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经典励志>先进性>《论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基层党建工作创新

论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基层党建工作创新

时间:2022-09-24 05:31:01 先进性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论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基层党建工作创新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是从政治上、思想上团结、凝聚广大群众的核心,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决定性力量。在新形势下,面对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共-产-党员和党的基层组织,能否经受住百般诱-惑和腐朽思想的侵蚀,直接决定着党的执政地位的稳固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因此,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必须实现基层党建在新形势下的全面创新。

一、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必须紧紧围绕保

持党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这个核心,把创新服务功能、凝聚民心作为一切工作的切入点。

1、我们党是执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所以,共-产-党员和党的基层组织必须以群众的愿望作为创新动力。群众的愿望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体现以人为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是共-产-党员和党的基层组织终身追求。以人为本就是要营造公平正义的和-谐环境,尊重人的权力、尊重人的尊严,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目标和动力。群众需要发展,需要稳定、民-主、和-谐的社会环境。这就要求党组织工作的创新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满足群众的利益需求。依法维护群众在就业、分配、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切实加强群众生产、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服务功能,使基层党建创新真正发挥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创造幸福生活的作用。二是紧跟形势发展。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许多旧的工作思路和模式已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一些党组织工作制度和程序与群众生活要求日渐脱节,作风问题日渐突出,党员素质跟不上先进管理理念和方式的发展,影响了基层党组织集体作用的发挥。因此,在工作创新过程中,要革故鼎新、锐意进取。要充分发挥基层工作优势,不断找准自身工作与人民群众利益的结合点和着力点。紧跟形势发展,适时调整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引导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力,使基层党建工作更加符合群众利益,实现实质意义上的创新。

2、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所以,共-产-党员和党的基层组织必须在创新服务中更新“官”念。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重新思考为官、为政之道。一是常修为官之德,坚持权为民所用。官德乃做官之本,核心是“正”,指正气、正派。坚持原则,修正错误,光明磊落,浩然坦荡;说正话,办正事,走正道,树正风。官德关键在“清”,“公生明,廉生威”。清正廉洁,正气凛然。所以,共-产-党员和党的基层组织,要在自己面前树一面“镜子”,经常对照自己的言行,“修边幅、掸尘垢、正衣冠”,树立良好的“官”像。要心系人民群众,牢牢记住手中的权利是人民给的,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谋好利。二是常思贪欲之害,坚持情为民所系。以政治原则和道德规范为准则经常警示自己,时时用党的政治要求、政治规范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来要求自己、约束自己,警钟长鸣。自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增强对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侵蚀的免疫力。三是常怀律己之心,坚持利为民所谋。无论何时何地,共-产-党员和党的基层组织,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要以优秀的人格感染人、激励人、赢得人。以真才实学、开拓创新作为立身为官之基。要把讲党性与讲人格统一起来,守信、公道、律己。要倡导奉公守法、廉洁自律。坚持理想信念、坚持勤奋学习、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坚持勤奋工作,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3、服务是新形势下转变职能、开拓工作的基本要求。所以,共-产员和党的基层组织必须创新服务机制。强化宗旨意识,听取民声、顺乎民-意,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一是政务公开,取信于民。政务公开的内容主要包括政务、事务和财务。公开的目的主要是维护群众的知情权和自治权。对其他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也要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定时向群众公布,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切实做到:公开内容规范化、公开时间固定化、公开形式多样化、公开监督一体化;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要相信、尊重、依靠群众。要善于创造和-谐氛围,广开言路,凡涉及事关大局的要事、大事和热点问题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实现科学决策。二是广开诉求渠道,倾听群众呼声。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群众同时也是社会创新的主体。坚持“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党员责任区”和“党员服务区”制度,广开群众诉求渠道、拓宽群众表达的途径、搭建群众发表意见的平台,有利于党的组织和党员更好地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要胸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放开视野,鼓励群众的创造性活动,使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与群众的创造力结合起来。三是建设阵地,长久利民。要最大限度地释放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核心领导能量,多渠道筹集资金、整合资源,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构建为群众服务的阵地和平台。要始终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挂在心上,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长久保障。此外,还要靠决策体现群众利益。在广泛宣传党的正确决策的同时,要具体地为群众谋利益,把联系群众的过程变为群众服务的过程。

