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教案大全>《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时间:2023-02-27 12:10:26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投影:金字塔,斜拉大桥,塔吊,自行车等,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三角形的身影,我们研究的“三角形”这个课题来源于实际生活之中。

  请说一说你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哪些知识?

  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

  1、自学教材第1至3页。

  2、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三角形的概念表示方法及分类

  活动一:阅读教材第1至2页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

  (1)具有什么特征的图形叫三角形?(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

  (2)三角形有几条边?有几个内角?有几个顶点?(3,3,3)

  (3)三角形ABC用符号如何表示?三角形ABC的边AB、AC和BC怎样用小写字母分别表示?(a,b,c)

  (4)三角形按边分可以分成几类?按角分呢?

  展示点评:学生结合图形分别回答,师生共同点评。

  小组讨论:三角形的概念,如何用符号表示及分类?

  反思小结:三角形的图形特征,有三条边,三个内角,三个顶点,边可以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也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

  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活动二:画出一个△ABC,假设有一只小虫要从B出发,沿三角形的边爬到C,它有几种路线可以选择?各条路线的长有什么数量关系?请说明你结论的正确性。

  展示点评:(1)小虫从B出发沿三角形的边爬到C如下几条线段。

  a、从xxBxx鯻xCxx

  b、从xxBxx鯻xAxx鯻xCxx

  从B沿边BC到C的.路线长为xxBCxx。

  从B沿边BA到A,从A沿C到C的路线长为xxAB+ACxx。

  经过测量可以说xxAB+ACxx>xxBCxx,可以说这两条路线的长是xx不相等xx的

  小组讨论:在同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有什么关系?任意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有什么关系?三角形的三边有怎么样的不等关系?

  反思小结: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三角形有关知识的运用

  活动三:见教材P3例题

  小组讨论:等腰三角形中有几个不同的边长?第(2)问中的长4 cm没有明确是腰还是底时应怎么处理?

  展示点评:等腰三角形的底和腰的长度,不确定时,应分情况予以讨论。

  反思小结:当题目中的条件不明确时要分类讨论。所有的三角形必须要满足三边关系定理。

  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四、总结梳理,内化目标

  1、概念:三角形,内角,边,顶点

  2、符号语言。

  3、三边关系。

  4、角形的分类。

  五、达标检测,反思目标

  1、现有两根木棒,它们的长度分别为20 cm和30 cm,若不改变木棒的长度,要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应在下列四根木棒中选取(B)

  A、 cm的木棒B。20 cm的木棒C。50 cm的木棒D。60 cm的木棒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6,则它的周长为(C)

  A、9 B、12 C、15 D、12或15

  3、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为连续整数,且周长为12 cm,则它的最短边长为(B)

  A、2 cm B、3 cm C、4 cm D、5 cm

  4、若五条线段的长分别是1 cm,2 cm,3 cm,4 cm,5 cm,则以其中三条线段为边可构成xx3xx个三角形。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7,则它的周长为xx17xx;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4,则它的周长为xx10或11xx。

  5、如果以5 cm为等腰三角形的一边,另一边为10 cm,则它的周长为xx25xcmxx。

  6、工人师傅用35 cm长的铁丝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铁架。

  (1)若腰长是底边长的3倍,那么各边的长分别是多少?

  (2)能围成有一边长为7 cm的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

  《11。1。1三角形的边》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2、四条线段的长度分别为4,6,8,10,则可以组成三角形的个数为()

  A、4 B、3 C、2 D、1

  答案B选出三条线段的所有组合有4,6,8;4,6,10;4,8,10;6,8,10,只有4,6,10不能组成三角形。故选B。

  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3 cm,且它的周长为12 cm,则它的底边长为()

  A、3 cm B6 、cm C、9 cm D、3 cm或6 cm

  答案A当3 cm是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时,底边长=12—3×2=6(cm),∵3+3=6,∴3 cm,3 cm,6 cm不能构成三角形,∴此种情况不存在;当3 cm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时,腰长= =4。5(cm),此时能组成三角形。∴底边长为3 cm,故选A。

  《11.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同步测试(含答案解析)

  2、一个三角形3条边长分别为x cm、(x+1)cm、(x+2)cm,它的周长不超过39 cm,则x的取值范围是xx。

  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9,三条边长都为整数,则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xxx。

  4、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长。

  (1)化简:|b+c—a|+|b—c—a|—|c—a—b|—|a—b+c|;

  (2)在(1)的条件下,若a,b,c满足a+b=11,b+c=9,a+c=10,求这个式子的值。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立方根的概念,初步学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

  2、了解开立方与立方互为逆运算,会用立方运算求某些数的立方根.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体会一个数的立方根的惟一性.

  2培养学生用类比的思想求立方根的能力,体会立方与开立方运算的互逆性,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立方根符号的引入体会数学的简洁美。

  二、重点难点

  重点

  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难点

  立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立方根的求法

  三、学情分析

  前面已经学过了平方根的知识,由于平方根与立方根的学习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在教学设计上,主要还是采取类比的思想,在全面回顾平方根的基础上,再来引导学生进行立方根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感觉到其实立方根知识并不难,可以与平方根知识对比着学,这样可以克服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陌生心理。在学习方法上,提倡让学生在反思中学习,在概念的得出,归纳性质,解题之后都要进行适当的反思,在反思中看待与理解新知识和新问题,会更理性和全面,会有更大的进步。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问题设计师生活动备注

  情境创设问题:要制作一种容积为27m3的正方体形状的包装箱,这种包装箱的边长应该是多少?

  设这种包装箱的边长为xm,则=27这就是求一个数,使它的立方等于27.

  因为=27,所以x=3.即这种包装箱的边长应为3m

  归纳:

  立方根的概念:

  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经小组讨论后引出概念。

  通过具体问题得出立方根的概念

  探究一:

  根据立方根的意义填空,看看正数、0、负数的立方根各有什么特点?

  因为(),所以0.125的立方根是()

  因为(),所以-8的立方根是()

  因为(),所以-0.125的立方根是()

  因为(),所以0的立方根是()

  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

  0有一个立方根,是它本身

  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

  任何数都有唯一的立方根

  【总结归纳】

  一个数的立方根,记作,读作:“三次根号”,其中叫被开方数,3叫根指数,不能省略,若省略表示平方。.

  探究二:

  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总结:

  利用开立方和立方互为逆运算关系,求一个数的立方根,就可以利用这种互逆关系,检验其正确性,求负数的立方根,可以先求出这个负数的绝对值的立方根,再取其相反数,即。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及其应用;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解释;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条理性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过程、结构特点、几何解释,灵活应用.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学生自学

  问题:根据乘方的定义,我们知道:a2=aa,那么(a+b)2应该写成什么样的形式呢?(a+b)2的运算结果有什么规律?计算下列各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1)(p+1)2=(p+1)(p+1)=_______;(m+2)2=_______;

  (2)(p1)2=(p1)(p1)=_______;(m2)2=_______;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得出结果:

  (1)(p+1)2=(p+1)(p+1)=p2+2p+1

  (m+2)2=(m+2)(m+2)=m2+4m+4

  (2)(p1)2=(p1)(p1)=p22p+1

  (m2)2=(m2)(m2)=m24m+4

  分析推广:结果中有两个数的平方和,而2p=2p1,4m=2m2,恰好是两个数乘积的二倍(1)(2)之间只差一个符号.

  推广:计算(a+b)2=__________;(ab)2=__________.

  得到公式,分析公式

  结论:(a+b)2=a2+2ab+b2(ab)2=a22ab+b2

  即: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或减)它们的积的2倍.

  二、几何分析

  你能根据图(1)和图(2)的面积说明完全平方公式吗?

