必要性03-25

严格考勤制度的必要性03-29

关于考勤制度的必要性03-29

薪酬制度存在的问题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