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书稿范文>赏析>《杨柳原文、赏析

杨柳原文、赏析

时间:2022-06-27 12:29:48 赏析 我要投稿

杨柳原文、赏析(合集15篇)

杨柳原文、赏析1

  杨柳枝词九首·其一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树小山词。

  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翻译

  塞北的《梅花落》用羌笛吹奏,淮南小山为楚辞《招隐士》作词。

  请你不要再吹奏前朝的曲子,来听听新创作的《杨柳枝》。

  注释

  梅花:指汉乐府横吹曲中的《梅花落》。

  桂树:指西汉淮南王刘安的门客小山作的《招隐士》,其首句为“桂树丛生兮山之幽”。

  翻:改编;一说演奏。

  创作背景

  杨柳乃北方风物,诗中明言长安及洛阳金谷园、铜驼陌、炀帝行宫等,可推知是晚年在东西二京时期所作。刘禹锡晚年与白居易唱和酬答,白居易有组诗《杨柳枝词八首》,刘禹锡的《杨柳枝》组诗九首,就是与白居易唱和之作。本诗即是其中的第一首。

  赏析

  刘禹锡的乐府小章《杨柳枝词》,一共有九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可说是这组诗的序曲,鲜明地表现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革新精神。

  首句“梅花”,指汉乐府横吹曲中的《梅花落》曲,用笛子吹奏(羌笛是笛的一种),其曲调流行后世,南朝以至唐代文人鲍照、吴均、徐陵、卢照邻、沈佺期等都有《梅花落》歌词,内容都与梅花有关。(见《乐府诗集》卷二四)这句意思说,起源于塞北的《梅花落》是用笛子吹奏的乐曲。

  次句讲的是《楚辞》中的《招隐士》篇。相传西汉淮南王刘安门客小山之徒作《招隐士》篇来表现对屈原的哀悼。《招隐士》首句云,“桂树丛生兮山之幽”,下文又两处有“攀援桂枝兮聊淹留”之句,所以刘禹锡诗中以桂树指代《招隐士》篇。《招隐士》虽然篇章短小,但情辞悱恻动人,为后代所传诵。篇中“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两句尤为后世文人所赏爱,乐府杂曲歌辞有《王孙游》曲,南齐谢朓与王融、唐崔国辅均有歌词,即从此两句衍化出来。(见《乐府诗集》卷七四)次句意思是说,《招隐士》是淮南小山的歌词。《梅花落》曲原出塞北,歌咏梅花,《招隐士》出自淮南王门下,屡屡咏及桂树,它们与《杨柳枝词》(咏柳)都以树木为歌咏对象,在内容上有相通的地方,所以刘禹锡拿它们来与《杨柳枝词》相比。

  《梅花落》、《招隐士》虽是产生于西汉的作品,但长久流传后世,到唐朝仍为人们所吟唱传诵。唐代文士不但写《梅花落》、《王孙游》乐府古题诗,而且在其他篇什中也常咏及这两个作品。如李白诗云:“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落梅花”即指奏《梅花落》曲。王维诗云:“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送别》)即化用《招隐士》句意。这都可以说明这两个作品在唐代的影响。

  刘禹锡固然也重视这两个作品的历史地位和长远影响,但他本着文学必须创新的原则,向时人提出:“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指出:《梅花落》、《招隐士》这两个作品毕竟是前朝之曲,不要再奏了,现在还是听他改旧翻新的《杨柳枝词》吧。《折杨柳》原来也是乐府旧曲。乐府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曲,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歌辞》、《折杨柳枝词》,相和歌辞中有《折杨柳行》,清商曲辞中有《月节折杨柳歌》,其歌辞大抵是汉魏六朝的作品,都用五言古体来抒写。唐代不少文人所作《杨柳枝词》,从白居易、刘禹锡以至晚唐的李商隐、温庭筠、薛能等的许多作品,却都用七言近体的七绝形式来写作,虽然内容仍咏杨柳或与杨柳有关的事物,在形式上确是翻新了。唐人常用绝句配乐演唱,七绝尤多。《乐府诗集》都编入近代曲辞,表明它们是隋唐时代的`新曲调。

  刘禹锡晚年与白居易唱和酬答,白居易有《杨柳枝》组诗八首,其第一首云:“《六么》《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刘禹锡的《杨柳枝》组诗九首,就是与白居易唱和之作,因此首篇“塞北梅花”一章,在构思、造语上都非常接近。比较起来,刘的“请君莫奏”二句比白的“古歌旧曲”二句,语言更为精警动人,因而赢得更多读者的喜爱。这两句诗,不仅概括了诗人的创作精神,而且那些致力于推陈出新的人们,也都可以借用它们来抒发自己的胸怀,因此可说含蕴丰富,饶有启发意义。

  此篇上下两联都接近对偶,每联意思都对称,词语则是大部分对称,于大体整齐匀称中显出流动自然之美。

杨柳原文、赏析2

  原文:

  馆娃宫外邺城西,远映征帆近拂堤。

  系得王孙归意切,不关芳草绿萋萋。

  译文

  馆娃宫外,邺城西面,都是杨柳依依。远方柳影辉映征帆,近处柳丝轻拂长堤。

  杨柳依依,牵系远游的人思归之心甚切。这思归之心,并非那春草萋萋所引起。

  注释

  ⑴杨柳枝: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又名“杨柳”“柳枝”。七言绝句之一体,四句三平韵。

  ⑵馆娃宫:春秋时吴国宫名。据《越绝书》载,吴王于研石山置馆娃宫。传说西施至吴,吴王夫差筑此宫以住西施。左思《吴都赋》:“幸乎馆娃之宫。”此宫旧址在今江苏省吴县西南灵岩山上。《吴郡志》:研石山一曰灵岩山,上有吴馆娃宫、琴台等。邺城:三国曹操作魏王时的都城,故址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曹操曾筑铜雀台在此。

