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创新>《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创新教育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创新教育

时间:2022-03-19 14:48:50 创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创新教育

时间过得好快啊,不知不觉本人从事新人教版的数学教学工作已经三个年头了。回顾走过的这三年,从一年级到三年级,本人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虽然到处碰壁,走了不少的弯路,但在不断的摸索中也的确沉积下了不少的教训和感悟。现就本年度教学工作谈一谈我的认识。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创新教育

小学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 我们作为教学第一线教师,如何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小学生整体数学素质,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把创新教育理论运用到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去,提高数学教学成绩,是我们应该研究的一个重要措施。我主要有三点体会:

一、克服学生的不稳定情绪,培养、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三年级学生的年龄阶段一般是九到十周岁,这时,学生开始进入发育期,个性开始占重要地位,自制力弱、活泼好动、易受影响,使注意力分散。心理学告诉我们,注意力是一种基本能力,它是学生顺利学习的必要前提,是获得其它一切能力的基础。在小学阶段,就应该培养少年儿童注意力方面的良好的素质。良好的注意力素质有助于数学的学习;反过来,数学的学习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就是在相辅相成的过程中既学习了数学知识,又培养了这一基本能力。

(一)自然引出,水到渠成。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发挥其无意注意是培养学生注意力的第一步。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凡是学生完全不熟悉的东西,或完全熟悉的东西都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因此,只有结合学生熟悉的知识经验引出他们不熟悉的知识,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例如:在教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时,借助于学生已掌握的乘法数是二位数的乘法知识,我引导并帮助学生逐步解决课本的准备题让学生在无意中接受了新知识。由于我们坚持按照教材的实际,在教学中区别情况加以运用这些知识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循序渐进地

获得了新知识。

(二)合理组织,张弛相间。

由于儿童的注意力持续性还较差,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采用三个环节组织课堂教学:首先是自然的引入才能使学生兴奋的情绪得以稳定,注意力有明确的方向。在此基础上,讲授新课成了中心环节,教师应抓紧时机在上半节课学生注意力较集中的时间内,讲清重点,突破难点。最后一个环节是巩固阶段,让学生对新知有一个完整、准确的把握,师生可以在一种较为轻松的理解和运用。正是因为张弛并用,学生才能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合理而有效的学习知识,充分地利用了课堂。

二、从直观教学入手,促使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主要借助直观形象理解知识,并通过反复练习记忆知识。对待三年级学生不能依然停滞于这样的水平。但是,由于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正处于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这一特点又决定我们的教学不能操之过急。为此,我采取由直观教学入手,并且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方法。比如,在讲乘除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时,教师板书例题:

通过这种方法计算结果的比较,得出乘法时,三个数相乘,结果不变;除法时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每次都能除尽的时候,可以先把两个除数相乘,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的结论。由直观演示到抽象概括,学生掌握了知识,并强化了思维能力的训练。

三、突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促进知识的正迁移发展,防止负迁移的干扰。

学生原有的知识可以促进新知识的掌握,这是知识的正迁移;也可以干扰新知识的学习,这是知识的负迁移。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利用迁移规律,促进学生知识的正迁移发展,防止负迁移的干扰,做法是:

(一)温故知新。

三年级是整数学习的最后一年,其中多位数运算占全年教材的近一半,出色地完成这部分教材的任务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对全年的教学任务的完成都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多位数运算能力学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依赖于一、二年级各种运算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但是我们不

可能抽出整段时间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我的做法是把一、二年级学过的进退位加减法,一位数乘二位数,试商等内容编成口算、听算训练题目,有计划的安排到各节课,作为课前练习。使旧知识对学习起着正迁移作用。

(二)运用比较。

当新旧知识技能十分相似,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往往会受旧经验

的干扰。这是负迁移作用,是学生学习上的难点。这时我便运用比较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消除旧知识向迁移作用。例如:教学运用商

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简便计算时,对题目:51600÷700=73……500 往往有一些学生算错为:51600÷700=73……5,对此我便启发学生用验算的方法发现错误。进而说明余下的“5”是被除数的百位上,应该是“500”的道理。最后教师帮助学生与以前的有余数的除法做比较:被除数和除数消去相同个数的“0”之后,按以前学过的方法求商和余数,这是相同点;不同点在于,如果有余数,应该在余数后面也添上被消去的“0”的个数。当然,这只是指法则的记忆而言,在算理上是完全统一的,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就能记住了。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创新教育》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三)改错练习。

在教学中我不仅注意到从正确的方面教给学生的知识,而且注意到从反的方面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例如,讲运用商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简便计算,除了用上面的比较法,在学生掌握了方法之后,我还注意到学生由于死背法则,往往对其中的关键词语记忆模糊或者理解不深造成的可能错误,于是我就编排了一些错例让学生改错: 如“910÷50 = 18……1 900÷40 = 22……2”等等。

当然,以上这些都只不过是本人的一已之见而已。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想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首先得提高教师的素质,因此我们老师就要不断的研究教材,探索教法,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不断探索与时俱进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从而更好的贯彻新大纲要求的素质教育。

