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教案大全>《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语文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语文教案

时间:2022-02-28 17:31:34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语文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语文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语文教案1

  知识目标:

  1、完成习作。

  2、准确区别区别的不同读音。

  3、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

  情感目标:

  熟练背诵古诗。

  能力目标:

  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 我们的课余生活

  1、导入:

  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小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形,我们安排了自己的课余活动,认真执行计划,这一阶段的课余生活充实而有乐趣,许多同学都想把乐趣与大家分享。

  2、生分四人小组,在组内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

  3、全班交流

  每组推选一位优秀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4、评议

  (1)看学生他们的课作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注意内容充实)

  (2)选拔优秀,颁发小奖品。

  (3)生谈交流后自己的打算。

  二、习作指导

  1、导入。

  2、生选择写作题材

  游戏娱乐生活:踢毽子、跳皮筋、跳绳……

  课余辅导训练:网页制作、科技小发明、绘画写生、足球比赛……

  个人爱好:小收集、小饲养、小种植、小演奏家……

  家务劳动家庭帮手:洗衣服、餐具、打扫卫生……

  3、写法指导:

  这篇文章只需集中写一项课余活动或一件课余发生的事。

  4、生拟定提纲、评议。

  5、生起草。

  6、生交流,师生共同评议。

  7、生各自修改。

  8、誊写文章。

  三、日积月累

  1、生自由轻声读词语,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

  2、指名横着诚。

  3、揭示发现:

  每一行两个词语中带点字字形相同,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4、齐读巩固。

  四、读读认认

  1、生各自轻声读本题中的各组字,读不准的借助注意拼读。

  2、比赛:谁读得正确、流利。

  3、谈谈这一题中每一组字的共同之处。

  4、齐读巩固。

  5、单独指读横线条中的生字。

  五、读读背背

  1、师范读古诗。

  2、师引导。

  3、生模仿读。

  4、比赛读。

  5、师生合作、表演。

  6、竞赛背诵。

  六、展示台

  1、小组交流各自展示什么内容,以什么形式展示。

  2、了解展示准备。

  3、举行展示会,各组轮流介绍,然后参观学习。

  4、评选优秀展示组。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交流和了解童话,学习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认识口字旁的字,学会三种修改符号。

  2.通过、诵读,体会人生格言,帮助小学生积累句子。

  【教学重点】

  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了解格言意思。

  2.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不会的问题,学会积累语句。

  【教学难点】有感情朗读句子,理解格言意思。

  【教学课时】1课时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

  二、交流平台

  板块一:交流平台

  1.(课件出示2)

  童话是一座五彩缤纷的大花园。在童话的世界里,植物、动物不但和人一样会说话,而且也有喜怒哀乐。

  (1)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段话进行交流,探究自己了解的童话作品里人物的喜怒哀乐。(板书:交流童话)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

  (3)(课件出示3)

  去年的树:从鸟儿天天唱歌给树听感受到他们的快乐;从鸟儿第二年春天从南方飞回来找不到它的朋友感受到他的忧伤和惆怅。

  那一定会很好:从大树变成手推车等感受到小推车为人类服务的快乐。

  在牛肚子里旅行:从一只不幸被吞进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的经历中感受到红头由绝望、悲痛到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后对朋友的感激的感情变化。

  一块奶酪:从蚂蚁队长带领自己的队伍搬运粮食的事中感受到蚂蚁队长复杂的感情变化。

  2.(课件出示4)

  这个单元的童话故事充满了丰富的想象,蟋蟀可以在牛肚子里旅行,一棵树也有自己的愿望……

  (1)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段话进行交流,探究自己了解的童话作品里充满丰富的想象。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

  (3)(课件出示5)

  去年的树:鸟儿和大树是好朋友,大树不见后鸟儿去寻找大树。

  那一定会很好:树有自己的愿望,它想站起来,想跑,想坐下来休息,想躺下……

  在牛肚子里旅行:红头在青头的帮助下,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旅行。

  一块奶酪:蚂蚁队长带领队伍搬运粮食不受奶酪渣诱惑,以身作则。

  3.(课件出示6)

  阅读童话,我们能交到很多奇特的朋友,经历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还能获得很多启示。

  (1)小组学生围绕上面一段话进行交流,探究从奇特的朋友,不可思议的事情中获得的启示。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

  (3)(课件出示7)

  去年的树:读故事懂得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

  那一定会很好:从一粒种子的经历获得了奉献教育,明白了要做一个对别人、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牛肚子里旅行:从两只小蟋蟀玩捉迷藏,其中一只不幸被吞进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最后侥幸逃脱的危险经历,懂得了一个科学小知识:牛有四个胃,吃食时具有反刍现象。

  一块奶酪:从蚂蚁队长带领自己的队伍搬运粮食的事中懂得了在集体活动中要以身作则,严守纪律。

  (二)识字加油站

  板块二: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8)读一读,比一比,认一认。

  伸—申(申请)界—介(介绍)棕—宗(祖宗)

  忆—乙(乙方)招—召(召开)教—孝(孝顺)

  2.指名拼读生字,齐读生字,指名领读。

  3.小组同学对比读,互相交流,组长记录小组同学的发现。

  4.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教师小结。

  (1)复习形声字:(课件出示9)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其中的形旁表义,声旁表音。

  本题是强调了声旁表音的功能。后面的字都是前面字的声旁,表示前一个字的读

  音。如“伸”的声旁是“申”,前后两个字的读音相同或相似。(板书:形声字声旁表音)

  (2)本题形声字的分类。

  (课件出示10)

  左形右声:伸招棕忆

  右形左声:教

  上形下声:界

  (3)复习识字方法。

  (课件出示11)

  部件识字法:所谓部件识字法,即是利用已学过的熟字部件,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换掉字的偏旁,帮助学生识字的一种方法。此方法主要适用于形声字和部件相同的字。如记忆“请、情、清”:利用已学过的“青”字加上“氵”就成了“清”,再联系“清澈的河水”就知道了“清”与“水”有关,又理解了字义;“请”,人要用嘴,所以就有一个言字旁;“情”,与心情有关,所以加上竖心旁。利用形声字的声旁和形旁识记字,既利于掌握汉字的声,又利于掌握汉字的形和理解汉字的义。

