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教案大全>《《打电话》教案

《打电话》教案

时间:2023-04-14 15:41:20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有关《打电话》教案锦集七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打电话》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打电话》教案锦集七篇

《打电话》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让孩子学会认真倾听,能把话听清楚、明白。

  2. 学会打电话,说话要简洁、明了。

  3. 培养孩子大方、有礼貌的说话态度。

  4. 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5. 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重点难点

  1.学习打电话

  2.指导孩子在打电话时语言简洁明了,有礼貌。

  活动准备

  电话2部,打电话动画片,各种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游戏。

  1. 出示课件,让孩子认识各种电话。

  2. 让孩子观看打电话动画片。

  二.学习打电话

  1. 老师示范打电话,总结打电话儿歌:打电话,先拨号;问声好,把名报;说事情,要简要;说再见,有礼貌。

  2. 出示生日情景图,打电话祝贺乐乐生日快乐。号码:3681009,请孩子表演,奖励。

  3. 创设游戏情境,进行打电话

  A:爸爸出差,打电话给爸爸。13977880201

  B;奶奶身体不好,打电话问候奶奶。6830155

  C;感冒发烧,打电话给老师请假。2507881

  (表演并奖励)

  4. 认识特殊的电话:110、119、112、120.在生活中。这些电话是不能随便打的。

  三.拓展延伸

  打电话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事情,让我们用热情的语言,给亲人,朋友,同学打个电话,送去一句问候。

  教学反思

  打电话是孩子十分喜爱的一种假想游戏,如何让孩子学会打电话,首先,我让孩子观看各种电话的图片,知道生活中有各种电话。接着播放打电话动画,之后,老师示范打电话的过程,然后创设情境让孩子表演。在学习打电话的过程中鼓励孩子敢说敢讲,引导孩子把话说明白,说清楚,培养孩子大方、有礼貌的说话态度。

  在活动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有些小朋友不敢参与到活动中来,还有的不敢用语言应答。我耐心地引导孩子拨打自己喜欢的亲人或好朋友的电话,鼓励他们把自己想说的话慢慢说出来,感受活动的乐趣。

  活动结束之后,我深深地体会到单纯地看教案和将它变成一节活动是真的不一样的,想象和事实的差距很大。还是那句古话:“教学相长也”,对于孩子而言我是他们的老师,但是对于我而言他们才是我的老师,在活动中,孩子们的反应最直观的显现出了这个活动的效果是如何,目标是否达成,价值是否可取,对于我们而言,课程的选择权虽在我们的手上,但是如何更好的利用这个权利是我值得深思的地方,目前,我只有更深入的观察孩子、了解孩子,在进行选材、教学时,多想、多问、多看,这才是重中之重!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这句话用于我们的教学也是适用的,加油吧!

  小百科:历史上对电话的改进和发明包括:碳粉话筒,人工交换板,拨号盘,自动电话交换机,程控电话交换机,双音多频拨号,语音数字采样等。近年来的新技术包括,ISDN,DSL,网络电话,模拟移动电话和数字移动电话等。

《打电话》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说出自身家的具体位置。

  2.能和同学友好交往,热情待人。

  3.在语言环境中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二、内容分析:

  打电话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活动,本次口语交际以打电话邀请朋友来家里做客为主题展开,让学生清楚地表述自身家的准确位置,并在课堂上无拘无束地表达,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学生分析:

  学生大多打过电话,但是对于打电话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却知之甚少。通过本课的口语交际教学,可以使学生明白打电话需要注意的言语、礼节等方面的问题,对学生生活实际非常有协助。同时,通过邀请对方来家里做客,培养学生的文明、友善的习惯,通过介绍自身家的位置,培养学生的方位感和想象思维能力。

  四、设计思路:

  通过对学生日常打电话的观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反思自身的行为。然后邀请同学到自身家做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分步练说。

  (从师生互相介绍,引出话题)

  师:小朋友,家里有没有你最喜欢的'玩具、小动物或者别的什么东西?说出来让大家听听好吗?

  (生说)

  师:小朋友说得这么好,我真想到小朋友去看看。想不想让我去呀?

