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经典励志>公开课>《公开课课堂实录

公开课课堂实录

时间:2023-12-05 12:05:55 赛赛 公开课 我要投稿

公开课课堂实录(通用23篇)

  实录就是按照真实情况,把实际情况记录或录制下来。也是编年体的一种,一般以皇帝的谥号或庙号为书名,也有以王朝命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公开课课堂实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开课课堂实录(通用23篇)

  公开课课堂实录 1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能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巴迪小时候写了一首诗,父母给予了两种不同的评价,以及他后来对两种评价的认识。

  师:对于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写的第一首诗,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父亲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板书:母亲父亲)

  师:如果将课文分成童年故事和后来的认识两个部分,如何分?生:1~14小节写童年故事,15~17小节写后来的认识。

  师:好,我们一起来学习童年故事部分。看自学提示(出示投影片)请快速地浏览童年故事这一部分,小组讨论:

  1、当“我”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是怎样评价的,“我”的表现怎样?父亲是怎样评价的,我有什么反应?

  2、父亲和母亲的评价为什么会截然相反?

  3、你是如何看待小巴迪父母亲的不同评价的?

  师:我们先来说说母亲是怎样评价的。

  生:“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师:注意看话前面的提示语,妈妈兴奋地说,该怎么读?

  生:再读——(感情丰富多了)

  师:再看后面,妈妈的评价雨点般砸来,为什么把母亲的赞扬比作雨点?怎么读才能让人感觉赞扬如同雨点般砸来?指导朗读。

  师:这是妈妈对巴迪语言的赞扬。妈妈的赞扬还有别的体现吗?生再读课文。

  生:妈妈再次拥抱巴迪。

  师:“再次”说明什么?

  生:不是第一次。

  师:课文中哪里有体现?

  生:她搂住了我。

  师:巴迪听了妈妈雨点般的赞扬有点发烧,烧得还不轻呢。(众笑)请看一下巴迪有哪些表现?生读书。

  师:不要忙着举手,要思考之后再举手。不动笔墨不读书,注意勾画圈点。

  师:哪位同学愿意来说说?

  生: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

  生:我满怀信心地把它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

  师:除了这些发烧症状还有哪些?

  生:“妈妈,爸爸下午什么时候回来?”我红着脸问。我有点迫不及待,想立刻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

  师:“迫不及待”是什么意思?

  生:等不及了,心情很急切。

  师:很准确,从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巴迪等不及了?

  生: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对比朗读)

  师:这么短的句子是很少见的,你们从中有什么体会。

  生:我感觉时间很长。

  师:该怎么读?请大家来读读。

  生齐读: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把等待的时间读出来了,也读出了迫不及待的心情。)

  师:哪个词还能看出巴迪觉得时间过得慢?生:终于。

  师:对,从“终于“这个词也能感觉得到时间过得漫长。终于等到爸爸回家,爸爸的评价是什么?

  生齐:糟糕透了

  师:爸爸是怎么说的?

  生:“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师:爸爸有什么样的动作?你们从中有什么体会?

  生:扔。

  师:巴迪是什么样的表现?

  生读书: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师:父亲的评价的确给正在“发烧”的巴迪浇了一盆冷水!犹如当头棒喝、晴天霹雳啊??

  生:小巴迪到底还是小,表扬几句就美得不得了,批评了又受不了。

  师:巴迪实在是受不了了,都有哪些表现?请抓住关键词读一读。

  生读第14自然段。

  生:冲、跑、扑、痛哭。

  师:动作表现人物感情多么丰富啊。指板书:动作。

  师:这首诗为什么会有如此截然相反的评价呢?

  生:母亲是用爱来鼓励巴迪的,父亲是用严厉的爱来激励巴迪向上的。(板书:鼓励、严厉)

  师:当时巴迪能理解父母的行为吗?

  师:你是如何看待小巴迪父母亲的不同评价的?

  生:母亲夸奖巴迪是因为他是个孩子,他写了第一首诗应该鼓励;而父亲觉得小孩子不能娇惯,要让他知道自己并不完美,更努力才能更好。

  生:母亲是为了进一不激发小巴迪的兴趣,父亲是这样认为的.,好的就是好的,不好的就是不好。

  生:母亲说“精彩极了”是出于巴迪还小,而且写的是第一首诗,哪

  怕再差,也要鼓励;而父亲说:“糟糕透了”是出于诗本身的好坏。生:父亲的批评是实事求是的;母亲的夸奖是出于一种爱子的心。

  生:在母亲的眼里,巴迪还是个孩子,他需要鼓励,而且这是他写的

  第一首诗,写成这样已经不错了。而在父亲眼里不管他有几岁,这是他写的第几首诗。“糟糕透了”就是糟糕透了。父亲直言了.

  生:父亲希望巴迪在接受鼓励的同时也不能放松,要让他明白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师:父母的这两种评价对于当时的“我”来说,理解了吗?

  生:不理解。

  师:几年后成长的巴迪又是如何对待父母不同的评价的呢?文章中是怎么讲述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后回答问题。

  生: 8岁时他认为妈妈的评价是赞扬,爸爸的不认可是批评。等他到

  12岁的时候他认为妈妈的评价是对自己的鼓励,根据爸爸的评价自己可以对自己的文章进行修改,这个时候的巴迪还没有完全长大。

  师:你分析得很透彻,看来你读书很用心。

  (投影: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

  电影剧本。)

  师:长大成人的巴迪可以说是相当成功的,成功的巴迪与父母不同的

  教育方式有什么密切的联系呢?巴迪又是怎样看待的呢?读书解决问题。

  师:谁来说一下。

  生:成熟后的巴迪清楚地认识到慈祥的母亲的评价给他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严厉的父亲的评价给他警告以免误入歧途。

  师:是的,不管是母亲慈祥还是父亲严厉都出自对自己的——

  生:爱(板书)。

  师: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巴迪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个对他鼓励的妈妈,还有一个给他警

  告的爸爸,所以才能让他的生活的帆船没有被刮倒。假设你的生活中缺少一股风你会怎么样?

  生:如果我的生活中都是鼓励表扬那么我会在心里警告自己。

  生:如果我的周围都是批评,那么我就在心里告诉自己我还有很多优点,只是还没有发现。众生笑。

  师:你是一个很善于自我调节的孩子。生活中不可能时时都有这样的风所以我们要学会自我调节。

  师:让我们在捧起书再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生齐读。

  师:大爱无形,无论哪种方式,父母的爱总是无私的。你们一定要谨慎地把握好生活的小船。祝你们身心健康的成长

  作业:104页(小练笔)

  公开课课堂实录 2

  一、从生活中引入分数。

  师:老师今天来到旅馆,打开旅馆说明书,就看到了分数,哪个同学知道是多少?(师出示说明书)

  生:把说明书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1/2。

  师:老师走进会场,看到“教海探航”的会标,也看到了分数,谁知道是多少?

  生:上面的图案把会标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1/4。

  师:老师来到超市,买了一块巧克力,又看到了分数,谁知道是多少?(师出示一块巧克力)。

  生:1/8、2/8、……8/8。

  师小结:像这些都是分数。

  二、探索比较同分母分数大小

  1、(从上面这些分数中任选两个分数3/8、5/8)师问:这两分数有什么共同点、不同点?

  生1:3/8与5/8合起来是8/8。

  生2:分子都比分母小。

  生3:分母一样都是8。

  师:感觉这两个分数谁大谁小?

  生1:我认为3/8大。

  生2、我认为5/8大。

  师问:你有没有办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生1:比如吃蛋糕,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8份,老师您说吃5份多,还是吃3份多?(师让学生上来画图表示)

  生2:比如吃香肠。把一根香肠平均分成8份,吃5份就比吃3份多。(老师在黑板上同时画出了线段表示图)。

  2、师:你能找出比5/8小的分数吗?能找出比5/8大的分数吗?

  3、师:自己任意写一个分数,然后找出比它大的分数,比它小的分数。

  生1:我写的是3/2。比3/2小的有1/2、2/2,比3/2大的有4/2、5/2、6/2……。

  生2:我写的是4/9。比4/9小的有1/9、2/9、3/9,比4/9大的有5/9、6/9、7/9、8/9。

  师:把你写的分数同学互相检查一下。

  师:分母相同的分数怎么比?

  生:只要看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就比较大。

  三、探索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大小。

  1、(出示1/2、1/4)师:这两个分数谁大谁小?

  生1:我认为1/2大。生2:我认为1/4大。

  师:认为1/2大的同学有没有办法说服别人。

  生1:把两张同样大的长方形纸分别折成1/2、1/4。通过比较得出1/2>1/4。

  生2:把正方形纸对折是1/2,再对折就得到1/4,比较得出1/2>1/4。

  生3:一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1份就比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来得大。

  (电脑演示,圆的1/2>圆的1/4)。

  师:如果再分得多一些1/5怎么样?

  生:更小了。

  师:再分得多一些1/7、1/8、1/9、1/10……1/100……1/1000呢?

  生:越来越小了。

  师:最后会怎样?

  生:越来越接近一条线。

  2、师:分子相同的分数如何比较大小?

  生:看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就小。

  3、师:能把黑板上的这串分数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吗?

  四、小结:延伸。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本领。

  生:学习了分数大小的比较。

  师:还有没有问题?

  师:老师有一个问题,象这样的分数2/5、1/6能比吗?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们将继续研究。

  公开课课堂实录 3

  师:现在开始上课。下面我想请一位小朋友上讲台来考老师。谁来?xx。这样考,待会儿请你听到我说开始,你就翻开这个小黑板,老师可以一口气把黑板上的题全都算出得数来。全班小朋友都注意啊,千万不能让老师算错题。准备好了吗?开始!

  生:[翻开小黑板]

  师:32÷4=8;320÷40=8;3200÷400=8;32000÷4000=8;

  450000÷9000=50;45000÷900=50;4500÷90=50;

  450÷9=50

  生:[议论开了]咦?好快呀!……

  师:你们都想学习老师这样算得又对又快吗?

  生[齐]:想。

  师:我们班的每一个小朋友都能像老师这样算得又对又快。其实老师在算这些除法题的时候有一个“窍门”。这个“窍门”是什么呢?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商不变的性质。[板书课题:商不变的性质]只要我们学会了这个性质,在计算一些除法时运用这个性质就可以算得又对又快。

  师:这里有几个除法算式。它们的商各是多少?6除以3得几?生[齐]:得2。

  师:很好。谁来告诉大家,在6÷3=2这个除法算式里,被除数、除数和商各是多少?

  生:被除数是6,除数是3,商是2。

  师:非常好。[板书:被除数、除数、商]下一题的商是几?[指60÷30]

  生:60除以30商是2。

  师:很好:600÷300,6000÷3000的商各是多少?

  生:600除以300的商是2;6000÷3000的商是2。

  师:刚才我们分别算出了这4个除法算式的商。下面请小朋友认真观察这4个除法算式[用方框把6÷3=2框上红框]。从上往下看,这些除法算式里的被除数有变化吗?怎样变化的呢?

  生:这些被除数有变化。从6变成60、600、6000,依次扩大10倍、100倍、1000倍。

  师:对。用同样的方法,从上往下看,除数变化没有?怎样变化的呢?

  生:除数变化了。除数也扩大了10倍、100倍、1000倍。

  师:会观察,真能干。下面我们把每个除法算式都从左往右看[指6÷3=2;60÷30=2;600÷300=2;6000÷3000=2],谁能把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连起来说一遍。

  生:被除数扩大10倍,除数也扩大10倍;被除数扩大100倍,除数也扩大100倍;被除数扩大1000倍,除数也扩大1000倍。

  师:说得好。还可以说得更好些吗?谁愿意?

  生: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10倍、100倍、1000倍。

  师:也就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板书: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同时扩大是什么意思?相同倍数呢?

  生:同时扩大就是说被除数扩大,除数也扩大,被除数和除数一起扩大。相同倍数就是一起扩大的倍数都一样。

  师:说得真好。[在同时和相同下面画红线]6÷3=2这个除法算式里的被除数6和除数3同时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商还是几?

  生[齐]:还是2。

  师:这就是说商不变,还是2。谁能再说一说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化,商不变?