  图(1)大正方形的边长为(a+b),面积就是(a+b)2,同时,大正方形可以分成图中①②③④四个部分,它们分别的面积为a2、ab、ab、b2,因此,整个面积为a2+ab+ab+b2=a2+2ab+b2,即说明(a+b)2=a2+2ab+b2. 请点击下载Word版完整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完全平方公式》教案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完全平方公式》教案》,来自网!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

  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

  多媒体展示:内角三兄弟之争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里住着三个内角,平时,它们三兄弟非常团结.可是有一天,老二突然不高兴,发起脾气来,它指着老大说:“你凭什么度数最大,我也要和你一样大!”“不行啊!”老大说:“这是不可能的,否则,我们这个家就再也围不起来了……”“为什么?”老二很纳闷.同学们,你们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

  学习至此:请完成《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

  三角形的内角和

  活动一:见教材P11“探究”.

  展示点评:从探究的操作中,你能发现证明的思路吗?图中的直线L与△ABC的边BC有什么关系?你能想出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的方法”吗?证明命题的步骤是什么?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小组讨论:有没有不同的证明方法?

  反思小结:证明是由题设出发,经过一步步的推理,最后推出结论正确的.过程.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

  活动二:见教材P12例1

  展示点评:题中所求的角是哪个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吗?你能想出几种解法?

  小组讨论:三角形的内角和在解题时,如何灵活应用?

  反思小结:当三角形中已知两角的读数时,可直接用内角和定理求第三个内角;当三角形中未直接给出两内角的度数时,可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列方程解决.

  针对训练:见《学生用书》相应部分

  四、总结梳理,内化目标

  1.本节学习的数学知识是: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思路是什么?

  3.数学思想是转化、数形结合.

  《三角形综合应用》精讲精练

  1. 现有3 cm,4 cm,7 cm,9 cm长的四根木棒,任取其中三根组成一个三角形,那么可以组成的三角形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 如图,用四个螺丝将四条不可弯曲的木条围成一个木框,不计螺丝大小,其中相邻两螺丝的距离依次为2,3,4,6,且相邻两木条的夹角均可调整.若调整木条的夹角时不破坏此木框,则任两螺丝之间的距离最大值是( )

  A.5 B.6 C.7 D.10

  3.下列五种说法:①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两个锐角;

  ②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一个钝角;③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角不小于60°;④钝角三角形中,任意两个内角的和必大于90°;⑤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互余.其中正确的说法有________(填序号).

  《11.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同步测试

  4.(1)如图①,在Rt△ABC中,∠ACB=90°,CD⊥AB,垂足为D,∠ACD与∠B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2)如图②,在Rt△ABC中,∠C=90°,D,E分别在AC,AB上,且∠ADE=∠B,判断△ADE的形状.为什么?

  (3)如图③,在Rt△ABC和Rt△DBE中,∠C=90°,∠E=90°,AB⊥BD,点C,B,E在同一直线上,∠A与∠D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确定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会用提公因式法把多项式分解因式.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探索多项式各项公因式的过程,依据数学化归思想方法进行因式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分析、类比以及化归的思想,增进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主动积极地积累确定公因式的初步经验,体会其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用提公因式法把多项式分解因式.

  难点:正确地确定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

  关键:提公因式法关键是如何找公因式.方法是:一看系数、二看字母.公因式的`系数取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字母取各项相同的字母,并且各字母的指数取最低次幂.

  【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导入新知

  【复习交流】

  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否是因式分解,为什么?

  (1)2x2+4=2(x2+2);

  (2)2t2-3t+1=(2t3-3t2+t);

  (3)x2+4xy-y2=x(x+4y)-y2;

  (4)m(x+y)=mx+my;

  (5)x2-2xy+y2=(x-y)2.

  问题:

  1.多项式mn+mb中各项含有相同因式吗?

  2.多项式4x2-x和xy2-yz-y呢?

  请将上述多项式分别写成两个因式的乘积的形式,并说明理由.

  【教师归纳】我们把多项式中各项都有的公共的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公因式,如在mn+mb中的公因式是m,在4x2-x中的公因式是x,在xy2-yz-y中的公因式是y.

  概念: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二、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教师提问:多项式4x2-8x6,16a3b2-4a3b2-8ab4各项的公因式是什么?

  【师生共识】提公因式的方法是先确定各项的公因式再将多项式除以这个公因式得到另一个因式,找公因式一看系数、二看字母,公因式的系数取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字母取各项相同的字母,并且各字母的指数取最低次幂.

  三、范例学习,应用所学

  例1:把-4x2yz-12xy2z+4xyz分解因式.

  解:-4x2yz-12xy2z+4xyz

  =-(4x2yz+12xy2z-4xyz)

  =-4xyz(x+3y-1)

  例2:分解因式:3a2(x-y)3-4b2(y-x)2

  【分析】观察所给多项式可以找出公因式(y-x)2或(x-y)2,于是有两种变形,(x-y)3=-(y-x)3和(x-y)2=(y-x)2,从而得到下面两种分解方法.

  解法1:3a2(x-y)3-4b2(y-x)2

  =-3a2(y-x)3-4b2(y-x)2

  =-[(y-x)2·3a2(y-x)+4b2(y-x)2]

  =-(y-x)2[3a2(y-x)+4b2]

  =-(y-x)2(3a2y-3a2x+4b2)

  解法2:3a2(x-y)3-4b2(y-x)2

  =(x-y)2·3a2(x-y)-4b2(x-y)2

  =(x-y)2[3a2(x-y)-4b2]

  =(x-y)2(3a2x-3a2y-4b2)

  例3:用简便的方法计算:

  0.84×12+12×0.6-0.44×12.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怎样计算更为简便.

  解:0.84×12+12×0.6-0.44×12

  =12×(0.84+0.6-0.44)

  =12×1=12.

  【教师活动】在学生完成例3之后,指出例3是因式分解在计算中的应用,提出比较例1,例2,例3的公因式有什么不同?

  四、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115页练习第1、2、3题.

  【探研时空】

  利用提公因式法计算:

  0.582×8.69+1.236×8.69+2.478×8.69+5.704×8.69

  五、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1.利用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关键是找准最大公因式.在找最大公因式时应注意:(1)系数要找最大公约数;(2)字母要找各项都有的;(3)指数要找最低次幂.

  2.因式分解应注意分解彻底,也就是说,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

  六、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课本119页习题14.3第1、4(1)、6题.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且懂得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特殊形式的多项式乘法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和推理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平方差公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合作学习,体会在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和运用,以及对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的了解。

  难点:平方差公式的应用。

  关键:对于平方差公式的推导,我们可以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总结、猜想,然后得出结论来突破;抓住平方差公式的本质特征,是正确应用公式来计算的关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引入

  【情境设置】教师请一位学生讲一讲《狗熊掰棒子》的故事

  【学生活动】1位学生有声有色地讲述着《狗熊掰棒子》的故事,其他学生认真听着,不时补充。

  【教师归纳】听了这则故事之后,同学们应该懂得这么一个道理,学习千万不能像狗熊掰棒子一样,前面学,后面忘,那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呢?还记得吗?

  【学生回答】多项式乘以多项式。

  【教师激发】大家是不是已经掌握呢?还是早扔掉了呢?和小狗熊犯了同样的错误呢?下面我们就来做这几道题,看看你是否掌握了以前的知识。

  【问题牵引】计算:

  (1)(x+2)(x—2);(2)(1+3a)(1—3a);

  (3)(x+5y)(x—5y);(4)(y+3z)(y—3z)。

  做完之后,观察以上算式及运算结果,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再举两个例子验证你的发现。

  【学生活动】分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获得以下结果:

  (1)(x+2)(x—2)=x2—4;

  (2)(1+3a)(1—3a)=1—9a2;

  (3)(x+5y)(x—5y)=x2—25y2;

  (4)(y+3z)(y—3z)=y2—9z2。

  【教师活动】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然后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以上算式及其运算结果,寻找规律。

  【学生活动】讨论

  【教师引导】刚才同学们从上述算式中找到了这一组整式乘法的结果的规律,这些是一类特殊的多项式相乘,那么如何用字母来表示刚才同学们所归纳出来的`特殊多项式相乘的规律呢?

