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教案大全>《幼儿园数学教案

幼儿园数学教案

时间:2022-11-29 19:07:39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幼儿园数学教案 15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数学教案 ,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数学教案 15篇

幼儿园数学教案 1

  活动时间:xxx年4月11日

  活动目标:

  1学习把5个以内物体按高矮正、逆排序。

  2在操作活动中体验高矮的顺序关系。

  3乐于参加集体活动。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会变的小丑”

  2学具准备:“会变的小丑”

  3《操作册》第二册第11-12页。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师幼互相问候。走线,线上游戏,高人走、矮人走。

  2集体活动。①初步感受高矮的顺序关系。

  创设情景:小丑三兄弟来我们幼儿园表演杂技拉!看他们头部、上身和下身都分开了。小丑兄弟说哪位聪明的小朋友能帮我们接好呢?

  教师出示教具“会变的小丑”,引导幼儿观察每三张图片的右下角都有一个标记,分别是月亮、太阳和星星。请个别幼儿上前操作学具“会变的小丑”,按标记将三个小丑分别按头部、上身和下身的顺序拼成3个完整的小丑娃娃,再比较谁高谁矮。

  ②学习按高矮进行排序的方法。

  继续创设情景:第一个节目表演完毕,小丑演员准备派向观众道谢,我们来给他们按高矮排排队吧。

  教师示范先找出最高的一个小丑放在左边,再找出剩下的小丑中最高个一个顺次摆在右边,最后将最矮的放在最左边,从左到右排好。

  引导幼儿从左到右观察,小丑娃娃越来越矮。

  教师小结:这是按从高到矮的规律排列的。请幼儿操作学具“会变的小丑”,将小抽娃娃再按从矮到高进行排序。

  ③游戏“大变身”。

  继续创设情景:第二个节目,换身表演开始。.

  请小朋友操作学具“会变的'小丑”。先给3个小丑按高矮正逆排序,然后尝试换每个小丑的衣服和裤子,观察小丑高度的变化,重新进行高矮排序。

  3游戏活动

  教师:小丑兄弟表演的真好,我们也来活动活动身体,表演一下吧。游戏“用身体动作表现高矮”。教师和幼儿一起举手的不同高度,蹲与站的不同高度进行高矮排序。

  4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共同小结按高矮排序的方法:按高矮排序时要逐次去选,这样就不会遗漏。活动结束后,引导幼儿将学具及分组操作材料收拾整齐。

  活动延伸:完成《操作册》第二册第11-12页的活动。

幼儿园数学教案 2

  教学目标:培育孩子的观测和察看力及认识和感知的相配,让孩子相互沟通一下。

  教学预备:

  1、买好4种上面水果数个(如苹果、梨、甘蕉(即指:香蕉)、橘子等、水瓜(就是:西瓜)、火龙果等等)。

  2、果盆4个。

  3、水果奖章数个。

  4、图片,小卡片。

  教学过程:

  1、展示苹果、梨、甘蕉(即指:香蕉)、橘子各数只。

  2、展示贴有苹果、梨、甘蕉(即指:香蕉)、橘子图形的果盆各一個。

  3、让孩子自选一個水果,跑到对应的果盆前将水果放到果盆里,接着跑回。

  4、每一次都放对的'孩子得到水果奖章1枚。

  指导要点:

  1、依照物品水果的外形、色彩与果盆上水果图形开展认识和感知相配。

  2、让孩子学讲水果名字。

  教学完结:

  孩子相互讨论,接着一块儿听Music,吃点心

幼儿园数学教案 3

  活动目标:

  1。能够大胆的用好听的歌声来表扬母鸡妈妈

  2。能准确区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并将其放入相应的篮子里

  活动准备:

  母鸡妈妈的裙子一条,头饰一个,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积木若干,三个装有这些图形的篮子,几个肯德基的杯子

  活动重点:准确区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活动过程:

  1、导入

  老师:瞧谁来了呀?(母鸡)母鸡妈妈想请你们做我的宝宝,好吗?小鸡快到妈妈身边来,让我亲一亲,抱一抱,好吗?

  2、母鸡生蛋

  老师: 和宝宝们在一起真开心,可是妈妈怎么发现有点肚子疼,“哎呀,不好了,宝宝们,我要生蛋蛋了!”咯咯哒,咯咯哒-------(出示积木)

  老师:哇!我生了那么多的蛋蛋,宝宝们妈妈本领大吗?快来夸夸我呀!(《老母鸡》歌曲)

  3、把蛋送回家

  老师:刚才,我生了那么多的蛋蛋,而且是各种形状的蛋蛋,你们喜欢吗?(请幼儿说一说有些什么形状)

  现在,妈妈请来了我的好朋友,“肯德鸡”,这个杯子里装着各种形状的蛋蛋,请每只小鸡宝宝拿一个杯子,把里面的蛋蛋放到和他一样形状的篮子里,好吗?(幼儿操作)

  活动反思:

  作为一个托班的老师,在活动设计时我也是充分的考虑到我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再根据到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做了一个权衡。所以整个活动下来,孩子们的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

  我还是比较好的带动了他们的积极情绪。同时在预设活动中,我整合了音乐,计算,语言,并且我个人觉得整合得还是比较得体的,没有一种硬生生的强制增加上去的感觉。为了更好的带动孩子们的情绪,我即兴的'增加了一些打气的动作来渲染孩子们,以前哭闹得很厉害的王济海,被我的举止吸引了很快的投入到活动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因为孩子们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主题学习,对于母鸡有了一点认识,所以当我以母鸡妈妈的身份要求他们来做我的宝宝时,孩子们显得很热情,并且从始至终王欣宜总是叫我“妈妈”,看来这个角色在她的头脑里已经根深地固了。

  只是在活动的设计中,应该将“鸡蛋宝宝”放在活动室中让孩子自己去拣,篮子也应该放在不同的地方,避免太拥挤。托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他们比较喜欢模仿,喜欢反复的摆弄物品,反复的重复一个动作,所以我应该多给孩子一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这样的形式来带动他们活动的兴趣,让孩子在游戏中学到知识。

  会发出声音的玩具

  活动名称:会发出声音的玩具 目 的:1、通过幼儿自主探索,了解玩具发声的各种方法。 2、初步激发幼儿对探索活动的兴趣。 准 备:各种玩具

  设计思路: “二期课改”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孩子的“兴趣”和“需要”是幼儿生成活动的契机。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日常生活,了解他们近期的兴趣点以及已有的经验基础,从而生成新的主题活动。幼儿的年龄特点就是对身边的事物特别感兴趣,近期我班幼儿对于声音非常敏感,针对他们这一需求,故生成了“声音”这一主题活动,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在“各种各样的声音”这一活动中,幼儿发现玩具也会发出声音,但究竟怎么会发出声音则是一知半解,于是我便预设了“会发出声音的玩具”这一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玩具,旨在让幼儿在活动中,通过自己操作和尝试,了解玩具发出声音的多种方法,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探索周围事物的愿望和兴趣。

