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书稿范文>赏析>《《勤政楼西老柳》原文及赏析

《勤政楼西老柳》原文及赏析

时间:2022-04-03 09:00:33 赏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勤政楼西老柳》原文及赏析

  勤政楼西老柳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株柳,长庆二年春。

  赏析

  勤政楼西的一株柳树,是唐玄宗开元年间(注:开元年间为713年-741年)所种,至822年(唐穆宗长庆二年)已在百龄上下,当时白居易已五十一岁。以垂暮之年对半朽之树,诗人自然会怆然动怀。东晋桓温北征途中,看到他昔日手种的柳树都已经有十围那么粗了,曾感慨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对树伤情,自古以来就是这样。难怪诗人要良久立马,凝望出神了。树“半朽”,人也“半朽”;人“多情”,而树在诗人眼中,也是物情同人情。宋代辛弃疾就曾写过“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贺新郎·甚矣吾衰矣》)这样情趣盎然的词句。白居易看到这株临风老柳就好像是出于同病相怜,为了牵挽他这位萍水相逢的老人,才摆弄它那多情的长条。

  诗的开始两句,把读者带到了一个物我交融、物我合一的妙境。树就是诗人,诗人就是树,既可以说多情之人是半朽的,也可以说半朽之树是多情的。“半朽”和“多情”,归根到底都是诗人的自画像,“树”和“人”都是诗人自指。这两句情景交融,彼此补充,相互渗透。寥寥十字,韵味悠长。

  如果说,前两句用优美的画笔,那么,后两句则是用纯粹的史笔,作为前两句的补笔,不仅补叙了柳树的年龄和诗人自己的岁数,更重要的是,把百年历史变迁、自然变化和人世沧桑隐含在内,这是诗人的大手笔。它像画上的题款出现在画卷的一端那样,使这样一幅充满感情而又具有纪念意义的生活小照,显得格外新颖别致。

【《勤政楼西老柳》原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勤政楼西老柳原文及赏析08-29

过勤政楼原文及赏析08-29

《过勤政楼》原文及赏析08-21

柳原文及赏析05-13

柳原文及赏析07-22

新柳原文及赏析08-27

兰陵王·柳原文赏析09-24

兰陵王·柳原文及赏析08-21

江边柳原文及赏析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