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文明礼仪>节气>《二十四节气作文

二十四节气作文

时间:2023-03-30 14:34:24 节气 我要投稿

【实用】二十四节气作文四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十四节气作文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二十四节气作文四篇

二十四节气作文 篇1

  天还没有亮,爷爷就点了油灯,用木贼草擦去镰刀上的铁锈,沙沙地磨了起来。在这沙沙声中,村庄慢慢醒来。

  割麦的人们踩着露水出发了。

  麦地里,挥舞着镰刀的人们,形成一条优美的弧线,缓缓地,朝着地平线,推动着一波接着一波的麦浪。

  相随其后的人们,要立即把麦子捆成麦把,肩挑手推,送回家中的麦场。

  屋前的麦场上,爷爷扬了鞭,大声吹喝着,赶着牛碾谷。伯伯头上裹着一块毛巾,用长长的木锨,一下又一下,向高空抛着麦粒,让风吹去麦芒麦壳。

  抢收、抢运、抢晒,芒种是一年最忙之时。

  地里的人们回家吃饭的时间也没有。女人们做好饭菜,装在竹盒里,用扁担挑着,孩童们抱着盛了汤的瓦罐,跟着一路小跑,“妇姑荷革食,童稚携壶浆。相随晌田去,丁壮在南冈”。白居易的《观刈麦》,写的'就是这个情形。

  麦收之后,来不及庆祝丰收,必须立即把麦地耕了,放了水,淹成水田。要插秧了。

  跟割麦不同,插秧时,人们的心情要愉快多了,完全不用担心天气的剧变。男人们只负责运送秧苗。插秧,那是女人们的事了。她们高高地挽起裤脚,站在田埂上,排成长长一队。“暖—”

  一声号子高昂地响起,人们应声相和,手舞之,足蹈之,踏着节奏,波浪一般往前。这波浪,仿佛永无止境。当黑夜来临,人们燃起了无数的火把,那古老的歌声,从村外响到村里。插秧的日子,像是狂欢节,没有人会去睡觉,他们燃起髯火,唱着、笑着—男人们趁着把一捆一捆的秧苗投向插秧人身旁的机会,让泥水溅在他所喜欢的女子的身上、脸上,女子们也会冷不防,抓一把泥巴扔向他们赤裸的胸#I.

  “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麦地变作了秧田之后,终于可以喘口气了。为了秋天的稻子有个好的收成,人们有个小小的祭祀,说是安苗,请神灵护佑禾苗能平安生长,其实也是对自己忙碌之后的一个奖励。家家户户用新麦面,捏成家禽牲畜,用蔬菜点染上颜色,蒸熟了,祭祀各路神仙。祭礼结束,端上馒头糕点,瓜果鱼肉,斟满青梅酒,相互劝饮着,慢慢醉去。

  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众花皆卸,花神退位。特别是闺中的儿女,早早便把自己打扮一新,用花瓣柳条编成轿马,或用绞罗绸缎叠成族旗彩蟠,系在房前屋后的树上,为花神饯行。多愁如林黛玉的,甚至还会收罗残花落瓣,洒泪葬花。花落如雨之时,天空中传来百舌鸟一声声“春去也,春去也”’的鸣叫。这种能够唱出一百二十多种音调的小鸟,自此之后,将一言不发,直到明年春天再来。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芒种过后,便是梅雨季节了。油纸的雨衣要甲竹竿挑起来晾着,皮货毛衣也要赶紧埋到灰堆中,免得受潮。

  弓上的弦要松下来,紧绷的弓弩容易被湿气霉坏。蚊虫也嘿缨嗡嗡地多了,得赶紧在门媚上挂上艾草或者葛蒲。

  梅雨是应该下到小暑之后的,若是只下个七八天,便戛然而止,这就是大旱的征兆。如果这样,便要举行“大雩”之祀了。

  乐师预备了乐器,衙役准备好仪仗,官吏百姓相拥出城,来到郊外的河边,先是沐浴,然后陆续前往专为祈雨的粤台之下。乐师们奏起琴、瑟、管、箫,武士们舞起干、戚、戈、羽,少男少女们,踏着节拍,随乐而舞,边舞边呼:“雨”、“雨”、“雨”—簇拥在零台四周的人们应声相和,呼喊之声,响遏行云。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在孔子询问弟子们的志向时,曾哲这样回答。于他而言,零台上的歌舞,已经不是一种仪式,而是关于敬畏、仁爱和返朴归真的象征—对此,孔子表示深深赞许。

二十四节气作文 篇2

  不知不觉,一跨入春的门槛,随着下了两场的雨,亦愈觉得这春的气息。

  美好的春天就就是这样,并不就是在那花草萌发的时刻萌发,也不在那烟雨朦胧里朦胧,它就是在萧寒谢落中凝聚,在万物复苏里绽放。即使在校园里的这一个月,也深深地这么感受。