  生: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师:很好。[板书:商不变]下面我们再从下往上看,被除数6000和除数3000是怎样变化的?商呢?[用红粉笔框出6000÷3000=2]

  生:被除数6000和除数3000同时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商还是不变。

  师:说得真好。谁愿意再说一遍?[请差生]

  生:被除数6000和除数3000同时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商还是2。

  师:能干。通过对这些除法算式从下往上观察。被除数和除数还可以怎样变化,商不变呢?想想看,可以怎样说?会吗?

  生: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板书: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

  师:想想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按照哪两种情况变化,商才不会变呢?

  公开课课堂实录 4

  课前谈话:你猜老师喜欢什么?你又喜欢什么呢?

  课件出示:分萝卜情景图,一天,兔妈妈在地里拔了6个萝卜。回来后,想把这些萝卜分给她的3个孩子。你猜她会怎么分?为什么这样分?

  1号2号3号

  生1:2根2根2根

  生2:1根2根3根

  生3:1根1根1根

  1根1根1根

  你喜欢那种分法?为什么?

  生1:我喜欢2个2个的分,因为这样公平。

  生2:我也喜欢每只兔子都是2根这种分法。

  师:象这样每份同样多叫做平均分。板书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平均分。刚才我们是怎样把6个萝卜进行平均分的呢?(把6个萝卜平均分分成3份,每份2个。)

  认识了什么是平均分,让我们在图上来找到它吧。

  判断(用手势表示对或错):

  课件出示:

  练习(1)把8个桃子平均分成2份,问学生有没有平均分?每份是()个?

  练习(2)把12个小朋友平均分乘成4节车厢,问学生有没有平均分?每节车厢坐()个?

  练习(3)出示2个鱼缸,一个鱼缸有1条鱼,另一个鱼缸有2条鱼是不是平均分?

  生1:没有平均分。

  练习(4)出示下面的图,第一层2盏灯笼,第二层1盏灯笼,第三层3盏灯笼。

  OO

  O

  OOO

  是不是平均分?

  生1:不是平均分。

  师:那怎么把它变成平均分?

  生1:把第二层1盏灯笼移到第一层去,平均每层3盏灯笼。

  生2:从第三层移1盏灯笼到第二层。平均每层2盏灯笼。

  师:刚才你是怎么判断平均分的.?

  生齐说:是否同样多。

  在我们生活中平均分随处可见。看,这是什么?(出示图:5个盘子),还有一些苹果,我们来数一数有几个?(15个)。要把15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你认为该怎么分?

  15个苹果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个。

  生1:5个。生2:3个。

  师:你是怎么想到3个3个分的?

  生1:三五十五。

  师:那是否所有的苹果都能平均分呢?那老师现在要把一箱苹果平均分成5份,你也能用乘法口诀来解决吗?这些苹果又是该如何分好呢?学生小组讨论。

  生1:到黑板上示范分,先2个2个分,再1个1个分。每盆3个。

  学生拿出苹果学具,把苹果平均分,分好后用“把6个萝卜平均分成3份,每份2个。”这样的话说一说。

  先学生独立操作,再反馈。

  公开课课堂实录 5

  课间放轻松的《森林狂想曲》片段,课间出示绿色蝈蝈的图片

  师:刚才在轻快的音乐声中我们一起欣赏了绿色蝈蝈,现在老师有个问题想请教同学们,如果让你来介绍一下绿色蝈蝈,你会从哪些方面来介绍?

  生1:外形

  生2:它的叫声

  生3:它吃什么

  师:食物

  生4:它怎么栖息

  师:居住

  师:我忽然想起一句话“英雄所见略同”,想不到同学们所说的与伟大的昆虫学家法布尔所写的完全一致不信?请打开课本,我们一起来看18课《绿色蝈蝈》

  生急切地打开课本

  师:快速浏览课文,找到相应的段落

  生:第三段写的是声音生:第四段写的是外形生:5—10节写的是食物生:11节写的是居住

  师:好,大声地读读这些语段,寻找关键词,概括出你对绿色蝈蝈的第一印象

  生:第三段中有“尖锐,急促,清脆”

  生:还有“柔和”

  生:第四段中有“身材优美”

  师:这是具体的描写,能找到概括的词吗?

  生:“漂亮“

  师:好

  生:第六段中有“吃蝉”

  生:第七段中有“酷爱甜食”

  生:第八段中有“吃昆虫”

  生:十一段中有“和睦共处”

  师:刚才,我们是分散着来说的,接下来,谁能用一段话把它们串起来呢?

  生:绿色蝈蝈的外形漂亮,声音尖锐,急促,清脆,有时也柔和,食物主要有甜食,昆虫,水果,青菜,有时也同类相食,过着群居生活

  师:说得多完整,大家对绿色蝈蝈的第一印象清楚了吗?

  生:清楚了

  师:闭上眼,想一想,脑中有蝈蝈的样子吗?

  生:没有

  师:我们到课文中去瞧瞧它们的样子

  师:说说,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生:蝈蝈捕食和蝈蝈美食的部分,在文中的4—10节

  师:我们一起来读4—10节,读完后,你对这些蝈蝈有什么评价?

  生:捕食的蝈蝈是勇敢的,美食的蝈蝈是贪婪的

  师:你从哪几句中读出来?

  生:在第五节中有这样的描写,“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窜”

  师:读出勇敢了吗?

  生:没有

  师:可以把“勇敢”读成重音

  生再读,余生情不自禁地鼓掌

  师:感谢这位同学的朗读,他让我们好象看到了蝈蝈追赶蝉的精彩一幕还有吗?

  生读“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但是这种以劫掠为生的鸟比昆虫低劣,它是进攻比它弱的.东西,而蝈蝈则相反,它进攻比自己大得多强壮有力得多的庞然大物,而这种身材大小悬殊的肉搏,其结果是毫无疑问的”

  生:这些地方可以处理一下,“大得多”,“有力得多”“则相反”读重音

  生:“毫无疑问”可以读成去声

  生再读一遍

  师:我把这一段去掉好不好?

  生:不好,这里是对比,突出了蝈蝈的勇敢

  师:勇敢的蝈蝈

  师:那么它又是如何贪婪地吃的呢?

  生:它什么都要吃,甜食,昆虫,水果,青菜,同类

  生:它们吃这道菜时津津有味

  生:几片梨子,几颗葡萄,几块西瓜,这些它们都很喜欢吃

  生:对于金龟子一类的昆虫,它毫不犹豫地都接受

  生:吃得只剩下翅膀头和爪子

  生:蝈蝈甚至还吃一点儿青草

  生:如果蝈蝈死了,活着的一定不会放过品尝

  师:多么贪婪的蝈蝈,可恶

  生:不可恶法布尔对它很喜欢

  师:不会吧

  生:在文中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提示,比如,“为了变换食物的花样”

  生:还有“让我们去倾听”

  师:看来,这分贪婪还是有喜爱之情的谁能用喜爱的口气来展示蝈蝈的贪婪?

  生动情地展示

  师:刚才,我们品味到了精彩的语句有?

  生:修辞,拟人

  生:说明方法,作比较

  生:写作方法描写

  师:其实,对蝈蝈的介绍,《辞海》中是这样的:“《辞海》中有关蝈蝈的条目是这样的:蝈蝈,昆虫螽斯的一种翅短,腹大,雄的前翅基部可摩擦发声吃植物的嫩叶和花,危害农作物也有称之为“哥哥”看看,与课文中有何不同?

  生:这里是一般的介绍,课文中是生动的描写

  师:你喜欢哪一种?

  生:各有好处,前者简单明了,后者引人入胜,形象鲜活

  师:是谁创造了引人入胜的绿色蝈蝈?

  生:法布尔

  师出示资料:好,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法布尔

  师:在这篇科学小品文中,法布尔给蝈蝈取了好几个名字,“狂热的狩猎者”,“蝉的屠夫”,“笼里的囚犯”,你能给蝈蝈取个名字吗?

  生:在第三段中,我想叫它“大自然的歌手”

  生:杰出的歌唱家

  生:享誉全球的歌唱家

  生:动物界的帅哥

  师:真好

  师:如果现在再让你读410节,除了对蝈蝈的喜欢,你还会加上什么?

  生:对法布尔的崇敬崇敬他对蝈蝈的习性这么了解

  “好,通过学习本节课,我们要懂得热爱大自然,热爱昆虫,要努力保护好它们,为我们创造一个无比美好的世界。

  公开课课堂实录 6

  一、教师导入

  (一学生例行课前三分钟演讲——“我喜爱的名著”)

  师:谢谢这位同学,我听出了她的那个片段的主要信息是——“收藏美丽”,那么我们今天是不是可以用这样的理念来学习我们的课文了,我想是可以的,学习《济南的冬天》,收藏她的美丽好,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您好!

  师:请坐

  师:先看背景材料,老舍,读(幻灯片放映作者简介)

  (生齐读作者简介)

  师:这是文学常识,要知道,这一篇精美文章的作者是谁?

  生齐答:老舍

  师:齐读这则材料:

  生(读):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代表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二、板块一(品析1)

  师:好,谢谢我们这节课的主要任务就是训练我们的阅读品析能力(师放映“课文品析”)什么是“品析”呢?——品味欣赏我们有三个学习活动,都是让同学们进行阅读能力的历练的(师出示幻灯片)看,请你看课文,把“宝地”、“温晴”、“奇迹”、“有山有水”、“慈善”、“理想的境界”圈出来,然后联系全文内容来证明哪一个词最适合于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开始独立思考

  (生独立思考2分多种后)

  师:好的,我们来试一下用概述的方式来表述你的观点,发言的层次是,大致上两个层次,第一,你认为哪个词,然后阐述你的理由可以举手发言了

  (生1举手)

  师:好,谢谢你

  生1:我觉得应该是用“温晴”这个词,因为课文的开头就是用济南的冬天来作对比,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并以此为课文的主线,贯穿全文接着就先总后分的聊起了济南的冬天的山顶和水色,最后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尾,从而点题

  师:好的,听她的发言,关键词咬的很准,文章的首段开头,然后文章的结构,然后文章各个部位之间的关系,都点到了,表扬好,继续来

  (生2举手)

  师:好,请你来

  生2:我认为应该是“理想的境界”这个短语因为除了济南,在我们这边,我们这里的冬天是寒冷的,是刺骨的,是凛冽的,而济南的冬天却十分温暖,不怎么刮风,所以在济南的人们和我们都梦想着有这样一个冬天,能够很暖和地很舒适地度过一个本应该寒冷的季节,所以我觉得这是我们的一个理想,然后济南的冬天为我们实现了

  师:恩,好!有那么温熏的阳光,有那么温馨的水色,怎么不是“理想的境界”呢?续

  (生3举手)

  师:请你来

  生3:我也认为“理想的境界”应该是最能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因为第二段的第一句就提到了“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说明即使只有“温晴”,而没有山水的衬托,说明这个冬天也不是最理想的只有有山有水有阳光,还有温暖的怀抱,真是给人一个最值得在寒冷的季节,不仅是有气候的温暖,而且有温暖在心里流淌

  师:啊,是的是的有山有水,而且气候是那样的温暖,让每个人心里都有笑意,怎么不是“理想的境界”呢?好,继续

  (生4举手)

  师:好,请你来

  生4:首先,如果我觉得,它说概括全文一个大体写的东西的话,那么,“理想的境界”可以用来概括,但它这个问题是说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特点不一定要那么大体,而“理想的境界”这个词显得有些太统一了,很多地方都可以成为理想的境界,而它说是济南冬天的特点,所以,在文章的开头,老舍先生就把济南的冬天和伦敦,北平还有热带进行了比较,从而突出了济南是个温晴的地方,所以我认为,这篇《济南的冬天》,它的特点应该是“温晴”

  师:谢谢她的分析思路是:先从一般事物的角度来分析“理想的境界”到处都有,然后从特别的环境的角度来肯定“温晴”在这篇课文中可能就是济南的冬天的特点谢谢你!继续来

  (生5举手)

  师:好,请你来

  生5:我觉得应该是用“奇迹”,因为“温晴”、“宝地”或者“有山有水”,在江南的一些地方都是比较的常见的,只有在北方才是用“温晴”的,如果光用“温晴”、“宝地”、“有山有水”,不足以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正因为它“温晴”,所以才让人感觉这是一种奇迹,也正因为它让人感觉非常的奇妙,所以人们才认为它是一种“理想的境界”,我觉得“奇迹”是最能概括的

  师:恩,你是从逻辑关系的角度来逐步地进行推理的,只有“温晴”才能够创造“奇迹”,因为“奇迹”而形成“理想的境界”,好,谢谢你!再来说

  (生6举手)

  师:你来说

  生6:我认为应该是“温晴”,因为在第一段,作者就说“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说明作者认为济南之所以是个宝地,是因为济南有“温晴”的天气,那么我认为“温晴”是济南冬天的主要特点

  师:正是因为“温晴”所以才是“宝地”,正是因为“温晴”所以才是“奇迹”,这又是一番道理还有吗?

