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语文教学反思>《学习语文教学反思

学习语文教学反思

时间:2022-05-21 16:33:07 语文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学习语文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习语文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习语文教学反思

学习语文教学反思1

  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每一位老师的追求目标,教学模式的改进是实现课堂有效化的.重要手段。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尝试,往往不一定一帆风顺的。我校小组互助学习发展至今我有如下体会:

  1、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授受有机结合。

  我们不能绝对地否定任何一种方式,而应该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针对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适当调整两者的时间比例,应该讲授——互助合作——讲评的方式进行,使学生尽快形学习思路。

  2、在小组互助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完全放手。

  应该不时地给各小组适当的提示和帮助,使得小组的学习能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也使得小组内每个成员都有所练、有所获。

  3、处理好不同需求之间的矛盾。

  不能过分注重最基础的知识点及题型训练,把大量的课堂练习、讲评、小组讨论时间过多的放在了基础题上。忽视了优生的学习需求,忽视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它需要我们不断追求、不断思考、不断尝试。

学习语文教学反思2

  1、“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

  小组合作是课程改革所提出的一个很重要的理念,但我们在教学中往往都误会了小组合作,认为小组合作只是让课堂活起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从一个小组的集体荣誉感到整个班级、整个学校的集体荣誉感。本人倒觉得课堂上其实只是整个小组学习的补充,更多的是在课外的友好积极合作。小组合作学习需要老师很好的指导。合理编排小组人员,科学搭配。每个成员都有主要职责,且职责具体到位,并适时调换。在合作中老师一定得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并及时指导合作学习的方向。

  2、要端正一种认识,即放手让学生自学、讨论不等于放任自流。

  要想学生有效地合作学习,必须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使他们具有方向感、责任感。每个学习小组应当有明确的小组任务,合作学习小组内部应当根据小组任务进行适当的分工,让每个小组成员有明确的个人任务。合作学习的任务一定要适合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任务应当具有一定的难度,具有合作学习的价值,一般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无法完成而合作学习小组通过相互配合、帮助、讨论、交流能够完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的每一个具体环节,教师都是学生的促进者,要始终以参与者、支持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换言之,不管教学进行到哪一步,教师都应为学生素质的提高、能力的发展全面服务,课堂应是师生交流沟通的桥梁和纽带。

  3、小组学习要顾及弱势学生。

  合作学习要根据学习的内容、不同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成绩、学习风格等确定分组,分组时要考虑小组内的人数搭配(一般4—6人一组),男女搭配,不要拉下任何一个同学。即使在一组内也要分工明确细致:哪位同学当小组长?哪位同学是中心发言人?哪位同学作记录?哪位同学作汇报等。只有这样,合作学习才能做到有条不紊。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这种做法令人担忧。如今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缺的.不是活泼有余的教学情境,不是热热闹闹的教学气氛,也不是表面的小组合作形式,而是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效率的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4、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时时关注合作学习进度,并根据合作学习情况,合理调节合作学习时间。千万不要在合作学习之前提出限时要求。与此同时,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主动、积极、热情地加入到学生合作学习小组中去,参与他们的讨论学习,而且应要及时地指导:如在合作技巧的指导方面,应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分配学习任务;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分配学习角色;小组成员如何向同伴提问;小组成员如何辅导同伴;小组成员学会倾听同伴的发言;小组成员学会共同讨论;学会相互交流;合作小组如何协调小组成员间的分歧;小组如何归纳小组成员间的观点。

  特别是在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指导方面,教师应当参与到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活动中去,当学习小组遇到学习困难时,教师必须适时点拨、指导,提供必要的帮助、学法指导和人文关怀。

学习语文教学反思3

  本学期开始学习杜郎口教学模式。通过网上观看和查阅资料,我欣喜地看到杜郎口语文课堂教学的勃勃生机,那种旺盛的课堂生命力真是让人羡慕不已。原来课堂是可以这样激情四的、思维纵横驰骋、情感真诚交流的、师生默契合作的。一扫常规课堂的死气沉沉、教师一言堂、几个尖子生的展示。杜郎口中学,他们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讲台,没有权威,没有教师的喋喋不休,教师真正成为“导师”,是学生在构建知识路途中的引路人,教师更多的时候是在倾听。而学生则完全主宰了课堂,他们或坐或站,时而静心思考,时而激烈讨论,时而表述自己的观点,时而去书写反馈学到的知识。也许在三面黑板的课堂中,他们享受不到物质的滋润,但是他们精神上的丰富,是与城市里的孩子一样的,而且简陋的课堂所容纳的崭新的理念,带给他们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将成为他们人生的一笔珍贵的财富。学生真的动起来了,课堂“火”起来了。使人视觉听觉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甚至怀疑课堂在作秀。据参观的老师说他们堂堂可都是这么精彩,全国各地参观的人络绎不绝。这样的课堂不得不让人敬佩。杜郎口一处暂新的教育世外桃源,一片孕育教育腾飞的希望沃土。

