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教案

时间:2023-03-26 08:13:49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第九课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第九课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九课教案

  第九课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教养方面::巧妙运用橡皮泥,运用多种制作方法把自己喜爱的食品表现出来。

  2、教育方面:了解美食文化,培养热爱劳动、珍惜食物的良好生活习惯和热爱家乡、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情感。

  3、发展方面:感受食品艺术之美,探索了解美食的相关知识,学习欣赏食品的方法。

  4、拓展发面:渗透从小树立爱护大自然的每一片绿色的环保意识。

  重点:运用多种制作方法把自己喜爱的`食品表现出来。

  难点:能制作出丰富的美食。

  教具:食品图片及美食录像、厨师帽。

  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1、欣赏观察,激发兴趣

  提问:如果你是一名厨师你想做一道什么菜?引导学生回忆想象并说出自 己喜爱食品的形色香味等基本特征,了解食品的名字的寓意。

  二、发挥主体

  1、欣赏观察屏幕展示的各式食品图片,学习欣赏美食的方法。

  2、欣赏手工食品的形色摆放的美感。

  3、展示教师示范制作“食品”过程。引导思考:你可以橡皮泥制作什么“食品”

  4、小组分工合作,以小小美食店引导,设店长小厨师,播放音乐开始愉快的美食制作活动。

  三、发展主体

  1、 了解我国民族传统节日及相关美食文化。回忆思考: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有什么美食?

  2、 各小组根据多种美食主题命名选择其中一项进行构思设计,各组员自由选择某一类进行创作活动。

  四、课外延伸

  1、师问:我们的食物大部分都来自于大自然,那么大自然的每一片绿色要靠我们怎样去保护呢?

  2、生各抒己见(渗透保护大自然每一篇绿色的环保意识。)

  教学总结:

  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神气的小厨师”表演,针对各小组的食品的情况

  进行小组自评互评,评价引导:形色、事物拼盘的摆放是否美观?是否有创意。

  2、思考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到了什么?了解了哪些内容?学到了哪些内容?学到了哪些探索了解美食的相关知识识技能?探索了哪些地方的饮食文化?

  第九课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客观地分析挫折和逆境,理解挫折对人生的影响的两重性,帮助学生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设计活动,在活动参与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用辩证的方法分析挫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正确分析自己人生道路上遇到的各种挫折,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养成勇于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优良品质。

  【教学重点】人生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战胜挫折的方法。

  【教学难点】

  挫折对人生的影响。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课前将学生分成小组,准备心理游戏《蛋的进化》。

  导入:游戏体验,感受挫折

  游戏规则:同学两人一组通过“锤子剪刀布”决定输赢。输的趴在位上,你的身份还是未孵化的蛋,赢的站起来进化成小鸡,小鸡和小鸡再决输赢。输的退化为蛋,坐下,赢的进化为小鸟。小鸟飞到前面来,再决胜负。依此类推,四局全赢的'进化为人。

  学生按照规则做游戏谈感受。

  教师归纳:我们从游戏中体验到,人的一生,总是难免有浮沉,不会永远如旭日东升,也不会永远痛苦潦倒。人生难免有挫折,我们应该学会正确对待挫折,找到战胜挫折的方法,增强生命的韧性。

  环节一:畅所欲言直面挫折

  【设问】1.你印象有哪些不愉快的事件?(启发学生谈一谈)

  学生结合自己生活中的实际回答。

  2.你面对挫折会怎么办?(填写书本106页探究与分享)

  教师归纳:生活中难免会有挫折,有人面对挫折越挫越勇,有人经受不住,意志消沉。

  【设问】辩一辩,赛一赛。“挫折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正方同学:挫折是好事

  反方同学:挫折是坏事

  正方同学观点:挫折是好事。挫折能磨炼意志,使人变得更坚强;挫折能激发人的斗志,使人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吃一堑,长一智”,挫折能使人变得更加聪明,人们正是在不断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过程中取得成功与进步的,挫折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所以挫折是好事。

  反方同学观点:挫折是坏事。挫折往往会给人带来痛苦、压力和打击,使人们的愿望难以实现,使人急躁、烦闷、不安。挫折会消磨人的斗志,使人一蹶不振,甚至失去生活的信心,所以挫折是坏事。

  教师归纳:挫折既是坏事也是好事。挫折是一把双刃剑,具有双重影响。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冷静分析,努力寻求克服挫折的时机和良策,挫折就会成为人生的经验和财富,就会变成好事,成为我们走向成功的铺路石。

  环节二:挫折也是一种美丽

  播放视频《鹰之重生》,学生观看视频谈感受。

  教师归纳: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习鹰的勇于拼搏敢于挑战的精神。其实,每一次挫折都是浴火重生的过程。要想感受挫折后的美丽,需要我们有战胜挫折的方法。

  环节三:战胜挫折,增强生命韧劲,我有办法

  根据课前调查,教师将学生提到的共性问题进行归纳整理,课上进行交流。

  【设问】我遇到这样的问题是怎么做的?

  ①考试时,分数不理想,心里很烦

  ②作业没有做好,受到老师批评

  ③体委职务被老师撤掉了

  ④英语单词总是记不住

  ⑤父母误会我,朋友背叛我,我很烦

  ⑥身材被人歧视

  学生活动:小组分析、交流,找出战胜这些挫折的方法。

  教师出示:战胜挫折听听专家怎样说

  受挫折时,去音乐厅欣赏音乐,让心情平静下来,使自己重树信心──冷静对待

  受挫折时,找个宁静的地方,大声叫喊,尽情发泄,使情绪得到调整──自我疏导

  受挫折时,找自己信任的人去倾诉痛苦──请求帮助

  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从而体会别人的情绪和思想──心理换位

  受挫折时,去找一项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把自己的精力全部转移到新的活动中──精神升华

  在学生回答和专家“支招”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出战胜挫折,增强生命韧劲的方法。

  战胜挫折,增强生命韧劲之我们的办法

  1. 欣赏和培养幽默感,自我疏导

  2. 和自己信任的人谈一谈,学会请求帮助。

  3. 培养某方面的兴趣,实现精神升华。

  4. 增强勇气和磨练意志,学会乐观接受最糟的结果,冷静对待,等等

  环节四:满满正能量,你我共分享。

  【设问】课前,同学们每人收集了一句名人名言和历史上一个英雄模范人物、先进人物战胜挫折,自强不息的事迹,下面我们一起交流共享。

  活动要求:6人小组内短暂交流,每组选出最受欢迎的故事班级展示。(可通过ppt形式展示)

  学生活动,展示同学收集的名人名言和人物故事。

  环节五:学以致用,自我激励。

  教师活动:人的一生将面临很多的挫折,请同学们绘制出自己抗挫折经历图表,对本节课内容课下延伸,不断增长智慧的过程。

  学生完成图表

  受挫事件 你将怎样战胜挫折 最终结果

  环节六:本课小结,教师寄语

  本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如何正确看待挫折以及战胜挫折,增强生命韧性的方法。面对挫折,我们应该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意志,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战胜挫折,增强生命的韧劲。

  板书设计:

  第九课教案 篇3

  一、导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祁黄羊是一个一心为国、做事出以公心的人。

  4.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段落。

  二、导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难点:理解祁黄羊是一个一心为国、做事出以公心的人。

  三、突破措施:

  1.小组成员在多次朗读的基础上互相复述课文

  2.小组交流讨论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四、导学过程:

  1.预习学案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解(jiǎn xiè)狐 召(zhāo zhào)开 落(lào lu là)下毛病

  压(yà yā)根儿 兴(xīng xìng)亡 上当(dàng dāng)

  (2)看拼音,写汉字。

  jìn shì jiàn bì

  ( )级 合( ) 推( ) 躲( )

  ( )步 表( ) 看( ) 关( )

  ( )力 解( ) 宝( ) 隐( )

  ( )止 教( ) 修( ) 墙( )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慎重( )( ) 准许( )( )

  强大( )( ) 郑重( )( )

  2.导学案

  (1)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块来学习一节新课《祁黄羊》,这是一篇根据《左传》改写的历史故事。

  出示课题:9 祁黄羊

  (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①自学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感悟: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②学生开火车读课文,小组讨论并回答文章的主要内容,师总结。

  ③自学生字词。出示生字词,明确自学要求:记住字音;认清字形;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④检查自学效果。交流:你认为哪些字读的时候要注意?指名读,齐读;交流:你认为哪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

  ⑤你理解了哪些词,还有哪些不理解的?