  ⑶远映征帆:指馆娃宫外之柳,宫南即太湖,故云。近拂堤:指铜雀台之柳。堤,指魏王堤。

  ⑷“系得”句:写柳丝牵系着公子们迫切的归心。意思是见柳而引起乡愁。系:连结,拴着。王孙:贵族的后裔,泛指富贵人家的子弟。刘安《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又:杜甫《哀王孙》:“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古时也表示对青年人的敬称,《史记·淮阴侯列传》:“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此处代指游子。意:《温飞卿诗集笺注》作“思”。

  ⑸“不关”句:意思是见芳草也会引起思归之情,今见柳枝,同样也产生思归之情,不必与芳草有关。不关:不相关。一作“不同”。芳草:一作“春草”。

  赏析:

  这首词写思妇望着柳条而产生的纷繁思绪。“”首句写柳树所在之地,“馆娃”和“邺城”,都是古时与美女有关的地方,西施曾居于馆娃宫中;邺城有铜雀台,杜牧《赤壁》诗有“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之句,曹操姬妾歌女,都住在此地。这里用这两个地名,不仅使人想见其树,更想见住在那里的美人。树与人暗自映衬,柳的娇美自在不言中,并含有思妇以美人自况之意。越觉己美,春思愈切,于是举目眺望,所见只是远近垂柳,拂堤映帆。次句写江岸之柳沐浴春风,飘拂多姿,思妇由征帆而想起远去的`征人。“馆娃”和“邺城”,一南一北,构成跨度很大的空间,配合着流水征帆、大堤杨柳,构成一幅广阔渺远的离别图。而“馆娃宫外”与“邺城西”、“远映征帆”与“近拂堤”,句中自对,则又构成一种回旋荡漾的语调,渲染了一种别情依依的气氛。

  “系得王孙归意切,不关芳草绿萋萋”二句,是思妇由柳条而产生的奇异想象:芳草可以使游子怀乡,柳条虽不是芳草,然而它也像芳草一样碧绿,而且还有袅袅长丝,它足以牵住远游的人儿,使他思归更切。这种意境是很新颖的。但上文既然说杨柳拂堤,枝条无疑是既柔且长,用它来系住游子的心意,又是一种很合理的推想。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柳”与“留”谐音,折柳相赠,正是为了加强对方对于己方的系念。有这种习俗,又加上柳枝形态在人心理上所唤起的感受,就让人觉得柳枝似乎真有此神通,能系住归心了。由此在趁势推进一层:“王孙游兮归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作者巧妙地借此说芳草没有能耐,反衬出柳枝神通之广大。

  这首词不仅扣住《杨柳枝》这个词调咏杨柳,而且加以生发,决不沾滞在题上。词中的杨柳,实际上是系住游子归意的女子的化身。词中处处有伊人的倩影,但笔笔都只写杨柳;写杨柳亦只从空际盘旋,传其神韵,这是词写得很成功的地方。

杨柳原文、赏析3

  折杨柳·垂杨拂绿水 唐朝 李白

  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

  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

  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

  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

  《折杨柳》译文

  春天来了,垂杨荡漾在白云绿水间,它那美丽的枝条随着春风飘扬,好不娇美。这里适逢生机蓬勃的春天,花儿争相开放,但玉关边塞此时却是冰雪交加,美人每当想起这些,都会倍感惆怅。她在金窗前独自凭依,看叶暖烟空,心中更有无限离愁。她面对此景心中常会荡起一种凄凉之感。真想攀折柳条,以远寄到情郎所在的.龙城前,让他明白她的一片相思。

  《折杨柳》注释

  摇艳:美丽的枝条随风飘扬。

  年:时节。

  长想:又作“长恨”。

  龙庭:又叫龙城。是匈奴祭天、大会诸部之地。

  《折杨柳》简析

  《折杨柳》,乐府《横吹曲辞》旧题。此首诗抒写的是女子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触景生情,引起了对征戍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

杨柳原文、赏析4

  原文:

  一树春风万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一树衰残委泥土,双枝荣耀植天庭。

  定知玄象今春后,柳宿光中添两星。

  翻译

  春风吹拂,千丝万缕的柳枝随风起舞。柳枝绽出细叶嫩芽,望去一片嫩黄;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荡,比丝缕还要柔软。这样一株生机勃勃的'柳树,却长在永丰坊西南角的荒园中,只能顾影自怜,有谁来赏识关注它呢?

  垂柳一株,委身于永丰坊西南角的荒园中,因柔条极茂,被东使取两枝植于宫中,从此荣耀百倍,无异升天。料想今春的天象,将会有两颗新星得蒙柳宿星的光芒惠泽了。

  赏析:

  《杨柳枝》,白居易洛中所作也。《本事诗》曰:“白尚书有妓樊素善歌,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年既高迈,而小蛮方丰艳,乃作《杨柳枝》辞以托意曰:‘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及宣宗朝,国乐唱是辞。帝问谁辞,永丰在何处,左右具以对。时永丰坊西南角园中有垂柳一株,柔条极茂,因东使命取两枝植于禁中。”

杨柳原文、赏析5

  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

  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古诗简介

  《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为宋代词人王雱所著。触眼前之景,怀旧日之情,此词为王雱怀念妻子所作,表现了伤离的痛苦和不尽的深思。

  翻译/译文

  杨柳丝丝风中摆弄轻柔,烟缕迷漾织进万千春愁。海棠尚未经细雨湿润,梨花却已盛开似雪,真可惜春天已过去一半。

  而今往事实在难以重忆,梦魂归绕你住过的闺楼。刻骨的相思如今只在,那芬芳的丁香枝上,那美丽的豆蔻梢头。

  注释

  ①眼儿媚:词牌名,又名《秋波媚》。双调四十八字,前片三平韵,后片两平韵。

  ②弄轻柔:摆弄着柔软的柳丝。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③海棠三句:指春分时节。海棠常经雨开花,梨花开时似雪,故云。

