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教案

时间:2023-01-08 08:18:30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关于蚂蚁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蚂蚁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蚂蚁教案

关于蚂蚁教案1

  教具准备

  点子图练习纸、练习本、

  过程预设

  活动(一):圈一圈,算一算——结合点子图回顾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出示“蚂蚁做操”的情境图。

  学生独立观察画面,说一说情境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2.结合数学信息尝试提出乘法问题。

  即:每行有12只小蚂蚁,有4行,一共有多少只小蚂蚁?

  3.在点子图上圈一圈、算一算,并与同伴说说你的计算过程。

  你是怎么圈的?结合圈的结果说一说,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方法一:每行12只,共有4行,用连加法计算12+12+12+12=48;

  方法二:把蚂蚁从中间平均分成两份,先算6×4=24,再算24+24=48或24×2=48;

  方法三:分成两部分,先算10×4=40,再算2×4=8,最后算40+8=48;

  活动(二):试一试,说一说——探索竖式计算方法,理解竖式每一步的算理

  1.你能试着用竖式来算一算12×4吗?

  鼓励学生试着用竖式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

  2.交流各自的算法,理解竖式每步的含义及书写格式。

  方法一:加法竖式;方法二:完整呈现计算过程的竖式;方法三:简写后的一般竖式。

  (1)交流方法一,对用加法竖式计算的`,要引导学生说一说是几个几相加,尝试写出乘法竖式。

  (2)交流方法二,在黑板上呈现出竖式的计算过程。

  结合点子图说一说竖式计算中每一步所表示的实际意思,即每一步求出的是点子图的哪个部分。

  回顾列表计算的方法,表格中的每一步与竖式中的哪一步是对应的?

  (体会乘法竖式与点子图、列表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8,40,48的含义。)

  第一步,4乘2结果是8个,所以8写在个位;

  第二步,4个10是40个,写在1的下面,相同数位对齐;

  第三步,再把8和40这两部分加在一起,得48。

  (3)交流方法三,学习乘法竖式规范的简写形式。

  与方法二的竖式进行比较,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结合前面的过程说一说:为什么8写在个位,表示什么?4写在十位,表示什么?合起来是什么?

  活动(三):算一算,说一说——探索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出示“213×3=”,你会算吗?试试看!

  1.学生尝试独立解答。

  2.集体交流各自的算法。

  【学习成果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一些计算方法。

  口算方法:200×3=600 10×3=30 3×3=9 600+30+9=639

  列表方法:

  600+30+9=639

  竖式计算方法:

  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

  ①具体说一说口算的过程;

  ②说一说竖式计算每一步所表示的具体含义;

  ③比较一下列表的方法和竖式计算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点。

  (都是用一位数分别去乘另一个乘数的每一位,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它们的算理相同。)

  3.练一练,巩固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

  (第53页“练一练”第2题:算一算,并说一说竖式每一步的意思。)

  活动(四):想一想,说一说——回顾总结自己的收获

  今天这节数学课,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了哪些新知识?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活中,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等待我们用学习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就请同学们留心观察身边的乘法问题吧!

关于蚂蚁教案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细心观察和亲自动手的能力。

  2、能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表述蚂蚁的形状、颜色和身体特征。

  3、从小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意识。

  活动准备

  蚂蚁头饰、蚂蚁挂图、放大镜每人一个、盆、沙子、小碟、投影仪、活蚂蚁、小透明盖。

  活动过程

  活动一:

  1、把投影仪打开,上面放着几只活蚂蚁在上面爬,让幼儿猜猜这是什么?教师:“小朋友们,今天教师让你们看一种很有趣的小动物,你们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幼:“小蚂蚁。”师:“你们可真聪明”

  2、比赛捉蚂蚁:让幼儿从大盆里用手把蚂蚁捉到自己的小碟子里,再思考一下用什么方法让蚂蚁不要爬出来。

  师:“你们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多小蚂蚁,你们想不想和它们玩呀?那好,咱们做个游戏,比赛捉蚂蚁,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胆大。把盆里的小蚂蚁捉到自己的小碟子里,捉好之后还要想办法不让蚂蚁爬出来。好了,你们听明白了吗?”师:“准备好了吗?开始比赛。”