  (3)自主阅读、合作探究

  ①同桌合作学习,边读课文边感受祁黄羊做事出以公心,行事光明磊落的品行。

  ②小组交流:

  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段落,为什么?

  祁黄羊为什么举荐仇人和亲人?

  祁黄羊为什么不先举荐自己的儿子祁午来接替他呢?

  ③师生交流

  从第四段中“想了想”、“郑重”可以看出什么?从第九段中“只有”、“想了想”、“又郑重”这些词语中你又能感悟到什么?

  悼公为什么对祁黄羊举荐解狐深感意外?这表现了祁黄羊怎样的品德?

  第十段中两处对悼公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有什么含义?这句评价表达了人们对祁黄羊怎样的感情?

  教师随着学生的交流加以点拨,指导朗读,进行理解。

  (4)总结提高

  课文以简练的笔触、生动的语言讲述了祁黄羊让位荐贤的事,表现了他“外举不必仇,内举不避亲”的思想境界,塑造了一个做事出以公心,行事光明磊落的人物形象。

  五、课堂检测:

  1.将括号里能跟前后词搭配的词语用横线画出来

  工作(负责 责任) 职责(重大 严重)

  (感到 感动)意外 (举荐 举动)能人

  军事(才能 本能 ) (练习 训练)军队

  2.根据括号里的提示,照样子分别写两组这样的词

  (1) 举荐——荐举(意思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鸡蛋——蛋鸡(意思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外拓展:

  1.填一填

  祁黄羊举荐解狐,晋悼公深感意外,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祁黄羊举荐祁午,晋悼公十分惊讶,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晋悼公称赞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见,祁黄羊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2.解狐和祁午听到祁黄羊的举荐,他们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

  第二课时

  课堂检测

  1.按要求写句子。

  在多年的征战中,祁黄羊的`腿脚落下了毛病,走路很不方便,便请求晋悼公准许他辞职。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祁黄羊辞职的原因:

  2.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A“我看解狐就很不错。”祁黄羊想了想,郑重地说。

  B“看来只有祁午才能担当此任了。” 祁黄羊想了想,又郑重地说。

  C“……我压根儿就没有去想他(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1)祁黄羊外举的是__________,内举的是__________。晋悼公对他的评价是_________ 。

  (2)从上面三句话中的几个“想”字,你体会到什么?

  二、主题丛书阅读

  1. 自读主题学习丛书《携情走千古》之“中华英才录”中的《魏征直言敢谏》、《司马光荐才》。

  2.交流阅读收获。

  3.我读丛书过程中又学到了哪些以大局为重的人物。

  4. 我积累了如下好词佳句。

  三、拓展作业

  1.画出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晋国(jin jing )落下了毛病(lao luo )

  统帅(shuai suai )兴亡(xing xing )

  解狐(xie jie )慎重(sheng shen )

  2.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推荐( ) 慎重( )

  才能( ) 重任( )

  3.按课文内容填空。

  悼公称赞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是指祁黄羊举荐了( )解狐和( )祁午,从此可以看出,祁黄羊做事确实是出以( ),为( )着想。

  四、板书设计:

  9祁黄羊

  因病辞职

  两度荐贤 出以公心、正直无私

  第九课教案 篇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准确体验0认识0,掌握0的写法。

  2.通过直尺图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数的顺序。

  3.使学生初次感知0的含义,正确地理解。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0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学具盒、直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0表示没有的含义。

  1.出示小猴正准备吃盘子里的2个桃子的投影片。

  投影片上有一只猴子,一个盘子放了两个桃子。(板书:2)

  小猴正准备干什么?(小猴正准备吃桃子。)

  2.出示小猴吃了一个桃子的投影片。

  图上小猴吃了几个桃子?盘子里还剩几个桃子?

  小猴吃了1个桃子,盘子里还剩1个桃子。(板书:1)

  3.出示小猴吃桃的第三幅影片。

  小猴又吃了几个桃子,盘子里还剩几个桃子?

  小猴又吃了1个桃子,盘子里一个桃子也没有了。(有的学生会说吃了0个桃子。)

  教师小结:盘子里一个桃子也没有,我们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板书:0)这个数字读作“0”,“0”表示没有。“0”和1、2、3、4、5一样,也是一个数。

  4.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0”的用法和含义。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0这个数字,比如:妈妈买了5个苹果,吃了5个,还剩0个。小华有了3支铅笔,用了3支,还剩0支。您们一定还会说出许多这样的例子。现在我们分小组讨论,看谁说得最好。讨论后,指明4~5人说说。

  二、教学0表示起点的含义

  1.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小直尺。

  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你们对0有了初步的`认识。0可以表示没有。0还可以表示什么呢?请大家拿出你的小直尺。看一看,0在什么位置?在这里还可以表示什么?

  2.出示直尺放大图。

  请大家看放大直尺图,0在这里表示一段也没有。它还可以表示起点。表示量东西从这里开始。

  这个0应排在谁的前面?为什么排在1的前面?(因为0是起点。)

  指名数直尺上的数:从0~5。齐读:0~5,5~0。

  三、教学0的书写

  教师边范写边说:写0时,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收笔都要相连,成椭圆行。(学生书空写0三遍,注意笔顺。学生在书上练习格描写0。)

  四、有关0的加、减法。

  1.一个数减去与它同样多的数。

  “我们已经知道了0是一个数,所以它也像其他数一样可以进行计算。下面我们就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

  小猴看见盘里有2个桃,他吃了一个,还剩几个?算式是:2-1

  吃2个呢?算式是:2-2=得几?为什么?

  看小鸟图列式计算。为什么?

  练习4-4=2-2=5-5=1-1=

  你有什么发现?一个数减去与它同样多的数得0。

  2.一个数加0。

  出示青蛙图。看图你知道了些什么?

  一共有几只青蛙?你怎么知道的?

  算式是:4+0=得几?为什么?

  练习2+0=3+0=5+0=

  从以上算式你知道了什么?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

  想一想0+4、0+3、0+5等于几?

  从这几道题中可以看出什么?(0加上一个数,还得那个数。)

  想一想0+0等于几?

  (3)一个数减去0。

  想一想5-0等于几?(……)

  5-0就是从5个东西里面去掉0个,也就是一个也没有去掉,所以还是5。

  板书:5-0=5

  4-0、3-0、2-0、l-0等于几?为什么?0-0等于几?

  五、小结

  我们这节课认识了数字0,知道了什么东西也没有就用0表示,0还可以表示起点。我们还学会了0的写法,要注意,写0的时候,要从上到下,从左向右,写得要圆滑,不能有棱角。最后我们学习了有关0的加、减法,知道了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一个数减去0也得原数。一个数减去与它同样多的数得0。

  六、课后小记:0的书写是一个难点,教学是要示范指导,学生有的写得很生硬,有的象画圈。

  第九课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房屋、桥梁结构中有“柱”和“梁”,梁比柱容易弯曲。

  增加梁的宽度可以增加抗弯曲能力,增加梁的厚度可以大大增加抗弯曲能力。

  过程与方法

  识别和控制变量,记录数据,分析数据并得出合理结论。

  用简单实验说明横截面为长方形的横梁为什么都是立着安放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大胆假设又能在实验中小心求证。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相同的卡纸粘贴而成),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铁垫圈、竹片或尺子。

  教师自己准备:有关的建筑图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新课

  在三年级时,我们研究过纸承受拉伸和弯曲的性能。说说纸承受弯曲的性能如何?

  (学生自由表述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1)图片导入了解:房子和桥梁都是依靠柱和梁支撑的。这要通过观察、比较最简单的房子和最简单的桥的结构特点来认识。用板凳来比喻柱和梁,用板凳来比喻房子和桥梁,学生就容易理解房子和桥梁结构的共同点了,因为它们在结构上都和板凳是类似的。

  (2)通过对比让学生认识到,柱子承受的压力是要把柱子压短、压碎,这当然是很不容易的。横梁承受的压力要把横梁压弯、压断,这就比较容易了。所以,研究横梁抗弯曲能力就很重要了。

  二、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

  在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中用得最多的就是纸,那么你们在学习中特意去留心纸的特性了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纸抗弯曲的能力与什么有关。

  1.、教师提出问题:

  薄的纸连自身重量都不能承受就弯曲了。那厚的纸呢?