  5.小组交流,再找一些这样的汉字进行识字练习。

  6.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12)

  左形右声,如:清(青)、松(公)、城(成)、渔(鱼)

  左声右形,如:功(工)、领(令)、战(占)、郊(交)

  上形下声,如:露(路)、花(化)、岗(冈)、芳(方)

  上声下形,如:烈(列)、忘(亡)、警(敬)、堡(保)

  内形外声,如:闻(门)、闷(门)、问(门)

  外形内声,如:圆(员)、阁(各)、病(丙)、赶(干)

  (三)词句段运用

  板块三:词句段运用

  1.(课件出示13)读一读,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1)小组交流,代表汇报,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14)这些字都带有“口”字,但是表示的意义不同,可分为三类:(板书:口字旁)

  跟口有关的行为:咬叼嚼咽啃吞含

  拟声词:啪哗吱嗡嘟鸣嘀

  属于语言方面的事情:叫喊嚷吼吵啼唤

  (2)你还知道哪些偏旁的字?交流举例。

  手:扎扒打扑扔托扫扩扣扛扱扬执扙抛扭拟抡抠抗批

  心:忌忍忐忑忘志忽念怂态忠急怒思怨怎总怱恶恩恳

  水:汉汇汁池汗汲江汤沟沪沥没汪浅沮泪泠沫泥泞泼

  2.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课件出示15)

  (2)集体交流,分析句子出现的问题,修改病句。

  (3)仔细观察修改前后句子,作对比,学习了解修

  改符号。(板书:修改符号)

  认识三种修改符号:改正符号、增补符号、删除符号。

  观察一下,这三种符号分别有什么作用?分别在什么

  时候使用?

  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小结:

  ________是对句子中有错别字、词的`改正,________是增补符号,对文句中漏掉部分的增补,________是删除符号,对多余部分的删除。

  (4)练习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一段话。

  (课件出示16)

  鲁爷爷今年八十多岁。他身穿一件黑棉袄,戴一顶旧棉帽,仍旧保持着艰苦朴素。在解放战争时期,他推起小车为前线运送小米、小麦和粮食,不知走过多少城

  市和村庄?他曾经被评为“支前模范”的光荣称号。他经常对我们说:“他经历过两个新旧社会,深知今天辛福生活来得不容易,你们一定要爱护它啊!”

  修改如下:在“朴素”的后边用增补符号加上“的优良传统”;用删除符号把“小米、小麦和”删掉;把“?”用改正符号变成“。”;用删除符号删掉“的光荣称号”;把最后一句话中引号中的“他”用改正符号改为“我”;再把“辛”改正为“幸”,再用改正符号把“爱护”改成“珍惜”。

  (四)日积月累

  板块四: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17)。

  (1)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2)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3)一时强弱在于力,千古胜负在于理。

  2.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朗读。

  3.小组交流,深入体会。

  4.小组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小结。(板书:辨理格言)

  (1)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意思:灯芯不拨,灯不会变亮;道理不去分辨就不会明白!

  启发:只有去做才能明白其中的奥妙!道理要分辨才能明白!

  (2)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意思:有理到哪儿都行得通,无理到哪儿都不行。

  启发:指人的言行必须有理可循。

  (3)一时强弱在于力,千古胜负在于理。

  意思:一时的胜负得失可能靠平常谁更强势,但长期的胜负还是看谁顺应潮流谁更在理。

  启发: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远大的发展前途

  5.自由朗读,背诵积累。

  【设计意图:三个病句,三种最常见的修改符号,学生从中领悟了如何使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课堂作业新设计】

  1.读一读,比一比,组词语。

  伸—申(申请)招—()()棕—()()

  忆—()()教—()()界—()()

  2.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病句。

  (1)这场雨下得太大了,我身上的衣服完全湿透了。

  (2)鲁迅先生如果爱惜自己的时间,就从来不浪费别人的时间。

  (3)我要改正上课做小动作的不正确的毛病。

  (4)通过同学们的亲热帮助,王小刚的语文水平大大提高。

  3.把下面的名句补充完整。

  (1)灯不拨不亮,。

  (2)有理走遍天下,。

  (3)一时强弱在于力,。

  参考答案

  1.召召开宗祖宗乙乙方孝孝顺介介绍

  2.(1)改法:去掉“完全”。

  (2)改法:关联词“如果……就”改为“不但……而且”。

  (3)改法:去掉“不正确”或者“毛病”。

  (4)改法:“亲热”改为“热心”。

  3.(1)理不辩不明

  (2)无理寸步难行

  (3)千古胜负在于理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交流童话

  形声字声旁表音口字旁

  修改符号:改正符号增补符号删除符号

  辨理格言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语文教案3

  教学设计:

  1.以童话为内容进行交流,要讲清童话的特点,感受童话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从中受到的启发。

  2.通过“减一减”的方法,认识一些新字。能自己发现这些字在读音和字形上的特点。

  3.通过“读一读”对学生写字进行巩固,并能够自己发现这些生字与偏旁之间的关系。

  4.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学习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试着修改自己的习作。

  5.积累一些谚语。

  教学重难点:

  1.能感受童话的奇特,和同学交流童话带给你的启示。

  2.学会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与同学们交流童话的特点。

  (1)童话世界里的人物、动物、植物都会说话。

  (2)童话世界里的居民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

  2.说一说,在这些童话里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3.读完童话,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4.你打算在生活中怎么去做?

  二、识字加油站。

  1.读一读。

  (1)同桌之间读一读。

  (2)齐读。

  (3)指明读。

  2.如果去掉这些生字的读音,你还认识它们吗?