  生:想。

  师:哪个小朋友愿意邀请我?怎么邀请呢?(板书:怎么邀请)

  (在师生互动交流中一起小结:可以打电话邀请,生活中我们邀请人家的时候,要注意称谓(礼貌)、时间(准确)、邀请地点(清楚)、干什么(内容具体),这样我们就学会打电话邀请了。

  师:小朋友热情地邀请了老师,我很高兴,也很乐意去小朋友家做客。那你们家住在哪儿呢?(板书:家住在哪儿)

  (小组互说,指名说。在说的基础上,师生小结:我们在说自身家住在哪儿的时候,只要说清楚家住在哪条路、哪个家属院、住几单元几层,被邀请人就能找到我们的家)

  师:小朋友的家住在哪儿老师已经清楚了。假如从学校动身,到你家去该怎么走呢?(板书:讲清怎么走)

  师:我认识一个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小明,他不只热情地打电话邀请小朋友到他家去玩,还能把自身的家住在什么地方、怎么走说得很清楚,想不想认识小明呢?

  (引出课文中的内容,进行看图说话练习)

  二、创设情境,整体训练。

  师:刚才小朋友们说的热情很高,我也确实想去小朋友家做客。这样,现在你们正式邀请老师,看谁能把老师邀请到你家去。

  (创设情境:杨老师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

  生:喂,你好,是杨老师吗?

  师:你好,我就是,你是?

  生:我是×××,星期天中午请您到我家做客,好吗?

  师:好啊,你家住在哪儿?

  生:我家住在医专家属楼2号楼3单元4楼东边。

  师:哦,我知道了。从咱们学校动身到你家去怎么走?

  生:出学校门往前走到小庙那个路口时,向左拐,直到医专急诊大楼往前直走,看到一个家属院,那就是我们住的地方。

  师:好的,谢谢你的邀请。星期天中午见!再见!

  生:再见!

  师:这位同学演得很好,其他小朋友会打电话吗?

  生:会。

  师:好吧,下面就练习打电话邀请教师。同桌互相练一遍,每个小朋友当一次老师。

  (师拿出电话模型,让两名同学扮演)

  师:其他小朋友看看他们扮演得好不好。

  (扮演开始:一天晚上,王老师正在家看电视,电话铃响了)

  师:喂!请问找哪位?

  生:我想找王老师。

  师:我就是,你是谁?

  生:我是小刚,明天中午我想请您到我家做客。

  师:对不起,明天中午我没时间呀。

  (小刚摸了摸脑门,一时不知怎么办,其他小朋友跃跃欲试。一位学 生:约后天中午。另一位学生:你问问老师什么时候有时间)

  生(小刚):您什么时间有空儿?

  师:后天晚上吧。你家住在哪儿?

  生(小刚):我家住在沿淀街东大街道22号。

  师:好吧。谢谢你,后天晚上见。

  (师生评议后,师又找两位同学扮演)

  师:我们现在学会了用电话邀请他人。小朋友,你们内心最想邀请谁,现在给你们机会,你就热情地邀请他吧。

  生:我想邀请“哪吒”到我家做客。

  生:我想邀请我的好朋友李敏到我家做客。

  ……

  师:勇敢的小朋友,可以邀请你们的老师或朋友。

  师:小朋友们学会了打电话相邀,小朋友们的热情确实打动了我。下个星期天的中午我会沿着你们告诉我的路线到你们家去,到时候你们如何招待我呢?(板书:如何招待)

  三、创设情境,指导学生扮演。

  (敲门声)

  师:小亮在家吗?

  生:老师,您请坐。

  师:还没开门,我怎么进去?

  (生笑,开门让座。生拿茶杯倒水)

  生:老师,请喝水。(单手递给老师)

  师:(笑)我不敢喝,诚心缺乏。

  (生用双手捧杯,递到老师面前)

  师:谢谢你。

  (生拿香蕉剥开皮双手递给老师)

  生:老师,请吃香蕉。

  师:你真有礼貌,谢谢你。

  (同桌互演说)

  师:(总结)通过这堂课的练习,我们学会了邀请他人,学会了招待客人,还学会了与人交往,真是好样的。在交流中,我以发现了咱们班小朋友更多的优点,你们不只热情、友好,而且聪明、勇敢。感谢小朋友们的真诚相邀,有时间我一定去小朋友家做客。谢谢小朋友们!