  【学生回答】可以用(a+b)(a—b)表示左边,那么右边就可以表示成a2—b2了,即(a+b)(a—b)=a2—b2。

  用语言描述就是: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教师活动】表扬学生的探索精神,引出课题──平方差,并说明这是一个平方差公式和公式中的字母含义。

  二、范例学习,应用所学

  【教师讲述】

  平方差公式的运用,关键是正确寻找公式中的a和b,只有正确找到a和b,一切就变得容易了。现在大家来看看下面几个例子,从中得到启发。

  例1: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2x+3)(2x—3);

  (2)(b+3a)(3a—b);

  (3)(—m+n)(—m—n)。

  《乘法公式》同步练习

  二、填空题

  5、幂的乘方,底数______,指数______,用字母表示这个性质是______。

  6、若32×83=2n,则n=______。

  《乘法公式》同步测试题

  25、利用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根据所得的两个式子相等即可得到。

  此题考查了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得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是一道基础题。

  26、由等式左边两数的底数可知,两底数是相邻的两个自然数,右边为两底数的和,由此得出规律;

  等式左边减数的底数与序号相同,由此得出第n个式子;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7

  教学目标

  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3.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的应用。

  教学重点:

  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 2.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教学难点: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的理解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

  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探究了轴对称的性质,并且能够作出一个简单平面图形关于某一直线的轴对称图形,还能够通过轴对称变换来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这节课我们就是从轴对称的角度来认识一些我们熟悉的几何图形。来研究:

  ①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②什么样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有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的三角形不是。

  问题:那什么样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满足轴对称的条件的三角形就是轴对称图形,也就是将三角形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就是轴对称图形。

  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一种成轴对称图形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Ⅱ.导入新课: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做一个等腰三角形。

  作一条直线L,在L上取点A,在L外取点B,作出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C,连结AB、BC、CA,则可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底角。同学们在自己作出的等腰三角形中,注明它的腰、底边、顶角和底角。

  思考: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请找出它的对称轴。

  2.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有什么关系?

  3.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吗?

  4.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吗?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呢?

  结论: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所以把这两条腰重合对折三角形便知: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要求学生把自己做的等腰三角形进行折叠,找出它的对称轴,并看它的两个底角有什么关系。

  沿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对折,发现它两旁的部分互相重合,由此可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而且还可以知道顶角的平分线既是底边上的中线,也是底边上的高。

  由此可以得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通常称作“三线合一”).

  由上面折叠的过程获得启发,我们可以通过作出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得到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从而利用三角形的全等来证明这些性质。同学们现在就动手来写出这些证明过程).

  如右图,在△ABC中,AB=AC,作底边BC的中线AD,因为

  所以△BAD≌△CAD(SSS).

  所以∠B=∠C.

  ]如右图,在△ABC中,AB=AC,作顶角∠BAC的角平分线AD,因为

  所以△BAD≌△CAD.

  所以BD=CD,∠BDA=∠CDA= ∠BDC=90°.

  [例1]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

  求:△ABC各角的度数。

  分析:根据等边对等角的性质,我们可以得到

  ∠A=∠ABD,∠ABC=∠C=∠BDC,

  再由∠BDC=∠A+∠ABD,就可得到∠ABC=∠C=∠BDC=2∠A.

  再由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就可求出△ABC的三个内角。

  把∠A设为x的话,那么∠ABC、∠C都可以用x来表示,这样过程就更简捷。

  解:因为AB=AC,BD=BC=AD,

  所以∠ABC=∠C=∠BDC.

  ∠A=∠ABD(等边对等角).

  设∠A=x,则∠BDC=∠A+∠ABD=2x,

  从而∠ABC=∠C=∠BDC=2x.

  于是在△ABC中,有

  ∠A+∠ABC+∠C=x+2x+2x=180°,

  解得x=36°.在△ABC中,∠A=35°,∠ABC=∠C=72°.

  [师]下面我们通过练习来巩固这节课所学的知识。

  Ⅲ.随堂练习:1.课本P51练习1、2、3. 2.阅读课本P49~P51,然后小结。

  Ⅳ.课时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探讨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对性质作了简单的应用。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它顶角的平分线,并且它的顶角平分线既是底边上的中线,又是底边上的高。

  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首先就是要理解并掌握这些性质,并且能够灵活应用它们。

  Ⅴ.作业:课本P56习题12.3第1、2、3、4题。

  板书设计

  12.3.1.1等腰三角形

  一、设计方案作出一个等腰三角形

  二、等腰三角形性质:1.等边对等角2.三线合一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

  学习目标:

  1.了解方差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理解方差概念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

  3.会用方差计算公式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重点、难点:

  1.重点:方差产生的必要性和应用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理解方差公式

  一.学前准备:

  问题农科院计划为某地选择合适的甜玉米种子.选择种子时,甜玉米的产量和产量的稳定性是农科院所关心的问题.为了解甲、乙两种甜玉米种子的相关情况,农科院各用10块自然条件相同的试验田进行试验,得到各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单位:t)如表所示。

  甲7.65 7.50 7.62 7.59 7.65 7.64 7.50 7.40 7.41 7.41

  乙7.55 7.56 7.53 7.44 7.49 7.52 7.58 7.46 7.53 7.49

  根据这些数据估计,农科院应该选择哪种甜玉米种子呢?

  来衡量这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并把它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variance),记作。

  意义:用来衡量一批数据的波动大小。

  在样本容量相同的情况下,方差越大,说明数据的波动越大,越不稳定。

  二、归纳:

  (1)研究离散程度可用

  (2)方差应用更广泛衡量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3)方差主要应用在平均数相等或接近时

  (4)方差大波动大,方差小波动小,一般选波动小的

  例题:在一次芭蕾舞比赛中,甲乙两个芭蕾舞团都表演了舞剧《天鹅湖》,参加表演的女演员的身高(单位:cm)分别是:

  甲163 164 164 165 165 166 166 167

  乙163 165 165 166 166 167 168 168

  哪个芭蕾舞团的女演员的.身高比较整齐?

  三.自我检查:

  1.已知一组数据为2、0、-1、3、-4,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2.甲、乙两名学生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靶10次,命中的环数如下:

  甲:7、8、6、8、6、5、9、10、7、4

  乙:9、5、7、8、7、6、8、6、7、7

  经过计算,两人射击环数的平均数相同,但S,所以确定去参加比赛。

  3.甲、乙两台机床生产同种零件,10天出的次品分别是( )

  甲:0、1、0、2、2、0、3、1、2、4

  乙:2、3、1、2、0、2、1、1、2、1

  分别计算出两个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根据你的计算判断哪台机床的性能较好?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9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旋转的定义.2.旋转的基本性质.

  二、能力训练要求:

  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理解旋转的基本涵义.

  2.探索旋转的基本性质,理解旋转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的性质.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经历对生活中与旋转现象有关的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以及动手操作、画图等过程,掌握有关画图的操作技能,发展初步的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欣赏的意识.

  2.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有关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观.

  教学重点:旋转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探索旋转的基本性质.

  教学方法:

  1、遵循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原则,在为学生创造大量实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交流、讨论、归纳、学习。

  2、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景问题,引入课题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以下情景(出示图示:钟表、汽车方向盘、辘轳或电脑演示:钟表指针的转动、汽车方向盘的转动、辘轳打水的情景). (1)上面情景中的转动现象,有什么共同特征?(2)钟表的指针、钟摆在转动过程中,其形状、大小、位置是否发生改变?汽车方向盘的转动呢?

