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时间:2023-06-10 22:35:48 赛赛 名词解释 我要投稿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类的学习、教育干预的效果、教学心理,以及学校组织的社会心理学。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2、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3、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4、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个时期称为关键期。

  5、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6、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7、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8、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存在着个体之间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9、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10、掌握学习:是指向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最佳的教学和给予足够的学习时间而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掌握的程度(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80-90%的教学评价项目)。

  11、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2、广义的学习:是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13、知识:是客观事物的特征和联系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它是来自反映的对象本身的认知经验。

  14、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符合法则要求的活动方式,它是来自于活动主体所做出的行动及其反馈的动作经验。

  15、行为规范:是用以调节人际交往,实现社会控制,维持社会秩序的思想工具,它来自于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交往经验。

  16、强化:是指在刺激-反应联结中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的手段。

  17、正强化:通过施加满足刺激来提高反应发生的概率。

  18、负强化:通过撤消某一厌恶刺激来提高反应发生的概率。

  19、消退: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

  20、惩罚: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

  21、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基本态度和方法。

  22、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23、接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

  24、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其目的是为新的学习任务提供观念上的固着点,增加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以促进学习的迁移。

  25、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它一般有三种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强化功能。

  26、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27、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学习需要也称为学习驱力。

  28、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29、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30、附属的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31、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学习期待就是学习目标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

  32、诱因: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33、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34、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35、替代性强化: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

  36、自我强化: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

  37、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

  38、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39、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来源:考试大网

  40、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41、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42、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43、一般迁移:也称普通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44、具体迁移:也称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或经过某种要素的重新组合,以迁移到新情境中去。

  45、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

  46、顺应性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47、重组性迁移:指重新组合原有认知系统中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

  48、心向与定势:指先于一定的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

  49、知识: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

  50、感性知识:是对活动的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可分为感知和表象两种水平。

  51、理性知识:是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包括概念和命题两种形式。

  52、感知:是人脑对当前所从事的活动的对象的反映。

  53、表象:是人脑对从前感知过但当时不在眼前的活动的反映。

  54、概念:反映的是活动的本质属性及其各属性之间的本质联系。

  55、命题:表示的是概念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是不同对象之间的本质联系和内在规律。

  56、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

  57、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它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58、心智技能: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的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加工外在的信息。

  59、认知策略: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的程序性知识,主要用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加工活动。

  60、符号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

  61、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

  62、命题学习:指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

  63、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

  64、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

  65、并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

  66、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

  67、概括:指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从而获得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认识的活动过程。

  68、变式: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69、前摄抑制:是指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70、倒摄抑制: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71、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

  72、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73、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74、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75、操作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

  76、操作模仿:即实际再现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

  77、操作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78、操作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79、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

  80、原型操作:就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

  81、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

  82、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83、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84、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

  85、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有助于学生适应环境并调节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的作用。

  86、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87、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88、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89、元认知:是指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它具有两个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90、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91、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92、理解问题:就是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并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即形成问题的表征。

  93、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94、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95、聚合思维:是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

  96、头脑风暴训练: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的训练。

  97、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98、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99、道德认识: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100、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101、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们行动的现象。

  102、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103、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模仿,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104、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105、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的一种最重要的形式,它是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发生的替代性学习。

  106、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107、心理评估: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108、心理辅导: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学校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依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的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与维持学生心理健康,使其在学习、工作与人际关系各个方面做出良好适应。

  109、系统脱敏:是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时,我们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

  110、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

  111、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

  112、教学策略:指教师采取的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一切活动计划,包括教学事项的顺序安排、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相互作用设计等。

  113、发现教学:又称启发式教学,指学生通过自身的学习活动而发现有关概念或抽象原理的一种教学策略。

  114、情境教学: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115、合作学习:指学生们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116、个别化教学:是指让学生以自己的水平和速度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策略。

  117、程序教学:指一种能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以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的个别化教学方法。

  118、计算机辅助教学:指使用计算机作为一个辅导者,呈现信息,给学生提供练习机会,评价学生的成绩以及提供额外的教学。

  119、课堂管理:是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120、群体: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

  121、群体动力:影响群体与成员个人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称为群体动力,包括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群体气氛以及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

