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文明礼仪>节气>《二十四节气作文

二十四节气作文

时间:2023-03-29 19:18:39 节气 我要投稿

二十四节气作文九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十四节气作文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十四节气作文九篇

二十四节气作文 篇1

  夏,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它是奇妙的,能带给人许多不一样的感受,夏天,到处是美丽的,不论在哪里都有一番情趣。

  夏至—小暑—大暑,“知了—知了—”窗外知了声嘶力竭的叫声打破了夏日的宁静,仿佛在告诉人们:“夏天来了,酷暑到了,别中暑了!”知了没完没了的叫声使孩子们更加心意多多,坐卧不安了。

  马路上,骑着自行车的叔叔阿姨,都戴上了太阳帽,穿上了防晒衣,在烈日炎炎下,飞快地行驶着。炽烈的太阳直射人们的头顶,而且整天地炙烤着大地。到处热浪翻滚,好像一碰火星,就要熊熊燃烧起来一样。

  夏天,也是我最高兴的季节,当火炉般的太阳把河里的水晒温时,我会拖着游泳圈,拿起水球,来到河边,脱下衣服,像箭一样冲进水里。刚进水时先适应一下水温,过不了多久,就会像小鱼似的游来游去,别提有多爽了。有一天,我正玩的带劲时,可是盛夏的天说翻脸就翻脸,刚刚还是晴空万里,一会儿已是乌云密布,我心不甘地上岸,慌忙套上衣服,“轰”一声,天上的雷突然炸响,吓得我赶紧跑进不远处的亭子,尽管我跑得快,但雨还是钻入了我的'脖子。凉飕飕的夏雨真的好爽!

  雷雨过后,天空出现了一道彩虹,赤、橙、黄、绿、青、蓝、紫,美丽极了!大地也变得凉爽多了。走,看荷花去……夏天的荷花婀娜多姿。只见荷花全身粉红,在汪汪一碧的池水中,更衬托出荷花的艳丽。看,那朵睡莲,洁白,淳朴,在池塘里甜甜地睡着;那支花骨朵含苞欲放,颇是惹人喜爱。荷那“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更是令人叹服。咦?远处还有几个红点,细看,原来是那可爱的小金鱼,也来加入这夏的盛会。看那密密匝匝的荷叶,有些出水很高,若圆圆碧翠的伞;有些浮在水面,似乎在表演仰泳呢……高高低低的荷叶交织在一起,好一个荷的世界。

  夏天真是太可爱了,如果没有夏天,一年中,我的生活就会缺少一个激情的阳光伙伴,夏天,我爱你!

二十四节气作文 篇2

  妈妈说,惊蛰,也称启蛰。它在二十四节气中排行老三,它的到来代表着仲春时节的开始,也代表我可以一点一点脱下厚外套,然后跑到田野里去活动一下蜷缩了一整个冬天的筋骨,甚至也可以去放放风筝,和我的小伙伴们到处奔跑。我喜欢这个节气,天气回暖、轻松舒展…

  惊蛰,雷之震。黄帝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敲起了夔牛鼓。

  “轰隆隆”,黄帝一敲,敲醒了蛰伏的小动物。蚂蚁蟋蟀争先恐后的钻出了泥土;刺猬乌龟打着哈欠睁开了惺忪的睡眼;就连一向懒洋洋的'大肥猪也哼唧哼唧的拱出了猪圈;燕子麻雀在树林间愉快的穿梭,叽叽喳喳,叽叽喳喳,“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小动物们的加入,让大地变得朝气蓬勃。

  “轰隆隆”,黄帝二敲,敲醒了酣睡的植物。迎春花醒的最早,然后桃花、樱花、蔷薇花…各种花接踵而至。柳枝抽了芽儿,桑树、榆树…种种树也都不甘落后,你追我赶的抽着丝吐着绿。走到哪里,哪里都是一望无际嫩绿嫩绿的海,映入眼帘,春意盎然。植物的苏醒,也让大地充满了生机。