《论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职能作用,把创新执政能力作为第一要务落到实处。

我们党是一个具有先进性的政党,要代表人民永远执好政、掌好权,就必须具有很强的创新能力,这是党的生命之根。否则,就会丧失引领时代潮流的品质,丧失来之不易的执政地位。

1、创新能力是执政能力建设的着力点,理论创新是重中之重。所以共-产-党员和党的基层组织,必须积极推进理论创新。面对党情、国情、世情的新变化,能否做到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对当代共-产-党人和党的基层组织能力的最大考验。党要推进理论创新,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始终不渝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一是理论创新的源泉在实践。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当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精神力量。理论创新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并把他们创造的实践经验升华为新的科学理论。为此,要转变党的作风,尤其是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深入群众,深入实践,总结经验,发展理论。要加强对党的执政规律的研究,把党的理论创新活动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二是理论创新的目的在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一切理论的创新,都必须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出发,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把理论创新和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在不断创新中追求发展。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正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三是理论创新的活力在与时俱进。创新是具体的,永无止境的。社会主义事业需要不断开拓前进,这就要求我们强化创新意识,从现实出发,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坚持思维方法的灵活性、多样性和超常性。善于求新、求变,发现新事物,发现新规律,提出新思想,拿出新办法,解决新问题。要培养敏锐的洞察力和高超的预测能力,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刻把握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趋势。在探索规律的基础上,审时度势,抓住机遇,科学预测和规划未来。理论创新与时俱进,发展才会有新思路,改革才会有新突破,开放才会有新局面,党的执政能力才会真正得到提高。

2、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方方面面,是党的建设的基础行工作。加强党

员先进性建设,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制度创新势在必行。制度建设旨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水平,从长远来看,制度建设的水平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水平成正比关系。一是制度建设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的导向性和预期性作用。制度对于党员和党组织的行为导向作用十分明显。比如,干部制度问题,用什么人,用什么方式选拔干部,考评干部业绩的体系如何,都会导致干部的行为向特定方向发展,甚至对党的风气、价值理念都起到导向作用。所以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十分重要。通过相应的制度,人们可以知道采取或不采取某一行为的后果,预期产生的结局。使党员和党组织的活动更带有确定性和规范性,使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在长期、稳定的状态,不至于因领导人素质和注意力的转移而转移。二是制度建设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的保障作用。制度建设具有刚性,恰恰是这种刚性,使得党内任何人都不能违反制度规定,对权利的正常运行和步调一致的组织起到保护作用。三是制度建设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的规范和制约作用。从个人层面来讲,制度可以规范党员干部的个人行为。从党内权利运作来说,制度可以规范权利运作的方向和方式。科学的制度,可以通过权利配置、操作规程等方面的规定,使党内权利运作符合规范,制约滥用职权的行为,避免决策失误。而一旦失误,又可以通过相应的规定来纠正、弥补失误,形成防错和纠错机制。比如,对与群众利益相关的事项进行公示、听正,就是从制度层面防止决策失误。而监督制度、责任审计、质询、问责和罢免等等,都具有纠错防错的功能。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创新,巩固执政地位,责任重于泰山。党员和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力量,要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头保持先进性,必须具有很强的责任意识。一是履行政治责任,为党尽心。在领导工作中,政治是方向。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始终不渝地把执政为民作为指引言行的价值取向,把权力作为为人民群众谋福利的工具。二是履行社会责任,为国尽力。要充分认识和把握发展机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运用科技进步的成果,提高劳动者素质,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要带头学法,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增强法制观念。时刻做到心中有法,言行合法,行必守法,坚持做到每一项重大决策都有法律依据。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把推进经济建设同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统一起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三是履行工作责任,为民尽责。要树立为民造福之念,凡事要以民为本。不管处在那个岗位,做什么事情,作什么决定,都必须站在群众的角度。把群众的利益、群众的承受能力、群众受益的大小放在第一位。要努力提高为民造福之能,掌握为民服务的本领,提高驾驭市场经济、协调内外关系、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从容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