  历时一个多月的听一年五班、一年六班的课和自己的探索学习以及课堂实践,我感到这种教学模式是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尊重,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特点如下:

  一、分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优差生结合,形成一个小集体,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优生带动差生,学生群策群力、争先恐后,学习兴趣浓厚。打破了以往课堂的“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局面,这是一个富有绿绿生机的课堂。

  二、设立三面黑板给了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学生们跃跃欲试,在黑板上尽情地抒发内心的感受,展示的舞台那么的宽广,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

  三、小组展示,激发了学生们的表现欲。学生们声情并茂地齐读、表演读、轮读;讨论中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畅所欲言;展示成果中学生们密切配合精彩纷呈。

  四、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只是一种引导和指导,而没有将教材的内容从头到尾地讲解一遍,同样,也没有重点讲解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内容,而是放手让学生进行学习,将问题分派到各个学习小组,由各个学习小组来完成学习的任务,教师的作用是一种监督作用,课前的引领作用。

  艰辛的模仿学习中我也有深深的困惑和苦恼。感到安排的费尽心机井井有条,学生们投入的积极性却不高,唯唯诺诺、缩手缩脚不敢表现;讨论交流不充分;集体合作缺乏默契。有时课堂很乱,学生唠嗑打闹,课堂效率低,教学任务完不成。焦虑中反思教学改革缺少整体的布局和谋划构思,只是学人家形式而非内涵,诚恳希望能有行家指导。以上是我的粗浅看法,不足之处敬请指导。

学习语文教学反思4

  我语文老师做了这么多年,还不知道语文课堂是什么,语文怎么教,这是本源的原生态,浑浑噩噩地就过去了。过去我的语文课堂,学生没有真正学习。所以,要把原本的课堂还给学生。有个“小马过河”的故事,我们上第一堂课的时候,和“小马”过河的心情是一样的,教过后,和“小马”一样,每次过河后,都在不断完善,优化过河的过程,通过每节课后,我们都有收获。“小马”过河的想法一直不断地改变,不断地优化,成为“小马”过河的新途径。

  一、转变观念,换个角度做教师,让课堂真正焕发生命活力。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是新基础教育的灵魂。因此课堂就要真正成为一种探究、发现、创新、成功的体验的历程。学导,先学后导。我们到底怎么先学后导。先学,学会学习。怎样学会学习。先学后导是个方式,中心是学会学习。所以,在每个年段,按学段的不同安排合适的学导,不是僵化的,要灵活机动地看这个事情。我在想要学中有导,导中有学,让学生知道要做什么,能够主动学习新知识。

  二、课堂准备:不妨蹲下来

  新的教学观念认为,教学的最佳手段,在于培养学生运用恰当的方法去主动认识客体,在认识客体中最终掌握方法去进行再创造。我们教师要做好学习方法的示范,有针对性地设计学法训练;在各个环节上指导学生,并对学生提出相应的方法要求。在《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先学一些什么,没有目标不行,“先学”让学生先做“学习指导”,让学生有目标、有方法地去学,比如:你还能用这个词组词么?你是怎样辨别词语组词的。“先学”这一块就是留在读第一遍文后去做的。让学生一提出问题的`先学,就会自问:“你看到课文的第一印象是什么?你有什么感想,请同学们认真地读课文,你能不能回答这个问题。”这样,老师一点拨,学生学习,怎么去学这个问题,让学生认真地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学习态度后,认真去学,老师再结合新课标的要求进行导学。这样以学生为主体,学情的把握就多了。

  三、课堂引导:明目的,教方法

  要让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意识,自主思维、自主学习,首要的必须结合学科特点让学生明白学什么,怎样学,为什么学。这就需要教师在学习程序、学习方法、学习要求上进行指导,要求学生按照既定的学习规程进行训练和实践,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先画后导。我在《小柳树和小枣树》这节课中让学生画出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对话,并找出描写二者姿态的句子,让孩子学习后让孩子去读,读完后,你把读后感交流出来,孩子们层次不一,这些就是我们以学定教的基础。

  四、课堂生活:与生活世界沟通

  书本世界是语言符号的世界,而生活世界是真真切切存在的世界,是由一系列鲜活的事实和生动的直观的感受建构起来的世界。因此,教师在任何备课活动中,都必须仔细思考学生在有关本节课的知识方面已经积累了哪些生活经验,现实生活中那些现象与此有着密切的联系,让学生逐本求源,真正实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统一,从而启发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从已知中悟出新知,从书本上的知识、道理联系的社会的知识和道理。

