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3-04-16 11:54:31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热门】中班教案锦集七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热门】中班教案锦集七篇

中班教案 篇1

  预设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掌握4以内数的形成。

  2)、能正确认读数字1、2、3、4。

  3)、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教师幼儿每人一套1~4的数字卡,四个指偶;1~4的圆点卡片每人一套。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导入课题:出示指偶,引起兴趣。

  2)、有具体形象到抽象训练:让幼儿操作指偶,复习4以内数的.形成,正确认读数字1、2、3、4。

  A、让幼儿出示1个指偶,启发幼儿说出1个指偶的数量用数字“1”来表示,老师出示数字“1”,让幼儿说出像什么并认读。

  B、提问幼儿:“1个怎样变成2个?”让幼儿操作验证并认读数字2(方法同上)。

  C、同法,复习3、4的形成,认读数字3、4。

  3)、半抽象到抽象思维训练:让幼儿操作圆点及数字卡片,进一步复习4以内数的形成,人读书自1、2、3、4。如提问:“2个圆点添上1个圆点是几个圆点?”让幼儿在桌上摆出3个圆点的卡片,并在圆点卡片的下面对应摆出“3”的数字卡。

  4)、听音举数卡:如老师敲“4”下小铃,幼儿举起数字卡片“4”。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掌握歌词,学习感受音乐中的大小分句。

  2、结合生活经验,感受颜色的多样和美丽。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彩色世界真奇妙》录音,FLAS。

  活动过程:

  1、导入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念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听看,这首儿歌里,有些什么颜色?"念儿歌一遍,请幼儿回答。"蓝色,绿色,红色!"分别出示对应颜色。"儿歌里,蓝色(绿色、红色)的是什么?","小朋友来想想,我们还知道什么东西是蓝色(绿色、红色)的呢?""这么多漂亮的颜色混合在一起象什么?"想想,弯弯的彩虹象什么东西啊?""许多颜色和彩虹变成了一个彩色的世界,彩色世界真奇妙!"

  2、学歌"音机里的小朋友还会把这首儿歌唱成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出示相应的图片,帮助幼儿理解和记忆歌词。

  反复听几遍,试着让幼儿跟着音乐一起唱。

  3、与游戏结合:分辨长短句

  (1)将呼拉圈(数量与幼儿数相同)放在地上,请幼儿边唱边自由走动,每长完一句,即唱到"飘"和"妙"的时候,就跳进一个呼啦圈中,让幼儿从动作中感受音乐的大乐句。

  老师先请几个小朋友来做,然后请一半的小朋友(分男生来做,女生来做)。最后一起做。

  (2)将6个呼拉圈排放在地上,请幼儿排队轮流随着歌曲的进行,边唱边

  走,唱到"天"时就要跳进一个呼拉圈,唱到"草"、"飘"、"虹"、"桥"、"妙"时,就跳进第二、三、四、五、六个呼拉圈里,让幼儿从中感受音乐里的小乐句。

  4、结束"小朋友都累了,我们一起去回到小椅子上去休息下吧。"幼儿欣赏FLASH,进一步巩固

  活动反思:

  《彩色世界真奇妙》这首歌,我们小朋友都很熟悉,对旋律也会跟着哼唱。因此在活动中,重点是让幼儿学会歌词,并且跟着钢琴歌唱。为了让幼儿尽快掌握歌词,我采用了形象的'图片,在唱到那一句时就出示相应的图片,这样不仅便于记忆,也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和注意力。而后来游戏的开展改变了枯燥反复歌唱的疲劳状态,更进一步巩固了幼儿对歌曲的掌握,同时也对理解辨别乐句的长短起到了较好的作用,把活动推向了高潮。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拼图的过程中感知三角形与正方形、长方形三者之间的拼合关系,体验图形的空间变化。

  2、乐意操作,大胆尝试,感受拼图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等腰直角三角形卡片若干,三角形范例板、每组一筐等腰直角三角形卡片,三角形拼图操作板每人一块。每组一份固体胶或者浆糊。

  2、《幼儿画册》(第3册第47页及硬卡纸)

  知识准备:

  幼儿对于三角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利用三角形进行拼图,体验图形的空间变化。

  难点:感知三角形与正方形、长方形三者之间的拼合关系。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幅图片,想不想来看看?