  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加大纸的厚度,纸的抗变曲能力会怎样呢?(小黑板出示)

  2、通过同学的猜想会提出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加强引导,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影响弯曲的因素上

  3、针对学生的疑问教师指导学生制定实验计划与实施中注意的问题。

  (1) 注意实验应控制哪些量不变。

  (2) 怎样表示纸的抗弯曲能力的大小?

  4、并根据所得数据制成曲线图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本课时对学生实验技能的得要培养)

  5、最后得出结论:增加厚度可以明显地加强其承受重量的能力。

  三、平放还是立放。

  我们发现桥梁的横截面一般是什么样子的?观察桥梁是怎样安放的,通过今天的学习,请同学们说说这样安放的理由。并用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理由。

  四、课堂小结

  提问归纳本节课学习的要点,指名这生回答教师给予更正完善。

  【信息反馈】:

  《抵抗弯曲》是小学科学教科版教材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一课。这一课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探究活动。通过在不同厚度的纸上放垫圈,比较不同厚度的纸抗弯曲的能力。第二部分:研讨长方形截面的横梁平放好还是立放好。通过学习,学生认识到增加纸条厚度可以大大增加纸条的抗弯曲能力,并用推理的方法认识横梁立着安放的道理。学生在实验中逐步学会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和记录数据,运用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对现象作出合理解释。

  我认为上好这堂课的'关键在于让学生把握好控制变量。因此,在学生做实验之前,我就让学生讨论这个实验怎样做才能减少误差。经过讨论,学生会知道:纸放在两个盒子上面做成桥的样子,两个盒子之间的架空距离应保持不变;垫圈要放在不同厚度(宽度)纸的相同位置(纸的中间),最好把垫圈叠起来。学生的回答正是解决了控制变量的好办法(两个盒子之间的架空距离应保持不变;垫圈放在同一位置),控制量一定了,于是,我让学生分组实验。学生用三张不同(宽度)厚度的纸进行实验,边实验边观察记录。实验结束后,学生对记录的数据进行讨论分析并交流,不断追求实验的科学、严谨。最后,学生总结初步发现:纸的厚度增加,抗弯曲能力随之增强。

  在科学课上,应该把时间把发言权都交给学生,在他们那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学生会从完全不知道的问题中,慢慢的加剧自己的看法,得到你异想不到的结果。就这个非常的严谨,数据非常的明朗,让我认识了孩子们崭新的能力。

  第九课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本课从形式上分可分成欣赏和唱歌两个部分。欣赏曲子有两首。一首是管弦乐《火车波尔卡》,另一首是钢琴曲《捉迷藏》。教唱歌曲有两首。一首是《火车开啦》,一首是《躲猫猫》。从内容上看,歌曲《火车开啦》和管弦乐《火车波尔卡》都是以火车为题材的,而歌曲《躲猫猫》和钢琴曲《捉迷藏》是以儿童游戏为题材的。但不管怎么分,整课教材是以游戏贯穿始终的,充满了儿童天真、活泼的情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火车波尔卡》、《捉迷藏》感受音乐的鲜明形象,并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学习歌曲《火车开啦》、《躲猫猫》,通过游戏的形式,养成听音乐做动作的习惯。

  教学难点:根据音乐创编动作进行音乐游戏活动是教学的'难点。

  三、课时安排。

  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把该课划分为三课时。第一课时:表演《火车开啦》和欣赏《火车波尔卡》。第二课时:表演《躲猫猫》和欣赏《捉迷藏》。第三课时:复习以上内容进行创编与游戏活动。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听《火车波尔卡》,唱《火车开啦》等音乐活动,表达自己童年生活幸福欢乐的情绪。

  2、学习用欢乐活泼的情绪、轻巧的声音清晰、准确地演唱歌曲。并通过歌曲的游戏,养成听音乐做动作的习惯。

  3、能结合自己的感受填写节奏,并能整齐地读出三声部节奏。

  二、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随音乐《火车开啦》律动进教室,教师组织学生分成三组分别到杭州站、上海站、北京站入坐。

  (二)利用课件和玩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去过北京吗?到北京我们坐什么车去啊?(火车)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杭州火车站去坐火车。拿出火车玩具让学生观察并让学生进行开车演示,然后打开多媒体课件,播放火车启动、加速、到站的片断,让学生了解火车的汽笛声以及火车启动、慢跑到加速和有规律的快速运行,最后火车到站减速到停止的全过程,然后老师带着学生上火车,使学生进入到游戏的情境中去。

  《三》表演火车开啦

  1、老师提醒学生火车马上就要开啦,请学生坐好,播放《火车开啦》的录音,初步感受歌曲。

  2、通过按节奏读歌词等形式学唱歌词。

  3、听老师范唱,学生小声跟唱。等学生会唱后要指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轻巧的声音清晰、准确地演唱歌曲,并自编动作表演。

  四、欣赏《火车波尔卡》

  (一)聆听《火车波尔卡》

  1、初听音乐,让学生感受乐曲鲜明的形象,可提示“你想到了什么?”说说自己想像的事物。

  2、简介乐曲轶事,引导学生说说乐曲中描述的火车是怎样开动的。

  3、复听乐曲,让学生随意做动作感受。

  (二)编创与活动

  1、播放课件中火车开动的各种声响,让学生学学火车的叫声、大轮声和小轮声,并完成书本的填写。

  wu ———— wu ————

  honglong honglong __________ ____________

  kacha kacha ____________

  2、请三组同学分别模仿火车叫声、大轮声和小轮声。然后进行小组间的合作。

  两组间的合作:

  a、同时读出火车叫声和大轮声。

  b、同时读出大轮声和小轮声。

  三组间的合作:同时读出火车叫声、大轮声、小轮声。形成三声部的效果。

  3、根据节奏和强弱分组设计“火车开来,又开走了”的情景。

  4、编创开火车的游戏。

  用凳子安排好三个站点。小黑板上分别写上杭州站、上海站、北京站。选好火车司机,给他戴上司机帽。安排好第一批旅客。其余同学在各站点等车或送行。从杭州站出发到北京,一路上唱着歌,做着开火车的动作。每到一个站都有上车和下车的。送行的人拿着小旗挥舞着或拍着手唱着歌。到北京后模拟到天安门广场欢呼。然后换司机从北京站到杭州站。游戏可以反复进行,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参加游戏的机会。

  五、小结。

  开着火车出教室。

  第九课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通过理解诗歌的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3、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

  4、训练学生自学,互助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一、以文引诗、营造气氛。

  师:同学们,春回大地,春意盎然!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黄老师常常想起我学生时代,学过的一篇著名作家朱自清爷爷写的文章,叫《春》,写得非常美,我想背几句给你们听听,好不好?

  生:好!

  师: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腿脚,领着我们上前去。[幻灯片出示,配乐朗诵]

  师:写得美吗?

  生:美!

  师:你们想不想来读一读?

  生:想!

  师:好,春天……[师引读][幻灯片出示,配乐朗诵]

  二、初读感知,体会诗的音韵美

  师:这几句话,就是现代作家对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景象的赞美了。哪咱们来看看古人笔下的春天又是怎样的!,去感受南宋诗人朱熹写的《春日》。(课件出示古诗)

  师:请大家打开书,翻到第6页,请同学们自由的把这首诗读一读吧。

  生:好(学生自由读)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朗读水平展现在大家面前?

  生:想(抽生读)

  师:在朗读这首诗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联系自己以前读古诗的经验,说说怎样才能把古诗读好?

  生:(生发表意见,师课件出示要求)

  师: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把古诗读三遍,第一遍争取把字音读准,第二遍把它读通,第三遍按照一定的节奏朗读,读出这首诗的韵味来。

  (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相机正音)

  三、初步感知“春日”图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的眼前是怎样一幅春日图。

  生: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生自由发表见解)

  师:真美啊!你们初次接触就能有如此深刻的感受!请你们带着自己的感受去读一读这首诗吧!

