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意见>《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素质现状与思考

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素质现状与思考

时间:2022-03-25 03:52:48 意见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素质现状与思考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和复杂化对高等院校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提出了高标准和高要求。教育部[2002]18号文件强调指出:“要尽快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把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摆到整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努力提高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因此,高等院校就业指导人员自身的发展将关系到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成效。

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素质现状与思考

二、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

高等院校就业指导中心已经在形势的发展中转变为服务性的职能部门,一切就业指导工作都应该围绕学生这个主体的需要而展开,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要不断更新就业指导观念,不仅要为毕业生和社会提供一流的就业服务、构建一流的就业平台,而且要从学生的客观条件出发,从学生的主观兴趣、愿望入手来引导学生,为学生提供适合其实际的就业选择。因此,就业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1、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热爱就业指导工作就业指导工作在大学生整个学习生涯中已经成为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未来和前途。因此,从事这项工作的就业指导人员必须拥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做到了解每一个学生,为每位学生提出恰当的建议,引导他们走上与自身素质相符的职业道路,实现其人生价值,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而要达到这样的工作要求,重要前提是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热爱自己的工作。

2、具有相关的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它体现了“科学性与规范性、技术性与艺术性、服务性与指导性”相结合的工作特征,需要综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组织管理学等多种学科知识。这对就业指导人员提出了较高的标准,要求他们不仅是就业问题专家,而且是心理咨询专家、教育学者甚至某专业学科带头人。在此基础上开展的人才测评工作,要求就业指导队伍必须多方面提升自己的学习层次、拓宽学识领域、提高综合素质,就业指导工作效率才能得到大大提高,有力地促进专业化进程。

3、具有熟悉有关劳动就业法规与政策的能力

大学生就业政策是保证大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学业,寻找适合自己就业岗位的一个有力保障,也是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所提供的法律支持。因此,熟悉掌握国家、地方性有关劳动就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有关大学生就业政策是每个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只有掌握了这些政策、法规,才能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服务,更好地满足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的要求,否则无法承担这项工作。

4、具有敏锐的形势判断与预见能力

在就业环境日益复杂的今天,一篇新闻报道、一则电视新闻,

一、高等院校就业指导人员整体状况

1、专职人员比例不足

尽管教育部曾多次强调高等学校要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配备足量的专职人员,但是由于近年高校连续扩招,毕业生人数急剧攀升,目前全国各高校负责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专职人员与毕业生的比例多在1:700以上,有些甚至达到1:1000-1:1500,离教育部要求不低于1:500的比例相差甚远。就业指导人员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因素。相比之下,国外高校很重视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高校就业工作专职人员多在1:200左右。

2、队伍状况参差不齐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是由“包分配”改革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从事这项工作的部门也从“毕分办”换成了 “就业指导中心”,工作性质变了,而人的思想和观念的转变却需要一个过程。我国高等教育针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起步较晚,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大都没有受过专门的培训学习,加之有些学校就业工作专职人员很少,每天只能疲于应付用人单位和学生,根本无暇顾及深入研究、全面指导,也很难主动联络、不断开拓,更难开展个性化服务,同时也顾不上进修提高,更没有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

3、专职人员流动性大

就业指导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要求专职老师了解国家和各地区的就业政策,掌握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知识,一名成熟的就业指导专职老师要经过数年的就业工作实践才能做好这项工作。高等院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不同于社会上的人才培训机构,专职人员随着职务的晋升而变更,人员流动性明显过快,不能形成一支稳定的就业工作队伍。

4 中国大学生就业

也许就蕴涵着若干的就业机会。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应当具有较强的职业敏感性从中判断出其中是否会诞生出新的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这是每个就业指导工作人员所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机会稍纵即逝,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职业敏感性,以超常规的预见能力来指导学生求职择业,才能较好地履行时代所赋予就业指导这个职业的责任与义务。

《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素质现状与思考》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5、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与交流能力

作为一名就业工作人员要擅长于把自己的思想与外界交流,察言观色,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就好像了解自己一样,了解对方的心理感受。一方面要注意倾听对方的陈述,同时体察其言外之意,从中体会谈话内容和寻找明显和暗藏的就业问题线索。同时也要注意不要将自己的情感与学生的求职信息联系在一起。通过多种多样沟通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由此来影响学生的择业观,发挥一个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应该具有的职能。此外,就业工作人员也要善于用人单位进行交流,及时把学生的情况和就业心态与用人单位取得沟通,共同推动就业工作。