  ④难重省:难以回忆。省(xǐng):明白、记忆。

  ⑤秦楼:秦穆公女弄玉与其夫萧史所居之楼。此指王雱妻独居之所。

  ⑥丁香:常绿乔木,春开紫或白花,可作香料。

  ⑦豆蔻:草本植物,春日开花。

  创作背景

  王雱为王荆公的儿子,他身体虚弱缠绵病榻,于是与妻子分居,让妻子单独住在楼上。王荆公做主把他的妻子重新嫁给了别人,王雱因怀念妻子而为她写了这首词。

  赏析/鉴赏

  “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上片第一句“杨柳丝丝弄轻柔”,柳条细而长,可见季节是在仲春。“弄轻柔”字写杨柳在春风中轻摇的柔美,分外点出垂柳初萌时的细软轻盈、盎然春意。以“烟缕”来形容轻柔的杨柳,大概是由于四月的时候,垂柳的顶端远远望去,宛如一抹浅绿的烟云。杨柳如烟这个比喻并不新鲜,但“烟缕织成愁”,则出语新奇,耐人寻味。如烟的垂柳和心中的愁思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却用一个“织”字将二者绾合,仿佛杨柳能通晓人性。“愁”字的出现.为整首词披上淡淡哀愁的羽衣。然而这忧伤从何而来,词人并未解释。只是在写完垂柳之后,他将笔触转向春日的另两种花朵:海棠与梨花。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雨”“雪”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这句的意思是说,海棠的花瓣还未像雨点般坠,。梨花的白色花瓣已经如雪花般纷纷飘落。由此知道,原来春天已经过去一半了。在韶华易逝的感喟中,词人不禁触目生愁。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原来有一段值得留恋、值得追怀的往事。但是年光不能倒流,历史无法重演,旧地又不能再到,则只有凭借回归的魂梦,围绕于女子所居的值得怀念的地方了。

  “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词人的相思之情,只有借丁香和豆蔻才能充分表达。这分明就是在感叹自己心底的深情正像丁香一般忧郁而未吐,但又是非常希望能和自己心爱的人像豆蔻一般共结连理。整个下片的意思是说,尽管一切的梦幻都已失落,然而自己内心缠绵不断的情意依然专注在那个可人身上,真是到了“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境界。

  名家点评

  清人黄了翁:“此词亦为日月易逝而事多不偶,托闺情以写意耳。语语清新婉倩,后人争鲜斗艳,终不能及,数百年来,脱口如新。”(见《蓼园词选》)

杨柳原文、赏析6

  原文:

  杨柳枝五首·其二

  吴王宫里色偏深,一簇纤条万缕金。

  不愤钱塘苏小小,引郎松下结同心。

  译文:

  ⑴吴王宫:此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造的馆娃宫,今江苏苏州西南灵岩山上有灵岩寺,即其故址。宫中多柳,故言“色偏深”。

  ⑵不愤:不怨。一解为不服。苏小小:南齐时钱塘名妓,才倾士类,容华绝世,其家院多柳。

  ⑶“引郎”句:言苏小小多情,曾结同心于松柏树下。古乐府《苏小小歌》:“我乘油壁车,郎乘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西陵在钱塘江之西。今浙江嘉兴县西南有苏小小墓。结同心:用锦带制成的连环回文结,表示恩爱之意,又称“同心结”。李贺《苏小小墓》诗:“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此词引用苏小小的故事,意思是柳色与松色同青,柳也是多情之物,而苏小小不在柳下结同心,而引入松下,柳岂不怨乎?然柳却“不怨”,可见柳之情更深厚也。白居易有《杨柳枝》词十首,现录二首与此词意境相似者:“苏州杨柳任君夸,更有钱塘胜馆娃。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苏家小女旧知名,杨柳风前别有情。剥条盘作银环样,卷叶吹为玉笛声。”

  注释:

  ⑴吴王宫:此指吴王夫差为西施所造的馆娃宫,今江苏苏州西南灵岩山上有灵岩寺,即其故址。宫中多柳,故言“色偏深”。

  ⑵不愤:不怨。一解为不服。苏小小:南齐时钱塘名妓,才倾士类,容华绝世,其家院多柳。

  ⑶“引郎”句:言苏小小多情,曾结同心于松柏树下。古乐府《苏小小歌》:“我乘油壁车,郎乘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西陵在钱塘江之西。今浙江嘉兴县西南有苏小小墓。结同心:用锦带制成的连环回文结,表示恩爱之意,又称“同心结”。李贺《苏小小墓》诗:“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此词引用苏小小的故事,意思是柳色与松色同青,柳也是多情之物,而苏小小不在柳下结同心,而引入松下,柳岂不怨乎?然柳却“不怨”,可见柳之情更深厚也。白居易有《杨柳枝》词十首,现录二首与此词意境相似者:“苏州杨柳任君夸,更有钱塘胜馆娃。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苏家小女旧知名,杨柳风前别有情。剥条盘作银环样,卷叶吹为玉笛声。”

  赏析:

  这首词是借柳咏情。一、二句写柳色,一簇簇,一条条,如缕如金,形象娩媚。三、四句是借题发挥,写柳色与松色一样,而苏小小偏偏要在松下与郎定情,却不在柳下,对此,一般有情之物都将怪怨苏小小厚此薄彼。而词中的柳却“不愤”,可见柳之宽厚温柔,能对苏小小之情的.体谅。从咏柳中,也称道了人的情操。