  活动过程:(一)启发提问,引起兴趣: 通过游戏,引出声音的主题。 (二)第一次探索: 1、 激发幼儿让玩具发出声音的愿望。 2、 幼儿探索电动玩具的发声方法。 (三)交流讨论: 1、 幼儿介绍自己用了什么方法让玩具发出声音的。 2、 引导幼儿说出“开关”,了解开关的作用。 (四)第二次探索: 1、 启发提问,激发幼儿帮助其他的玩具发出声音。 2、 幼儿第二次探索,尝试用其他方法来让玩具发出声音。 3、 引导幼儿用与别人不一样的方法进行尝试。 (五)讲评: 1、 幼儿介绍自己用了什么方法。 2、 引导幼儿说出各种方法的名称,如:捏、拉、摇、敲……大家一起做动作。

  托班数学教案:花儿朵朵

幼儿园数学教案 4

  活动目标

  1、体验助人为乐带来的快乐。

  2、能仔细观察物品的数量,说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分辨能力。

  3、学习不受物体颜色、大小、形状和排列顺序的影响,感知5的实际意义。

  活动重点:

  能仔细观察物品的数量,说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分辨能力。

  活动难点:

  学习不受物体颜色、大小、形状和排列顺序的影响,感知数字5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1、ppt

  2、糖果卡片(红色和黄色)若干。

  3、桃子(大、小)若干

  4、饼干卡片(三角形、正方形)若干。

  5、操作纸每人4份

  6、环境创设。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兴趣,复习手口一致点数5以内的事物数量,并能说出总数

  教师出示松鼠图片。

  师:“松鼠兄弟两人在树林里散步突然发现了地上有好多好多的松果,它们开心极了,于是低头捡起松果来。不一会口袋就装满了。”(出示松果排列的图片)

  师:“小朋友到底是松鼠大哥捡的多还是松鼠小弟捡的多。还是两人捡的一样多?”(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点数验证)

  小结:“原来他们捡到的松果一样多,都是5颗。”

  师:“路上碰到狐狸,小朋友你们知道狐狸捡到的肉谁的多谁的少吗?还是一样多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数的时候要注意点一个数一个,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不能多数也不能少数)

  二、操作探索,感知等量物品数量不随事物的颜色、大小、形状及排列方式的变化而改变

  1、探索物品数量不随事物的颜色变化而变化。

  狐狸松鼠请客(教师出示动物朋友的图片)

  师:“先数一数一定有几位动物朋友?”

  师:“请把红色的糖果分给小猪,把黄色的糖果分给小兔子。”

  (ppt同时显示与幼儿相同的操作纸图片)

  师:“引发幼儿说出糖果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幼儿观察

  并说出数量相同,而发现颜色不同)

  小结:事物的数量不随颜色的变化而变化。虽然颜色不一样但

  是它们都是数量是一样的,都是5。

  2、探索物品数量不随事物的大小变化而变化。

  师:“请把大的桃子分给小猴妈妈,把小桃子分给小猴宝宝”(ppt同时显示与幼儿相同的操作纸图片)

  师:“引发幼儿说出桃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数量相同而大小不同)

  小结:事物的数量不大小的变化而变化。虽然大小不一样但是它们都是数量是一样的,都是5。

  3、探索物品数量不随事物的形状变化而变化。

  师:“请把三角形的饼干分给小熊,把正方形饼干分给小老鼠”(ppt同时显示与幼儿相同的操作纸图片)

  师:“引发幼儿说出桃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数量相同而形状不同)

  小结:事物的数量不形状的变化而变化。虽然形状不一样但是它们都是数量是一样的,都是5。

  4、探索物品数量不随事物的排列方式的变化而变化。

  师:“为了感谢小朋友们松鼠和狐狸也为小朋友准备了好吃的事物。”(幼儿操作后引导幼儿观察两组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结:事物的数量不随排列方式的变化而变化。虽然排列方式不一样但是它们都是数量是一样的,都有5根鸡腿。

  三、生活联想,感知等量物品数量也不随事物的种类、粗细、高矮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

  1、(出示有关种类不同、高矮不同、粗细不同等因素的`两种数量相同的事物图片)小结:小朋友,等量物品数量也不随事物的种类、高矮、粗细的变化而变化。

  2、请小朋友找一找,我们的活动室内有什么是大的大小、颜色或是高矮等等因素不同,而数量是相同的两组事物。

  3、小朋友,我们一起到活动室外再去找一找吧!

  四、结束

  教学反思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大部分孩子能在游戏中掌握5的守恒,能用5以内的数字表示不同形状、颜色,但数量相同的事物;其中的拼图游戏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协作配合能力,还能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但是这种活动方案容易造成老师只注意整体,从而忽视了孩子的个性化发展。

幼儿园数学教案 5

  活动目标

  1,学习4的分解与合成,知道4能分成两份有3中分法,知道哪两个数合起来是4,并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

  2,通过游戏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同伴合作的快乐。

  3,引发幼儿学习分解的兴趣。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分解的能力。

  重点难点

  学习4的分解与合成,知道4能分成两份有3中分法,知道哪两个数合起来是4。

  活动准备

  1,课件,蛋糕,冰激凌 ,草莓图片。(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活动

  二, 学习4的分解

  1, 师:今天小猫邀请它的好朋友,小兔子,小狗到家里来做客, 还为小朋友准备了好多好吃的东西。

  2, 师:我们先来看看有些什么好吃的东西?有多少?

  幼;4个草莓 4冰激凌 4个蛋糕 ····

  3, 师:那怎样把这些东西数量是4的东西两份呢,谁知道?

  三,请幼儿仔细观看教师分解

  四,教师发给幼儿分人一种4份教具 请幼儿来分解

  教师提问:

  你是怎么分的?请你说出来。

  五,教师小结。

  师:4分成的两份有三种分法,请幼儿跟老师一起念出三种分法。

  六 ,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练习的分解与组成。

  教学反思:

  大班思维中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在认识事物方面,不仅能够感知事物的特点,而且能够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推理。本班幼儿好学、好问,喜欢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学习内容要有一定适当的'难度,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我设计了归纳4的分合式中两次数列的关系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幼儿“在跳一跳够得着的地方”进一步升他们数概念质地飞跃。

幼儿园数学教案 6

  课程分析:

  数字无处不在,它们的存在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数字在不同的地方代表着不同的意思。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我以猜数字的游戏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引导幼儿猜猜、找找,进一步巩固对数字的认识,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课程目标:

  1、初步感受生活中的数字体验数字的意义,知道数字无处不在。

  2、运用数字进行游戏活动,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3、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课程准备:

  PPT课件、音乐《数字歌》

  课程过程:

  一、导入

  1、师:请看大屏幕中出示格子,提问:数一数,一共看到了几个格子?

  幼儿:10个格子

  师:每个格子里都有一个不同的数字宝宝,请你找一找,猜一猜分别是数字几?

  2、大屏幕中出示不完整数字,让幼儿观察。

  提问:找到了数字几?在哪个颜色里面?

  幼:我找到了数字1,在黑色的格子里。

  我找到了数字8,在黄色的格子里

  师:谁能一下子找到两个数字宝宝。

  幼:我找到了数字3和2,3在橘色的格子里,2在红色的格子里

  我找到了数字4和5,4在紫色的格子里,5在蓝色的格子里

  我找到了数字0,在粉红色的格子里

  我找到了数字8,在黄色的格子里

  我找到了数字9,在白色的格子里

  师:灰色的格子里藏着数字几呢?老师告诉你们,每个格子里只藏着一个数字宝宝,10里面有几个数字宝宝?所以灰色的格子里藏的是谁?