  122、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凝聚力常常成为衡量一个班级集体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123、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

  124、课堂气氛: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

  125、课堂纪律: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实现课堂目标而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

  126、教师的领导方式:是教师用来行使权力与发挥其领导作用的行为方式。勒温曾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民主型和放任型等三种类型。

  127、人际交往: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里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

  128、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

  129、合作:是指学生们为了共同目的在一起学习和工作或者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

  130、竞争:指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过程。

  131、课堂结构: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课堂结构,它包括课堂情境结构与课堂教学结构。

  132、课堂常规: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课堂行为准则。

  133、问题行为:指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

  134、教学评价:指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其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

  135、测量:是一种收集资料数据的过程,是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操作程序,将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结果确定为一种量值,以表示学生对所测问题了解的多少。

  136、测验: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系统程序,即通过观察少数具有代表性的行为或现象来量化描述人的心理特征,为了减少误差,测验在编制、施测、评分以及解释等方面都必须遵循一套系统的程序。

  137、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实施的评价。

  138、总结性评价:也称终结性评价,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如一个单元、章节、科目或学期)结束后进行的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的测定。

  139、常模参照评价:是指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报告评价结果。

  140、标准参照评价:是基于某种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等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141、配置性评价:或称准备性评价,一般在教学开始前进行,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

  142、诊断性评价:有时与配置性评价意义相当,指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与个体差异;有时指对经常表现学习困难的学生所做的评价,多半是在形成性评价之后实施。

  143、正式评价:指学生在相同的情况下接受相同的评估,且采用的评价工具比较客观。

  144、非正式评价:是针对个别学生的评价,且评价的资料大多采用非正式方式收集的。

  145、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水平的测验。

  146、教师自编测验:是由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测验目的,自己编制的测验,是为特定的教学服务的。

  147、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

  148、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149、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对所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

  150、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做罗森塔尔效应,或叫皮格马利翁效应。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1、学习(14):是指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的个体经验,并有经验引起行为相对持久的变化的过程。

  2、准备律: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当某一刺激与某一反应准备联结时,给予联结就引起学习者的满意,反之会引起烦恼。

  3、练习律:指一个学会了刺激反应间的联结,练习和使用的越多,就越来越得到加强,反之变弱。

  4、效果律:如果一个动作跟随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

  5、正强化:某一情境中增加某种刺激,有机体反应概率增加,该刺激产生的作用即正强化。

  6、负强化(11):某刺激在有机体做出一个操作反应后消失,反应概率增加,该刺激产生的作用即负强化。

  7、先行组织者(02、08):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的,先于学习任务呈现的一种包摄性较广的,概括水平较高的引导性的学习材料。

  8、知识:一般仅指能储存在语言文字符号或言语活动中的信息或意义,如各门学科的事实、概念、公式、定理等

  9、技能:指经过练习而熟练掌握的对已有的知识经验加以运用的操作程序

  10、动作技能:指经过练习而形成的,由一系列实际动作以合理、完善的程序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

  11、智力技能:指经过练习而形成的,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认知活动方式

  12、具体概念(加涅):能够通过直接观察而获得的概念(定义概念:只能通过概念的定义而获得的概念)

  13、概念形成:是个体以直接经验为基础,从大量具体例证出发,通过归纳的方法抽取一类事物共同属性,从而获得初级概念的过程

  14、概念的同化(04、10):指主体将其所遇到的外部信息直接纳入自己现有的智力结构中,获得新概念的过程

  15、问题解决:一般指问题情境中超越过去所学原理的简单运用而产生一个解决方案,是一种高级形式的学习

  (由一定的情景引起,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问题解决是思维活动的方式之一。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分4个阶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16、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包括对事实、规则、事件等信息的表达,是一种相对静态的知识。以命题和命题网络来表征

  17、程序性知识(14):是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在头脑中是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来表征的

  18、命题和命题网络:命题是知识的基本单元,一个命题相当于一个观念,知识之间互相联系就构成了庞大的命题网络。

  19、模式与模式识别:模式是由若干元素按照一定关系组成的一种结构,在实际生活中,各种物体、字母、图形、声音等都可以是模式。模式识别学习是指学会对特定的内部或外部刺激模式进行辨认和判断。(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类型)