  五、会倾听,善引导

  学生的生命体验、自主学习,因人不同,思维的角度、深度、领悟的境界、质疑的方式也迥然各异。所以,我们教师要学会倾听,敏锐地感受、准确地判断随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握教育时机,及时做出决策和选择,调节教育行为,引燃课堂生命的火花。这种火花是学生思维的闪现,老师引导得方,就会形成燎原之势,开阔学生的思维。

  总之,语文学习本身就是一种重感悟而轻结论的过程,学习的中心是学会学习,学生对课文理解的深浅,是由他们的知识底蕴为基础的,只要有感悟,就有提高,火花是他们感悟的外化。

学习语文教学反思5

  对语文教学活动中合作学习的几点反思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新课标还对合作学习的重要作用作了说明:“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改的一个亮点,有力地挑战了教师的一言谈的专制,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培养了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安静”的课堂也一下子“热闹”起来,但在这些坐位变换和热闹场面后,合作学习是否真正发挥了它的功效,是否真正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呢?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发现了以下问题。

  重“合作”轻“自主”。

  如在教学苏教版第五册《三袋麦子》一文时,我让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讨论:“小猪、小牛、小猴谁的做法最好?”布置完后学生开始讨论了,可当我参与其中时学生的表现令我大吃一惊,他们很多时候都在互相推诿。你让他先说,他让她说,并没有陈述有关学习的内容或见解,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几分钟过去了,有的组还没有确定谁来发言,谁做记录,没有开展有实质意义上的`学习。有的小组一直由学习好的同学唱“独角戏”,而其他人则无动于衷,充当看客。

  反思: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关注怎样设计教学过程,怎样突出教学重难点,怎样设计板书,教学设计很大程度上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而已,但这对于学生来说,未必都有用,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样的教学必然是低效的。而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形式,也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一种基本途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和别人共享,而且学生更多地拥有自由组合、分工协作的机会,拥有评价和讨论他人观点的机会及空间和时间。所以,教师必须深入思考以下问题:

  (一)如何让学生进行合作,开展有意义的合作,教师如何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例如角色的分配,根据个人个性、特长等开展合理的分工,给所有学生都创造平等参与的机会,等等。没有经过训练的合作小组是散乱的,这样的学习肯定是失败的,最起码对大多数学生是没有效果的。合作学习决不是学生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需要我们长期不懈的训练。每一个人都需要在无数次反复演练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或者说去适应某个角色,比如进行记录,代表小组发言,等等。

  (二)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和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让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学得生动活泼,尝试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踊跃发言的习惯,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主动探究新知的形成过程,并把自己的探究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进行交流,既能发现与自己不同观点的解决问题方式,又能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真正发挥团体的合作精神。在交流时,还应培养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让学生简要记录别人发言的主要观点,并与自己的想法进行比较,告诉学生不认真听取别人意见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逐步培养学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的习惯。

学习语文教学反思6

  长时间吃大鱼大肉的人,都有这样的体验:过分油腻的食物,往往最容易让人腻。可能起初还好,时间长了,就会食欲不振。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家常菜最养人。

  回想语文教学,今天一个目标教学,明天又是一个诱思探究,装扮缤纷,闪亮登场,不知吸引了多少眼球。可结果呢?流行一阵子,然后消声匿迹。语文教学还是少慢差费,效益不高,效果寥寥。

  有时候我想,有些事并不能一蹴而就的,是需要长期的积淀和操练的;有些事是不能走捷径的,任何投机取巧都是徒劳的;有些事是要踏踏实实的,不是一两个运动就能奏效的;有些事是需要平实的,任何华丽的外包装都不能触及它的本质的。

  而语文就是这样的一门课程。语文是一门语言课程,就需要一点一滴慢慢积累,要循序渐进,时时处处勇于实践。任何语言都是这样的.习得过程。

  学习语文是有技巧,我并不否认,但任何投机取巧都是要不得的。语言的习得规律是:举多反一。有别于理科的“举一反三”。没有积累,大量的积累,要学好或叫掌握一门语言,那是不可能的。

  语文学习效果差,并不仅仅是方法的问题。如果一味追求方法的新颖,却忽视内容本身,那鲜有效果。我们做的事,往往是形式大于内容,舍本逐末居多。

  学习语文是要沉下心来的,要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不需要追风和赶时髦的。

  其实,语文学习不外四字:听、说、读、写。

  扩而言之,也不多,就是会说话、会听话、会读书、会写作。

  而高考考的当下只有后两项,即会读书、会写作。

  所以,只要让学生会读书、会写作,那么应试教育的任务算是圆满完成了。我们只要像做家常菜一样,让学生好好读书,好好写作就行了。

  现在我们的方法很多,效果不好;封建时代的私塾教育被我们斥之为“死记硬背”,却大师频出。这些还不值得我们反思吗?我想,道理很简单,还是家常菜最养人。

学习语文教学反思7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教学;自主学习

  一、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是现代教育的主流理念之一,这也符合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更多的要求学生掌握课堂的主动权和话语权,从而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对于提高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自主能力意义重大。

