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书稿范文>赏析>《韩偓《草书屏风》赏析

韩偓《草书屏风》赏析

时间:2023-03-29 09:52:36 少烁 赏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韩偓《草书屏风》赏析

  《草书屏风》是唐代诗人韩偓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吟咏屏风上怀素的草书作品,深刻地描述了怀素草书的飞动气势和苍劲形象,形象地体现了怀素书法的风格和意境。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韩偓《草书屏风》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草书屏风》

  韩偓

  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

  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

  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

  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

  注释

  ⑴屏风:室内陈设。用以挡风或遮蔽的器具,上面常有字画。

  ⑵怀素:唐代书法家。字藏真,湖南长沙人。原姓钱,幼年便出家做了和尚。生卒年月不可考,活动当在公元八世纪,即唐代中叶。踪:踪迹,这里指笔迹。

  ⑶尘色:尘土色。

  ⑷寒藤:枯藤。

  ⑸恐:亦作“可”。

  译文

  你从哪里得到这一个屏风?这上面分明有怀素的书法笔迹。

  虽然字幅上侵蚀了尘色有些斑驳,但还能见到墨痕的浓重。

  点像怪石奔向秋天的山涧,竖钩像寒枯的古藤倒挂上古松。

  如果把屏风放到水边,每个字恐怕都要化成蛟龙游到水中。

  创作背景

  怀素曾师事张旭、颜真卿等书法大家,勤奋好学,后遂以狂草知名,兴到笔运,如骤雨急旋,随手万变,而合乎法度,成为一代大师。他的草书名盛一时,到后来,他的书迹更为人所珍爱,虽片纸只字,亦价值连城。他留存下来的墨迹有《自叙帖》《苦笋帖》《食鱼帖》《千字文》等,皆系草书,有影印本传世。其中尤以狂草《自叙帖》为最出众有名。怀素的草书到了韩偓所在的晚唐五代,愈来愈为世所珍爱。

  韩偓不仅精于诗歌,对书法也有一定造诣。据宋代《宣和书谱》卷十载:“考其(指韩偓)字画,虽无誉于当世,然而行书亦复可喜。尝读其《题怀素草书诗》(即《草书屏风》)云云,非潜心字学,其作语不能迨此。”后人有得其《石本诗》以赠,谓字体遒丽,辞句清逸。”韩偓对书法有爱好和研究,他对怀素遗留在屏风上的草书墨迹表示了极大的兴趣,于是创作此诗。

  鉴赏

  这首诗看似咏“屏风”,实际上是咏“屏风”上怀素的草书。前四句一句一转,“何处”“分明”“虽多”“犹见”,在转折中步步顿宕,峰回路转,引人入胜,作者的惊悦之情在诗行中不停地跳跃。但一气贯通,流转自如,其欢欣的情绪,犹如一条活泼的小溪,在曲折中畅流而下。这四句显得极为自然,完全是一片真情的流露。

  “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一开始就以问句突起,好像十分激动地在问主人从哪里得到的这个屏风,惊喜万分之态,溢于言外。而且紧接着就立刻判断这分明是怀素的笔迹。这充分说明他平日对书法极为留心,尤其是对怀素的草书风格十分熟悉,如故人相逢,一眼便认了出来。接下来,作者在惊喜中对屏风上的整幅墨迹作了审视:“虽多尘色染,犹见墨痕浓。”前一句从“尘色染”中,看出墨迹流传已久,古色古香,弥足珍贵;但由于长期辗转流传,字幅上侵蚀了尘色,有些斑驳,诗人在极端爱惜中也流露出一丝惋惜之意。后一句说虽然蒙上了很多尘色,但还是可以看见那浓黑的墨迹,从“墨痕浓”三字中,仍满含着诗人的惊喜爱惜之情。这里一个“浓”字,生动地描述出怀素草书中那种笔酣墨饱、痛快淋漓的特点,已经把整幅字中体现的风格和意境初步传达给读者,十分形象准确。