  3、观察蚂蚁:让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自己捉到的蚂蚁是什么样的?(小不小呀?是什么颜色的?有没有眼睛、口、足…?)小朋友做事要有始有终,我们现在再把小蚂蚁放回去。

  活动二:

  看挂图,分析挂图

  在教师的指导下,来分析蚂蚁的外形特征。说出自己看到的蚂蚁和挂图上的有什么不同吗?

  师:“小蚂蚁我们都观察了,现在呀,我们来看一只大蚂蚁,你们想不想看呀?

  出示挂图

  师:“那你们看看你们捉到的蚂蚁和教师这里的这只蚂蚁一样吗?”

  师:“有说一样的有说不一样的,那哪一样哪不一样?”让幼儿

  观察挂图

  师:“谁能看出蚂蚁身体分为几部分?”(头、胸、腹三部分)

  师:“那我们再看一看,蚂蚁头上都有什么呀!”(眼睛、口、触角)

  师:“那你们知道小蚂蚁的.触角是干什么的吗?”(两蚁相遇时,靠触角相碰,传递消息,就像我们说话一样)

  师:“胸上还有什么?”(叫足,一共有三对)

  师:“好了,我们今天知道了这么多关于小蚂蚁的知识,你们表现的都这么好,想不想玩一个游戏呀?”

  活动三:

  游戏《小蚂蚁搬豆》

  1、交代游戏名称

  2、这个游戏怎么玩呢?老师会选出最听话的小朋友来玩。

  小蚂蚁们先站好两组进行比赛,看哪组搬的最快。

  玩法:小蚂蚁们在搬豆过程中要遇到很多困难。先钻过山洞,跑到小河边,跳过小河,爬到小豆豆那里,拿一个豆跑出起点。

  3、游戏反复玩几遍。

  活动结束:

  今天我们认识了小蚂蚁还做了游戏,你们高不高兴呀?现在我们带着这些小蚂蚁,送它们回家吧!

关于蚂蚁教案3

  蚂蚁和蝈蝈(第二课时)

  板书:

  20、蚂蚁 和 蝈蝈

  夏天 满头大汗 自由自在

  冬天 舒服过冬 又冷又饿

  只有辛勤劳动,才有幸福生活。

  《蚂蚁和蝈蝈》说课稿

  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生活。

  本课是第二课时,我根据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依据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体系的理念,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读书为主要教学形式,采取看看、说说、读读、演演等多种手段让每个孩子都喜欢读书,主动地把读书视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努力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

  一、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1、充分运用形象直观的图片,比如夏天蚂蚁辛勤地搬粮食,蝈蝈自由自在地玩乐;冬天蚂蚁们在洞里安然过冬,蝈蝈们又冷又饿,下场悲惨等等,都以图片示之,把学生引入到课文所描绘的特定环境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2、让学生参与课堂评价,使每个孩子都有评价他人和被评价的权利。“哪一句或者哪个词读得最有感情?”“你觉得还有哪个词要读得有感情?带领大家读读这个词好吗?”或赞赏或提出异议。这样不仅能刺激孩子的读书欲,而且极大程度地培养了学生的欣赏能力,把“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落到了实处。

  二、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引导自主探究。

  1、课始,我就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问题吗?引导学生认真读书,读书有目的,有收获。

  2、理解“神气”“神气不起来”等词,让学生表演,把握住了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留下鲜明印象。

  3、由于我采用倒叙方式,先学习结果(第三节),再学习原因(第一、二节),我估计学生难以一下子进入文本,深入感悟,所以我先让学生看图说话“蚂蚁们有的______,有的_______,个个___________。蝈蝈们有的______,有的_______,个个___________。”把图意说清楚、说完整,这样容易进入文本、理解文本(第三节),还不局限于文本的语言,从而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探求拓展学习方法,培养创新思维。