是要把具有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补充到就业工作队伍中来[1]。目前,我国就业工作制度改革正日益深化,出现的各类新问题使就业工作纷繁复杂,就业指导人员要透过种种复杂的现象,对学生遇到的各类问题进行分析指导,提出适合学生特点的职业发展方向。就业指导人员的知识结构、文化素养、性格、年龄特征都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只有合理地搭配,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就业指导人员专业结构,才能增强高校培养人才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规划未来,顺利地求职择业。

4、高等院校开设职业指导专业,培养专门人才

我国职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目前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远远不能适应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大学毕业生人数持续攀升,每年有30%的毕业生不能及时就业,高校就业工作机构对大学生深层次的职业生涯教育尚未真正开展起来,而在校大学生又很少能从生存和发展的角度去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都由于没有一支职业化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因而在高校开设职业指导专业,才能进一步促进职业指导的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同时在高校开设职业指导专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社会人追求自我实现和发展的需要。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规范职业指导工作,各类人才市场、职业指导机构对就业指导师求贤若渴,同时高等院校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都聚集了大批的高层次人才、专家、学者,高校开设职业指导专业的社会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教育资源等因素均已初步具备。

5、加强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的制度保障

考核是检验就业指导人员工作实效的重要手段,要结合本校工作实际,制定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目标责任制,实施校院两级管理的学校要充分发掘二级学院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应起的重要作用。定期对就业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工作态度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评议,对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考核先进或有突出贡献的人员要给予奖励。制定就业指导人员学习研究制度,保证学习质量,定期检查学习研究成果。同时,要利用这些研究成果真正为学生服务,把就业指导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完善继续教育制度,就业指导人员应不断接受继续教育,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形势,促进就业指导工作队伍规范而稳定地发展。参考文献:

1、王适英.关于高校就业指导队伍专业化的思考http://edu.sina.com.cn/l/  2004-04-16/65283.html

2、袁畅.论高校开设职业指导专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职教论坛,2004年11月  号(中),第20页

三、促进高等院校就业指导人员专业化的途径

1、推进高校就业指导人员从业资格准入社会化

2005年4月12日,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等30名高校就业指导教师成为上海高校第一批持证上岗的职业咨询师。这标志着上海高校的职业发展教育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广大就业指导工作者的职业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途径,推动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类似的还有“高级职业指导师”、“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资格培训考试,对从事专业就业指导的工作人员是十分必要的,而且还应通过聘请兼职专家,短期内有计划分层次地培训高等院校院(系、部)的就业工作人员,来提升就业队伍指导的专业化水平。目前,高等院校的就业工作部门承担的更多是行政职能,一直未能真正与社会化接轨。由于高等院校教职工的晋升只与职务、职称相关联,对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岗位也没有特别高的规定和要求,这样致使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素质得不到保障。高等院校就业工作人员为了得到晋升,往往会在职务、职称的考核上用足力气,忽视本职工作的相关能力要求。因此,有关部门应当出台相关措施,对从事就业指导工作这一岗位的人员提出具体要求,拥有相关资格证书后方准予上岗,并对获得更高层次的行业职称给予承认,逐步与社会化接轨。

2、学习培训过程要规范化、讲求实效

目前,提高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已受到广泛关注,高等院校的就业工作部门每年都会收到上百封各种培训、会务通知,不少都是打着培训旗号糊弄赚钱的。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对此类培训、会议出台有关规定加以管制,规范各类培训机构。培训机构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要根据他们自身的知识、能力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既要有课堂理论讲授,还要开展一定的实践活动,认真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按需施教”的原则,讲求实效,确保质量。要建立一批有较高培训资质的培训基地,营造一个稳定的教学培训环境,能够系统地学习与就业指导相关的理论及各类实用知识,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高质量、高水平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3、调整就业工作队伍的专业结构和知识水平

高等院校在补充新鲜血液时,要充分考虑到专业结构和知识水平,不能用考核行政工作人员的标准来选拔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而

CUSCG 5

【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素质现状与思考】相关文章:

统计宣传工作的现状不足和思考06-02

关于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现状的几点思考05-16

大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及建设思考03-10

高校计算机管理现状及其维护措施06-17

关于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创新的理性思考02-12

县域社区共驻共建工作现状及应对措施思考02-21

管理岗位人员素质要求04-15

商务谈判人员素质探析01-14

退休管理人员素质报告04-15

管理人员素质培训心得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