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方案策划>建设方案>《蔬菜种植合作社建设方案

蔬菜种植合作社建设方案

时间:2023-04-22 20:29:07 惠嘉 建设方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蔬菜种植合作社建设方案(通用13篇)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是阐明具体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企划案。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蔬菜种植合作社建设方案,欢迎大家分享。

蔬菜种植合作社建设方案(通用13篇)

  蔬菜种植合作社建设方案 1

  “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类本能的需求,也是人类文明的`体现。在21世纪的中国,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绿色、环保消费理念在不断转换,这给果树种植业的腾飞创造了更加难得的机遇,率先推出干净卫生、绿色环保的无公害水果,顺应消费潮流,既占领市场空白,满足市场需求,也能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一、基本情况

  新野县苗圃林场位于新野县白河桥东300米,土壤肥沃,气候温和,事宜桃树的生长。

  二、产品原则和目标

  桃树是果树品种,以鲜食为主,提前采收者一般选择极早熟、早熟和中熟品种,延迟采收者则应选择晚熟品种或易多次结果的品种,同时,要选择树体紧凑矮化、花芽形成快、促花容易、座果率高、易丰产、适应性强且自然休眠期短(低温需求量低)、易为人工打破休眠的品种,另外,同一设施内,应选择同一品种(或品系),并按要求严格搭配好授粉品种。 实行立体种植,树下套种花生、西瓜等经济作物。

  三、发展项目和资金

  计划种植优质桃树20亩,每亩45-50棵,树种每棵150元,约需26000元

  桃树前三年不结果,约需管护费用500元/亩,计10000元。 运输车1台 ,30000元。

  耕种用拖拉机及配件35000元。

  深水井2口,灌溉机械,21000元。

  修剪、喷药、耕种设备,10000元。

  蔬菜种植合作社建设方案 2

  一、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

  英武乡位于盘县东部,素有盘县东大门之称。大寨村位于英武乡南部,是贵州省100个一类重点贫困村之一,全村共有1180户,3460人,其中贫困人口1442人,地质是以泥土沙土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湿多雨、日照时间长。平均温度℃,最高气温32℃,最低气温-10℃。年平均降雨1900㎜,无霜期达275天,日照时数1750小时,气候温和,四季如春,适宜多种农作物种植。基础条件簿弱,生产生活滞后,生产生活条件恶劣,靠的是传统模式种植,无法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加之剩余劳动力常年外出务工,居住本土的都是留守老人与儿童,土地多,均坡度大于25度,为了减少我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目的。现申报此种植项目。

  二、项目建设的必性

  核桃种植能给当地的经济带来改善,当地自然条件如气候、土壤、水分等非常适合核桃树的生长,核桃市场行情稳定并且价格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同时当地的核桃种植已具备较好的群众基础,与当地农民迫切摆脱贫穷的愿望相结合,显示出发展核桃已成为一大明显趋势。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项目区有相对充足的光、热、资源和丰富的荒山、耕地、人力等资源,交通便利,良好的'群众基础等条件便于项目组织实施,因此该区域具有发展核桃种植的良好条件、技术基础和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乡党委、政府重视产业发展。近年来,乡党委、政府把核桃作为本地区支柱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并制订了“十二五”绿色产业发展规划,产业项目扶贫规划,要求各相关部门做好组织协调、实施建设工作,并积极争取资金,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和资金支持。

  四、市场分析

  项目实施后,五年见效益;亩栽23棵,盛果期每棵年产75公斤,现在市场价每斤以15元计算,每亩每年可收2250元。项目的全面实施将充分挖掘我村的资源潜力,有效改善我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显著提高群众经济文化生活水平。核桃便于运输,不受时间的影响。因储藏方便,市场价不良时,无需出售。因核桃属本地特色,还可以运输到其他地区销售或加工。

  五、产业组织形式

  成立领导小组。由乡主要领导负责,乡林业站、农业服务中心抓好业务技术的指导,村组干部和农户具体组织实施。

  六、避险能力

  抗自然灾害、市场风险能力强,对种植技术要求不高,只需对果树进行病虫害防治。

  七、项目建设内容规模

  我村预计发展核桃种植3800亩,覆盖农户1180户,覆盖人口3460人,项目建成后,为我村480户、1442口人脱贫致富打下良好基础,并带动我村其他行业快速发展,增加广大村民的经济收入。

  八、资金用途

  1、种苗投入:每亩按株行距为4米的标准,3800亩需购桃树苗87400株,每亩346元,需投入资金万元。

  2、肥料:每亩需磷肥70公斤,3800亩需266000公斤,每公斤单价元,需投入资金万元。

  3、技术培训:技术培训期为3天,需培训学员膳食、资料费用5万元。

  共需上级投入资金xx万元。

  九、项目申请依据

  根据盘县产业项目扶贫规划进行申报。

  十、项目技术标准和技术路径

  技术标准:由林业、农业部门指导好项目的建设,对种植农户进行培训,做好不同时期的管理工作。

  十一、项目投资概算和资金来源

  投资概算:项目总投资 万元,争取财政扶贫资金万元。

  十二、项目综合效益分析

  我村总人口3460人,其中贫困人口1872人。项目实施后,我村的人均纯收入将从现在的4000提高到7000元以上,实现我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使我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较好的改善。核桃项目的建成,不但为社会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同时向社会提供纯绿色果品,为外地游客增加旅游景点的同时还对当地环境美化、减少噪音、净化空气、调节气候,水土保持等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蔬菜种植合作社建设方案 3

  一、 项目区概况

  太白山自然保护区西南部的黄柏塬地区,地处陕西太白县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区范围内。东邻周至老县城大熊猫保护区,南靠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接太白县牛尾河大熊猫保护区。该区内分布着典型的暖温带森林植被类型。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1种,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国宝—大熊猫。这里的大熊猫生存面临的主要威胁是:栖息地的丧失、退化和破碎化、偷猎、以及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与保护的需求冲突等。随着大熊猫保护区的相继建立以及保护力度的加大,社区居民以采药、放牧、伐木等直接依赖自然资源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受到制约,尤其是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社区经济开始下滑,甚至出现返贫现象。为了获取经济收入,社区居民进行偷伐、偷猎等的现象时有发生,保护区与社区的矛盾比较突出,自然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也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为了更好地保护秦岭大熊猫栖息地,缓解社区对大熊猫栖息地的压力,须引入外部的科学技术力量,在社区发现和发展一些新的农业产业,改变传统的直接利用自然资源的生产生活方式,以提高社区的`经济收入。

  二、产业类型与配置

  当地农民主要以传统种植业为主,以上山采药为主要经济来源,其主要作物为小麦、玉米、黄豆、土豆等,主要满足人的食用;经济作物主要以山茱萸、花椒、板栗、核桃为主,另外还零星种植天麻、猪苓等作物,但一般产出不大,除核桃外,投入一般未收回。由于丰富的资源优势,牧业在当地较为普及,已成为农民发展经济的主导产业。养殖的种类以牛、羊为主,主要出售,有少量的鸡、狗、猪喂养,供自己用。副业是近年来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依托退耕还林,发展经济林,养蜂成为农民的另一经济来源,但规模不大。

  三、科技建设状况

  人们一般依据传统方法从事种植产业,施肥、锄草及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不够科学,农机普及率达90%以上,但品种单一,主要以机耕工具为主,缺乏作物深加工工具,养殖业同样以土办法进行管理,产量不高,见效慢;电视、电话等信息来源已铺设到户,但未充分利用,获得科学技术知识的来源主要为口口相传,且共享率低;教育相对落后,主要以小学、初中毕业为主,村小学仅教师一名。

  四、组织机制:

  主要实施者:当地农民管理者:社区共管委员会(当地协会和实施团队)实施团队不存在盈利行为,完全是义务,给当地农民发送种苗和接穗,并提供技术,提高其成活率。监督协会,与其共同管理提出准备金,并了解其支出渠道。该村现有村长兼支书一人,副支书一人,下设五名村民小组组长。协会可从当地核桃种植户中选出精干、能为老百姓干实事的人,作为该组主要管理人员。共同负责核桃的销售,监督村中核桃的质量。教育村民,为塑造自己的品牌,杜绝搀假、搀水。

  五、规划实施阶段第一阶段:

  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农民的积极性,对香玲、 辽核两个品种实行推广,至挂果大概需2-3年。第二阶段:在这2—3年内,针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尤其是针对核桃嫁接和栽植成活性等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时的进行解决。第三阶段:在核桃产出后,对其进行简单的包装,以提高其价值,增加其出售量。第四阶段:在小面积推广成功后,进行大面积推广并实施规模化经营。同时开拓市场,塑造品牌,成功的打造“一村一品”核桃。 注: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该地适宜种植香玲、 辽核两个品种,因此建议推广的面积和规模可以适当扩大,以节约达到规模化经营的时间,该项据此得该项目大概需2-3年即可有产出,并达到所需目标。

  六、规划总投资总投入:

  21740元(嫁接费用:9240元、种苗费用:5500元、烘干加工费用 :2000元/年、其他:3000元、流动资金:2000元)