  1.在这些转动的现象中,它们都是绕着一个点转动的.

  2.每个物体的转动都是向同一个方向转动.

  3.钟表的指针、钟摆在转动过程中,它的形状、大小没有变化,只是它的位置有所改变.

  4.汽车的方向盘在转动过程中,同样它的形状、大小没有改变,方向盘上的每点的位置所变化.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我们把这样的转动叫旋转(circumrotate),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生活中的旋转.

  二.讲授新课

  在数学中,如何定义旋转呢?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circumrotate).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注意:“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意味着图形上的每个点同时都按相同的方式转动相同的角度.在物体绕着一个定点转动时,它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因此,旋转具有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的特征.

  议一议:(课本67页)答:(1)旋转中心是O点,旋转角是∠AOD.旋转角还可以是∠BOE.

  (2)四边形AOBC绕O点旋转到四边形DOEF的位置.这时点A旋转到点D的位置,点B旋转到点E的位置.

  (3)可以把OA看作钟表的指针,它OA的位置旋转到OD的位置,指针的长短、形状没有变化,所以OA与OD是相等的.同样,线段OB与OE是相等的.

  (4)因为四边形AOBC绕O点旋转到四边形DOEF的位置,在旋转的过程中,图形上的每个点同时都按相同的方向旋转相同的角度,所以∠AOD与∠BOE是相等的.

  (4)也可以这样理解:因为四边形AOBC绕O点旋转到四边形DOEF的位置,所以∠AOB与∠DOE是相等的,又因为∠BOD是公共角,所以,∠AOD与∠BOE是相等的.

  看上图,四边形DOEF是由四边形AOBC绕O点旋转得到的,经过旋转,点A移动到点D的位置,点B移动到点E的位置,点C移动到点F的位置,则点A与点D、点B与点E、点C与点F就是对应点.从刚才大家得出的结论中,能否总结出旋转的性质呢?

  答:因为O是旋转中心,点A与点D是对应点,点B与点E是对应点,且OA=OD,OB=OE,所以可以知道: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的线段的长度是相等的.

  因为点A与点D、点B与点E是对应点,且∠AOD=∠BOE,所以由此可以知道: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是互相相等的.

  由此我们得到了旋转的`基本性质:经过旋转,图形上的每一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相同的角度.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都是旋转角,旋转角彼此相等.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例1](课本68页例1)

  [师生共析]经演示(钟表实物或教具)可以知道,分针是绕着表面盘的中心位置,即钟表的轴心旋转的,它旋转一周时的度数是360°,一周需要60分,因此每分钟分针所转过的度数是6°,这样20分时,分针逆转的角度即可求出.

  解:(见课本68页)

  书上68页做一做

  三.课堂练习

  课本P69随堂练习.

  1.解:旋转5次得到,旋转的角度分别等于60°、120°、180°、240°、300°.

  四.课时小结

  五.课后作业:课本P69习题3.4 1、2、3.

  六.活动与探究

  1.分析图中的旋转现象.过程:让学生画图、找规律,也可让他们通过剪切,找到旋转规律.

  结果:旋转现象为:

  整个图形可以看做是图形的八分之一(一组大小不等的三个“角”)绕中心位置,按照同一方向连续旋转45°、90°、135°、180°、225°、270°、315°前后的图形共同组成的.

  整个图形也可以看做是图形的四分之一(两组相邻的“角”)绕中心位置连续旋转90°、180°、270°前后的图形共同组成的.

  整个图形还可以看做是图形的二分之一(四组相邻的“角”)绕中心位置旋转180°前后的图形共同组成的.

  2.图中是否存在这样的两个三角形,其中一个是另一个通过旋转得到的?

  过程:同样让学生在画图过程中体会图形中每个三角形之间的关系;或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形,分析图形,找出关系.

  结果:图中存在这样的三角形,其中一个是另一个通过旋转得到的.

  整个图形可以看做图形的四分之一(一组“楼梯”)绕中心连续旋转90°、180°、 270°.前后的图形共同组成的.

  整个图形也可以看做图形的二分之一(两组“楼梯”)绕中心位置旋转180°前后的图形共同组成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本节课仍然是图形的基本变换。借助多媒体教学直观生动形象。学生一般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也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以及它与整式乘法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分解因数到分解因式的类比过程,掌握因式分解的概念,感受因式分解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索因式分解的方法的活动中,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培养积极的进取意识,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含义与价值.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感受其作用.

  2.难点: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之间的关系.

  3.关键:通过分解因数引入到分解因式,并进行类比,加深理解.

  教学方法

  采用“激趣导学”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问题牵引】

  请同学们探究下面的2个问题:

  问题1:720能被哪些数整除?谈谈你的想法.

  问题2:当a=102,b=98时,求a2-b2的值.

  二、丰富联想,展示思维

  探索:你会做下面的填空吗?

  1.ma+mb+mc=( )( );

  2.x2-4=( )( );

  3.x2-2xy+y2=( )2.

  【师生共识】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做分解因式.

  三、小组活动,共同探究

  【问题牵引】

  (1)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否为因式分解:

  ①(x+1)(x-1)=x2-1;

  ②a2-1+b2=(a+1)(a-1)+b2;

  ③7x-7=7(x-1).

  (2)在下列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项,使等式成立.

  ①9x2(______)+y2=(3x+y)(_______);

  ②x2-4xy+(_______)=(x-_______)2.

  四、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练习.

  【探研时空】计算:993-99能被100整除吗?

  五、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由学生自己进行小结,教师提出如下纲目:

  1.什么叫因式分解?

  2.因式分解与整式运算有何区别?

  六、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选用补充作业.

  板书设计

  15.4.1 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 例:

  练习:

  15.4.2 提公因式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确定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会用提公因式法把多项式分解因式.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经历探索多项式各项公因式的过程,依据数学化归思想方法进行因式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分析、类比以及化归的思想,增进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主动积极地积累确定公因式的初步经验,体会其应用价值.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掌握用提公因式法把多项式分解因式.

  2.难点:正确地确定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

  3.关键:提公因式法关键是如何找公因式.方法是:一看系数、二看字母.公因式的系数取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字母取各项相同的字母,并且各字母的'指数取最低次幂.

  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导入新知

  【复习交流】

  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否是因式分解,为什么?

  (1)2x2+4=2(x2+2); (2)2t2-3t+1= (2t3-3t2+t);

  (3)x2+4xy-y2=x(x+4y)-y2; (4)m(x+y)=mx+my;

  (5)x2-2xy+y2=(x-y)2.

  问题:

  1.多项式mn+mb中各项含有相同因式吗?

  2.多项式4x2-x和xy2-yz-y呢?

  请将上述多项式分别写成两个因式的乘积的形式,并说明理由.

  【教师归纳】我们把多项式中各项都有的公共的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的公因式,如在mn+mb中的公因式式是m,在4x2-x中的公因式是x,在xy2-yz-y中的公因式是y.

  概念: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含有公因式,那么就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二、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教师提问】 多项式4x2-8x6,16a3b2-4a3b2-8ab4各项的公因式是什么?

  【师生共识】提公因式的方法是先确定各项的公因式再将多项式除以这个公因式得到另一个因式,找公因式一看系数、二看字母,公因式的系数取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字母取各项相同的字母,并且各字母的指数取最低次幂.

  三、范例学习,应用所学

  【例1】把-4x2yz-12xy2z+4xyz分解因式.