  (1)利于形成积极的学生观。语文学科的设置的目的不仅是作为一门教会学生识文认字的工具,更重要的价值体现在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它广泛的涵盖了思想道德、文化美学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内容,并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熏陶学生使其获得不同的感悟和体验等,从而形成丰富的情感经验等,对于人生价值观的形成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这一过程的形成和发展除了依赖教师的合理引导外,更重要的是学生自主的探索和学习,因此语文教学应当强调学生的独特体验和多元反应。学生这一群体的重要特征是具有鲜明的个性,语文教学的实践性特征有利于学生个人主义色彩的进一步塑造和形成,因此教学环节应当充分尊重这一特征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学生,使其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价值观[1]。

  (2)利于创造性人才的培养。语文教学的功能决定了在众多学科中的基础性地位,因此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意愿重大。现代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使学生更好的适应未来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在教学理念中强调自主学习,开展多样性的听说读写以及综合运用等训练,使学生真正享受开放而又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知能并举,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尽最大可能的激发学生的潜能和个性。

  二、如何增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基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思维、心智发育等特点,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于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以下的见解。

  (1)鼓励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对于孩子来说,在教学中适当的鼓励和引导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就要提到鼓励式的教育方法,同时强调因材施教,对于学习自主性较差以及厌烦学习的学生,多提问多表扬,设置小的任务例如课文分角色朗读、生僻字查找等让其完成,这些方式均可以提高学生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其学习的主动积极性[2]。小学时期的孩子犹如一张白纸,对于新鲜的事物充满极强的.求索欲望,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教学中扮演的角色更像是推动器和催化剂,在学习中采用启发或设疑的方法,引导学生对于所学知识进行探索发现,让他们乐于参与到学习和教学这一密不可分的环节中来。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如在一篇课文讲解中,可以从词语识读、整体思想以及布局谋篇等环节来让学生进行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理解。

  (2)赋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权利。新课标中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该教学方式强调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对话过程,由于学习的主体在学生,教师应当适当弱化自己在课堂中的存在感,把更多的发言权交给学生,设置更多的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能力。设置一些课前小环节如“今日我来当老师”,将讲台交给学生,让其与同学分享自己的趣事、喜欢的小故事等等,带活课堂氛围。值得强调的是,语文教学的场所也不仅仅局限在教室内,针对讲课的主题选取不同的场所教学,教学内容更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多变。以作文写作课程为例,若是恰好遇到下雪的天气,则可以适时布置学生写一篇描写雪景的作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室外去实地观察,让学生真正的身临其境,老师的描述会更加形象生动,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所见在脑海中形成自己独具个性的理解,同时也会激发学生在生活中锻炼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

  (3)正确认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两者之间的关系。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同时也不能忘记合作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增强学生间合作的能力。如设置学习小组,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应注意要基于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组,力求让活泼的带动安静的、好学的带动落后的,不仅可以互帮互助,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同时可以开展一些课堂活动,如分组绘制板报,让学生根据当天学习的内容自行讨论板报绘制内容,增强学生的自我判断意识和应用能力。合作的意义不仅在于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起到相互监督、共同进步的作用。由于小学生在学习能力以及自觉性意识等方面存在欠缺,合作学习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共同激励,这也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好办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职责主要是起到穿针引线的协调作用,避免学生由于分工不均等产生摩擦和矛盾等问题。总而言之,小学教育作为学生时期的启蒙阶段,对未来学生的发展定位至关重要。小学语文的学习在此过程中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学不仅能够完善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丰富孩子的词汇量等,对于其整体素养的提高也有帮助。对于当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应当回归教学的初衷,将学校真正的交回孩子的手中,让语文教学的作用真正的得以践行。

  参考文献

  [1]浅析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2]哈斯巴根,王发。探析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学习语文教学反思8

  想飞也需要翅膀,课改需要理论指导,那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谈到儿童教育时曾提出过“六个解放”:

  一、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

  二、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

  三、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

  四、解放儿童的嘴,使他们能说。

  五、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扩大认识的眼界,取得丰富的学问。

  六、解放儿童的时间,使他们有一些空闲消化学问,并且学一些他们自己渴望学习的学问,干一点他们高兴干的事情。他道出了教育的本旨。

  我校的小组合作学习恰巧符合上述理论,关键词是“解放”不仅仅是解放老师更重要是解放学生。使学生能想、能干、能看、能说、能获取、能消化(自主、互助、交流、提升)。具体到课堂上就是“构建”“生成”,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课堂不是单纯获取知识、不是加剧两极分化、不是单向传输、不是被动接受、不是呆滞、木然。而是把书本的间接经验重新“构建”“生成”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传统的课堂注重知识的被动传输,自主合作的课堂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是在探求解决知识的技巧。以语文教学为例:在被动传输的课堂模式下,学生一遇到阅读题和作文题就无从下口,老师在课堂上援疑质理百般解释学生依然迷茫,即使老师告诉了他们答题的一些技巧也如过往烟云。什么让他们失去了思考?