  课程标准总目标之一就是: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本篇的情境适合学生发展想象。

  如:教学第二节时,提问:蝈蝈会怎样嘲笑蚂蚁?故事的结局也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通过提问:第二年的夏天又到了,太阳仍然火辣辣地烤着大地,这时候假如这些蝈蝈还活着,它们会怎么做呢?引导学生对结局再创想象。

  学生的想象既有蝈蝈的直接感受,又有蝈蝈的内在心理。两次想象对比,相异而丰富。突出了的主题,促使学生的思维纵深发展,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此外,我还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我抓住典型语言,用正确的句式规范学生的语言进行训练,培养学生主动地说、准确地说、生动地说,使语言积累与知识巩固、情感体验相得益彰。

  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乐学、善学,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敢于发表自己独立见解的氛围,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关于蚂蚁教案4

  一、导入。

  孩子们,今天不但有这么多的老师和我们一起上课,老师还带来了一位特别的客人。(课件蚂蚁)仔细观察,谁来说说它长得什么样?(观察得细致,表达的清楚)老师把它的名字写下来,你们睁大眼睛叫出它的名字。(齐读)看着蚂蚁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虫子旁)虫子旁的字与什么有关?(说明他们都是小虫子)你还发现了什么?(形声字)左边是虫子旁,表明他们都是虫子,部首右边字的读音又和他们的读音是一样的,一半表义,一般表音,所以它是形声字,你们的眼睛可真尖。今天我们将要认识的这只蚂蚁可不是一般的蚂蚁,他能爬到天上去,你们信吗?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一篇优美的童话故事《上天的蚂蚁》。

  二、学习课文。

  1. 师:读课文之前,老师想先送给你们一个大宝贝(师板画大树)。这是什么?这可

  不是一般的'树,他有特异功能,特别神奇,想知道吗?

  2. 出示读书要求:请你大声的读课文,找一找通天树有着什么样的奥秘,画出来读一

  读。(这是一棵通天树,从树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爬到天上去。)唉,通天树能从地上一直连接到天上,他像什么?他居然能让你从地上一直爬到天上,说明它长得怎么样?到底有多高,谁知道?(指名读、齐读)(云霄图)我觉得自己画的树还不够高,还得画点云,树腰飘着云,树都已经插到云霄里去了,看来树的确是很高。

  3. 其实在课文中描写树高的句子不只这句,还要好几处呢?

  4. 请先看读书要求:

  (1) 小声读课文。

  (2) 用~~画出描写树高的句子。

  反馈:

  (1).“这是一棵通天树,从树干往上爬,一直往上爬,就能到天上去。”

  师:它是一棵通天树,通往天上的树自然很高(指明读)谁能超过他,比他读得更高?(2-3)齐读。从老爷爷的对话中能看出树高,还有哪些地方说明树高?从巨人的动作上找找。

  (2)“他抬头仰望,脖子都仰酸了,也望不到树尖。”你为什么觉得这句话说明树高? 巨人你见过吗?在动画片里都见过巨人吧。从动画片里你都知道哪些巨人?()那巨人留给你的印象是什么,能不能用词语来形容一下他?(出示图片,板书:身材魁伟)巨人很高大,但是连这么高大的巨人脖子都仰酸了,还看不到树尖。孩子们一起来,把你的头抬起来仰望,哟,脖子都仰酸了,你们看到树尖了吗?当然望不到树尖的树真高呀!我们一起来读句子。起,对了,真高!还有哪个句子说明树高?从巨人的语言上再找找。

  (3)“巨人摇摇头说:‘好高哟,要想爬上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根本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换个词?(肯定、绝对)

  师:同学们读一读红色字的部分,体会一下巨人说话时的语气。(指明读、齐读)同学们刚才听了你们的读,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读一读。咱们把描写树高的句子放到了大屏幕上,我和你们合作读,你们度描写树高的句子,老师读其他部分的句子,听明白了吗?让我们再去感受一下树有多高!