  2、出示一张房子的范例板。

  师:这是什么?是有什么组成的?老师这里有许多三角形,谁愿意来试试看的?

  二、感知三角形与其他的拼合关系。

  师:观察这两幅画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结:原来两个等腰三角形可以组成一个正方形,4个等腰三角形可以组成一个长方形。所以拼图时三角形代替了正方形和长方形。

  三、学习按范例板拼图形。

  1、出示一张三角形的范例板。

  师:这是什么?是由什么拼成的呢?有几个三角形拼成的呢?数数看。

  2、出示另外范例板,请幼儿按范例板拼出图形。

  师:这还有一张图片,小朋友来看一看,这是什么?一共用了几个三角形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3、师:这里还有几张图片,请小朋友们仔细的看看,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看是有几个三角形组成的。

  四、游戏“三角拼图”。

  师:我给你们准备了一些范例板,看一看它们是什么?它们是由几个三角形拼成的?请你们选一个喜欢的范例板用三角形把它拼出来吧!

  五、延伸活动。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用三角形拼图,老师这边还有很多的材料,小朋友们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去拼拼自己喜欢的图片哦。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根据儿歌里不同角色的特点创编简单的动作。

  2、运用材料将自己装扮成儿歌中角色的摸样。

  3、对与同伴合作表演感兴趣。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妖婆的牵线木偶。

  2、制作道具的'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演示牵线木偶,表演诗歌《孙悟空打妖怪》

  2、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对儿歌中不同角色的爱憎情感。教师:这首儿歌里都有哪些人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最不喜欢谁?为什么?

  3、根据儿歌中不同角色的特点创编简单的动作。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分别提问:唐僧是是什么样的?沙和尚呢?(幼儿学一学)猜一猜他扮演的是谁?

  4、根据儿歌中不同的形象,启发幼儿讨论并自制道具,教师:小朋友都很喜欢他们,刚才也学了他们的样子。那我们怎么变得更像他们呢?

  5、幼儿使用自制的道具集体表演。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记住自己家人的电话号码,知道几种常用的特殊电话号码,初步了解电话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会用向中心对折的方法折纸电话。

  3.有主动与人交往的意识,愿意与更多的朋友交往。

  重点难点:记住自己家人的电话号码,能用向中心对折的方法折纸电话。

  活动准备:1.正方形纸人手一张。

  2.PPT3. 【幼儿园PPT课件制作】《幼儿画册》(第1册第48页)

  活动过程:一、出示电话,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家人的联系方式。

  1.师:小朋友你们听听,是什么声音啊?(教师用手机发出声音)你们知道有了电话可以干什么吗?那现在幼儿园有点事情,想请小朋友的爸爸妈妈帮个忙,那我要怎么找到他们呢?

  2.师:我们可以用手机打电话给他们,可是老师不知道小朋友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小朋友你们知道自己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吗?

  3.师:知道自己爸爸妈妈电话号码的小朋友请举手,你们来说说看。

  4.小结:有了电话真方便,我们可以随时找到想找的人,与他们说话,谈事情。

  二、师:你们还知道哪些电话号码?他们的作用是什么(火警119,报警服务台110,医疗急救120,交通事故报警122等)三、启发幼儿说说什么时候需要打电话。电话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了解电话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四、组织幼儿讨论怎样接听电话,并通过教师与幼儿互打电话,学习打电话时的常用语言。如:您好,请问您找谁,请稍等一下,谢谢,再见……五、幼儿折电话:老师示范折法折好后找个朋友联系打电话。

  教后反思:活动时,主要通过故事让幼儿能模仿故事中的对话,与同伴进行交流。在设计活动时设想让幼儿打电话来引出故事,在本次活动中开展的过程中,因为电话是小朋友常见的而感兴趣的,所以整个过程孩子的热情高涨,兴趣浓厚,积极参与整个活动。在活动中孩子乐意表现自己,达到了活动目标:,所以学具的提供满足了孩子的动手需要。

中班教案 篇6

  一、活动目标

  1.学做小猫轻轻地走和跑。

  2.用行动来表示愿意听老人的话。

  3.培养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二、活动准备

  1.老猫和小猫的头饰。

  2.活动场地上有直径6米左右的大圈作为小猫的`家,四周有供小猫们躲藏的玩具、器具。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小朋友今天的天气真好,老师和你们做个游戏好吗?