  “轰隆隆”黄帝三敲,敲醒了沉寂的人们。积累了一整个冬天的懒惰呀,它被春雷一扫而光。大人们精神抖擞,心情愉悦,更加勤劳热爱劳动了。你看,他们在田间拾起了锄头,又开始了新一年的春种一粒粟,期待着秋收万颗子。小朋友们也精力充沛,磨刀霍霍的冲出了房间,冲向了世外桃源,冲进了春天里,开始了新一年的成长。

  雷公电母,总会召唤来少不了的春雨。它悄无声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渭城朝雨,雾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它为万物增添了无限的活力。

  惊蛰节气来了,雷声时常响起,春雨时常落下,大地充满生机,欣欣向荣。春天为这个世界召唤了新的色彩!我喜欢这个节气,我喜欢这个季节,我会在春天的舞台上,描绘属于我的色彩,好好长大,拥抱这美好的世界。

二十四节气作文 篇3

  “惊蛰至,雷声起。”走进惊蛰,最打动人心弦的便是惊蛰的那一声春雷,这雷声带着充满诗意的鼓点,欣欣然拉开了春天的帷幕。似乎在漫不经心的瞬间,霹雳一声,天边,有隆隆的雷声传来,仿佛融入了骨髓和灵魂深处。抛弃所有的喜怒哀乐,在怦然心动的颤栗中支起耳朵,仔细的聆听来自天天籁的绝妙音符。

  雨是避免不掉的,那种沁人心脾的凉意似乎就是为了迫使大地打个寒颤,让一切从惺忪中苏醒。而春雨,仿佛是云中的精灵,翩然随风潜入夜的怀抱,她来自哪里?窗外嘀哒的雨声和着心灵的颤音,在开窗的刹那,拥我入怀。是杜甫笔下那知时节的好雨吗?天籁之音,时急时缓地敲打窗棂,望不到她轻盈的身影,夜雨迷醉了心绪。凭窗而立 慵懒地读一本古诗,雨打窗棂,倾听她唐诗宋词般平平仄仄的优美旋律。.com

  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三月在一场暖风中眩晕了,它轻盈的.脚步溅起一片阳光,春天,随着来自天外的那一声召唤,顷刻间忙的死去活来:蛰伏了一冬的虫儿,树儿,草儿不甘寂寞,从严寒桎梏中重新苏醒,会争先恐后地拥进春天。一片春色,在惊雷之声后,淋漓出盎然生机。孩子们过完年,也开始了新的学期。不怪乎有人说:“到了惊蛰,春天才算住稳了江山。”

  惊蛰过后,春分便一步步的近了,风开始变得温柔,空气一夜之间清新温馨了许多;小草们争相破土而出,流露出青涩的羞赧草芽儿,春天的味道一天比一天浓了!透发出勃勃生机,惊蛰带给人们的,是一春的惊喜,明媚的春日里,随着一天天的忙碌,也将重新开始新的一年的生活。

  惊蛰来去匆匆,以特有的民俗和方式,释放它节气的韵味,不曾为谁做出过片刻的停留,静静倾听大地耳语,回味季节交替,我们又开始新一轮的播种与憧憬

二十四节气作文 篇4

  四月十六日下午二时整,二十四节气大讲座活动在芜湖日报报业集团的会议厅展开,由作家谈正衡爷爷给我们授课。作为一名小记者的我当然亲临现场。

  窗外是阴天,可是我一点也不觉得冷,反而感觉有点儿温暖,大概是因为这么多小记者聚在一起激动的原因吧!开讲之前,一名工作人员给到场的小记者每人一张印有二十四节气的表格,让我们事先看看,好有点基础。开讲了,谈爷爷坐在讲台上,他先介绍了自己的生平经历,1992年他应邀加入日报社,在此之前他开过船,捕过鱼,行过医,教过书。在去年退了休。因为最近出了本新书 《节气:呢喃与喊叫》 ,是关于二十四节气的,所以被总编请来讲课。