  七、配套措施

  管理机制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涉及到周边社区、各级政府部门和与资源利用具有直接和间接关联的社会公众、群体,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组织等多个利益相关方。利益关系的协调归结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统筹问题,具体表现在“保护和发展”间矛盾和冲突的解决问题上。保护管理工作中所面临的利益协调问题难以完全通过市场机制予以解决,这有赖于保护区域建立长期有效的关联机制,推动有利的自然保护和经济发展的项目。建立“长效利益关联机制”如社区共管委员会,该机构将主要架构于市场机制、资源有偿利用机制、保护区外部性补偿机制、保护损害利益补偿机制等。在“长效利益关联机制”的构建过程中,这个具有试点示范效用的“保护和发展”共进项目,应关注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利益相关方的积极影响,并充分利用这些国际组织所拥有的先进保护管理理念,使核桃矮化密植产业得以大面积实施和推广。根据当地现状,需设质量监督一名,并管理相关配套设备,要求责任心强,重点对成品核桃的质量检查负有责任,凡是经过本项目支持且检验合格的产品均给予品牌使用权,鼓励当地农民踊跃参加并监督其实施情况。需联系外界企业,对当地无污染,纯天然的核桃产品进行销售。

  蔬菜种植合作社建设方案 4

  为了更好地制订好项目的计划,加强项目具体管理,提高工程的资金使用效益,保证工程顺利施工和工程质量,确保项目的效益如期实现,特制订官罗村村屯道路建设项目的实施方案如下:

  一、成立项目实施管理小组

  由刘日昌担任组长,覃永火、吴青标担任副组长,组员有:刘立仕、刘有昌、袁冀仁、袁能祷、刘立焕、刘立金、刘云昌、刘立展、袁能远、袁贤德、邓表静、李成昌、覃保文。由刘立仕兼任办公室主任。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工程项目的整体规划制订,工程项目的计划安排,招、投标以及根据此实施方案严密组织实施。

  二、成立工程项目技术管理小组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请有资质设计的部门进行设计,从本工程项目成员中选择对工作负责,有一定业务水平知识的同志负责监督,检查施工。同时请交通和城镇建设管理站等,技术部门负责监督。对每道工序的质量严密把关,对负责质量管理的'每一个成员,进行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确保工程质量。

  三、成立工资程资金管理小组

  由袁能祷、刘立仕同志任工程项目的财务人员,其主要任务是在项目实施管理小组领导下,负责项目工程的整个资金管理、调配、使用和核算,以确保整个项目资金的合理使用。为保证资金的调配、使用,在银行设立专户,以保证项目资金的专款专用和能及时安排使用。绝对不能以任何借口和理由把工程项目资金挪作它用。对擅自使用项目资金,导致工程不能按期完成,不管是什么人都要严肃处理。

  四、项目投资及实施进度安排

  本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申请财政扶贫资金2万元,群众自筹资金万元。

  本项目计划安排于20xx年实施,20xx年3月底完工。

  五、定期对工程资金进行审核

  为了按期按质完成整个工程项目,对资金的调配、使用,由工程管理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工程资金进行审核,防止贪污、挪用项目资金的不良现象发生,在审核中一经查出,发现有以上现象,一定要从严处理,以确保工程资金的有效使用。

  六、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保证项目资金的按时投入

  根据整个工程的资金投入,除了认真按要求管好用好上级补助的扶贪资金外,争取社会和各单位、团体的资金投入,同时进行宣传发动,使群众充分认识项目的好处,从而争取各界人士、群众的支持,自觉捐款,自觉义务投工投料,从各方面确保项目资金到位,使工程项目顺利实施。

  七、领导负总责

  此项目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民心工程,是人民群众的效益工程。因此,项目管理小组的主要负责人要负总责。对负责此项工程的负责人对工程不过问、不关心、不负责,要严肃处理,使整个项目有人负责,有人管理,使整个工程能按质按量完成。

  八、确保安全施工

  安全工作是此项目的一个重要工作,必须认真抓好。除了主要领导抓好工程项目施工安全工作外,对整个项目施工的人员时刻进行教育,按施工工程序施工,保证在施工过程中不出现问题,使工程按质按量、按时完成。

  蔬菜种植合作社建设方案 5

  为了切实加紧本市蔬菜基地建设,满足日益增长的蔬菜市场需求,保障都市供应,稳定蔬菜价格,增进蔬菜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顺利完毕新建5000亩蔬菜基地民生工程任务,现结合当地实际,确定安庆市城郊建立5000亩蔬菜基地实行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目的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规定,以保障市场供应、增长农民收入、扩大劳动力就业为目的,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努力实现全市蔬菜产业布局区域化、生产原则化、管理集约化、产品优质化和市场多元化;积极发展订单生产,开发无公害蔬菜和绿色蔬菜基地,加大对专业村、专业户扶持力度;依托科技进步,稳步扩大蔬菜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增长当地蔬菜的市场拥有率,增进全市蔬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的任务。根据蔬菜供求特点和市场潜力,本市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项目的重点是立足本市市场,依托合肥、池州、铜陵及周围都市市场,大力发展设施栽培和特色、精细蔬菜品种,不停提高产品品质和档次,逐渐扩大生产规模;以优质、快捷、早熟和规模生产占领市场。市郊将新增各类蔬菜基地5000亩,其中常年菜地2800亩,季节性菜地2200亩。

  二、重要措施

  (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划建设5000亩蔬菜基地,重要分布在大观区、迎江区、宜秀区、开发区和皖河农场。其中皖河农场新建菜地1500亩,大观区新建菜地1600亩,迎江区新建菜地650亩,宜秀区新建菜地850亩,开发区新建菜地400亩。

  (二)实行项目申报制度和“一图一表”管理制度。各区、乡(镇)要按照市的'安排布局,制定项目规划和施工图纸,实行项目申报制度,明确实行地点、面积及品种等。要严格推行“一图一表”管理制度,即以区、乡(镇)为单位绘制蔬菜种植分布示意图和实行农户登记表,并按施工图纸进行验收。验收资料要包括项目规划、地块名称和图纸、种植面积、种植模式、品种名称等内容。“一图一表”将作为检查验收的重要根据。

  (三)建立考核制度,实行双向承包。建立和完善蔬菜产业发展责任制度和目的考核制度。大力推行“行政干部包任务,技术干部包技术”的双向承包责任制。市政府将把蔬菜生产作为年度目的考核的重要内容,各区也要完善考核制度,层层签订责任状,认真贯彻目的管理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要做到任务分派到地块,责任明确到人。

  (四)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市农委成立技术专家组,统筹处理全市蔬菜产业发展的技术问题,健全和完善区、乡、村三级技术服务体系。各区要成立蔬菜生产技术服务组,负责当地的蔬菜生产规划和技术服务;乡(镇)以农技服务中心技术骨干为主,成立蔬菜生产技术服务队,负责本辖区商品蔬菜生产技术服务,聘任村级农技员负责指导本村的蔬菜生产。要依托科技,重视改善产品质量、增长市场竞争力,提高种植效益。要大力推广“猪—沼—菜”循环经济种植模式,合理施肥用药,尽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有条件的乡镇要逐渐开展蔬菜基地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增长注册商标,扩大市场份额。

  (五)整合社会资金,加大投入力度。贯彻《安庆市城郊蔬菜基地建设奖补措施(试行)》,市级财政每年将从支农资金中安排对全市城郊“菜篮子”工程建设投入150万元以上,不停加大投入力度,以加强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各区财政要采用措施,增长本级财政对“菜篮子”工程的投入。市、区每年要争取新菜地的建设和老菜地的改造项目,对已经规划的蔬菜基地,各级政府要将其列入基本农田加以保护。要逐渐建立以龙头企业和农民投入为主体,财政支持、信贷扶持的投入机制。扩大蔬菜设施种植规模,合理引导企业、专业协会或种植大户资金投向蔬菜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江、浙、鲁等发达地区客商在城郊投资建设“菜篮子工程”基地,享有当地企业(大户)同等的扶持政策待遇。银行贷款要向生产经营和流通环节倾斜。同步各级各部门要积极争取国家、省的专题资金投入。农民是投入的主体,也是直接受益者,要鼓励农民增长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农业、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扶持,整合项目资金,改善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条件,扎实产业发展基础。

  (六)积极引导土地合理流转。鼓励和支持工业企业开办农业企业和参股农业产业化经营,加紧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继续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使土地合理流转向蔬菜种植大户有,扩大单户种植规模,发展蔬菜产业专业化生产,扩大商品蔬菜基地规模。

  三、加强领导,形成合力,推进蔬菜产业发展

  (一)实行“菜篮子”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各级政府要把发展蔬菜产业作为增进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来抓好抓实,将其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制定目的考核措施。各区及农场要成立蔬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贯彻经费,明确责任,负责蔬菜产业发展的组织协调工作。各有关责任乡(镇)要把蔬菜生产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处理产业发展中的问题,采用切实有效的措施,狠抓贯彻,保证种植任务全面完毕。