  (生7举手)

  师:好,请你来说

  生7:我认为应该是“慈善”最能概括济南冬天的特点,因为在别的地方的冬天,花草都凋谢了,树叶都凋落了,而济南的冬天,人们会感到很温暖,人们心里有一种安慰,就觉得也许春天就要到了,就给他们的心灵上带来了一次安慰

  师:恩,这样的慈善呐,小山是那样的美,水色是那样的俊,怎么不让我们感到这样的地方时慈善的呢?好,还有两位同学要发言你先说,他再说,我们再来看怎么样请你来(请生8说)

  生8:我认为是“慈善”,因为济南的冬天是有温晴的天气,是慈善的,因为是一个理想的境界,给人很温暖的感觉,所以它是慈善的,前面的词都可以用来看出济南的冬天是一个很慈善的季节

  师:恩,是啊!大自然就像母亲,大自然的造化使济南这座老城就像安适地躺在一个小摇篮里,这样的冬天怎么不慈善呢?

  (生9举手)

  师:好,你来说

  生9:我觉得济南冬天的特点应该是“宝地”,因为从气候特点上来说,它与北京比是没有风声的,与伦敦比是没有雾的,与热带比是没有毒日的;从景色特点上来说,它有山有水,才像一块空灵的蓝水晶,所以说是一块宝地

  师:宝地适合于我们居住啊,这个宝地是那样的慈善,这个宝地是理想的境界,这真让我们费解啊!

  (生10举手)

  师:好,说一下

  生10:我认为是“宝地”,因为济南下雪的时候就像是一幅水墨画,而且冬天下雪的时候,水面上不结冰,这种种迹象在我们看来都是很宝贵的,都算是一种奇迹,所以我认为应该是“宝地”

  师:因为有这样的奇迹,所以才算是宝地,哎呀,我觉得我很难说服你们了我认为这个问题,当然,如果我们说,你自由地选用文中的这些词语来概括济南冬天的特点,大概每一个都可以用一下但是,我们是在全文的基础上来进行分析的首先我们注意课文第一段的两个关键词:“温晴”,“宝地”可以这样说,济南是温晴的宝地,因为温晴才是宝地,这是一;第二,再从全文看,因为温晴才创造了许多自然的迹,因为温晴才有那样的山、水,和人们的心理感受我想,温晴这个词,还要从其他的角度来看下面,我给你们再逐条地、仔细地分析一下(边放幻灯片边讲解)全文是扣着“温晴的天气”这条主线来写的,所有的景物描写都要突出“温晴”两个字:正因为扣住“温晴”描绘着济南的山和水,作品才铺展出一幅幅淡雅秀美的画面;第二个道理,看顺序,绘天绘地,写雪写水,由暖阳描画到暖城、暖山,描画到不结冰的水,表现的都是“温”和“晴”继续看第二段,全景;三段、四段,雪中山色;五段,水上美景没有哪一幅是写阴冷的,都是“温晴”因此,这些画面在“温晴”的基调上统一起来,给人和谐一致的美感还有理由,即使是写雪景,也在表现“温晴”,

  因为暖和,所以“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啊”;因为晴朗,所以“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晴朗的天气,晴空下的雪上好,我们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其他几个短语或词,它们往往在一个段落里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概括这一段的大意或者集中表现作者赞叹的情感

  三、板块二(品析2)

  (进入课文第二个环节的学习,放幻灯片品析二)

  师:好的,谢谢同学们,通过这个环节,我们很好的到课文里来了,我们的思绪很活跃,下面的内容就比较的容易了第二次品读欣赏,划出“小摇篮”,它在第二段;划出“带水纹的花衣”,它在第三段;划出“小水墨画”,它在第四段;划出“蓝水晶”,它在第五段如果说作者使用了高妙的修辞技法,在每一个段落里都用了一个关键的比喻来写美丽的济南的冬天的话,那么这四个比喻在每一段里面的作用都值得我们欣赏注意老师的表述,老师没有说“你最喜欢欣赏的是哪一个”,老师说的是“你最能够欣赏的是哪一个”,那么,也就是说,你要欣赏,还要讲出你的欣赏的内容出来好的,开始思考

  (学生思考2分多种后)

  (师轻声询问学生是否可以了,再等会)

  师:是不是可以讲述观点了?(有学生举手)好,两位,那边,好,我们试一下

  (生1举手)

  师:请你来

  生1:我认为我最能欣赏的应该是空灵的蓝水晶,按照课文里的说法,就是从“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一直到“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从这样的描述里看的话,水晶给人的感觉本身就是很玲珑,剔透的,而空灵意思就是说很清净,这样的话,就可以感觉到这块水晶从内到外是没有一丝杂质的,而课文里生动的描写就觉得这是一个春天的景象,万物都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但这明明就是济南的冬天,而这样更能衬托出济南冬天的“温晴”,而且它语言非常的生动,“蓝水晶”、“澄清的河水”,这样很贴切的比喻更让我们感受好像看到一幅风景秀丽的画卷一样

  师:恩,分析得多么的好啊!“空灵的蓝水晶”表现的是一种纯净的美

  (生2举手)

  师:好,请你来

  生2:我最能欣赏的是第二段的把小山比作一个摇篮,首先,这个比喻很生动,因为有了小山,所以人们感到心里有了依靠,有了安慰,而且它人们感到舒适,感到暖和,也体现了济南的冬天的温晴

  师:恩,对,不仅表现了“温晴”,还表现了另外一个“温情”,情感的情继续,哪一位?(有同学第二次举手)

  师:你说了一次了,还有没有没说过的

  (生3举手)

  师:好,来试一下,先来试一下

  生3:我更能欣赏的是“带水纹的花衣”,因为课文前面一句话写的是“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说明雪没有完全把山给覆盖着,所以是带水纹的花衣,这个比喻形象又准确地写出了雪草覆盖的状态,进一步说明了济南的冬天的温晴

  师:恩,美丽,山色的美丽,这个比喻还让我们展开思绪,想到“带水纹的花衣”,

  它的整体的美可能就是一个漂亮的小姑娘

  (生4举手)

  师:试一下,试一下

  生4:我最能够欣赏的是第五段的“空灵的蓝水晶”,大家都知道,水晶给人以纯洁的感觉,蓝水晶能让人身心舒适,而济南呢,就像一块空灵的蓝水晶,纯洁得让人不愿意去碰,就好像是个奇迹,在这一段中,作者用大量的绿来衬托,放眼望去,满眼都是盎然的绿,连水都不忍得冻上,更何况是人呢?绿水与蓝天应和,它们相得益彰,即使之间相差了十万八千里也是那么地融为一体

  师:啊,这样诗意的表达呀,太让我惊叹了!而且我还建议你,如果还加上一句话的话,就是“美丽的色彩,那么蓝汪汪的”好,谢谢

  (生5举手)

  师:你来

  生5:我最能理解的也是“带水纹的花衣”,因为从这一句话看出山的色彩美,黄白相间,并不像其他地方,冬天的山总是嶙峋的,死气沉沉的,从中也能看出济南冬天的温晴并且,风儿吹过,那些没有被雪覆盖的草在风中摇摆,也能看出这座山很生机勃勃

  师:恩,给我们一种美丽的动感,好,谢谢还有一个地方没说到吧?

  (生6举手)

  师:好,你的小手高高举起(生笑)

  生6:我觉得“小水墨画”这个比喻最好,因为它后面加了一句“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这张小水墨画肯定是非常赋有诗意的,这就更衬托出济南的山景的美

  师:好,如果说把你的“唐代的名手画的吧”再引申一下,就是古朴啊,这个冬天,这种色彩显得很古朴,那种画面的构图显得很古朴好,谢谢你帮了我的忙刚才我还是于心不忍(师准备结束这一环节,又有学生举手)

  师:还是让你说一下(大家笑)

  生7:我也认为“空灵的蓝水晶”,因为天上和水中都是蓝颜色的,这蓝颜色融为了一体,仿佛让我们置身于一个画中,所以我认为“空灵的蓝水晶”是很好的

  师:恩,好的,你要感谢我满足了你的愿望(众人笑)好,小结一下,做记录(边放幻灯片边小结)摇篮太美了!写出了秀美的山形地貌、舒适的冬暖环境(给时间让学生记录);带水纹的花衣,表现的是雪后山色的斑斓和大自然的、小山的飘逸美好的情韵(给时间让学生记录);小水墨画,凸显的是山村的疏朗点缀,山村点缀在小山上,远远看去,那样的美丽,而且因为是冬天,所以它的色彩是古朴淡雅的,这足见作者用小水墨画来比喻冬天的济南的城内的小山的精致之美;空灵的蓝水晶,则显示了天光水色的清净和温暖泉城的亮丽(给时间让学生记录)总的来看,这篇文章表现手法最高妙的地方就是——以小喻大,以小绘大,以小描绘大,从而表现出景物的画意诗情

  公开课课堂实录 7

  今天,支教的吴老师和教导处的刘主任来听我的课,我执教了《克隆之谜》第一课时,大致把课堂记录如下:

  师:同学们,通过《梦园飞天》、《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这两课的学习,相信你们一定对科学充溢了好奇,对生活充溢了幻想。带着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让我们再一次走进科学的殿堂,去研讨有关克隆的话题。(板书:7 克隆之谜)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生读)读了课题之后,同学们想提出什么疑问呢?

  生:什么是克隆? 生:这个谜是什么样的?

  师:同学们很会提问题,这是个什么样的谜呢?请打开到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读一读,看看哪一个词最能表达谜的特点?(生自由读)

  生:奇妙。

  师:谁理解奇妙这个词?

  生:奇特美妙。

  师:这谜奇特美妙在哪儿呢?请同学们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阅读时请记住老师的殷殷嘱咐:不动笔墨不读书,并且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文章。(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课堂,张明珠同学问“凡此种种”这句话应该怎样读,告之。)

  师:文章读熟了吗?

  生:读熟了。(他们高喊。)

  师:那老师要看看你们和生字交没交上朋友,(出示生字)谁来读?(生1读得很通畅)

  师:你想提醒同学们注意哪个字的读音呢?

  生1:我想提醒同学们不要把“饲”读成“sī”。

  师:是的,我们平常总会说“sī养”。

  师:还有谁想读呢?(举起好多小手,让薛换玲来读,也很流畅。并提醒同学们注意不要把“例”读“列”)。

  师:那让我们开一节小火车来读一读这几个生字,从哪呢?(同学们齐刷刷举起小手)从庄须宝开始吧,(这一列有好几个拼音不是太好,庄须宝开始读了,张口就把“例”读“列”,同学们笑了,纠正他的读音,他居然还是迫不和待地连读了两个“列”,同学们高喊:“例”,我也连忙打园场说是受了薛换玲的误导。这下庄须宝才把这个字读准了,过了一关。接下来几个同学没有读错。)

  师:同学们刚才读课文过程中有哪些词语让你感兴趣?找出来读一读,并把理解的意思说一说。(几个同学分别找出不同的词语来读,有的`解释了其意思。)

  师:那老师也找出了一些词语(出示词语),请同学们来读一读。看看有哪些词语不理解?提出来我们一起研讨。(同学们读词语,李萌同学提问;“微生物”是什么意思?王学路同学解释:是很小的物体,用显微镜才干看见。我进行了补充说明:微生物就是形体微小,构造简单的生物的总称,这些生物用显微镜才干看见,比方,细菌、感冒病毒等。)

  师:生字和词语是阅读的助手,同学们已经有了这些助手,能把课文读流畅吗?(同学们齐喊:能。)

  师:哪请一个小组长找四个组员来读课文的第一至四自然段,能邀请上老师吗?(李同锁这个组长指定了其它两个组员加上了我,我们这一组读得很认真,的确很流畅,连我也有点得意。)

  师:我们组读得怎么样?