  解:-4x2yz-12xy2z+4xyz

  =-(4x2yz+12xy2z-4xyz)

  =-4xyz(x+3y-1)

  【例2】分解因式,3a2(x-y)3-4b2(y-x)2

  【思路点拨】观察所给多项式可以找出公因式(y-x)2或(x-y)2,于是有两种变形,(x-y)3=-(y-x)3和(x-y)2=(y-x)2,从而得到下面两种分解方法.

  解法1:3a2(x-y)3-4b2(y-x)2

  =-3a2(y-x)3-4b2(y-x)2

  =-[(y-x)23a2(y-x)+4b2(y-x)2]

  =-(y-x)2 [3a2(y-x)+4b2]

  =-(y-x)2(3a2y-3a2x+4b2)

  解法2:3a2(x-y)3-4b2(y-x)2

  =(x-y)23a2(x-y)-4b2(x-y)2

  =(x-y)2 [3a2(x-y)-4b2]

  =(x-y)2(3a2x-3a2y-4b2)

  【例3】用简便的方法计算:0.84×12+12×0.6-0.44×12.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怎样计算更为简便.

  解:0.84×12+12×0.6-0.44×12

  =12×(0.84+0.6-0.44)

  =12×1=12.

  【教师活动】在学生完全例3之后,指出例3是因式分解在计算中的应用,提出比较例1,例2,例3的公因式有什么不同?

  四、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P167练习第1、2、3题.

  【探研时空】

  利用提公因式法计算:

  0.582×8.69+1.236×8.69+2.478×8.69+5.704×8.69

  五、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1.利用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关键是找准最大公因式.在找最大公因式时应注意:(1)系数要找最大公约数;(2)字母要找各项都有的;(3)指数要找最低次幂.

  2.因式分解应注意分解彻底,也就是说,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

  六、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课本P170习题15.4第1、4(1)、6题.

  板书设计

  15.4.2 提公因式法

  1、提公因式法 例:

  练习:

  15.4.3 公式法(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应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发展学生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过程,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感受数学知识的完整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良好的互动交流的习惯,体会数学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

  2.难点:领会因式分解的解题步骤和分解因式的彻底性.

  3.关键:应用逆向思维的方向,演绎出平方差公式,对公式的应用首先要注意其特征,其次要做好式的变形,把问题转化成能够应用公式的方面上来.

  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问题的牵引下,推进自己的思维.

  教学过程

  一、观察探讨,体验新知

  【问题牵引】

  请同学们计算下列各式.

  (1)(a+5)(a-5); (2)(4m+3n)(4m-3n).

  【学生活动】动笔计算出上面的两道题,并踊跃上台板演.

  (1)(a+5)(a-5)=a2-52=a2-25;

  (2)(4m+3n)(4m-3n)=(4m)2-(3n)2=16m2-9n2.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完成下面的两道题目,并运用数学“互逆”的思想,寻找因式分解的规律.

  1.分解因式:a2-25; 2.分解因式16m2-9n.

  【学生活动】从逆向思维入手,很快得到下面答案:

  (1)a2-25=a2-52=(a+5)(a-5).

  (2)16m2-9n2=(4m)2-(3n)2=(4m+3n)(4m-3n).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完成a2-b2=(a+b)(a-b)的同时,导出课题: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

  平方差公式:a2-b2=(a+b)(a-b).

  评析:平方差公式中的字母a、b,教学中还要强调一下,可以表示数、含字母的代数式(单项式、多项式).

  二、范例学习,应用所学

  【例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投影显示或板书)

  (1)x2-9y2; (2)16x4-y4;

  (3)12a2x2-27b2y2; (4)(x+2y)2-(x-3y)2;

  (5)m2(16x-y)+n2(y-16x).

  【思路点拨】在观察中发现1~5题均满足平方差公式的特征,可以使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

  【教师活动】启发学生从平方差公式的角度进行因式分解,请5位学生上讲台板演.

  【学生活动】分四人小组,合作探究.

  解:(1)x2-9y2=(x+3y)(x-3y);

  (2)16x4-y4=(4x2+y2)(4x2-y2)=(4x2+y2)(2x+y)(2x-y);

  (3)12a2x2-27b2y2=3(4a2x2-9b2y2)=3(2ax+3by)(2ax-3by);

  (4)(x+2y)2-(x-3y)2=[(x+2y)+(x-3y)][(x+2y)-(x-3y)] =5y(2x-y);

  (5)m2(16x-y)+n2(y-16x)

  =(16x-y)(m2-n2)=(16x-y)(m+n)(m-n).

  三、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课本P168练习第1、2题.

  【探研时空】

  1.求证:当n是正整数时,n3-n的值一定是6的倍数.

  2.试证两个连续偶数的平方差能被一个奇数整除.连续偶数的平方差能被一个奇数整除.

  四、课堂总结,发展潜能

  运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首先应注意每个公式的特征.分析多项式的次数和项数,然后再确定公式.如果多项式是二项式,通常考虑应用平方差公式;如果多项式中有公因式可提,应先提取公因式,而且还要“提”得彻底,最后应注意两点:一是每个因式要化简,二是分解因式时,每个因式都要分解彻底.

  五、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课本P171习题15.4第2、4(2)、11题.

  板书设计

  15.4.3 公式法(一)

  1、平方差公式: 例:

  a2-b2=(a+b)(a-b) 练习:

  15.4.3 公式法(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领会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方法,发展推理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因式分解的过程,感受逆向思维的意义,掌握因式分解的基本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良好的推理能力,体会“化归”与“换元”的思想方法,形成灵活的应用能力.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理解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并学会应用.

  2.难点:灵活地应用公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3.关键:应用“化归”、“换元”的思想方法,把问题进行形式上的转化,达到能应用公式法分解因式的目的.

  教学方法

  采用“自主探究”教学方法,在教师适当指导下完成本节课内容.

  教学过程

  一、回顾交流,导入新知

  【问题牵引】

  1.分解因式:

  (1)-9x2+4y2; (2)(x+3y)2-(x-3y)2;

  (3) x2-0.01y2.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1

  第11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11。1平面上点的坐标

  第1课时平面上点的坐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有序实数对的概念,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知识,如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构成:横轴、纵轴、原点等。

  2。理解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的一一对应关系,能写出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某一点的坐标。已知点的坐标,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点。

  3。能在方格纸中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来描述点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

  1。结合现实生活中表示物体位置的例子,理解有序实数对和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作用。

  2。学会用有序实数对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引入有序实数对、平面直角坐标系让学生体会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解决与数学的发展之间有联系,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坐标平面内点的坐标,已知坐标能在坐标平面内描出点。

  【难点】

  理解坐标系中的坐标与坐标轴上的数字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如果让你描述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你会怎么说?

  生甲:我在第3排第5个座位。

  生乙:我在第4行第7列。

  师:很好!我们买的电影票上写着几排几号,是对应某一个座位,也就是这个座位可以用排号和列号两个数字确定下来。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师:在以上几个问题中,我们根据一个物体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的数量来表示这个物体

  的位置,这两个数量我们可以用一个实数对来表示,但是,如果(5,3)表示5排3号的话,那么(3,5)表示什么呢?

  生:3排5号。

  师:对,它们对应的不是同一个位置,所以要求表示物体位置的这个实数对是有序的。谁来说说我们应该怎样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呢?

  生:用一个有序的实数对来表示。

  师:对。我们学过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有序实数对是不是也可以和一个点对应起来呢?