  20、学习策略(11):是个人学习方法和个人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调节与控制以提高认知操作水平的技能。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21、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这些技术和方法能使学习、记忆及问题解决等信息加工活动较为有效地进行

  22、精加工策略:是一种深加工策略,是指人们为了更好地记住所学的东西而对学习材料做充实意义性的添加、构建和生发。

  23、元认知策略(12):指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过程的有效监测和控制。元认知策略对认知策略起着补充作用,它监控和指导认知策略的运用

  24、元记忆:元记忆是元认知的一种形式,它是指人对自身记忆活动的认识、评价和监控过程。

  25、学习迁移(01、07):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所产生的影响。包括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又包括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26、正迁移:又称积极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积极影响或促进作用

  27、负迁移:又称消极迁移(干扰),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消极影响或阻碍作用

  28、共同要素说(12):桑代克提出了迁移的共同要素说,又称相同要素说,认为先后两次学习只有在内容上有共同元素或共同成分时才能发生迁移。

  29、概括原理说:贾德认为,迁移产生的关键在于学习者能够概括出两组活动之间的共同原理,而且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性越大(水下击靶实验)

  30、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是实现学习迁移的“最关键因素”,设计适当的“先行组织者”来影响认知结构变量,可以促进学习迁移,这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

  31、智力: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心理机能,是认知方面的能力,是认知活动中最一般、最基本的能力。

  32、品德(10):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个人根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特征或倾向。

  33、道德认识(13):指对道德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其中包括道德概念、原则、信念与观点的形成以及运用这些观点去分析道德情境,对人对事(包括对自己的言行)作出是非、善恶等的道德判断

  34、耶基斯多得森法则:在中等难度的任务中,动机水平为中等时,学习效果最好。随着任务难度的不断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随之下降的趋势。

  35、场独立性:场独立性是指内部信息加工较少受外界参照物影响的认知方式。

  36、习得性无力感(09):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的个体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

  1、认知:人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的心理的最基本的过程。它包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惟和言语等。

  2、情绪: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还会产生对事物的态度,引起喜爱、厌恶、满意、不满意等主观体验。

  3、个性心理特征或个性:人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特征,使人们之间形成差别。这些心理特征有的是暂时的、偶然的,有的是经常的、稳定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称之为个性心理特征或个性。

  4、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规律性的方法。

  5、心理测量法: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6、实验法:有控制的观察。它是在控制条件下,操作某种变量的变化,研究这种变量的变化对其它变量所产生的影响。

  7、个案法:以个人或一个团体为研究对象,在广泛搜集研究对象的家庭、社会环境、个人经历、健康状况等多方面资料的基础上,考察其心理活动规律的过程。

  8、无意识:是相对意识而言的,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9、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的两个特点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10、不随意注意:又叫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的一种初级表现形式。

  11、随意注意:又叫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2、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13、注意的稳定性:注意在同一对象或活动上所保持时间的长短。这是注意的时间特征,也称为注意的持久性。

  14、注意的广度:又称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能够清楚地把握注意对象的数量。它反映的是注意品质的空间特征。

  15、注意的分配: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和活动。

  16、注意的转移: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有意识地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

  17、睡眠:是与清醒相对的意识状态。

  18、催眠:由催眠师诱导而出现的一种介于清醒与睡眠之间的、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19、感觉:是人们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的最初阶段。外部的物理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的头脑接受和加工了这些刺激的属性,进而认识了这些属性的过程,这就是感觉。

  20、感觉的绝对阈限: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感觉的绝对阈限。

  21、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能够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

  22、差别阈限: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别,也叫最小可觉差。

  23、韦伯定律:德国生理学家韦伯曾系统研究了人类的差别阈限,并提出了心理学史上的第一个“自然定律”——韦伯定律,该定律的的核心观点是:引起最小可觉差的刺激变化量和原刺激强度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一关系可以用公式来表示:

  24、三色论:有三类视锥细胞,分别对红、绿和蓝这三种不同波长的光敏感。当它们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红、绿、蓝是基本的颜色感觉,其他的颜色感觉都是由这三种颜色组成的,黑和白的感觉是由视杆细胞产生的。