  此词提到馆娃宫和苏小小,周啸天教授认为是说苏州之柳胜于钱塘,似乎与白居易的《杨柳枝》词唱着反调。前两句是说吴王宫柳非常繁富。后两句是说,要是钱塘的柳色更好,苏小小就不会约郎到松柏之下去“结同心”了。周啸天把“不愤”解为不服,认为词人是根据古乐府《苏小小歌》,对白词进行了反讽,词意是说苏州宫柳胜于杭州。

  当然,此词意味还不止于此。它可以引起读者更多的联想。因柳有分别之意,而松柏是坚贞不渝的象征。据此“不愤钱塘苏小小,引郎松下结同心”还可理解为羡慕甚至嫉妒之意。这就是诗词的“味外味”。

杨柳原文、赏析7

  原文:

  离恨远萦杨柳,梦魂长绕梨花。青衫记得章台月,归路玉鞭斜。

  翠镜啼痕印袖,红墙醉墨笼纱。相逢不尽平生事,春思入琵琶。

  译文

  离恨啊常常萦绕在分手的杨柳前,梦魂啊总是忘不了美人庭院中那雪白的梨花,记得自己官微职冷时身穿青衫中曾得到她的赏识,一直玩到月色西斜才跨马沿着归路返家。

  美人啊常常在翠镜中照着自己憔悴的颜容,两袖上沾满了相思啼哭的泪花,当年醉后舞墨题诗红墙之上,美女仿效前人在题诗的壁上笼上碧纱。今日重新相逢说不尽平生心事,无限情思全都凝聚在传情的.琵琶。

  注释

  乌夜啼: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三十六字,上片平韵,下片两仄韵两平韵。

  章台:本为战国时秦国宫名。汉代在此台下有章台街,张敞曾走马过此街。唐人许尧佐有《章台柳传》,后人便以章台为歌妓聚居之处。

  玉鞭斜:这里指月色西斜才策马回家。

  啼:啼哭。

  醉墨笼纱(lóng shā):此用“碧纱笼”故事。唐代王播少孤贫,寄居扬州惠昭寺木兰院,为诸僧所不礼。后播贵,重游旧地,见昔日在寺壁上所题诗句已被僧用碧纱盖其上。

  春思入琵琶(pí pá):把春天的情思付之琵琶而弹奏。用晏几道“琵琶弦上说相思”诗意。

  赏析:

  刘迎,金代词人,词风婉约。此词从内容来看并不稀奇,写作者对一位歌姬的怀念和追忆,并写两人分别后,歌姬的款款深情以及终于有情人重又相聚不禁百感交集的过程。但读后使人对金词又产生新的认识,词中不见金国那种词豪爽之气,而却似宋朝的婉约词。

  上片写作者对一位歌姬的怀念和对于往昔冶游生活的回忆。“离恨”两句,写怀念人物却不直接点明对象,“杨柳”、“梨花”以两个形象优美的事物来比喻被怀念的歌姬,给读者带来丰富的美感。柳丝飘飘柔媚非常,使人联想到歌姬那婷婷的腰。而“梨花”也曾被白居易形容为“梨花一枝春带雨”,描写杨玉环流泪的美容。杨柳,梨花使歌姬妖娆柔美,如花如柳的形象如立眼前。“青衫”二句,追忆往日情怀。“青衫”,唐时九品小官的服饰,这里借指作者本人。“章台”本为战国秦之宫殿,唐时许尧佐有《章台柳传》流传,后人便以章台为歌妓聚居之处。玉马佳人,风流倜傥的形象使人艳羡。

  下片走旧地重游,两人重聚。“翠镜啼痕”两句,写歌姬不忘旧情,终日以泪挂面,啼袖笼纱描写歌姬的病情。这几句词既香艳又有书卷气,可称是“好色不淫”“艳而不靡”。最后两句“相逢”,写两人重聚,百感交集,为表深情,女子把满腔情思注入琵琶,以此来表达“说不尽的无限事”。

  全词选词之上下了功夫,词语塑造的意象和美艳丽,如杨柳梨花,啼痕印袖、醉墨笼纱等句使词焕发特异的艳美色泽。另外,词句对仗工整,语势流露,使人产生舒徐柳扬、顿挫流转的美感。因而贺裳《皱水轩词筌》言:“才人之见殆无分于南北也(金在宋之北)。”

杨柳原文、赏析8

  [唐]白居易

  六么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吹。

  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

  陶令门前四五树,亚夫营里百千条。

  何似东都正二月,黄金枝映洛阳桥。

  依依褭褭复青青,句引春风无限情。

  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

  红板江桥青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

  可怜雨歇东风定,万树千条各自垂。

  苏州杨柳任君夸,更有钱唐胜馆娃。

  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

  苏家小女旧知名,杨柳风前别有情。

  剥条盘作银环样,卷叶吹为玉笛声。

  叶含浓露如啼眼,枝袅轻风似舞腰。

  小树不禁攀折苦,乞君留取两三条。

  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

  柳丝挽断肠牵断,彼此应无续得期。

  作品赏析:

  古歌旧曲①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②。

  ①古歌旧曲:指乐府旧曲的《杨柳枝》。②新翻《杨柳枝》:《杨柳枝》曲调名,乐府旧曲本有多种杨柳枝,唐代文人重翻成新曲。翻,按照旧谱制作新词。

  原诗是一首乐府诗。这两句是说,那些已经陈旧的歌曲,不要再去听了,还是来听这新翻成的《杨柳枝》吧!诗歌内容应当反映时代的声音、时代的脉搏,这样的.诗歌才有生命力,这两句诗正说明了白居易的这种主张。