  师:好,谁来把自己感受到的读一读?[屏幕出示插图与诗歌]抽生读

  师:读诗,首先要读题,请同学们大声的读。生齐读《春日》

  师:“春日”是什么意思呢?

  生:春天的日子里。

  师:说得真好!谁在春天的日子里到哪里干什么?

  生:南宋诗人朱熹在春日里游览,到泗水去游玩,看到无限的风光,万紫千红的春天。

  四、用心品味“春日”图

  师:是啊!这就是一幅多美的图画啊!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别看这首诗才短短的四句,但是如果你细细的品味,你会发现每一句都描绘了一幅美好生动的画面。下面请你们再读这首诗,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并且把你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同桌的伙伴。(学生自由读文后与同桌互相交流)

  师:你觉得这儿的景色怎么样?

  生:我觉得这儿的景色很美。师:美在哪里呢?

  生:美在有绿绿的草,粉红的桃花,

  师:你能带着这种感受再读这首诗吗?

  (生读)怎么样,带着这种感觉读是不一样的吧!

  师:读了诗歌,谁来说说这首诗中的哪句可以用来描绘这美丽的春日?

  生:万紫千红总是春,我们来看看这万紫千红的春天吧!(课件出示)

  师:你看到了什么景色?

  生:“万紫千红”都有哪些颜色?(生自由说)

  师:这么多颜色把春天打扮得五光十色,美不胜收,那这句诗该怎么读?

  生:把美丽的景色读出来!(抽生读)

  师:你好象把我们带入万紫千红的春天了![课件出示万紫千红总是春]

  谁再来试一试?

  师:我看到了百花争奇斗艳的春天。谁还来试一试?(抽生读)

  师:这真是一个姹紫嫣红的春天啊!

  师:大家一起来,把我们都领进万紫千红的春天吧!(生齐读)

  师:这万紫千红的景色带我们进入了美丽的春天,谁还能仿照这个句式说一说?

  生:百花盛开总是春生:五彩缤纷总是春生:

  师:请把你们想说的写下来。

  师:同学们的词汇可真丰富啊!但是你们发觉没有,你们不管换个什么词,都不如课本里的(万紫千红总是春)好!(原因万紫千红更能写出春天的'颜色多,春天的多姿多彩)

  听得出你们已经感受到春天的美了!哪谁来说说诗人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到这样的美景?

  生:天气晴朗的好日子来到山东的泗水,看到了无边的光景。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诗吧!(课件出示)

  师:是啊,诗人看到这样的景色不禁脱口而出(课件出示第二句诗)

  师:对啊,春天的景色就是很美,是吧!同学们练一练,你喜欢哪句诗,你就重点念好哪句!

  师:谁先来?你喜欢哪一句?生:胜日寻芳泗水滨,边风景一时新。

  师:谁接着来?

  师:我觉得你的“一时新”读得很好!什么是“一时新”(一时之间许多新奇秀丽的景色)春天到了,无边光景一时新,新在哪里呢?现在就和你的小伙伴说一说,把你想象到的景色和大家交流交流。

  师:谁来用这个句式把你看到的一时新说一说?

  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河水春风吹拂着平静的湖面边,一棵棵柳树摇着长辫子)

  师:这就是你脑海中的“一时新”,是吧!那你带着这轻轻的春风读读诗吧。生2:无边风景一时新。

  师:你简直把这个“一时新”读活了!谁还想说?(满上遍野绿草如茵,鸟语花香,果园里桃花、梨花争着开放,十分美丽。)

  师:他笑眯眯的,让人感觉春天真广阔呀!(新在燕子在蓝天上自由的飞翔,青蛙在池塘里快乐的歌唱)。

  生:无边风景一时新。

  师:好,请喜欢读这句话的孩子一起来!带着你的感受再读这句诗生:无边风景一时新。

  师:春光无处不在,当然随随便便就能找到它了,让我们读读这首诗吧!

  五、欣赏春色,激活情感。

  师:你们刚才描绘的春日,想不想亲眼看看啊!生:想!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看到高兴的时候,你可以交头接耳,可以指指点点,甚至还可以手舞足蹈,尽情地来表达我们的感受。

  师:美不美?生:美!让我们在这美丽的春色中一起读一读这首诗(配乐吟唱)

  六、内外结合,回归整体。

  师:看到同学们意犹未尽,那么让我们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或课外看到的描绘春天的诗文,通过朗诵来表达我们的感受,好不好?生:好!

  师:你想到哪一段,想到哪一首诗,就站起来!谁先来?

  师: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另外几首,请你选择喜欢的一首读一读,用心感受一番。

  师:对,就是春天,就是这神奇的大自然!是啊,同学们,不管是古代的诗人还是现代的作家,尽管他们写作的角度不同,语言的表达方式不一样,但是向我们描绘的春天都是这样的美丽,是这样吗?(是)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体会春天的美,好么?(生读《春日》这首诗)师:能背的同学,站起来背一下吧!(生背诵)

  七、学习迁移

  师:学完这首诗,黄老师有一个提议!你来设计课外练习,根据这首诗,把你看到的景色写下来,和大家分享你学诗歌的感受。好吗?

  生:好(生写看到的景色)

  板书:

  春日

  一时新

  万紫千红

  评析:

  黄老师执教的是宋代诗人朱熹写的《春日》,这是一首春游诗,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美景,表达了作者对万物复苏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来的喜悦。

  黄老师能吃透教材,很好地掌握了本课的重难点,并能在教学资源开发和整合上巧妙融合,令人瞩目。在“文”与“诗”整体整合的大框架中,又有机地兼容了诗与诗的整合、新学与明知的整合,联系自然,混若天成,可谓功夫独到,可算是一节比较成功的经典诗文示范课。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的品味。

  古诗具有精妙的语言、独特的韵味,深远的意境是“品”出来的。黄老师能抓住这首诗的“一时新”、“万紫千红”进行品味,引导学生想象春天新奇的景象,感悟“新”字用得精妙。又通过运用多媒体展示姹紫嫣红、多姿多彩的春天美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品味什么叫“万紫千红”,并理解了此时的诗人已完全被万紫千红的景色陶醉了,他从心底里发出“万紫千红的景色全是由春风吹来的”呀!,黄老师又让学生用“总是春”的句式进行仿说,来对比体会诗人用“万紫千红”这个词的贴切与精炼。

  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黄老师这节课的另一特色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她力求通过精美的春景图,音乐及导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边读边谈,黄老师还设计了“三读”;一读,读得字正腔圆;二读,读得画面跃然眼前,浮想联翩;三读,读得情趣盎然,激情勃发。通过这“三读”,再加上背景音乐的衬托、渲染,把学生引进诗人的情感当中,如临其境。当然,传统的古诗文学习强调多读多背,一些古诗文也只满足于学生的熟读成诵,而忽视学生的品读悟情。殊不知,诗中的“情”不完全是背出来的,应该是品出来的,只有学会了品诗,才能学会悟情,而黄老师的教学就强调在品味的语言当中品味诗的情感,把读诗和品诗、读诗和悟诗融为一体。

  三、重视拓展。

  古诗词是灿烂辉煌的宝藏,不应止于课本、课堂学习的局限,还应借助课堂教学拓展延伸古诗学习的深度、广度。黄老师能以春景为主题,让学生展示自己课内外学到有关春天美景的古诗,如《绝句》、《春晓》等等古诗句。

  四、在教学中,黄老师还体现了本组研究的课题;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习作兴趣。多次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动笔练写,如:说写读着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这样能提高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五、还有一个创新点,就是给学生设计本课的课后练习题,这对学生的思维培养有一定的帮助。

  当然,黄老师的这节课也留有些遗憾,她诵读的形式是多了,但欠深入,还有在品析“万紫千红”时,如果能让更多的同学把自己眼中的春景描绘下来,然后浓缩为一个词来写总是春,有的学生写鸟语花香总是春,有的是五彩缤纷总是春……假如老师在小结同学们所仿写的句子时,说:“同学们,你们真聪明,也都成了小诗人了。不过再想一想,在这用上哪个词更恰当呢?”同学们会说是“万紫千红”用得更好,老师就相机点拨:是的,诗人在写这首诗诗时,也是绞尽脑汁,经过反复推敲,觉得还是“万紫千红”这个词更能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丰富多彩的事物和无限美好的春景。通过这样一点拨,学生可能会更深地体会诗人用“万紫千红”这个词的贴切与精炼了。

  第九课教案 篇8

  教学内容:教材第87页练习十1~4。

  教学目的:使学生熟记6的乘法口诀,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6的乘法口诀)今天我们上一堂6的'乘法口诀的练习课。[板书课题:练习十(1)]

  二、计算练习。

  1、口诀练习。

  (1) 背6的乘法口诀。(集体齐背,指名背,对口令。)

  (2) 提问:“五六三十”是什么意思?用来算哪两个乘法算式?“三六十八”呢?