  25、对立过程理论:颜色视觉产生于三个基本的系统,每个系统包含两种对立的成分,分别是:红-绿,蓝-黄和黑-白。所谓对立,就是指当一对系统中的一种颜色成分(如红色)被激活时,对另外一种成分的感受就会被抑制。

  26、频率理论:耳蜗中的基底膜和镫骨是按相同的频率运动的,振动频率与声音的原有频率相适应。

  27、位置理论:不同音高的声音会激活耳蜗中的不同区域,高音区位于耳蜗底部,接近卵圆窗,低音区则位于耳蜗顶部。

  28、知觉:人们通过感官获得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分析与解释后,产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

  29、知觉恒常性: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稳定的特点。

  30、大小恒常性:对物体大小的知觉不因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像的大小改变而改变。

  31、形状恒常性:人对客观事物形状的知觉不因它在视网膜上的投影变化而变化。

  32、颜色恒常性:人不因照度导致的物体颜色变化而保持对其颜色知觉恒定。

  33、知觉适应:当刺激输入发生变化时,我们就需要改变自己的知觉习惯来适应这种变化,这就是知觉适应过程。

  34、知觉定势:主体对一定活动的预先的特殊准备状态。

  35、空间知觉:人对客观世界物体的空间关系的认识。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深度知觉等。

  36、肌肉线索:主要是指来自于眼部肌肉的深度线索,这类线索包括调节和辐合。

  37、单眼线索:用一只眼睛就能感受的深度线索。由于二维图形的深度知觉靠一只眼睛就能感受到,所以单眼线索也被称为图形深度线索。

  38、时间知觉:时间是物质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表现,时间知觉正是对这一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39、运动知觉:人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的知觉。对于运动的知觉既包括来自视网膜的视觉信息,也包括来自眼睛追随某个物体运动时的肌肉变化信息。

  40、真实运动:物体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的物理位置变化。

  41、似动: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在静止的物体间看到了运动,或者在没有位移的地方,看到了连续的位置变化。

  42、诱发运动: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

  43、自主运动:如果让你站在只有一个静止光点的黑暗房间里,盯着那个光点看几分钟后,你就会感觉那个光点在移动,这是一种自主运动现象。

  44、错觉: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45、记忆: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信息加工的观点认为,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46、感觉记忆:也叫瞬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信息输入感觉器官后,感觉信息在极短的时间内以感觉痕迹的形式在人脑中被保留下来的过程。

  47、短时记忆: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一般是指保存时间少于1分钟的记忆。

  48、长时记忆:信息经过充分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的保留下来。

  49、陈述性记忆:主要是指对事件、情景或知识的记忆。

  50、程序性记忆:主要是指对技能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

  51、情境记忆:也被称为自传体记忆。指对那些发生于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的事件或情景的记忆。

  52、语义记忆:个体关于世界的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53、内隐记忆:在个体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影响。

  54、外显记忆: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

  55、编码:人们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或者说是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过程。

  56、存储:将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和思考过的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们的头脑中。

  57、提取:从记忆中查找已有的信息的过程,58、感觉记忆:也叫感觉登记。指在物理刺激不再呈现时,信息以一种相对原始的、未被加工的形式在较短的时间内保持的过程。

  59、图像记忆:视觉器官能识别刺激的形象特征,能保持一个生动的视觉图像,是感觉记忆的一种主要编码形式。

  60、声音的感觉记忆:被称作声像记忆,是指当听觉刺激停止后,回声仍在听觉系统中短暂持续的现象。

  61、组块: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将几种水平的代码归并成一个高水平的、单一代码的编码过程。

  62、回忆:人们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形象或概念进行直接提取的过程。

  63、再认: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64、遗忘:记忆的内容不能保持或者提取有困难。信息加工的观点认为,遗忘就是信息提取不出来或提取出现错误。

  65、倒摄干扰:新学的信息干扰了已有的信息的记忆。

  66、前摄干扰: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来的学习材料的干扰。

  67、精细加工: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应用己有的图式和已有的知识使新信息合理化。

  68、自我参照性加工:以自我相联系的方式对词汇进行编码。

  69、思维: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70、动作思维:又称实践思维,是以实际动作为支撑的思维过程。