  生:很好!

  师:有信心超越我们吗?

  生:有!

  师:那第五小节谁来读?(李同娟同学来读这一节,她把几个地方读错了。)

  师:同学们想为李同娟同学提点什么建议?(两名同学指出其错误。)

  师:李同娟接受这个建议吗?

  生:接受。

  师:那你再重新把这一段读好,行吗?

  生:行!(这一次,她读得好多了。)

  师:第五至八自然段哪个小组来读呢?(又有三个同学自由组成的小组有序地读完这一大段,当然读书的水平并不比我们第一组差。于是也给了他们褒扬。)

  师:同学们,让我们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生高昂地读着。)

  师:接下来,想让同学们读自身喜欢的自然段。(几个同学各自找了喜欢的段落来读。)

  师:课文我们暂且就读到这里了,现在请同学们快速地从头到尾浏览课文,回答我们课前提出来的问题:1、克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2、这个谜的奇妙表示在哪些方面?(生浏览考虑)

  生:克隆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而繁衍后代。

  生:克隆就像孙悟空拔把毫毛变成许多小孙悟空是一样的。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对,还有谁来说说第二个问题呢?(没有同学举手,课堂一片恬静,最后王学路同学把问题回答出来了。)

  师:或许同学们还没有真正地搞清这个问题或者说没有这概括水平。那下节课我们再继续研究。

  师:同学们再回过头来看看生字还有问题吗?仔细观察一下,看哪个生字比较难写,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生提“薯”)

  生:“薯”笔画较多,上下结构,注意把写紧凑。(我板书了“薯”,后让同学们在桌子上用手画画,接着在课本上描红这个“薯”字。随后用同样方法解决了几个难写的字。接下来让同学们练习了习字册。)

  课堂困惑:

  对于理清课文内容这一关(大体相当于分段,概述大意),在第一课时,我总不能很好地让同学们掌握,也许是一个县教研组长评课时的话语给了我心理暗示。他说:在第一课时,完全没有必要把分段、概述段意提出来,留在第二课时,在同学对文章熟悉的情况下来解决不是很好吗?于是,我平常的教学中,总不在第一课时提出这类问题。今天,我只是为了让课堂看上去更完善一点,才爆出了冷门。吴老师在课后交流时提出了这个问题,他的意见是这个问题可以提出来,但要降低坡度,可以由老师直接告诉同学,哪些自然段意思相近,自成一体,可以分为一个大段,让同学再来读读,具体体会这一段的内容。我想,我会接受这个建议,在以后的教学中去实践。

  公开课课堂实录 8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导入:

  人都有生死。对待生和死,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态度。有的人活得崇高、伟大;有的人活得无耻、卑微。在死的问题上,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哪个同学能举出这两方面的例子?

  学生举例,教师评析、小结。

  2、根据本课内容,介绍鲁迅的.《自嘲》和散文诗集《野草》。

  初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的基本内容

  3、听录音带,或者教师范读全诗:

  学生自读诗歌。把握主要内容,理清诗歌的写作思路,分清诗歌的结构层次。

  (诗的第一节写了两种“生”和“死”,是全诗的总纲;第二、三、四节写了两种人对人民的不同态度,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第五、六、七节分别与上面三节对应,写出了两种人的不同结局。)

  二、小组合作,阅读研讨

  1、找出哪些诗句写出了诗人对鲁迅的纪念?

  (每节诗的后两行。)

  2、诗歌的首节中“活”与“死”的含义有什么不同?

  三、精读诗歌,领会诗歌感情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注意体会每节诗歌中感情。

  指名朗读诗歌,读出各节的真情实感。

  (对学生把握不准的地方,可以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或者变化语气、语调使学生真正把握住诗歌的内在感情。)

  对比是常用的一种艺术手法,在诗歌中使用对比,能产生强烈的感情冲突。这首诗每一小节都使用了对比的手法。细读诗歌,体会诗歌对比的写法。

  公开课课堂实录 9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假如你遇见了这样的情况:你看上了一本书,是你十分渴望买下来的;然而这个月又是母亲的生日,你很想给她买个生日蛋糕让她开心。这时,你发现零花钱只够做其中的一件事,你应该怎么选择呢?说说你的选择并谈谈你的理由。(学生回答)

  正如这件事一般,世间有很多事,都会面临着不同选择的时候,然而,二者只能择其一,十分难抉择。不过,也许抉择标准有时也是可以判断的,学过《鱼我所欲也》一文,你也许就会找到答案。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朗读文章,解读文意

  1、朗读文章,借助工具书排除字音问题。

  2、反复朗读文章,注意在朗读的过程中把握文章内容。

  3、在朗读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停顿。

  (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2)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4)是/亦不可以已乎

  4、教师指导,学生翻译文章内容,教学过程中注意把握下列文言词的用法。

  【通假字】

  “辟”同“避”,躲避。例:故患有所不辟也。

  “辩”同“辨”,辨别。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得”同“德”,感恩、感激。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与”同“欤”,语气词。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同“向”,先前、从前。例:乡为身死而不受。

  【一词多义】

  ①为:为宫室之美(为了,介词)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做,动词)

  ②得:故不为苟得也(取得)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感恩、感激)

  ③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欤”,语气词)

  呼尔而与之(给予)

  目标导学二:分析文章,把握文章内容

  1、请学生概括文章第一段的大意,即分析引论部分,说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第一段论证了人皆有羞恶之心,应该做到“舍生取义”。中心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明确: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3、概括本文的意思。

  明确: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做出正确的选择。

  目标导学三:探究文本论证思路,把握文本论证方法

  1、本文的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本文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明确:提出“生与义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论点后,首先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人皆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辟”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持而不丧失。接着举例说明,以乞人不受不义之食为例,从正面论证“舍生取义”是人之共性。以万钟虽好也不能受为例,从反面强调了舍义取利是丧失本心。随后用一组排比句,对不辩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加以批判,并以“此之谓失其本心”收束全文,照应开头。

  3、列举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明确:

  (1)比喻论证。用比喻论证引出论点。以生活常理为喻引出生与义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主旨)。

  (2)举例论证。举“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看似微不足道的东西,在关乎生命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举“万钟”为例,说明丧失本心的表现。

  (3)对比论证。将“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做对比,让人认识到贪求富贵行为的不值得,也让人醒悟到本心的丧失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人应该时时反省自己才行。

  目标导学四:品味文本语言艺术

  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明确: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

  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做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做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目标导学五:拓展延伸,抒发感悟

  结合我们上课导入的问题,学了本篇文章之后,你将会如何面对生活中的抉择呢?

  明确:生活中面对的抉择有很多,但任何时候,我们的抉择都应直面自己内心的善良,要知晓大义,不可仅因一时喜恶做出荒诞的选择。

  公开课课堂实录 10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生命是可贵的,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决不仅仅停留于“活着”。当面临生死抉择时,该怎样做出自己的决定?文中孟子关于“义”的论说,对今人仍不无启迪。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受业于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他提出“民贵君轻”、对人民作一定的让步、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仁政”、“王道”。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希望能够在诸侯中选出一位王天下的君主。由于他的这些主张与当时激烈混战的社会状况不符,所以均未被统治者所采纳。孟子退而与弟子著书,遂成《孟子》。

  2、《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学说、政治活动、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孟子》与《论语》同是语录体散文,但与《论语》相比,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具体,描绘也更细致。《孟子》比喻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

  3、性善说:孟子的哲学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最具代表性的是他的“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就有善良的本性。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还说:“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给与)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的人性说中有合理的成分,他特别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以及自我修养的作用。认为“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要求人们反躬自求,“养浩然之气”,做到“舍生取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学习生字:

  5、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贤者能勿丧耳”),由设喻引出“舍生取义”的论点,并说明“义”的美德就是人所固有的。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

  第一层:(从开头至“舍生而取义者也”),以鱼与熊掌不可得兼而取熊掌为喻,引出生与义不可得兼则“舍生取义”的论点。

  第二层:(从“生亦我所欲”至“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对自己的论点“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的进一步论证。先正面再反面分析阐发自己的.观点。

  第三层:(本段最后一句),作者得出结论:其实人都有向善之心,之所以贤者才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贤者能够保持“本心”而已。

  第二部分:(从“一箪食”至结尾),“舍生取义就是丧失“本心”,人应该保有本心。 ” 不能“见利忘义”,否则就是失掉了人所固有的“羞恶之心”。(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

  第一层:(从“一箪食”至“乞人不屑也”),从正面举例论证不能见 利忘义。“一箪食”、“一豆羹”关系到人的生死,但若用无礼的方式施舍,就是路人、乞丐也不接受。这一事例充分证明,最普通的人也有羞恶之心,宁愿饿死而不失义。

  第二层:(从“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至“是亦不可以已乎”),从反面举例论证不能见利忘义。首先指出一些显贵的人“不辨礼义”就接受优厚俸禄。紧接着以一个反问句,说明他们接受的原因是利欲熏心,为私利所蔽。然后用三个排比今昔对比,批判他们重利轻义、见利忘义的行为。“是亦不可以已乎”是一句反问,更增加了批判的力量。

  第三层:(最后一句),与第一部分结束相呼应,人应该保有本心。 “本心”就是人原来固有的“羞恶之心”,也就是“义”、“善”的本性。

  四、教师小结:

  本文是一篇论述道德标准和政治节操的说理散文。作者以严肃的态度,庄重的言语,阐述生死与“义”的关系,指出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一个正直的人,有道德修养的人,应当为义而生,为义而死,在必要时要“舍生取义”,而不能“见利忘义”。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足取的。

  公开课课堂实录 11

  一、导语设计

  中央电视台的《艺术人生》栏目,近期专访了知名主持人倪萍,主持人让倪萍选取了她主持生涯的几个关键词,她选中了“选择”这个词。倪萍说,她喜欢选择,也害怕选择,因为所有的选择都是你必须付出的,你想得到“东”的时候可能“西”就随着失去,都拥有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就得想好了要放弃,而放弃又是痛苦的。人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关键时刻我们该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吧。

  二、自由朗读,初步感知“义”

  1、教师示范。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朗读标准:(字音规范,语气适中,节奏准确,重音恰当。)

  3、师生补充介绍孟子的生平、政治主张、生活的时代背景。

  三、细读课文、疏通积累“义”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疏通文意,将交流过程中不能解决的字、词或句记录在本子上,准备在全班交流中提出来。

  2、小组交流互相指正,不能解决的向教师质疑。

  3、教师点拨

  学生聆听教师讲故事,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听教师范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

  介绍自己积累相关资料

  整理积累笔记

  分组疏通文意

  对不懂得地方质疑、记录交流释疑

  这个导语的设计更加接近生活,符合学生信息接受需求大的特点,有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

  文言文教学应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要达到这一目的,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让学生自主合作扫清字词障碍,培养学生依据文脉推断词义的能力

  四、研读课文,探究“义”的论证

  (一)探究论点:

  1、文章用哪一句话提出论点?

  2、关于本文的论点,有的说是“舍生取义”;有的说是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违背“义”,“舍生取义”是最高境界。你同意哪个观点?

  (二)探究论证过程:

  1、文章的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

  2、孟子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逐层展开?

  明确:

  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用鱼与熊掌的比喻引出生与义不可得兼时应当舍生而取义的道理,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对论点进行理论论述,最后进一步指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第二段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论证保持本心的重要性。

  3你能够从所了解的诗句或事例中找出能证明文章论点的诗句或事例吗?