  3.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三、词句段运用。

  1.读一读,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读读这些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a.小组交流。

  b.全班汇报。

  这些字都有“口”字旁,说明都与口有关系。

  c.你能在写几个这样的字吗?请你写一写。

  d.比一比,看谁写得多。

  2.学习修改符号。

  a,认识什么是修改符号。

  b.明确修改符号的具体意义。

  c.学会运用修改符号。

  4.巩固练习,修改符号的用法。

  (1)爸爸尚班走了。

  (2)妈妈穿着一件红裙子,一顶帽子。

  (3)果园里有许多水果:苹果、鸭梨、黄瓜和桃子。

  a.学生练习修改,并正确使用修改符号。

  b.小组内交流

  c.全班交流

  d.展示、评价。

  5.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

  2.学生随教师诵读。

  3.说一说,你对这些话的理解。

  a.小组交流。

  b.汇报。

  4.生诵读。

  5.尝试背诵。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要放手让学生去观察、议论、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从而使学生体验发现的快乐,感受汉语的丰富。引导发现时不必用准确的术语来表述,学生用自己的话大致说清即可。“日积月累”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语文教案4

  教学要求:

  1.能说出在日常观察中的发现;

  2.能认真听别人说话,把握主要内容,并能比较完整地转述;

  3.把话说清楚明白,并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教学难点:

  能真实清楚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一、交流生活中的观察发现。

  (一)课件播放书中的“三幅图”

  1.同学们在这三幅图中发现了什么呢?用一句话简单地说说。(学生说,老师及时指导)

  2.这段时间我们观察了不少身边的事物,你一定有了新发现。那我们每个人就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发现。有一个要求,别人说的时候,要专心听,你要记住,你们小组的同学都有哪些发现。(学生小组交流。)

  (二)好,老师特别想了解你们组的组员们都发现了什么?用“我们组的组员……”的句式说,看谁记得多。(各小组推荐代表发言。)

  1.同学们说的真多,而且说得特别清楚,老师给你们一个建议,当你要说很多个同学的发现的时候,不用说每个人的名字,可以用上“我们组,有的同学发现了……有的同学发现了……还有的同学发现……”句式。(指几名学生说。)

  2.听了同学们的`发现,老师对其中的一个发现可感兴趣了,那大家又对哪一个发现最感兴趣?(学生发言。)

  3.如果你对谁的发现感兴趣,就去问问他(发现者)到底怎么回事?(学生提问,学生解释。)

  4.我们经过交流,就会越来越明白,因此老师提议,我们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人的发现,然后以他的话题,展开交流,可以提问,可以补充,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小组交流。)

  (三)老师发现有的小组交流得特别充分,而且有的同学还发现了一些特别有趣的植物。

  1.指名让学生说出发现,然后其他学生提问,发现者解释。

  2.老师适时介绍自己的发现。

  3.你还知道哪些有意思的植物吗?(学生回答。)

  小结:同学们,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如果我们有机会亲自去观察、去发现这些有趣的植物,该多好啊!

  二、总结下课。

  同学们,从天到地,从地到天,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非常神奇,只要你是一个善于观察的孩子,你一定会发现更多的奥秘。这一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教学反思:

  学生汇报自己的观察,将重点都定在了发现一词上,大家都很积极,好像争着比谁的发现最多最奇,但把“观察中”忽视了,而怎么观察到的,自已观察时所做了什么,这个过程学生却大多数都是只字不提。引导学生将自已是如何观察到的,及观察时自已是否认真等过程说了出来,这就为观察的内容提供了真实性的证词。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向课余生活安排得好的同学学习,安排好自己今后的课余生活,且认真执行计划。

  2.习作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写好后读给父母听,让他们分享。

  3.发现一些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准确区别。

  4.读“认”,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

  5.熟读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6.积极参与展示活动,精心准备采用最好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课余生活。

  教学重点

  学习多音字,读读认认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口语交际和习作。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安排: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完成口语交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 我们的课余生活

  1.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族小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形;我们安排了自己的课余活动,认真执行计划,这一阶段的课余生活充实而又有乐趣,许多同学都想把这乐趣与大家分享。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在组内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自己在课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a.可以讲讲课间课后同学间开展的游戏、娱乐活动;

  b.可以讲讲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小制作、小发明、调查考察活动;

  c.可以讲讲自己读了什么好书,完成了多少万字的读书量,摘了多少卡片,增长的见识和受到的教益;

  d.可以讲讲自己在兴趣爱好、个人特长项目上花了多少功夫,有多少长进;

  e.可以讲讲自己随同学伙伴或家人外出游览、休闲获得的新发现、增长的新见识;

  3.全班交流。

  每组推选一位优秀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4.共同评议。

  a.就刚才几位同学们交流的来看,他们的课余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我们评比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是不是就看谁的课余生活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课余生活项目记录得多?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达成共识:看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不是看谁的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记录本上记录得多,而是要看谁的计划安排得切实可行,课余生活计划中的各项安排得到真正落实。

  b.评选出活动新颖、有趣,开展得认真深入,收获丰富、感受深刻、对大家启发大的同学,教师颁发“课余生活之星”奖章。

  c.谈谈了解了他人的课余生活之后自己的打算。

  课后记: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1.交流默读的知识,学会默读的方法。

  2.认识带有目字旁的字及这些字组成的词语。

  3.词句段运用,学会区分近义词,并会运用;学会给词语分类。

  4.通过体验、诵读,体会名句,帮助小学生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1.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了解名言的大意。

  2.自主阅读词语和句子,交流不会的问题,学会积累语句。

  【教学难点】

  感情朗读句子,理解名言的大意。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

  二、交流平台

  板块一:交流平台

  1.谈话导入:默读,是读的一种重要方式,是语文教学上训练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

  2.小组学生交流:自己在平时是怎样默读的?

  3.小组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2)

  默读时,我们要做到:不发声读,不动嘴唇;不用手指着读;还要边读边思考。开始学习默读时,有人常常伴有小声读,嘴唇不停地动,这是借助读出的声音领会意思。这不要紧,不过要逐渐纠正。

  默读时,我们还要注意做到:眼到、心到、手到。眼到,就是要认清每一个字,不能一目十行,以免养成不求甚解的不良习惯。心到,就是集中注意力,一边读一边想,理解词句的意思和内在联系。读了以后,能对自己提出不懂的问题,联系上下文进一步思考,或者向别人请教。手到,就是在默读时,边读边动笔。可以画出重点词句,或标出段中的层次,记下自己不懂的问题,提高默读的效果。

  最后,我们在默读时,还要注意速度,所以在平时的'阅读时要牢固熟练地掌握字词,默读时不能把注意力放在词字上,而要放在对内容的理解上。这样能更好地提高默读的速度。默读时还要注意减少眼停的时间与次数,尽量不出现回视,逐步扩大扫视。读得快而又理解得深,才是高水平的默读。

