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明教案

时间:2023-03-29 14:17:09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西方文明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西方文明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西方文明教案

西方文明教案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记住马可波罗国籍、来华时间、著作的名称;知道“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讲解课本中的插图和地图,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图表的基本技能。

  2,通过本课设计的对带“胡”字蔬菜瓜果的历史考证活动,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马可波罗东游历史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东西方人民自古以来友好交往的史实,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识。

  2,通过学习阿拉伯数字的由来与发展,充分认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3,通过对外国商人、使者频繁往来元朝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马可波罗在元朝的活动、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教学难点】

  东西方和平交往的历史作用。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交流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出现过许多活跃的人物。你知道马可波罗吗?请把他的故事跟大家分享分享。

  二、讲授新课:

  (一),马可波罗东游

  1、学生阅读教材,教师提问:马可波罗来华的背景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后归纳:

  马可波罗来华是在蒙古帝国已经建立、东西方陆路交通大开的背景下实现的。当时,元朝国力强盛、交通方便、对外政策开明。

  2、教师指导学生概括马可波罗在华经历。

  学生归纳:

  (1)、学习中国语言;

  (2)、受皇帝赏识做官;

  (3)、受皇帝之命巡游中国各地、出使亚洲一些国家。

  教师总结:从马可波罗在华的经历中,可见马可波罗不是一般地侨居中国,而是深入到了中国主流社会;积极参与了中国事务,这为他后来写《马可波罗游记》打下了深厚的社会基础。

  3、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马可波罗游记》的内容。教师:《马可波罗游记》一书对西方人了解东方有什么作用?

  学生明确:《马可波罗游记》内容涉及大量中国各地风土人情,中国的社会情况,亚洲东海岸的地貌,还描绘了赤道地区人丁兴旺的情景。从游记可以看出当时中国封建社会相当成熟,游记中描绘的`“东方神奇”,对还处在黑暗的中世纪的欧洲人,无疑具有巨大的诱惑力。

  《马可波罗游记》对西方人的作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方面刺激了欧洲人对东方的兴趣,增强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社会动力;另一方面,游记提出了从欧洲可乘船到达东方的看法,破除了赤道无法穿越的误解,为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4、指导学生看教材中插图《马可波罗东游路线示意图》,教师提问:马可波罗游历了哪些国家和地区?

  学生结合东游路线示意图,复述马可波罗东游经历。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史海拾贝——元朝与罗马的友好往来”。

  学生明确:《马里诺利游记》是继《马可波罗游记》之后,欧洲人对中国进一步的了解,为西方人了解东方起了促进作用。

  (二)、阿拉伯数字的西传

  1、教师讲解阿拉伯文化的特征及其成因。

  学生明确:由于阿拉伯独特的地理位置——地处欧亚非三洲的接合部,所以,它同时吸收了西方的希腊罗马文化和东方亚非古国文化的养料,形成了兼有东西文明特征的阿拉伯文化。

  2、教师: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人是谁?为什么叫“阿拉伯数字”?

  学生:古印度人创造发明了0至9十个数码。与此相应,他们使用了较为完备的十进位计数法。这套数码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很快被欧洲人采用,被误称为“阿拉伯数字”。

  教师:数码的推广和运用有何重大意义?

  学生:十个数码在世界各国流行,成为通用的数字符号。

  3、教师:除了阿拉伯数字的西传,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贡献还有哪些?

  学生:

  ①中国、印度的科学文化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在历史上,阿拉伯文化对欧洲科学的发展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②保存并传播了大量古代文化。许多希腊、罗马古典作品传到阿拉伯,得到保存与流传。

  教师补充:印度的数码在公元8世纪传到阿拉伯,大约在12世纪,随着阿拉伯商入的足迹踏遍世界,这种方便的数字也随之传播开来,代替了烦琐的罗马数字。他们还从中国引入了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炼丹术和中医学等科学技术成果,并把它们传入欧洲。公元751年在巴格达建立了第一个造纸作坊,从此阿拉伯人用真正的纸张代替了纸草和羊皮纸作为书写材料。在欧洲文化凋敝的时期,阿拉伯人从被他们征服的亚历山大里亚、大马士革等地搜集了古希腊典籍,还从拜占庭收买过古希腊手稿,并把它们翻译成阿拉伯文。阿拉伯人非常珍惜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因此,古希腊文化在阿拉伯人手中更好地保存了下来,并得以流传。阿拉伯文化是在同时吸收了古希腊和古东方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阿拉伯文化形成的过程本身就是东西方文化的一次大融合。