  师:是啊,孩子们,这棵树的确很高,今天老师就把这个大宝贝送给你,面对通天树,你想干什么?(上天)今天除了你们,还有两个人也很好奇,他们也想到天上去看看,他们是谁啊?(巨人、蚂蚁)从文中有一句话能够看出巨人特别想到天上去,赶快找!(巨人多么 想到天上去看看啊!)巨人想不想到天上去看看?我变个魔术把句子变一下:巨人很想到天上看看。你觉得哪个句子更好一些,为什么?是啊,孩子们,同样的一句话但因为标点和语气的不同能为我们展示完全不一样的心情。你能不能用“谁多么怎么样啊!”来说一句话。

  真棒孩子,你的学习能力真强!

  师:我们说巨人多么想到天上去看看啊,但是看着这棵可以上天的树,巨人说了什么?(不行,我爬不上去)这个可高了的树把巨人吓到了,谁愿意来给巨人加加油打打气?不仅我们在巨人加油打气,白胡子爷爷也在鼓励巨人,白胡子爷爷说了什么?(试一试吧!你身强体壮,也许能爬上去。)对了,现在老师就是白胡子爷爷,你们就是句子,我请到谁,谁就跟我对话,好不好?那我要鼓励巨人了,我想请你来。加上你的动作,好吧!

  “呀,巨人呐,你身材魁伟,试一试吧,一定能爬到天上去的。”“不行,我爬不上去”“呀,天上那么美,你不是很想上天吗?”“不行,我爬不上去。”还是爬不上去呀,对了,像白胡子爷爷这样一次又一次地鼓励巨人,但巨人又说爬不上去,可以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在书上有一个词语谁发现了?一次又一次地鼓励他,他却一次又一次地后退,这个词就是连连告退。孩子们,想一想,巨人在说这句话时,你能体会到巨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没有自信、胆小)

  (4)正当巨人连连告退的时候,一个充满自信的声音传来,它说:“我能爬到天上去”。这个充满自信的声音来自哪?我真为小蚂蚁担心,连身材魁伟的巨人都被吓跑了,这很小很小的蚂蚁能上天吗?(能)咱们说话可不能没有凭据,请大家读课文8-13自然段,快速读一读,找一找你从那些字句能看出蚂蚁能爬上天。

  “只要我一步一步不停地爬,就一定能爬到天上!”从这个句子里的哪个词你体会到了蚂蚁能爬到天上?(不停地爬)什么意思?说明蚂蚁爬的过程中怎么样?(没有停止过)也许它累了它渴了,但它从来没有停止过,在读一读,你能体会到这是只什么样的蚂蚁?(自信)这种自信是满分100分的自信,带着这种自信,谁来读?(指明读)自信满满。谁再来读?男生读读,女生试试。读得真好,你们让老师感到了这只蚂蚁的确很有勇气,的确很勇敢。

  这只充满自信、勇敢的小蚂蚁到底爬到天上去了吗?课文并没要告诉我们,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吧,“唐僧取经”有四个高徒,还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更何况是一只小蚂蚁,看来小蚂蚁上天一定也会遇到很多的危险,谁能大胆地猜测一下?的确危险重重,但是小蚂蚁退缩了吗?它说“”。

  这只勇敢的充满自信的小蚂蚁,努力地不停地往上爬,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它都一步一步(不停地爬),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风雨交加,它都一步一步(不停地爬),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小蚂蚁相信自己,读“”。你们都是勇敢地努力地小蚂蚁。

关于蚂蚁教案5

  活动目标

  1.熟悉故事内容,体会蚂蚁的情绪变化。

  2.感受小蚂蚁听从指挥、团结向上、不怕困难、积极解决问题的精神与态度。

  重点:

  理解蚂蚁情绪的变化。

  难点:

  感受小蚂蚁听指挥、团结向上、不怕困难的精神。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初步理解绘本故事的内容。

  2.物质准备:绘本《蚂蚁和西瓜》人手1份。

  活动过程

  一、通过集体回顾故事,引导幼儿体会蚂蚁的情绪变化

  1.鼓励幼儿跟随教师一起模仿故事中的感叹词。

  2.引导幼儿跟随故事发展共同讨论、感受蚂蚁的情绪变化。

  结合相关画面分别提问:刚发现西瓜时蚂蚁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搬不动时蚂蚁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它们发出了什么声音?叫来了伙伴后它们都想了什么办法?它们搬动了吗?发出了什么声音?