  71、形象思维:以直观形象和表象为基础的思维活动。

  72、逻辑思维:也叫抽象思维。是指人们面对理论性的任务,运用概念、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时的思维。

  73、聚合思维: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利用熟悉的逻辑规则去寻求问题解决方法的思维过程。

  74、发散思维:人们沿着不同方向思考,通过重新组织当前具有的和记忆系统中已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想。

  75、常规思维: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直接解决问题。

  76、创造思维: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77、思维的过程:人们在头脑中,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

  78、比较: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共同点、不同点及关系。

  79、分类:在头脑中根据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把它们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思维过程。

  80、抽象:在头脑中把同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取出来,并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

  81、概括:在头脑中把抽象出来的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使之普遍化的思维过程。

  82、表象:事物不在主体面前呈现时,大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形象的认知过程。

  83、想象: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84、无意想象:没有预定目的、不由自主的产生的想象。

  85、幻觉:一种在异常精神状态下产生的无意想象,86、有意想象:按照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

  87、再造想象:根据现成的描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88、创造想象:在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89、幻想:指向未来的、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

  90、问题解决:最为普遍的一种思维形式。当人们想要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但又不能立即找到实现该目标的合适路径时,其所从事的活动,都可以称作问题解决。

  91、算法:解题的一套规则,它精确的指出解题的步骤。

  92、启发式策略:凭借经验的解题方法,也可称为经验规则。

  93、手段-目的分析: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

  94、思维定势: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

  95、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定势: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如果先前曾采取某种方法解决某类问题并多次获得成功,以后再次遇到同类问题时还会重复采用同样的方法。

  96、功能固着: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只看到事物的某种典型功能,而看不到该事物其他方面作用的现象。

  97、创造性思维:人们应用新颖的方式解决问题,并产生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心理过程。

  98、顿悟:问题解决者似乎一下子找到了问题解决的灵感,就像在头脑中有个灯泡突然亮起来一样。

  99、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在漫长的社会生产和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元素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一种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的行为。

  100、语言的结构性:每一种语言都是受规则支配的,说同一种语言的人都是以相同的语言规则而不是随机的方式来说话的。

  101、音位: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一个音位表示了语言中被知觉为相同的一类声音。

  102、语素:语言中最小的语义构成单位,是词的构成要素,因此也称词素。

  103、词: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

  104、词汇的理解:也称为词汇识别,是指人们通过听觉或视觉,接受输入的词形或语音信息,并在头脑中揭示词义的过程。

  105、词频:某个单词在书面语言中的使用次数。

  106、词长效应:对于拼音文字的一些研究发现,在词的使用频率相同的条件下,一个词所包含的字母越多,识别时间就越长,这就是所谓的词长效应。

  107、语境:任何一种语言交际活动都是具体的、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进行的,或者说,都离不开什么人说、对谁说、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场合说等,这些语言使用时的环境,就是通常所说的语境。

  108、图式:知识的心理组织形式。它说明了一组信息在头脑中最一般的排列或可以预期的排列方式。也有人把图式看做是有组织的知识单元。

  109、语言产生:也叫语言的表达,是指人们通过语言把所要表达的思想说出来或写出来的过程。语言的生成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种形式。

  110、情绪:有机体反映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态度体验。

  111、主观体验:个体对不同情绪状态的自我感受。

  112、表情:情绪的外部表现,它是在情绪状态发生时身体各部分的动作量化形式,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

  113、生理唤醒:情绪产生在一定的生理激活水平上,也就是要激活神经系统的一定部位,为情绪的发生和活动提供能量。

  114、基本情绪:人与动物所共有的,在发生上有着共同的模式,它们是先天的,不学而能的。

  115、复合情绪:由两种以上的基本情绪组合而形成的情绪复合体。

  116、积极情绪:与某种需要的满足相联系,通常伴随愉悦的主观体验,并能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如快乐、兴趣、满足和爱等。

  117、消极情绪:生活事件对人们心理上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如痛苦、悲伤、愤怒、恐惧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相关文章:

教育心理学经典名词解释09-23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简答09-23

自考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04-10

中学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大全09-23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大全分享09-23

心理学导论名词解释03-01

工程心理学名词解释09-23

心理学重要名词解释总结09-23

心理学研究方法名词解释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