  我在反思!如果学生是在自主、互助、交流、提升过程中自我生成答案,在课堂上充分“解放”,哪怕最初的答案并不完整,至少他们体验到了过程。这时的教师就像126策略中提到的要发挥好主导作用,一方面要适时穿插必要的点拨、补充或作必要的强调和提醒,包括流程控制,如停下来,让学生对教学重点进行即时巩固、内化。另一方面,要随即板书本节课的知识框架、知识要点。

学习语文教学反思9

  论文摘要:语文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合作学习方式,由于在实践中极富创意和实效,故而在课堂教学中被许多语文教师视为最普遍使用的学习方式之一。然而,在有些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合作学习”却存在着“重形式,轻实效”等不良倾向。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正确运用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就相应的策略进行了一定的反思与探讨。

  论文关键词:反思,语文教学,合作学习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方式正在悄然地发生变化。相对于传统教学中的“个体学习”而言,“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正成为语文课堂上的一大“亮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形成和谐的学习氛围,降低学习者的心理压力;增加学生间的交流机会,增强合作成员间的互助意识;保护学业不良者的自尊,支持合作学习单位的整体发展;培养交际能力和合作技巧,改善学生的非认知心理品质。由此可见,加强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是现代中学语文教学实践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向。

  一、建立基本的合作规则和合理的组内分工是合作学习的前提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我国学者王坦在以生生互动为主要取向的合作学习中明确提出了“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学习,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策略体系。”因而,合作学习不能是随意的同桌之间讨论、前后两桌间讨论、小组讨论、全班讨论,而是教师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进行“异质”分组,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既要相对固定,一段时间以后,也要相对调整。需要相对固定的原因是为了避免“临时组合”可能带来的责任感不强的毛病,适当调整可以增加学生间交流的机会,刺激他们产生进一步表达的欲望和展示自己的机会,而不长期囿于一个狭小的圈子。

  异质分组所构建的学习合作共同体,它将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把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因而,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应当首先建立一些基本的小组合作的规则,并进行合理的分工,并在实践中科学的指导,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二、正确处理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是合作学习的基础

  崔峦同志曾指出:“要给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因为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础。不然,势必助长学生的依赖心理,又怎能进行有目的的讨论与交流呢?也就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但笔者在听课发现,常常刚提出问题就马上让学生讨论,根本不给学生思考的机会。从而导致有的对问题理解不深,浮于表面;有的学生根本没有想法,沉默不语,只好让自己的大脑成为别人思维的跑马场;有的脱离主要内容探讨,天马行空,等等。因而,在合作学习之前,一定要给学生提供充裕的独立学习、质疑释疑的时间,让学生先自主学习,在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来,与同组成员探究、交流,以集体的智慧攻克难关。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合作学习时“浮”、“泛”等现象。

  三、关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是合作学习的`关键

  长期的教学实践,我更坚信“结果重要,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的理念。因为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是学生思维品质、交际能力、审美能力、竞争意识、团队合作精神等形成的重要阶段,否则就成了被动接受的“容器”,一个麻木的“看客”.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关键的两个环节就是小组讨论和组际交流,这两个环节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实效,否则课堂就会成为“表演场”,合作学习活动就会游离于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之外,背离合作学习的根本目标,使语文课堂陷入新型的“少、慢、差、费”的境地和“虚假合作”的误区。

  小组讨论常言道:苹果的交换还是原来的苹果,思想观点的交流则会产生更多、更新、更完善的第三种思想观点。小组讨论作为合作学习的核心环节,是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关键。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和管理者,应根据讨论内容的不同,采取诸如辩论式、诊断式、互补式等方法,让学生乐学,从内心获得学习的动力,并不断感到成功、进步和自我实现。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关于该文主题的探讨,由于思考的角度不同,同一个小组就出现了四种观点:一是金钱至上说,二是虚荣势利说,三是小人物无奈说,四是世态炎凉说。在老师的指点下,经过小组成员的合作交流,大家一致认为可以综合并存。

  组际交流课堂上,各小组在合作学习之后,教师或科代表应让各小组汇报或展示小组讨论成果,或解答别组质疑,或提出疑难问题交全班讨论等。在此过程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的“容器”,而是涌动着生命灵性的个体。他们尽管还没有系统地深入地研读文本,但是由于有前期的预习作基础,以及合作学习前的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中的自主参与,因而对其它小组的学习内容并非一无所知,反之,还会有新问题产生,随着新问题的产生,学习又向纵深迈进一大步,新的智慧便由此生成,课堂也就焕发出特别闪亮的色彩。同时,由于此活动均基于小组内合作,代表们既会有小集体的荣誉感,又能集思广益,开拓全班思路,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思想。