  二、数字排序

  1、师:小朋友真棒,一下子就找到了10个数字宝宝,请你给数字宝宝排队,你会怎样排?

  幼:我会把2排在1的后面,顺序:0123456789,老师写在黑板的白纸上

  师:仔细观察下,这些数字一个比一个大,所以它们是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师:谁会把数字从大到小排列?倒数:9876543210

  2、师:你们看,张老师又把数字宝宝重新排了下,大屏幕中展示老师的排列方式:02468

  师:下面的格子里师数字几呢?

  幼:13579

  师:你们知道张老师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吗?老师告诉你幼儿:02468是双数、13579是单数

  3、继续在大屏幕中展示老师用数字排列出的不同的图形

  师:数字宝宝还可以这要排列呢!

  (1)顺时针,圆形,三角形

  (2)从大到小 从小到大

  小总结:数字不但可以横着、竖着、圆着或三角,而且排列的顺序也可以不同。

  4、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们经常在哪里看见过这些数字?

  幼儿:车的车牌上、闹钟上、电梯里、手机......

  师:车牌在车的哪里?

  幼儿:车的前面和后面

  师:闹钟上最大的数字是几?闹钟上的数字可以告诉我们什么?

  幼儿:12、时间

  三、结合生活中的数字,让幼儿理解这些数字宝宝所表示的意义,教师展示PPT中不同的物体

  1、张老师家里也有数字宝宝呢!请小朋友看看,找找

  (1)体温计

  师:体温计有什么作用?

  幼儿:量一量身体的体温,有没有发烧

  师:人的正常体温在36度——37度之间

  (2)电话

  师:电话上面的数字是干什么用的?

  幼儿:找到爸爸妈妈……

  (3)车牌号

  师:汽车上面的数字有什么作用?

  幼儿:区分车辆……

  (4)铅笔

  师:钱币上的数字有什么用?

  幼儿:买不同的东西?

  师:最大值是多少?

  幼儿:100元

  师总结:生活中到处有数字,有的是告诉我们数量的多少,有的是告诉我们方位,所以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四、大屏幕中出示0123456789,把这些数字合起来,让幼儿观察有什么变化?

  1、师:你们猜猜如果把这些数字宝宝和起来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1)出示第一幅有数字组成的——鸡

  师:这只小鸡由哪些数字组成的。

  幼:由数字0、3、2

  师:谁愿意来告诉大家,数字几是小鸡的什么?

  师总结:数字3放中间变成小鸡的翅

  数字3缩一缩变成小鸡的脚

  数字3倒过来变成小鸡的嘴

  数字3拉拉长,倒过来变成小鸡的头和背

  (2)出示数字组成的冰激凌

  师:找找看数字3在哪里?还有数字几?在哪?

  幼:数字3、6、

  (3)数字组成的人头像,

  师:找找看数字在哪里?还有数字几?在哪?

  幼:数字1、2、3、4、6、7、8、9……

  (“8”帽檐“0”眼睛“2”眉毛“7”脖子“6”鼻子“3”耳朵“4”“1”“9”)

  师:哪个数字没用过?

  幼儿:数字“5”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们跟老师一起和数字宝宝们做游戏吧(音乐起)

  课程反思:

  中班幼儿不是很了解数字,所以我设计一节以游戏形式为主的课,以此来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在活动过程中我以捉迷藏导入课题,小朋友积极性很高,对数字也很有兴趣。在后面的操作过程中,我选了个别幼儿操作,让其他幼儿的等待的时间过长,假如我把它改成每人操作,也许小朋友对数字就更感兴趣了。在生活中找数字时,准备材料不够充足,没能很好的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幼儿园数学教案 7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游戏,感知搭配活动中的规律性和次序性。

  2、学习看懂图意,,根据图示进行操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活动准备:电脑课件、饭盒、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丁丁旅行"引出课题

  提问1:孩子们,什么叫一套衣服?

  提问2:我们一起来看看,丁丁的衣柜里有几件衣服和几条裤子?

  二、幼儿操作图片,教师运用课件验证。

  (一)幼儿操作

  1、提供给幼儿操作材料,请幼儿自由搭配,要求每套衣服不能重复。

  2、请幼儿讲述自己的搭配方法,教师用课件进行演示。

  3、教师小结:我们一起来数数,一共有几种搭配的方法?

  (二)比一比

  要求是:1、要搭配4套衣服 2、每套衣服不能重复 3、比比谁最快搭配好

  (三)交流方法

  三、巩固练习

  提问:这些菜你们吃过吗?它们哪些是荤菜,哪些是素菜呢?

  请你看看今天的菜谱,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

  1、幼儿每人一个饭盒,自由走动搭配荤菜和素菜。

  2、教师利用课件验证。

  四、活动结束

  活动反思:

  在本次的数学活动中,主要是让幼儿进行搭配,从上衣和下装的搭配中,让幼儿学习一定的搭配方法,培养有序的思考能力,以及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运用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整个活动以丁丁要去旅行为线索,自然将整个环节贯穿,符合幼儿游戏化教学的年龄特点。

  本次教学主要以生活中的丁丁旅行为线索,如穿什么衣服,吃什么菜两个幼儿比较熟悉的生活情景,并用情景中人物的语言,充分抓住幼儿的好奇心,是幼儿马上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达到使幼儿自主学习的目的。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幼儿结合具体情景,能够进行有序的思考,掌握搭配的方法。难点是使幼儿进行有序的思考,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在教学活动中我力求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防守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如在这活动中我通过配一配(衣服的搭配),连一连(配餐),从搭配材料的数目上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

  使幼儿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数学活动带的乐趣。

  活动中幼儿一直保持着兴奋的状态,在操作活动中幼儿对于第一环节掌握的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在第二环节中,幼儿操作的不是很好,这也许是我在交代的时候没有把要求讲得很清楚,在我接下来的发现问题调整中,幼儿的注意力就不是很集中,就一直在游戏的环节中了,没有很好的在听老师的要求了。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和时间赛跑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和时间赛跑

  活动目标

  1、 认识时钟,知道时钟的基本用途。

  2、 感知时间,体验时间的长短。

  3、 发现时间的价值与自身努力的关系。

  活动准备

  时钟、写字本、积木、图书、画纸、铅笔、水彩笔等。

  活动过程

  1、 认识时间

  老师出示时钟,提问:

  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这是时钟,是用来看时间的)

  你会看时间吗?现在是几点?(9点)

  你怎么知道的?(长针指向12,短针指向9,就是9点整)

  如果长针和短针都指向12,是几点?(12点)

  小结:当长针指向12时,短针指向几,就是几点。

  2、感知时间

  有谁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很短、不知道、很长)

  我们一起来玩“和时间赛跑”的游戏。老师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在这一分钟里,你们可以自由选择做什么事,时间到了就停下,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做的事情多。