  听了谈爷爷的介绍,我才知道原来二十四节气的'来历,一直可以追溯到商州年代,直到唐代才正式完善。在此间还出了众多谚语,先举个例子吧,现在我们都知道的清明节,其实它是一个节气,一年二十四节气,一季六个节气,一个月二个节气。

  在以前,我们的先人对于天文这一方面,还是比较落后的,所以一直以为太阳绕着地球转,但无巧不成书的是,人们依然发现了二十四节气并实用了它,古时的农业生产与二十四节气息息相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充满智慧的先人利用一根竖着的杆子测量正午太阳的影子的长短,以此用来确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影子适中为春分、最短为夏至、适中为秋分、最长为冬至。

  二十四节气被称为农耕时代的“时间智慧”,它将农事和民俗完美结合,是留给后人的文化遗产。这堂课真是让我受益匪浅!

二十四节气作文 篇5

  在我们中国,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从立春开始到雨水,一直到最后一个节气大寒,代表着季节慢慢变化。我最喜欢的还是第十六个节气——秋分。

  秋天到了,天气渐渐转凉,小草们换上了金黄色的外套,树上的叶子开始慢慢地变黄,随风飘舞。落在地上的树叶被一阵阵秋风吹起,好像在跳拉丁舞呢。小松鼠们也在忙碌着,寻找着食物准备过冬。要冬眠的小动物们也一个个打着哈欠伸着懒腰,准备美美地睡上一觉。

  秋天,农民伯伯可高兴了。一片片稻谷都笑弯了腰,秋风阵阵,稻田成了一片翻滚着金色波浪的海洋。田野上农民伯伯忙得不可开交,有的在割稻谷,有的在打稻谷,还有的在运稻谷。他们个个汗流浃背,但是看着丰收的稻谷,心里别提有多开心啊!我家的柿子树也丰收了,一个个红彤彤的犹如小灯笼的柿子高高地挂在枝头,那耀眼的红色就是秋的颜色。咬一口,哇,那又糯又甜的`味道就是秋的味道。

  秋分来到时,意味着中秋节的脚步渐渐近了,也意味着我那在国外打拼的爸爸也快回家团聚了,这能不让人期待吗?

二十四节气作文 篇6

  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题记

  一年四季从春开始。春天的脚步,随着一个个节气的到来,越来越近了。可是立春通常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春风解冻立为春,但这个节气的气温真心跟春挨不上边。人们此时没什么可想,只凭着对春天的渴望支撑着信念,对春天的向往激励着身心,期盼春的早日到来。

  而雨水做为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不用特意去准备什么迎接仪式,她就那么轻步细腻地走来,一路上一定时不时地整着衣衫,袅袅婷婷、小心欢喜,怕乱了脚步,怕谁说她不够柔情,细细地将心思缜密了又缜密,好来得更细柔,清美。此刻,人们才觉得春是真的来了,你看,绵绵密密地,若隐若现,若有若无,所到之处草色渐显,桃红柳碧。你瞧,淅淅沥沥地,似烟似雾,似幻似梦,大地生气重现,万物复苏。你听滴滴答答地,如歌如韵,如泣如诉,奏响春的韵律,春的交响曲。

  人人都盼着春天早日到来,只有小雨却细数着日子,墙上的日历已经过了几天都不舍得撕去,日历上赫然印着20xx年2月19日元宵节,可小雨看见的却是一个湿漉漉的节气,雨水。她知道过了正月,父母就又要出门打工去了。这一去又是一年后才能相见。一想到这里,小雨的眼泪就变得和这春雨一般无二了。

  雨水到来的时候,风不再向南,而是转身向北,这就是传说中的东风。而小雨的父母则要逆风而行,一路向南,去到一个叫长隆的地方。小雨听说,那是一个万千孩童的梦想天堂、欢乐世界,父母的工作就是让每个孩童都是VIP。