  看着前几日校园中还含苞待放的玉兰,心中充满期待。如今都可从楼上俯瞰这花形态之美了。校园中的海棠也不甘示弱,开满了枝梢。就连食堂墙角处也钻出一株油菜花,给人意外的惊喜。

  浅浅的绿意渲染了浓浓的生气,淡淡的花香装点出烈烈的诗情,似乎美好的春天的到来就突然给郁闷的人一个开朗的心情。不过,也只就是心情好时这样想罢了。

  有时,看着嫩嫩的花蕾被压得在春寒中瑟瑟发抖,零星的落叶被风儿吹得翩然起舞,内心还就是一阵凉意,涌上心头,忧郁得想着某事。一个人静静地独处,感受另一种不可名状的忧伤。有时,伴随凉凉的风,那心头被石头挡住的眼泪慢慢从眼角泄下。有时,却因一个莫名的微笑,让自己一直保持那个动作,微笑一整天。但我知道一切都会变,就像刚刚由冬渐变到的春。我也知道一切都会过去,就像这个春后转眼就到了绿荫。

  美好的春天就是季节,也就是心情。不管它就是忧郁的、深沉的,还就是热烈的`、开朗的,也不管就是舒心的还就是痛苦的,在我心中都如金子般珍贵。

  走在校园里,看着那飞舞的柳枝,芬芳的清风和千娇百媚的花朵,我突然停住脚,仰望着天空,好像知道自己在憧憬着什么,嘴角也在上扬……

二十四节气作文 篇3

  自古,我国劳动人民就根据月初、月中的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利用之间的关系,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且给每等份取了个专有名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后来《淮南子》一书中还专门介绍了和现代完全一样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二十四节气大都反映天气气候变化、物象差异等,与农业结合得十分紧密,是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

  二十四节气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能用土圭(在平面上竖一根杆子)来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以确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一年中,土圭在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一天为夏至,最长的一天为冬至,影子长度适中的为春分或秋分。随着不断地观察、分析和总结,节气的划分逐渐丰富和科学,到了距今20xx多年的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在古代,一年分为十二个月纪,每个月纪有两个节气。在前的为节气,在后的为中气,现在我们习惯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这些节气的名字念在嘴里也是那么美好,那么好听,同时,脑子里则浮现出一幅幅的画卷:春江水暖、柳丝盈盈、草长莺飞、耕牛遍地、麦浪起伏、桃李满园、瓜果飘香、大雁南飞……这样的美,真是让人迷醉,让人心旷神怡,让人遐思翩翩。是动美也是静美,是优美也是壮美,是诗意也是画韵,是天籁也是人文景致。有人对照二十四节气,绘制精美的图卷,特别是用国画扇面小品的形式所描摹的二十四节气,一幅幅简洁清雅的画面,真是匠心别具,墨趣、情趣横生。像画惊蛰,一把水墨写意的茶壶,高高的壶把手上,一只工细的小虫静静盘桓,两条细长的触角似在美妙地颤动;大暑的一幅也很简洁可人,椭圆的扇面,偏右一边,斜垂下嫩嫩的细长柳枝,一只蝉儿轻伏枝上,别无它物,大面留白,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也曾有人为二十四节气配上优美的摄影作品,美妙绝伦,美不胜收。为便于记忆,我国古时历法中还为二十四节气编成了小诗歌,流传至今:“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直接反映了自然界气象、物候的变化,为农事活动提供了科学依据。比如二十四节气的立春,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在天文意义上它标志着春季的开始。古籍《群芳谱》中解释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但这一切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仅仅是春天的前奏,春天的序幕还没有真正地拉开。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备耕春种也开始了。虽然立了春,但是华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很冷的,呈现“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这些气候特点,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雨水”为正月中旬。春属木,木赖水而生,故东风解冻,温润散为雨水。雨水节气一到,树梢轻拂少女心,林间鸟儿起伏鸣。飞雨入阶廊,风羞雨轻;有雨必有云,春云淡冶如笑,春雨便苍翠如滴。在春雨脉脉含情中,柳丝才开始含烟,待柳烟成阵,便春色撩人了。“雨水”包含着三个“物候”:一候獭祭鱼、二候候雁北、三候草木萌动。雨水之日“獭祭鱼”,獭是一种水生动物,又名水狗,鱼感水暖上游,水獭捕食,往往吃两口就扔于岸上,古人认为是陈列祭水。雨水后五日,“候雁北”,雁为知时之鸟,热归塞北,寒去江南,它感知到春信,即刻北飞。再五日,“草木萌动”,雨媚风娇中,草长莺飞了。由此可见,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在大自然中生息存亡的心灵密码本。