《打电话》教案 篇3

  活动设计理念:

  《儿园教育活动指导纲要》指出,各领域的内容应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发展,尤其科学领域的目标指出:“让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本班开展的主题活动是“有趣的声音”,活动以幼儿喜爱的多种形式展开,鼓励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倾听和表现各种声音,引起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在一次与家长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幼儿对打电话很感兴趣,并经常想打电话给老师或小朋友。

  于是,这个关于声音的小子题便这样产生,本次活动的目标、活动内容、教学方法等都充分体现了课程的整合性,活动始终以打电话为线索,贯穿于整个过程,希望通过开展这个活动,激发幼儿各种积极的情感和探索的声音的兴趣,学会打电话的基本方法和礼貌用语,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

  活动目标:

  1、享受打电话的乐趣。

  2、愿意表现自己的情感。

  3、学会打电话的基本方法和礼貌用语。

  活动内容设计:

  中班主题活动“打电话”

  活动准备:

  台式电话2部、一次性纸杯、毛线、牙签若干。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引出活动内容。

  (1)老师口袋里放着一部手机。铃响,老师接听,说礼貌用语,挂上。

  师:“老师刚才在做什么?”

  (2)鼓励幼儿说出自己打电话的经验。

  教师:“你们平时打过电话吗?”“喜欢打给谁?”

  2、幼儿交流经验:怎样打电话?

  (1)小朋友交流经验,老师在适当时示范。

  (2)请小朋友做打电话的游戏,尝试使用礼貌用语(用手做打电话状)。

  (4)小朋友自由尝试打电话。

  师:“刚才小朋友都说了平时是怎样打电话的,现在小朋友们来试试吧。”

  3、幼儿体验打电话的'心情和乐趣。

  师:“小朋友刚才都很能干,现在我们一起来唱首歌吧。”

  (1)全体幼儿一起复习一遍。

  (2)对歌。女孩:“喂、喂、喂,你在哪里呀?”男孩:“哎、哎、哎,我在幼儿园。”

  师:小朋友唱得都很好,现在我们来对歌吧,女孩唱:“……”男孩唱:“……”。我们看女孩和男孩谁能干!

  (3)女孩和男孩交换角色。

  (4)师总结:男孩和女孩都很能干,来,我们来表扬一下自己。

  4、幼儿制作电话,游戏:打电话。

  (1)师:“小朋友都说了是怎样打电话的,现在小朋友来动手做电话,跟好朋友一起玩游戏。”

  方法:把毛线从杯子上面的小洞穿过去,然后拉出来,把毛线的这头绑在牙签上,另一头也一样……瞧,电话就这样做好了。小朋友来试试吧。

  (2)幼儿两人一组制作电话,玩游戏。

  师:“请小朋友找一个好朋友跟你一起制作电话,做好了就一起玩打电话的游戏。打电话的小朋友把话筒放在嘴上,接电话的小朋友把听筒放到耳朵上,说话的时候悄悄的说,看看你的好朋友是不是能听见。”

  附歌曲:

  两个小娃娃呀,正在打电话呀,喂、喂、喂,你在哪里呀?哎、哎、哎,我在幼儿园。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因为电话是小朋友常见的而感兴趣的,所以整个过程孩子的热情高涨,兴趣很浓。积极参与整个活动,乐意的表现自己,达到了活动目标,学具的提供满足了孩子动手的需要。尤其在活动过程中,孩子还发现了要把线系牢在牙签上,并且牙签要横放,电话线才不会断。总的来说,整个活动是成功的。但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活动的深度可以更深一些,在动手制作部分,老师可以先提供材料,让幼儿自己想想怎么样可以制作成电话,并动手操作,然后老师再总结示范。在最后一个环节,可以引发幼儿的思考:“为什么线可以传声?”从而使大主题的目标也得以体现。