  (二)加强督促检查,健全鼓励机制。实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制度,在重要生产环节,市菜篮子工程办公室要组织人员对各地的蔬菜产业发展状况进行督促检查和验收,并作为市级补助资金的拨付根据。各区也要建立督促检查制度,加强督促检查,保证种植任务落到实处。鼓励科技人员和公职人员参与蔬菜生产经营活动,容许科技人员通过诚实劳动,与企业、农民签订盈利提成比例协议。

  蔬菜种植合作社建设方案 6

  一、目标任务

  20XX年全乡小麦总计划播种面积为1.5万亩,比上年增加1.23万亩。根据冬灌、整地、种植习惯集中连片安排种植基地,加大优质早熟品种示范推广,充分发挥光热资源优势,积极发展麦后复种大豆、油料、蔬菜、饲草,扩大麦套玉米,提升春麦综合效益。

  二、合理确定种植田块

  立足灌水条件,坚持应灌尽灌、能早则早,扎实做好春小麦播种工作。一是在已经冬灌的前提下,提早落实好种植田块,做好种子、化肥、农机具等物资准备,适时整地提墒播种,确保小麦种在适播期内,实现一播全苗、苗齐苗壮。二是在高效节水基础设施完备的'区域,鼓励引导群众优先使用滴灌水肥一体化等高效种植方式扩种春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产量和品质。三是引导种粮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鼓励种子企业、加工企业与专业合作社发展订单农业,通过土地流转、代耕、代种、代管、租赁、入股等方式参与生产,带动集中连片种植,实现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

  三、科学选择种植模式

  (一)麦后复种。积极发展麦后复种蔬菜、大豆、饲草等一年两熟模式,增加小麦种植综合效益,保障种粮农民合理收益。合理利用乡镇代管已征收土地或复垦地,在满足灌溉条件下,安排种植春小麦。

  (二)麦套玉米。加大宣传引导和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农户恢复扩大麦套玉米种植。同时,做好灌溉用水保障工作,确保麦套玉米种得下、稳得住。

  (三)发展规模化生产。以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为核心,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鼓励通过土地入股、股份合作、订单生产、共建基地等方式,带动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合作组织、农户等创建品种优、技术优、管理优、品质优、价格优的“五优”春小麦生产基地。

  四、政策支持

  积极争取区市政策支持,提高春小麦良种化率和绿色发展水平,提高春小麦单产和品质,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

  五、强化措施落实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胜利乡春小麦种植协调推进小组,全面推动落实春小麦种植任务落实。

  (二)加大督导考核。将扩大春小麦种植纳入各村年度目标考核内容,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评价体系,客观评价实施成效。各村要强化政治担当,坚决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高质量推进胜利乡扩大春小麦种植工作任务落实。

  蔬菜种植合作社建设方案 7

  一、指导思想

  根据天津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体部署,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原则,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引领,以“保能力、保增收、保安全、保生态”为目标,按照确保“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有效落实,绿色生态和效益提升并重的思路,突出“绿色、精品、高效”的发展导向,全力推进设施农业建设,提升蔬菜等高效经济作物生产能力,满足城乡居民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化的消费需求。

  二、基本原则

  (一)保障供给与调优结构同步。在确保市场供应基础上,通过调优种植结构,合理安排茬次和品种,不断丰富市场供给。逐步调减传统、零散的低端设施,增加优势产品、绿色产品的规模化规范化生产能力,既满足消费者需求,防止因生产能力不足导致市场供应短缺,又保障农民利益,防止因短期个别品种生产过剩,导致“价低伤农”,通过不断优化结构,提高种植效益。

  (二)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结合。突出政府在推动设施农业发展中的引导作用,通过财政、金融、保险等多种扶持方式,引导产业良性发展。同时,切实发挥产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市场主体作用,有效提升其盈利能力,提高产业化发展水平。

  (三)产业发展与主体增收共进。为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在制定扶持政策、推动产业发展中既要注重扶持新园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以点带面,不断拓展农业功能,发挥多重效益;又要兼顾传统农户生产条件的改善,鼓励小农户升级为家庭农场,做实做强特色农产品生产主业,切实增加农户直接种植收益,让广大基层农户享受产业化发展带来的效益。

  (四)扩大面积与提高质量并重。既要着力扩大新建设施农业面积提升产能,又要做好现有设施的提升改造,进一步稳定现有各类设施农业面积,同时不断提高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提高品牌农产品销售覆盖率,有效缓解市场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

  (五)创新发展与专业服务协同。既要注重产业科技创新,做好新品种、新技术研发和成套技术引进推广以及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科技水平;又要抓好病虫害统防统治、储藏保鲜和市场营销等专业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通过科技创新与专业服务的协同发展,切实提高全市整体产业水平。

  (六)耕地保护与设施建设兼顾。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守住耕地红线。按照防止耕地“非粮化”相关要求,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永久基本农田要重点用于粮食特别是口粮生产,在确保粮食安全基础上,引导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合理使用一般耕地发展设施农业,严格控制耕地转为其他类型农用地。不得违规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内建设农业设施。

  三、建设目标及建设要求

  根据全市蔬菜产业的区域特色、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生态承载能力,坚持科学规划、主体自愿、实事求是的工作基调,以转方式、调结构、带基地、增效益为重点,通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改善生产条件,提升技术水平,延伸产业链条等措施,重点打造一批规模化设施生产基地。计划20xx年全市新建20万亩设施农业以设施种植为主,并创建一批特色鲜明的设施农业生产基地;打造一批市场知名度较高的设施农业品牌;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设施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提升“菜篮子”供给保障能力,助力我市乡村产业振兴。建设设施农业应在严守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红线、确保耕地保有量和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合理选址,不破坏耕地耕作层的种植设施可以使用一般耕地,破坏耕地耕作层的设施农业用地应不占或少占耕地,避让永久基本农田,严格管控耕地向其他农用地转换,禁止闲置、撂荒,按照防止耕地“非粮化”的有关要求,引导设施农业按照规划进行布局建设,防止无序发展。设施农业建设项目应严格按照设施农业用地管理要求实施备案和监管,严禁擅自或变相将设施农业用地用于非农建设。

  四、任务分解

  在统筹考虑各涉农区基本保障型菜田面积、产业发展条件和资源禀赋的基础上,20xx年全市20万亩以种植业为主的新建设施农业任务分解如下:蓟州区3万亩,宝坻区3.5万亩,武清区5.5万亩,宁河区3万亩,静海区2万亩,东丽区0.5万亩;津南区0.5万亩,西青区1万亩,北辰区0.5万亩,滨海新区0.5万亩。

  五、主推棚室类型

  20xx年我市设施农业(种植业)的主推棚室类型主要包括以下五类:

  (一)智能连栋温室。指用于进行工厂化作物栽培,有钢架结构的玻璃或PC板连栋温室,配备有加温、遮阳、通风降温、湿帘风机降温或喷雾降温、微灌或滴灌等系统,以及智能自动化控制设备,适合于规模化的.机械作业和生产管理。此类棚室投资大,管理要求高,主要用于展示和示范,由各涉农区结合实际,鼓励有实力的大型企业投资建设。此类温室建筑面积应不少于占地面积的40%。

  (二)装配式(可移动式)日光温室。一般由镀锌钢结构骨架,特质保温材质墙体及保温棉被等主要结构材料构成,以拼接方式安装,具有安装与拆卸方便快捷,可重复安装使用、可回收再利用等特点的,可进行作物越冬生产的日光温室,是保障冬淡市场供应的重要棚室类型,一般配建有缓冲间(看护房/耳房)。此类温室建筑面积应不少于占地面积的40%。

  (三)节能日光温室。指三面有墙体(砖混或土墙结构),具有采光、保温和蓄热结构的农业生产设施,并加装保温被、电动卷帘机,能进行越冬生产的单屋面塑料薄膜温室,是保障冬淡市场供应的重要棚室类型,一般配建有缓冲间(看护房/耳房)。此类温室建筑面积应不少于占地面积的40%。

  (四)保暖式钢骨架大棚。指四面无墙体,采用加固钢骨架结构(南北向),棚室中间建有支撑立柱,并加装保温被、电动卷帘机的新型棚室。一般用于春提前和秋延后季节栽培,更适合于机械化作业。此类大棚建筑面积应不少于占地面积的70%。

  (五)钢骨架大棚。指采用钢骨架结构,四周无墙体,只有塑料薄膜覆盖的棚室。一般用于春提前和秋延后季节栽培。此类大棚建筑面积应不少于占地面积的70%。

  六、政策措施

  (一)完善资金保障。按照市场化原则,设施农业建设将以经营主体投入为主,各级财政可给予适当补助。为支持我市设施农业加快发展,将采取多方发力共同筹措资金的方式推进设施农业建设任务落地落实。一是财政资金投入,市财政按照亩均5000元标准予以引导,并根据市农业农村委对区级实施方案的审核结果,按照“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模式下达各涉农区统筹使用。二是担保机制介入,充分发挥我市现有涉农融资担保机制优势,在规定额度内向设施农业借款主体提供担保服务。三是金融元素注入,拓宽现有农业龙头企业财政贷款贴息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鼓励创新金融模式,撬动金融资本投向设施农业。四是社会力量引入,引导融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强的农业企业与各涉农区深度合作,并积极整合现有支农政策,促进设施农业发展。