  四、加强合作学习的指导和监控是合作学习达到最佳效果的手段

  在合作学习的背景下,教师的角色是“合作者”,充当着“管理者、咨询者、参与者”等多重合作角色,指导和监控学生的合作学习。

  教师指导主要包括合作技巧的指导和学习困难的指导。在合作学习中,要每一个成员都要学会表达和倾听,在互动中取长补短,形成一致性意见。在表述自己的意见时,使用“我是这样想的”、“我是这样理解的”这样的语言;表述小组意见时,使用“我们小组讨论的结果是这样的”这样的语言。合作学习不同于独立学习的地方就在于互助与支持,教师不要只局限于作讨论的组织者,应经常性地参与到学生的探讨之中,和学生一起讨论学习。对有困难的学生,要指导他们如何发表自我见解,或者以自己的发言暗示诱导学生如何发言,教给学生如何说出自己的观点,逐渐培养学生发言的习惯和兴趣。

  教师有效的监控应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纠正偏离主题的讨论、避免合作交流出现冷场、防止有的学生坐享其成、过度依赖同伴的思想出现,从而促进学生高效完成语文学习任务。

  五、构建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合作学习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合作学习是否有序、高效乃致可持续发展,教师的评价至关重要,正确公正的评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是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他人、正确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对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课堂上的表现作深入了解和仔细观察,对合作较好的小组、组织能力较强的组长、积极参与的成员都要及时表扬和激励,让他们充分体验合作的乐趣,充分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可以根据小组的表现评出“集体智慧奖”、“配合默契奖”、“共同进步奖”等;也可根据学生在小组中的表现评出“最佳表现奖”、“合作标兵奖”……这样既注重评价小组合作情况,又注重对个体参与程度的评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间的凝聚力和亲和力,还为“合作学习”步入成功注入了新的催化剂,更能促使下一轮的“合作学习”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多年的教学实践反复证明:合作学习的科学运用能普遍提高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的学习效率,能更有利地促进学生集体观念的形成和发展,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因此,在运用合作学习这一策略时,应当根据教学规律和实际需要,大力倡导合作学习方式,并使之不断完善,让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真正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张新强 《既要合作,也要效率》,《中国教育报》,总第5575期。

  2 李 健 《略论合作学习及其实践意义》,《教育导报》,20xx年第73期。

  3 贺克春 《语文教学中虚假合作现象透视与反思》。

  4 罗征盛 《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

学习语文教学反思10

  在学生进行小组学习时,教师首先应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设计好小组讨论的问题和活动的要求;在小组深入开展合作与交流时,教师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合作者。为使小组学习富有成效,教师必须置身于学习小组中,适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指导与调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采用一种友好的、建设性的态度和行为,既不能过多地干预学生的'学习过程,又不能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袖手旁观。在指导学生共同完成对新知识的总结和应用时,教师更多的应是一个指导者。教师需要倾听学生的总结发言,给予及时的反馈和建议。比如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帮助学生总结和概括发现的结论,提供应用知识的情境。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要求学生具体做到:一要耐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特别是当同学的发言有错时,一定要等他把话说完,再用恰当的方式指出不足;二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三是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也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学会倾听不仅是学会学习的需要,而且也是学会尊重、学会交往、学会做人的需要

  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意在让每个成员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学习的过程,品尝成功的喜悦,使学生学得主动,形成深刻的体验。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亦常常看见这样的现象:一些优生频频发表自己的意见,其他学生只有旁听的份。在热热闹闹的氛围中,仍然掩盖不了“少数学生争台面,多数学生做陪客”的事实。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

学习语文教学反思11

  最近学习了语文新课程标准,我对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新的课程标准是根据时代的需要,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一些新的要求:比如,要求学生会略读和浏览,掌握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将听说能力整合为口语交际能力,特别提出了口头交流和沟通的要求。提出了写作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的要求。更注重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将其作为了学习目标。

  教学中,我们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行为方式主要是:观察、倾听、交流。教师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调控教学,照顾差异。教师倾听学生的心声,是尊重学生的表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既有认知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既可以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来实现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语文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方式。即要求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强调在综合性学习中具有合作精神,培养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自主性,积极主动地参与,特别要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除此之外,对阅读、写作和学习方法三方面也有很明确的表述。提倡独立阅读、自主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鼓励自主写作、自由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在学习方法上,鼓励有独到的见解,鼓励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学习策略。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严格约束自己,争取在教学中有新的突破。在教学中不断获取知识,既要教好学生,也要在教学中汲取经验。更会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爱护学生,让他们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下学习知识。

学习语文教学反思12

  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教授教学一样,合作学习模式同样需要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合作学习模式下,需要预设学习目标,选择有价值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将原来由教师主讲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语言表达、语法特点等知识点,通过组内、组间探究、交流、分享等方式,来实现教学目标之达成。