  (三)探究重难点句子含义:

  1、“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

  明确:

  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大众作有利之事,为国家建设做事,为了别人安危挺身而出等;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事。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国家,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杀人放火等危害国家危害人民的事。

  2、“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明确:

  “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五、精美朗读,品读“义”的语言

  在《〈孟子〉二章》里同学们已经领会到了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语言自然流畅,节奏感强,富有文采和气势。在课文中找出能够

  体现这些特点的句子品读。

  集体探究论点

  回答教师提问,阐述自己观点并说明理由

  课堂上座位相邻的学生自由组合,四人一组,探究论点的提出方式,并阐述理由。

  同桌探究,从课文中找出不同论证方法的句段,加以说明。最后集体整理。

  学生发表看法,集体交流、理解

  多名学生阐述自己的理解,整理记忆

  找出语句并朗读

  赏析品味

  明确论点,把握议论文的灵魂

  引导学生明确比喻的妙用,就更好的理解了论点的提出。设计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易懂。

  理解论证方法,进一步理清文章论证思路。

  丰富积累

  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犹如一个投入湖面的石子,从而溅起文章这池湖水的涟漪,突破重难点。

  在诵读中欣赏品味,学生的感受会更深刻。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六、领悟思想,拓展延伸“义”

  时空连线,设置情境.从下面的问题中任选一个回答,假若我是节目主持人,同学们是孟子,穿越二千多年的时空隧道,请回答我的问题:

  1、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你该如何舍生取义?

  梳理:

  把“道德”、“正义”放在首位,勇于识别真、善、美、假、恶、丑,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不受各种各样变相的“利”的诱惑,不去做不道德、不正义、不合法的'事,做一个正直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一个对国家、对集体、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

  2、讲述一个体现“义”的故事,用一句话概括你所理解的“义”。

  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总结回顾:

  同学们,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充满了崇敬,但却不要认为高不可及。舍生取义,是这样的崇高与豁达,是这样的平凡与伟大;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更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行为准则。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保持自己固有的本心,谱写现实生活的舍生取义的壮丽篇章。

  公开课课堂实录 12

  一、导入新课

  1、引出课题,提示要点

  提问:大家放弃了暑假休息,来这里上课,真不容易!但如果让你们自己作出选择的话,你们也仍然会选择到这里上课吗?

  在人的一生中,要作出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选择,尤其是在对待象生和死这样重大的问题上,当我们必须作出非此即彼的选择的时候,这对任何人都是一个严肃的人生课题。我们今天学习的《鱼我所欲也》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我们应怎样作出选择。(板书课题)

  2、回顾复习,导向新课

  提问:对孟子和他的文章大家已经有所了解,初中时我们就学过《孟子》中的文章,大家还记得里边的一些名言名句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的文章善于雄辩,气势磅礴,感情充沛,辞锋犀利,擅长运用比喻和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今天我们学的.《鱼的所欲也》也体现了这种风格。

  二、疏通词句文义

  (学生朗读课文前二个自然段并找出不理解的词句等。)

  (一)词

  1、所欲:“所”加名词,相当于名词,意为“喜爱的东西”。

  2、可得:同义词连用,意为“可能”或“可以”。

  3、者也:语气词连用,“者”表停顿,“也”也表肯定。

  4、苟得:苟且偷生的事情。

  5、由:按照、通过。

  6、独:只是。

  7、尔:助词,无义。

  (二)句子

  1、“……者也……者也”两句:判断句式,取舍观点鲜明,语气肯定。

  2、“所欲有甚于生者”句:甚,超过,重要,形容词。于,比,介词,引进比较对“生者”。译成现代汉语时语序应作调整。

  3、“贤者能勿丧耳”句:贤者,这里可理解为“道德高尚的人”。丧,丧失。可译为道德高尚的人能不丧失罢了。

  4、“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句:由是,介宾词组。是,(求生或避患)的手段或办法。而,转折连词,可是。有,有人,指不愿舍义而求生。

  三、文义

  第一自然段

  提问这一段中孟子讲了一个什么问题?他对这个问题的基本看法是怎样的?

  明确:生和死的问题。应该舍生求义。

  (学生朗读)

  层次结构分析。明确:按句号划分,本段共九句:第1句引喻,使生和义的问题抽象变为具体,深奥变为浅显,让人容易接受。第2句表明观点,1、2句为并列关系,3、4句从正面、5、6句从反面加以论述证明。3、4句和5、6、句为对照关系。第7句举例论证,第8句做出结论,末尾第9句为结论引伸,补充理由。7句与8句为因果关系。

  (学生背读)

  补充解疑:

  “甚于生者”指“义”、“甚于死者”指“不义”。

  “有所”可理解为“有......”的意思。

  “是心”即“义”。课文中的“义”指封建伦理道德标准,从今天看,可理解为“正义“,赋予了新的内容。

  (学生试背)

  第二自然段

  本段的论点即为“是心”人皆有之,进一步从正面举例论证。各种类植物,古代总称为“菽”。

  (学生朗读数遍)

  四、深化理解

  要求学生选背一、二自然段中本人喜爱的一至两句,并述说理由。

  归纳:生死观是我们人生观重要而又集中的体现。或许在短短的一堂课中,我们还不能深深体味其中所包括的丰富蕴涵,但我们一定已明白了:人是应该而且能够作出这种高尚选择的。文天祥的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革命英雄刘胡兰等英雄典范应该成为永远激励我们的人生座右铭!

  公开课课堂实录 13

  一、导语新课,激趣入题

  导入(一):人生常常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在关键时刻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呢?相信孟子会给我们提供帮助的。

  设计(二):生与死、利与义的问题历来为世人关注,那么几千年前的古人是如何看待这些问题的呢?请走进《鱼我所欲也》寻找答案。

  设计(三):多媒体显示: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非)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这几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价值取向?(学生回答:生为尊严,生为自由,生为名节,生为正义。)今天,我们学习《鱼我所欲也》,看看本文表现了孟子什么样的道德主张。

  二、走近作者,资料拓展

  学生课前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课上展示交流:

  1.作者作品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政治主张“法先王”,孔子“仁”学基础上,提出系统的“仁政”学说,在人性方面,因袭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主张性善。存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精神,孟子观点带有明显的唯心主义。不过他提出的“舍生取义”的观点,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商品经济的今天,都具有积极意义。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地体现了这些特点。

  2.题解

  这是一个判断句。“鱼”是主语,“所欲”是谓语,“我”是所字结构“所欲”的定语。全句意为:鱼是我所喜欢的。作者主要借《鱼我所欲也》来宣扬他的性善论。

  三、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评点。

  可以从读音准确、节奏分明、重音清晰、流畅自然等方面评价。

  3.教师点评。

  多媒体显示字音节奏:

  (1)不为苟得也(wéi)

  (2)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

  (3)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

  (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5)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6)是/亦不可以已乎

  4.学生齐读课文。

  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意,有不懂之处勾画出来,准备质疑。

  6.请学生概括本文大意。

  明确:人在进行选择时,应以义为重;人应保持自己的“本心”。

  7.划分本文段落。

  文章第一段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到“舍生取义者也”):提出本文中心论点。作者先讲一个生活常理,即在鱼和熊掌不可以同时得到的情况下,一般要“舍鱼而取熊掌”,以这个生活常理为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结论,这也是本文的主旨。

  第二层(从“生,亦我所欲也”到“是故所恶有甚于死者”:对论点进行具体的分析与阐释。第一层中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引出论点,虽然很巧妙,但比喻毕竟不是严密的论证,第二层就直接对论点进行较深人的分析与阐释了。

  第三层(“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铢丧耳”),作者进一步指出,其实人人都有向善之心,之所以只有“贤者”才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贤者”能够保有“本心”而已。

  第二段运用的是举例论证法。作者以“一箪食,一豆羹”为例告诉我们,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当它关乎生死的时候,也能考验一个人的品德。“呼尔”“蹴尔”而与之,则“行道之人”与“乞人”都不屑受之,这就是人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

  四、师生互译,疏通文意

  1.自读自悟——学生自读课文,自己试着翻译,疏通文意,将不理解的字、词或句子记录下来,准备在小组或全班交流。

  2.你问我答——学生提出翻译中的疑难问题,请同学解答,可指名回答,也可自由回答。

  3.生问师答——对学生不能解答的问题,教师酌情给予点拨。

  4.师问生答——以提问的方式,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并梳理文言知识。

  五、诵读课文,品味大意

  1.学生齐读课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句式美,感受其音韵美。体会文章论说的气势,试着进行演讲式朗读,感受其表达效果。

  2.学生背诵成组的排比句、对偶句。教师出示背诵练习,帮助学生背诵。

  3.跳读课文,找出中心论点,作者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论证方法?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课外查阅吴晗的《谈骨气》将本文与之比较,体会异同点。

  公开课课堂实录 14

  一、温故知新,师生齐声背诵课文

  检查上一节课背诵情况,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背诵,感受本文的语言美。

  二、品读课文,探究本文说理艺术

  (一)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

  1.提问:本文的论点是什么?又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明确: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水到渠成。

  2.提问: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学生讨论:明确:

  (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文章的论点。然后说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

  (2)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这说明他有羞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

  (3)从上述内容的进展层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方、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照,可以看出作者设喻的巧妙。

  (4)文中的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加强了说理的逻辑性。

  (二)难点突破,理解本文的主旨。

  1.学生自由质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疑释疑。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

  (1)“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

  (2)本文分两段,结构上不够合理,有割裂文意之嫌,请问我的这种看法对吗?

  学生讨论,教师点评后明确:

  (1)“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

  (2)这位同学的看法有道理。就行文思路来说,贤者舍生取义,行道之人、乞者以义为先,讲的都是“本心”赋予人的极大力量,属正面论证;“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讲的是失去“本心”的`人的可悲可耻,属于反面论证。所以,“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乞人不屑也”应归入第一段。

  2.教师总结:本文的主旨是人人都有“本心”和保有“本心”的重要性。能做到“舍生取义”是因为人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全文的旨意就在这一劝勉上。朱熹说:此章言羞恶之心,人所固有,或能决死生于危迫之际,而不免计丰约于宴安之时,是以君子不可顷刻不省察于斯焉。(《四书章句集注》)这段概括主旨的话是比较恰当的。

  三、精读课文,赏析文章语言特色

  教师提问: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并说出运用这些修辞的好处?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教师然后明确: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

  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四、古今对读,品析《孟子》思想价值

  教师提问,你如何评价《鱼我所欲也》一文的思想内容?

  学生讨论,明确: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人应该有舍身取义的精神,这一观点在战国时代就有积极作用,对后世文官武将,乃至老百姓的精神修养都有极好的影响。如苏武、岳飞、邓世昌、朱自清、闻一多。但孟子“舍生取义”观点的根据是唯心主义的性善论,他的说理仅止于是否丧失“本心”,有明显的局限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现在所说的“义”是指社会公义,“利”指一己之私利,即个人利益要服从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至民族利益。在当今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该作出正确的抉择。

  五、口语写作,欣赏孟子人格魅力

  围绕“我心目中的孟子”这一话题,学生思考3分钟,进行口语训练,同学们只要观点鲜明,理由充足,尽情自由发言。

  →学生发言可能出现如下情况:

  生1孟子本人是一个比较高傲的人,他不肯迁就,不肯趋炎附势。他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曾经在齐国任客卿,后来因为与齐王意见不合,便决定辞去齐卿回家,断然拒绝了齐王“万钟”的诱惑,这些言行都表现了孟子大义凛然的性格和气概。

  生2:仁义是最大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义”作为一种道德规范,约束一己之私欲,成就集体、民众的大利。孟子可谓高屋建瓴。

  生3:孟子是一个肩担天下的政治家、思想家。就孟子的人格而言,他有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宏愿伟志。他为实现自己的理想遭挫折而矢志不渝,表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和参与意识,展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生4:孟子是一个聪明机智、豪爽直率的论辩家。他义正辞严,直言不讳,敢于抨击统治者,展示了一个狂放不羁、泼辣大胆、无私无畏的论辩家的形象。

  六、课堂小结

  亲爱的同学们: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唯有崇敬。舍生取义,这是怎样的崇高与豁达,这是怎样的气魄与壮志;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的精髓,在这个物欲熏心的社会,保持自己固有的本心,去谱写生命的壮丽篇章。

  七、布置作业

  在现实生活中,面对“义与利”,你一定也做过许多次选择,哪一次对你影响最深呢?请以“选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500字左右。