  (幼儿游戏,教师计时。孩子们纷纷离开座位,有的去拿纸,有的去拿积木,还有一个孩子呆呆地站在一边在想要做的事。)

  幼儿交流自己在一分钟时间里做的事情:

  我觉得一分钟实在太短了,什么事都没做时间就过去了;

  我在一分钟里画了一个圈;

  我在一分钟里搭了一个积木┄┄

  小结:小朋友都说一分钟太短,老师在这一分钟里可做了许多事情:回答了天天的问题,给如如拿了一张纸,观察了所有小朋友的活动,看到有人在争吵,然后找了把椅子坐下来。我们再玩一次,看看这一次我们在一分钟里能做多少事情。

  (我这样做小结的目的是希望孩子们能感觉到他们做得很多事情都被忽略了,只要抓紧时间就可以做许多事。第二次游戏时,好多孩子果然加快了速度,没再出现争执。)

  幼儿再次交流自己在一分钟时间里做的事情:

  我在一分钟里拿了一张纸,画了一个小人;

  我在一分钟的时间里找到了自己的数学本,写了26个数字;我在一分钟里拿了一堆雪花片,搭了两架飞机;

  我在一分钟里看了5页书......

  3、总结交流

  提问:今天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和发现?

  学会了看时钟;知道一分钟很短,但我们加快速度也能做许多事情。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老狼老狼几点钟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老狼老狼几点钟

  目的:

  1、 通过游戏较熟练地分辨单数、双数、并知道单数、双数的排序规律。

  2、 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准备:

  1、 小玩具若干,1-10 的点卡1套,1-10的数卡1套。

  2、 不同颜色的.垫子两块。

  过程:

  1、 第一次游戏,复习10以内单数、双数。

  ①今天,我们来玩“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游戏。游戏规则跟以前的有点不同。请小朋友仔细看、仔细听。

  ②教师扮老狼,报1点钟、3点钟、5点钟时回头,报2点钟、4点钟、6点钟时不回头。

  ③提问:游戏规则有什么变化?老狼什么时候回头?什么时候不回头?

  ④根据幼儿回答,教师把数卡分放在两块垫子上,请幼儿找出“老狼”回头的规律。

  ⑤游戏1-2遍。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即双数整点时跟着“老狼”走,单数整点时不动。

  2、 第二次游戏,练习较正确、迅速地分辨10以内的单数、双数。

  ①介绍新的游戏规则:“老狼”在回答时间的同时,任意抽取一张10以内的数字卡片,如抽出的是双数,幼儿就找一个朋友相抱;如抽出的是单数,幼儿则单独站立不动。

  ②游戏2-3遍,要求幼儿逐步加快速度分辨单数、双数。

  3、 第三次游戏,感知单数、双数的排列规律。

  ①介绍新的游戏规则:教师扮老狼,幼儿分成红、绿两队进行比赛。“老狼”在回答的同时迅速翻出卡片,两队幼儿抢答是单数还是双数,并派代表按照“老狼”的要求来翻卡或回答问题。师幼共同检验正确与否,翻对或回答正确者即可得到一个小玩具。

  ②出示1-10的数卡,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在幼儿了解其排列顺序后将其反扣在垫子上。游戏开始,教师逐一提出要求:翻出所有的单数;翻出所有的双数;翻出比×大的单(双)数;翻出比×小的单(双)数;有没有比10大的双数,有没有比9大的单数,有没有比1小的单数,等等。

  ③“老狼”翻出一张卡片,问幼儿:它的小邻居是几?大邻居呢?它们是单数还是双数?

  ④统计玩具数量,确定游戏胜负。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线的分类、统计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线的分类、统计

  一、 设计意图

  今学期班上进行线的专题活动,小朋友都很有兴趣,纷纷从家里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线。一时间,班上就有了不同质地、不同材料、不同颜色、不同用途的线。为了能让幼儿更清楚地认识,我组织进行线的分类、统计活动。让幼儿更深入了解线的种类。

  二、 使用对象及场所:大班幼儿在幼儿院进行。

  三、 活动目标

  1、 在观察、比较、讨论中,对线进行颜色、粗细、质地、长短的分类。

  2、 教师和标记的引导下,学习自己设计简单的统计表。

  3、 语言表达操作的情况,使幼儿的语言和思维同步得到发展。

  四、活动准备

  1、 各种各样的线若干。

  2、 纸、笔每人一份。

  3、 统计示范图。

  五、活动过程

  1、 给幼儿提供各种各样的线,请幼儿观察比较,自己学会初步的分类技能。

  师: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好多不同的线,待会就请你们自己去观察,看看能不能分清这里一共有多少种线?

  幼儿听后就三三两两的在各种线前观察,对线产生了兴趣。

  教学反思:这一环节,教师能让幼儿自己先去观察,比较,给了幼儿充分的自由空间,可以让他们尝试分类,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2、 教师引导幼儿按颜色、粗细等不同特征来分类。

  师:刚才我听到有小朋友说,可以把相同颜色的放在一起。我们来试一下。

  幼儿尝试按颜色分类,把相同颜色的摆放在一起,全部分好后再数数各有几种。

  师:还可以按什么来分呢?除了颜色不同外,你们还发现了其他不同的特点了吗?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

  师继续引导幼儿,让幼儿在发现、比较下不断地想到分类的方法。引导幼儿说出长、短和用途来进行分类,并做好分类记录。

  教学反思:这个环节中,教师起启发性作用,主体还是幼儿,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并说出来,充分体现了幼儿在前,老师在后,能充分调动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 教师把幼儿观察、讨论的结果记录在黑板上,引导幼儿自己设计统计图来记录。

  A、 幼儿看记录进行操作活动,把所有记录的结果统计出来。

  B、 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各种方法。

  师:刚才小朋友都想到了很多的方法来进行分类,我把小朋友所说的都记录在黑板上了,现在就要你们想想,帮我设计一个最漂亮的。

  幼:老师我可不可以设计两个。……

  教学反思: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只提出要求,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尝试,老师只是个观察者,在巡回的观察着幼儿的工作,如果不是幼儿有求必答,老师都不去打扰他们,充分体现出幼儿是主体,不再受老师的影响。

  4、 教师小结,并找出不同范例,请幼儿介绍自己的统计方法,让大家学习。

  师:这是谁的,请你来说说你是怎样设计的,你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

  教学反思:这个环节中,每个幼儿的回答都会不同,有的会说得很好、很多,说得很完整,有的却不知道怎样表达,但都要进行鼓励表扬,因为要肯定他们的设计成果,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5、 活动评价:这个活动设计充分抓住了幼儿心,小朋友面对这么多样的线都很好把它分清楚,也记得快,所以教师善于观察,发现问题,从生活中入手。在教学过程中材料准备的很充足,教师的语言简而少,很具有启发性,而且也留了时间让幼儿充分的认识探索,是一节充分以幼儿为主的课。

  6、重要词汇:质地、用途、统计。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各种各样的尺

  设计意图

  大班幼儿即将进入小学,在他们的笔盒里有铅笔、橡皮、尺等文具,其中铅笔、橡皮是孩子们经常使用的文具,尺却使用的较少。尺有什么用?怎样使尺子?小学生为什么要用尺?是幼儿感兴趣而又疑惑的问题。设计此活动目的在于扩展幼儿对尺的认识,激发幼儿自己去探索,寻求,解决疑问,从而发展幼儿的观察、思维能力,满足幼儿渴求学习的愿望。

