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调研报告

时间:2022-07-21 17:30:01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色彩调研报告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同种类的报告具有不同的用途。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色彩调研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色彩调研报告

色彩调研报告1

  色彩是什么?光照射在物体表面,由于物体的内部构造的不同而吸收一些波长的光,反射另外的波长的光,那些被反射的光,在我们的眼睛里就形成了各种颜色,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色彩。

  色彩的历史已经悠远得无处可寻,但色彩最初运用在艺术上,主要是在绘画中,从史前壁画开始至今已经几千年,而色彩随着彩色的电影的出现在电影中运用却只是近几十年的事情。虽然在电影中运用色彩的历史不长,但是不可否认,色彩运用在当代电影中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当代电影中,色彩最初级的运用就是叙述事物,交代环境,增强视觉形象。这种色彩的运用是从绘画、摄影等平面艺术中借鉴过来的。这里的色彩是视觉表达的一个因素,它和影片中的形象等诸元素一起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影片的框架,影片中的一切情节和故事都是在这个框架中发生、发展的。这也就是说,色彩是构建影片的基本要素之一。比如一些怀旧的影片,像王家卫的《花样年华》等等,就加上一层淡淡的黄色,制作出年代久远的感觉。

  色彩的运用还起了烘托影片气氛,表达感情的作用。著名摄影师斯托拉罗曾经说过:“色彩是电影语言的一部分,我们使用色彩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感受,就像运用光与影象征生与死的冲突一样。”一些喜剧片、爱情片多用暖色调来烘托喜剧气氛,表达爱情的浓烈。周星驰的《大话西游》系列通篇采用近红的暖色调来表达它的喜剧特性,给观看这部电影的观众以快乐。而南美影片《如水之于巧克力》也是运用暖色调来表现男女主角虽不符伦理但异常热烈之爱。也有一些影片多采用冷色调来烘托气氛,其中大部分是恐怖片,如《午夜凶铃》《咒怨》《双瞳》等。在这些恐怖片中,冷色调被用来增加恐怖气氛,衬托影片情感主题。

  瑞士色彩学家约翰内斯·伊顿在他的《色彩艺术》中说过,色彩美学可以从印象(视觉上)、表现(情感上)和结构(象征上)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色彩在当代电影中运用的最高境界,我认为应该是结构,也就是象征。在当代电影中,充满着对传统经典电影的解构,包括故事结构、情节、主题,也包括色彩。色彩从影片的属性,逐步发展,具有独立的艺术品格。这种品格就叫做象征。通过色彩的象征作用,我们可以看出影片的主题和深层含义,可以分辨出影片的独特风格。

  在中国当代电影中,第五代导演是运用色彩象征的代表人物。陈凯歌导演的《黄土地》运用土黄色调来表现黄土高原的贫瘠,象征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在与大自然对抗,寻找自己的幸福的时候,很多人是无法逃脱被大自然吞噬的命运的。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通篇采用红色调,连透明的高粱酒也带上了血红色。通过影片的红色象征,张艺谋向我们展示了东北人的.粗犷豪爽和东北人的血性,也展现了中华民族面对外来侵略的英勇不屈和顽强抵抗。

  从世界当代电影的角度来看,电影的色彩象征主义也是无处不在的。基斯洛夫斯基导演的《蓝》《白》《红》三部影片,都非常好地运用了色彩象征,甚至可以说法国国旗三色就是这三部电影的线索和主题。蓝色象征着自由,白色象征着平等,红色象征着博爱。三部影片分别以这三种颜色作为基本色调,围绕着自由平等博爱这三种理念展开。移居英国的美国导演库布里克拍摄的《发条橙子》的前半部充斥着各种刺眼的颜色,简直就是色彩的世界。库布里克用这纷杂的眩目的杂乱的色彩,表达世界的混乱与不堪。

  色彩作为一个当代电影的主要因素,在当代电影中极其重要。色彩的运用在当代电影的画面语言的表现中达到了极致。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这样说,一部不懂得如何运用色彩的当代电影绝对不是一部好电影。