  1.本文议论性很强,其论证方法的运用是教学中的重、难点。在解读重难点的时候,还是通过男女读、分组读及齐读等让同学们在读中感悟化解重难点。课上以诵读为主。通过诵读,认识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理解本文逻辑严密、设喻巧妙的特点,体会排比、对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2.本文理解起来有些难度,学生学习兴趣可能不大,教师应当提倡互动探究性学习,让学生体会收获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3.联系实际,拓展学生视野,在教学中,通过课外查阅吴晗的《谈骨气》将本文与之比较,体会异同点;通过古今对读,品析《孟子》思想价值;通过口语写作,欣赏孟子人格魅力。这些栏目,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又深化了主题,同时让学生在道德情感价值观上得到提升。

  公开课课堂实录 15

  (一)导入新课

  由学生所熟悉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入手,回顾其中名句,温故而知新,而后导入本文的学习,了解孟子关于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

  (二)注重文言诵读

  指导全班同学齐读课文,而后教师针对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正音。如:患(huān)、恶(wù)、箪(dān)、羹(gēng)、蹴(cù)。

  (三)提炼中心论点(要求全体学生掌握此要点)

  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这样提出有什么好处?(学生分组讨论,而后解答)

  明确:文章开头第一句以鱼和熊掌设喻,得出舍鱼而取熊掌的`结论,这里其实是以鱼和熊掌比喻生和义。第二句紧接着引出中心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用比喻导出中心论点,使舍生取义的道理明白易懂。

  (四)分析论证方法(要求中高层学生掌握并能加以运用)

  提问:在论述中心论点时,本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让全班同学阅读思考,而后由中高层级的学生踊跃回答)

  明确:这篇文章在论述过程中运用了比喻论证、逻辑推理论证、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等方法。(其中逻辑推理论证法是难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中高层级的学生熟悉并掌握这一论证方法。)

  (五)小结本课时内容

  1、 回顾本课时要点,提醒全体学生记住孟子的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以及掌握本文中所运用的论证方法。

  2、面向中高层学生,要求这些学生仔细体味作者的论证思路,从中受到启发,学以致用,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影片《生死决择》,写一篇500字的小论文。

  (六)落实背诵

  1、根据新大纲的要求,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要求:中高层学生做到当堂完成本文背诵;低层学生做到当今能完成本文的背诵。

  2、课堂上可以全班齐背或个别抽查的形式来落实背诵情况。

  (七)布置课后作业

  1、结合课后练习之四,落实本课文实词的意义和用法;补充舍恶患,要求中高层级的学生对它们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整理落实,以备检查。

  2、 预习《庄暴见孟子》,了解孟子关于仁政的政治主张。

  公开课课堂实录 16

  一、导入

  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孔假的门人,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他曾游梁,说惠王,不能用;乃见齐宣王,为客卿。宣王对他很客气,可是也始终不用。于是孟子归而述孔子之意,教授弟子。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是孔子思想的发展。其散文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善于运用譬喻来陈说事理,辩论是非,既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又增强了说服力。《鱼我所欲也》一文就较好靥逑至苏庑┨氐恪?nbsp;

  二、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2、请两名学生朗读课文的两个小节,读后请其他学生指出读错的字词。

  3、教师运用投影将本课中的`生字、词打出,全班齐读(或指名读)。

  4、齐读全文。

  5、学生自读课文,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之处(字、句)可以勾划出来,准备进行质疑;有特别欣赏的语句也请勾划下来,准备进行交流。

  6、请两三名学生说说这篇文章的大概意思(不要求字字落实)。

  参考答案: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在关键时刻应作出正确的选择。

  三、分步品味

  1、质疑及交流。

  前面我们说过,《孟子》的文章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富于鼓动性,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通过刚才的整体感知,同学们一定有所感受。那么这篇文章所要论证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呢?

  参考答案: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解说:要求引原文答,教师可适当点拔。回答过程中学生可以对第一、二节的内容进行质疑,教师应尽可能地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或相互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

  2、齐读课文。

  3、读后让学生进行自由质疑或说说文中有哪些出彩的句子。

  (解说:重点解决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和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的意义。)

  4、教师提问: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一节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请依据原文回答。

  参考答案:本心就是能够做到舍生取义的心,是心就是这样的心,其义与本心相同。

  (解说:这一部分的教学设计,目的在于尝试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把握整体文意,理解文中的字、词、句。)

  四、小结

  在人生面临抉择时,应当具备怎样的价值标准?孟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应当摒弃自私自利之心,将正义、道义放在首位。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课文。

  公开课课堂实录 17

  一、复习所学内容

  1、抽查背诵情况。

  2、用媒体出示字词,检查对字词的理解。或者由学生相互出题,考查对字词及语句的理解情况。

  二、朗读训练,体会文意

  1、分组朗读文中的排比句和对偶句,欣赏整齐而又有变化的甸式美;尝试删除某个句子,而后再读,体会文章论说的.气势;进行演讲式背诵,感受其表达效果。

  2、跳读课文,找出为论证中心论点,作者使用了哪些不同的论证方法,并思考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

  明确:

  ①论证方法:道理论证(第一节)、举例论证(第二节)。

  ②作者的写作意图:赞颂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将正义放在首位,而摒弃利己私心的做法。

  3、齐读全文。

  三、课堂练习

  1、速读课文第二节,说说本节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应将正义放在首位的。

  2、对比阅读以下几则材料,联系课文说说它们各自表现出了怎样的价值取向。

  材料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材料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裴多菲)

  材料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材料四: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解说:以上材料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要正确对待生与死、义与利。)

  四、延伸思考

  思考、讨论:

  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解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教育。)

  五、课后延伸

  1、背诵课文。

  2、在课外查阅有关孟子、《孟子》的资料嗟来之食的故事以及吴晗《谈骨气》。

  六、布置作业

  背诵这篇课文。

  公开课课堂实录 18

  一、课前准备

  1. 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基本疏通课文大意,找出疑难之处,留待课堂解决。

  2. 默读课文,基本断句准确。

  3. 教师推荐网站,了解孟子。

  学生根据教师推荐网站,或自行搜索,全面了解孟子,分组查找以下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介绍:孟子简介、孟子人生、孟子思想、孟子学说、孟子故居、孟子故事、孟子名言、出自《孟子》的成语。

  二、激趣导入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引出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打消畏难情绪。

  1. 由一二位同学讲一则跟孟子有关的小故事,如“孟母三迁”“孟母对织”。

  2. 归纳至今为人们所乐于运用的`孟子名言。如: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尽信书不如无书。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 《孟子》还留下了很多有生命力的成语,抢答说出哪些熟悉的成语是出自《孟子》的`。例:专心致志、与人为善、舍己为人、明察秋毫、缘木求鱼、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等。

  4. 课文涉及的孟子的名言是哪一句,蕴含的成语是什么?

  “鱼我所欲也……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取义”。

  三、整体感知

  1. 教师和学生一起以不同的方式默读、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节奏。在诵读的过程中疏通字句,梳理层次,加深理解,引发质疑。在梳理过程中对重点实词如:“欲”“得兼”“莫”“由是”“与”“蹴”“万钟”要特别关注。对文中出现的五个通假字进行归纳整理。找出课文中出现的对称句和排比句,感受文章语言特点。背诵也以这些句子为基础,先背诵对称句,再连句成段,连段成篇。

  2. 教师以若干问题带动对课文的整体感知。

  ①孟子在文中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②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大意?

  公开课课堂实录 19

  1、导入新课:

  如果说孔子的仁是指一种内在修养,那么孟子的义就是指人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孔子对仁学有一种坚定的信念,即使为此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而当义与生命在人生的天平上等待裁决时,孟子也会毫不犹豫地舍生取义。为什么孟子把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呢?当生与义不可同时拥有时,怎样才能做到舍生取义呢?现在让我们从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中寻找答案。

  2、整体把握:

  课文提出了舍生而取义这一中心观点,作者是怎样论证的呢?在第一段中,孟子通过列举一组生活常识,深入浅出地告诉人们:在面临抉择的时候,人们总会选择那些更加重要更有价值的事物。这可以看做全文的大前提。由此推演出一个十分具有说服力的结论:人们如果能够把义看得高于生,就一定能够做到舍生取义。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二、三两段中,孟子从事例和道理上说明了保持本心是舍生取义的前提条件。

  3、重点难点突破:

  进一步理解全文的内在逻辑:

  ⑴有的人舍生取义,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所以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有灾祸也不躲避。这是从正面讲为什么要舍生取义。假如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那么就会相反,凡是可以求生的手段,哪一样都可以采用,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事,哪一桩都可以干。这样正反对比就显示出义的重要。

  作者强调有人把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是因为没有丧失本心,这个本心在孟子看来就是指人善的天性,它包括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以上是道理论证。

  ⑵二、三节是事例论证,两种事例形成一种对比。虽然是一箪食,一豆羹,但很重要,决定着生死,但有人却不受。而万钟虽多,只是为了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不重要,但有人却接受了。前者重义,后者不辨礼义,根本原因是一个保持了本心,而另一个丧失了本心。由此可见本心的重要,有了本心,人们就会重义,社会才能安定。

  四、拓展延伸

  1、小组交流搜集到的关于舍生取义的诗句、名言或故事。每小组推荐一个代表在全班交流。

  2、在网上收集资料,了解孟子所讲的礼义与仁的区别。

  公开课课堂实录 20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十面埋伏”音乐响起,教师走上讲台。)

  师:在“十面埋伏”音乐声中,我们一起走进春秋,走进古战场。春秋初期,齐襄公政令无常,他的两个弟弟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分别逃到鲁国和莒国,齐襄公被杀后,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取王位,他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公子纠也在鲁国军队的护送下,回国抢夺王位,但被齐桓公打败。鲁庄公十年,齐桓公借口鲁国曾帮助过公子纠,举兵攻鲁,弱小的鲁国在长勺打败了入侵的齐国。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鲁国史官左丘明在《左传》中解释了《春秋》记载的这次著名的“长勺之战”。下面我们了解《左传》。

  (教师出示第一张幻灯片。)

  文学常识:

  《左传》是春秋时期根据鲁国的历史写的编年体史书,传说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作。

  《左传》,《公羊传》,《毂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二、读准音,读顺文,读懂意

  师:下面我们学习《左传》中这篇解释“长勺之战”的《曹刿论战》,我带领大家进入第一个环节──录音棚。

  (教师出示第二张幻灯片。)

  录音棚:

  读准音,读顺文,读懂意。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清句子停顿和字的发音。

  2、学生互相听读。学生同位之间,我读你听,互相纠正句子停顿和字的发音错误。

  3、师生合作朗读。一男同学读文章叙述性的语言,教师、女生和男生分别读乡人、曹刿和鲁庄公的语言。

  师:大家朗读得非常准确。在朗读过程中,我们一定发现有许多句子不会翻译,希望同学们互相讨论后提出来,我们一起尝试用“翻译五字法”来解决。

  (教师出示第三张幻灯片,教师介绍“五字法”。学生小声交流。)

  文言翻译五字法:

  “留”:国号、年号、地名、人名、官位,书名要留,即直接写下来。

  “替”:有些古词语与现代汉语词义有较大的出入,要用现代汉语加以替换,例如将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

  “调”:文言词序与现代汉语词序不一致时,翻译时要把它调整过来。

  “补”:文言中省略的成份,翻译时要补出。

  “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学生1:“何以战”怎么翻译?

  师:这位同学带头提出问题了,哪位同学来试着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2:我认为可以用“五字法”的“调”和“补”来解决,翻译时要把“以”提前,“何”置后,句前加上省略的“您”,句中加“和齐国”,翻译成“(您)凭什么和齐国作战呢?”

  师:这位同学“五字法”用得准确。还有哪些同学提出问题?

  学生3:“弗敢加也”中的“加”怎么解释?