  可怜①雨歇东风定,万树千条各自垂。

  ①可怜:可爱。

  这两句是说,雨歇风定之后,那万树千条的柳枝,各自垂头,枝嫩叶绿,是多么可爱啊!形容雨后风停时杨柳的姿态,十分逼真。

杨柳原文、赏析9

  原文

  鹧鸪天·杨柳东塘细水流

  清代:蒋春霖

  杨柳东塘细水流,红窗睡起唤晴鸠。屏间山压眉心翠,镜里波生鬓角秋。

  临玉管,试琼瓯,醒时题恨醉时休。明朝花落归鸿尽,细雨春寒闭小楼。

  译文

  杨柳东塘细水流,红窗睡起唤晴鸠。屏间山压眉心翠,镜里波生鬓角秋。

  临玉管,试琼瓯,醒时题恨醉时休。明朝花落归鸿尽,细雨春寒闭小楼。

  注释

  杨柳东塘细水流,红窗睡起唤晴鸠。屏间山压眉心翠,镜里波生鬓角秋。

  临玉管,试琼瓯,醒时题恨醉时休。明朝花落归鸿尽,细雨春寒闭小楼。

  玉管:毛笔的美称。琼瓯(ōu):美酒。

  赏析

  此词借景抒情。上片写景。东塘杨柳,春波细流,红窗睡起,枝上鸣鸠,山压翠眉,鬓角生秋。下片抒情。时临玉管,或试琼瓯,醒时题恨,醉时便休。“明朝落花归鸿尽,细雨春寒闭小楼”既为全词添姿生色,又在有意无意之间微露惜春之意。通篇工丽精巧,委婉含蓄,极有情致。

杨柳原文、赏析10

  踏莎行·杨柳回塘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赏析

  这首词是咏荷花,寄寓了作者的身世之感。词的上阕描画了一个详和而恬静的池塘。而荷花却生长在池塘僻静处,只能寂寞地凋落。就象一位美女,无人欣赏,无人爱慕,饱含零落的凄苦。词人通过美人的自嗟自叹,也暗露了自己年华的虚度。下阕仍借美人之口言志:即使凄风冷雨,我仍然不在百花争艳的春天开放,宁愿盛开在炎炎的夏日。荷花、美人、君子,形成了完美和谐的统一。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两句写荷花所在之地。“回塘”,位于迂回曲折之处的池塘。“别浦”,不当行路要冲之处的水口。(小水流入大水的地方叫做浦。另外的所在谓之别,如别墅、别业、别馆)回塘、别浦,在这里事实上是一个地方。就储水之地而言,则谓之塘;就进水之地而言,则谓之浦。荷花在回塘、别浦,就暗示了她处于不容易被人发现,因而也不容易为人爱慕的环境之中。“杨柳”、“鸳鸯”,用来陪衬荷花。杨柳在岸上,荷花在水中,一绿一红,着色鲜艳。鸳鸯是水中飞禽,荷花是水中植物,本来常在一处,一向被合用来作装饰图案,或绘入图画。用鸳鸯来陪衬荷花之美丽,非常自然。

  “绿萍涨断莲舟路。”句由荷花的美丽转入她不幸的命运。古代诗人常以花开当折,比喻女子年长当嫁,男子学成当仕,故无名氏所歌《金缕衣》云:“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而荷花长在水中,一般都由女子乘坐莲舟前往采摘,如王昌龄《采莲曲》所写:“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但若是水中浮萍太密,莲舟的行驶就困难了。这当然只是一种设想,而这种设想,则是从王维《皇甫岳云溪杂题·萍池》“春池深且广,会待轻舟回。靡靡绿萍合,垂杨扫复开”来,而反用其意。以荷花之不见采由于莲舟之不来,莲舟之不来由于绿萍之断路,来比喻自己之不见用由于被人汲引之难,被人汲引之难由于仕途之有碍。托喻非常委婉。

  “断无蜂蝶慕幽香”句再作一个比譬。荷花既生长于回塘、别浦,莲舟又被绿萍遮断,不能前来采摘,那么能飞的蜂与蝶该是可以来的吧。然而不幸的是,这些蜂和蝶,又不知幽香之可爱慕,断然不来。这是以荷花的幽香,比自己的品德;以蜂蝶之断然不来,比在上位者对自己的全不欣赏。

  歇拍承上两譬作结。莲舟不来,蜂蝶不慕,则美而且香的荷花,终于只有自开自落而已。“红衣脱尽”,是指花瓣飘零;“芳心苦”,是指莲心有苦味。在荷花方面说,是设想其盛时虚过,旋即凋败;在自己方面说,则是虽然有德有才,却不为人知重,以致志不得行,才不得展,终于只有老死牖下而已,都是使人感到非常痛苦的。将花比人,处处双关,而毫无牵强之迹。

  下片“返照”二句,所写仍是回塘、别浦之景色。落日的余辉,返照在荡漾的水波之上,迎接着由浦口流入的潮水。天空的流云,则带着一阵或几点微雨,洒向荷塘。这两句不仅本身写得生动,而且还暗示了荷花在塘、浦之间,自开自落,为时已久,屡经朝暮,饱历阴晴,而始终无人知道,无人采摘,用以比喻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也遭遇过多少世事沧桑、人情冷暖。这样写景,就同时写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乃至性格。

  “依依”一句,显然是从李白《渌水曲》“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变化而来。但指明“语”的对象为骚人,则比李诗的含义为丰富、深刻。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正因为屈原曾设想采集荷花(芙蓉也是荷花,见王逸《注》)制作衣裳,以象征自己的芳洁,所以词中才也设想荷花于莲舟不来,蜂蝶不慕,自开自落的情况之下,要将满腔心事,告诉骚人。但此事究属想象,故用一“似”字,与李诗用“欲”字同,显得虚而又活,幻而又真。王逸《〈离骚经〉章句序》中曾指出:“《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宓妃、佚女,以譬贤臣。”从这以后,香草、美女、贤士就成为三位一体了。在这首词中,作者以荷花(香草)自比,非常明显,而结尾两句,又因以“嫁”作比,涉及女性,就同样也将这三者连串了起来。