  据史料记载,淮南王刘安在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献给汉武帝的《淮南子》中,就已经有了二十四节气的记载。再之前,《尚书?尧典》中已经有了春分、秋分、冬至、夏至的记载,只不过叫日中、日永、宵中、日短。“日中”是春分,“宵中”就是秋分;“日永”是夏至,“日短”就是冬至。古人以星座在黄昏时出现来定位春夏秋冬,有一套星相学知识,两至两分确立后,加上两启(立春、立夏)、两闭(立秋、立冬),就有了八节。这八节每节三气,就成了二十四节气。

  节气是一个大框架。古人用时节对应生命的气度,节是节制,是法度。司马迁在《史记》自序中就说:“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八位指八卦之位,十二度指日月、五星运行的轨迹。有意思的是古人在这二十四节气中,顺应天时地利,一代代传承出一整套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相传黄帝之子少皞就“以鸟名官”:玄鸟氏司分,赵伯氏司至,青鸟氏司启,丹鸟氏司闭,以鸟确定四季关系。玄鸟是春分来秋分去,伯劳是夏至来冬至去,青鸟是立春来立夏去,丹鸟是立秋来立冬去,因此就逐渐衍生出类似“玄鸟双双飞,杏林初发花”“杨花雪落覆白萍,青鸟飞去衔红巾”“伯劳飞过声局促,戴胜下时桑田绿”这样美的`诗句。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它是历代文人认识四时关系的升华,这套诗意化生活方式实际是一套最受用的教科书,它一直在潜移默化中代代相传,它是我们世代浪漫生长的根。

  在我国,大部分农谚、农谣又都和二十四节气紧密关联,二十四节气更是劳作于大地之上的农民们心里的刻度表。“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 “头伏萝卜二伏菜”,“立秋种,处暑栽,立冬前后收白菜”,“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宜时”。节气就是农时,“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所谓“人误地一天,地误人一年”,是耽搁不得的。这些农谚、农谣都装在祖祖辈辈农人的心里。乡下人的春种秋收,与节气息息相关、紧密相连。“谷雨前后,栽瓜种豆”,“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枣芽发,种棉花”,“立夏到小满,种啥也不晚”,“椿花落地,要吃燎麦穗;椿花落梗,要吃白面饼”……这些农谚、农谣、童谣都是农人挂在嘴上的,是父母亲有意无意地告诉的,有时在农事急需时脱口溜出来的,我也自觉不自觉地背会了一些,这也算是农村孩子最早的文化启蒙吧。

  二十四节气是劳动人民长期对天文、气象、物侯进行观测、探索、总结的结果,是我国劳动人民独有的伟大科技成果,对于广大农村开展农事活动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二十四节气作文 篇4

  我,一棵普通的小草,过着平凡的生活,春天发芽,夏天生长,秋天枯黄,冬天钻进泥土里,可你知道我们小草是根据什么来生长的吗?

  当听到第一声春雷时,我就知道惊蛰到了,从这一天开始,我要努力地向上生长。这一声春雷唤醒了我,唤醒了我的同伴,也唤醒了沉睡了一个冬天的动物们,提醒人们春天来了,要进入春耕忙碌的季节啦!在这里小草我提醒农民伯伯们:惊蛰气温升高迅速,但雨量有限,请农民伯伯们一定要照顾农作物,不要让它们长时间口渴哦!

  当我看到一片秧苗嫩绿嫩绿时,我便知道芒种来了,在这段时间里,我要更加努力地向上生长。这段日子是最难熬的了,不是每天烈日当空晒得我口干舌燥,就是连续十几天阴雨绵绵。每到这个时候,我就祈祷这段日子快点过去。

  每当我看到荷花凋谢,菊花、山茶争奇斗艳,我便明白寒露来了。我要开始枯黄,做好钻到泥土里的准备了。这时,我看到农民伯伯们,虽然忙得不可开交,但脸上挂满了喜悦的笑容,秋天不愧是收获的季节!

  当我闻到一阵阵清香的`腊梅香味时,我心里思忖着:立春来了,我要赶紧积蓄力量,集中水分,时刻准备破土而出。过了一个冬天,外面肯定是一个生气勃勃的世界了。

  二十四节气,它代表了我们祖先的智慧。我们祖先通过很长时间的观察,才将它们准确的记录下来。我们应该要为二十四节气,更要为我们的祖先感到自豪!

【二十四节气作文】相关文章:

二十四节气作文09-21

二十四节气的作文03-10

二十四节气作文03-29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作文09-26

二十四节气小满作文09-27

二十四节气立秋作文12-09

二十四节气冬至作文06-12

二十四节气谷雨作文12-25

【推荐】二十四节气作文01-07

【精】二十四节气作文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