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经典励志>培养方法>《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方法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方法

时间:2022-03-20 00:50:36 培养方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方法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方法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对于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开设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现代信息社会对基础教育的要求,是教育适应21世纪挑战的需要,也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为: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必要的信息处理能力,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引导学生学会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学习和解决问题。(摘自《小学信息技术实施纲要(草案)》)。小学信息技术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获取、处理、表达信息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科学习的过程;在活动中感知信息的重要性,初步形成良好的信息意识;通过动手操作,掌握利用计算机等常见信息处理工具搜集、处理信息的操作与方法;形成积极参加信息技术活动,主动探究信息技术工作原理和信息科技奥秘的求知欲;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观察、思考和讨论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社会现象,养成适当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要真正落实新课改精神应用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我认为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1.自主探究法

自主探究,是指学生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而进行的创新性学习。即学习过程呈现自主、主动、创新三个相互依存的层次。自主探究强调学生在反复实践中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学生一般可按这样四个步骤来进行:自学生疑→合作质疑→归纳释疑→巩固拓展。学生通过直接观察、感受到事物的外部形态和变化现象,从而获得知识、经验、能力或者验证所学知识的一种方法,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信息技术课中有许多教学内容本身就适合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比如计算机的认识、开机与关机、窗口的认识、工作界面的认识、用画图画画、整理桌面等等,这些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完全能够掌握。在学生自学产生问题的时候,还可以利用小组来进行讨论,然后归纳出问题解决的方法,最后用掌握的方法来完成新的任务。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2.设问学习法

“学会提问”就是学生酝酿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学中,首先要鼓励学生提问,对敢于大胆质疑的学生要表扬,对提问的兴趣要保护。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疑问,经过一定时间的准备,提出问题。酝酿问题、发现问题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包含学生的知识素养、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学生能带着问题学习,并不断寻找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只有把这个过程完全交给学生,才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地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设问学习的一般步骤是:发现问题→明确问题→解决问题。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问题是很多的,教师要善于抓住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我在让学生学习西师版教材中《美化你的幻灯片》一课时,需要在幻灯片中添加艺术字。教师首先让学生针对这一课题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学生可能会问:怎么去添加艺术字呢?如何让自己添加的艺术字更加漂亮呢?怎样使用“艺术字”工具呢?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就可以采用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学习。教师对这些问题进行明确后,归纳出关键问题,让学生通过看书,讨论再去操作等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3.任务驱动法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为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它要求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让学生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完成教学任务。

比如,我在教学《创建动画幻灯片》一课时,出示了一个任务:怎样让自己制作的幻灯片动起来。学生就带着这个任务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让学生自己在“幻灯片放映”这个菜单中自己尝试发现,然后和同学一起解决老师这节课布置的任务。

4.尝试学习法

尝试学习,就是突出让学生尝试,在自觉训练中掌握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其一般步骤是:提出目标→预习教材→尝试练习→教师点拨→再次练习。

信息技术课有个突出的现象,学生都特别想自己动手,有的学生一进电脑室就打开电脑自己开始做起来了,甚至会出现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偷偷做的现象。因此,教师就应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让学生进行尝试学习。在信息技术教材中,每课都有示范的图片,也有明确的步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先提出学习的目标,目标要明确,这样就不至于让学生的尝试变成“乱试”;然后让学生预习教材中的内容,并跟着图片尝试完成类似的练习;当学生碰到问题时不要急于直接帮助学生解决,而是提供一些启示和鼓励,让学生再次练习,直到最终掌握技能。

5.合作学习法

所谓“合作学习”,就是指组织若干名学生或若干学习小组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教与学的任务,并以他们小组的表现为依据获取奖励或认可的一种教学模式。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允许由学生来进行选择,就决定学生“人人有事可做”、“人人有兴趣学”。教师的任务从主要是讲解和讲授,转化到主要是指导学生学习,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给予个别辅导。学习方式也从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转化到主要是学生自学和小组合作学习。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协作的社会,我们上信息技术课时,同样要教导学生与他人合作,指导学生进行自学。因为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同学间可以讨论、交流、互助,取长补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对学生的上机指导,通过分组练习使学生完成对知识的巩固加深。学生运用合作学习法时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表达方式来理解、消化老师布置的任务。它是一种最能体现人与人之间合作精神的学习方法。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往往教师的“主导性”抑制了学生的“"主体性”的发挥,学生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教师的精心设计下,按部就班地进行,学生很少有展示自己独特个性和创造力的机会。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是解决这个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最佳途径。在小组学习中,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观点,主动采取行动去验证自己想法的正确性,由此发展自己的创造力。

比如我在教学用powerpoint2000软件制作演示文稿中的《美化自己的幻灯片》这一课时,我就让学生6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有的去上网收集图片,有的去选择音乐,有的输入文字,有的做设计幻灯片版式等,学生在制作幻灯片的的过程中,都能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又能团结一心,取长补短,使他们在活动中锻炼了各种能力。

6.目标学习法

目标学习,就是信息课重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学习。因为对广大小学生来说,计算机不是一种理论课程,而是一种工具,一种技能。可以“急用先学,立竿见影”,要让学生带着目标和问题来学习。

例如:对一个没有电脑基础的学生,可以先让他们自己学习如何上网,如何使用鼠标、键盘,如何浏览网站,如何存盘,如何复制文件,等他们掌握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教他们windows等较深、较难掌握的内容。同时,对于一节信息技术课,我们既不能只上机不讲解,也不能只讲解不上机。一般情况下,一节课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来讲解,三分之二的时间让学生上机实践,为了提高学生上机的质量,尤其注意强化疑难解答这个环节。如教学word2000文字处理时,先讲解文字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方法。然后让学生上机,我就在教室巡视以便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争取使他们提出的问题能马上得到回答。在巡视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或完成得较好的,则请他帮助辅导其他的同学,这样既可使每个同学都能及时得到指导,又锻炼了小助手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内容得到巩固。

总之,法无定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学生才能学到知识,形成技能;只有让学生学以致用,学有所用,才能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用于解决现实中的具体问题;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也是开设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真正目的。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方法】相关文章:

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03-01

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04-25

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05-15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04-03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03-03

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04-07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03-24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1-12

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04-06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心得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