  活动目标

  1、 认识各种各样的尺,了解其用途,发现其区别,发展幼儿的观察、思维能力。

  2、 初步学习直尺的使用方法,培养幼儿对测量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活动准备

  1、 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各样的尺,并了解尺的名称,特点及用途。(如:不同材料、不同长度的直尺、三角尺、皮尺、卷尺等。)

  2、幼儿每人直尺一把。(含三种长度:10厘米、20厘米、30厘米。)

  3、操场上画一条宽为120厘米的“小河”。

  过程建议

  1、 认识各种各样的尺。

  (1)分组讨论交流。

  请幼儿将自己收集到的尺在小组介绍。要求说出是谁帮助收集的,在什么地方收集的,叫什么尺,有什么特点和用途。

  (2) 集中交流。

  请小组推荐,介绍比较有趣、特殊的尺。

  (3)引导幼儿归纳有些什么样的尺,各有什么用途。

  2、找找尺的不同点。

  (1)分组讨论。

  提问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这么多的尺都是不是一样的?有什么不同?

  (2)集中讨论。

  个别幼儿发言,其他幼儿补充。

  (3)引导幼儿归纳,从用途、材料、形状等不同方面进行小结。

  3、找出尺的共同点。

  (1)提问引发思考:尺有这么多不同,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2)引导幼儿归纳提升:它们上面都有刻度,都是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

  3、 测量活动。

  (1)学习测量长度的方法。

  ①请幼儿拿出自己的尺,尝试测量桌子的长度。(以各自的尺为单位测量。)

  ②请幼儿说说是怎样测量的。

  ③引导幼儿小结测量长度的方法:测量时尺与被测量物的起点要对齐,每量一尺要做上记号,接着量时尺的一端要与记号对齐,要记住量了多少尺,不能漏计,也不能多计,最后的测量结果就是物体的长度。

  (2)测量操场上“小河”的宽度(120厘米宽)。

  ①幼儿用自己的尺测量,老师将幼儿测量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可让幼儿反复测量,确认后再记录。)

  ②集中观察记录表,看看小河有多宽,让幼儿思考,提出问题。

  ③集中讨论:为什么小河的宽度会出现三种不同的数字?

  ④引导幼儿小结:尺的长短不同,所以量出的结果也不同。

  ⑤分别请量出三种不同结果的幼儿说出自己的尺上刻度最大的数字(表示尺的长度),教师帮助测算出小河的宽度(120厘米)。

  延伸提示

  1、 在活动中投放各种直尺,供幼儿选用。

  2、 举办“各种各样的尺”博览会。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自编10以内数的应用题》

  目标:初步学习自编加法应用题

  重点:学习编应用题的方法

  难点:理解应用题中各要素的关系。

  准备:找朋友的音乐、课件、图片、算式卡片

  过程:

  一、师生合作、共同游戏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玩《找朋友》的游戏,我会邀请我的好朋友到前面来。

  师:老师请了几个小美女?

  师:4个小美女(同时出示图卡)这个游戏真好玩,我们再来玩一次。

  师:老师请了几个小帅哥?

  师:3个小帅哥(同时出示图卡)

  师:现在我来提一个问题:一共请来了几个小朋友?出示图卡(一共?)

  师:我刚才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我刚才说到的两个数字代表什么?

  师:刚才我们说了一件找朋友的事情,出现了2个数字,提出了一个问题,是用"一共"来提问的,这就是加法应用题。现在我请**来完整的编一下(图文结合) (编应用题的模式)

  二、看图编应用题

  师:你们真棒,给自己鼓鼓掌,我们再来编一编

  师:你看到了什么?(强调完整)出示数字1

  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出示数字2

  谁来提一个问题?出示加号

  他们三个合起来就是一道完整的应用题。

  谁能把刚才的事情编成一道完整的应用题?

  引导幼儿理解问题中不能出现数字

  师:我们再来看下一副图

  师:你看到了什么?出示数字3

  师:你又看到了什么?出示数字3

  师:谁来提一个问题

  师:你们真聪明,那我要出一道难得,考考你们了

  出示5+3,谁来编编?

  谁来自己编一道,请另一名幼儿列算式(引导幼儿拓开思维)

  三、幼儿分组编应用题

  师:你们都很棒。老师带来了许多的图片和算式,请聪明宝贝发挥你的聪明才智编一编。我这里有两个要求:

  1、请两个小朋友选一张图片,相互编一编,看谁编的好。

  2、编完一张可以再换一张编。

  3、合作完以后可以自选一张也可以去给客人老师讲一讲你编的。

幼儿园数学教案 8

  活动目标:

  1、能排除形状、颜色的干扰将具有共同特征的物体看成一个整体。

  2.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的物体并说出总数。

  3.能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塑料玩具(颜色有红色、蓝色,黄色,形状有三角形、长方形、圆形);泡沫垫子(垫在桌子上,以降低玩具碰到桌子发出的声音)。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导人,复习5以内的点数

  师;一个手指点点,两个手指剪剪,三个手指弯弯,四个手指叉叉,五个手指开花。

  提问:小朋友你们左边的这只手一共有几个手指头?那右边的手一共有几个手指头?

  二、出示链子,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看,这是吴轹城用玩具穿的链子。让我们来数数看,这里一共有几个玩具?(幼儿点数,集体回答)

  提问:红颜色的玩具有几个?黄颜色的玩具有几个?蓝颜色的玩具有几个?有几个圆形的玩具?几个三角形的玩具?几个正方形的玩具?(幼儿个别回答)

  三、游戏:“穿链子”

  幼儿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穿链子(如教师数10声)。师:现在请你们把穿好的链子放到桌子上,观察一下都有些什么颜色?(幼儿讨论讲述,个别举手回答)

  师:那数一下,你穿的链子用了几个红颜色的玩具,数好的举手告诉我。(个别回答)

  幼儿点数回答:2个,数一下有几个绿色……点数完后拆下来轻轻地放到筐内。

  四、游戏“看谁数得对”

  师:下面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看谁数得对”。

  1.请小朋友们选4个绿颜色的玩具穿在一起(边数边穿)——接着再穿5个黄颜色的玩具——再接若穿2个蓝颜色的玩具。现在让我们来观察一下,你穿的这串链子都有些什么图形?

  提问:数一下有几个三角形玩具?几个正方形玩具?几个圆形玩具?同时请幼儿点数后用画点的形式表示出总数。

  2、请小朋友们选2个绿颜色的圆形玩具穿在一起(边数边穿)——接着再穿2个圆形黄颜色的玩具一再接着穿2个圆形蓝颜色的玩具。现在让我们来观察一下,你穿的这串链子和前面穿的链子有什么不同?都有些什么图形?有什么颜色?有几个?怎么排列的?你能不能接着穿下去?

