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书稿范文>赏析>《顾城远和近赏析

顾城远和近赏析

时间:2022-10-28 19:25:58 少烁 赏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顾城远和近赏析

  远和近这首诗很像摄影中的推拉镜头,利用“你”、“我”、“云”主观距离的变换,来显示人与人之间习惯的戒惧心理和人对自然原始的亲切感。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顾城远和近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远和近

  顾城

  你,

  一会儿看我,

  一会儿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创作背景

  1、时代背景

  《今天》创刊于1978年,是朦胧诗的摇篮,也是当时朦胧诗派的主阵地,在它周围凝聚了一大批年青诗人,北岛、舒婷、食指、芒克、多多。他们的诗表达主观感受,从个人心灵出发,在表现手法上也广泛运用象征、隐喻与通感。1980年8月,《诗刊》刊发了一篇名为《令人气闷的“朦胧”》的文章批评这类诗歌“读不懂”,“朦胧诗”也由此得名。

  2、创作契机

  顾城在1978年年底看到贴于西单体育场外墙上的《今天》创刊号,他被上面的诗歌打动了。1980年的4 月,顾城用“古城”的署名,首次在《今天》上发表了几首小诗。同年10月,公刘在《星星》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从顾城同志的几首诗谈起》的文章,对顾城在《蒲公英》上发表的诗歌作品大加赞赏。自此,顾城在诗坛崭露头角,在各类文章中也被作为朦胧派的代表诗人提及。1980年年底,《诗刊》刊登了顾城的两首诗,其中有一首就是《远与近》。

  赏析

  顾城的《远与近》,在一九八三年前后曾经作为难懂的“怪诗”而引起争议。实际上这是一首揭示人际关系的小诗。诗的人物形象是“你”与“我”相对而坐,由“我”发言,“你”则无言以对。“我”的发言,抓住“你”的视线,正如孟子所说:察其人也,观其眸子。从目光透视内心。“我”的发言,只是把自己对 “你”的印象(感觉)告诉“你”,语气和平,但责备却很尖锐。“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形象是鲜明的。

  诗是写情的。这首诗写的是人情;而人情的核心,莫若友情与爱情。从“我”的责备看,“我”与“你”之间,不是友情出现了裂痕,就是爱情潜伏着危机。而细听“我” 的声口,此诗所写,似是后者。由于“你”未答腔,似在思索:如果真是这样,只好默认;如果不是这样,便须答辩。然而,诗人没有再写下云,似乎“我”的斥责已一语中的,只好默认了。

  诗的内涵,富有思辨力与批判力。但毫无说理气息,全凭形象发言。一个“看我”与“看云”的对比,就令对方哑口无言了。

  本来,人际关系,一般是“合”则“天涯若比邻”,“离”则“肝胆如胡越”。这首诗所表现的,正是“肝胆如胡越”的距离。换句话说,也就是咫尺天涯,貌合神离。

  诗是半格律体,语言精炼,找不出一个累赘的字。

  无论从内容看或从形式看,诗的审美价值都不能低估的。

  作者简介

  顾城(1956—1993)朦胧诗代表人物,1956年生于北京。1969年随父下放山东昌邑县东冢公社五年。返京后做过翻糖工、搬运工等,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国家,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1988年赴新西兰,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后辞职隐居激流岛。1992年重访欧美,1993年10月杀妻后自杀。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作品,出版有《顾城诗全编》、长篇小说《英儿》,及散文集多部。

  顾城其他作品

  《避免》

  你不愿意种花

  你说:

  “我不愿看见它

  一点点凋落”

  是的

  为了避免结束

  您避免了一切开始

  《小巷》

  又弯又长

  没有门

  没有窗

  我拿把旧钥匙

  敲着厚厚的墙

  《别》

  在春天,

  你把手帕轻挥,

  是让我远去,

  还是马上返回?

  不,什么也不是,

  什么也不因为,

  就像水中的落花,

  就像花上的露水……

  只有影子懂得,

  只有风能体会,

  只有叹息惊起的彩蝶,

  还在心花中纷飞……

  一九七九年六月

【顾城远和近赏析】相关文章:

《思远人》赏析01-11

送远原文及赏析09-04

《送远》原文及赏析09-06

祝英台近·荷花原文及赏析08-20

好事近·咏梅原文及赏析08-19

送远曲原文及赏析07-21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原文赏析03-05

祝英台近·惜多才原文及赏析09-01

祝英台近·除夜立春原文及赏析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