  “当年”两句,以文言,是想象中荷花对骚人所倾吐的言语;以意言,则是作者的“夫子自道”。行文至此,花即是人,人即是花,合而为一了。“当年不肯嫁春风”,是反用张先的《一丛花令》“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一看即知,而荷花之开,本不在春天,是在夏季,所以也很确切。春天本是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时候,诗人既以花之开于春季,比作嫁给春风,则指出荷花之“不肯嫁春风”,就含有她具有一种不愿意和其它的花一样地争妍取怜那样一种高洁的、孤芳自赏的性格的意思在内。这是写荷花的身分,同时也就是在写作者自己的身分。但是,当年不嫁,虽然是由于自己不肯,而红衣尽脱,芳心独苦,岂不是反而没由来地被秋风耽误了吗?这就又反映了作者由于自己性格与社会风习的矛盾冲突,以致始终仕路崎岖,沉沦下僚的感叹。

  南唐中主《浣溪沙》云:“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王国维《人间词话》认为“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这位著名的文学批评家是敏感地察觉到了这个偏安小国的君主为自己不可知的前途而发出的叹息的。晏几道的《蝶恋花》咏荷花一首,可能是为小莲而作。其上、下片结句“照影弄妆娇欲语,西风岂是繁华主”和“朝落暮开空自许,竟无人解知心苦”,与这首词“无端却被秋风误”和“红衣脱尽芳心苦”的用笔用意,大致相近,可以参照。

  由于古代诗人习惯于以男女之情比君臣之义、出处之节,以美女之不肯轻易嫁人比贤士之不肯随便出仕,所以也往往以美女之因择夫过严而迟迟不能结婚以致耽误了青春年少的悲哀,比贤士之因择主、择官过严而迟迟不能任职以致耽误了建立功业的机会的痛苦。曹植《美女篇》:“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杜甫《秦州见敕目薛、毕迁官》:“唤人看腰袅,不嫁惜娉婷。”陈师道《长歌行》:“春风永巷闭娉婷,长使青楼误得名。不惜卷帘通一顾,怕君着眼未分明。”“当年不嫁惜娉婷,抹白施朱作后生。说与旁人须早计,随宜梳洗莫倾城。”虽立意措词有所不同,但都是以婚媾之事,比出处之节。这首词则通体以荷花为比,更为含蓄。

  作者在词中隐然将荷花比作一位幽洁贞静、身世飘零的女子,借以抒发才士沦落不遇的感慨。《宋史》“虽要权倾一时,少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人以为近侠。竟以尚气使酒,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这些记载,对于理解此词的深意颇有帮助。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杨柳围绕着环曲的池塘,一对鸳鸯在进水口处嬉戏。池塘水面布满又厚又密的浮萍,挡住了采莲的姑娘。没有蜜蜂和蝴蝶,来倾慕幽幽荷香。最后只能花朵凋敝,结一颗芳心苦涩。

  夕阳的回光照着晚潮,涌进荷塘,流动的云层带来点点细雨。随风摇曳的荷花,像是向骚人诉说哀肠:当年不肯在春天开放,如今只能在秋风中受尽凄凉。

  注释

  踏莎行:词牌名。又名《柳长春》《喜朝天》等。双调五十八字,仄韵。又有《转调踏莎行》,双调六十四字或六十六字,仄韵。

  回塘:环曲的水塘。

  别浦:江河的支流入水口。

  绿萍涨断莲舟路:这句话是说,水面布满了绿萍,采莲船难以前行。莲舟,采莲的船。

  红衣脱尽芳心苦:红衣,形容荷花的红色花瓣。芳心苦,指莲心有苦味。以上两句说,虽然荷花散发出清香,可是蜂蝶都断然不来,它只得在秋光中独自憔悴。

  返照:夕阳的回光。

  潮:指晚潮。

  行云:流动的云。

  依依:形容荷花随风摇摆的样子。

  骚人:诗人。

  不肯嫁春风:语出韩偓《寄恨》诗:“莲花不肯嫁春风。”张先在《一丛花》词里写道:“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贺铸是把荷花来和桃杏隐隐对比。以上两句写荷花有“美人迟暮”之感。

  创作背景

  《宋史·文苑传》载贺铸“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虽贵要权倾一时,少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人以为近侠。……竟以尚气使酒,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他出身高贵却长期屈居下僚,其心中的苦楚是一般人难以体会的。这首词的荷花美丽清高,却结局凄惨,作者可能也是在表达对自己早年过于孤高自傲的一种悔恨。

杨柳原文、赏析11

  《折杨柳》原文

  唐代:李白

  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

  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

  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

  攀条折春色,远寄龙庭前。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天来了,垂杨荡漾在白云绿水间,它那美丽的枝条随着春风飘扬,好不娇美。这里适逢生机蓬勃的春天,花儿争相开放,但玉关边塞此时却是冰雪交加,美人每当想起这些,都会倍感惆怅。她在金窗前独自凭依,看叶暖烟空,心中更有无限离愁。她面对此景心中常会荡起一种凄凉之感。真想攀折柳条,以远寄到情郎所在的'龙城前,让他明白她的一片相思。

  注释

  摇艳:美丽的枝条随风飘扬。

  年:时节。

  长想:又作“长恨”。

  龙庭:又叫龙城。是匈奴祭天、大会诸部之地。

  简析

  此诗写闺中女子思念远戍的丈夫。

  诗分两段。前四句写景。古有“春女思,秋士悲”的说法。春景极易引起女子之思春。所以上段写景为下段抒情作铺垫。春景有垂杨、渌水、红花。绿叶,极具代表性。地域涉及玉关、金窗。玉关,泛指征人戍边之所;金窗,代指闺人栖居之处。“花明玉关雪”中之“明”,只形容花的艳丽,不是说花如雪白。后四句叙事。“对此”之“此”,指上段所描写的春色。其心理活动:长想、凄然;其行为动作:折柳、远寄。女子便以此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不说折柳,而言“折春色”,为了表达“思春”之意。