  雨水到来的时候,气温渐渐回升,五九六九,抬头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雨水一到,就觉得那风柔软了许多,不再硬生生地打脸,也不再直通通地往怀里钻了。若抬头看看柳枝,干涩的褐色枝头变出了一层似有似无的青绿;再低头看看河塘,崩紧的水面被红掌划出一层层涟漪,还有几片鸭毛浮上水上,像是河塘弹奏出来的音符。人们也逐渐忙碌起来,一年一度的春耕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工厂开工,学校开学,本是件高兴的事,小雨一点也欢喜不起来。每天一放学,她会冲进父母的屋子,拎一拎父母的行李箱,她怕父母已整理好行装,那就意味着离别近在咫尺。

  都说春雨贵如油,今年的春雨倒是毫不吝啬,连绵不绝下了数十日。可能是雨水阻挠了父母的行程。转眼正月已过,雨没有停下来的'意思,父母也没有远行的迹象。小雨既高兴又慌张。

  终于有一天,天晴了,万物经过雨水的滋润变得生机蓬勃,屋后的山渐渐朗润起来了,门前的杜仲树上站着一只喜鹊,喳喳地叫个不停。爸爸在门口接电话,听不清通话内容,只听得爸爸一个劲地说:“好的,好的,太好了!”。

  爸爸接完电话转身望向小雨,笑呵呵地说:“走,爸爸带你去“龙之梦”玩玩!爸爸妈妈以后就在里面上班了!”

  “镇里的“龙之梦”?上班?爸爸你不走了?!”

  “对!爸爸妈妈不走了!爸爸妈妈决定留下来陪你长大!”

  雨水过后,春天就真的来了,带着希望、带着温暖,带着融融的笑意,难怪韩愈说“最是一年春好处”。小雨仰起脸,在湛蓝的天空里见到了几个熟悉的身影,那是燕子在如水的天空中轻盈地穿过,潇洒得不留下一点儿痕迹,偶尔一两声尖锐响亮的鸣叫,似乎在自豪地向路人宣告:“我们飞回来了!我们回家了!”

二十四节气作文 篇7

  白露是24节气之一,此时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我国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说此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可见白露实际上是天气转凉的象征。

  福州有个传统叫作“白露必吃龙眼”的说法。民间的意思为,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还可以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等很多种疾病,而且白露之前的龙眼个个大颗,核小甜味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龙眼是再好不过的了,不管是不是真正大补,有吃了就是补,所以福州人也习惯了这一传统习俗。

  浙江温州等地有过白露节的习俗。苍南、平阳等地民间,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关节炎)。这“十样白”乃是十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等,以与“白露”字面上相应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使全年吃番薯丝和番薯丝饭后,不会发胃酸,故旧时农家在白露节以吃番薯为习。

二十四节气作文 篇8

  春分就是从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开始至4月4日(或5日)结束。春分,每年公历3月20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0度(春分点)时开始。这天昼夜长短平均,正当春季九十日之半,故称“春分”。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春分就是个比较重要的节气,它不仅有天文学上的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在气候上,也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春分时节,我国除青藏高原、东北、西北和华北北部地区外都进入明媚的`春天,在辽阔的大地上,杨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

  我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元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便就是说春分日后,燕子便从南方飞来了,下雨时天空便要打雷并发出闪电。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夏历)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秋同义。”汉董仲舒《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至于中春之月,阳在正东,阴在正西,谓之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古代黄河流域与之相应的物候现象为"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见《农桑通诀》)。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地区农谚:"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干金。"春分亦就是传统节日。在周代,春分有祭日仪式。《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此俗历代相传。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清代春分前后,宫中词庙皆有大臣致祭,世家士族亦于就是日致祭宗祠。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春分日,民并种戒火草于屋上。有鸟如乌,先鸡而鸣,'架架格格',民候此鸟则入田,以为候。"明代山东淄川于就是日栽植树木,作春酒,酿酷。《文水县志》载:"春分日,酿酒拌酷,移花接木。"