  3.请小朋友自己设计漂亮的链子,并说说是怎么设计的。

  活动延伸:

  将玩具摆放在活动区,引导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自己穿链子并数数。

  活动反思:

  活动结束后,我从目标、教学具的选择使用、过程三方面进行了反思,总结出这个活动好的方面及今后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在制定目标之前,我对孩子们在数学知识方面进行了了解,知道他们对颜色、形状、分类、排序、对应都掌握得较好,所以在此基础上我将活动目标:定为:“能排除形状、颜色的干扰将具有共同特征的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的物体并说出总数。”

  其次,能挖掘身边的资源做教学具,进行数学教育。幼儿园的玩具是孩子们最喜欢的物品之一,他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孩子们在玩玩具的时候,我就发现幼儿园的这种彩色的几何图形玩具蕴含着数学教育的价值,正好又和我这次活动的目标不谋而合,这样我选择了这种玩具作为我的教学具,实践证明,孩子操作起来非常感兴趣。

  第三,活动中,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我在活动环节的设计上注重了幼儿的个别差异,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出了不同的操作要求,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提高,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整个活动幼儿兴致盎然,较好地实现了教育目标。

  活动评价:

  现实生活是幼儿数学学习的源泉。生活中的许多物品都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在这款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玩具中就蕴藏着物体的颜色、形状、数量关系。教师正是发现了这种玩具的教育价值并以这种活动材料为主线将感知物体集合、分类、统计、排序、数数的内容有机地连为一体,使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学习的任务。数学教育生活化不仅指数学教育的内容要源于生活,数学教育的情景要源于生活,而且数学活动的材料也可以源于生活。

  小班语言故事《熊宝宝的小芽芽》幼师公开课视频+有声课件PPT+教案和反思大班绘本主题《活了一百万次的猫》优质课视频+课件PPT音乐+教案+打印图(大班语言)

幼儿园数学教案 9

  活动目标:

  1、按数取物,进一步感知9以内数量的多少。

  2、将相同种类的物体分类摆放。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材料,水彩笔。

  2、材料袋:二种不同颜色、花瓣数、大小不同的花的卡片。

  3、神秘箱,1-9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㈠根据要求摸花,能按数取物,进一步感知9以内数量的多少

  1、出示装有花朵图片的神秘箱。请个别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数字卡片摸出相应数量的花朵图片,并数一数摸得是否正确。如,摸3朵、4朵、5朵。

  2、这些花都一样吗?什么地方不同?你能把一样的花放在一起吗?数数每种花各有多少朵。

  ㈡给花儿分类,将相同种类的物体分类摆放

  1、引导幼儿将花朵分类。

  2、同伴之间交流分类的标准,说说自己把什么样的花放在了一起。

  3、帮助幼儿明确:按不同的标准,就有不同的摆法。如,有的按颜色分,有的按花瓣数分。

  ㈢各色各样的花

  1、出示操作材料《各色各样的花》,引导幼儿数一数有几朵花。

  师:请你把相同的花圈起来,数一数有几朵,然后和圆盘中的一样数量的数字或点子连线。

  2、引导幼儿按花的数量,画出相应数量的圆点,或贴上数字粘纸。

  3、引导幼儿认识具体物体、圆点与抽象数字之间的对应关系,知道它们能表示同样的数量。

  活动结束

  收取活动材料,并逐一检查批改。

  教学反思

  数的组成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整个活动体现了以孩子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和谐师幼关系,绝大多数幼儿能够主动参与学习,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但在活动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足的地方。教师在前面展示图片的时候,有一部分孩子被教师遮挡了,教师没有及时发现这个问题,如果教师改变提问策略站在左边提问后马上又站到右边提问照顾到幼儿全体那样活动效果就更好一些。

  小温馨提示:数学源于生活实践也应用于生活实践,只有应用于生活的数学教育内容,才能使孩子真正了解数学的价值,学会用数学思维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幼儿园数学教案 10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乘法的含义,认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3、培养幼儿观察比较的能力。

  重点:

  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难点:

  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具:

  课件、字条、题卡、插板、电脑、铅笔、纸张作业。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复习准备

  口算两组题(要求读出算式,说出得数).

  第一组第二组

  7+83+3

  6+4+35+5+5

  7+2+6+14+4+4+4

  1+3+4+5+22+2+2+2+2

  幼儿按要求口答后,教师引导幼儿观察:

  2、提问:

  1.这两组题都是加法,但是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第一组每道题的加数不相同,第二组的每道题的加数都相同)

  2.像第二组这样,加数都相同的加法,我们叫它“求相同加数的和”,也叫做“同数组成”。(出示字条)

  3、(出示题卡)第1题3+3,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3相加,这就是2个3.2个3是6,6里面有2个3。

  第2题5+5+5,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5相加,这就是3个5.3个5是15,15里面有()个5

  第3题4+4+4+4,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4相加,由幼儿说出4个4.4个4是(),16里面有()个4。

  第4题2+2+2+2+2,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2相加,由幼儿说出5个2.5个2是(),10里面有()个2

  二、基本部分:

  1.启发性谈话

  像上面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可以用一种简便方法,这种简便方法是什么呢?(引出乘法)

  2.展示课件《乘法运算》

  教师边展示边讲解边提问:

  乘法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减法一样,也有一个运算符号叫乘号,乘号的写法是左斜右斜“×”.想一想说一说,乘号像什么(像汉语拼音中的×).

  (1)这个符号叫什么?

  怎样写乘法算式呢?先看一看相同加数是几,相同加数是2,就写在乘号的前面,再数一数是几个2连加,把相同加数的个数5写在乘号的后面,2×5表示5个2连加,因此算式是2×5=10,读作2乘以5等于10.乘法口诀念做:二五一十。

  (2)图片中先出现了几只鞋子,又出现了几只一共有多少只鞋子?盘子有几个?里面分别有多少萝卜?用加法算式怎么列?乘法怎么列算式?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这个乘法算式表示什么?几个几连加?用乘法口诀怎么念?

  3、教师启发提问,图中共有几行?每行是几个?(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的内容)根据课件图片插棋子列算式

  4、拍手游戏.老师每次拍4下,拍3次.(由幼儿说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5、教师出应用题幼儿插棋子列算式

  教师提出要求:

  (1)每行摆3个棋子,摆5行,这是几个几?(5个3)

  (2)怎样用加法算式表示,怎样列乘法算式,这个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3333=153×5=15表示5个3连加)

  (3)大二班小朋友去栽树,一行栽4棵树,问5行一共栽几棵树?(4×5=20表示:5个4连加)

  (4)图书馆书柜一层放6本书,问3层一共放多少本书?

  (6×3=18表示:3个6连加)

  (5)小朋友架椅子一组架4把,问4组一共架多少把椅子?

