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书稿范文>赏析>《晚桃花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晚桃花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时间:2022-08-22 15:01:51 赏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晚桃花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晚桃花》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春深欲落”的“晚开”桃花的冷清与孤寂,而且通过对桃花的怜惜和咏叹,抒发了诗人的珍爱人才之情。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晚桃花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晚桃花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原文:

  晚桃花

  唐代:白居易

  一树红桃亚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

  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

  寒地生材遗校易,贫家养女嫁常迟。

  春深欲落谁怜惜,白侍郎来折一枝。

  译文:

  一树红桃亚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

  一株盛开的桃树,花枝斜垂在水面上,因为被茂盛的松竹遮蔽,开放得晚一些。

  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

  若不是倾斜的夕阳透入林中,还没办法发下它,不过也只有我这样喜欢寻幽探胜的闲人,才会过来一探究竟。

  寒地生材遗校易,贫家养女嫁常迟。

  可惜这棵桃花长得不是地方,就像出生寒门的人才容易被忽视,贫穷人家的女儿总是比常人要迟些才能出嫁。

  春深欲落谁怜惜,白侍郎来折一枝。

  可怜这桃花在这春意正浓的时候,快要凋零了也没有享受到春光和游人的赏识,今天机缘巧合被我发现,就折一枝回去欣赏。

  注释:

  一树红桃亚拂(fú)池,竹遮松荫(yīn)晚开时。

  亚:通“压”。

  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

  无由见:没有办法看见。

  寒地生材遗校(jiào)易,贫家养女嫁常迟。

  寒地生材:这里指出身寒门的人才。校:通较,比较,较为。

  春深欲落谁怜惜,白侍郎来折一枝。

  春深:春意浓郁。白侍郎:白居易时为刑部侍郎。

  赏析:

  这首诗借景言情,情因景生。正是晚放的“一树红桃”触发了诗人的创作机缘,才使他生发出那么深长的联想与感慨。它不仅描绘了“春深欲落”的“晚开”桃花的冷清与孤寂,而且通过对桃花的怜惜和咏叹,抒发了诗人的珍爱人才之情。

  “一树红桃桠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先勾画桃花灼灼盛开、绰约动人的形象,以及它的清幽的生活环境。满树桃花,红艳似火,它的枝桠伸向池塘的水面,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翠竹掩映,青松遮盖,它虽然远离百花又开放得较晚,但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与个性。

  “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是从首联描写转人三联议论的自然过渡。诗人感叹,这美丽的花只因偶然的机缘才被人发现,若不是斜日临照,与红花相映,人们便观赏不到这“一树红桃”;若不是作者自己是一个投闲置散的人,就不会知道在这“竹遮松荫”的幽静之处,还会有艳丽动人的桃花。

  “寒地生材遗较易,贫家养女嫁常迟”是诗中的警句,也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把警策的议论和形象化的比喻结合起来,既显露出锐利的讽谕,批判的锋芒,又含蓄蕴藉,发人深思。因为生长在贫寒的地方,便容易受到冷落和轻视,花木是这样,人亦如此。作者用贫家女儿的迟嫁,这一常见的社会现象,生动譬比,实际上提出了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识别人才和选拔人才的问题。不应因为家世贫寒,便弃而不用,选拔人才应当唯贤是举,广为搜罗,这正是诗人要抒写的真正思想。

  “春深欲落谁怜惜,白侍郎来折一枝”便紧紧承接着第三联的议论和慨叹,写出了诗人对桃花的怜惜与珍爱。他独具慧眼,折取一枝,这种与众不同的惜花之情,正反映出诗人对人才问题不同流俗的见解。

  前人论白居易之诗时说:“善言情者,吞吐深浅,欲露还藏,便觉此衷无限。”(陆时雍《诗镜总论》)白居易的诗雅俗共赏,富有情味,他所运用的语言大都浅显平易,接近口语,但又十分注意语言的加工和提炼,以便使通俗的字句,表达出深厚的情致。这首诗中的“一树红桃桠拂池”、“贫家养女嫁常迟”等诗句,既自然流出,不觉晦涩,又不同于生活中的口语,显然经过了诗人的选择、提炼和艺术加工。

  拓展

  白话译文

  一棵盛开的红桃花,花枝斜垂在池水上。因为旁边有茂盛的松竹遮蔽,光照少,所以开放得要晚些。若不是倾斜的夕阳透入林中,还没办法发现这里有一棵花树,不过也只有我这样喜欢寻幽探胜的闲人,才会过来一探究竟。可惜这棵桃花长得不是地方,就像偏僻寒门的人才容易被忽视,贫穷人家的女儿通常晚嫁,是被恶劣的环境给埋没了。可怜鲜艳的桃花在这不见天日的地方寂寞地度过春天,快要凋零了也没有享受到春光和游人的赏识,今天机缘巧合被我发现,就折一枝花回去欣赏。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于唐宣宗大和三年(829年)在长安作,是由桃花晚放连想到寒士易弃深深感叹之作。

  名家评价

  爱新觉罗弘历《唐宋诗醇》:“比意深婉,总从一‘晚’字生情。‘寒地生材’句自是主意,以‘贫家养女’句更切‘桃花’,故仍以上句作陪,律法极细。”

  黄培芳《香石诗话》:“白太傅《晚桃花》手腕柔和,极层折吞吐之妙。与王右丞《酌酒与裴迪》,皆七律中进一格者。”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年),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含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

【晚桃花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相关文章:

晚韶华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9-08

晚泊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9-08

晚晴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9-07

晚桃花原文及赏析08-17

晚泊岳阳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8-14

雪晴晚望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8-15

后湖晚坐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9-09

秋晚登城北门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8-15

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