  同时,各涉农区作为建设主体,要充分发挥自主权,在精准选择市级扶持政策,用好市级资金的基础上,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在确保不新增政府隐性债务的前提下,加强在设施农业建设方面的投入,因地制宜创新扶持模式、扶持措施,形成政策合力,确保完成建设任务。

  (二)做好用地保障。按照《市规划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委关于进一步规范设施农业用地管理的通知》,指导各涉农区做好设施农业用地保障,明确各涉农区在确保完成粮食安全考核任务前提下,新建装配式(可移动式)日光温室、保暖式钢骨架大棚和钢骨架大棚等不破坏耕地耕作层的种植业设施,可以使用永久基本农田,不需要补划;破坏耕地耕作层,但由于位置关系难以避让永久基本农田的,在补划同等数量、质量永久基本农田的前提下,按照有关规定完成永久基本农田补划后,允许使用永久基本农田。同时,为解决控沉区水源转换等设施用地需求,将其辅助设施比例由不超过10%调整为不超过12%,有效满足集雨储水、水处理及节水灌溉等辅助设施用地需求。

  (三)强化用水保障。针对各涉农区不同情况和设施农业用水需求,市农业农村委与市水务局密切配合,共同督促各涉农区坚持立足当地,节水优先,总量控制,优化配置,做到四水齐抓(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同时,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有效做好设施农业用水保障。一是对蓟州区全境和宝坻区、武清区、宁河区北部等非超采区,合理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地表水等水源,保障用水需求。二是对超采区具有浅层地下水资源的武清区大碱厂、泗村店、黄花淀、汊沽港等镇;北辰区双街、双口和青光等镇;西青区辛口、张家窝等镇;静海区台头、王口、子牙、独流、梁头等镇,通过合理开发利用浅层地下水资源和地表水等水源,解决用水需求。三是抓好超采区不具备浅层地下水源区域的水源转换工程和节水工程建设。由市水务局指导各涉农区做好南水北调、水库增容、主干河道、沟渠提升改造(斗口以上)等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做好全市范围的水系贯通。由市农业农村委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指导各涉农区抓好田间水利设施提升改造(斗口以下),配套建设田间水源转换设施,切实抓好农艺节水,加大集雨水窖、储水罐(池)推广力度,有效保障用水需求。

  七、工作机制

  (一)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市级各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议事协调机制,充分整合我市土地、水利、财政、金融、税收、科技、交通、电力、物流、教育、人才等各类扶持政策措施,共同推动20万亩设施农业建设任务的有效落实。市农业农村委作为设施农业建设工作的牵头部门,负责组织推动、技术规范制定、区级实施方案审核、绩效管理、考核验收以及债券利用等工作;市财政局负责筹集市本级设施农业建设引导资金,加强财政资金监督管理,以及指导债券发行工作。各涉农区统筹市财政引导资金用于扶持本区设施农业项目建设,区农业农村委负责项目组织申报、审查核实、验收等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做好专项债券项目申报、立项、实施及监督管理等工作;区财政局重点负责审核项目安排的重复性。

  (二)强化项目统筹。各涉农区要根据年度建设任务,在确保不新增政府隐性债务的前提下,制定本区设施农业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明确设施农业建设内容和资金使用管理规定,并于本方案印发之日起一个月内,将经区人民政府同意后的区级项目实施方案报市农业农村委审核。各涉农区应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以保证设施农业相关政策宣传、检查验收、资金审计等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强化指导服务。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在关键农时季节,及时开展现场观摩、集中培训、巡回指导等,提高蔬菜栽培管理水平,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同时,积极做好市场价格、供需形势、销售渠道等相关信息服务,引导农民合理安排生产,促进产销衔接。

  (四)强化监督考核。市农业农村委将制定考核方案,定期对各涉农区建设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调度,及时掌握全市设施建设进展情况,并会同市级各有关部门不定期对建设单位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组织各涉农区开展互查互看,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各级农业农村、财政部门要本着“花钱要问效、无效要问责”的原则,按照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政策,对设施农业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并提请审计部门将其作为审计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的重点内容之一,确保资金花在刀刃上,花出效益来。

  蔬菜种植合作社建设方案 8

  为贯彻落实全市xx项目建设年xx活动安排部署,充分发挥项目建设在加快发展速度、加快产业转型、加快民生改善中的重要作用,根据《株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株政办函〔20xx〕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的力量,形成合力,着力解决制约项目用地、融资以及建设环境、服务效能等存在的问题。集中包装策划一批事关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实现储备项目的滚动开发,重点筹划一批单项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前期项目;推进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实现早日竣工投产达效,确保全县重大建设项目年度完成投资亿元以上,全县固定资产投资过50亿元;广泛筹措项目建设资金,着力用好国家政策,拓宽融资渠道,激活民间投资,全力争取国家及省市专项资金。

  二、工作重点

  ㈠做实项目前期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对xxxx项目库和各部门专业项目库逐一进行落实,抓紧规划论证,完善相关条件,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明确项目选址,落实土地预审,开展环境和节能评价,搞好项目立项等前期工作,成熟一批、开发一批。抢抓长三角、珠三角产业转移、长株潭xx退二进三xx战略和沿海发达地区新一轮产业发展集聚机遇,瞄准市场和寻找政策机遇,力争今年6月底以前对原有项目库进行认真梳理,新增和滚动开发一批项目,形成一批项目前期资料充实,建设条件具备,能够指导xxxx期间项目争取及招商引资的项目库。全年做实5个以上单项投资过10亿元、10个以上投资过亿元的.项目前期工作。

  ㈡全面参与市xx十大xx主题活动。认真落实项目建设责任,加强部门联动,协助办理立项、征地、报建等相关手续,推进项目集中开工,重点解决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参与xx银企对接会xx活动,筹措项目建设资金,积极参与全市xx问题集中销号月xx、xx重大前期项目推广会xx、xx项目集中竣工月xx和xx项目考核和乡镇项目投资竞赛评比xx活动。

  ㈢强化要素保障。坚持节约集约用地,从严控制项目投资强度、建筑密度、绿化率、附属设施用地比例等关键指标,挖掘土地潜力,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加大土地报批、土地征拆、土地储备、土地出让工作力度,力争全年报批土地4000亩以上,确保全县重点工程、重点项目、企业发展土地有效供给。主动适应国家宏观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调整的新形势,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政策对我县的适当倾斜,多措并举缓解项目建设资金矛盾。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完善信贷担保体系建设,引导鼓励各类资金投入十大产业项目、十大基础工程、十大民生实事和xx四创四化xx建设。

  ㈣积极参与全市xx乡镇项目投资竞赛xx活动。组织各乡镇全方位、多领域争项目引资金,提高全县乡镇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水平。完善乡镇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办法,着重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引进、项目开工建设等三个方面开展全县乡镇项目投资竞赛活动,形成上下齐抓项目工作合力,积极争取株洲市年度xx二十佳xx项目投资乡镇,掀起我县新一轮项目建设高潮。

  三、工作步骤

  ㈠前期准备阶段(20xx年1-2月)

  组织申报省市重点项目,拟定全县重大前期项目和重大建设项目名单,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工作机构。

  ㈡组织实施阶段(20xx年3-12月)

  积极参与全市xx十大xx主题活动,实施重大项目月调度,季讲评,年考核。

  xx月份参与全市xx项目集中开工月xx活动,力争3月份全年新建项目开工三分之一。

  xx月份参与全市xx现场集中办公月xx活动,集中解决一批重大建设项目存在的突出问题。

  xx月份参与全市xx重大项目现场经验交流会xx活动。

  xx月份参与全市xx项目现场讲评xx活动。

  xx月份参与全市xx银企对接会xx活动,促进银行与企业深度对接,筹措项目建设资金。

  xx月份组织xx三个十工程攻坚战xx活动,推进全县十大设施、十大产业项目和十大民生事业项目建设。

  xx月份参与全市xx问题集中销号月xx活动,集中解决每月项目调度累积的问题。

  xx月份参与全市xx重大前期项目推广会xx活动,将开发储备的重大项目进行深度包装,面向全社会推介。

  xx月份参与全市xx项目集中竣工月xx活动,力争11月份全县重大项目竣工40%以上。

  xx月份参与全市xx项目考核和乡镇项目投资竞赛评比xx活动。

  ㈢总结表彰阶段(20xx年2月)

  召开总结表彰大会。总结经验,研究建立持续推进项目建设长效机制。

  四、保障措施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为加强对全县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成立株洲县项目建设协调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县长任组长,县委、常务副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各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政法委、县政府办、县监察局、县发改局、县经信局、县招商局、县农办、县科技局、县公安局、县检察院、县法院、县财政局、县国土资源局、县住建局、县规划局、县环保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商务局、县xx等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由县发改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下设xx一室四组xx:即办公室、宣传组、调度组、检查考核组、环境保障组(相关职责见附件3)。通过新闻媒体加大对项目建设的宣传报道力度,集中一切力量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形成良好的氛围。全县各级各部门要积极主动争项目,想方设法引项目,千方百计上项目,集中精力抓项目,掀起项目建设新高潮。