  此诗出除闺情之外,尚有厌战之意。

杨柳原文、赏析12

  杨柳枝

  温庭筠〔唐代〕

  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

  景阳楼畔千条路,一面新妆待晓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皇宫翠柳绿千般,映照着九重宫殿。雕有凤凰的花窗与绣有荷花的窗帘相映生辉。宫内楼边的条条道路上,柳枝干丝万缕,一抹青色,好像美丽的宫女们新妆一样清丽,迎接着晨风的吹拂。

  注释

  御柳:宫禁中柳。九重:九层;九道。亦泛指多层。古制,天子之居有门九重,故称九重宫,特指皇宫。《楚辞·九辩》:“岂不郁陶而思君兮,君之门以九重。”芙蓉:荷花。《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景阳楼:宫内钟楼。据《南齐书》载,齐武帝以宫内深隐,不闻端门鼓漏声,置钟于景阳楼上,宫人闻钟声早起妆饰。一面新妆:清一色的新妆。谓柳树清新若美人之新妆也。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可互参。

  赏析

  此篇咏皇宫中柳,以宫女媲美。作品笔法非常独特,首句交代御柳的整体形象。次句则转入对后宫窗户、帘帐的描写,重点偏向宫女风情的展示。三、四句既可指晨柳清丽之美,也可喻指宫女早起妆饰。这样的写法一石二鸟,产生了双层意蕴表达的效果,饶有含蓄蕴藉之美。短短四句,开阖有致。

  首起句,直人本题。以“御柳”二字,点明所咏对象。这是咏皇宫柳。再以“如丝”二字,表现柳条柔细轻盈,纷披下垂,如同丝线一样。虽然只两个字,就写出了柳的具体、真实、可感的形象。据史传记,南朝齐吴郡人张绪,美风姿,吐纳风流。而齐武帝就曾以“条甚长,状如丝缕”之宫柳,与张绪风流媲美,日:“此杨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年时。”(《南史·张绪传》)所以,“如丝”的'杨柳:最能显出其事物本身的魅力和感染力。 “如丝”与“御柳”紧紧相接,盖蕴含宫柳如文采之人那般可爱,温词化用典故,往往不着痕迹。“映九重”三字,勾勒御柳拂映皇宫的典型景象,格外显豁。这宫柳,与普通柳所不同之处,即在于以柔细清丽之姿影,与富丽堂皇的“九重”宫殿相映。这“九重”的意象,又给人以巍峨的联想。那么,杨柳越长得高,就要越垂得低,千万条细柳丝丝飘垂,如绿色帘幕、绿色瀑布,更能传“御柳如丝”之神采。

  次句是承,以“凤凰窗映绣芙蓉”,宫中富丽艳美之物,衬托御柳的风姿,补充说明首句。此一句,极美的意象!雕饰凤凰的花窗与镶绣芙蓉花的绣帘,染着“九重”宫室的奢华,并透出鲜艳的色彩;它们与绿柳相映,愈显出柳丝的俏丽美好。所以,前辈谓:“凤凰窗”与“绣芙蓉”,“皆因柳而生色。”(华钟彦《花间集注》卷一)

  第三句又起新意。转向对景阳楼畔柳的描写。景阳楼,是宫内钟楼。据《南齐书·武穆裴皇后传》载,齐武帝置钟于景阳楼上,宫女闻钟,早起梳妆。所以,“景阳楼”三字,引出美丽的宫女来。千条路,即路千条。是说景阳楼畔路边柳色葱茏,柳丝千条万条,迎风婀娜,情意依依。这里,千条杨柳,与景阳宫美女,已暗自相映。

  末句以“一面新妆”,呼应“千条路”作结。这“新妆”二字,即将杨柳化身为美人,如:“碧玉妆成一树高”(贺知章(咏柳》),那清风细柳丝丝荡碧的形象,好像美丽的宫女新妆一样,婷婷袅袅,清丽可人。“一面”,表数量,用于成片的景物,好比“有故城一面”、“有一面大草原”等用法。此以“一面”二字,形容柳树排列成行,路边有一面新柳,远远看去,恍如清一色的新妆美人!写景颇!。这“待晓风”三字,即描摹细柳沐浴在晨风中。用一“待”字,写柳含情伫立,若有所待。这一下,更把柳与轻盈多情的美女形象,紧密联在一起。五代词人孙光宪有《杨柳枝》:“着行排立向春风”之句,也写绿柳成行,迎风而立。但是比起温词“一面新妆待晓风”来,便逊色多了。其关键在于孙词还是由物及物,给人的还是物的感觉;而温词更以物拟人,写活了柳的风姿,引人联想。

  这样的词,虽着墨不多,却“工致天然,风味可掬。”(胡应麟《诗薮》)短短四句,起承转合,节奏舒畅,甚有唐人绝句韵度。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杨柳原文、赏析13

  浣溪沙·杨柳阴中驻彩

  晏殊〔宋代〕

  杨柳阴中驻彩旌。芰荷香里劝金觥。小词流入管弦声。

  只有醉吟宽别恨,不须朝暮促归程。雨条烟叶系人情。

  译文

  在杨柳的绿荫中彩旗飘飘,空气中弥漫着阵阵荷花的香气,主人殷勤地劝客人多饮几杯,在悠扬的乐曲中一同欣赏歌女婉转的歌唱。只有醉中的吟唱可以宽慰离别愁恨之心,不要早早晚晚急着踏上归程。丝丝细雨,柳叶含烟,似乎都在牵系着离人的难合之情。

  注释

  浣溪沙: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又名“浣沙溪”“小庭花”,双调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韵,下片三句两平韵。