  (板书:默读:不发声不指读注意速度画出不认识的字词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

  4.了解默读的好处和适用范围。

  默读时由于省去了发音的动作,所以速度快,不互相影响,保证环境的安静,便于更集中地思考、理解读物的内容,并且不易疲劳,易于持久。默读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读书报,查资料,看通知、布告、信件等,都要用到默读。

  三、识字加油站

  板块二:识字加油站(课件出示3)

  1.学生自由读课本上的字词,做到发音准确。

  注意读准翘舌音“眨瞅”,后鼻音“瞪眶”。

  2.多元识记生字“眨瞪瞅眶睹”。

  形声字结构特点识记:这几个字都是“目”做形旁,表示和眼睛有关,右边的部分是声旁,表示声音。(板书:目字旁的字和眼睛有关)

  3.小组同学互相合作,组长随意说出与“目”有关的字,其他学生用字组词,用词造句。

  4.你还认识哪些“目”字旁的字?并组词。

  看:看见盼:盼望盲:盲人睛:眼睛

  四、词句段运用

  板块三:词句段运用(课件出示4)

  读读想想,下面几个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可以互相调换吗?选择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1.读读想想。

  (1)学生自由读课本上的句子,思考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可以互相交换吗?

  (2)小组交流,组长整理。

  (3)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小结:这些词语虽然意思相近,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

  不能混用。

  (课件出示5)

  继续:完成一件事,中途停下来,之后又从这里开始。

  例句:我今天得继续做昨天没有完成的工作。

  连续:一次过完成的。

  例句:在大学我连续二年英语考了第一名。

  陆续:一个一个地。

  例句:下课了,同学们陆续走出了教室。

  (板书:继续:停下来又开始连续:一次完成陆续:一个一个地)

  (4)熟读句子,深入体会。

  2.整理购物清单。

  (1)学生识字读词,练习分类。

  (2)小组交流,组长整理答案。

  (3)利用实物投影展示交流。

  (4)教师小结:分类列出要买的东西,购物时既方便又不会遗漏。

  (课件出示6)

  海鲜类:鲫鱼

  水果类:橙子

  洗化类:牙刷沐浴液

  日常生活类:菜板垃圾桶衣架毛毯棉拖鞋枕头

  电器类:充电器

  食品类:馒头饼干速冻饺子

  五、日积月累

  板块四: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朗读,交流自己的理解。

  (这些名言都是关于仁爱和交往的。)

  (板书:仁爱与交往)

  2.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3.(课件出示7)

  (1)爱人若爱其身。(爱别人就像爱自己。)

  (2)不迁怒,不贰过。(不会迁怒于人,不会犯两次同样的错误。)

  (3)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仁慈的人爱人,有礼貌的人尊敬人。)

  (4)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赠人美好的言辞,比布帛还要温暖;出言伤人,比用长矛利戟刺人还要严重。)

  4.学生朗读,背诵积累。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照样子写几个和“目”字有关的字。

  盯瞪

  二、选词填空。

  继续连续陆续持续

  1.九点钟,参加会议的代表()进了会场。

  2.那哀痛的日子()了很久,他们不知如何安慰我。

  3.他常常在实验室里()工作几十个小时。

  4.爱迪生钻研科学的决心没有动摇,()顽强地做实验。

  三、找出不是同一类的词语。

  1.苹果橘子香蕉青菜梨

  2.黄瓜菊花荷花梅花梨花

  3.蝴蝶蜻蜓狮子蜜蜂萤火虫

  4.东海南海上海黄海渤海

  5.时光月光阳光星光灯光

  6.茶壶茶杯茶叶茶盘茶盅

  7.白菜萝卜西瓜黄瓜西红柿

  四、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爱人若爱。

  2.不迁怒,。

  3.仁者爱人,。

  4.,暖于布帛;,深于矛戟。

  参考答案

  一、盯盲相盹盼眉眨眠眩眶眼睁

  二、1.陆续2.持续3.连续4.继续

  三、1.青菜2.黄瓜3.狮子4.上海5.时光6.茶叶7.西瓜

  四、1.其身

  2.不贰过

  3.有礼者敬人

  4.与人善言伤人之言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默读:不发声不指读注意速度

  画出不认识的字词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语文教案7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乐于交流的意识

  2、学会观察生活和搜集资料,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3、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

  教学重难点:

  学会观察生活和搜集资料

  教学过程:

  一、讨论交流

  ①组内交流,让组内同学充分了解大家搜集到的祖国传统文化。

  ②推选一名同学作为小组“代言人”,代表本组向全班作介绍。

  二、观摩评选

  ①各小组将自己的资料(文字、图片、实物等)展示出来。

  ②小组之间互相观摩。

  ③每位学生要记住各小组搜集资料的情况,为评选作准备。

  三、集体评议

  ①各组同学评议:哪组活动开展得好?好在哪里?

  ②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总结、颁奖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 自主发现词语的构词特点,培养自主学习意识。

  2、 通过观察图画与词语,初步了解十二生肖这一传统文化。

  3、 培养学生的积累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图画与词语,初步了解十二生肖这一传统文化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①回忆旧知,明其特点。

  出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学生说说这句话中意思相反的词。)

  ②出示词语

  远近闻名 黑白相间 轻重倒置

  舍近求远 头重脚轻 积少成多

  异口同声 左邻右舍 里应外合③

  a.引导学生认读词语。

  b.引导学生留心加点的字的意思及在词语中的位置,发现这些词语的构成特点。

  ③引导学生积累词语。

  a.鼓励学生把想到的'具有上述特点的词语写在黑板上。

  b.学生读读记记这些词语。

  二、读读背背

  ①观察与认读。

  a.学生观察图片:这是什么?(邮票)上面画的又是什么?

  b.学生认读图片下面的词语,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

  ②了解十二生肖。

  a.让学生懂得邮票上画的是十二生肖,这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

  b.交流一些有关十二生的传说。

  c.交流生活中与十二生肖有联系的地方,如,人的属相、年份。

  d.学生说说自己属什么。

  ③读读与背背。

  a.学生读词语,注意按一定的顺序。

  b.学生试背十二生肖。

  三、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语文教案8

  教学目标:

  1.围绕“高效的读书方法”展开讨论,在交流平台中交流这个话题。重点了解摘抄法的使用。

  2.掌握助词“得”的运用方法。

  3.了解顶针手法。知道汉字书写中撇和捺的舒展决定了汉字的优美。

  4.积累背诵诗歌《采莲曲》。

  教学重点:

  1.围绕“高效的读书方法”展开讨论,在交流平台中交流这个话题。重点了解摘抄法的使用。

  2.掌握助词“得”的运用方法。了解顶针手法。积累背诵诗歌《采莲曲》。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喜欢旅行吗?还记得哪些美妙的风景呢?外出旅行一定要带的东西是什么?为什么?

