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教案大全>《《论读书》教案

《论读书》教案

时间:2023-03-18 18:29:08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论读书》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读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论读书》教案

《论读书》教案1

  设计理念:

  1、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同时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共同进步。

  2、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鼓励每一个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

  3、摆正教师作为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这一角色,组织好阅读活动,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

  4、强调积累和良好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形成一种自觉的读书理念。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求异思维能力,张扬学生个性。

  2、引导学生积累、感受、体验语言意韵美,学会读书。

  3、了解文章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积累、赏析、体验语言美感。

  2、自主、感悟,体验读书的快乐。

  3、合作、探究,体验发现的快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感受读书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品质,陶冶高尚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品味语言,积累语言。

  难点:引导学生树立一种主动积极课外读书的理念。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让学生自主查阅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名人故事和培根其人其事。

  教师准备:以powerpoint为平台制作课件

  教学时间安排:

  一课时(先指导学生预习)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课前播放儿歌《读书好》)唤发学生有关读书的情感体念。引问:说起读书,你有哪些感想急于告诉其他同学呢?(学生谈感受)读书这一话题是我们谈论得最多的了,因为我们就是伴着馥郁的书香一天天成长的。读书让我们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取得了进步。那么,我们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读书?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读书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论读书》,与英国杰出的哲学家培根进行一次“读书”的对话。(屏幕显示:课文题目、作者)

  现在请大家搜寻一下自己的记忆库,还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或名人故事。(学生交流)同学们的积累真丰富!

  二、整体感知

  师:请大家先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认真地读课文,看看作者围绕着“读书”,作了哪几个方面的论述?(师生交流)明确:(1)是论述读书的正确目的的;(2)是论述读书的方法的;(3)是论述读书的作用的。(板书:谈读书目的方法作用)时间3分钟

  引问:(1)文中提到的正确的读书目的是什么?(2)论述了哪些读书方法?(3)读书的作用具体有哪几点?(师生交流,之后多媒体呈现。)时间5分钟

  三、品读欣赏

  师:培根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文章富有诗意。雪莱曾赞叹说:“培

  根勋爵是一位诗人。”接下来,我们将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再次感受其语言的韵味和深刻。(生再读)读的时候,请拿起笔来,把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勾画出来。(屏幕显示:勾画关键句)提示一下,在议论文中,哪些是关键句呢?能表明作者观点的,能给我们以启迪的,或者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的,等等,都可以称之为关键句。好,请大家自由地读起来。(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关键句。师巡视,个别指导。)时间4分钟

  师引问:你勾画出了哪些关键语句。先自主解读(在文字下写批注)再合作交流。交流可以使用“诵读式点评”的方式。即先朗读你所点评的读书名言,然后说说你的点评。(建议:用“我喜欢一句,因为。”的句式说话。点评的角度自主确定,可以挖掘句子思想内涵,可以赏析修辞手法,也可以涉及谴词造句,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阐述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或以其作论点说一段话)。

  明确:学生有可能勾画的语句有:

  (1)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2)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

  (3)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

  师:同学们找得很好。老师也把自己喜欢的语句摘录了出来,其实和大家摘录的差不多。(屏幕显示上面几个句子)来,我们先一起把这些关键句读一读。(生齐读)这些关键句都蕴涵着一定的哲理。(总结文句的美点)时间6分钟。

  四、文本延伸、挖掘价值

  1、分小组讨论有关自己读书的经验与体会。(多媒体展示一些相关的读书材料)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读书的价值,提高阅读量。时间机动,5分钟左右

  2、讨论第二个话题:读书还是读图?(交流后老师帮助总结)引导学生明白合理有效的读书方式,确立读书理念。时间机动,5分钟左右

  五、合作积累

  师:文章中,作者妙语连珠,格言迭出,堪称一本读书名言集锦。这些句子透露出作者冷静而透彻的思考,具有美感。所以,大家把文章中的精美句子可以编写《读书资料卡片》。

  (屏幕显示:编写《读书资料卡片》(学生小组合作编写《读书资料卡片》,教师巡回参与)

  师生口头交流一下学习成果。(学生交流,教师适时引导评价、激励并注意指导)

  六、结束语

  师:同学们的交流非常精彩,都是读书的独特感悟与经验之谈。老师感觉,大家确实是用心读书,善于读书的人。请大家下课后把这些名言写进自己的《读书名言精评》,再为这本集子写上前言和后记,并设计一个封面,在班上展出。最后,我把学者王国维的一段话转送给同学们,一起共勉:古今读书成大事者必经三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论读书》教案2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能力。

  2、理解本文的读书观,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读书习惯。

  3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难点: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学习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时数:

  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书吗?你读过那些书?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

  你能说出几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读书的趣事吗?