  蔬菜种植合作社建设方案 9

  X乡为认真落实《X市农业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产业兴旺的 实施意见》(X农发【X】56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发挥X乡蔬菜生产 基地优势,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保障市场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 xx乡有8个村56个村民小组,9606人,常年种植面积有55亩。结 合X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根本目的。X乡 生态优越,属中纬度内陆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海拔在720-18 米之间,以山地盆地为主,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 暑,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5.4°C,年均降雨量14毫米,年均日照 9小时,年均无霜期285天,土质、气候适宜蔬菜种植,且村民有 种植蔬菜的传统。目前,X区绝大部分蔬菜都依靠X周边供应,X乡 1150亩绿色蔬菜基地的建设将改善X区蔬菜供求矛盾。X乡计划加强 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田间工程、生产设施;加强技术培训, 印制栽培技术手册等。蔬菜产业的发展,促进X乡农业产业的结构调 整,能够充分发挥X乡悠久的蔬菜生产传统及气候条件和地理优势,

  形成新的农业支柱、高效产业。可以较大幅度的提高农户的人均收入, 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同时随着X主城区的不断扩大,蔬菜需求量 不断增加,蔬菜基地蔬菜的上市,可以有效的平衡市场蔬菜价格,丰 富市民“菜篮子”。X乡将全面推广蔬菜无公害栽培技术,推广施用 有机肥料、蔬菜专用有机肥、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从而有效的'控制 农业投入品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二、实施计划

  X乡蔬菜种植基地主要计划集中在X村、X村、X村,种植面积 在1150亩以上有机蔬菜: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实行“合作社+ 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快土地流转,积极培育有机蔬菜 基地,引导蔬菜种植向产业化、专业化发展,不断提高农民收入。

  三、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由乡党委书记X、乡长X任组长,副乡长X任副组长,包村 干部(X)、X (农技员)X(畜牧员)、村长(X、X、X)为成员,领导 小组办公室设在农技服务办公室,由X、X负责日程工作。

  2.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全乡干部通力合作,与村干部一起形成上 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确保1150亩蔬菜落到实处,按照“健 全基层组织、建强基本队伍、开展基本活动、完善基本制度、落实基 本保障”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取得有人管事、 有章理事、有能力办事的效果。

  3.突出工作重点。在抓好农业传统型、基础型产业的同时,我们 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绿色蔬菜产业的培育上。

  一是依托现有专业合作组织,建立现代管理制度,规范合作行为。

  二是以基地建设为突破,示范引导农民自主投入。通过全力打 造全乡特色产业新亮点,形成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一村多品的特色 产业集群新格局,走绿色蔬菜发展产业化、专业化道路。

  三是通过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着力增强农村自我发展能力。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民参与土地流转。鼓 励乡内外能人投资绿色蔬菜农业开发,以承包、租赁、土地入股等形 式,推动农村土地适度集中,不断解放农村生产力,千方百计促进农 户增收。

  4.以技术培训为手段,推行科技致富成果。

  一是以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强农富民为目标,全 面实施X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不断增强农民的创业能力和致富能 力,为我乡绿色蔬菜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是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人员的指导服务和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对 绿色产业全程技术服务,加快我乡产业现代化进程,把农业技术人员 的专业优势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网络优势更好地结合起来,帮助和指 导农户依托专业合作社发展绿色蔬菜产业。

  蔬菜种植合作社建设方案 10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高科技为先导,坚持科学规划、区域布局、规模经营、集中管理的原则,用工业化理念新视角,推动蔬菜种植技术的大改进和蔬菜种植模式的大普及,促进生产方式转变,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农业标准化品牌,形成市场带动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业发展格局,把农业发展园区建成海拉尔最大的蔬菜种植基地,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使农民和企业从中受益,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二、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该项目,进一步提高海拉尔区蔬菜产量和品质,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经营基地,打造一批绿色无公害蔬菜品牌,促进蔬菜规范化、标准化、设施化、集约化发展,促进项目区群众增收致富。

  (一)经济效益

  蔬菜基地种植标准化示范200亩,亩增产8%,可有效地促进农民节本增收。

  (二)社会效益

  通过蔬菜基地种植标准化生产建设项目的实施,可培训农民技术骨干,普遍提高农户的科技素质,可以加快海拉尔区蔬菜产业化进程,实现蔬菜种植标准化、脱毒化、自给化、专用化,进一步抢占蔬菜市场,把奋斗镇建成全市最大的蔬菜种植基地。

  (三)生态效益蔬菜基地种植标准化的大面积推广运用,使得农户化肥和农药施用量减少,生态系统化学污染减轻,毒害性物质积累和残留减少。极大地减少了农药、化肥对土壤、空气、水源的污染,同时也增加了植被覆盖,有利于海拉尔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保护。

  三、工作重点

  1、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在广泛收集资料、综合考察分析、科学进行论证的基础上,结合县情实际,从综合规范、良种推广、种植管理、害虫防治等方面入手,抓好组织实施工作,加强标准推广,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推动蔬菜种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全面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相关镇和部门要抓住有利时机,采用各种方法,大力宣传蔬菜种植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发动群众,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尽快将政府的'决策变成群众的实际行动,为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奠定良好基础。加大对蔬菜种植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工作的宣传和报道,扩大海拉尔区蔬菜种植标准化的知名度,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3、认真开展检查验收工作。在总结示范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蔬菜种植技术规范和操作技术规程,不断提升标准化水平。严格按照《国家质监总局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考核验收办法》,逐项进行自查完善和巩固提高,保证示范任务全面完成,并按时上报项目验收申请报告,迎接上级对海拉尔区蔬菜种植标准化示范区项目的全面考核验收。

  四、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区政府成立海拉尔区蔬菜种植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分管区长任组长,发改、科技、财政、水务、农业、质监等部门和奋斗镇及海拉尔农业发展园区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奋斗镇,具体负责项目立项、规划审核、组织实施、检查督促和验收等工作。各相关单位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全面做好蔬菜种植标准化种植示范区项目建设的组织实施工作。

  2、明确责任分工。蔬菜种植标准化示范区项目是一项以标准为技术支撑的科技示范项目,各有关单位要积极参与、密切配合,严格落实分工负责制,认真抓好工作落实,形成职责分明、运转协调、反应迅速的组织保障体系。

  3、强化技术保障,广泛组织推广先进适用新技术,加大示范区内农户的科技培训工作,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培养一批种菜示范户和种菜大户。积极开展现场观摩交流活动,调动农户科学种菜的积极性,使所有种植户掌握蔬菜种植标准化及综合配套技术。

  4、严格督促检查。蔬菜种植示范区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汇同相关部门,严格项目建设考核,并定期对项目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按时完成阶段和年度任务的单位和有贡献突出的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不能按时完成任务的责任单位给予通报批评。

  蔬菜种植合作社建设方案 11

  随着农业生产发展步伐加快,传统的土地承包经营方式严重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千家万户的传统小生产经营模式已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发展需要,为切实加快我镇蔬菜基地建设,满足日益增长的蔬菜市场需求,保障城市供应,稳定市场蔬菜价格,促进蔬菜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打造“一村一品”的种植发展模式,提高农产品产量及质量,走农产品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无公害化发展道路,提高农民群众收入,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镇政府通过进一步探索土地流转模式,拟在拖脚村及半边街村打造1000亩以上蔬菜连片种植基地。现结合角奎镇实际,特拟定角奎镇蔬菜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总体要求,以保障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劳动力就业为目标,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努力实现全镇蔬菜产业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管理集约化、产品优质化和市场多元化;积极发展订单生产,开发无公害蔬菜和绿色蔬菜基地,加大对专业村、专业户扶持力度;依靠科技进步,稳步扩大蔬菜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增加本镇蔬菜在县城的市场占有率,促进全镇蔬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根据我县蔬菜供求特点和角奎镇地处县城的地域优势,城镇化、工业化建设的市场潜力,在角奎镇拖脚村及半边街村建立1000亩以上连片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建设项目重点是立足于本县市场及依托周边城市市场,在拖脚村、半边街村大力发展设施栽培和特色、精细品种蔬菜栽培,不断提高我县蔬菜产品品质和档次,逐步扩大生产规模;以优质、快捷、早熟和规模生产的标准占领市场。

  二、实施原则。

  (一)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当地资源条件和农民生产能力出发,合理规划布局,确定发展方向、发展模式、主导品种。

  (二)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推进相结合的原则。按照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结构,组织生产经营。

  (三)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坚持集中连片发展,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统一规划,逐步推进,稳步扩大生产规模。