  指导教师评语:

  教师能追随幼儿的兴趣开展活动,在活动总鼓励幼儿不断探索、体验、交流对电话的认识,较好地综合了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的知识,寓教于乐,适时地鼓励幼儿表现自己、展示自己,在活动中注重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是一个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

《打电话》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边听录音边浏览课文,了解相声的艺术特点和语言特色。

  2、通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人说话啰嗦的特点,明白简洁明快地说话的重要性。

  3、了解相声是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语言表演艺术,能对相声感兴趣。

  【学习重点】

  在笑声中得到启迪;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还要说得简练得体。

  【学习难点】

  了解相声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看影片,揭示课题

  1、观看马季的相声《打电话》,说说感受。

  2、揭题:打电话。

  3、谈打电话:

  ⑴ 导语:同学们一定都打过电话,电话使人们的交流变得方便快捷,打电话的时候最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呢?(尽量地节约时间)

  ⑵ 如果你要给你的好朋友打电话,约他晚上六点半在某电影院门口见面,一块看电影,你会怎么说呢?

  ⑶ 模拟计时表演。

  (两个学生上台模拟表演,教师计时。)

  板书特写:

  ___分钟

  小结板书:简练、得体、明白。

  ⑷ 这么一点儿事,如果有人打了4个半小时,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打电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了解相声主要内容:

  ⑴ 学生自学,自由读课文。

  ⑵ 检查自学,正音:呃、耗子、啰嗦、嘚儿啷。

  ⑶ 交流:

  这个相声说的是一件什么事?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三、再现课文,深入领悟

  1、讨论:

  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打电话此人“啰唆”?作者给他的名字去成“啰唆”有什么用意?

  自由畅谈。

  2、归纳:

  作者在这里极尽夸张之能事,把一个啰嗦者说话啰嗦表现得淋漓尽致。

  板书:

  啰嗦、耗时、误事。

  3、畅所欲言:

  如果你是听电话的'对方你会有什么感受?

  4、这相声讽刺了那些人?

  5、从中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迪?

  小结:说话太啰嗦不但浪费自己和他人的时间,还会耽误事情,我们平时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得体,还要说得简练才行。

  四、学生选读,了解相声

  1、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片断浏览,体会相声特点。

  2、学生谈自己对相声语言特点的感受。

  3、教师小结:

  通俗易懂发,如话家常;幽默、风趣、夸张。

  4、欣赏表演,进一步感受相声艺术的魅力:

  播放事先录制的该相声表演录像,一边欣赏一边感受相声艺术的魅力。

  5、小结:

  相声不仅是说,还是唱,相声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相声常常在最后要“抖包袱”;相声是笑的艺术,又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语言表演艺术,可以让人们在笑声中得到启迪……

《打电话》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激发学生与别人口语交际的兴趣,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

  2、使学生了解打电话的方法,说话要简洁,明了,有礼貌。

  3、能用普通话进行电话交谈,能把话听清楚,说明白。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打电话的方法,注意与别人口语交际时态度大方,有礼貌。

  教学难点: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注意把话听清楚,说明白。

  教学准备:电话2部,功放机、音箱、无线话筒一套,实物投影仪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同学们,还记得《小马过河》这篇课文吗?小马在往磨房的路上遇到什么困难?小马是怎么解决这个困难的?如果故事发生在现代,我们为小马想个办法,使它既能与妈妈商量,又不用跑那么远的路。(打电话)师:现在电话已经得到普及,人们可以瞬间与千里之外的朋友互通信息,而不用跑很多路,电话的出现真是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在生活当中,你们见过哪些电话?(家用电话、IC电话、移动电话)师出示电话实物:今天我们就来学学如何打电话,在打电话是,该注意什么?(板书课题)

  二、设情境,学打电话

  1、请两位会打电话的`同学上讲台示范打电话内容:小雨打电话给琳琳,告诉琳琳明天不来学校上课的事。

  2、问:刚才两位小朋友,给我们表演了打电话的过程,谁来说说她们是如何打电话的?