  后四句,作者采用比喻的手法,对字幅中的点画作了具体描述,把这一高度抽象的艺术,十分具体、形象地再现读者面前,而且具有怀素书法的特点,使人叹赏不已。

  “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这两句先是从点画来赞美怀素书法的刚劲有力。前一句是说怀素草书中的点,好像怪石正在向秋涧奔走。这一比喻形象奇特,但有由来。晋代卫夫人《笔阵图》说:“点,要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这里在“石”前加一“怪”字,就表明它不同一般,体现出怀素草书的“狂”的特色。在“怪石”与“秋涧”间着一“奔”字,充分表现了草书中“点”画在映带时那种迅疾有力的动势,十分形象生动。后一句是说怀素草书中竖和弧钩笔画,真像枯藤挂在古松上,这个比喻从欧阳询来。欧阳询《八诀》说:“竖,要如“万岁之枯藤”;弧钩,要如‘劲松倒折,落挂石崖’。”“藤”“松”已有劲健意味,再用“寒”“古”来形容,就更具苍劲感。两句中虽只点出点、竖和弧钩这些个别笔画,但却在怀素草书中具有代表性,其他笔画概可想见,那种中锋运笔时饱满、刚劲、浑厚的效果,鲜明地凸现出来。而且,这些“怪石奔秋涧,寒藤挂古松”的点画,构成了狂放、豪纵的整幅气度,无一字不飞动,无一字不活泼,体现了生动活泼的气韵。这是书法作品中很难达到的高妙境界。这屏风上生动的草书,激动着诗人的心,不禁萌发奇妙的想象:“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这一想象更为奇特,但也并非无来处。古人把写草书比为“笔走龙蛇”,如李白《草书歌行》:“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如惊电。”因为笔画的盘绕曲折,有如龙蛇迅速有力的游动。从这个比喻中,可见怀素草书是何等的笔势飞矫,生动活泼,显现了旺盛的活力。另外,古人常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来比喻“书圣”王羲之的字,此处隐然以怀素比王羲之,可见推许之高。“恐”字,不仅有估计的意思,也还恐怕它真化为龙,从水中飞走,而失去这珍贵难得的字幅的意思,有一种风趣的意味隐含其中,曲折委婉地表达了对怀素草书遗墨的万分珍爱之情,使前四句那种惊喜神情一直贯穿到结束,全诗洋溢着充沛的激情。

  诗人从屏风写起,然后写怀素草书,写怀素草书又先表现整体感觉,然后再以形象的笔墨作具体的描述,全诗层层深入,步步递进,最后又以神奇的想象结尾,留下回味不尽的余意,同篇首暗中照应,在章法上显得严谨、完整,表现出精心的安排。特别是形象的生动描写,激情的强烈抒发,使全篇荡漾着盎然诗意,语语动人心弦,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背景:

  韩偓(844—914以后),字致尧,一作致光,小字冬郎,自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十岁能诗,曾得其姨夫李商隐赞许,称其“皱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登进士第。始佐河中幕府,累迁左谏议大夫。天复元年(901),为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黄巢起义军入长安,从昭宗至凤翔,升任兵部侍郎、翰林承旨,深得昭宗信任,屡欲擢为宰相,均辞谢不受。偓为人正直,后因不阿附朱温,受排斥贬官。天佑二年(905),复召为学士,不敢入朝,携家入闽,依闽王王审知而终。其诗工于七言近体,词彩绮丽,悱恻柔婉。部分诗作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

  韩偓的其他作品

  《已凉》

  碧阑干外绣帘垂,猩色屏风画折枝。(猩色 一作:猩血)

  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

  《夜深》

  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夜深斜搭秋千索,楼阁朦胧烟雨中。

  《晓日》

  天际霞光入水中,水中天际一时红。

  直须日观三更后,首送金乌上碧空。

  醉著

  万里清江万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烟。

  渔翁醉著无人唤,过午醒来雪满船。

  《三月》

  辛夷才谢小桃发,蹋青过后寒食前。

  四时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

  吴国地遥江接海,汉陵魂断草连天。

  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

  《残春旅舍》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

  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

  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

  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

  《春尽》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

  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

  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

  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

  《生查子·侍女动妆奁》

  侍女动妆奁,故故惊人睡。那知本未眠,背面偷垂泪。

  懒卸凤凰钗,羞入鸳鸯被。时复见残灯,和烟坠金穗。

  《咏柳》

  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韩偓《草书屏风》赏析】相关文章:

草书屏风原文及赏析07-22

韩偓诗赏析10-18

屏风绝句原文及赏析08-25

《屏风绝句》原文及赏析09-06

韩奕原文及赏析08-25

《韩奕》原文及赏析09-06

《韩碑》原文及赏析09-07

韩奕原文翻译及赏析02-26

与韩荆州书原文赏析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