西方文明教案2

  知识目标

  1、记住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最著名的城邦雅典和斯巴达。

  能力目标

  2、思考如何评价伯利克里改革,培养全面辩证地认识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能力;比较雅典和斯巴达的不同点,培养对历史现象的比较能力。

  情感目标

  3、通过学习认识: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得到高度发展,从而理解改革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学习重难点:

  1、重点是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古罗马共和国繁荣的表现、古罗马帝国的建立。

  2、难点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特点。

  学习过程:

  一、阅读全文,构建知识网络

  二、自主探究

  一)雅典城邦的建立

  1、结合《古代希腊》地图,介绍一下古代希腊的地理位置

  2、爱琴文明包括( )文明和( )

  3、结合《古代希腊》地图,说出古代希腊最重要的城邦有哪两个?

  4、联系地理环境,谈谈雅典城邦的特点。

  5、( )世纪,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 )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这主要表现在( )繁荣,( )昌盛,( )发展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

  三、 合作探究:

  (1)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繁荣表现在哪些 ?

  (2)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繁荣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启示?

  (3)如何评价伯利克里时代高度发展的奴隶制民主政治?这是不是真正的民主?为什么?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奥运会的发源地是( )

  A、希腊 B、罗马 C、印度 D、埃及

  2、雅典全盛时期,中国正处于( )

  A、商朝 B、西周 C、战国 D、秦朝

  3、下列对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高峰时的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文化发达 B、 经济繁荣 C、教育兴盛 D、全体居民有权参与

  4、古罗马城在当时世界上是个规模大的城市,下列哪个城市是与它同时的( )

  A、汉朝长安 B、唐朝长安 C、美国华盛顿 D、日本东京

  5“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他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他的民主制度”的建立者是( )

  A、汉莫拉比 B、凯撒 C、伯利克里 D、屋大维

  6、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1)罗马军队征服意大利半岛 (2)罗马共和国成为地中海霸主 (3)斯巴克起义

  (4)罗马帝国建立

  A、(1)(2)(3)(4) B、(2)(1)(4)(3) C、(2)(1)(3)(4) D、(2)(3) (1) (4)

  二、材料解析题

  1、阅读下列材料:

  “当时帝国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不仅促进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防。帝国同北欧、印度和中国等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丝绸在罗马深受欢迎。”

  请回答:

  (1) 材料中“帝国”指哪一个国家?

  (2) 帝国初期,大致相当于中国的哪个朝代?两国间贸易通道叫什么?该国与中国直接交往的最早记录是什么?

  (3)说出与材料相关的一句著名的罗马谚语。

  2、(1)假如你生活在公元前470年,当时的执政长官是谁?

  (2)如果你是成年男性公民,你将享有哪些权利?

  (4)如果你是妇女、奴隶或外邦人,是否享有同样的权利?

  (5)给你选择,你愿意生活在当时的雅典还是斯巴达?为什么?

  四、课堂小结

  收获

  困惑

  五、布置作业

  六、学后反思

西方文明教案3

  课题:《叹为观止的艺术殿堂》

  【活动目标】

  1、知道古今中外的艺术文化都有着灿烂辉煌的历史成就。

  2、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和意识。

  3、教育学生热爱古今中外的艺术文化。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课前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确定各组的学习内容;准备相关的图片与文字材料,做成多媒体演示文稿,作为学生学习内容的补充;

  学生准备:课前分组学习,设计好交流学习的程序;自制演示文稿。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收集相关图片等。

  学生准备:搜集古今中外艺术成就。

  【活动过程】

  第1课时

  一、 欣赏画面、引出课题

  (播放从网上下载的绘画艺术作品、建筑艺术作品和雕刻艺术作品)

  师:艺术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发展的,东西方各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令人叹为观止,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这节课我们就按照上节课的安排,来分组学习“叹为观止的艺术殿堂”这部分内容。(板书课题:叹为观止的艺术殿堂)