色彩调研报告2

  日本城市色彩设计带来的启示 内容摘要 :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城市色彩的规划与设计显得日益重要起来。妥帖的城市色彩设计可以凸显城市的文化品位,反之则会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文章通过对日本的城市色彩设计印象浅析,并期望能对中国的城市色彩设计有所启示。

  关 键 词 :城市 色彩设计 日本

  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人类的重要文明成果之一。城市色彩设计是将现代色彩学原理运用到城市规划中而产生的一门新的色彩规划研究学科。“城市色彩”(Urban colour)一语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对它的重视和研究是基于飞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城市色彩混乱而展开的。①日本的城市化是在1869年明治维新后快速发展起来的,在“二战”后的几十年里,日本发展成为强国之一。笔者有幸到日本做为期一年的艺术设计考察,对日本各城市的色彩有强烈的印象,并期望能对中国的城市色彩设计有所启示。

  一、知错就改的东京

  没有一个城市在形成的初期,就有一个完整而有效的整体规划。城市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规划而不得不多次调整的漫长进程。现在日本或西方的不少城市的特色感,特别是在色彩上,多是经过研究并细致调整后的结果。巴黎是较早开始城市色彩规划的城市,80年代更是将色彩规划作为政府条例颁布,其旧城严格限制现代建筑,即使是必建的新建筑也尽量在色彩、体量和式样上与旧建筑统一,走进巴黎旧城会有置身中世纪的感觉。

  东京在60年代为迎接奥运会的举办,到处大兴土木,在建筑上大量使用饱和色甚至是极色。不少人面对艳丽的建筑立面或玻璃幕墙,五颜六色的公交车和出租车,以及色彩迷幻闪烁的霓虹灯和广告,感到特别刺眼而头晕目眩、心绪烦躁。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鲜艳的外墙颜色又很快褪色,城市因此变得污秽不堪。为此,不少人对东京的城市建设规划和设计部门提出了严厉批评,迫使日本官方在70年代初不得不设法纠正色彩上的偏差,在有关专家的建议下做出了整顿城市色彩混乱的决定,并委托都市色彩研究中心完成了《东京色彩调研报告》,后来该报告成为了东京城市色彩规划的蓝本。现在,有人提出了按奥运五色粉刷城市的“五彩北京”设想。笔者认为,这种为奥运会造气氛的想

  法可以理解,但做法一定要科学,东京就是前车之鉴。

  二、留住历史的奈良

  任何一座成功进行色彩设计的城市,必定要尊重自然地理环境赋予它的基本颜色,城市建筑的色彩设计尽量要与之和谐并适当进行对比。一座被蓝色海洋包围的城市,自然要区别于内陆城市的色彩。同时,任何一个有一定历史的城市,必定有一些历史文化积淀。

  在日本的奈良,还有京都,建筑上因为承传了中国唐文化的特色,基本照搬了唐代的黄色琉璃大屋顶加红墙的土木建筑形制。今天的这两座城市,还完好地保存着拥有中国高僧鉴真像的唐招提寺、法隆寺等建筑。这些已有1000多年历史的建筑基本保持原样,至今还掩映在青翠的林木中间,显得特别的古意盎然,周围的新建筑也没有破坏这两座有着深厚唐文化色彩的城市,这是日本人自觉地对其精心呵护下的奇迹。在“二战”后期,美国实施对东京等城市的'大轰炸中,中国著名的古建筑专家梁思成先生为这两座城市的完好保存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向盟军指挥官建议:日本的京都、奈良等城市绝对不能炸,因为日本的古建筑不仅仅属于日本,也属于全人类,因此,这两座城市才幸免于难。

  每座城市,因历史和风情的不同而对颜色偏爱有所不同,从而形成风格独特的城市色彩。如江南水乡的白墙黛瓦、北欧的厚重和温暖等,这是不同城市的居民千百年来民族审美的结晶。这些城市的现代化扩展显然应该尊重其色彩传统,以延续其历史文脉。但是国内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中,却往往忽视了这一点,虽然有的还是历史文化名城,不少有民族特色的街道、古镇因为旧城改造而丢掉了历史的颜色,即便有一两处古迹留存,也基本不成群落。