  2、出示已学过的乘法算式卡片,指明学生口算。反复练习后,让学生集体口算一遍。

  3、练习十1。

  (1) 出示第一题图,看清图意先是5分别乘4、5、6,再依次指题目,读算式说得数,每说一道算式得数,集体齐答口诀。

  (2) 再让学生分别用2、3、4、6分别乘4、5、6,读算式说得数,齐答口诀。

  4、练习十2。

  (1) 老师说明题意,要求学生把得数相同的算式用线连起来,独立完成。

  (2) 集体交流时提问:6×4和4×6为什么相等?(都用口诀四六二十四)

  4×3和6×2为什么相等?(口诀不同,得数相同)

  在已学过的口诀里找一找,还有哪两句口诀的得数是相同的?

  5、练习十(3)。

  (1)要求学生比每组两题中得数的大小,并在得数大的算式后面画“√”。

  (2)刚才我们通过计算比较出了大小,谁能不计算得数,就能比较出它们谁大?(如第一组中6×3是3个6相加,6×2是2个6相加,3个6大于2个6,所以6×3比6×2大)

  还有其它方法吗?(比乘数,如5×6和6×6,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的乘数6,另一个乘数6大于5,所以6×6大于5×6)。

  6、练习十(4)。

  16题口算,要求学生在2~3分钟内完成,集体订正时了解学生计算的正确情况,统计哪几题错得较多并分析原因,帮助学生矫正,对做得又对又快的学生给予表扬。

  三、作业:

  1、口算:

  3×6= 6×4= 2×6= 5×6= 4×5= 1×6=

  5×3= 6×2= 6×6= 4×4= 3×4= 5×2=

  2、在○里填上+、-或×。

  2○3=5 2○5=7 5○4=20 5○6=30 5○2=10 5○4=1

  3、不计算,你能在得数大的算式后面画“√”吗?

  3×2□ 5×6□ 2×5□

  3×3□ 6×4□ 4×5□

  四、教学后记:时间安排得好,课堂气氛活跃.

  第九课教案 篇9

  一、教学目的要求

  1、审美能力的培养,唤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

  2、了解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全方位地感知秋天。

  3、学习创作画的表达方式,能大胆、直率地表现。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知“秋”,拓宽视野,学会创作的表现手段。教学难点:激活学生的创作灵感,直率表达,个性作画。

  三、课前准备

  各种秋天的物品、油画棒、水彩笔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来了很多东西,你们来看看都有什么?

  师生:哦,(有稻子、柿子、南瓜、葡萄、红辣椒、苹果)师:你们知道这些东西都是什么季节的?

  生:

  师:这些东西都是秋季才会有的,秋天真是一个喜悦的、收获的季节啊。除了这些,老师还发现小朋友们已经穿上了秋天的外套,秋天正悄悄来到我们身边了。原来,秋天来了。(课件:揭开课题)

  (二)、新授

  师:小朋友们在你们的记忆中秋天是什么样的呢?

  生:秋天很凉爽

  秋天有很多果实丰收了,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师:听了你们的描述老师觉得秋天是一个很美的季节。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去欣赏一下秋天的美景。

  (课件欣赏秋天的图片)

  秋天的景色真是太美了,那秋天是什么颜色的呢?老师这里有许多彩色卡片,小朋友们

  能在这里面找到秋天的色彩吗?

  (生上台找并且贴)

  师:秋天的色彩是最丰富的,真是美极了。很多画家都描绘了秋天的美景。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画家们笔下的秋天。

  师:这幅画中画家画的是什么?

  生:

  师:他的画中都有哪些颜色?

  生:

  师:是用什么画的?有谁知道?

  生:

  师:这幅画很特别,这是法国画家修拉的作品,叫做《大碗岛上星期天的下午》,这幅画是画家用油画颜料一点一点的点画上去的,我们把这样的画称为点彩画。

  师:大师们笔下的秋天真是美极了。刚才有小朋友说秋天是一个树叶纷飞的季节,真是好美啊。你们瞧,老师这里有一棵秋天的树,树枝上的树叶都快掉光了,你们看,有的树叶还直挺挺在枝头呢,这样的树叶绿中带点黄;有的树叶正随风飞舞呢,这样的树叶一半黄一半绿;有的树叶已经落在地上了,他已经完全枯萎了,全都变成黄色的了。远处的稻田里也是金黄一片,老师猜想,农民伯伯肯定要笑弯腰了,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啊。瞧!一群大雁正向南飞呢,秋天真是太美了。

  师:用画的形式表现秋天真是太棒了,还有什么方法能表现秋天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课件树叶贴画)

  老师这里有许多秋天的落叶,看到这片树叶让你想到了什么?哪个小朋友上来拼一拼,搭一搭。(生示范)

  师:小朋友的想象力真丰富。我们看看还有什么方法来表现秋天。(课件撕纸贴画)这种撕纸贴画要怎么做呢?看老师的'!(师示范撕纸贴画)

  五、布置作业(二)

  师:看了这么多,小朋友们早已按捺不住了吧,在桌子上有几种材料,挑出你喜欢的材料来描绘秋天吧!(放音乐)

  (树叶贴画、油画棒、撕纸贴画、水彩笔)

  (生作业)

  师:好,哪个小朋友愿意把自己的画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点评)

  师(总结):今天的这节课中我们一起找了秋天,知道了秋天的颜色,也画了秋天。秋天过后就是冬天了,下课后小朋友们可以去思考一下冬天是什么样的?是什么颜色的?

  好,让我们在这首欢快的歌曲《秋游》中去结束这节课,让我们闭上眼睛好好去感受这色彩斑斓的季节、这个令人喜悦的、丰收的季节吧!

  第十四课像什么呢

  一、教学理念:

  本课选取纸张会“变魔术”的趣味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撕一撕、贴一贴、画一画的活动中进行平面造型,贴近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学生以偶然得到的纸块形状进行想象,以一个十分感性的题材融合了一个理性的思考,使起始年级的学生从游戏活动中获得启发,培养了想象与创造能力。

  本课围绕“撕出来的形状像什么呢?”展示教学内容。一是将纸块随意撕一撕,根据撕出的两块纸块引导学生想象。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合作、想象与创造能力

  像什么呢

  一、教学理念:

  本课选取纸张会“变魔术”的趣味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撕一撕、贴一贴、画一画的活动中进行平面造型,贴近一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学生以偶然得到的纸块形状进行想象,以一个十分感性的题材融合了一个理性的思考,使起始年级的学生从游戏活动中获得启发,培养了想象与创造能力。

  本课围绕“撕出来的形状像什么呢?”展示教学内容。一是将纸块随意撕一撕,根据撕出的两块纸块引导学生想象。

  三、教学重点:

  先撕纸后想象再添画。

  四、教学难点:

  根据撕出的纸块形状特点进行巧妙的想象、添画。

  五、教学过程:

  1撕纸添画

  1)今天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做“跟我学”的游戏,好吗?(音乐同步)师:请你跟我这样做。生:我就跟你这样做!

  2)教师示范带领学生第一次作业。

  ①坐姿②拿出袋子里的小纸③撕仔细观察老师怎么是撕?学生跟着撕,然后放好。老师将纸撕成两块,我们拿出其中的一块,大家看看像什么(变化位置)?(揭题)

  生:像什么??④帖(强调帖的位置)教师添画(靴子)。老师添画了几笔变出了靴子,你会吗?如果你有其他想法,你也可以把它变成其他东西。下面我们想好后贴好,添画!看看谁最聪明。表扬学的快又好的学生,并奖

  2)刚才我们变了一张,还剩下一张像什么呢?