  预设:

  外出旅行一定要带相机,这样以后可以通过浏览照片,回忆起当时的美妙风景。相机可以帮助我们记住沿途的风景。

  二、交流平台

  1.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很多东西读完了很快就忘记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预设:把优美的句子摘抄下来。

  2.读一读交流平台上的话,说一说:关于摘抄你知道了什么?四位同学的摘抄有什么特点?

  预设:

  摘抄主要是摘抄好的句子,摘抄要归类摘抄,摘抄时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优美的语段要尝试背诵,摘抄时还要注明作者和出处,方便日后查找。

  总结摘抄的方法:

  (1)摘抄型笔记: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句子、片断摘录下来。

  (2)提纲型笔记:将原来较长的书或文章用提纲的形式摘录下来。

  (3)感想型笔记:感想型笔记也就是读后感,把读书时的心得体会写成短小文章保存下来。

  (4)评价型笔记:可以品评遣词造句的精妙,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想,可以谈谈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还可以指评原文的纰漏等。

  3.关于读书,你还有什么高效的读书方法?小组交流。

  展示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

  预设:摘抄法读背法达标法讨论法脑图法

  4.教师总结: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在平时的阅读实践中,摘抄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要逐步形成影响自己一生的日积月累的摘抄好习惯,积硅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河。培养好读书,勤积累,在不断的内外吸收中提高理解和应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词句段运用

  1.看看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把后两个句子写完整。说说自己积累的这样的句子。

  小家伙摔得还挺重。

  王老师急得直跺脚。

  他跑得像兔子一样快。

  妈妈累得。

  得。

  2.说一说你的发现。

  预设:我发现这些句子有一个特点:“得”字后面的内容是对“得”前面动词程度的一个补充。

  3.进行补充练习。

  例如:老奶奶笑得前仰后合。

  翠鸟飞得像箭一般。

  大公鸡叫得非常嘹亮。

  敌人被打得落荒而逃。

  4.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出示例句一:

  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

  说一说你的发现。

  预设:后一句开头的词语就是前一句结尾的词语。

  出示例句二: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

  说一说你的发现。

  预设:后一句开头的短语就是前一句结尾的短语。

  我发现加点词语是上一句话的结尾,同时是下一句的开头,我知道这种写作手法叫顶针。

  5.顶针句欣赏。

  (1)晚会的'灯光,由红变黄,黄变蓝,蓝再变成银,色彩缤纷,真是美极了!

  (2)建筑房屋,必须有强固的地基;地基不强固,就不能砌成坚硬的墙壁;墙壁不坚硬,怎能盖成漂亮的楼房呢?

  6.你能试着说一个顶针句吗?

  学生自由表达。

  四、写字有法

  1.出示“英、柔、蒙、煤、及、雾、奏、翅”等8个汉字,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书写,重点观察撇和捺的书写情况。

  2.发现撇的差异和捺的不同。

  预设:并不是所有的撇都是一样的。撇包括长撇、短撇、斜撇、竖撇等,捺包括长捺、短捺、斜捺、横捺等。

  3.感受撇和捺在汉字书写中的地位。撇和捺写得舒展,字形就优美。

  五、日积月累

  出示诗歌《采莲曲》。

  1.领读古诗。

  2.翻译诗文,理解诗歌表达的意境。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的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3.按照节奏背诵诗歌。

  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六、布置作业

  1.学生谈收获,总结本课内容。

  2.布置作业:背诵诗歌。使用学到的摘抄法做好读书笔记。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语文教案9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凭借课文插图或通过理解古诗大意;课外吟诵刘禹锡的其它古诗。

  3.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想像这首诗描绘的优美景象,感受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感悟诗境,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课前准备:

  1.资料搜集:作者刘禹锡的生平,君山的传说。

  2.电化教具:投影片、课文录音磁带。

  3.实物准备:白盘子、青螺。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读,感知美。

  1.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山青水秀,美不胜收。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追随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足迹,到湖南岳阳的洞庭湖走一走,看一看。

  板书:望洞庭

  2.指名说对刘禹锡和洞庭湖的了解。

  刘禹锡,唐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字梦得,洛阳人。刘禹锡工诗能文,兼擅书法。所著有《刘宾客集》。

  洞庭湖,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绵延八百里,烟波浩淼,水天相接,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3.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读,整体感知美。

  4.自己练读,达到正确、流利。

  5.同位互相查读,力争人人过关。

  二、理解读,洞察美。

  1.导入:学习古诗,意在读出它的韵味,它的意境,读好古诗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2.学生各抒己见。

  3.学生读诗,先说说能够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1)自由理解。

  (2)小组内研讨。

  (3)全班交流。

  相:相互 和:和谐 镜:铜镜,比喻洞庭湖水面

  镜未磨:未被磨拭过的铜镜遥望:远望

  重点研讨“镜未磨”:为什么把湖面比喻成未经磨拭的铜镜呢?