  三、严格执法的大阪

  日本并不是最早为城市色彩进行规划或立法的城市。意大利的都灵市,早在19 世纪就注重城市的色彩规划,这一做法得到欧美很多国家的效仿。从实践层面来看,越是发达的国家,出台的措施就越细致,执法也越严格,今天人们能够领略到欧美各具特色的城市色彩,有赖于这些法规和严格的执法。

  在1918年,日本就出台了《城市规划法》,对城市的硬件环境(如交通、公共卫生、空气保护等)进行管理,但是没有具体涉及到城市的色彩;1968年《新城市规划法》开始涉及到城市景观的管理。与此同时,针对各自城市特殊状况的相关地方法令也相继出台,城市色彩的研究课题也相应在70年代展开,研究成果很快在城市景观的建设和保护中得到运用,建立了一系列地区性的色彩控制法规。上世纪后半叶的日本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新型建筑与传统景观的矛盾,以及城市色彩污染严重的现象,1981年日本建设部提出了《城市空间色彩规划》法案,以立法的形式对城市色彩进行规划,并编制《城市设计导则》规范建筑活动。2004年,日本又通过了《景观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城市的建筑色彩及环境。

  特别是在大阪,1995年出台了世界知名的系统色彩规划方案。②其主要方法就是在城市规划审批中增加了“色彩规划审批”专项。而这样的规定相当于拥有对建筑等行业的一票否决权。该色彩规划使该城市向着“水清、花香、草绿又充满历史、文化魅力的城市”的现代城市的面貌前进。从实际效果看应该非常不错,每年有近100栋建筑面积大、楼层高的房屋需要经过政府部门的审批和检查。③

  结语

  城市色彩系统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综合系统,需要多个部门的联合运作,日本这方面走在了前面。城市色彩是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的具体反映,我们应该加以重视并认真研究。

  注释 :

  ①张海兰,尚磊.城市色彩设计与色彩应用[J].城市,2004,1:49.

  ②参见「大阪市色彩景観計画ガイドブック」の概要.

  ③尹思谨.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54.

色彩调研报告3

  当前,中国的设计色彩跟随中国社会的整体发展趋势,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设计色彩学习中,摆脱传统的绘画模式,强调构图的主动性。绘画的概括方法与平面意识,培养和提高色彩素养与设计色彩的创新意识已经成为色彩设计的大势所趋。设计的观念与文化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与此相对应的,艺术设计为适应现代设计的这一变化,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着自身,并呈现出空前发展的态势。

  中国现代色彩设计的发展历程,自20世纪初期至今的几近一百时间内,从理论建构到教学实践,概括起来大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色彩设计的启蒙期;二是色彩设计的发展期;三是色彩设计的繁荣期。

  中国设计色彩的启蒙期是中国色彩设计发展进程中历史最为漫长的一个阶段。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为止,其大约历经了半个多世纪的演变过程。这个时期的色彩设计内容主要为《装饰色彩》或《图案色彩》等。在学术著作实践当中,从写生色彩客观对象或从传统色彩中获取色彩创作素材和灵感。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装饰色彩》对于培养色彩应用者认识色彩、应用色彩的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某些思想观念及应用方法至今应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进入21世纪后,国内各个艺术高校在继续保持自身色彩发展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做出许多“跨越式”发展的举措。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突破了将色彩艺术设计仅仅停留在以往设计艺术基础课程,同时,解构与模糊了传统意义上的专业划分模式,而是以全新的思维方式及市场需求对色彩给予专业界定。

  任何形式的艺术、艺术设计作品如想达到高超的水准,都需要它们的作者具备良好的基础,这也是设计色彩发展这一概念作用于艺术创作、艺术设计的普遍意义。但如果将这一普遍意义无限地作用于各种不同的领域和时期,那就大为不妥了。时代在改变,设计色彩的概念本身也在变,那些靠身体力行和技能支撑的设计色彩形式已经或正在逐渐被那些倚靠观念创意和新材料建立起来新的艺术形式所取代。过去的基础不能服务于今天的创作和设计,今天的艺术和设计需要新的基础来适应。

