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时间:2023-04-17 19:34:28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精品】中班教案模板汇编7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品】中班教案模板汇编7篇

中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找朋友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尝试1-5的各种对应关系,从而感知数的实际意义。

  2、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边说边玩。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二、活动准备

  数字卡1-5,物体卡1-5,每组夹子1-5;点子卡1-5;餐巾纸盒;

  三、活动过程

  1、主题导入

  (1)、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家,家里有什么?

  (2)、有玩的,吃的,有没有穿的?喜欢自己的家吗?

  2、老师介绍材料

  (1)、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的玩具,这些玩具都放在紫色的家里,看看紫色的家里有什么?

  (2)、出示鞋子、袜子、、杯子等,这么多的东西,你们家有吗?

  (3)、出示玩具、飞机

  (4)、提出要求:紫色说要和小朋友玩个找朋友的游戏,每个家都有卡片和夹子。

  3、介绍粉红色家

  4、介绍摸箱:另外一份有三个家,看看他们是谁的'家?

  5、幼儿操作

  6、小结交流

  刚才玩过家里的东西,这些东西你们家里都有吗?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中班教案 篇2

  中班健康活动《老鼠笼》(体育)

  活动目标:

  1. 练习钻的技能,会在大圆圈内来回钻。

  2. 提高身体的灵敏性,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

  音乐、小老鼠头饰。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活动,进行热身运动。

  1.听音乐,做《模仿操》进行热身运动。(黑猫警长)

  师:小猫们,在不远的地方,有个藏着米的仓库,可是贪吃得老鼠总是偷吃米,小猫们我们一样去仓库看看吧!(音乐,一起走)

  二、学习钻的动作

  师:好,变四队,好,可是,前方我们还要经过草地、小沟、山洞,小猫们要用学过的本领,到达大仓库好吗?

  师:让我们可以要用什么本领呢?请你来说,

  幼:(请一名幼儿说)

  师:(动作)你说的真棒!走,跳,钻,抓的本领来过草地,小沟,山洞。 师小结:那我们可以用我们的`本领草地、小沟、和山洞。

  2.集体(分为四组)反复练习,最后一次教师将幼儿带入“仓库”。 师:现在请这一组的小猫跟着我来一次,其他的小猫认真看,等等要怎么过。 师:(一起去)

  师:(全体一起去)

  师:好了,装米的仓库了,里面有许多老鼠想偷吃米,我们一起用我们的本领来抓老鼠吧!

  师:现在我们站在大圆圈点上。

  三、介绍游戏玩法。

  师:今天我们就来玩捉老鼠的游戏,这个游戏怎么玩,我们仔细听听。

  师:我要请一些小朋友扮小老鼠,其他小朋友扮老鼠笼,扮演老鼠笼的小朋友要手拉手,手:要自然平放,不要上举也不要下拉,要不然小老鼠钻不进去。当游戏开始时,往侧走,我们一起念儿歌,(念我也之前学过的儿歌,老鼠、老鼠。。。)当说到“咔嚓”时,扮演老鼠笼幼儿马上蹲下,在大圆圈内的“老鼠”就算被捉住,被捉住的幼儿站出来,站在大圆圈上扮演老鼠笼。游戏继续开始。一直到全部老鼠都抓完。

  四、交代规则。

  师:在玩这个游戏之前,我有要求,扮演老鼠的小朋友,不要站着不动,一定要把笼子里来回的钻。

  师:当我们念到“咔嚓”的时候,老鼠不能再钻出去。

  师:记住了吗?

  五、游戏开始,并小结。

  师:好我现在我摸到头的小朋友来当老鼠,小老鼠出来找新老师。

  师:其他的小朋友当老鼠笼,把手拉起来,好,准备好了没有,

  幼:准备好了。

  师:老鼠老鼠坏东西,偷吃粮食偷吃米,我们搭个老鼠笼,咔嚓一声捉住你。 师小结:(1)我们捉住一只老鼠,愿不愿意再捉一只。

  (2)这次没有捉住老鼠,因为老鼠太狡猾了,下次,我们再努力一些吧! 师:再请,你,你,你。

  7.分组进行游戏。(男女组)

  师:好,你们真棒,现在我要请女朋友出列,走到小圈上站好,我们现在就有几个圈,(两个圈),嗯,现在小老鼠听好了,可以在这两个里来回的钻,如果念到“咔嚓”在这两个圈里面的老鼠就算被抓住!(游戏开始)

  六、活动结束,做放松运动。(放松音乐)

  师:小猫们,仓库的老鼠抓完了,快乐吧!让我们一起跳快乐舞吧!

中班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主要对话。

  2.能较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故事中的角色对话。

  3.乐意参与角色扮演活动。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主要对话。

  教学难点:分清自己在故事中的角色进行简单的对话。

  教学准备: 图片、玻璃杯一个,PPT展示图 棒棒糖一个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出示棒棒糖,引入活动

  师: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棒棒糖是什么味道的呢?

  2、这根甜甜的.棒棒糖是小熊的。它和小熊有一个好听的故事呢,大家猜猜,它和小熊会发生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3、师:小熊和棒棒糖到底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来听听。

  二、 欣赏故事,感受小熊的心情变化。

  1、 幼儿边听故事边欣赏PPT。

  问:(1)小熊碰到朋友时为什么藏起了棒棒糖?(不想拿出来和朋友一起分享)(2)小熊先遇到了谁?(出示小鱼图片)遇到小鱼后,小熊马上把棒棒糖放在哪里了?(背后)小鱼对小熊说了什么?小熊是怎么说的?