  引导学生想象:作者观察时恰逢晚间,在月光照映下,湖面迷迷蒙蒙,不是很清楚,而未经磨拭过的铜镜应该就是一种模糊的感觉。

  4.凭借课文插图,叙说古诗大意。

  (1)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发挥想象,大胆述说古诗意思。

  (2)小组内练说,让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先说,其余同学做好补充。

  (3)指名到台前看投影上的插图解说。

  重点指导理解“白银盘里一青螺”:

  教师演示:一个大白盘子里放着一颗青螺。让学生谈看到的感受。

  质疑:诗中的“白银盘”是指什么?“一青螺”又指什么?再与课文插图对照,洞察艺术之美。

  古诗大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5.练读,读出诗的韵味,感受诗的意境。

  (1)自由练读,想象画面。

  (2)同位赛读,欣赏插图。

  (3)展示评读,美化诗境。

  6.背诵古诗,水到渠成。

  三、对比读,深化美。

  1.投影映示:

  望洞庭

  潭面镜未磨, 潭面无风镜未磨,

  湖光秋月和。 湖光秋月两相和。

  洞庭山水翠, 遥望洞庭山水翠,

  盘里一青螺。 白银盘里一青螺。

  2.对比读,比较内容的`不同之处,说说原诗的精妙之处。

  3.自由理解的基础上,同位交流。

  4.指名汇报。(正因无风,湖面才会如此宁静、和谐;正因作者在远望洞庭的山山水水,君山才显得小巧玲珑;之所以是“白银盘”,正因是在皓月银辉下。)

  5.再读原诗,深化美。

  四、延伸读,升华美。

  1.投影映示:

  题君山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

  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

  一螺青黛镜中心。

  题君山

  方干

  曾于方外见麻姑,

  闻说君山自古无。

  元是昆仑山顶石,

  海风吹落洞庭湖。

  2.自由练读后,指名读。

  3.师:自古君山的来历便充满神奇色彩,众说纷纭,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

  4.指名讲述课前搜集的有关君山的传说。

  相传在远古时代,洞庭湖中并没有岛。每当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时,来往船只无处停靠,常被恶浪吞没,当地人民苦不堪言。这事引起了水下72位螺姑娘的同情。她们忍痛脱下身上的螺壳,结成一个个小岛,后来连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君山。君山上的72峰,就是72位螺姑娘变成的。

  五、多样作业,表现美。

  1.写一写: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写下来。

  2.画一画:把这首诗描绘的景色用多彩的画笔表现出来。

  3.找一找:收集刘禹锡的其它诗作,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看到 联想 比喻

  湖面镜未磨→把湖面比作铜镜

  银盘→把湖面比作银盘

  君山→青螺→把君山比作青螺热爱

  教学反思:

  我在古诗教学中努力实践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吟诵要求:“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做一种享受而不看做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语文教案10

  教学要求:

  1.会用查字典的方式认生字。

  2.学会用预测的方法理解文章意思。

  3.掌握“假、几”等多音字,积累四字词语,熟悉引号的用法。

  4.积累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用预测的方法理解文章意思。

  2.掌握“假、几”等多音字,积累四字词语,熟悉引号的用法。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觉得预测有什么好处?

  (1)组内交流。

  (2)同学之间说一说。

  2.为了更好地做出正确的预测,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二、识字加油站。

  1.同学们先用字典查“典、基”等生字。

  2.同桌间相互检查、互相指正。

  三、词句段运用。

  1.读准加点的字音。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每一行四个词语中的加点字。

  (2)小组交流:组内同学互相读一读。

  (3)指名朗读,注意正音,齐读巩固。

  (4)全班交流。

  (5)教师引导小结:这四行词语,每一行带点的都是多音字。

  (6)拓展练习。

  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这样的字?你能举个例子吗?

  2.下列成语有什么特点?你还能说出这样的成语吗?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每一列三个成语的特点。

  (2)小组交流:看看自己的发现是否和其他同学一样。

  (3)指名朗读。

  (4)全班交流。

  (5)教师引导小结:这三列成语,都是含有数字的.成语。

  (6)拓展练习。

  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这样的成语?你能举个例子吗?

  3.读句子,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句子。

  (2)小组交流:看看自己有什么发现?

  (3)全班交流。

  (4)教师引导小结:对于人物的语言描写,有的提示语在前,有的提示语在后,有的提示语在中间。

  (5)拓展练习。

  你能举个例子吗?

  四、日积月累。

  1.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先在组内朗读,相互正音,再交流自己的收获,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讨。

  2.小组朗读。

  3.师生对读,齐读。

  4.看谁最先背下来。

  5.背诵比赛。

  教学反思: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字、词、句的规律,并进行迁移。如“日积月累”等训练,都应该引导学生在自主发现的基础上认字、写词、说句子,而后以教材为依托进一步将教学作必要的延伸。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语文教案11

  教学要求: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第一段的写法,从不同方面把一个地方的景色写具体。

  3.学习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4.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热爱家乡海滨小城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课文按不同角度连段成篇的方法。

  教学难点:

  仿照某一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能欣赏到美丽的景色,今天,我们又要到美丽南国来欣赏,地处广东海滨的一座小城的迷人景色。(板书课题:20海滨小城)

  2.分析审题:海滨指的是哪里?课文写的是什么地方?课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同学们,思考一下。

  二、理清文章思路。

  1.自由读课文,标清段的序号,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海滨的,哪几自然段是写小城的?

  2.讨论分析:

  第一部分(1-3)海滨的景色。

  第二部分(4-6)小城的景色。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海滨的哪些景物?用“横线”标出来。(板书:大海 沙滩)

  2.自由读1-2节,用“()”标出体现大海是美丽的词语,加以理解。

  3.学生找句子--抓词语--谈体会(板书:蓝 棕 银白 白 灰 金黄)

  小结:这两段主要抓住景物的颜色进行描写,表现了大海是迷人的,景色异常美丽。

  4.自由练读--互读--指名读(要求读出颜色的美,大海景色的迷人)

  5.默读3节,思考:这段主要写了什么景物?(板书:贝壳 船队)

  6.投影显示,理解带点词的意思,并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1)这里的孩子见得多了,都不去理睬这些贝壳,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

  (2)船队一靠岸,海滩上就喧闹起来。

  7.二人互读--指名读--男女生分读(要分别读出海滩的宁静与喧闹氛围)

  四、学习第二部分。

  1.过渡:刚才学习了1-3节,了解了海滨是美丽的,下面用同样的`方法自学4-6节。

  3.投影显示思考题:

  (1)课文写了小城的哪几个地方?用““标出。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用”( )“标出。

  (2)抓住关键句体会:它们美丽在哪里?

