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的介绍

时间:2022-04-01 08:19:58 节气 我要投稿

关于节气的介绍

  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以下是小编收集的节气的资料,欢迎查看!

  节气起源

  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将每年日影最长定为“日至”(又称日长至、长至、冬至),日影最短为“日短至”(又称短至、夏至)。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的昼夜时间长短相等,便定为“春分”和“秋分”。在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时发展到了八个,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落下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名称首见于《淮南子·天文训》,《史记·太史公自序》的“论六家要旨”中也有提到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气等概念。汉武帝时,落下闳将节气编入《太初历》之中,并规定无中气之月,定为上月的闰月。

  二十四节气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二十四节气又分为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一一相间。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在公历中它们的日期是相对固定的,上半年的节气在6日,中气在21日,下半年的节气在8日,中气在23日,二者前后不差1~2日。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映了季节、物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反映季节的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又称八位;反映物候现象的是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映气候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

  节气相关概念

  一、二十四节气中的一类。从小寒起,太阳黄经每增加15°为另一个节气。计有小寒、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

  二、二十四节气的泛称。节气一般是按阳历算出来的。

  地球每365天6时9分10秒〔精确〕,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每天24小时还要自转一次。由于地球旋转的轨道面同赤道面不是一致的,而是保持一定的倾斜,所以一年四季太阳光直射到地球的位置是不同的。以北半球来讲,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天文上就称为夏至;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时称为冬至;夏至和冬至即指已经到了夏、冬两季的中间了。一年中太阳两次直射在赤道上时,就分别为春分和秋分,这也就到了春、秋两季的中间,这两天白昼和黑夜一样长。 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齐称“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

  节气都是指的时刻,即太阳黄经等于15度时,便是清明节。

  节气时间

  现代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准确地确定了二十四节气的具体时间:

  (由于节气对应到各国时间各不相同,以下日期为北京时间。)

  春季

  立春太阳位于黄经315度,2月3-5日交节

  雨水太阳位于黄经330度,2月18-20日交节

  惊蛰太阳位于黄经345度,3月5-7日交节

  春分太阳位于黄经0度,3月20-22日交节

  清明太阳位于黄经15度,4月4-6日交节

  谷雨太阳位于黄经30度,4月19-21日交节

  夏季

  立夏太阳位于黄经45度,5月5-7日交节

  小满太阳位于黄经60度,5月20-22日交节

  芒种太阳位于黄经75度,6月5-7日交节

  夏至太阳位于黄经90度,6月21-22日交节

  小暑太阳位于黄经105度,7月6-8日交节

  大暑太阳位于黄经120度,7月22-24日交节

  秋季

  立秋太阳位于黄经135度,8月7-9日交节

  处暑太阳位于黄经150度,8月22-24日交节

  白露太阳位于黄经165度,9月7-9日交节

  秋分太阳位于黄经180度,9月22-24日交节

  寒露太阳位于黄经195度,10月8-9日交节

  霜降太阳位于黄经210度,10月23-24日交节

  冬季

  立冬太阳位于黄经225度,11月7-8日交节

  小雪太阳位于黄经240度,11月22-23日交节

  大雪太阳位于黄经255度,12月6-8日交节

  冬至太阳位于黄经270度,12月21-23日交节

  小寒太阳位于黄经285度,1月5-7日交节

  大寒太阳位于黄经300度,1月20-21日交节

  关于小雪节气的介绍

  “小雪”是反映天气现象的节令。“小雪”时值阳历11月下半月,农历十月下半月。雪小,地面上又无积雪,这正是“小雪”这个节气的原本之意。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这就是说,到“小雪”节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此时由于“地寒未甚”故雪下得次数少,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因此,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小雪和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

  关于小满节气的介绍

  1、小满是什么意思

  小满这个节气是我国古代人的划分,所以现代人很多都不知道小满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它的寓意是什么,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和习俗,我们不妨来了解小满这个节气,小满之后天气必然有所变化,我们的饮食和生活起居也该随之改变。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每年5月21日或22日视太阳到达黄径60°时为小满。2013年小满节气的时间为5月21日05时09分。

  2、小满节气的由来

  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间视太阳到达黄径60°时为小满,这是炎热夏季的开始,更是疾病容易出现的时候。“小满”这个名字,来源于作物。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

  小满节气的介绍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全国北方地区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约相当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满。南方地区的农谚赋予小满以新的寓意:“小满不满,干断思坎”;“小满不满,芒种不管”。把“满”用来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满时田里如果蓄不满水,就可能造成田坎干裂,甚至芒种时也无法栽插水稻。

  3、小满的划分及气候特征

  我国古代将小满分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是说小满节气中,苦菜已经枝叶繁茂;而喜阴的一些枝条细软的草类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此时麦子开始成熟。

  从气候特征来看,在小满节气到下一个芒种节气期间,全国各地都是渐次进入了夏季,南北温差进一步缩小,降水进一步增多。小满以后,黄河以南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有关部门和单位应注意防暑工作。小满节气之后更是疾病容易出现的时候。建议人们要有“未病先防”的养生意识,从增强机体的正气和防止病邪的侵害这两方面入手。

【节气的介绍】相关文章:

小雪节气介绍04-27

介绍大雪节气03-15

小雪节气的介绍02-24

小满节气的介绍04-19

白露节气的介绍04-14

大雪节气的介绍12-08

大暑节气介绍05-06

节气习俗盘点-大寒节气的习俗介绍01-22

白露节气的习俗介绍03-12

小雪节气的含义介绍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