  第九课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

  第一部分是三个复韵母ai、efi、ui及其四声,每个复韵母配有一副图。第一幅图是姐姐和弟弟背站着比高矮,“挨、矮”提示ai的音,枯树与小男孩用力砍枯树,砍树时发出的“诶”的音提示ei的音。枯树与小男孩构成的形状提示ei的形。第三幅图是小女孩围围巾,“围“提示ui的音,小女孩脖子上及搭拉下来的围巾,加上帽子上垂下的绒球构成的形状,提示ui的形。

  第二部分是声母和ai、ei、ui的拼音练习。

  第三部分是音节kai gei hui的书写格式。

  第四部分是认字,配有图画和句子、儿歌。画面上三个小朋友在植树,图下用一句话表现他们分工合作的情形。图上还有小兔,与儿歌内容相配。句子和儿歌都为巩固音节、学习生字提供了语言环境。

  学生分析

  六七岁的儿童特别活泼好动,自控力很差,注意力难以持久,学习ai ei ui这样的纯符号的知识难免感到困难,没有兴趣。在教学中利用游戏形式及联系生活实际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活动的趣味激发了内驱力,使抽象的知识同学生已有的经验建立起联系,实现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联系生活实际,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认知内驱力,实现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一、 教学目标

  (一) 学会复韵母ai ei ui 及它们的四声;达到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二) 练习拼读音节,提高拼读音节的能力。正确书写规定的音节。

  (三)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勤于动脑的习惯,乐于运用所学知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读准复韵母ai ei ui 的音,认清复韵母的形。教学难点是拼读音节。

  三、教学准备

  拼音卡片

  四、教学过程及意图

  a) 学习复韵母ai

  师:小朋友互相看一看,你前后左右都挨着谁?自己先说一说,然后告诉我。

  (生说略)

  师:老师听见了。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小朋友挨在一起学习,多好哇!

  哪个韵母发“挨着”的“挨”这个音呢?我们现在就来学习。

  师:先看黑板。

  (贴上单韵母“a”的卡片,让学生认读,离“a”卡片远一点贴单韵母i 的卡片,让学生认读。)

  师:单韵母的本事可大呢,你知道它有哪些本事吗?

  (学生回答略)

  师:单韵母有的可以自成音节,都能跟声母组成音节。还能自己单独作韵母,还可以组成新的韵母,叫复韵母。

  (教师挪动“i”的卡片紧挨在卡片“a”的右边,就组成了复韵母ai。)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汉语拼音第9课,学习三个复韵母ai ei ui 。

  1、 师范读ai。教发音方法:先发 a 的音,声音响亮,中间气不断,逐渐向I滑动,一口气读成ai。

  2、 学生练习发音。

  师:请同学们看书,你从图上发现了什么?

  (小朋友比高矮的矮的音是复韵母 ai的三声。)

  3、语言环境中学ai的四声练习。

  4、说话或组词,其中要有 ai 的音。

  5、学生尝试拼读音节。

  6、教师检查纠正。

  b) 学习复韵母ei

  师:你们同桌谁的力气大?咱们来个扳手腕比赛,好不好?

  (学生扳手腕比赛)

  师:(喊加油)刚才听到小朋友憋足了劲,拉长声音都发“ ei ”的音。声音短一点就是我们今天学的第二个韵母ei 的发音。

  [联系生活实际,使所学知识与学生能力范围的有关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联系。便于识记]

  1、 教师写ei 。

  师:比赛时,嘴里喊着“ei ”,是不是能给自己加点油,增加一点力气?

  刚才谁胜了?咱们再来一次,这回看谁能赢?可别忘了喊“ei ”给自己加油。

  2、 看图,谁说说怎么利用图来记ei 的音和形?

  3、 教发音方法。

  师:与ai 的发音方法相同,先发e ,再滑向I 。学生练发音。

  4、 在语言环境中进行四声练习。

  5、 拼读右面的音节,说含有这些音节的词或句。]

  c) 学习复韵母ui

  1、打电话的小游戏。

  师:小朋友都会打电话吧?下面开展打电话的游戏。

  (伸出大拇指和小指作电话状放在耳朵上。)

  师:丁呤呤,电话铃响了,小朋友接电话。

  生:喂,你好,请问您是谁?

  师:我是妈妈。

  生:您有事吗?

  师:没什么事,想问你学了哪几个复韵母?]

  生:我们学了ai ei。

  师:还有一个吧?

  师:对,还有一个,你们已经会了,就是喂,板书 ui 。

  1、利用图来记住复韵母ui 的音和形?

  2、发音方法:先发u 的音,接着发ei 的音,中间气不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学知识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以游戏把学生带入认知世界,激发他们求知欲。]

  3、四声练习。

  5、说话或组词,其中有ui 的音。

  6、快打电话告诉妈妈,一共学了三个复韵母ai ei ui 。

  7、拼读音节。

  a) 课中休息。

  b) 巩固练习.

  指导书写ai ei ui

  c) 学音节kai gei hui

  i. 学生自己试着拼音节。

  师:哪些词句含有以上三个音节的音。

  ii. 指导书写。

  iii. 读儿歌找出会拼的音节。

  (四)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三个复韵母(学生接答:ai ei ui )会拼读了很多音节,还会写三个音节(学生接答: kai gei hui )。小朋友又学了好多知识。

  第九课教案 篇11

  一、主要教材

  (一)跑:越野跑或自然地形跑1200――1800米(新授)

  (二)篮球:变换方向运球(复习)

  二、教学任务

  (一)改进耐久跑的技术,发展一般耐力,提高学生耐久跑的积极性。

  (二)提高篮球变方向运球的技术。

  三、课的进行

  (一)思想动员 2′

  (二)实际练习 35′

  1.队列、队形、基本体操 3′

  (1)队列、队形练习同二十三课。

  (2)基本体操:复习武术操

  2.课课练

  学习少年拳 4′

  弓步推掌:

  向左转体90度,左脚前上一步成左弓步;同时右勾变拳收抱于腰侧,左拳变掌向前推出,掌心向前。眼看前方。

  动作要点:转体,上步与推掌的动作要协调一致。

  搂手勾踢:

  1右拳变径后下直臂向上、向前绕环落于左腕上交驻,同时重心移至左腿。

  2上动不停,两臂迅速向下后摆分掌搂手至体侧后反臂成勾手,勾尖向上;同时右脚尖上勾,脚跟插地面,向左斜前方踢出。身体随之半面向左转,眼看左前方。

  动作要点:两腕交驻和分掌搂手的动作要边贯,勾踢时力点达于脚腕。

  缠腕冲拳:

  1、两勾手变掌前摆于腹前,左手抓握右手腕,右腿屈膝,小腿自然下垂。2上动不停,右手翻掌缠腕,在向右转体的'同进臂外旋用力屈时后拉于右腰侧抱拳,右脚全掌跺地震脚下蹲,右腿屈膝提起。3左脚向左侧跨一大,右脚蹬地随之滑动,两腿下蹲成马步,同时左手变拳经左腰侧向左冲出,拳眼向上。眼看左拳前方。

  动作要点:屈肘后拉与转体,跨步与冲拳要同时,抓握、缠腕、屈肘后拉、转体、震脚要边贯。

  组织方法:先做越野跑,再复习变换方向运球。

  (1)学习越野跑或自然地形跑1300―1800米

  动作及教法参考第二十二课定时跑教材内容。

  教学注意事项:1由于越野跑间地形的变化,所以身体的姿势和脚落地的方法经常改变。上坡时,上体要前倾,步幅适当缩短些,昼用前脚掌着地。下坡时,上体略直些,步幅稍大,脚跟先着地,若遇到障碍物时,应根据情况,用跨、跳、钻或爬越等方法越过。

  越野跑一般是用均匀的速度来跑,但在耐力提高的基础上可适当采用一些变换速度的越野跑。还可以采用游戏方式进行,如轮流领先跑、结队跑或用比赛的方法进行。

  (2)复习篮球:变换方向运球

  动作及组织教法参考第二十三课同类教材。

  要求运球时上、下肢协调配合,换手前掌握最后一次拍按球的准确性和变方向时重心转移动作。

  3.整理恢复性练习 3′

  (三)讲评结束 3′

  总结本课情况,重点总结越野跑的优缺点,表扬跑的好的组及个人。布置课下作耐力跑练习1200――1800米和变换方向的运球。

  第九课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1、运用边读、边思考、边记的读书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2、以课文为材料,通过听说读写训练,扩展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3、围绕话题“互相学习”,说出自己的想法,不断提高汉语交际能力。