  3.讨论板书:

  庭院--树多 花园--树茂 街道--干净

  4.投影显示,理解带点词的意思。

  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5.指导朗读:作者把小城写得这么美、整洁,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家乡的热爱、赞美之情,要通过你的朗读,让别人也体会到这种情感。

  6.自由练读--齐读。

  7.根据提示练背5节,投影显示:

  小城的公园()。这里栽着()。一棵棵榕树就像()撑开的(),树叶(),可以(),()。树下(),每逢(),()总是()。

  五、总结。

  1.齐读全文,体会作者的热爱、赞美之情。

  2.结合板书,思考:课文是怎样连段成篇的?

  板书设计:

  海滨

  小城 海滨(1-3)大海

  沙滩

  小城(4-6)庭院

  花园

  街道美丽

  整洁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一开始我并没有告诉学生此文的写作顺序,而是让学生自己讨论,同桌间相互交流,结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就给了我一个启示:很多事要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讨才会加强学生自我思考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语文教案12

  教学要求:

  1.通过交流平台,交流读书和积累的方法。培养积累能力。

  2.通过词句段的运用,学习带“得”字句子的特点,并加以运用。

  3.会用词语接龙的形式说句子。

  4.掌握书写提示中字形的特点,并书写漂亮。

  5.积累古诗,体会中国诗词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词句段的运用,学习带“得”字句子的特点,并加以运用。

  2.会用词语接龙的'形式说句子。

  课前准备:PPT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全班交流介绍自己的读书、积累的方法。

  2.你觉得谁的方法比较好?

  3.你打算今后怎么做?

  二、词句段运用。

  1.(出示第一组句子)

  读句子,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a.小组交流。

  b.全班汇报。

  “得”字前面都是表示动作的词,后面用的是形容动作的程度。

  c.仿照写一写。

  2.(出示第二组句子)

  读一读,说说你的发现?

  a.小组交流发现。

  b.全班汇报。

  前半句句尾的词用在后半句的开头,就是用接龙的形式写句子。

  c.自己尝试说一说。

  d.小组合作说句子。

  三、书写提示。

  我们的汉字博大精深,要想写美观就要找出汉字的特点。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出示汉字)

  1.观察汉字,你发现了什么特点?

  都有撇捺。

  2.你觉得怎样写才能把这些字写美观?

  撇捺要写得舒展,字形就优美。

  3.先在书上描红,再写一写,注意撇捺的特点。

  4.学生字形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交流、评价。

  四、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采莲曲》学生边欣赏图片教师边诵读。

  2.说一说,古诗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场景?

  a.小组交流。

  b.汇报

  3.生诵读古诗。

  4.尝试背诵。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因为提前让学生做了预习,这节课的教学进展比较顺序。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用词语接龙的形式说句子说得非常精彩,背诵古诗环节课堂气氛比较热烈,学生积极性很高,从而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语文教案13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

  2.搜集相对的词语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3.以“秋天”为主题展开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话能力。

  教学重点: 口语交际(学生开口说)

  教学难点: 习作(学生动笔写)

  教法学法: 读、说、写相结合

  教学用具: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教学设计

  1.实物投影仪。

  2.把自己在秋天里所做的事拍成照片或画成图画。

  3.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说说理由,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画或挂图(可以是前面课文的挂图,也可生画的)。

  师: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是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给我们 大家带来很多的来的快乐,是吗?板书:秋天的快乐

  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在秋天做事时高兴的心情。

  2.拓展思路,展开话题。

  a、请学生说说自己在金秋时节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让学生自己先说说。

  b、具体说说自己在秋天所做的事,各自准备。要求:

  (1)把做的事儿说清楚。

  (2)说出自己的`快乐。

  (3)可以边说边演,可以请同桌一起说说演演。

  3.讲评结合,促进交流。

  a、指名学生上台口述,师生结合要求评点。

  b、以示范为例,和同桌或在小组内互述,并推荐出让自己感受最快乐的同桌上大堂交流。

  c、师生评选最佳学生。

  4.学习小结,指导实践。

  小结学生交际的情况(以肯定为主的不足,以指导学生生活实践。

  5.拓展活动

  画一画秋天的图画或所做的快乐的事。

  教学后记:这节课我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让学生搜集相对的词语,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语文教案14

  教学目标:

  1.了解一句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2.学会观察,在日常生活中多识字。

  3.仿照本组课文内的句子或段落仿写句子。

  4.了解和背诵日积月累中的知识。

  教学重点:了解一句段话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的。

  教学难点:仿照本组课文内的句子或段落仿写句子。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走进语文园地这个模块,一起来交流学习。

  二、交流平台

  1.本单元课文有很多段落,是围绕一个意思写

  如课文第11课《赵州桥》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为了写清楚赵州桥非常美观,详细介绍了桥面石栏上精美的图案,把各种姿态的龙写得活灵活现。

  三、识字加油站

  生活中,你见过这些标牌吗?

  税务局、防疫站、咖啡馆、学生公寓、废品收购站、农贸市场。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识字。

  电脑屏幕上出现:新湖南路小学、人民医院、锦绣川风景区、电影院、超市等标牌,提醒和巩固学生要从日产生活中学习识字。

  四、词句段运用

  对照流程图阅读下面这一段话,照样子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如剪纸、捏泥人、拼装玩具、编花绳。

  剪碎或切断浸铺晒揭

  电脑屏幕上出现剪纸一段话,学生照样子介绍一次手工活动的过程:

  首先,老师把剪纸准备的`材料:剪刀、彩色纸拿出来,做了剪纸的示范。老师先把粉红色的纸剪成正方形,把纸对着角折三次;再用剪刀顺着纸顶端边上剪成锯齿形,或半圆形;然后,在折叠的边上剪成波浪形,或花草,或鸟兽;最后,展开来就是一朵栩栩如生的花。

  剪折剪展开

  五、日积月累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雅人四艺:琴棋书画

  花中君子:梅兰竹菊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通过讲解和背诵,让学生们感知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语文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复习复韵母和鼻韵母,能够正确区分形近的复韵母,并拼读音节。

  2.正确拼读音节,了解秋游该带些什么。

  3.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系统复习,分类按顺序排列。

  4.用学过的生字练习组词。

  5.能够正确地拼读拼音,写出相应的字。

  6.读短文,在阅读中巩固汉语拼音。

  重点难点

  重点

  拼读音节,并正确区分形近的复韵母;读拼音,写出相对应的字。

  难点

  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的系统复习。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相对应的生字卡片。

  学生:预习新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用拼音

  1.读一读,把音节读准。

  (1)教师出示课件呈现音节。

  (2)学生自由朗读,思考:读每组拼音时都要注意什么?