  (4×4=16表示:4个4连加)

  6、教师出示课件图片:《快乐的游乐场》引导幼儿了解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字,都可以进行计算。幼儿看图在插板上列乘法算式。

  活动结束:

  幼儿人手一份纸张作业,进行巩固练习。

幼儿园数学教案 11

  【活动目的】

  1、通过幼儿动手操作,了解总数与部分数的概念以及它你之间的关系。

  2、在学习了1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幼儿能书面练习10以内数的加减法式子中的填空题。

  【活动准备】

  教具:装好皮球的篓子(大皮球4个、小皮球2个);装好水果的篓子(苹果7个、梨子3个)学具:每人一个“小动物卡片”袋(两个品种,多少不一,总数不越过10);每人一盒橡皮泥;每人一支铅笔和一个数学练习本。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装好皮球的小篓子,让幼儿说说篓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

  导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大皮球,有4个;一部分是小皮球,有2个。”让幼儿初步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算式:如 4+2=6 2+4=6 6-4=2 6-2=4

  二、教师出示装好水果的小篓子,让幼儿说说篓子里有什么、有多少、有什么异同。

  幼儿说出总数,然后让幼儿把水果分类,并说出:“一部分是苹果,有7个;一部分是梨子,有3个。”进一步让幼儿理解总体与部分的概念,并列出加减法式子。

  如: 7+3=10 3+7=10 10-7=3 10-3=7

  三、引导幼儿做“对应口头练习”如:

  ① 7 + 3 = 10苹果是7个 梨了是3个 总体是10个这是部分数 也是部分数 这是总数同理:3+7=10 4+2= 2+4=6 引导幼儿说出哪是部分数?哪是总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② 10 -3 = 7水果有10个 苹果有3个 梨子有7个这是总数 这是部分数 也是部分数同理:10-7=3 64=2 6-2=4 引导幼儿说出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部分数有几个?总数有几个?

  四、引导幼儿说出关键句。如:

  ①在加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后,其它是部分数;在减法式子里,总数在最前,其它的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加法总数在最后,减法总数在最前。

  ②部分数与部分数合起来是总数,总数去掉(减去)部分数,剩下的'还是部分数。

  得出结论:要求总数,用部分数相加;要求部分数,用总数减去另一个部分数。

  五、幼儿玩卡片。

  幼儿取出卡片,倒出小动物卡片,说说有些什么,总数有多少,进行分类,并做好记录。把自己分类记录的结果说给同伴听。

  六、幼儿玩橡皮泥。规则是每人做2种物品,多少不限。

  10分钟后,让幼儿说出捏了多少物品,一部分是什么,有多少,另一部分又是什么,又是多少。做记录,并说说记录下来的哪是总数,哪是部分数。

  七、幼儿认识括号“( )”;书面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4 5+( )=7 ( )+2=5 ( )+6=107-( )=3 ( )-2=8 5-( )=1 ( ) -3=6八、教师总结,检查幼儿练习结果。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课,我试了三次,不断反思自己在与幼儿活动时,出现哪些纰漏,并逐步加以改善。

  第一次试教,活动效果不是很好,我发现幼儿对“总数”好理解,对“部分数”就有点难度,幼儿始终不能把“部分物体”与“部分数”联系起来。

  第二次试教,我改变了指导方法,让幼儿集体操作活动时,个别指导启发幼儿说出自己记录中的总数在哪里,是几?部分数在哪里,又是几和几?在这次活动中又发现有一部分幼儿离开实物,又找不到“总数”和“部分数”。因此我在上一次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微调,让幼儿把直观的学具和抽象的理论结合起来,这样以后,活动效果很不错。

  第三次试教,效果显着。

  总结三次的数学教育活动,得到的启示是:

  ①在教学活动中不断找到新的切入点。

  ②寻找数学中规律,以点代面,一通百通。

  ③与其他活动一样,以游戏为主,化抽象为具体。

幼儿园数学教案 12

  活动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数学教育必须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教师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某些问题。"由此可见,生活化、游戏化已经成为构建幼儿数学课程的最基本原则。认识人民币并学习使用人民币进行购买的活动,是非常贴近幼儿生活的活动,本活动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本着直观性、参与性的原则,从动手操作、情感需要和快乐学习三个方面进行了设计。以"智力闯关"引入,以"买玩具"为活动情境主线,让幼儿从一开始就进入活动情境,在紧张、有趣的游戏情境中感知10元以内货币的换算,进一步加深幼儿对数概念的认识,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游戏中,也培养了幼儿的责任心,能够认真负责的完成自己所接受的任务。

  活动目标:

  1.认识人民币,在游戏中进一步感知10元以内的货币换算。2.能够在游戏中学会遵守规则。

  3.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活动准备:

  人民币样板每人一套、钱包每人一个、点钞劵若干,贴有价签的玩具若干。

  幼儿原有水平:幼儿认识人民币,了解人民币的`面值大小及种类,有过与父母共同购物或独自购物的经验。

  活动重点:在游戏中感知10元以内货币的换算。

  活动难点:能够将换算关系运用到游戏当中。

  活动过程:

  一、智力闯关师:今天我们要玩开"玩具商店"的游戏,首先我要招聘收银员,收银员要认识人民币、会使用人民币,并能正确点数人民币。孩子们,你们敢挑战吗?

  第一关:给人民币排序(引导幼儿把仿真人民币按面值大小排序。)第二关:"点钞大赛"。

  收银员还要学会清点人民币,数一数一共有多少张纸币。

  (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法数一数点钞劵,最快最准确完成的点钞的两位幼儿可以赢得收银员的角色。)第三关:我是计算小能手(引导幼儿根据教师提出问题,进行10以内人民币的换算。如:5元里面有几张1元?10元里面有几个1元?10元钱可以用哪两张人们币来表示? 6元可以用几张人民币表示?……)分析: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的关键,招聘收银员进行闯关活动,极大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乐于、敢于尝试参与闯关活动,从而认识人民币,并在游戏中进一步感知10元以内的货币换算。

  二、角色游戏"买玩具"师:我们买玩具怎样能知道各种玩具的价格?怎样知道自己的钱够不够买这种玩具?

  (引导幼儿说出出"看价格标签,可以问服务员等。)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价格标签。

  (引导幼儿认识各个玩具的价格标签。)师:请小朋友拿上你的人民币去买你喜欢的玩具吧。

  请2名幼儿做收银员,其他幼儿当顾客。"顾客"挑选自己喜欢的玩具,然后到收银台缴费,收银员询问价格,顾客报价格付钱,收银员找零钱,进行买卖活动,可以调换角色,游戏反复进行。

  分析:鼓励幼儿尝试自己解决游戏中的数学问题,购少量物品时,有意识地鼓励幼儿参与计算和付款的过程。

  三、延伸活动

  在区角设计小商店,满足孩子购物活动的需求。

幼儿园数学教案 13

  活动目标

  1、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前、后、左、右等方位,进一步积累方位认知的相关经验。

  2、理解并遵守游戏规则,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塑料圈若干、场景

  活动过程

  一、初次体验“小蛇出洞”的游戏(目的:学习辨别左右方位)

  ●理解儿歌:小蛇出洞

  ---提问:听到了什么?你觉得小蛇怎样才能“出洞”?

  ●体验游戏

  ---玩法:小朋友扮演小蛇蹲在洞里,老师念儿歌,小蛇必须根据儿歌的要求爬一爬,爬的方向正确才能出山洞;如果方向搞错小蛇就只能在“洞”(圈圈)里重新再玩一次。

  规则:

  A小蛇必须听清楚请你“往什么方向爬”;

  B小蛇爬的方向正确表示顺利出“山洞”,方向搞错必须在“洞”里再玩一次。

  C爬出山洞的小蛇马上回到位置上。

  ●幼儿尝试

  重点观察:幼儿能否根据儿歌指令正确辨别方位(上下、前后、左右)

  互动讨论: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小蛇分清左边和右边?