  二、师生共同讨论,帮助幼儿了解蚂蚁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蚂蚁不怕困难的精神

  1.请幼儿观察、寻找绘本上蚂蚁不高兴的画面。

  提问:小蚂蚁什么时候不高兴了?一共遇到了几次困难?每次遇到困难后,是什么表情?之后它们为什么又高兴了?它们是怎么解决问题的?

  2.小结:小蚂蚁遇到困难后,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了问题,所以很高兴。

  3.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图画中一只与众不同的蚂蚁——蚂蚁队长,感受到蚂蚁队长的领导和其他蚂蚁的听从指挥,体会整个蚂蚁群体团结向上的精神。

  结合相关画面分别提问:蚂蚁遇到第一次困难时,是谁先搬的西瓜?是谁跑回蚂蚁穴叫同伴来搬西瓜的?大家一起搬西瓜时,是谁站在最前面?用杠杆搬西瓜时是谁指挥大家?怎么搬也搬不动时,是谁想出来用铲子铲西瓜瓤这个办法的?

  4.小结:戴黑帽子的蚂蚁队长,它不怕苦不怕累,事事冲在最前面,而其他蚂蚁也能够听从它的指挥,大家很团结,所以,才能够解决很多的困难。

  三、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内容,鼓励幼儿跟随教师一起讲述自己熟悉的内容。

  活动延伸

  将绘本放在图书区,鼓励幼儿继续阅读。

关于蚂蚁教案6

  音乐活动:蚂蚁避雨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与歌曲相对应的图片。

  活动过程:

  1.随音乐进场。

  2.出示小蚂蚁和小蘑菇:“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

  “小蚂蚁和小蘑菇,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

  幼儿自由讲述(“想得真不错”、“你讲得真有趣”、“太好了!和别人的不一样”)

  “有一首歌讲的就是它们的故事,想听吗?”

  3.教师范唱歌曲。

  “好听吗?”(幼儿鼓掌)“歌曲里都说了什么?”

  “你还听见了什么?”

  “再听一遍,这次可要听仔细了!”

  “谁来说说歌曲里的话?”幼儿说,教师出示相应的图片。

  4.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地念歌词。“想不想把这个故事连起来说一遍啊?加上节奏,好不好?我们一起来——”(2遍)

  “说得真好听!加上音乐会不会更好听呢?试试看!”

  5.重点知道歌曲里的间奏,控制不唱。

  “刚才念的`时候有几个地方需要停顿的,是哪里呢?”(幼儿自由说)“好,听听看!”(伴奏时,间奏处要很轻)

  师:天晴了,345;雨停了,345

  小蚂蚁说声:“谢谢你”,653;小蘑菇说声:“不客气”653

  “好,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好吗?”

  “你们知道这一小段音乐叫什么吗?”“他有什么好处呢?”

  “间奏的时候,我们可以做什么动作?”

  “我们从头再来一遍,注意间奏的地方要加上自己的动作,好不好?”

  6.幼儿随音乐演唱歌曲。“下面我们把这个故事唱出来,有信心吗?”重点指导个别歌句。

  7.游戏“藏图”

  “下面周老师要考考你们,如果我拿下一幅图,你们还能把这首歌完整地唱出来吗?”

  (教师取下任意一幅图,“赶快看看,这幅图上说了什么?”)

  (可根据幼儿掌握的熟练情况,逐个取下图片,直到所有图片都取下“让我们一边唱歌一边表演好吗?”)

  8.“歌曲里谁帮助了谁?”“小蘑菇是怎样帮助小蚂蚁的?”