  但是在学习之前,老师想问一问大家:“叹为观止”是什么意思?又是什么让我们叹为观止呢?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生1:我对“叹为观止”的理解是:对看到的事物给予最好的称赞,说明这件事物太好了,太完美了。

  生2:让我们叹为观止的是古今中外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这节课我们就来看一看,通过同学们的介绍,能不能让我们感受到各种艺术文化形式令人叹为观止的成就。

  二、 再看画面、了解绘画种类

  师:人类从事绘画创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当原始人还居住在洞穴里茹毛饮血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用绘画的形式来表达人类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感受。在两万年前的洞窟里和数千年的彩陶上,都留下了人类早期绘画的例证。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由于民族历史、文化和地域等不同,绘画的种类也不同,你知道刚才我们看的画都属于哪些画种吗?(再次播放PPT)

  请同学们注意倾听绘画艺术小组的汇报

  1、“绘画艺术”小组

  生1:我们小组负责向大家介绍绘画艺术。绘画艺术大致可以分为油画、国画、版画、素描、水彩画、水粉画等。

  生2:下面由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油画及一些代表画家及他们的著名作品。(利用演示文稿进行介绍,内容略)

  生3: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个中国的国粹——国画艺术。(内容略)

  生4:我负责向大家介绍版画、素描、水彩画及水粉画的特点。

  生5:小结:我们小组在学习的过程中深深体会到:无论是西方的油画还是中国的国粹——国画,都是有着悠久的光辉历史的文化艺术形式。在当今文化大融合的今天,我们的生活中不可能缺少任何一种绘画艺术形式,他们已经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了。

  师小结:

  1、按表现对象和内容绘画分:宗教画、历史画、风俗画、人物画。

  2、按绘画工具和材料绘画分:素描、油画、版画、壁画及中国画。

  3、其中中国画和油画是东西方两大绘画体系的典型代表画种。

  师:你能将搜集到的绘画展示给大家并且说一说是谁画的及它属于哪种风格的画吗?

  师:哪位同学学过油画?请给大家介绍一下油画的知识吧!

  师:(出示蒙娜丽莎的画面,)你知道这幅画吗?你都在哪里见过这幅画?你看了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师总结:壁画是绘制在建筑物的墙壁或天花板上的图画,是非常古老的绘画形式。壁画可以画在不同的建筑物上,(边说边播放敦煌壁画)有石窟壁画、寺院壁画、宫室壁画等形式。在生活中绘画艺术和建筑艺术、雕刻艺术有着完美的结合请注意倾听建筑小组和雕刻艺术的汇报

  2、“建筑艺术”小组

  小组向大家展示古今中外的建筑艺术。

  生1:建筑艺术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他从古到今都被世人所重视,也使世人为它付出了心血和智慧、力量。

  生2:下面大家看到的是古代的建筑。(利用演示文稿,展示东、西方古代的典型建筑)从这些古代宏伟的建筑中,我们不难看出,古代的劳动人民就具有着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个国家没有古代建筑,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没有历史、没有辉煌的过去。

  生3:看过了气势磅礴、辉煌雄伟的古代建筑,就由我带领大家来畅游当今世界,去看看现代化的建筑艺术成就。(利用演示文稿展示东、西方的现代化建筑的典型)现代化的建筑,是生活在现代化社会的人们利用高新科技进行的创造,这些建筑不光是美术与建筑的结合,更体现了人们改造世界、征服世界、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

  生:4:小结:通过我们小组的介绍,我相信大家一定对建筑艺术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希望大家好好学习,将来也能为我们祖国的繁荣富强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讲述故事、看视频,体会、感知东西方艺术的神韵、菁华和魅力

  1、达芬奇创作《最后的晚餐》的故事

  2、建筑艺术故事

  3、雕刻艺术故事

  思考:想一想,这些艺术家为什么能取得杰出的成就?