  生:可以。

  教师在黑板上作图:

  我们可以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轴,取向右为

  正方向;竖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两轴交点为原点。这样就构成了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个平面叫做坐标平面。

  师:有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内的点就可以用一个有序实数对来表示了。现在请大家自己动手画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教师指正学生易犯的错误。

  教师边操作边讲解:

  如图,由点P分别向x轴和y轴作垂线,垂足M在x轴上的坐标是3,垂足N在y轴上的坐标是5,我们就说P点的横坐标是3,纵坐标是5,我们把横坐标写在前,纵坐标写在后,(3,5)就是点P的坐标。在x轴上的点,过这点向y轴作垂线,对应的坐标是0,所以它的纵坐标就是0;在y轴上的点,过这点向x轴作垂线,对应的坐标是0,所以它的横坐标就是0;原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都是0,即原点的坐标是(0,0)。

  教师多媒体出示:

  师:如图,请同学们写出A、B、C、D这四点的坐标。

  生甲:A点的坐标是(—5,4)。

  生乙:B点的坐标是(—3,—2)。

  生丙:C点的坐标是(4,0)。

  生丁:D点的坐标是(0,—6)。

  师:很好!我们已经知道了怎样写出点的'坐标,如果已知一点的坐标为(3,—2),怎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找到这个点呢?

  教师边操作边讲解:

  在x轴上找出横坐标是3的点,过这一点向x轴作垂线,横坐标是3的点都在这条直线上;在y轴上找出纵坐标是—2的点,过这一点向y轴作垂线,纵坐标是—2的点都在这条直线上;这两条直线交于一点,这一点既满足横坐标为3,又满足纵坐标为—2,所以这就是坐标为(3,—2)的点。下面请同学们在方格纸中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并描出A(2,—4),B(0,5),C(—2,—3),D(—5,6)这几个点。

  学生动手作图,教师巡视指导。

  三、深入探究,层层推进

  师:两个坐标轴把坐标平面划分为四个区域,从x轴正半轴开始,按逆时针方向,把这四个区域分别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注意:坐标轴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在同一象限内的点,它们的横坐标的符号一样吗?纵坐标的符号一样吗?

  生:都一样。

  师:对,由作垂线求坐标的过程,我们知道第一象限内的点的横坐标的符号为+,纵坐标的符号也为+。你能说出其他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吗?

  生:能。第二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的符号为(—,+),第三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的符号为(—,—),第四象限内的点的坐标的符号为(+,—)。

  师:很好!我们知道了一点所在的象限,就能知道它的坐标的符号。同样的,我们由点的坐标也能知道它所在的象限。一点的坐标的符号为(—,+),你能判断这点是在哪个象限吗?

  生:能,在第二象限。

  四、练习新知

  师:现在我给出几个点,你们判断一下它们分别在哪个象限。

  教师写出四个点的坐标:A(—5,—4),B(3,—1),C(0,4),D(5,0)。

  生甲:A点在第三象限。

  生乙:B点在第四象限。

  生丙:C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它在y轴上。

  生丁:D点不属于任何一个象限,它在x轴上。

  师:很好!现在请大家在方格纸上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在上面描出这些点。

  学生作图,教师巡视,并予以指导。

  五、课堂小结

  师: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

  生:认识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会写出坐标平面内点的坐标,已知坐标能描点,知道了四个象限以及四个象限内点的符号特征。

  教师补充完善。

  教学反思

  物体位置的说法和表述物体的位置等问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但可能没有想到这些问题与数学的联系。教师在这节课上引导学生去想到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来表示物体的位置,让学生参与到探索获取新知的活动中,主动学习思考,感受数学的魅力。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由生活中的实例与坐标的联系感受坐标的实用性,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2课时平面上点的坐标(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学习和应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认识坐标系中的图形。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索平面上的点连接成的图形,形成二维平面图形的概念,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体验通过二维坐标来描述图形顶点,从而描述图形的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平面上的点连接成的图形,计算围成的图形的面积。

  【难点】

  不规则图形面积的求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也学习了已知点的坐标,怎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这个点表示出来。下面请大家在方格纸上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在上面标出A(5,1),B(2,1),C(2,—3)这三个点。

  学生作图。

  教师边操作边讲解: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师:现在我们把这三个点用线段连接起来,看一下得到的是什么图形?

  生甲:三角形。

  生乙:直角三角形。

  师:你能计算出它的面积吗?

  生:能。

  教师挑一名学生:你是怎样算的呢?

  生:AB的长是5—2=3,BC的长是1—(—3)=4,所以三角形ABC的面积是×3×4=6。

  师:很好!

  教师边操作边讲解:

  大家再描出四个点:A(—1,2),B(—2,—1),C(2,—1),D(3,2),并将它们依次连接起来看看形成的是什么

  图形?

  学生完成操作后回答:平行四边形。

  师:你能计算它的面积吗?

  生:能。

  教师挑一名学生:你是怎么计算的呢?

  生:以BC为底,A到BC的垂线段AE为高,BC的长为4,AE的长为3,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4×3=12。师:很好!刚才是已知点,我们将它们顺次连接形成图形,下面我们来看这样一个连接成的图形:

  教师多媒体出示下图: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矩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别条件。

  2.提高对矩形的性质和判别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探索矩形的有关性质和判别条件的过程,在直观操作活动和简单的说理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主观探索习惯,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

  2.知道解决矩形问题的基本思想是化为三角形问题来解决,渗透转化归思想。

  情感与态度目标:

  1.在操作活动过程中,加深对矩形的的认识,并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2.通过对矩形的探索学习,体会它的内在美和应用美。

  教学重点:

  矩形的性质和常用判别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难点:

  矩形的性质和常用判别方法的'综合应用。

  教学方法:

  分析启发法

  教具准备:

  像框,平行四边形框架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

  演示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引入课题。

  二、讲授新课:

  1.归纳矩形的定义:

  问题:从上面的演示过程可以发现:平行四边形具备什么条件时,就成了矩形?(学生思考、回答。)

  结论: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2.探究矩形的性质:

  (1)问题:像框除了“有一个内角是直角”外,还具有哪些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备的性质?(学生思考、回答.)

  结论: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探索矩形对角线的性质:

  让学生进行如下操作后,思考以下问题:(幻灯片展示)

  在一个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上,用两根橡皮筋分别套在相对的两个顶点上,拉动一对不相邻的顶点,改变平行四边形的形状.

  ①随着∠α的变化,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②当∠α是锐角时,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有什么关系?当∠α是钝角时呢?

  ③当∠α是直角时,平行四边形变成矩形,此时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学生操作,思考、交流、归纳。)

  结论: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3)议一议:(展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解决)

  ①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有几条对称轴?如果不是,简述你的理由.

  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长的一半,你能用矩形的有关性质解释这结论吗?

  (4)归纳矩形的性质:(引导学生归纳,并体会矩形的“对称美”)

  矩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矩形是轴对称图形.

  例解:(性质的运用,渗透矩形对角线的“化归”功能)

  如图,在矩形ABCD中,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B=OA=4

  厘米,求BD与AD的长。

  (引导学生分析、解答)

  探索矩形的判别条件:(由修理桌子引出)

  (5)想一想: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怎样的四边形?为什么?

  结论: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理由可由师生共同分析,然后用幻灯片展示完整过程.)