2011年7月8日

浅谈如何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意法教育2017-03-15 18:52 | #2楼

要实施创意法教育首先要创设新意,要想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融入创意法教育,就要求必须从数学的角度上理解问题、提出问题,并能够使用所学的数学技能和知识来解决问题,创设新意,通过这些过程来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时实施创意法教育,还要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程度、理解程度不同而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所以,在小学三年级数学学习这个重要阶段中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主要学习知识的过程就是课堂教学,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的质量高低。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意法教育,是提高学生数学成绩的重要措施。

1、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调动课堂气氛 心理学的研究说明,要想使学生的思想处于活跃的最佳状态,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并使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1]。

1.1、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教师在教学中,要给每一个学生创设出各种各样的表现平台,使师生之间能民-主、和-谐和平等的交往,提高数学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可以轻松愉快,提高学生对解决数学问题的热情。当学生中产生创新独特的想法时,不要轻易否定,要特别呵护、引导和启发,以此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1.2、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在教学的时候,需要让学生拥有充足的自学时间,学生的联想空间应该得到教师的保护。当课堂上学生产生疑问时,要先让同学之间互相合作解决,解决不了的时候再由教师来解决,并统计出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教师给予的多种方法,让学生产生对创新意识的足够兴趣,让学生逐渐形成善问和会问的思维品质。

2、提高和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2.1、合理组织,张弛有度

因为小学生的持续性注意力还不够集中,所以需要根据这个特点,在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自然引入需要学习的知识,稳定学生兴奋的情绪,使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并在这基础上,讲授课程中的重点部分,授课教师需把握好时机,在学生注意力较集中的上半节时间内,讲授重点,突破难点。最后是巩固阶段,使学生对新知识有一个准确和完整的把握,可在一种较为轻松的的气氛中运用与理解。正是因为张弛有度,才能使学生一直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才能有效的学习知识,使课堂的时间得到充分利用。

2.2、自然引出,水到渠成

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更进一步的知识,吸引学生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只要是学生完全熟悉或者是完全不熟悉的知识,都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所以,只有在学生掌握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来引导他们学习不熟悉的知识,才能集中他们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2]。

3、从数学的角度创设新问题

3.1、培养学生善于提问和敢于提问的能力

孩子的天性就有“好学多问”,学生提出的问题表示着学生思维的萌芽,小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体现出他们对生活中的数学思考能力。但是,因为小学生对提问的技巧和方法掌握不够熟练,常常在课堂上表现的有点胆怯。想要学生敢于提问,就先要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的胆量和勇气。教师应以身作则,尊重学生,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和态度,让学生觉得有信任、安全与尊重等情感因素,使学生可以产生情感共鸣,使学生可以自主、勇敢的提出问题,产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问

在实际的生活中也有着许多的数学知识,数学问题的产生多是因为生活情境。教师要根据学生掌握的“最近发展区”,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焦点和热点,给学生提供一个丰富的背景材料,从学生熟悉的事件和事物等着手,在使用讲故事、现实再现、猜迷、竞争和游戏等手段,创设具有挑战性和生动有趣的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3、运用比较

当学生掌握的新知识和旧知识技能十分相似的时候,旧知识往往会干扰到学生接受新知识。这就是负迁移作用,也是学生学习上要克服的问题。这时教师需要使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突破难点所在,避免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负迁移作用。

3.4、温故知新。

小学三年级是数学中学习的最后阶段,全年教材的近一半都是多位数运算,出色地完成这部分教材的教学任务,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计算能力,而且起着对全年的教学任务出色顺完成的重要作用。学生多位数运算能力怎么样,较大程度上是看对一、二年级各种运算的掌握和理解情况。但是教师不可能抽出太多时间帮助学生来温习旧知识,可以把一、二年级学到的个位数乘二位数、进退位加减法等内容编成听算和口算等训练题目,合理的穿插到各节课中来,并且作为课前练习,让旧知识对学习新知识起正迁移作用。

4、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表现在学生可以认识到实际生活中所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够运用到所掌握知识方法从数学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面对新的数学问题时,能寻找其在现实中的应用,并研究其应用价值。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弄清在课堂中的问题,并且还要知道怎样去运用课堂上所掌握数学技能与知识去解决问题,有意识、自觉地地认识周围的事物,处理和理解相关的问题,使所掌握的知识成为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从而使数学“源自于生活,用之于生活”[3]。

5、坚持以人以人为本教育观念 在创意法教育中指出

要使“最差”的学生改变成“最好”的学生,让“中等”的学生有所发展,让最好的学生能做到真正最好。要实现创意教育法的理念,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公平对待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数学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给学生充裕的空间与时间,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展示,尊重学生应有的权利,并且以学生学习为主体,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6、结论: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创新教育】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03-19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03-20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03-20

如何开展创新创业教育05-18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精神03-20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性发散思维03-20

教育开展活动中的创新03-05

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启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03-20

谈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03-20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创新精神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