  (四)坚持农民自主、政策支撑的原则。坚持发动农民、依靠农民,充分调动农民发展果蔬生产的积极性。同时政府出台扶持政策,促进果蔬产业顺利发展。

  三、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发展思路:围绕彝良县今后农业产业的调整方向和发展定位,突出蔬菜产业的生态化、市场化、产业化和高效益。按照“百亩起步、千亩连片、万亩发展”的要求,在拖脚村重点推进设施栽培,在半边街村实施连片种植,扩大种植规模,努力建设基地规模化、栽培设施化、生产科技化、品种特色化的彝良县蔬菜产业发展之路。

  (二)目标任务:20XX年至20XX年,在拖脚村陆坪、菜坪、云坪、中坝、颜基、蒋沟、新寨、老寨、覃坪等9个村民小组投入100.00万元蔬菜项目资金在拖脚村打造1000亩以上蔬菜连片基地,在半边街村整合资金发展300亩以上连片蔬菜基地,打造以黄瓜、南瓜、白菜、辣椒、茄子、生姜、折二根、架豆、萝卜、葱、蒜、芫荽、马铃薯、莲花白等为主的优势主导品种,蔬菜基地主要采取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反季节蔬菜栽培技术,大力推广节本增效、轻简栽培技术、农机农艺结合技术、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等,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95%以上。

  四、生产经营模式

  为打造好我镇的“一村一品”种植业发展模式,带动产业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群众收入,镇政府20XX年-20XX年在拖脚村采取以“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打造1000亩以上蔬菜基地。

  主要方法是在拖脚村成立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由镇政府分管农业的副镇长担任社长,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技负责人及拖脚村总支书记为副社长,吸收镇干部、村两委全体成员、农民代表及村民小组长等为社员,并逐步带动群众加入专业合作社,组织带动实施拖脚村蔬菜基地建设。镇政府用上级部门划拨的100.00万元蔬菜项目资金用于租赁农户土地,统一连片规划,统一品种,高标准、高规格进行蔬菜种植。农户根据自愿入股的形式,以土地入股的方式进行合作生产,入股的土地按政府租赁价计算入股资金,按比例进行分红。同时,鼓励镇、村干部入股投入蔬菜基地建设(入股资金不少于1000.00元/人,按比例进行分红),合作社建成创收并规范管理后,逐步将创收的合作社移交给新的合作社,打造角奎镇永久性无公害蔬菜建设基地,以带动群众发展蔬菜种植。

  五、品种类别、播种及茬口

  1、早春蔬菜:

  主要发展萝卜、白菜、生姜、架豆、蒜、葱、辣椒、茄子、 黄瓜、南瓜、莴笋作物。其中萝卜、白菜、生姜、架豆、蒜、葱等蔬菜,在1月28日—2月10日左右进行直播播种,辣椒、茄子, 黄瓜,南瓜、莴笋等在3月10日—20日进行育苗移栽,栽培技术全部采用地膜栽培。

  2、夏秋蔬菜:

  主要发展白菜、莲花白、萝卜、秋四季豆、架豆、折二根,秋马铃薯等蔬菜,其中白菜、莲花白、豆类在5月中旬进行播种,萝卜、折二根豆类在9月中旬进行播种。

  3、冬早蔬菜:

  主要发展萝卜、白菜、马铃薯、莲花白等蔬菜,在9月底前进行播种。

  六、实施步骤(主要是拖脚村蔬菜基地)

  (一)筹备阶段(20xx年8月15日前)

  1、拟定实施方案(7月20日前)。通过党政领导班子会议研究,成立角奎镇蔬菜基地建设领导组,拟定全镇具体可行的蔬菜基地建设实施方案。

  2、组建技术指导组及生产工作组,制定工作方案、确定筛选种植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编制技术指导方案,编印技术资料,召开项目工作会议,对包村技术人员开展科技培训等,具体由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技负责人唐代静负责组织实施(8月15日前)。

  (二)实施阶段(20xx年8月15日—20xx年9月30日)

  1、完成土地规划及土地租赁工作(20xx年8月31日前)。蔬菜基地由角奎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技负责人带领镇、村干部统一进行规划及技术指导管理,以提高蔬菜基地发展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效益,确保农民产业结构调整增产增收。拖脚村主要规划在陆坪、菜坪、云坪、中坝、颜基、蒋沟、新寨、老寨、覃坪等9个村民小组。由合作社以土地流转的方式租赁土地1000亩,并与农户签定土地租赁合同,一次性或分期的形式付给农户租金,同时雇佣农民参与蔬菜基地建设,增加农户劳务收入。其中陆坪规划280亩、菜坪规划120亩、云坪规划100亩、中坝规划100亩,颜基规划100亩、蒋沟规划100亩,新寨规划50亩、老寨规划50亩、覃坪规划100亩,租赁的土地由镇蔬菜基地建设工作组的人员进行实际丈量,根据土地肥力、平整程度的不同按旱地每年600.00元/亩以下、水田800.00元/亩以下的标准进行租赁,租赁时间为一年(如合作社还要租用可续租),租金一年一付,三年内被租地的农户以土地租金和务工收入为主。半边街村由村两委组织连片规划,按照政策补偿的形式鼓励群众发展蔬菜。

  2、栽培阶段及田间管理阶段(20xx年9月—20xx年9月)。一是由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技负责人带领技术指导组、工作组负责招聘工人进行栽培技术培训4次,并负责完成整地、育苗、栽培等各项生产步骤;二是由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技负责人带领技术指导组、工作组开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培训及指导各8次,组织带动农户现场栽培技术观摩2次;三是完成基地建设及各项相关工作;

  3、销售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9月)

  (三)总结验收阶段(20xx年11-12月)

  进行项目自查和总结,将成功经验、主要做法向其它村进行宣传,并向镇党委、政府及县直主管部门进行总结和报告。

  七、资金概算

  镇政府在拖脚村用上级部门划拨的100.00万元蔬菜项目资金打造1000亩以上连片蔬菜基地,在半边街村整合农资补贴资金打造连片300亩蔬菜基地,其中半边街村由村两委自行规划,农户自己栽培种植,政府视情况给予一定的政策补贴;拖脚村由合作社租赁土地进行蔬菜基地建设,根据以上情况,将拖脚村蔬菜基地资金投入情况概算如下:

  1、租赁土地:根据土地肥力、平整程度的不同按旱地600.00元/亩以下、水田800.00元/亩以下的标准进行租赁1000亩,以每亩田地平均价格700.00元计算,预计租赁资金需70.00万元;

  2、购买种子:向上级农业部门争取给予支持蔬菜种子,预计需种子资金50.00万元;

  3、农家肥。按每亩蔬菜基地需农家肥3000斤,每亩按300元的资金计算,农家肥需资金20.00万元;

  4、地膜:按5斤/亩进行计算,需资金4.00万元。

  5、农药:预计2.00万元。

  6、小工费用: 预计常年请小工30人务工,每个小工每月按600.00元计算, 预计需资金21.60万元

  7、工作经费:预计10.00万元。

  预计蔬菜基地共需投入总资金177.60万元。

  八、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目前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投资商进驻彝良,带动农村人口到城镇就业,我镇地处县城中心,加之农转城工作的开展,促使城镇人口密度加大,由于蔬菜种植茬口较密,反季蔬菜价格较高,使我镇发展蔬菜具有较好的区域优势和良好的市场前景,以目前蔬菜的产量、价格、茬口等进行分析,按每亩蔬菜平均年产值3000斤、每斤蔬菜平均1.00元的价格进行计算,每亩蔬菜年均收入3000.00元,1000亩蔬菜年均收入达300.00万元,扣除成本177.60万元,合作社可创收122.40万元,合作社不但发展了蔬菜产业,而且搞活了蔬菜市场经济,还带动了群众积极发展蔬菜,增加了群众收入,推动了全镇经济的发展。

  2、社会效益

  由于拖脚村的蔬菜基地仅用农家肥作底,没有施用化肥,加之用地膜进行覆盖,病虫草危害较少,生产出的蔬菜属于无公害蔬菜,不但减少了成本,还让群众吃上了放心菜,减少了群众发生食物农药残留中毒的发生率和生病率,取得了良好的蔬菜基地示范样板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九、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管理

  1、成立角奎镇蔬菜基地种植领导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负责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制定、实施进度检查、验收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技办公室,由彭德洪副镇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唐代静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夏礼旺同志为办公室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领导组全面负责对全镇蔬菜基地建设的组织领导、部门协调、资金整合、项目调度、会议召集、项目进度、政策落实、督促检查,总结报告等各项工作,协调县直有关单位对项目的支持,结合项目实施,制定考核办法,并签订责任,明确奖惩,严格考核、兑现奖惩等组织实施工作,领导组下设蔬菜基地建设技术指导组、工作生产组、市场销售组、纪律督查组。

  (1)技术指导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具体负责蔬菜栽培技术方案、培训方案、田间管理指导方案的制定、技术培训、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指导各项工作。

  (2)生产工作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村两委全体成员、相关村民小组组长

  具体负责配合蔬菜基地规划、协调土地租用、物色农民工、组织实施土地平整、蔬菜栽培、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的协调、实施、管理等各项工作。