  他们对待艺术的态度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四、总结回顾,情感升华

西方文明教案4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古代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发展的基本概况,包括古代希腊文明的渊源,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兴亡。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评价伯利克里改革,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认识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比较雅典和斯巴达的不同特点,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的比较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奴隶制得到高度发展,从而理解改革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重点和难点

  本课以“西方文明之源”为题介绍了古代希腊和罗马奴隶制文明的基本概况。标题点出了古代希腊和罗马文明的历史地位。课文两个子目,分别点出了古代希腊历史的重点是雅典的繁荣,古代罗马历史的重点是兴亡的发展线索。

  本课教学重点: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

  公元前5世纪,雅典奴隶制经济得到相当程度的发展,奴隶劳动普遍使用,中小奴隶主数量增多。中小奴隶主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要求扩大政治权力。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顺应了这一趋势和要求,他改革政治,扩大了奴隶主民主,从而使雅典的奴隶主统治基础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把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在这种高度发达的奴隶主民主政治统治下,雅典的奴隶制经济也达到高度繁荣,文化昌盛,教育发达,人才辈出。伯利克里统治时期的雅典达到极盛,正如马克思所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但必须指出的是,伯利克里毕竟是代表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政治家,奴隶主民主政治的本质是奴隶主阶级对奴隶的专政,民主权利只是占人口少数的奴隶主阶级才享有。

  本课教学难点:一是对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全面辩证地认识,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这对初中生具有一定理论思维上的难度;二是对古代罗马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把握,要求学生能从宏观上把握历史现象发展演变的过程,具有一定难度。

  二、教法建议

  1、导入新课,可以联系旧知识,帮助学生回忆前面学过的主要亚非文明古国,指出本课学习的内容是欧洲文明的源头──古代希腊和罗马文明,由此导入新课。也可以利用导言框中的“木马计”故事导入,增强趣味性。

  2、开始讲授新课时,建议先出示《古代希腊》地图,扼要介绍古代希腊的地理位置,点明亚非文明古国大多发源于大河流域,是大河文明,而古代希腊文明发源于海洋,是一种海洋文明。

  3、对爱琴文明教材用小字作了简单介绍,教师可让学生阅读,不必过多展开,只要指出爱琴文明与希腊文明之间的渊源关系即可。

  4、讲述希腊城邦的出现,教师应讲清二点:

  (1)希腊奴隶制国家的形式是出现一系列城邦国家,城邦是以城市为主体形式的国家,这与古代亚非奴隶制国家不同。

  (2)雅典是古代希腊城邦国家中的典型代表。可结合雅典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分析雅典城邦共和国的特点:境内多山,气候温润,不宜经营农业而适于种植橄榄、葡萄等经济作物;邻近海洋多天然良港,海上贸易发达,这使雅典的工商业发达,由此还可适当联系亚非文明古国发源于大河流域,因此以农业经营为主,这说明在古代地理环境对人类经济活动方式影响重大,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明类型。

  5、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是教学重点,教师可适当补充一些典型史料,精心设计教法,善于设问置疑,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正文、小字、插图)、讨论、交流,师生互动,积极思维,全面辩证地认识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繁荣。

  (1)提问:“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的繁荣表现在哪些方面?”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归纳成以下表格,投影出示:

  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的繁荣

  政治上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经济上奴隶制经济高度繁荣

  文化上文化昌盛,重视教育,人才辈出

  (2)引导学生探讨:“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繁荣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启示?”教师在学生思考讨论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原因是伯利克里当政时期进行一系列改革,(扩大公民权利、鼓励学术研究、重视教育、发展文艺);启示: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一定推动作用。

  (3)让学生思考:“如何评价伯利克里时代高度发展的奴隶主民主政治?”在学生讨论交流基础上,教师归纳:第一,它为雅典的昌盛提供了政治上的条件和保障,把古代世界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成为一种典型范例,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也产生一定影响;第二,它是奴隶主民主政治,本质上仍然是少数奴隶主对广大奴隶的专政。能够享受到民主权利的成年男性公民只占雅典人口的1/6。

  6、对斯巴达城邦,教材用小字作了介绍,教师不必过多讲解,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这段小字基础上,结合“动脑筋”中的问题进行回答。由于这一问题具有开放性,教师可以让不同观点的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要求言之有理,论之有据。

  7、“罗马共和国的兴亡”一目,建议先由学生阅读课文,再请学生整理罗马历史发展线索简表,最后教师归纳,出示投影:

  罗马历史发展线索简表

  罗马城(前8世纪)─→罗马共和国(前509年)─→称霸地中海(前2世纪)─→罗马帝国(前27年)─→帝国分裂(395年)─→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