  知识目标:

  1、通过课文学习,识读22个词语。

  2、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学会运用下列句子:

  (1)、脸盆、饭碗、茶杯是圆的,就是连地球、太阳、月亮也都是圆的。

  (2)、你一言,我一语,直吵到半夜。

  3、通过词语和课文学习,提高汉子书写能力和词语运用能力。

  情感目标:

  1、要学会看别人的长处,看自己的短处,以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

  2、通过汉语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树立学好汉语的信心。

  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字、词、句的掌握。

  教学方法:

  讲解法。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

  教学课时:

  7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文一的学习

  圆圆和方方

  课时目标:

  1、感情朗读课文,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加深对学习方法的认识。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要学会看别人的长处,看自己的短处,以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 教学重点:

  1、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圆圆和方方都认为自己的本领最大,互相不服气,结果谁离开了谁都不行,他们终于明白了各自都有优点、缺点,互相合作,本领才更大。(引出课题板书)

  二、初读课文

  要求:

  1、读通读顺。

  2、标自然段。

  三、深学课文

  1、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课时作业)

  (1)、圆圆为什么想把砖块和田地变成圆的?

  (2)、方方的梦说明了什么?

  (3)、油罐为什么要做成圆的?

  (4)、圆圆和方方为什么再也不争吵了?

  2、就课文内容你还可以对你的同学提哪些问题?

  (学生问,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完整。)

  四、分段学习课文

  第一段:(1-2)介绍认识圆圆和方方。

  第二段:(3-6)圆圆和方方在一起吵架的场景。

  第三段:(7-14)圆圆和方方各自在梦中所发生的故事。

  第四段:(15-22)圆圆和方方通过梦境,学会了互相尊重、互相

  学习、愉快地互相合作着。

  五、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学生齐读,个别读课文,教师进行情感朗读指导。

  六、小结并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七、板书设计:

  9、圆圆和方方

  第一段:(1-2)介绍认识圆圆和方方。

  第二段:(3-6)圆圆和方方在一起吵架的场景。

  第三段:(7-14)圆圆和方方各自在梦中所发生的故事。

  第四段:(15-22)圆圆和方方通过梦境,学会了互相尊重、互相

  学习、愉快地互相合作着。

  第二课时

  词语句型学习

  课时目标:

  1、理解并能灵活运用课文中的词语

  2、掌握文中的特殊句型

  教学重点:

  句型的'运用

  教学难点:

  词语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掌握词语的读音与词义,并用词语造句。

  象棋:棋类运动的一种。双方各有棋子十六个,一将(帅)、两士(仕)、两象(相)、两车、两马、两炮、五卒(兵)。两人对下,各按规则移动棋子。将死对方的将(帅)的为胜。

  军棋:棋类游艺的一种。陆军棋和陆海空军棋。棋子按照军职和军械定名。两人对下,另一人作裁判。双方按照规则走棋,最后以夺得对方军旗者为胜。

  毛巾:擦脸和擦身体用的针织品,织成后经纱拳曲,露在表面,质地松软而不光滑。

  炼油:①分馏石油。

  ②用加热的方法从含油的物质中把油分离出来。 ③把动物油或植物油加热使适于食用。

  汽油:轻质石油产品的一类,从石油中经分馏而得。易挥发,容易燃烧,用做内燃机燃料、溶剂等。

  仪器:科学技术上用于实验、计算、观测、检验、绘图等的比较精密的器具或装置。

  油罐:装油的圆柱形的大型容器。

  见闻:见到和听到的事。

  人造卫星:用火箭发射到天空,按一定轨道绕地球或其他行星运行的物体。

  二、词语例释。

  1、紧密

  :密切,不可分。

  紧密团结、紧密联系、紧密结合、围得紧密

  例:(1)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团结得更紧密了。

  (2)门关得十分紧密,连一点光也不透。

  2、垂头丧气 :形容不高兴,情绪低落。

  例:(1)听了这话,大家都不说话,垂头丧气地坐着。

  (2)这次没做好,下次做好就是了,别垂头丧气的。

  3、翻来覆去:睡觉时来回翻身,睡不好觉。

  例:(1)他在床上翻来覆去,老乡着那件事。

  (2)这一夜,他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三、句子学习提示。(课时作业)

  1、脸盆、饭碗、茶杯是圆的,就连地球、太阳、月亮也都是圆的。

  例:(1)小时候,就连县城我也没去过。

  (2)这个道理就连三岁的小孩也知道。

  2、你一言,我一语,直吵到半夜。

  例:(1)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开了。

  (2)他们你一言,我一语,一直说了大半天。

  四、小结并布置作业

  1、用所学词语说话

  2、熟读词语

  五、板书设计

  9、圆圆和方方

  1、脸盆、饭碗、茶杯是圆的,就连地球、太阳、月亮也都是圆的。

  2、你一言,我一语,直吵到半夜。

  第三课时 用听说读写方式学习课文

  课时目标:

  1.完成课后听力训练。

  2.会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听力训练

  1、完成教科书上课后听力练习。

  听录音,选择正确的答案。

  二、说话训练

  1、复述课文(课时作业)

  每位同学在小组内复述课文,要求不看书,凭自己的理解和记忆复述课文,尽可能做到完善。

  2、讲故事比赛。

  (1) 以小组为单位准备。

  (2)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上台讲故事。

  (3) 师生一同点评。

  三、写话练习。

  1、写一写圆圆和方方合作的结果。

  2、师巡视指导,学生边想边写。

  3、全班交流,请同学读一读所写内容。

  4、点评,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四、小结并布置作业

  1、熟练地复述课文。

  五、板书设计:

  9、圆圆和方方

  第四课时

  课文二的阅读理解

  课文二:鹰和云雀

  课时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3. 通过课文学习,懂得应该谦虚、平等待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内涵的道理。

  教学难点:

  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鹰和云雀的图片,介绍他们的特征。

  二、整体感知,自主阅读

  1、读通读顺课文。

  2、标出自然段。

  三、深学课文

  1、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1)“同属一个家族”是什么意思?

  (2)云雀为了教训一下鹰是怎样做的?

  (3)乌龟是怎样笑话鹰的?

  (4)鹰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它为什么要这样说?

  2、就课文内容你还可以对你的同学提哪些问题?

  (学生问,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完整。)

  3、通过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进行情感教育)

  四、指导朗读。(课时作业)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学生齐读,个别读课文,教师进行情感朗读指导。

  五、小结并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六、板书设:

  9、鹰和云雀

  (1)“同属一个家族”是什么意思?

  (2)云雀为了教训一下鹰是怎样做的?

  (3)乌龟是怎样笑话鹰的?

  (4)鹰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它为什么要这样说?