  学生4:我看注释,这里“加”是“虚夸”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的意思不一致。翻译时要用“替”的方法来解决。

  师:我们一起找一找本文还有哪些古今义不一致的词语。

  三、演角色,品人物,释疑难

  师:大家已基本疏通了文意,我想由大家推荐两个同学来分别扮演鲁庄公和曹刿,将文中人物的对话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演一场课本剧。

  教师出示第四张幻灯片:

  小舞台

  演角色,品人物,释疑难。

  (学生反响热烈,推荐了一男同学和一女同学分别扮演鲁庄公和曹刿。)

  师:鲁庄公、曹刿有礼了,这讲台既是鲁庄公的王宫,又是战斗时所乘的战车。这场课本剧分三个片断:请问──参战──释疑,每个片断我先说几句旁白,你们就开始演。

  (两名学生开始表演,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

  师:请同学们评一评这两位同学的表演。

  学生5:他们表演得活灵活现,人物对话表述得很准确,还自己设计了一些人物动作,例如从讲台上下来察看地面的动作,对应了“下视其辙”。但我发现他们少了一个“登而望之”的动作。

  师:你来表演这个动作,可以吗?

  (学生5手搭凉棚,做了一个朝远处望的动作。)

  师:动作准确,我们要注意“视”和“望”的含义区别,“视”是从近处察看的意思,“望”是朝远处看的`意思。

  同学们在观看表演时,肯定有一些关于这两个人物的问题,请大家互相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

  (学生互相提出问题,讨论解决问题,教师深入学生中间参与讨论。)

  学生6:曹刿为什么仅凭鲁庄公提出的第三个条件,就肯定能与齐军作战?

  师:这位同学抓住了文中关键语句来提问,哪位同学回答?

  学生7:鲁庄公按照实情断案,这是忠于职守,为民办实事,能够取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拥护。我认为“取信于民”是治国的根本。

  师:这位同学有自己的见解,懂治国之道。春秋时各国遇到大型战争时,仅凭常规部队是不够的,还必须大量地从老百姓中征兵,如果老百姓不拥护君主,他们就不会跟随君主去卖命的,正所谓:“君为舟也,民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曹刿深知这点。

  (教师板书:战前──取信于民)

  学生8:曹刿为什么要等到“齐人三鼓”后才让鲁庄公击鼓进军?

  师:我们能不能从文中找出解释的文字?

  (学生阅读文章,从第三段中找到了对应的解释文字,并大声读了出来。)

  师:这表现了曹刿善于捕捉战机,他在战中捕捉到哪两个战机?同学们能不能用文中词语概括出来?

  学生9:曹刿抓住了“彼竭我赢”之时进行进攻,抓住“齐军败绩”之时进行追击。

  学生10:应该是抓住“辙乱旗靡”之时进行追击,因为当“齐军败绩”时,曹刿并未同意鲁庄公开始追击,可以看出曹刿谨慎小心,深谋远虑。

  师:分析得有依据。曹刿深谋远虑还从哪些方面看得出来?

  生11:从第四段曹刿分析胜利的原因看得出,长勺之战能以弱胜强,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曹刿有勇有谋,成竹在胸。

  教师板书:

  战中──捕捉战机,战后──分析胜因

  师:我们能否用文中词语来概括曹刿这个人物形象?

  (学生快速阅读,找到了“远谋”。)

  教师板书:

  “曹刿远谋”

  师: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

  学生12:鲁庄公身上有哪些闪光点?

  师:从这位同学的问题看出鲁庄公是一位明君。

  生13: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我认为鲁庄公是一位昏君。

  师:有何依据?

  生13:战前鲁庄公不知道凭什么可以和齐国开战?战时又急躁草率,战斗胜利了,还不知道取胜的原因。

  生12:我认为鲁庄公是位明君,虽然他不懂打仗,但他能广开言路,虚心听取曹刿的建议,不独断专行,战后虚心向曹刿请教。

  师:是啊!鲁庄公最大的优点是善于用人,他能听取一个普通百姓的建议,真是了不起!想当年,孔明遇上后主刘禅,刘禅非但不侍之如父,而且在孔明伐魏关键之时,怀疑他,阻挠他,使孔明有“孔”难“明”啊!但作为一个处在战事频繁的春秋时期的君主,却不懂治国,不懂打仗,有点说不过去。鲁庄公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呢?

  生14:本文主人公是曹刿,鲁庄公起衬托作用。

  教师板书:

  鲁庄公衬托

  四、观全文,谈启发,作交流

  师:品完人物,我们能从曹刿身上学到什么?希望大家来到私语轩,相互交流,畅所欲言。

  (教师出示第五张幻灯片)

  私语轩:

  我们能从曹刿身上得到什么启发?

  学生小声相互交流。

  生15:我要学习曹刿做事胆大。

  师:何以见得曹刿胆大?

  生15:曹刿一个平民百姓,竟然不顾乡人的劝阻,执意见鲁庄公,询问开战的条件,胆子够大的。

  师:他怎么如此大胆进见鲁庄公?表现曹刿什么品质呢?

  生15:表现曹刿关心国家命运,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师:你胆子怎样?

  生15:不是很大。

  师:希望你觉得有责任做某事时,就要勇敢去做。该出手时就出手。但是胆大不是鲁莽,我们还要学习曹刿处事谨慎。

  生16:我要向曹刿学习打仗,做一个军事家。

  师:这个女生将来是个巾帼英雄,学会打仗,维护和平。有关战争文化的内容我们知道哪些?

  生16:“取信于民”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捕捉战机”是战争胜利的直接原因。

  师: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熟悉的有关战争文化的句子还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攻心者为上,攻城者为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等。

  师:我们最后齐读全文,在洪亮的读书声中结束这堂课。

  公开课课堂实录 21

  师:这篇短文的对话很有特色,值得大家品一品,品读对话的角度很多,今天我们一起从句式的角度品读一下,你觉得他们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生1:我感觉无论是鲁庄公,还是曹刿都喜欢用短句,不喜欢用长句。

  师:确实如此,我们以曹刿与鲁庄公的战前对话为例,分角色朗读一下,男同学念曹刿的话,女同学念鲁庄公的话,老师念文中的话,体会一下短句的表达效果。

  生2:我感觉短句念起来简洁明快,很有力,很过瘾。

  生3:我能感觉到曹刿的论战的气势和魄力,有胸有成竹的味道。

  师:是的,你把曹刿的话胸有成竹的念一下。

  生3念得短促有力。

  生4:我能感觉到鲁庄公的每一次话里也有这种胸有成竹的味道,觉得凭借“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和“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万群可以打一个胜仗。

  师:也是短句的效果吗?女同学,有这种感觉吗?

  女同学纷纷表示有。

  师:如果说曹刿的胸有成竹是自信的话,那么鲁庄公的是什么?

  生齐声:盲目自信。

  师:是啊,盲目自信、目光短浅,鲁庄公是两次答错,一点都不害羞,说话还是那么有力,还坚持用他的短句。

  生笑。

  生5:我还发现这里用短句更能显出曹刿的果断,是对是错,直接指出,绝不含糊,绝不客套!

  师:确实如此,越短的句子越可怕呀,还记得《爸爸的花儿落了》中,懒床的英子最怕父亲说什么吗?

  生齐声:起!

  师:对,一个字最可怕,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短句有时候就短到只剩下一个字,几个字了。课文中有这样的例子吗?

  生6:有,课文第二节中曹刿的话都只有两个字。但确实短促有力的,不容置疑的。鲁庄公有点怕了,就乖乖听从了曹刿的建议。

  众笑。

  师:说怕可能有点夸张,但鲁庄公虽然自己才能欠缺,但敬佩曹刿的军事才能,确实不容置疑的。

  生7:我从这些“未可”和“可矣”中还看出了曹刿的冷静镇定,遇事从容不迫。否则的话,要么盲目听从鲁庄公的建议,要么早就吓得语无伦次。

  师:看来这两个字的短句是有威慑力的。我请一位同学念念这几个表明冷静的决断的词。

  (教师念文中的话,凸显紧张分气氛,学生念曹刿分决断,念得镇静果断。)

  师:好的,除了人物喜欢用短句之外,在句式上还有其他的特点吗?

  生8:我还发现人物对话中多是四个字的句子,其次是三个字的句子。

  师:这位同学读书很仔细。四个字的几个句子连在一起念起来有什么感觉?我们找个句子念念。

  投影: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生9:曹刿的话念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明快,有一气呵成的感觉,又有一种思路敏捷,不假思索的.感觉。

  生10:我感觉朗读时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感觉到了曹刿在国家危难之时有挺身而出气概。

  师:我们把曹刿的话改成这样,再念念,还有没有热血沸腾的感觉?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可以一战。请从之。”

  生:10:没有了,念起来气不顺。

  众笑。

  师:其实,古代的经典文章都是很讲究“气”的,特别注意句式的选用,让我们念起来能够朗朗上口,同学们,要让文章的“气”能一脉相承,一气呵成,除了用字数相同的句子之外,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11:相同的句式多次出现,感觉很整齐,一气呵成。

  师:能举个例子吗?

  生11:比如鲁庄公的: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感觉每次鲁庄公都是信心满满,但其实都是在盲目自信。

  师:一起朗读一下,感受这种满满的自信。

  生齐读。

  生12:我发现这种整齐的句式在曹刿最后的论战中也有。

  师:对,我们一起朗读一下曹刿的长论。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师:读起来有什么感觉?

  生13:有一种缓缓道来的感觉,感觉是胸有成“理”,才会说得如此条理清晰,一气呵成。

  师:好一个胸有成“理”!活脱脱一个冷静睿智,计谋出众,做事谨慎的卓越军事家。除了句式整齐给我们带来的阅读快感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特点?

  生14:我感觉他们都喜欢用肯定句或否定句。

  生14:比如鲁庄公的“必以分人”、“必以信”、“必以情”就十分肯定的肯定句,显出自己已经做得很好的姿态。

  师:是的,特别是每次都是“必”,鲁庄公心理肯定在想自己做得是很到位的。还有吗?

  生15:还有曹刿的“民弗从也”、“神弗福也”、“忠之属也”,两个肯定,一个否定。

  师:这几个都是什么句式?

  生齐答:判断句。

  师:这样就是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了,可以看出什么?

  生16:曹刿的深谋远虑,胸有成“谋”。

  师:又来一个胸有成“谋”,不过曹刿的判断确实是有深谋远虑的。这在哪里也有体现?

  生17:前面提到的“未可”和“可矣”。

  师:是啊,都是决断啊,没有非凡的军事才能是做不到的。好的,最后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曹刿论战》的最后一段,体会文章句式的特点,感受人物的精神气。

  公开课课堂实录 22

  一、回忆复习,导入新课

  (放古典音乐,投影课件封面。)

  师:在古典音乐中我们来复习课文。先回答我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曹刿和谁论战?

  谁是主人公?

  全班:鲁庄公、曹刿。

  师:第二,论的是哪一次战役?

  全班:长勺之战。

  师:请一位同学回答,课文三段话分别照应了战争的哪几个阶段?

  生(1):战前、战中、战后。

  师:(课件一:板书学生回答内容)很好。战前、战中、战后又写了些什么?我们今天

  继续学习课文。曹刿论战,我们来作战,同学们是士兵,课文是碉堡,要攻下碉堡必须过三关,敢不敢过?

  全班:(大声)敢。

  二、探究理解,趣味读背

  师:好。过第一关。(课件二:第一关,理解背诵)

  生(1):(插话)最讨厌背文言文。

  师:(笑)千万别讨厌。文言文很有意思的。我们先欣赏课文。(课件三:课文录像)

  (学生看录像后。)

  师:课文欣赏完了,同学们自由探究一下,找出不懂的地方,谈谈学习课文的收获。

  (学生讨论约三分钟。)

  师:哪位同学谈谈他不懂的地方?或者谈谈他的收获。

  生(2):“肉食者”包括鲁庄公吗?

  师:哪位同学帮他回答?

  生(3):我认为包括。根据注解,“肉食者”指居高官、得厚禄的人。鲁庄公是一国之君,正是“肉食者”。

  生(4):包括。“肉食者鄙”,鲁庄公正是“鄙”者。

  师:“鄙”是什么意思?

  全班:鄙陋,目光短浅。

  生(5):这篇文章详略得当;人物对话写得好,语气有肯定、有否定、有赞成、有反对。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

  生(6):课后练习有这句话。(全班笑)

  生(7):“彼竭我盈”是成语吗?

  全班:不是。

  师:应该是哪一个词?

  全班:一鼓作气。

  师:哪位同学用“一鼓作气”结合这次过关游戏造个句?