  “你最喜欢歌曲里的谁?为什么?”

  “这首歌还没有名字呢,谁来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这个名字真好听)

  9.活动结束

  “小蚂蚁和小蘑菇成了好朋友。你们有好朋友吗?”

  “好,请你找到你的好朋友,我们一起跳个朋友舞,好吗?”

关于蚂蚁教案7

  名称:蚂蚁找家

  目标: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准备:

  1、饼干屑、糖、调味品、饭粒等

  2、记录用的纸、笔、

  3、蚂蚁的课件、黑纸、瓶

  过程:

  一、投放各种物品,吸引蚂蚁

  到屋外投放各种物品,吸引蚂蚁。

  二、观察蚂蚁的动态并记录

  1、观察什么地方蚂蚁最多?蚂蚁在干什么?

  2、记录各自的发现。

  三、交流各自的发现。

  1、交流各自发现蚂蚁的情形。

  2、讨论蚂蚁各自有没有家,他们会把找到的食物怎样搬运?他们怎样通知朋友?

  3、观看课件后了解,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

  四、延伸活动:

  小实验“蚂蚁造家”。

  将几只蚂蚁放在装土的瓶子中,先观察瓶中的'土是怎样的?然后用黑纸将瓶包住,数天后观察土里的变化?

关于蚂蚁教案8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对蚂蚁的家进一步了解,并将故事内容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学习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恰当地运用多种绘画材料进行作画,在画面中表现颜色的对比。

  3、启发想象力,创造力和绘画表现能力。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5、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绘画用的纸,彩色笔,油画棒,彩纸,黑笔,胶水。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兴趣,引出课题

  1、春天来了小朋友观察过小蚂蚁吗?好玩呀?

  2、哦,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讲个蚂蚁的'故事,小朋友想不想听?

  3、教师讲述故事,小朋友能把这些小蚂蚁的表情画出来吗?

  二、幼儿创作

  1、请小朋友画一画,想一想,你画的这些小蚂蚁是什么样的表情。画时要注意小蚂蚁们的大小,颜色。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作画,合理安排画面。引导幼儿添画有关景物丰富画面。

  三、幼儿作品展示、讲评

  1、展示幼儿的作品,师生共同欣赏,评议。

  2、将幼儿作品展出,鼓励幼儿相互参观,欣赏。

  活动建议:

  1、蚂蚁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请幼儿在家多观察蚂蚁的生活特点。

  2、绘画之前请幼儿说说蚂蚁的特征。

  活动反思:

  在本次美术课中,我一共投放了四种绘画材料。幼儿在绘画中能够慢慢地学习进行绘画创作,我感觉进行这样的美术教学活动,孩子的先前经验很重要,对美术绘画材料基本都很熟悉。

  小百科:蚁科通称蚂蚁,节肢动物门,多为黑色、褐色、黄色或红色,体躯平滑,或有毛刺、刻纹和瘤突。

关于蚂蚁教案9

  教学步骤:

  一、学生朗读全文,积累词语。

  畏畏缩缩 左顾右盼 义无反顾 怜悯 主宰 蹒跚 戳破

  (建议:要有侧重点地掌握词语的音、形、义)

  二、整体把握文章 (划分层次,明确主要内容)。

  本文层次十分清晰,可分为两部分,如何划分?

  明确:1-5为第一层次 6-9为第二层次

  请概括层意。

  明确:第一层(对一只发现饼干屑蚂蚁的生动描写);第二层(由蚂蚁而引发的个人感悟)。

  三、分析文章 ,理解感悟式写法。

  1.第一层次理解与分析

  1-5自然段有四个自然段是描写蚂蚁的。请同学们专注朗读1、2、3、5四个自然段,想想这是只怎样的蚂蚁?

  (朗读后,学生交流)明确:胆小而又自足的蚂蚁。

  请同学们标画出表现蚂蚁“胆小”和“自足”的相关语句,再读读。想想作者为什么能把蚂蚁写得如此传神呢?

