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书稿范文>赏析>《黄家洞原文及赏析

黄家洞原文及赏析

时间:2022-03-23 11:45:00 赏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黄家洞原文及赏析

  原文:

  雀步蹙沙声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镞。

  黑幡三点铜鼓鸣,高作猿啼摇箭箙。

  彩巾缠踍幅半斜,溪头簇队映葛花。

  山潭晚雾吟白鼍,竹蛇飞蠹射金沙。

  闲驱竹马缓归家,官军自杀容州槎。

  译文:

  像雀儿跳跃,促促地踩着黄沙上战场,青石磨制的箭头,饰有兽角的硬弓四尺长。

  黑旗三挥,铜鼓擂得震天响,高声呐喊如猿啼,还用力摇动着箭囊。

  彩带缠在小腿上,打成斜折状,彩衣缤纷的队伍与葛花相映,排列在溪旁。

  夜雾笼罩的山潭里,白鼍的吼声令人胆丧,竹蛇飞蠹在暗处袭击,更叫人难以提防。

  黄洞人获胜,悠闲地骑着竹马缓缓回家去,官兵在容州竟残杀辖境的百姓去冒功请赏。

  注释:

  黄家洞:史称“黄洞”或“黄家”,唐朝时住在邕州——今广西邕宁县一带的少数民族,以其曾居黄橙洞,故如是称。

  雀步:行路像雀跃一样。

  蹙(cù):踩踏的意思。

  促促:象声词,在沙地上行走的声音。

  角弓:用兽角做成的弓箭。

  青石镞(zú):用青石磨成的箭头。

  幡(fān):一种窄长的旗帜。

  点:指点。挥动示意。铜鼓: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用铜铸成的鼓,供聚集或征战时用。

  高作猿啼:高声呼叫像猿啼一样。

  箙(fú):盛箭的器具。彩巾:彩带缠绕在小脚上,打绑腿。

  踍(qiāo):字书无此字,疑“跤”或“骹”字,实即小腿。

  幅半斜:绑腿打成斜折行状。

  溪头:犹溪边。唐李端《送客东归》诗:“行人相见便东西,日暮溪头饮马别。”

  白鼍(tuó):鳄鱼的一种,俗称鼍龙,又称猪龙婆。

  竹蛇:竹根蛇,剧毒。飞蠹(dù):毒虫名。王琦认为是“飞蛊”之误。

  射金沙:含沙射人影。据传,一种名叫“蜮”的短狐,能含沙射人。

  竹马:在这里指当地一种小型的、能穿越竹林的马。叶葱奇以为“竹马”为指小儿,大约是据“青梅竹马”一语;王琦认为是当地一种马名。

  容州:唐代州名,今广西一带。

  槎(chá):土著居民之通称。

  赏析:

  全诗仅十句。头八句是写黄家洞蛮抗击官军的战事大略。“雀步蹙沙声促促,四尺角弓青石镞”是写其步履与武装。步子非常奇特,是雀儿一样的步子,一跳一跳的,步子踏(“蹙”)在沙上,便发出“促促”的响声;而他们的武装却是四尺见长的用兽角装饰的弓和用青石作箭头的箭。“黑幡三点铜鼓鸣,高作猿啼摇箭箙”是写黄家洞蛮部队的情状。一种狭而长的黑旗点了三下,铜鼓声大震,蛮民集合了。每一个黄家洞人都像猿猴那样怪声怪气地大声叫喊,双手还频频摇着自己的箭袋(箭箙)。“巾缠踍幅半斜,溪头簇队映葛花”是写这支部队的“军服”。这“军服”和民服无异,也是够别致的了:他们的“裹腿”仅用彩巾斜缠着的。这一支队伍在溪头傲立,映着正在开放的红紫色的葛花,那艳丽斑驳的色彩也够撩人眼目的了。“山潭晚雾吟白鼍,竹蛇飞蠹射金沙”是写黄家洞蛮伏击官军的战事。这一场伏击是这样奇妙、神速,就好似白鼍晚吟、竹叶青蛇、飞蠹突然向人发动袭击一样,不但恐怖异常,也让人猝不及防。这一句王琦解为“状洞中景物”,实不确。因为这样解,此句便游离于全篇。叶葱奇注为写翻船(白鼍)和蛮人之射箭(竹蛇、飞蠹)。又有点过于拘泥。其实这两句就是写黄家洞蛮作战的勇猛无敌、神速无匹的。

  后两句是写战后情景。这里有一个对照:黄家洞蛮在战后,骑着自己的“竹马”悠悠然地回到家里;可官军却屠杀容州的百姓,以人头数交差。

  这首诗的题旨是刺官军的无能、残暴与歹毒。李贺一生,贫病相加,仕途多舛。他对当道者是充满了无比的憎恨与愤怒的。他的诗因此很不乏讥刺时事之作。如《夜饮朝眠曲》是刺当权者的淫逸生活的,《秦宫诗》是刺豪门的专横跋扈的,《吕将军歌》是刺宦官带兵平藩的,《老夫采玉歌》是刺富者榨取采玉工人血汗的。《黄家洞》与这些讽时刺世之作,在批判的精神上是相通的。但这一首诗同情并讴歌少数民族人民的起义斗争,这在唐诗中又实属罕见。李贺的这一首诗,是超越了阶级和种族偏见的。在这一点上,李贺要比他的师长韩愈——他称黄家洞为“贼”——的思想要先进得多。这首诗应当是李贺诗中的民主性的精华。虽历经世,又过千载,这首诗的思想异彩仍能在唐诗苑中放射出奕奕不灭的耀眼光华。

  《黄家洞》在艺术上仍是一种奇崛幽峭,秾丽凄清的风格。奇特的步式、蛮荒的戎装、猿啼一般的怪叫,都生发出一种诡奇而幽丽的神韵;而那与这“奇装异服”相映的红紫色的葛花,又很能增加全诗的凄清而艳丽的氛围。在这里,诗人是把战士诗化了。把战事也诗化了。战争并不残酷,它显得很美好,很有趣。这一点不仅说明诗人的同情是在黄家洞人民方面,也说明诗人的美学观总是和善、和同情心联系在一起的。再就是篇末点题法。全诗十句有九句是写黄家洞人的军威的,仅在篇末才点了官军一笔。而这一笔恰恰是全诗的关键处、诗意所在。全诗由这一句而神彩飞动,令人震惊。按理说,表现主题的部分一定要用重笔墨,不厌其繁,而这首诗却一反常情,不厌其略。这种手法,恰如相声的抖包袱皮,一层层剥去,显得很有趣,很有情致,而剥到最后竟是一个奇异的发现,这就要比句句写官军杀良报功的方法巧妙、神奇,而且会经济得多。大约这种方法十分类似军事上的声东击西,很能出奇而制胜的。

【黄家洞原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君马黄原文及赏析08-17

游黄华山原文及赏析09-05

黄头郎原文及赏析09-03

洞仙歌·中秋原文及赏析03-25

洞仙歌·荷花原文及赏析09-05

宿洞霄宫原文及赏析08-19

洞仙歌·咏柳原文及赏析08-22

洞仙歌·中秋原文及赏析07-24

洞仙歌·咏柳原文、赏析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