  要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合作学习的情境创设尤为重要。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及媒介的广泛应用与普及,为情境创设提供了更好的物质环境。可以通过音乐、画面等元素应用于教学课件中,创设学习氛围,使学生较易进入教学情景。例如,在古文教学中,在布置课前预习题目时,可引导学生自行了解文中主要主人公的人生传奇,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将课前预习的主人公人生联想至一首诗词、一个歌曲,将这些相关素材加工并植入于教学课件中,既能激起学生的认同感,又是对学生的探究式合作学习成果的一种肯定。

  有效的小组这一问题的解决,要依靠几个关键点的把握。

  合理分组

  在一般情况下,中学语文教学“合作学习”采用交叉分组形式。在交叉分组中,要充分重视和凸显不同层次学生的角色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学习目标及任务。其中,对于优等生而言,在多数情况下可委以本组组织者的角色,除积极表达对问题的.看法和意见外,更重要的是组织组内成员围绕目标共同学习,充分发挥组织者的作用,不是简单地为本组问题找到答案,是组织和协调本组全部成员,共同探究问题共同得出结论。对于中下生而言,在优等生努力创设的共赢氛围中,要积极发言,主动学习,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优先表达自己的意见或学习成果,体会合作学习带来的成功体验,久而久之,这种横亘与优等生与学困生之间的合作藩篱就会被合作的氛围逐渐消弭甚至消除。

  交互感应

  合作学习必须激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借助情境教学的吸引力和教师情感的推动力,达成组内认知与情感互相渗透。为更好地实现交互感应,提高组内成员的共同目标达成的同步性,对于学习成果可尝试分工汇报的形式。汇报学习成果时,组内成员按照及分工又合作的方式(分工——每人负责阐述自己负责的部分,合作——将本人学习成果融入整个学习小组的成果之中),以达成自我知识的构建及合作学习成果的双重实现。

  科学管控

  合作学习模式必须重视引导,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笔者认为,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综合素质等特质,尝试选用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为组内核心,对于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目标,选择值得信任组织能力强、时间把控能力强的学生作为本组的主核心,对于普通难度教学目标的合作学习,可以尝试选用中等生、甚至下等生作为组内的组织者,不求组织者成为本组学习的核心,但求锻炼其组织能力及探究能力,在提升素质能力的同时,用实际行动激励中下生,形成共同进步的长效机制。

  在组内合作的基础上,各组将讨论的过程及解决的问题在组与组之间或全班范围内作交流沟通。在合作学习结束后,中学语文教师要利用组间、组内的学习达成及过程情况,进行系统的总结提高。在总结时,要尊重个体差异,并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感情或意见。

学习语文教学反思13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是苏教版的特色,而习惯则是日积月累的细节。它远远不是一堂课能教完的,不仅要督促孩子形成新的好习惯,更要将原有的好习惯保持发扬。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逐渐养成。

  “不懂就问”是学生平时在生活中、学习中遇到疑问,向他人请教。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认识到“不懂就问”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知道如何做到“不懂就问”。我在教学中不仅仅与学生讨论了“不懂就问”这个学习习惯的内涵,更注重于对他们自身的研究。经过不同形式的“问”这一主题的讨论,使学生们知道了不开口也可以问的.,这就从另一角度思考了这个问,尊重了学生的个性特征。为不同性格的孩子打开了一扇扇“问”的门窗。最后,组织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讨论:我是否有勤学好问、不懂就问的事例?该怎么做?根据学生的讨论,及时给予评点、指正。

  “勤于搜集资料”是学生在阅览室、学校图书馆查阅资料,通过相互交流、上网、参观有关展览、采访等方法搜集资料。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知道搜集资料的重要性,知道搜集资料的途径和方法,以及在公共场所查阅资料要注意言行举止文明,保持教室安静,还要注意爱惜资料。如果资料不是自己的就不能剪贴,但可以将需要的资料抄录下来或者复印下来加以保存。还要注意做好资料的交流和展示。

  我想,习惯的培养需要一个科学有序的过程。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大凡传授技能技巧,讲说一遍,指点一番,只是个开始而不是终结。要待技能技巧在受教育的人身上生根,习惯成自然,再不会离谱走样,那才是终结”。所以讲说和指点之后,接下去有一段必要的工夫,督促学生多多练习。

学习语文教学反思14

  1、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学习,创设了宽松的学习氛围。

  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创造,是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的主题。《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让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展开合作,通过分角色朗读、体验、相互启发、评价、激励,弥补了自己的不足,发展了学生的特长,使学生树立了自信心。在合作学习时,教师注意了指导和参与。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主体,但并意味着“放任自流”。合作应该是在教师引导的前提下的合作。首先应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要求。然后由学生自主选择合作学习方式。同时,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合作之中,及时发现问题,引导交流,促进合作的实效性。