  2、引导情感:老师扮演老猫可先和小猫交流情感,“老猫奶奶爱小猫、小猫听见吗?”

  引起幼儿的。注意,“小猫、小猫怎么说?”引导幼儿应答,注意可以有不同的应答,目的是融洽老猫与小猫之间的感情。

  3、交代规则可着重引导幼儿用行动来表示听老人话,老猫奶奶睡着了、小猫轻轻出去玩。老猫奶奶醒来了,“老猫睡醒四面瞧,我的孩子哪去了?”老猫奶奶不见了小猫,心里可着急了,它“瞄-瞄”,地叫,小猫最听老猫奶奶的话了,听到老猫叫声,它们“瞄瞄瞄”赶快轻轻跑回老猫奶奶身边蹲下、让老猫奶奶放心。

  4、师生共同游戏,注意不断鼓励“小猫”真听“奶奶”话,这么快就回到“奶奶”身边,“真是乖小猫”,使游戏过程始终充溢着老猫对小猫的慈爱及小猫的亲切感中。

  游戏过程要注意走和跑的步伐要小,速度要适中。

  附游戏玩法及规则

  老师扮老猫,蹲在场地中央。幼儿扮小猫,围 着老猫蹲下。游戏开始,老猫装睡。小猫轻轻地走 或跑到场地周围藏起来。老猫听到小猫走开后,睁 开眼睛说:“老猫睡醒四面瞧,我的孩子不见了。”同 时站起来四面张望,寻找小描,嘴里“喵喵”叫。小 猫听见老猫叫声时,边“瞄瞄瞄”地叫,一边赶快地 跑回老猫身边蹲下。

  规则:小猫要在老猫“喵—喵”叫后才能走出来。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练习拖物倒退走,双腿能较协调地向后挪动。

  2、提高判断能力和控制能力。

  活动准备:

  1、“砖块”(用积木或小纸盒代替),大报纸与幼儿人数相等。

  2、在场地一端将“砖头”堆放成3-4堆,另一端画三个圆圈。

  3、铃鼓,小松鼠的胸饰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一、练本领

  1、幼儿佩戴小松鼠胸饰进入场地,做上肢、下肢、弯腰、跳跃等动作。

  师:我们先来做些准备活动,等会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动动手,踢踢脚,扭扭腰,跳一跳。

  2、介绍材料并幼儿尝试

  师:老师这有一些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报纸,积木)

  你们来试一试,玩一玩,看看这些报纸和积木能怎么玩?

  每人会发一张报纸,一块积木,看看能怎么玩?

  玩的很棒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3、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叫小松鼠运转忙的游戏,一起来当一当小松鼠。

  4、师:小松鼠今天要练习一个新本领,等会老师会摇铃鼓,听到铃声摇一次,小松鼠就要向前走,再摇一次,就要往后走。清楚了吗?

  好,预备,开始!(反复练习几次)

  二、运转忙

  1、师:这个新本领有没有学会啦?嗯,小松鼠们想造一间漂亮的房子,需要许多砖块,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运砖的啊?

  2、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松鼠是怎么来运转的(教师示范)

  先把一块“砖块”放在报纸上,然后双手拉着地上的报纸,倒退着向后走。看清楚了吗?(不清楚在做一次示范)

  3、师:我们一起来试试,每人拿一张报纸,放上一块“砖块”,倒着走,来运一下“砖”。

  三、谁是运转高手

  1、师:我们小朋友都掌握了运转的本领,接下来我们就来比一比,看哪一组的小朋友先把砖运完。

  2、师:我们一共分成6组,等会我说开始,第一排的小朋友就在报纸上放上一块“砖块”,双手拉起报纸,倒着走到前面的终点,把“砖块”放在地上,那好报纸走回来,用手拍一下第二个小朋友的手,然后就可以出发了,清楚了吗?(边说边演示)

  四、总结师:今天我们小朋友都很棒,又学会了一个新的本领,表扬一下自己。

  坐在原地休息一下。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的教案11-05

中班教案12-09

教案幼儿中班教案02-15

中班教案《蝴蝶》12-11

《磁铁》中班教案12-13

《过河》中班教案02-22

节约中班教案02-24

中班情绪教案02-24

中班综合教案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