  (6)归纳矩形的判别方法:(引导学生归纳)

  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三、课堂练习:

  四、新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生共同从知识与思想方法两方面小结。)

  五、作业设计:P99习题4.6第1、2、3题。

  板书设计:

  1.矩形

  矩形的定义:

  矩形的性质:

  前面知识的小系统图示:

  2.矩形的判别条件:

  例1

  课后反思:

  在平行四边形及菱形的教学后。学生已经学会自主探索的方法,自己动手猜想验证一些矩形的特殊性质。一些相关矩形的计算也学会应用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来解决。总的看来这节课学生掌握的还不错。当然合情推理的能力要慢慢的熟练。不可能一下就掌握熟练。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3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平移与旋转复习教案

  一、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1.平移

  2.平移的性质:⑴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⑵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⑶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只改变图形的位置)。(4)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全等。

  3.简单的平移作图

  ①确定个图形平移后的位置的条件:

  ⑴需要原图形的位置;⑵需要平移的方向;⑶需要平移的距离或一个对应点的位置。

  ②作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

  ⑴找出关键点;⑵作出这些点平移后的对应点;⑶将所作的对应点按原来方式顺次连接,所得的;

  二、旋转: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

  1.旋转

  2.旋转的性质

  ⑴旋转变化前后,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相等,图形的大小,形状都不改变(只改变图形的位置)。

  ⑵旋转过程中,图形上每一个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相同的角度。

  ⑶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 成的角都是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⑷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

  3.简单的旋转作图

  ⑴已知原图,旋转中心和一对对应点,求作旋转后的图形。

  ⑵已知原图,旋转中心和一对对应线段,求作旋转后的图形。

  ⑶已知原图,旋转中心和旋转角,求作旋转后的图形。

  三、分析组合图案的形成

  ①确定组合图案中的基本图案

  ②发现该图案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③探索该图案的形成过程,类型有:⑴平移变换;⑵旋转变换;⑶轴对称变换;⑷旋转变换与平移变换的组合;

  ⑸旋转变换与轴对称变换的组合;⑹轴对称变换与平移变换的组合。

  一.选择题:

  1.下列图形中,是由(1)仅通过平移得到的是( )

  2.在以下现象中,

  ① 温度计中,液柱的上升或下降; ② 打气筒打气时,活塞的运动;

  ③ 钟摆的摆动; ④ 传送带上,瓶装饮料的移动

  属于平移的是( )

  (A)① ,② (B)①, ③ (C)②, ③ (D)② ,④

  3. 将长度为5cm 的线段向上平移10cm所得线段长度是( )

  (A)10cm (B)5c m (C)0cm (D)无法确定

  4. 如图可以看作正△OAB绕点O通过( )旋转 所得到的

  A.3次 B.4次 C.5次 D.6次

  5.下列运动是属于旋转的是( )

  A.滾动过程中的篮球的滚动 B.钟表的钟摆的摆动

  C.气球升空的运动 D.一个图形沿某直线 对折过程

  6.ABC是直角三角形,如图(a),先将它以AB为对称轴作出它的轴对称图形,然后再平移

  得 到的图形应该是( );

  (a) A B C D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而旋转则改

  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B.平移和旋转的共同点是改变图形的位置

  C.图形可以向某方向平移一定距离,也可以向某方向旋转一定 距离

  D.由平移得到的图形也一定可由旋转得到

  8.将图形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0后的 图形是( )

  A B C D

  9. 下列图形中只能用其中一部分平移可以得到的是 ( ).

  (A) (B) (C) (D)

  10. 下列标志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

  (A) (B) (C) (D)

  11. 如图1,四边形EFGH是由四边形ABCD平移得到的,

  已知,AD=5,B=7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FG=5, G=70 (B)EH=5, F=70

  (C)EF=5,F=70 (D) EF=5,E=70

  12. 如图3,△OAB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到△OCD的位置,

  已知AOB=45,则AOD的度数为( ).

  (A)55(B)45(C)40(D)35

  13. 同学们曾玩过万花筒,它是由三块等宽等长的玻璃

  片围成的.如图是看到的万花筒的一个图案,如图3中

  所有小三角形均是全等的等边三角形,其中的菱形

  AEFG可以看成是把菱形ABCD以A为中心( ).

  (A)顺时针旋转60得到 (B)逆时针旋转60得到

  (C)顺时针旋转120得到 (D)逆时针旋转120得到

  14. 如图,甲图案变成乙图案,既能用平移,又能用旋转的是( ).

  15. 下列图形中,绕某个点旋转180能与自身重合的图形有 ( ).

  (1)正方形;(2)等边三角形;(3)长方形;(4)角;(5)平行四边形;(6)圆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16. 如图4, △ABC沿直角边BC所在直线向右平移到

  △DEF,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

  (A)BE=EC (B)BC=EF (C)AC=DF(D)△ABC≌△DEF

  二、填空题.

  1.平移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决定。

  2.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 和 ,只改变图形的 。

  3.钟表的分针匀速旋转一周需要60分,它的旋转中心是_______,经过20分,分针旋转________度。

  4.如图四边形ABCD是旋转对称图形,点__________是旋转中心,旋转了_________度后能与自身重合,则AD=____ ______,AO=__________,BO =_____________。

  5.△ 是△ 平移后得到的三角形,则△ ≌△ ,理由是

  6.△ABC和△DCE是等边三角形,则在此图中,△ACE绕着c点 旋转 度可得到△BCD.

  7. 如图,四边形AOBC,它绕 着O点 旋转到四边形DOEF位置,在这个旋转过程中:旋转中心是_________,旋转角是_________经过旋转点 A转到__________,点C转到__________,点B转到__________线段OA与线段________ ,线段OB与线段_ _______,线段BC与线段________是对应线段。四边形OACB与四边形ODFE的形状、大小______________。

  8.如图,图案绕中心旋转_______度(填最小度数) 次和原来图案互相重合.

  9. 如图7,已知面积为1的正方形 的对角线相交于点 ,过点 任作

  一条直线分别交 于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10. 如图9,P是正方形ABCD内一点,将△ABP绕点B顺时针方向旋

  转一定的角度后能与△CB 重合.若PB=3,则P = .

  三、解答题

  1.如图,经过平移,△ABC的顶点A移

  到了点D,请作出平移后的三角形。

  2.如图,把 绕B点逆时针方向旋转30后,

  画出旋转后的三角形。

  3.在下图中,将大写字母E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90后,再向左平移4个格,请作出最后得到的图案.

  4.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CD在正方形ECGF的边CE上,连接BE、DG。

  (1)观察猜想BE与DG之间的大小关系,并证明;

  (2)图中是否存在通过旋转能够互相重合的两个三角形?若存在,

  请说出旋转过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5.如图, ABC中, BAC= ,以BC为边向外作等边 BCD,把 ABD绕着点D按

  顺时针方向向旋转 得到 ECD的位置。若AB=3,AC=2,求 BAD的度数和线段AD

  的长度。(A、C、E在同一直线上)

  6如图,四边形ABCD的BAD=C=90,AB=AD,AEBC于E, 旋转后能与 重合。

  (1)旋转中心是哪一点? (2)旋转了多少度? (3)若AE =5㎝,求四边形AECF的面积。

  7.如图,梯形ABCD的周长为30cm,AD∥BC ,现将DC平移到AE处,AD=5cm ,求 ABE有周长。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4

  教学目标:

  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推导和应用,使学生初步理解特殊到般再到特殊的认知规律.

  教学重点与难点:

  正确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以及适用范围.

  教学过程:

  一、回顾幂的相关知识

  an的意义:an表示n个a相乘,我们把这种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a叫做底数,n是指数.

  二、创设情境,感觉新知

  问题:一种电子计算机每秒可进行1012次运算,它工作103秒可进行多少次运算?

  学生分析,总结结果

  1012×103=()×(10×10×10)==1015.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1012、103这两个因数是同底数幂的形式,所以我们把像1012×103的运算叫做同底数幂的乘法.根据实际需要,我们有必要研究和学习这样的运算──同底数幂的乘法.

  学生动手:

  计算下列各式:(1)25×22(2)a3·a2(3)5m·5n(m、n都是正整数)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计算前后底数和指数的关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得到结论:

  (1)特点:这三个式子都是底数相同的幂相乘.相乘结果的底数与原来底数相同,指数是原来两个幂的指数的和.