  驻:车马停止不前。

  彩旌(jīng):插于车上的彩色旗子,此代指车辆。

  芰(jì)荷:菱角花与荷花。

  劝金觥(gōng):劝酒。

  觥:酒杯。

  醉吟:饮醉而后吟诗。

  宽别恨:使充满别恨之心得以放宽。

  雨条烟叶:象雨丝一样的枝条,象烟雾一样的叶子。指杨柳的枝叶。

  系:联缀、牵动。

  赏析

  上片写柳阴宴别。夏日杨柳飘拂的时节,绿阴郁处,送别友人,暂时挽留行人车骑,在荷花香郁的水边设宴送行,荷花芳香之中举杯畅饮,筵席上吟词配曲歌唱,酒宴间有管弦与小词助兴。“杨柳”,赠别之象征物,开头便暗员题旨。“驻彩旌”,中途驻车设宴饯别。

  下片写郁情话别。词人对朋友的感情之真、之郁,以及他们之间即情别恨,颇有动人心魄之处。“只有醉吟宽别恨,不须朝暮促归程”,与刘梦得《赴连州途经洛阳诸公置酒相送张员外贾以诗见赠率尔酬之》的“如今暂寄尊前笑,明日辞君步步愁”,有异曲同工之妙。词人劝慰行者,多饮酒能够纾解别恨,旅程中要放宽心情,不要朝暮惦记着归程。结尾总束一句,烟雨?濛中的`柳枝、柳叶,都牵系着即别的情思。烟雨杨柳无边,即思也就漫无边际,那密如雨丝的烟叶柔条已经牵系住了人们的即情别绪。

  在写法上,此词将景、事、情融合在一起来抒写,最后缴足“惜别”的题旨。杨柳为古诗词中赠别、惜别的象征物,此词即用之作为贯穿首尾的抒情线索。开篇即写在杨柳阴中暂驻车马,中间铺叙杨柳阴中开设的饯别酒筵,以及筵上的感情交流;末尾移情于杨柳的“雨条烟叶”,使之成了即愁别恨的负载物。这样写,不但形象生动,而且含蕴无穷,耐人寻味。

  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杨柳原文、赏析14

  【诗句】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出处】

  唐·白居易

  【译注】

  永丰坊西角的荒园里,整日都没有人,这柳枝属于谁?

  【全诗】

  《杨柳枝词/永丰坊园中垂柳》。[唐]。白居易。一树春风千万枝,嫩如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鉴赏】

  这是一首咏柳诗,作于白居易晚年居于洛阳时。当时河南尹卢贞对这首《杨柳枝词》诗曾有一首和诗,诗题为《和白尚书赋永丰柳》,诗前序云:“永丰坊西南角园中,有垂柳一株,柔条极茂。白尚书曾赋诗,传入乐府,遍流京都。近有诏旨,取两枝植于禁苑。乃知一顾增十倍之价,非虚言也。”在这个诏旨下达后,白居易还写了一首《诏取永丰柳植禁苑感赋》的诗。由以上情况来分析推断,这首《杨柳枝词》当属咏物。“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首联正面描写柳树的婀娜风姿。前句侧重描绘其整体的繁茂,诗人不说“春风一树”,而说“一树春风”,仿佛是因为有了这柳树,才把春天装点得格外迷人。“千万枝”,是极写其在春风吹拂下的繁茂景象,使人联想起唐初贺知章《咏柳》中“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名句。次句写其枝条的秀色与柔嫩,如果说用“软”来形容柳丝的柔软多姿是用词贴切的话,那么用“嫩”来形容“金色”则是属于“妙悟天开”的运用了。“金色”是诉诸视觉的结果,而“嫩”则是触觉的判断,作者将这二者扯在一起,更使得柳树充满生机的本质得以揭示。“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三四两句,诗人笔锋一转,叙写了这株柳树所处的荒凉冷落的境地。它生长在永丰园的角落里,无人理睬,无人欣赏,只好自个形影相吊,寂寞终日了。这两句极写其遭遇的.冷落,与前二句极写其“风致翩翩”(《唐宋诗醇》)形成鲜明的对比。正是在这种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惋惜与感叹。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已是古稀之年的老人了,几十年的仕途生涯、宦海沉浮,所遭受的排挤倾轧,在他心中都留下极深的伤痕,因此,这末二句我们亦可视为是作者的有感而发的。

杨柳原文、赏析15

  杨柳枝二首

  唐代 白居易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一树衰残委泥土,双枝荣耀植天庭。

  定知玄象今春后,柳宿光中添两星。

  译文

  春风吹拂,千丝万缕的柳枝随风起舞。柳枝绽出细叶嫩芽,望去一片嫩黄;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荡,比丝缕还要柔软。这样一株生机勃勃的柳树,却长在永丰坊西南角的荒园中,只能顾影自怜,有谁来赏识关注它呢?

  垂柳一株,委身于永丰坊西南角的`荒园中,因柔条极茂,被东使取两枝植于宫中,从此荣耀百倍,无异升天。料想今春的天象,将会有两颗新星得蒙柳宿星的光芒惠泽了。

  简析

  《杨柳枝》,白居易洛中所作也。《本事诗》曰:“白尚书有妓樊素善歌,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年既高迈,而小蛮方丰艳,乃作《杨柳枝》辞以托意曰:‘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及宣宗朝,国乐唱是辞。帝问谁辞,永丰在何处,左右具以对。时永丰坊西南角园中有垂柳一株,柔条极茂,因东使命取两枝植于禁中。”

【杨柳原文、赏析】相关文章:

杨柳原文赏析02-14

杨柳原文、赏析06-24

杨柳枝原文及赏析08-23

折杨柳原文及赏析09-05

杨柳原文、赏析优秀02-14

杨柳枝词原文及赏析08-22

杨柳枝词原文及赏析02-20

杨柳原文、赏析15篇06-25

杨柳原文、赏析(15篇)06-26

杨柳原文赏析15篇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