  3、板书打电话过程:摘机——拨号码——通话——挂机听电话过程:听铃声——摘机——通话——挂机

  4、学生练习打电话的过程。

  5、指名说打电话时的注意事项。师相机板书:把话听清楚说明白注意礼貌用语

  6、让学生以小马给妈妈打电话为例,进行说话练习。

  7、学生练,老师相应做指导。

  8、学生练习后,指名上讲台用实物进行演练,练完后,学生评比。

  三、进行自主练习(实践)

  今天我们学会了如何打电话,你们想不想试一下,你现在最想打电话给谁,打算跟他说些什么?老师这里有一部电话,谁想好了,就可以上讲台来试打。

  板书:

  打电话步骤:摘机——拨号——通话——挂机

  接电话步骤:铃响——摘机——通话——挂机

  把话听清楚 说明白通话要求注意礼貌用语

《打电话》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边听录音边浏览课文,了解相声的艺术特点和语言特色。

  2、通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人说话啰嗦的特点,明白简洁明快地说话的重要性。

  3、了解相声是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语言表演艺术,能对相声感兴趣。

  【学习重点】

  在笑声中得到启迪;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还要说得简练得体。

  【学习难点】

  了解相声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一个挂钟、事先录制相声《打电话》片断。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我们平常说话呀,要讲究艺术。杨氏之子与孔君平的对话,风趣幽默,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晏子的能言善辩让我们领略了机智应对的语言魅力。今天我们来学习《打电话》一文,从这篇课文中,我们又能感受到什么呢?

  2、揭题:打电话。

  3、谈打电话:

  ⑴导语:

  同学们一定都打过电话,电话使人们的'交流变得方便快捷,打电话的时候最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呢?(尽量地节约时间)

  ⑵如果你要给你的好朋友打电话,约他晚上六点半在某电影院门口见面,一块看电影,你会怎么说呢?

  ⑶模拟计时表演。

  (两个学生上台模拟表演,教师计时。)

  板书特写:

  ____分钟

  小结板书:简练、得体、明白。

  ⑷这么一点儿事,如果有人打了两个多小时,你们信不信?让我们一起欣赏相声《打电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了解相声主要内容:

  ⑴学生自学,自由读课文。

  ⑵检查自学,正音:呃、耗子、啰嗦、嘚儿啷。

  ⑶交流:

  这个相声说的是一件什么事?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通顺:

  ⑴找一个小伙伴分角色练习对话,并互相评价。

《打电话》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交流电话号码和互打电话的形式,进一步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

  2.学习用完整的语句进行对话。

  3.培养幼儿间相互关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记录卡片、电话及电话模型等。

  活动过程:

  1.引入主题,请幼儿讨论。

  师:“我们班谁很久没来幼儿园呢?小朋友猜猜他为什么没有来?现在非典那么流行,我们要用什么办法才能知道舒路为什么没来幼儿园?”

  2.“知道舒路家的电话号码呢?”出示大记录卡让幼儿讨论如何记录。

  3.电话接通时,你们想和他说些什么?要怎么说才有礼貌呢?

  4.请几位幼儿尝试现场打电话,问候在家的小朋友,培养幼儿间相互关心的`情感。

  5.打电话给大班生病的朋友和杨医生。

  重点提醒幼儿打电话的时候注意礼貌用语及用完整的语句对话。

  6.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办法对他们表示关心呢?

  7.幼儿间交流电话号码,自由打电话。

  (1)讨论:如果想打电话给好朋友却没有他的号码怎么办?用什么办法记电话号码最好? 。

  (2)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卡,介绍记录方法。

  (3)幼儿间交流电话号码,师巡视指导并鼓励幼儿大胆与同伴交流。

  (4)拨电话号码,和同伴打电话。

  活动反思:

【《打电话》教案】相关文章:

《打电话》教案02-06

打电话教案01-20

《打电话》教案11-28

打电话教案09-02

《打电话》小班教案03-29

关于打电话的教案02-26

打电话教案及反思02-28

小班教案:打电话07-16

《打电话》中班教案12-21

《打电话》大班教案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