  (3)物资采购及市场销售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经管站工作人员、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全体农技人员、村两委全体成员。

  具体负责蔬菜基地建设过程中种子、农药、地膜等的物资采购,资金的使用情况,蔬菜成熟后的采收和销售,资金管理等工作。

  (4)督查组

  组 长:彭德洪

  副组长:李正波、肖华祥

  成 员:吴明方

  负责对工作人员到位情况、工作进展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督查,严格操作程序

  2、成立角奎镇拖脚村蔬菜种植基地专业合作社:

  社 长:彭德洪 角奎镇人民副镇长

  副社长:

  社 员 角奎镇拖脚村陆坪、菜坪、云坪、中坝、颜基、蒋沟、新寨、老寨、覃坪等9等村民小组组长及参与村民。

  专业合作社采取政府引导的方式,积极主动带动农户发展蔬菜基地种植,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市场联络销售、网络及信息服务等,在角奎镇门市上建立自己的蔬菜批发门市,为蔬菜基地建设提供市场销售场所,逐步创建无公害名牌产品。

  (二)建立长效目标考核制度

  鼓励科技人员和公职人员参与拖脚村的蔬菜基地技术经营活动,允许科技人员和其他干部通过诚实劳动,与企业、农民签订盈利分成比例合同,大力推行“行政干部包任务,技术干部包技术”的双向承包责任制。拖脚村蔬菜基地实行科技承包责任制,项目实行定经费、定人员、定基地,双向选择,竞争承包,有偿服务。凡抽调到拖脚村工作的干部,镇政府将与工作干部签订责任状,认真落实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凡是到蔬菜基地工作的技术干部和责任人,做到任务分配到地块,责任明确到人。蔬菜基地样板完成后,工作经费镇政府按每亩20.00元工作经费兑现责任人和技术干部,车费补贴按每人每月20天计算,每天补贴40.00元。镇政府将把拖脚村蔬菜基地建设完成情况、集体、个人工作情况纳入年终量化考核内容,对在蔬菜产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一定的奖励;对工作落后,特别是出现蔬菜质量安全事故的单位和个人予以严肃处理和问责。

  (三)完善技术服务体系

  镇政府成立蔬菜专业技术组,以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技术骨干为主,成立蔬菜生产技术服务队,负责拖脚村蔬菜生产技术服务,统筹解决拖脚村蔬菜产业发展的技术问题,健全和完善镇、村、组三级技术服务体系,并邀请县农业局蔬菜种植专家到拖脚村指导的蔬菜生产。依靠科技,注重改善产品质量、增加市场竞争力,提高种植效益,蔬菜基地大力推广“猪—沼—菜”循环经济种植模式,合理施肥用药,尽量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逐步开展蔬菜基地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增加注册商标,扩大市场份额。

  (四)整合社会资金,加大蔬菜基地投入力度

  20xx年镇政府把发展蔬菜产业作为促进全镇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措施来抓好抓实,20xx年至20xx年,我镇用上级部门划拨的蔬菜项目资金100.00 万元资金,加大对蔬菜基地的投入力度,在拖脚村建立蔬菜基地,并加强对产业发展投入资金的规范管理,努力提高项目建设质量,提高产业建立和完善蔬菜产业支持政策保障体系,保持产业政策的连续性和到位率,发挥本级政府发展产业扶持资金的引导作用,逐步建立以龙头企业和农民投入为主体,财政支持、信贷扶持的投入机制。扩大蔬菜设施种植规模,合理引导企业、专业协会或种植大户资金投向蔬菜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发达地区客商在城郊投资建设“菜篮子工程”基地。农民是投入的主体,也是直接受益的对象,要鼓励农民增加资金投入。积极争取农业、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扶持,整合项目资金,改善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条件,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五)积极引导土地合理流转

  鼓励和支持企业创办农业企业和参股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继续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 原则,使土地合理流转向蔬菜种植大户倾斜,扩大单户种植规模,发展蔬菜产业专业化生产,扩大商品蔬菜基地规模,使蔬菜产业的发展真正走上依靠科技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

  (六)强化服务,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1、技术服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除采用推广行之有效的发放技术资料、明白纸、办培训班等方法普及推广蔬菜技术外,还要强化蔬菜专业合作社协会工作,加强菜农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提高农民自我服务意识;根据蔬菜生产季节,邀请市、县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采取先调研后讲课的形式,有针对性的进行技术指导。大力引进、推广实用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不断提高科技含量。切实提高蔬菜的四季生产能力。强化技术培训,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蔬菜技术人员和菜农进行培训,力争在3年内,使每个示范园都有一批科技带头人,每户菜农都有1名技术明白人。

  2、销售渠道服务。一是充分发挥蔬菜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开展广泛的中介服务,吸引外地客商到角奎镇贩运蔬菜。二是充分利用农业信息网络平台进行宣传,搞好网络信息服务,以网络的形式进行宣传和销售。

  3、市场服务。一是在镇便民服务大厅建立销售点,将成熟的蔬菜产品以低于市场批发价0.50元—1.00元的标准批发给零售商进行销售;二是积极筹措资金在蔬菜集中销售区建立蔬菜批发市场,为蔬菜交易及时提供场所和舞台。

  4、搞好其他的相应服务。如打造品牌,整合销售,拉长蔬菜产业链条等,有力地促进我镇蔬菜产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七)明确纪律, 加强督查

  为确保蔬菜基地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各相关村、镇直各部门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镇党委政府的安排,明确纪律,加强协调,密切配合,扎实开展好此项工作,镇政府成立的督查组将定期不定期地对此项工作进行督促和检查,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年终量化考核内容,作为年终评先树优的依据。

  蔬菜种植合作社建设方案 12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切实抓好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决策部署,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坚决防止耕地“非农化”和“非粮化”,确保粮食安全。按照“增夏粮、扩油菜、提质量、升效益”的总体要求,依托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公路沿线、高产坝区、高标准农田建设,以高质量发展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积极推进马铃薯、小麦、杂粮种植和油菜扩面增效,打造更高质量、更强竞争力的农产品,全面提高秋冬种生产效益,推动全县秋冬种农业生产工作稳步发展。

  二、目标任务

  20xx年,力争完成秋冬种播种面积27.01万亩,其中:夏粮面积8.3万亩、油菜面积5.71万亩、蔬菜面积13万亩。

  三、工作重点

  (一)科学抓好种植规划。科学规划秋冬及明春农业产业布局,加快推进小麦、马铃薯、杂粮杂豆种等粮食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立足坝区,分侧重、分层次加快坝区建设及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针对发展较为成熟的坝区和产业,继续扩面培育,持续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针对种植规模散、杂、面积较小的坝区和产业,加快土地流转,选准产业,提高规模化、组织化程度。充分利用今冬明春有利时机,重点加强“一线三区”(高铁、高速、国道、省道、县道及城市干道等主要交通沿线和坝区、农业园区、风景名胜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坚定不移防止耕地“非农化”和“非粮化”,杜绝耕地撂荒,建好粮油生产基地、销售渠道和利益联结机制为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推动农业产业持续发展,确保粮食安全。

  (二)狠抓秋冬季粮食生产。突出重点作物,拓展发展空间,强化工作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在马铃薯、小麦和杂粮种植上下功夫,做好区域布局,扩大种植面积,提高作物产量,确保粮食安全生产。一是在马铃薯种植上,根据耕作制度和产品用途择优选择品种,因地制宜大力推广“稻油”水旱轮作、旱地分带间套作等种植绿色高效耕作制,提高产量水平。把好种薯质量关,引导农户选择生育期适宜、适销对路的高产、优质、抗病品种,加强种薯质量监管,做好种薯调运、脱毒种薯推广等工作,加强田间管理,搞好病虫害防治,确保夏收马铃薯安全生产,满足市场需求。二是在小麦种植上,充分利用“马场水磨面”的品牌有优势,抓住秋冬种有利时机,扩大小麦种植面积,积极发展多种优质专用小麦,重点推广抗白粉病、锈病、耐瘠抗倒、丰产性好的品种,同时根据加工企业的需求种植适合加工、酿酒等专用小麦品种。三是在杂粮种植上,充分利用气候和环境优势,根据市场需求种植大麦、荞麦、燕麦等杂粮,生产绿色产品,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推进油菜扩面增效。扩大油菜种植面积,提高油菜种植技术与指导力度,推广油菜机械化、轻简化、高效化种植,降低生产成本。积极打造油菜种植示范样板点,挂牌试点油菜种植保底订单模式,积极推广“稻油”轮作“菜油两用”“一菜多用”等种植模式,重点发展低芥酸、低硫酸“双低”品种,以及高产、高油、高油酸“三高”新品种,大力推广油菜绿色高产高效技术。积极顺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加强油菜多功能开发利用,实现油菜油用、菜用、花用、蜜用、肥用和饲用等“一菜多用”的用途,因地制宜拓展油菜多种功能,促进油菜保质保量、提质增效。