  (1)名言警句:

  腹有诗书气自华

  好(hǎo)读书时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书时不好(hǎo)读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名人论读书: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李清照的读书方法:兴味到时拿起书就读。

  朱熹谈读书时要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英: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

  一面帮着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会沉没在这片烂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苏:高尔基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瑞士:凯勒

  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之高尚。

  ——皮果夫

  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那样,可能会把你戕害。 ——英:菲尔丁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

  ——德:马克思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德:歌德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宋:苏轼

  (3)名人读书的趣事:

  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

  列宁读书趣闻

  马克思读书趣闻

  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囊莹映雪、凿壁偷光的刻苦读书。

  二、简介作者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三、指导学生通读全文,把握内容

  1、读一读,记一记:

  怡情、傅彩、藻饰、矫情、诘难、寻章摘句、咀嚼、狡黠、伦理

  味同嚼蜡、滞碍、睾、阐证、吹毛求疵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明确:这篇随笔写法不同一般,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

  3、理解文章内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

  提示:要理清作者的思路,运用学过的知识归纳、总结。

  明确:文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去理解: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学生集体回答)

  重点阐述了读书的好处。

  (2)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

  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

  (学生通过看书迅速作答)

  (3)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

  (4)提问体会句子含义及作用。

  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运用的是排比说理。

  (5)提问体会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体会:

  培根在其作品中往往采用这种手法,显出其文笔老练,说理透彻。又如:“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声名犹如大河,空虚无物者浮,实学有才者沉。”……

  这种比喻的运用,使其文章更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

  阐述读书的方法。

  (1)本层第一句,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这一句指出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公限于文字推求。

  延伸: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

  (2)对不同的书,作者又主张怎样?

  明确:学生找出语句,明确作者主张采用的不同的读书方法。

  (3)找出文中作者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的那些句子。

  明确:

  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

  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分两个小层理解:

  (1)作者在这一层举了一系列的例子,目的是论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体会其说理方法。

  明确:排比说理、归纳说理。(正面指出)

  (2)作者进一步指出,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就像身体百病,可以用运动驱除一样。(反面指出)

  论证方法: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四、学习论证方式

  象这种论证方式,叫做立论。所谓立论,就是正面提出观点,逐层论证。《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和《要有格物致知精神》都是这类文章。与之相对应的一种论证方式,叫做驳论,即先树立批驳的靶子,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阐述自己的主张。我们即将学习的《不求甚解》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都是驳论文,区分的关键就看在文章的'开头是否有一个作为靶子的错误观点。

  五、品味文章语言

  黑格尔说过:“他(培根)的著作虽然充满着最美妙、最聪明的言论,但是要理解其中的智慧,通常只需付出很少的理性努力,因此他的话常常被人拿着当作格言。”英国文学家雪莱也说:“他的文字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以动人的美感,他的论述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

  下面,就请同学们将你最喜欢的句子大声地读给大家听。

  六、体验反思

  对作者的读书观,你是怎么来评价的呢?你对读书有什么看法呢?请大家各抒己见。

  七、布置练习

  1、把《谈读书》中的有关“读书”方面名言警句摘抄下来,扩大写作素材库,积累写作经验。

  2、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句读书名言?请以它作论点,给它配上几个论据,写成一篇300多字的议论文。

《论读书》教案3

  第2课

  教学目的:①培养学生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能力。

  ②自主、合作、探究中理解本文的读书观。

  ③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体会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体会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的作用。

  学难点:体会本文语言的精炼及作用。

  第1课时

  教具准备:幻灯片、幻灯投影仪、电脑

  作业:见自测

  板书设计

  略

  时间教学过程

  一、导向:

  1、导语: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你喜欢读那些书,说说喜欢的理由?