  ①yǎn-yuǎn,要注意区分前一个是两拼音节,后一个是整体认读音节。

  ②zuān-zhuān,要分清楚平翘舌音。

  ③chán-chuán-chuáng,要注意区分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以及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

  (3)指名认读,齐读。

  (4)同桌练读。

  2.比一比,读一读。

  (1)卡片认读字母:i、e、u。

  (2)你能把这些字母组成复韵母吗?

  (3)比较小兔子和小企鹅手中的复韵母有什么区别。

  (4)全班交流。

  (5)点名读这些复韵母组成的音节,齐读,分小组读。

  3.秋游的时候,你想带什么?

  (1)自由拼读音节,知道每个词语表示什么物品。

  (2)读题目,说说什么是秋游。

  (3)挑选“物品”,并涂上颜色。

  (4)全班交流:秋游时,你带其中的哪些“物品”,请用音节拼读一下这个“物品”。

  (5)同桌之间互相说说自己准备带哪些物品。(学生畅所欲言,指生汇报。)

  (6)除了这些物品,你还想带些什么?请用拼音告诉大家。

  4.读一读,记一记,再说一说你的名字里有哪些声母和韵母。

  (1)自由读、齐读、指名读23个声母。

  (2)区分:b-d p-q f-t m-n n-l z-zh c-ch s-sh。

  (3)复习韵母。

  ①单韵母:a o e i u ü。

  ②复韵母及特殊韵母: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③前鼻韵母:an en in un ün。

  ④后鼻韵母:ang eng ing ong。

  指生读单韵母、复韵母、前鼻韵母、后鼻韵母。师板书韵母,多派几名同学到黑板前指认,看谁速度快,掌握得牢。

  (4)复习整体认读音节。

  ①zhi chi shi ri zi ci si

  ②yi yu ye yue yuan yin ying yun

  ③wu

  (5)小组合作:以小组的形式找自己姓里的声母和韵母。

  轮流说,台下的同学当裁判,说对的奖一颗小红星。教师巡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说一说。

  (1)教师出示生字,齐读。

  (2)点名组词,看谁组的词语多。

  (3)出示其他的生字,再组词。

  2.拼一拼,写一写。

  (1)先认读音节,自由练习。

  (2)同桌交流。

  (3)点名上台交流,集体评议。

  (4)全班齐读词语。

  二、和大人一起读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短文,要读通顺。

  2.思考:小鸟在做什么?它做得怎么样?体会小鸟的可爱。

  3.小组内展示交流在家读的成果及体会。

  4.指导朗读。

  (1)老师范读。

  (2)齐读。

  (3)个别读。

  (4)分角色读。

  教学反思

  汉语拼音是识字的拐棍。“语文园地三”是对汉语拼音这两个单元的复习与提升,内容较多且略显枯燥,教师可以通过比赛、创设情境、动手操作等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中,通过反复练习和比较练习,学生基本能区分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的音和形。在选择秋游该准备的物品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图片,结合自身经验感受秋天的美景,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也自然地引出秋游时需要准备的物品,再通过拼读音节来选择物品。这也能为下一单元的课文《秋天》和学校秋游的活动作铺垫。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语文教案15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不同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认识到词的意义常常要结合语言环境来理解。

  2、积累名诗、名句。

  3、积累词语,发现其中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

  1、学习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区别相同字的不同意义。

  2、通过观察发现词语特点,并积累结构相类似的词语。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性。

  2、感受祖国的迷人风景和物产的富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课前

  学生准备:摘录好描写祖国大好河山、丰富物产的诗歌。

  教师:简易课件一个。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谈话导入“我的发现”

  1、师:同学们,前面三节课,我们充分领略了祖国山河壮美、物产丰富,也感受了祖国语言的丰富多彩。这一堂课,我们又将深入地感受汉语的神奇魅力。

  2、出示两组句子,请学生自由读文中两组句子,注意句子中加点的字。

  3、读了这两组句子,你有什么发现?

  4、学生讨论交流,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不同。

  5、引导学生查字典,了解“深”和“封”的多义。

  海水有深有浅。

  深——与“浅”的意思相反。夜深了,老师还在工作。深——久,时间长。他收到远方同学的一封信。封——封起来的或用来封东西的纸袋、纸包。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 封——密闭。

  6、拓展延伸:“封”和“深”除了这两个意思外还有哪些意思?你能像课文里一样,也举个例子来说吗?

  7、祖国的语言确实神奇,同样的字词,在不同的句子环境中,意思却会有所不同。你还能举出其它的字吗?

  8、多音字练习:同样的字词,在不同的句子环境中,意思会有所不同,而且在不同的环境中,相同的字还有不同的读音呢?参{参加人参}数{数学数一数}好{好人好学}难{困难难过}

  学生自由读文中两组句子,学生讨论交流,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不同

  学生查字典了解字的.多意

  学生举例

  让学生了解不同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义不同,认识到词的意义常常要结合语言环境来理解。

  拓展延伸,开阔视野,感受祖国语言的神奇,丰富。

  二读读背背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读列出的诗句。

  2、谁能试着读诗句?(指名读。集体齐读。)

  3、结合查字典,请学生试着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4、学生自由地背一背诗句,同桌相互背诵。

  5、指名背诵、小组背诵、集体背。

  6、哪个聪明的同学发现了这些诗句的特点?(都是描写景物的)

  7、你还记得哪些描写景物的优美诗句?看谁积累得最多。学生借助拼音读读诗句。

  自由背诵诗句。

  积累描写景物的诗句。背诵积累古人描写景物的诗句,并能在平时的读写中应用。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园地三》教案11-26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语文教案04-14

语文园地三教案07-27

三年级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01-02

《语文园地》教案02-21

语文园地教案09-27

语文园地教案12-16

三年级下册语文习作语文园地教案02-02

《语文园地二》语文教案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