  (学生交流)明确:因为作者采用拟人化手法,生动刻画了蚂蚁的动作、神态、心理。

  请选择你认为最传神生动的词句,说说你的感受(词句品味)。

  (可结合课后“词句品味与积累”,交流展示)。

  (结合练习题一):文中运用了一系列拟人化的词语来写蚂蚁是为了赞扬蚂蚁吗?目的是什么?

  (学生交流)明确:不是为了赞扬蚂蚁。在文中作者只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目的.是为了传神生动地描写蚂蚁,同时有一定的幽默感(如:义无反顾、重大判断等)

  总结:像作者一样,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态、心理,你笔下的动物就可能写得生动形象、活灵活现。但这必须建立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

  板书:细心观察--对象人格化(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态、心理)

  2.第二层次理解与分析

  第二层是写作者的内心感悟。请同学们细读6-9自然段,分析作者是如何感悟的,感悟的切入点是什么?

  (学生交流)明确:(蚂蚁)凭借运气获得了饼干屑,就快乐得要晕过去,不知道上方就有一副怜悯的眼光在居高临下地观察它,更不知道某一根手指顷刻之间就能将它捻成碎末--(联想)--(我)另一高度上面同样有一副眼光正在注视着“我”,主宰“我”的命运。

  由上述可知,虽然蚂蚁在人类的眼中是个十分渺小的事物,然而我发现此时我们与蚂蚁却有着惊人的相似,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交流)明确:往往自足于眼前的幸福,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

  从整个生物界来说,我们与蚂蚁一样只是生物链中的一个因素,我们何尝不也是一只渺小的蚂蚁!

  板书:

  文章 末尾说“蚂蚁是令人感慨的动物”而不是说是令人感动的动物,为什么?

  (学生交流)明确:从全文上看作者对蚂蚁毫无感动之情,而是一种怜悯和同情,不忍心伸手戳破它的快乐,而由蚂蚁联想到人类自己。请同学们想想,作者内心有怎样的感慨?

  (自由发言)明确:对生命的悲悯、同情,对自足于眼前幸福的反思,对无法主宰自我生命的无奈,对生命意义的冷静思考等等。

  四、作业:

  根据平时的观察,选择你熟悉的一种动物,写一则生动的片段(200字左右)。

  要点:细心观察,对象人格化(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态、心理)。

  主要内容:

  针对感悟式的写法和对动物的生动描写,通过写作深化认识,学会运用。

  教学步骤:

  一.展示学生所写的动物片断。

  1.以四人为一小组,互阅习作,以训练中的两个要点为标准,推荐最优秀的写作片段一则。

  2.小组代表上台朗读习作,学生互相点评。

  3.教师总结,并让学生在原作上加以修正。

  二.感悟式写法的训练。

  从《蚂蚁》一文可知,感悟式写法必须借助联想,同时联想还得有恰当的契合点。《蚂蚁》一文就以“自足于眼前幸福,无法主宰命运”为契合点。请同学们在原作的基础上,找个契合点,由物及人进行联想,续写一段自己的感悟。

  学生(现场写作,在原文基础上续写一段感悟),学生代表交流展示,教师点评。

  三.明确感悟的特殊性。

  感悟还要有特殊性,不要落入俗套。作者南帆就是这样。一般人可能由蚂蚁感悟到勤劳或生命力顽强等等,但作者却与众不同,由蚂蚁感悟“幸福”“命运”等问题,这是十分可贵的。同学们能否对自己的感悟再作思考,也力求与众不同,有一定高度。

  学生(现场交流,修正)

  四.课后将文章 抄正、上交。

【蚂蚁教案】相关文章:

《蚂蚁》教案02-22

《蚂蚁》小班教案07-15

画蚂蚁的教案01-27

蚂蚁运粮教案03-07

《蚂蚁与西瓜》教案03-07

逗蚂蚁教案03-02

《上天的蚂蚁》教案03-30

蚂蚁走教案11-08

《小蚂蚁》教案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