  学生各抒己见,发表看法。(调动激情,有感而发,有话可说。)

  2、揭示目标:

  ①培养学生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能力。

  ②自主、合作、探究中理解本文的读书观。

  ③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读书习惯。

  二、自学:

  1、自读课文后,把文中不认识的字写在黑板的左边,认识的同学就把拼音注上去。

  略

  2、积累下列词语:

  ①弛惰②挑剔③狡黠④装潢⑤烦琐⑥蒸馏⑦消遣⑧运筹⑨⑩

  3、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简介: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背景资料:略

  4、感知内容:

  ①分小组讨论、分析,形成集体意见,选代表发言。谈谈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

  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方法读书的作用

  ②文章怎样分为三个层次进行论述的?

  第一层:(1-6自然段)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第二层:(7-10自然段)阐述读书的方法。

  第三层:(11-12自然段)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三、讨论:

  小组合作探究

  过程:学生先独立选择探究品味点,思考批注,然后男女生分两组,比一比看那组找的准,分析透彻。

  1、“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使人……”是分述,后面的“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是在分述的基础上归纳的结论。这种论证方法,通过叫做归纳论证。同时也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式。这样写,增强了论述的气势,使人强烈地感受到知识对于人的作用,从而有力地论证了“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的论点。

  2、“求知可以改进人性,而实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这一段以未经人工培育的“野生的花草”比喻“人的天性”,以对于野花草的“修剪移栽”比喻人的“求知学习”,两个比喻句配合得恰当而巧妙。“野生的花草”经过“修剪移栽”能花繁叶茂,“人的天性”通过“求知学习”能改进完善。运用这两句比喻是为了论证“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这个论点。用比喻的写法,就把比较抽象的道理,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易于人们感知、理解。

  3、黑格尔说过:“他(培根)的著作虽然充满着最美妙、最聪明的言论,但是要理解其中的智慧,通常只需付出很少的理性努力,因此他的话常常被人拿着当作格言。”请同学们将你最喜欢的句子大声地读给大家听。

  四、质疑:

  再读课文,自由设置疑问,师生共同探究,合作解决。

  五、自测:

  1、对作者的读书观,你是怎么来评价的呢?你对读书有什么看法呢?你最喜欢文中哪一句读书名言?请任选论点,配上适当论据,写成一篇100多字的小议论文。

  2、你能说出你搜集到的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读书的趣事吗?

  (1)名言警句:

  腹有诗书气自华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到用时方恨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名人论读书: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李清照的读书方法:兴味到时拿起书就读。

  朱熹谈读书时要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英】莎士比亚

  (3)名人读书的趣事:

  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列宁读书趣闻马克思读书趣闻

  古人头悬梁锥刺股、囊莹映雪、凿壁偷光的刻苦读书。

  六、自结:

  学习本课时你有什么收获?学习本文你有什么收获?

  写作特点

  1.文章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即设立比喻论述某种道理。例如第四段用“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一组比喻来论证“求知可以改进人的人性”的论点。这样写,使论述的道理通俗易懂,语言表达具体生动。

  2.本文还运用了归纳论证的方法:第十一段先列举六门具体学科的作用:“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最后引用一句名言归纳出论点:“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由于前面列举的内容丰富翔实,最后得出的论断就令人信服。

  3.本文还多处运用了排比论述的写法,例如第二段:“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饰。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才干。”第九段:“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敏,写作能使人精确。”

  七、教后记:

  这是培根的著名随笔,见解深刻。对于仅接触过两篇小议论文的初一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在教学中应注意到这一点,从实际出发,边梳理议论文的知识边适当点拨,让学生尽可能地有所收获。优点是把先进的教学方式引进课堂,学生团结合作、自主探究,兴趣高涨,听、说、读、写四种能力都得到了训练。不足之处学生对议论文知识比较生疏,在农村的孩子来说网络搜寻资料还是一个未知区域,教师得做适当补充。

【《论读书》教案】相关文章:

《论美》教案03-13

《论教养》教案03-14

孔孟论学习的教案02-25

《论美》教案11篇03-13

曹操煮酒论英雄教案02-22

六国论教案07-26

六国论教案15篇04-01

读书杂谈教案02-24

钟楼读书教案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