  目前在我们国家各美术及设计院校所采用的设计色彩方式大多都是前苏联美术教育体系与法国印象主义光色理论相结合的综合体。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这套体系的确起到了相当有益的作用。它建立了西方艺术形式在中国的位置,打破了中国传统设计色彩一成不变的模式,使中国的古老文化得以发展。但这毕竟是一种源干过去时代的“旧基础”模式,尽管它是前人在艺术实践中总结的经验,尽管它也曾哺育出很多的杰出人物,但任何设计色彩如果被作为“经验”固定下来,并以一种“科学”的方式传授给后人,那么这种方式本身就是旧的方式,就应该结束。过去我国几十年的`设计色彩发展史已经证明:陈旧落后的设计色彩已越来越难以胜任当今社会艺术、设计形式发展的需要。今天的艺术、艺术设计院校已不再是传统技能的传授之地,而是新思想、新观念的诞生交流场所。所有的基础训练课程都应以如何摆脱旧的基础训练模式和如何来引导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为中心,这是设计色彩学习者的责任和义务。俗话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相对于西方以否定的方式求发展的教学和创作体系,我们的设计色彩教育则显得过于偏重继承而极少创新了。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空划分中,我们不但没有思考未来,甚至都无法卸下沉重的“负担”去面对现在。

  设计色彩应该有一个开放的观念。在学习色彩知识的同时更应学会拓宽思维,开阔思路,勇于尝试,把握设计的本质。一般情况下,我们学生的创新欲望来自于外界事物对感知神经的刺激,有了特殊的外界感受,其思维活动就会活跃起来,进而激发学生探索的主动性。因此,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作为平时我们学习的重点是必要的。当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只有在既重视基础训练的严格性与科学性,又强调从观察与体验生活出发,努力探讨所有的知识技能与手段之间的广泛借鉴,才能在较深层次上实现这一目标。

  我校校本教材《设计色彩》在当今艺术、艺术设计学习中突破固定的光线对色彩的束缚,已不仅是简单的色彩问题,而是能否从根本上改变和纠正基础课学习中的错误和偏见的问题。我们不能正确的理解和评价由后期印象主义开始的现代艺术运动,就不能理解和发现现代艺术运动各个流派的发展变化与现代设计的关系,就不能理解和接受马蒂斯、高更、勃拉克等艺术家用各自的“色彩观”取代印象主义“色彩观”的作法,就不能理解和认可在基础课学习中引导学生借鉴民族文化中色彩规律及西方现代艺术诸流派色彩理论的巨大意义。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基础课色彩学习能为学生们提供包括印象主义色彩理论在内的更多的色彩理论,学生们也能够从众多的前人总结的色彩艺术规律中自由地选择他们所需要的内容,让色彩学习变成最活跃、最自由、最大限度地接受各种信息的课程。通过设计色彩写生的学习,我们领悟到基础设计色彩学习对于设计专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它必须与设计学习的整体结构同步改革,以培养设计师的实际需要来设置和充实我们的学习内容,使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紧密联系,使“设计”与“色彩”有机的结合。与此同时,社会各种力量开办色彩教育也成为新世纪中国色彩教育领域的又一重要力量。现代设计色彩的学习已经越来与普及。彩源、好运来及理颜等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色彩公司也都以各种形式积极介入色彩培训工作,并取得不俗成绩。国外色彩发展取得的成功经验表明,一个国家的设计色彩发展,通过社会的不断重视与普及,为不同层次的色彩喜爱者、工作者提供多种形式的设计色彩就显得不可或缺。例如,日本在此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据悉,在日本社会上举办的各类色彩培训班是形式多样,人数众多。

  总之,在步入21世纪短短几年时间里,中国色彩设计的发展领域就已经发生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色彩事件。这些事件的背后无一不蕴含着这样一个历史事实,即中国色彩事业随着各行各业对色彩诉求的不断扩大,其腾飞之日已经到来。因此,作为新世纪设计色彩的学习者要继续不懈努力,就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创造一个真正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人文精神,并令世界所瞩目的伟大色彩时代!

【色彩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养老的调研报告11-10

物流调研报告11-25

环卫调研报告11-05

抵押调研报告12-13

个人调研报告11-27

人口调研报告12-10

前期调研报告12-21

药品调研报告12-06

关于调研报告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