  (2)一般性结论:am·an表示同底数幂的乘法.根据幂的意义可得:

  am·an=()·()=()=am+n

  am·an=am+n(m、n都是正整数),即为: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三、小结:

  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运算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注意两点:

  一是必须是同底数幂的乘法才能运用这个性质;

  二是运用这个性质计算时一定是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am·an=am+n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

  《正方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⑴学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它的特殊的性质和判定。

  ⑵前面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类比他们的性质与判断,有利于对正方形的研究。

  ⑶对本节的学习,继续培养学生分类研究的思想,并且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类比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梳理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学生分析

  ⑴学生在小学初步认识了正方形,并且本节课之前,学生又学习了几种平行四边形,已经具备了观察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经验与知识基础。

  ⑵学生在上几节已有了推理的经历,但是对于证明,学生的思维能力还不成熟,有待于提高。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了解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掌握它的性质和判定,会利用性质与判定进行简单的说理。

  ⑵过程与方法:通过类比前边的四边形的研究,探索并归纳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通过运用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中体会正方形的完美性,通过活动获得成功的喜悦与自信。

  重点:掌握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并进行简单的推理。

  难点:探索正方形的判定,发展学生的推理能

  教学方法:类比与探究

  教具准备:可以活动的四边形模型。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本课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知识的前后联系

  《中心对称图形》是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三章第二单元第二节课的内容。本节教材属于图形变换的内容,是在学习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旋转和中心对称”后的一种对称图形,因此涉及归纳、类比等思想方法,对激发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3.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重点分析体现新课程理念的特点

  本节课主要介绍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中心对称图形的识别、中心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的比较、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为使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我将通过:(1)例举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旋转对称图形引出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2)引导学生观察、猜想、实验、归纳、类比等方法探究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3)通过多媒体演示使学生对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有直观的表象。我认为这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的活动过程,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和学生建构知识的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二)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所在地区、学校及班级的特色

  我授课的班级是西安市阎良区振兴中学九年级一班,作为九年级的学生,在图形的对称方面已经积累一些经验,已经具有一定的观察、猜想、实验、归纳、类比等研究图形对称变换的能力;班级学生具有个性活泼,思维活跃,对各种事物充满好奇,学习情绪易于调动,学习积极性高的特点,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个体差异较大,并且班级中已出现分化现象。

  2.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班级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5岁到17岁间。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表现欲望较为强烈,喜好发表个人见解并且具有一定的合作交流、共同探讨的意识与经验,因此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中,适当地创设一些具有一定思维深度的问题,加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紧密结合,促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更多地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学习思考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建立联系

  【教师活动

  问题设置:①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各有哪些性质?

  ②()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的四边形是矩形。()的'四边形是菱形。

  【学生活动

  学生回忆,并举手回答,对于填空题,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说出更多的答案。

  【教师活动

  评析学生的结果,给予表扬。

  总结性质从边角对角线考虑,在填空时也考虑这几方面之外,还应该考虑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演示平行四边形变为矩形菱形的过程。

  二:动手操作,探索发现

  活动一:拿出一张矩形纸片,拉起一角,使其宽AB落在长AD边上,如下图所示,沿着B′E剪下,能得到什么图形?

  【学生活动

  学生拿出自备矩形纸片,动手操作,不难发现它是正方形。

  设置问题:①什么是正方形?

  观察发现,从活动中体会。

  【教师活动】:演示矩形变为正方形的过程,菱形变为正方形的过程。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变化过程,思考之间的联系,举手回答设置问题。

  设置问题②正方形是矩形吗,是菱形吗?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分组回答。

  【教师活动】

  总结板书:㈠(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设置问题③正方形有那些性质?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举手抢答。

  【教师活动

  表扬学生发言,板书学生发现,㈡正方形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活动二:拿出活动一得到的正方形折一折,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有几条对称轴?

  学生活动

  折纸发现,说出自己的发现。得到正方形的又一性质。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

  教师活动

  演示从平行四边形变为正方形的过程,擦去板书㈠中的括号内容,出示一下问题:你还可以怎样填空?

  ()的菱形是正方形,()的矩形是正方形,()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学生活动

  小组充分交流,表达不同的意见。

  教师活动

  评析活动,总结发现:

  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矩形是正方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有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四边相等且有一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以上是正方形的判定方法。

  正方形是一个多么完美的平行四边形呀?大家互相说一说,它的完美体现在哪里?生活中有哪些利用正方形的例子?

  学生交流,感受正方形

  三,应用体验,推理证明。

  出示例一:正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AC,BD交与O,AB长4cm,求AC,AO长,及的度数。

  方法一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C=90°(正方形的四个角是直角)

  BC=AB=4cm(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45°(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底角是45°)

  ∴利用勾股定理可知,AC===4cm

  ∵AO=AC(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AO=×4=2cm

  方法二:证明△AO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得证。

  学生活动

  独立思考,写出推理过程,再进行小组讨论,并且各小组指派代表写在黑板上,共同交流。

  教师活动

  总结解题方法,从正方形的性质全面考虑,准确利用条件,减少麻烦。评析解题步骤,表扬突出学生。

  出示例二:在正方形ABCD中,E、F、G、H分别在它的四条边上,且AE=BF=CG=DH,四边形EFGH是什么特殊的四边形,你是如何判断的?

  学生活动

  小组交流,分析题意,整理思路,指名口答。

  教师活动

  说明思路,从已知出发或者从已有的判定加以选择。

  四,归纳新知,梳理知识。

  这一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举手谈论自己的收获。

  请把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分别填写在下图的ABCDC处,说明它们的关系。

  发表评论

  教学目标:

  情意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

  能力目标:能利用等腰梯形的性质解简单的几何计算、证明题;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

  认知目标:了解梯形的概念及其分类;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等腰梯形性质的探索;

  难点:梯形中辅助线的添加。

  教学课件:PowerPoint演示文稿

  教学方法:启发法、

  学习方法:讨论法、合作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片,说出每辆汽车车窗形状(投影)

  2、板书课题:5梯形

  3、练习:下列图形中哪些图形是梯形?(投影)

  结梯形概念:只有4、总结梯形概念:一组对边平行另以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

  5、指出图形中各部位的名称:上底、下底、腰、高、对角线。(投影)

  6、特殊梯形的分类:(投影)

  (二)等腰梯形性质的探究

  【探究性质一】

  思考:在等腰梯形中,如果将一腰AB沿AD的方向平移到DE的位置,那么所得的△DEC是怎样的三角形?(投影)

  猜想:由此你能得到等腰梯形的内角有什么样的性质?(学生操作、讨论、作答)

  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求证:∠B=∠C

  想一想:等腰梯形ABCD中,∠A与∠D是否相等?为什么?

  等腰梯形性质:等腰梯形的同一条底边上的两个内角相等。

  【操练】

  (1)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B=60o,BC=10cm,AD=4cm,则腰AB=cm。(投影)

  (2)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DE∥AC,交BC的延长线于点E,CA平分∠BCD,求证:∠B=2∠E.(投影)

  【探究性质二】

  如果连接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图中有哪几对全等三角形?哪些线段相等?(学生操作、讨论、作答)

  如上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AC、BD相交于O,求证:AC=BD。(投影)

  等腰梯形性质: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探究性质三】

  问题一:延长等腰梯形的两腰,哪些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为什么?对称轴呢?(学生操作、作答)

  问题二:等腰梯是否轴对称图形?为什么?对称轴是什么?(重点讨论)

  等腰梯形性质:同以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对角线相等

  (三)质疑反思、小结

  让学生回顾本课教学内容,并提出尚存问题;

  学生小结,教师视具体情况给予提示:性质(从边、角、对角线、对称性等角度总结)、解题方法(化梯形问题为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问题)、梯形中辅助线的添加方法。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23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篇12-23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篇)01-13

幼小衔接数学上册教案12-15

八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总结11-22

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01-31

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12-07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1-22

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