  生(8):这节课我一鼓作气过完了三关,攻下了课文。

  师:课文在刻画人物方面有没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生(9):主要通过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

  师:刚才也有同学说这篇课文对话写得好,下面我们来读读这篇文章的'对话部分。曹刿、

  鲁庄公对话最多的是哪一段?共几次?

  全班:第一段。三次。

  师:(课件四:板书对话内容摘要)男同学读曹刿的话,女同学读鲁庄公的话,其余我读。

  (朗读完第一自然段。)

  师:谁读得好?

  (男女生互不相让。)

  师:(笑)读得好不好,关键看有没有把握好人物的语气、语速。对话字最少的是哪一段?共几个字?

  全班:第二段,八个字。

  师:(课件五:板书对话内容摘要)同学们自由读这一段,注意读出曹刿当时的语气。

  还可以做做动作,模仿一下曹刿的神态、动作。

  (学生自由读。)

  师:哪位同学来表演读。

  (一生举手,一边读一边做着摸胡须、挥手等动作。全班笑。)

  师:很好。课文第三段共几次对话?

  全班:一次。

  师:(课件六:板书对话内容摘要)全班齐读一遍。

  (学生有感情朗读。)

  师:读了课文,我们就来背诵。刚才有同学说讨厌背古文,其实是没掌握方法。这里我向大家介绍三种方法。(课件七:背诵方法)一,熟读是基础。二,按课文线索背。如本课可按人物活动线索、战争进程线索背。三,抓住关键句子背。比如板书的这些对话。好,大家按这种方法自由背诵第二段。

  (学生背诵,2分钟后声音渐弱。)

  师:好,检验一下。就用类似二重唱一样的“二重背”方法来背。左边两组为一声部,右边两组为二声部。哪边先背二个字?

  (左、右两边争抢。教师随意指定左边快两个字,右边慢两个字。)

  师:看哪边能不受干扰,自己背自己的,真正背出来。

  (第一遍,先乱后合为“一声部”。第二遍,交换“声部”,学生整齐有节奏背完)

  师:请一位同学单独背一背,2分钟内背完。(课件八:计时钟)这里有一个钟,一按开始计时,站起来的同学在钟走完一圈之前背完了课文,就迅速上来按下面的成功键。如果钟走完了一圈你还没背完并上来按这个成功键,时钟就会“爆炸”,这一关就过不了。谁敢背?

  (一生背,按成功键,课件传来掌声和话外音:顺利过关。课件九:第二关,评析人物。

  (学生也鼓掌)

  三、辩论人物、竞答总结

  师:鲁国取胜,谁的功劳最大?

  全班:曹刿。

  师:看来大家都很欣赏曹刿。那鲁庄公是个怎样的人?你怎样评价曹刿?请大家思考。

  (课件十:欣赏曹刿、批评鲁庄公的同学坐左边,持不同意见的同学坐右边)

  师:想好了吗?想好了就迅速换位。

  (学生换位。)

  师:左边为正方,右边为反方,现在开始进行小型辩论。可以互相讨论、帮助。正方请先陈述理由。

  生(正1):我欣赏曹刿,因为他有远谋,而鲁庄公鄙陋,什么都问曹刿。

  生(反2):对方辩友,鲁庄公为一国之君,不懂就问,有什么不好?如果你有问题不懂,难道不问老师?

  生(正3):我不同意。鲁庄公既是一国之君,却一点军事才能没有,鲁国也是个弱国。

  曹刿细心、谨慎、善于指挥战斗。

  生(正4):曹刿还是个爱国的人。

  生(反5):对方辩友,鲁国是弱国,但可能经过这次战斗后就不再是弱国。你们以偏概全,用老眼光看人。

  生(反6):鲁庄公善于纳贤,用人不疑。

  (辩论约十分钟后,教师介入暂停。)

  师:好。(笑)我再不说停,可能会没完没了。我很赞赏同学们的口才、气势,也很赞同同学们全面看问题、看人物的思维方法,我也总结了曹刿、鲁庄公的一些性格特点,投影出来供大家参考,可能不如同学们的全面。(课件十一:曹刿、鲁庄公性格)

  (学生看。课件十二:四个炸药包图形)

  师:现在请同学们总结一下鲁国取胜原因,尤其是军事上、政治上的原因。讲出一条原因,就可拆除一个炸药包,总结出四条原因就可过关,否则不予过关。看正反方哪方更厉害。

  生(7):战前得到人民支持,获得民心。

  生(8):作战时抓住了时机。

  生(9):凭借了勇气、智慧。

  生(10):选择了有利于作战的地点──长勺。

  (课件十三:顺利过关。)

  师:再看看毛主席的总结。(课件十四:毛主席《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有关评论。学生看)

  师:佩服毛主席吗?

  全班:佩服。

  师:我也佩服你们,因为你们又过了一关。(课件十五:第三关,写作训练)

  四、互改互评,合作提高

  (课件十六:请展开想像,再现长勺之战场面,200字左右。)

  师:请同学们拿出昨天写的这篇作文。(随意读一位学生的作文)这篇文章有何优点、缺点?

  生(1):叙述得很清楚。

  生(2);我觉得想像不够,没有描绘出战争场面。

  师:你们的文章描绘战争场面如何?先看一段录像,看能不能多写一些战争的场面。

  (课件十七:战争场面录像。学生兴致勃勃地看)

  师:好,请同学们自行修改。修改好了,互相交换着修改、分享。

  (学生修改。)

  师:有没有写得好的?请推荐一篇好文章读给大家听。

  生(3):我推荐我同桌的。

  (朗读作文。学生鼓掌。)

  师:你是伯乐。你认为好在哪儿?

  生(3):战争场面写得很生动、具体。

  生(4):我念一篇。前半部分写我乘“时光机”,穿过“时光隧道,变成了一位鲁国士兵”,是我写的。后半部分是我同桌写的。

  (全班笑,并听。读完后,教师给予高度评价)

  师:有没有毛遂自荐的?

  (生5读,学生鼓掌。仍有许多学生举手)

  师:时间关系,就不念了。问问大家,自己觉得修改后的文章确实比上节课写的文章有进步了吗?

  全班:(响亮)是。

  师:可以过关了吗?

  全班:(高兴)可以。

  (课件十八:战斗胜利结束,奖励歌一首)

  (学生听《打靶归来》歌曲。课件十九:课后拓展练习。)

  师:课后拓展练习,有兴趣的同学任选一题,用电脑完成,把软盘交给我。下课。

  公开课课堂实录 23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同学们,你们能说一说历史上有哪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吗?

  生:赤壁之战,巨鹿之战,长勺之战

  师:刚才有位同学谈到了长勺之战,它是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处于防御地位。曹刿主动献计献策,把握战机,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和长勺之战有关的文章。它就是《曹刿论战》。(板书)本文节选自儒家经典之一的《左传》。同学门能说说对它的认识吗?

  生:介绍《左传》知识

  师:小结并投影《左战》的常识。

  师:下面就请同学自由的放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左战》的魅力。

  生:大声朗读。

  师:同学们基本上能流畅地朗读此文了吗?

  生:能。

  师:那就请一位同学展示一下他的朗读才能。

  生:一女生读。

  师:哪位同学能对刚才的朗读做个简单评价?

  生:朗读顺畅,发音标准。

  生:停顿较好。

  师:两位同学的评价基本上代表了老师的意见。我们现在看看在朗读的过程当中要注意哪几个字的读音,请看大屏幕。

  生:读屏幕上的字。

  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字词掌握情况。请看屏幕。

  生:解释重要字词。

  师:在此基础上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课文。

  生:大声地齐读课文。

  师;通过同学们展现的形式多样的朗读,让我欣赏到了你们的朗读天赋,不过我还想看到你们精彩的思辨才能。请同学们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师:曹刿为什么请见?结合课文谈一谈。

  生:齐师伐我。

  生:齐师伐我攻将战。

  生: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师:同学门说的很好,把你们的结合起来就可以了。

  师:你们说到曹刿请见,那么鲁庄公接见了吗?

  生:接见了。

  师:那他们之间又有一场这样精彩的对话呢?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曹刿和鲁庄公之间的对话。师读旁白。

  生:读。

  师:朗读的很精彩。

  师:请同学们在朗读的基础上思考一下鲁庄公认为作战胜利的因素有哪些?

  生:勾画。

  师:哪位同学能说说?

  生齐说:“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安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师:刚才同学们谈到“必以分人”,那么“人”是普通百姓吗?

  生:不是。

  师:那他们又是谁呢?

  生:王公贵族。

  生:大臣。

  师:那么,说明鲁庄公认为打仗只靠贵族就可以了。

  生:是

  师:那么曹刿认为作战胜利的因素又是哪些?

  生:一个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生:“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师:同学们提到可以一战,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战。

  师:什么条件?

  生:“忠之属也”

  师:忠指什么?

  生:尽力做好本分的事情。

  师:是鲁庄公尽力做好本分的事情吗?

  生:是。

  师:那说明鲁庄公有什么特点?

  生:尽职尽责。

  师:如果你现在是鲁国的一位普通百姓,你拥有这样一位克尽职守的国君,你会有什么感觉?

  生:幸运。

  师:这位同学已经感到作为鲁国的百姓很幸运,很幸福,那说明鲁庄公的`做法已经收到了成效,已经取得了老百姓的信任。

  生:是,取信于民。

  师:看来,鲁庄公已经取得了鲁国百姓的信任。拥有这么士气高涨的士兵,在战场上又会怎样呢?齐读二三段。

  生:齐读。

  师:讨论曹刿选择什么时期作战,什么时候反击?他选择的理由是什么?

  生:读第三段。

  生:“齐人三鼓。”

  生:“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师:你们支持哪位同学的说法。

  生:支持第二位同学。

  师:对。第一位同学说的是理由。

  师:通过以上环节,我们共同认识文中了文中的两位主角。请问是哪两位?

  生:曹刿,鲁庄公。

  师“那就结合文中的语句,先谈谈对曹刿的看法。

  生:爱国精神。

  师:哪句话体现的?

  生:“曹刿请见。”

  师:曹刿是达官贵人吗?

  生:不是,是普通百姓。

  师;普通百姓在国家危难之际主动请战,正如你们所说是爱国精神的体现。请问还有哪些?

  生:远见的卓识。

  生:卓越的军事才能。

  师;哪里体现的?

  生:读书中语句。

  师:在参战的过程当中曹刿有简单的几句话,其实就八个字,同学们能找出来吗?

  生:未可,可以。

  师:能读出它的语气吗?

  生:干脆。

  生:镇定。

  师:对,这正是他才能的体现。文中的两位主角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位,请同学们说说对鲁庄公的看法。

  生:善于纳谏。

  生:目光短浅。

  师:那你觉得鲁庄公是一位明君还是一位庸君?

  生:自由说。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曹刿,鲁庄公,现在如果你们是左丘明,也写一篇关于长勺之战的文章,你们会怎么写?师引导。

  生:写战争场面。

  师:那本文是怎么写的?

  生;主要写论战。

  师:抓住了文题,强调论字。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生:不语。

  师:本文的主角是谁?

  生:曹刿。

  师:看黑板。曹刿有哪些特点?

  生:德、识 、才、谋。

  师:看来这么写是有意突出曹刿的吗?

  生:是。

  师:现在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一千多年前,烽烟四起的战场。假如你是鲁庄公身边的一名士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生:写。

  生:奋战杀场。

  师:看来鲁庄公取信与民收到了效果。

  生:英勇杀敌。

  师:应该,俗话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师;同学们,因时间有限,就请同学们把课堂上写的,课下交流一下。

  师:请同学们再齐读一遍课文。

  生:其读

  师: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认识左秋明,认识了曹刿,认识了鲁庄公。今后只要你们读万卷书,就会认识更多的人,就会发现有更多的精彩!

【公开课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公开课课堂实录03-29

数学公开课课堂实录03-29

《可贵的沉默》公开课课堂实录12-25

公开课课堂实录15篇03-29

公开课课堂实录(精选15篇)03-29

《崂山道士》公开课课堂实录04-11

《狼王争霸》公开课课堂实录12-23

数学公开课课堂实录3篇03-29

公开课课堂实录(集合15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