  二、竞赛:哪队小蛇先出洞

  ●玩法:幼儿分两队(红黄)轮流扮小蛇玩游戏,红队扮小蛇在规定的点子上蹲下,由黄队队员念儿歌并检查小蛇爬的.方向是否正确,儿歌念完后,数数几条小蛇爬出山洞;交换游戏,黄队幼儿扮小蛇爬呀爬,红队念儿歌并检查,最后比比哪队小蛇出洞数量多为赢,并得一分。

  ●幼儿分组比赛(2-3次)

  第一轮游戏:幼儿发指令

  第二轮游戏:教师快速发指令

  三、活动延伸(引出以客体为中心区分左右……)

  第三轮游戏:教师快速发指令,各队派3名队员相对而立开展游戏……

  附儿歌:小蛇出洞

  小蛇小蛇爬呀爬,往上爬、往下钻,

  往前进、往后退,往左移、往右移,

  小蛇小蛇出洞啦!

  方位的练习对孩子来说是非常枯燥的,陈老师是通过一个游戏活动让孩子来练一练,老师们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是否也参与过类似的教学呢?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认识,谈谈下面两个问题。

  抛问:

  1、认识方位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是否需要设计专门的集体教学活动?

  2、对本次活动以及后续活动的开展有何建议?

幼儿园数学教案 14

  【教案准备】

  1、课件-数学:[3-2]比较概念;[3-1]比较概念。

  2、长短不一的小棒各4根;食用山楂条。

  【教案流程】

  一、导入

  1、调动幼儿情绪。

  教师:今天老师要请客啦,看!这是什么?(长条山楂卷)

  这两根山楂条一样长吗?(一样长)

  老师将其中的一根切下一小块,请一幼儿品尝。

  2、比比看,有什么变化?(一根长,一根短)

  然后,老师再将长的一根切下一段,给幼儿品尝。

  (直至两根全部吃完)

  二、展开

  1、幼儿自由探索给小棒排序。

  请幼儿自己比一比小棒的长短,排一排小棒,主动探索排序方法,教师观察幼儿掌握排序的情况。

  2、教师利用课件与幼儿一起总结、归纳排法。

  请幼儿观看课件:3-2比较概念

  (1)先比较4个物体,找出最长、最短的,最短的放在最前面,最长的放到后面。

  (2)然后比较其它两个物体的长短、按顺序放在中间,并说出:我是按照最短的.、短的、长的、最长的顺序给物体排队的。

  请幼儿观看课件:3-1比较概念

  (3)让幼儿在正排序的基础上进行逆排序。

  3、引导幼儿讨论:两种排序的方法为什么不一样?

  (1)正排序是从短到长,一个比一个长。

  (2)逆排序是从长到短,一个比一个短。

  (3)鼓励幼儿大胆用语言表述。

  三、结束

  1、请幼儿自由排序,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2、教师小结,自然结束。

  本次教案的反思:

  1、幼儿的学具准备得比较充分,但教具的大小不太合适。这个活动中,我给幼儿准备的是可以撕贴的即时贴四根,颜色、长短各不相同,而且在设计作业单时我特意考虑了一下长短和高矮的不同,特意把作业单设计成左边对齐比较长短,所以左边有一个排序的红旗标记。幼儿的作业情况很不错,然而我在讲解时采用的是小彩带(因为考虑到要用大头针戳到泡沫板上),后排的幼儿就显得有点看不到。估计不准确,下次要改进。

  2、四个物体的长短描述过于死板,幼儿接受差。对于三个物体的长短排序,幼儿大多都是这样称呼的:长的、不长也不短的、短的。现在变成了四个,中间的两个怎么称呼就成了问题。虽然我一再强调:最长的、长的、短的、最短的,但因为我把排序的另一种方法也陈列上去了(最短的、短的、长的、最长的),这样无疑就干扰了幼儿的感知,所以造成活动后很多幼儿无法清楚地说出这四种物体的长短描述。

幼儿园数学教案 15

  活动目标:

  1.感知数量的多少,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2.掌握数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进一步提高对比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理解数量7的多少不受大小、颜色、形状、排列规律的影响。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正确感知数量7的多少不受大小、颜色、形状、排列规律的影响,掌握数量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活动难点:

  理解数量7的守恒。

  活动准备:

  PPT课件,幼儿操作图片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海豚,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你们看谁来了?小海豚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海底世界要举行音乐舞会了,但是参加舞会有两个要求,第一小动物们要组队参加,第二每队必须是7个。你们听清楚有什么要求了吗?现在跟老师一起看看有那些小动物来参加舞会了。

  二、利用PPT,学习7的守恒。

  1.数量多少与大小无关

  大鲨鱼和小乌龟来参加舞会了,小乌龟说:大鲨鱼个数太多了,不能参加。大鲨鱼说:我们不多,是你们太少了。你们来帮忙数一数小乌龟有几个?大鲨鱼有几个?它们能不能参加呢?

  小结:鲨鱼很大,乌龟很小,但是他们都是7个,都能参加舞会。

  2.数量多少与颜色无关

  下一个入场的是谁呢?有多少水母?能参加吗?水母说:我们是按要求来的。小朋友仔细看这些水母它们一样吗?请你们分开来数一数紫色的有几只?蓝色的有几只?是不是一样多?

  小结:虽然水母颜色不一样,但数量是一样的,都是7个,都能参加舞会。

  3.数量多少与形状无关

  小鱼也成群结队的游来了,有什么样的小鱼?它们能参加舞会吗?圆圆的小鱼有几条?能参加吗?长长的小鱼有几条?(六条)能参加吗?原来还有一条小鱼掉队了,现在是几条了?他们一样多吗?。

  小结:虽然小鱼长得不一样,但每队都是7个,也能参加舞会。

  4.数量多少与排列方式无关

  音乐舞会开始了,第一个表演的是小章鱼,有几只章鱼?它们随音乐翩翩起舞,不停地变换队形,一会变成人字形,现在变成了几只?一会变成十字形,现在又变成了几只?小结:虽然小章鱼变换不同的队形,但它们的'个数没有变化,还是7只。

  三、操作小动物图片,巩固7的守恒。

  1.小章鱼的舞蹈太美了,其它小动物也想要表演,你们想帮它们排什么样的队形?

  2.现在请你打开信封,看看里面是谁?先把小动物摆成一排数数有几个?

  3.展示幼儿给动物排好的队形。它们排的什么队形?每一种小动物有几个?

  小结:虽然每种动物的样子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排的队形也不一样,但它们都是7个。

  四、活动结束

  小朋友们给小动物排的队形可真好看,小动物很高兴。小海豚说音乐舞会非常成功,谢谢小朋友们,小朋友再见。

【幼儿园数学教案 】相关文章:

幼儿园数学教案12-26

幼儿园数学教案12-26

幼儿园数学教案:圆形02-10

幼儿园幼小衔接数学教案12-18

幼儿园数学教案15篇11-09

幼儿园数学教案(15篇)02-16

幼儿园数学教案:自然测量06-12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2-01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12-25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