  第五课时

  用听说方式学习课文二

  课时目标:

  1、完成听力训练。

  2、会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听力训练

  1、教师把课文内容改编成听力短文,读给学生听。

  2、听后做练习,回答问题。

  二、说话训练

  1、复述课文(课时作业)

  每位同学在小组内复述课文,要求不看书,凭自己的理解和记忆复述课文,尽可能做到完善。

  2、讲故事。

  三、小结并布置作业:

  1、熟练完整地复述课文。

  四、板书设计:

  课文二:鹰和云雀

  第六课时

  学习生字词

  课时目标:

  1、能够正确规范书写本课生字,并会组词。

  2、理解并会运用本课词语。

  教学重点:生字学习。

  教学难点:词语的掌握。

  教学过程:

  一、生字学习

  1、展示本课生字:逛、翻、罐、溜、框、丧

  2、分析字形结构。

  3、指导书写。

  (教师指导学生要按笔画笔顺规范写生字)

  二、学习本课词语。

  1、展示本课词语。

  2、逐个理解词语。

  3、词语运用,用所学词语造句。(课时作业)

  4、读词语。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后字词练习。

  四、小结并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五、板书设计:

  9、鹰和云雀

  展示本课生字:逛、翻、罐、溜、框、丧

  第七课时

  口语交际活动

  课时目标:

  1、完成课后交际活动。

  2、结合本课话题能够顺利进行表达。

  教学重点:积极参与交际活动。

  教学难点:能够将自己的想法完整地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一、真实交际。

  1、学生完全脱离教科书进行表达。

  2、老师给出情景让学生进行表达。(学生要在已学课文和汉语知识的基础上,根据课文话题,联系真实情景进行表达。)

  二、口语交际。(课时作业)

  1、完成教科书上课后练习中的“交际活动”。

  2、结合本课话题,设计以下情景,让学生积极讨论表达。

  情景:怎样才能做到取长补短。

  (学生进行讨论表达,教师引导学生表达准确。

  三、小结并布置作业。

  1、预习新课

  四、板书设计:

  9、鹰和云雀

  课文二:鹰和云雀

  第九课教案 篇13

  教学内容:

  教科书练习一6~14题

  教学目标:

  能熟练地掌握10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 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口算:

  2+ 80= 6+80= 54—50=

  39—3= 90—30= 89—9 =

  77—70= 60 + 6= 70—50=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来上一节练习课,复习一下数的比较大小和口算加.减法.

  二.练习.

  1.练习一6.

  出示图:

  提问:

  1)一共有多少人去旅游

  2)每辆汽车分别有多少座?

  3)他们坐哪辆汽车比较适合?为什么选(40座)

  2.练习一7

  1) 出示第7题.

  2) 提问:

  a.一年级有多少人?

  b.二年级人数和一年级差不多, “差不多”是什么意思?

  3) 二年级可能有多少人?学生独立选择答案,交流结果.为什么选“82”人?

  3.练习一9

  1) 读出题中所给的5个数.

  2) 从小到大的顺序是什么意思?

  3) 学生独立排列,老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订正.

  4..练习一10

  1) 独立口算,同桌互相检查.

  2) 观察每组的四道题,上下两题.左右两题有什么不同.

  5.练习一11

  独立口算,集体订正.

  6.练习一12

  出示一小题,老师讲解,其它独立完成.

  7.练习一13.14.

  1) 了解图意.

  2) 提问:图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

  3)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交流结果.

  三.布置作业.

  四.教学后记:课堂气氛好.

  第九课教案 篇14

  教学目标

  (1)认识“庆、献”等7个生字。会写“亿、洁”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加深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庆、献”等7个生字。会写“亿、洁”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具

  (1)课文朗读录音带

  (2)欢庆国庆的录象片段。

  (3)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制作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1)情景导入

  1、课件出示全国人民欢庆国庆的热闹情景,通过花如海、歌如潮的情景感染学生。

  2、让学生说说画面。从而导入课题:欢庆。认识生字“庆”。

  (2)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词语:欢庆、献上、旗帜、洁白、奏起、乐曲、-十三亿,学生自渎正音。

  2、小组合作:把不认识的字找出来,请教小组同学。

  3、读读写写。出示生字卡,给生字找朋友,看谁找的多。

  4、介绍识字经验。

  加一加:

  大——庆南——献只——帜

  编字谜:

  有水才有“洁”。三人合“奏”

  (3)朗读感悟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画出自己喜爱的句子并读给小伙伴听。

  2、展示:愿意读的就站起来读,愿意读哪句就读哪句。检查是否读得正确。特别是提醒“乐”在文中的不同读音:欢乐(le)乐曲(yue).

  3、整体感知。

  小组轮读第一句,每组读一行;全班齐读第二句。

  教师引读。

  田野献上。。。。。枫林举起。。。。。。蓝天飞起。。。。大海奏起。。。。。十三亿孩子。。。。。。十月一日。。。。

  4、你读懂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分别演示出下列画面:金色的果实、火红的的枫树、洁白的鸽子、波涛汹涌的大海。

  5、学生看图练朗读。

  6、学生试着背诵课文。

  (4)实践活动

  备一份给祖国妈妈的礼物(可以是一句话,一幅画,一个小制作。。。。。)

  1、给课文画一幅插图。

  2、给课文找一首相配的.歌曲。

  3、给课文编个舞蹈。

  4、以上活动,学生可以

  任选一两项

  第二课时

  (1)复习回顾

  自由朗读课文

  复习生字,词语。

  看图面(课件显示)找相应的词语卡片,并做小老师带大家读。

  将词语卡片贴与黑板,组织学生比赛读。

  (2)再读入情

  1、课件分别演示下列画面:金色的田野、火红的枫林、风翔着鸽子的蓝天、波涛汹涌的大海,手捧香花的少数民族儿童。

  2、学生看课件“欢庆国庆图”自由轻声背诵。

  (3)指导写字

  1、让学生找出田字格中的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发现这六个字的结构特点“左窄右宽”

  2、教师范写,有重点的指导。

  亿:“乙”是一笔写成的。

  洁:“吉”的上横长下横短。

  曲:注意笔顺。

  祖:要注意偏旁不要多一点。

  旗:左窄右宽,左短右长;右上的“卧人”要写小些。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3、学生描红、临写。

  4、完成“读读写写”的练习

  (4)拓展活动

  1、展示交流:学生展示各自准备的献给祖国的礼物和给课文配的插图、歌曲、舞蹈、交流欣赏、评价。

  2、推荐有关国庆的课外读物。备注

  作业布置背诵课文

  抄写生字,完成课程探索。

  备一份给祖国妈妈的礼物(可以是一句话,一幅画,一个小制作。。。。。)

  板书设计加一加:

  大——庆南——献只——帜

  编字谜:

  有水才有“洁”。三人合“奏”

  第九课教案 篇15

  一、课前导学

  (一)明确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并认同劳动创造人类、劳动创造文明。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树立尊重劳动者的思想,抵制不劳而获的错误思想,抵制歧视劳动者,尤其是抵制歧视体力劳动者的思想,形成“不劳者不得食”的价值观。

  学习重难点:怎样理解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二)自主学习,做好准备:

  1、是美好生活的源泉,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

  2、从古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起了决定作用。

  3、劳动创造的人类文明包括和。

  4、是精神财富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

  (三)质疑(记录预习不理解的地方)

  二、课堂助学

  (一)预习交流展示:

  (二)解疑释疑:

  质疑:

  解答:

  (三)师生共同探讨交流:

  1.如何理解“劳动”?(劳动对人类及人类社会有什么重要意义?)

  2.为什么说劳动创造了人类?(怎样理解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3、我们的父母就是普通的劳动者,他们每天都在从事什么样的'劳动呢?他们的劳动成果是什么?

  4、学生交流:你还见过或者是知道哪些劳动现象呢?他们的劳动成果是什么?

  三、巩固与反思:

  (一)自我检查,单项选择:

  1、下列属于劳动的是()

  ①工人在工厂工作②妈妈在洗衣服③我在学校学习④我节假日在家休息⑤我帮妈妈做家务⑥农民在种田⑦邻居在听音乐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⑤⑥⑦C、①②④⑤⑥D、①②③⑤⑥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劳动创造了自然②劳动创造了人类③劳动创造了世界④劳动创造了文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劳动创造人类、劳动创造文明。下列属于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的是()

  纺织机具《本草纲目》③瓷器④犁、耙

  A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4、一下属于我国古代的精神文明的有()

  ①《诗经》②《物种起源》③《本草纲目》④《史记》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D、①④

  5、在原始社会之初,人类像动物般生吃捕到的猎物和其它食物。在劳动过程中,人类学会了用火加工食物,食物从此变得美味可口。这表明了()

  A、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B、B、只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就会得到可口的饭菜。

  C、劳动能够创造精神财富,推动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

  D、劳动能够创造物质财富,推动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

  (二)课堂延伸(参与体验)

  1、学生课后查找资料,就“对世界最有影响力的10项发明”开展交流。可以以小组的形式汇报,最后全班投票评选出“对世界最有影响力的10项发明”。

【第九课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小班教案安全教案03-16

教案幼儿中班教案02-15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猫和老鼠教案大班教案09-30

语言类教案中班教案02-27

科学教案模板教案03-01

小班美术教案羊毛教案06-08

健康教案幼儿园教案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