  春分节气,东亚大槽明显减弱,西风带槽脊活动明显增多,蒙古到东北地区常有低压活动和气旋发展,低压移动引导冷空气南下,北方地区多大风和扬沙天气。当长波槽东移,受冷暖气团交汇影响,会出现连续阴雨和倒春寒天气。

  春分时节,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区和北纬45°以北的地区外,全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定升达0℃以上,严寒已经逝去,气温回升较快,尤其就是华北地区和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几乎与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区同时升达10℃以上而进入明媚的春季。辽阔的大地上,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而华南地区更就是一派暮春景象。从气候规律说,这时江南的降水迅速增多,进入春季"桃花汛"期;在"春雨贵如油"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广大地区降水依然很少,抗御春旱的威胁就是农业生产上的主要问题。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北方春季少雨的地区要抓紧春灌,浇好拔节水,施好拔节肥,注意防御晚霜冻害;南方仍需继续搞好排涝防渍工作。江南早稻育秧和江淮地区早稻薄膜育秧工作已经开始,早春天气冷暖变化频繁,要注意在冷空气来临时浸种催芽,冷空气结束时抢晴播种。

二十四节气作文 篇9

  暖风拂面,万木争荣,气温一天比一天高。芒种的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

  芒种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芒种的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芒种这个节气,是给农民带来喜事和希望的。

  对于我这个生长在城市里的人,几乎感觉不到芒种这个节气的重要性。趁假日里的空闲,我来到了农村的外婆家。不远处的麦田里,麦穗儿粒粒饱满,金黄金黄的,一眼望去,像一片金色的海洋。微风吹来,麦子一晃一晃的犹如波浪一般漂亮极了。眼前一望无际的麦田散发着淡淡的香味,让我想起了外婆家那热气腾腾的白面馍,还有那手擀面,想想我就直流口水。

  你看,农民伯伯手拿锋利的镰刀朝麦田里走去,噢,原来是芒种的节气到了,要开始收割小麦了。夏日的'天气骄阳似火,我在阳光下还没站多久就热得满头大汗,而麦田里的农民伯伯正顶着烈日在收割麦子,这时我不由得想起了一首学过的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只见农民伯伯左手抓住麦秆,右手握住镰刀,“吱吱”两声,麦子就被割了下来。一把接着一把地割,不一会儿就割了一大捆,他们热火朝天地干着、忙着。

  在收割地农民伯伯累得气喘吁吁,汗水从他们的脸上一滴一滴地流下来,落在土里。看到这情景,我心里想:农民伯伯真辛苦啊!这火辣辣的太阳照在脸上,都晒得脱皮了,他们还是辛勤地劳动着。想到这里,我觉得自己不能浪费食物,要节约粮食。

  突然,狂风大作,乌云密布,要下大雨了。农民伯伯见状赶紧推来板车,把一捆一捆地小麦搬上车,此时,我也冲进去帮忙,把小麦扛到板车上。没过一会儿,就装了满满一车,农民伯伯拉着板车,把小麦运到屋里,就这样,连续运了几个来回,终于把小麦运完了。经过大家的努力,小麦躲过了这场暴风雨的袭击。

  对农民伯伯来说时间是很珍贵的,收小麦的时候是顾不得回家吃饭的,一旦碰到下雨天,小麦就会发霉变质,晴天要晒麦秆打场、看场,是很辛苦的。现在就好多了,用机器收割脱粒,速度快,质量提高了,农民伯伯省事很多,不用像以前那么辛苦了。

  这次去外婆家让我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虽然累得腰酸背痛,可我还是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让我真正明白了芒种的意义。

【二十四节气作文】相关文章:

二十四节气的作文03-10

二十四节气作文09-21

二十四节气作文03-29

二十四节气谷雨作文12-25

【推荐】二十四节气作文01-07

【精】二十四节气作文01-06

二十四节气立秋作文12-09

二十四节气芒种作文06-10

二十四节气作文【精】10-09

二十四节气作文【热】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