  (四)做好秋冬季综合开发利用。立足大农业、大生态发展理念,加大秋冬季农业综合开发利用,统筹安排粮油生产、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等各项工作。加大冬闲田土综合利用,防止土地撂荒,大力发展豌豆、胡豆等种植,实现用地养地相结合。一是把加绿肥种植同耕地保护、化肥减量化行动和有机肥替代化肥等相有机结合起来,把发展绿肥等豆类种植作为改良土壤、提升地力,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耕地质量,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措施落到实处。合理安排,专用、兼用绿肥并举,积极扩大种植范围向果、茶园拓展,推广田间套种紫云英、光叶紫花苕、决明子、箭豌豆、肥田萝卜和绿肥专用油菜等绿肥品种,全面提升耕地质量。二是在牧草种植上,充分利用冬闲田土,搞好秋冬季农田种草,大力发展黑麦草等优质饲草种植,提高优质饲草供给率。三是在蔬菜种植上,与产业发展目标相衔接,按照产业发展重点、方向和区域布局,提高种植水平,建好“菜篮子”基地,确保今冬明春市场供应。

  (五)抓好各类要素保障。提前谋划种苗和农资保障工作。充分发挥县乡供销社和农资供销商的作用,采取集中采购、集中配送等方式科学调度农用物资储备。继续抓好农资打假工作,保障农民用上“放心种”“放心药”“放心肥”。结合秋冬种工作和全省持续开展“冬季充电”的有利契机,分批开展基层业务骨干和企业技术人员培训工作。坚持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原则,切实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特别是病虫害防治工作,提前开展技术指导。抢抓全省农田基础设施和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三年大会战机遇,根据区域内发展的特色主导产业,制定基础设施配套区域规划,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进一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六)持续提升农产品品质。加快土地集中连片流转,大力推广“林地经济”“立体种养”等农业优良组合模式,提高土地复种指数、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实现“一年多季”“一地多收”。加强普定县农产品品牌培育,抓好农产品品牌营销,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全国、全省知名的优质区域公共品牌,提高主导产业、主打产品附加值和影响力。持续强化资金支持、科技服务、农业设施“三个保障”,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资金帮扶、东西部帮扶资金、现代化发展基金等政策支持。坚决落实高标准农田刚性建设任务,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增强农业生产和防灾减灾能力。积极发挥农机行业协会和农机合作社作用,加快推广农业机械化作业,提高秋冬种进度和质量。积极鼓励农业加工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科研力量合作,加快精深产品的研发,延长产业链,不断突破现代农业发展瓶颈。

  (七)抓好产销有效衔接。提前谋划好明年的产销对接工作,多推介、多交流,争取更多销售渠道,争取更多订单。积极拓展省内省外市场,发挥好流通龙头企业、农村经纪人、农村电商销售三大主力军。有效利用扶贫产品销售专区、花都对口帮扶协作,持续拓展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成渝、青岛等省外市场。利用招商引资、农产品推介、旅游宣传等营销渠道和平台,多形式开展农产品品牌宣传推广,切实提高普定农产品知名度。继续推动农产品“七进”,扩大本地农产品市场占有率,解决种与销的难题,确保种得出、卖得好,保障农民的利益。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抓好秋冬种工作的重要性,把秋冬季作为统筹推进明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把秋冬种生产作为全年农业特别是粮油生产的重要工作来抓,结合农业发展新形势、新要求,认真谋划秋冬种农业生产,合理布局,全面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部署,推进农业精细化管理,确保全县粮油保障安全。各乡(镇、街道)要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格局,以上率下,层层抓好落实,加强统筹协调,全面完成今年秋冬种工作任务。

  (二)强化目标落实。各乡(镇、街道)要早安排、早部署、早准备、早落实,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要将各自的秋冬种目标任务,特别是夏粮任务分解到村,村落实到户,夏粮生产实行台账和图斑化管理。

  (三)强化工作措施。各乡(镇、街道)要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工作目标、重点任务,落实工作责任,抓好每一个关键环节,积极开展农技培训,搞好防灾减灾,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确保秋冬种农业生产取得实效。各有关部门要落实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农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农田建设和耕地质量管理等项目,保障秋冬种的资金和物资需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深入秋冬种生产第一线,搞好技术指导和服务,指导和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加强督促检查,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形成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合力。

  (四)强化宣传引导。各乡(镇、街道)要深入村、组、农户,采取召开群众会、小组会、院落会和上门动员等多种宣传方式,加大秋冬种粮油种植的宣传力度,做深做细农户思想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引导农户发展特色高效产业,激发和调动群众参与秋冬种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强化工作调度。县农业农村局要对各乡(镇、街道)秋冬种工作进度、任务完成情况、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土地撂荒等进行调度。各乡镇(街道)要明确专人负责,认真摸排和掌握秋冬种农业生产情况,搞好工作调度,总结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典型事例和经验做法,及时反映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为党委、政府提供参考意见。

  蔬菜种植合作社建设方案 13

  为认真贯彻落实20XX年首批产业扶贫资金,精准实施到村产业项目,加快村级特色产业发展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根据我镇实际,经多方考察论证,我镇20XX年首批中央财政扶贫资金日光温室大棚项目432万元由镇政府统一实施,建设无公害蔬菜大棚基地,结合灵璧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的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会议及关于扶贫开发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攻方向,以实现贫困群众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坚持扶贫开发与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相结合,产业扶持与政府兜底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外部扶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深入落实精准扶贫重要思想,围绕脱贫目标创新扶贫机制,转变扶贫方式,突出精准发力,推进精准扶贫、脱贫,加快贫困户的脱困步伐。

  二、发展现状

  我镇蔬菜种植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以青菜、白菜、辣椒、萝卜和瓜类为主,近年来随着冬季农业的开发,茄类、豆类等蔬菜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常年种植蔬菜面积在5000多亩,季节性蔬菜种植面积有所增加,据调查,20XX年全镇蔬菜种植面积6000多亩,其中大棚蔬菜种植340亩,现有的大棚蔬菜主要集中在孟邵村黄庄自然庄、韩家村大赵自然庄、赵庄村三个村。但由于大棚的建设标准、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不高,且种植品种比较单一,淡季和旺季供求不平衡。从目前情况看,我镇地处黄准经济区中心,距空港开发区仅几公里,交通十分便利,销售前景广阔,因此,在我镇发展大棚蔬菜市场潜力巨大。

  三、项目建设的.资金规模和实施方式

  我镇根据各村申报,从20XX年项目库中提取到村项目,16个村共建16个标准温室蔬菜大棚,总投资432万元,全部由我镇统一实施。

  四、项目建设地点及内容

  根据我镇实际,本着有利于管理,最大地提高经济效益,项目建设地点在交通便利和有一定技术基础的赵庄村实施,20XX年已在赵庄建设了33个标准温室蔬菜大棚,此批资金继续在赵庄统一实施,每个棚实际占地面积2.3亩左右,每个大棚计划投资27万元,长100米,宽15米,高5米。

  五、项目产权及收益分配

  根据朝阳镇20XX年扶贫项目库到村产业项目谋划,戚楼、大湖、李寨、崔巷、嶂渠、朝阳、崔楼、裴集、赵庄、周庄、韩家、京渠、旗杆等13个非贫困村、杨桥、孟邵、陆圩等3个贫困村,扩建16个温室蔬菜大棚,共需资金432万元。这16个温室大棚的产权全部归这16个村所有,大棚蔬菜产生的效益,按照利益分成给16个村,非贫困村所得到的收益要全部分给贫困户,贫困村所得的收益一部分用于村内公益事业,一部分用于贫困户。可以通过村内开发公益岗位等形式补贴给贫困户。

  六、实施期限及进度

  按照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项目方案审批后,我镇将在1个月内按照法规要求,通过招标的方式,择优选择项目实施单位,由项目单位在合同签订后1周内开始开工建设,并在2个月内完成项目的建设和验收。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基地管理。项目完成后,所有权归16个村所有,由镇政府统一对外承包给山东寿光市华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经营期间,对于有劳动能力且有参加大棚蔬菜管理意愿的扶贫对象要优先雇佣。

  (二)加强领导。成立朝阳镇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扶贫分管责任人任副组长,其他党政班子和镇直有关单位为成员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做到明确分工,密切配合,争取该项目的如期完成。

  (三)加强资金管理,提高扶贫资金利用率。建立完善的资金监管机制,严格按照资金使用的审批程序,实行“报帐制”,与项目单位签订项目合同书,项目施工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完成项目建设后,在村级初查的基础上,由村级提出竣工验收申请,镇扶贫办收到验收申请后组织专家组完成项目验收,经镇验收小组验收合格后,由镇财政部门按照相关要求拨付,坚决杜绝虚报、挪用、套取项目资金等违规违纪的现象。

【蔬菜种植合作社建设方案】相关文章:

蔬菜种植计划07-26

蔬菜种植计划02-14

种植蔬菜合同04-04

蔬菜大棚建设方案范文(通用12篇)12-27

蔬菜种植合同04-05

蔬菜供应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精选6篇)02-24

种植活动方案12-27

蔬菜种植合同11篇04-16

蔬菜育苗基地建设实施方案范文(通用15篇)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