  教师讲解时,还应注意:

  (1)布匿战争经过可由学生阅读、介绍;

  (2)指导学生对照“意大利半岛”和“公元前2世纪末的罗马”两幅地图,看出罗马领土变化情况;

  (3)罗马由共和国发展为帝国的原因是社会危机严重,奴隶主贵族要求独裁统治,以稳固政权;

  (4)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的结束,可联系中国奴隶社会结束的时间进行比较,指出中国进入封建时代比西方早近千年。

  三、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从教材提供的材料中(文字、地图、插图等)有针对性地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通过相关问题的导引,挖掘理论内涵,培养学生初步具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对事物全面辩证地认识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四、问题探究

  动脑筋

  假设你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的古代希腊,你愿意生活在雅典还是斯巴达?为什么?

  答案提示:本题是开放性问题,可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观点,只要论之有据,言之有理。

  练一练

  活动与探究

  罗马共和国历史上还有哪些著名的征服战争?请你编写成生动的故事在课堂上讲给大家听。

  提示:指导学生阅读有关书籍,收集相关资料,自行安排。

西方文明教案5

  现代文明就是西方文明

  关于流程copy,首先你要购买绗bai棉机,有普通绗棉机和绗绣机两种。现在一般是电脑绗棉,设备比较贵,好一点的大概20万左右一台,一般的10几万的也有。

  然后找到需要绗棉的服装厂,帮他们加工,这需要一定的业务能力,然后厂家提供棉和布料,发货发到你们厂,然后你帮加工,现在市面上普通的花型,拿最简单的绗直条来说,大概是1块钱1米,这是加工费,各地的价格应该有所不同吧。

  绗棉是指把一定规格的棉和各种布按照客户的.要求,用针线绣在一起绣成各种花型图案。

  关于流程,首先你要购买绗棉机,有普通绗棉机和绗绣机两种吧。

  现在一般是电脑绗棉,设备比较贵,好一点的大概20万左右一台,一般的10几万的也有。

  然后找到需要绗棉的服装厂,帮他们加工,这需要一定的业务能力,然后厂家提供棉和布料,发货发到你们厂,然后你帮加工,现在市面上普通的花型,拿最简单的绗直条来说,大概是1块钱1米,这是加工费

  西方文明的特点

  将需要加工的原料(棉絮),均匀摊于喂棉帘上,原料由两对工作罗拉送给刺辊,进棉罗拉(两对相对旋转且带螺纹的粗轴辊),由于罗拉旋转,棉层在给棉罗拉强有力的握持下,不断喂入,棉层受到的握持力不断减弱,当锯齿对棉絮的钩取和摩擦的作用力大于它所受的握持力时,棉絮中被梳理开的纤维就逐渐被刺辊带走。

  刺辊与给棉罗拉间约有近千倍左右的拉伸,所以,棉絮被分离为单纤维状态,棉纤维中粘附的杂质比重大,在刺辊的高速运转作用下,产生较大的离心惯性力,当刺条滚筒离开给棉罗拉到排杂口这一段距离时,这些杂质就在离心惯性力作用下,沿着滚筒外圆的切线方向,不断抛射出去。

  而棉纤维的比重较小,离心惯性力也小,又被锯齿钩住,随着齿条滚筒进入接棉板,在气流的作用下,经输棉通道送到集棉尘笼表面,形成棉层,随着尘笼转动,经压棉辊压平,送入二道喂棉板,同前道原理相同,而混有灰尘和短纤维的空气,穿过尘笼网孔,经风机风道,送入除尘装置。出棉宽度在进行一定的调节,两边的拉杆向外拉,加长宽度,两边拉杆向里推,宽度缩窄。形成的棉层,送入卷棉辊筒,自行缠绕在木辊表面。

【西方文明教案】相关文章:

西方餐桌礼仪09-23

西方餐桌礼仪08-24

西方餐桌礼仪常识09-15

关于西方餐桌礼仪09-15

关于西方餐桌礼仪02-03

西方餐桌礼仪的起源02-09

西方餐桌座次礼仪10-18

西方餐桌入座礼仪12-01

西方顺序礼仪常识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