  2、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展开了教学活动。

  “竞争”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学习的需要。学生有争强好胜的心理,他们喜欢竞争的。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这是教学组织的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正是抓住了学生的这种需要,以评选擂主的形式,展开朗读比赛,同时用激发性的语言,激励学生大胆的参与,调动每一组成员学习的积极性,既面向了全体又照顾了个性的差异,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朗读竞赛中,教师还注意了读中指导,让学生在体验中读,在感悟中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自己的个性。

  3、探究问题,展开讨论。

  问题是打开思维、唤起想象的钥匙,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问题意识。传统的教学是教师问学生答,串讲串问占据了整个课堂教学。我们现代教学主张把问题尽量留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理想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的问和学生的问相互的融汇。问题还要由学生自己来解决,最好的方式是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不追求答案的统一。本片断教学,教师在鼓励学生问的基础上,也不乏教师的问,教师的问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于有思考的价值

学习语文教学反思15

  20xx年11月,我到云南省景洪市民族中学调查访问,看到初中年级课堂上学生人手一份统一制作的“预习表”和“单元整合表”,顿时眼睛一亮:我到过不少地方,参观过不少课堂,或许还是孤陋寡闻吧,从没有看到学生学语文以表为据、以表助学的情况,现在竟然在边境地区的学校看到了。尽管这所学校招收的都是少数民族学生,学生的语文基础不是很好,但学校领导和老师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语文教学改革上做了卓有成效的尝试。听课时,看到学生发言非常踊跃,问题回答得非常实在,不像其他地方的公开课那样花哨,那么,这种有效教学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学习表呢?

  还是先来看一下这两份学习表吧:

  这种学习表益处良多。

  首先,这种教学方式,与绝大多数无表可依、无表为助的课堂教学相比,是一大进步。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有具体目标、明确任务的学习和无目标无任务的学习,效果是大不一样的。在无目标无任务的情况下,不管学习者怎样努力,都不可能比有目标有任务的学习者做得更好。而且,长期以表助学,学生形成心理反应定势,可以训练得更加熟练、快捷,学习会进步得更快。据我了解,至今为止的多数语文课上,学生都是在课堂上“现场进入”课文的,在家里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和心思预习课文。那么,学生一表(预习表)在手,课文预习是不是变得更容易、更有效了呢?我们总在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发愁,由景洪市民族中学的教学经验可以悟到:效率产生于课堂之外和学生主体之中。如果真正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使其知道在课外时间里没做什么、将要做什么和已经做了什么,进行自我发问、排忧解难和检测评价,那么学生可以“提前进入”课文,在课堂上“已知”多些,“未知”少些,这是不是为解“效率”难题提供了一种思路呢?

  其次,这两份学习表本身也颇有可圈点之处:表一注重语文学习的基础训练(问1、问2),注重探究式学习(问3),注重总结式学习、开放式学习(问4),微观指导和宏观指导相结合,打基础和发展个性相结合,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精神;表二注重整合式学习(问1),注重基础训练(问2、问3),注重个性化学习(问4),也同样体现了新课程的精神。

  当然,这两份学习表也还有值得商榷之处:表一似未明确提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学习任务,这就多少减弱了新课程的意义;问2把多音字单列为一个重要的预习任务,学习面太窄;问4是学习总结,不是预习,与“预习表”不相符。表二列举的四条,似是全面,实有遗漏:看重写作方法,缺了阅读方法的体会总结;看重知识、能力和方法的学习,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看重读写,缺了识字写字和口语交际的要求。而缺的这些都是新课程背景下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另外,缺了个人学习进步和学习不足的总结分析,新课标提出“客观地描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和不足”,就是针对教学评价说的。

  不过瑕不掩瑜,这两份学习表很适合景洪市这样的边境地区学校。当然,对其他地区的`语文教学也很有借鉴意义。

  将原表翻新改造一下:

  需要说明的是,对旧表的翻新改造依据的是新课程的精神:一是提升目标,二是拓展视野,三是尽力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既实现一种现实的教学,又追求一种可能的教学或理想的教学。新表比旧表的表达更全面,学习难度也更大了,实施起来会不会有困难?不要紧,这样设计是想把学习领域伸展得更远,让好学生有更大的发展余地;同时,又不要求所有学生做满这些问题,如果实在有困难可放弃某些项目。还有一点要说明,语文课预习、复习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以上新旧两种学习表未必是最好的,各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制订更加适用的学习表。最后还得强调,有学习表比没有学习表的教学效果更好,这是不容怀疑的,老师们不妨试试。

【学习语文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学反思11-08

小学语文的教学反思04-08

语文观潮的教学反思04-12

语文识字教学反思04-12

语文荷花教学反思04-18

语文《颐和园》教学反思04-18

语文《假如》教学反思04-15

《背影语文》教学反思03-23

语文草原教学反思03-26

语文《琥珀》教学反思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