《论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构建使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坚持从严治党,强化根本。必须与新时期的客观实际和我党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把党的先进性要求转化为实际动力,切实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民-主政治、发展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1、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构建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要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新问题,立足于中心工作的新变化,按照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先进性的要求,以创新的思维,认识和把握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布局。一是突出班子建设。健全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和民-主决策机制,健全工作制度,使基层党组织更好地担负起教育、管理、发展和关怀党员的责任,更好地发挥联系、团结、宣传和服务群众的作用。要破除无所作为、因循守旧和消极等待的思想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自觉履行好班子职能。支部书记要有严己宽人、团结同志的胸怀。要在实践中勇于探索,在工作中努力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支部的核心作用,牢固树立整体意识。要明确工作职责,构建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

的岗位责任制,定期对所属人员保持先进性制度的情况,进行检查。做到一手抓制度建设,一手抓制度执行。二是突出党员整体素质提高。党员是党的细胞,肌体的整体能力来自于细胞的先锋模范作用。要以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发言权、参与权、监督权为切入点,坚持定期向党员征求意见和重大事项通报制度,建立党员和群众的利益表达机制。要不断加强党员的先进性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积极保障党员的权力,扩大党内民-主。在实际工作中,可采取让党员亮出身份、佩戴党徽上岗、实行党员表现上墙等形式,广泛开展“争优创先”和“争创党员先锋岗”活动。激发党员干好本职、无私奉献的热情。同时,通过采取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加强对党员的监督和管理,自觉增强党性锻炼和人格修养,树立高尚的精神追求。

2、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建立健全考核评估和奖惩机制。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和奖惩激励机制,是激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先进性的内在动力。一是建立党的先进性建设考核体系。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联系党的历史任务进行,必须在执政的实践中体现与加强,必须由兴国的成果来检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培育合格的执政党党员,就能确保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反映全国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所以,要坚持定期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结合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部门党员的岗位特点,科学确立党员履行岗位职责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考核内容。确保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引入竞争激励机制。要实现精神激励和物质奖励并重的原则,为党员创造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党内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公开选拔制度,让优秀的党员有机会、有舞台参与党内事务和社会事务。要结不同部门、不同行业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定期开展优秀党员评比活动,把党的先进性建设落实在具体工作实践中。三是建立健全党内帮助工作机制。针对部分党员身体状况不好、生活困难等情况,要在党内广泛开展帮扶活动。可以建立上级党组织与下级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与普通党员,经济、技术、能力“富裕”型党员与老弱病残“发展滞后型”党员的“一对一”或“一对二”帮助制度。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从而进一步激发保持先进性的内在动力。

3、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实现党内民-主与党内监督的良性互动。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员对党内民-主生活的积极参与是永葆生机和活力的力量源泉。一是要建立党内民-主的参与机制。党员作为组织的一员,有参与政治民-主生活的需求,党组织要为其提供参与的平台。诸如电话热线、网上质询等。只要给党员一个平等参与、互相监督的参与党内生活的环境和条件,就会让党员心情舒畅、积极主动、信心百倍。也就会使党员在参与的同时,贡献出自己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只有这样,党的先进性建设才能得到加强,才能提高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依法治国的能力,才能运用各种民-主形式集中民智,推动社会的和-谐与发展。二是要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切实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意愿的党内民-主监督制度和程序,从制度上保障党员充分行使民-主监督的权利,保障党员切实享有党章规定的批评、检举、申诉和控告等权利。要进一步拓宽监督的渠道,推行党务公开,提高党内事务的透明度。完善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扩大党员的知情权,从制度上为发展党内监督提供有力的保障。三是要畅通民-主监督渠道。要积极推广“党委委员联系党代表、党代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三联”制度。完善党的组织结构运行方式,畅通基层党代表、党员、群众及基层党组织向上级提供意见和建议的渠道。构建上级党组织与下级党组织、党员与群众之间更加紧密联系的框架。建立健全党内更加广泛的科学民-主测评机制和监督机制,保障党员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的民-主政治权利,增强党员对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监督权、选择权,激发党员参与党内政治生活的内力。

【论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相关文章:

论党的先进性建设03-23

再论党的先进性建设03-23

论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03-23

以创新推动党的先进性建设03-23

再论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执政能力建设03-23

论理论创新与党的先进性建设03-23

论加强党的依法执政能力与党的先进性建设03-23

理论创新与党的先进性建设面临的挑战03-23

提高创新能力加强党先进性建设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