  (3)小鱼游走了,谁又来了?(出示小螃蟹)小熊马上把棒棒糖怎么样了?小螃蟹对小熊说了什么?小熊是怎么说的?(让幼儿来学习说小螃蟹与小熊的对话)(4)小螃蟹游走了,谁又来了?(出示小乌龟图片)碰到小乌龟后,小熊又把棒棒糖怎么样了?这回,小乌龟对小熊说了什么?小熊又是怎么说的?

  教师:水里的朋友都游走了,小熊拿出棒棒糖吃,周围一个朋友都没有,小熊心里怎么样了?为什么?(难过,朋友都走了,周围一个朋友都没有,都不和他玩了)3、小朋友们有好东西会和大家分享吗?(会)那你们的好朋友一定很多!小熊知道自己错了,可是,怎样能让河里的朋友尝尝棒棒糖的甜味呢?谁来帮帮小熊。

  三、小朋友们想了怎么多办法,小熊自己也想到了个更好的办法,它把棒棒糖放在水里

  (1)棒棒糖放到水里会怎样呢?(融化)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搅拌搅拌,甜甜的棒棒糖融化了,水就变成什么味道啦?)

  ( 2 ) 用什么办法可以让棒棒糖溶化得快一点呢?(搅拌)(河水变甜了,水里的朋友都出来了,都喝到了甜甜的河水,它们又成为了好朋友。)

  四、分角色表演

  1、老师的故事讲完了,谁想来扮演这些小动物,表演给大家呢?

  2、大家都想来表演,那我就要来看看,谁表演的好我们就请谁来表演。

  3、分角色:如一组扮演乌龟,二组扮演小鱼,三组扮演螃蟹,四组扮演小熊。

  4、教师讲述,幼儿角色扮演对话。

  5、师:大家表演的都非常好,老师准备了很多图片,你想扮演哪个角色,就选哪张图片和旁边的小伙伴说一说。

  6、幼儿自由选择图片讲述。教师适时辅导。

  7、请幼儿按自己选择的角色坐下,分组集体表演一次。

  五、教师小结:大家表演的都非常好,那如果小熊再有一根棒棒糖,小熊会怎么做?我们下节课再来表演!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的:

  1、认识瓢虫、知道七星瓢虫是益虫,要爱护七星瓢虫。

  2、通过揉、搓、压等方法用橡皮泥做瓢虫、装饰瓢虫。

  3、知道瓢虫的有不同颜色和斑点。

  活动准备:

  瓢虫图片、美劳用品、各种线条及图形的图片、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课题导入

  师:“春天到了,天气暖洋洋的。今天的太阳好暖和,瓢虫家族也迎来了他们在春天的第一次聚会。请小朋友么看看都有谁来参加聚会了?”

  1、出示各种瓢虫的图片,孩子们欣赏。

  师:“他们长的一样吗?哪里不一样?有没有长的一样的瓢虫?相同的地方是哪里?”

  2、孩子们来黑板上画瓢虫的相同点,看看谁最聪明。

  3、游戏:找七星瓢虫宝宝

  游戏规则:老师的眼睛蒙上, 选6个孩子,在头上都帖一张瓢虫的图片,所有小朋友一起围着老师转圈,大家一边转圈一边说:“一、二、三、四、五、六、七,七星瓢虫在哪里?七、六、五、四、三、二、一,七星瓢虫在这里。”待儿歌说完大家都要停下来,老师去摸,看看是不是七星瓢虫,如果不是大家再一次活动,直到找到为止。并教育孩子要爱护七星瓢虫。

  师小结:瓢虫中为什么有一种叫七星瓢虫呢?因为它们背上的花纹都是七个,所以叫七星瓢虫。七星瓢虫是我们的好朋友,是吃害虫的,所以小朋友们要爱护它们。

  二、孩子讨论,教师示范

  1、师:“瓢虫妈妈看到孩子们在玩的时候表现都不错,决定给他们穿上漂亮的衣服去照相。瓢虫宝宝们来到了大自然里,这里真是美丽极了。这时摄影师说:“咔嚓、咔嚓”照好了!哇!照片洗出来了,好多的瓢虫宝宝啊!瞧啊!他们的衣服的颜色和图案都不一样。”

  教师示范讲解

  2、师:“今天我们用橡皮泥来做七星瓢虫拍照的可爱样子。首先我们要知道用什么方法做?”

  3、师:“对了,用揉、压、搓、捏的方法,我们先做什么部位?”

  4、师:“第一步,先拿出2块橡皮泥,捏软后分别揉出一个大圆球和一个小的压扁。请问,为什么吴老师要做一大一小2个圆?大圆做七星瓢虫的什么部位?小的呢?”

  5、师:“瓢虫有多少只脚?在身体的.什么位置?你觉得他的脚长在身体的什么位置上走路的时候比较方便?下面请小朋友们自己动手做一做可爱的七星瓢虫。最后可别忘了给瓢虫宝宝穿上漂亮的衣服哦!”

  三、孩子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示:1、小圆贴在大圆后面露出半边圆做七星瓢虫的头。

  2、头、身体、脚和身上的花纹颜色不能一样。

  3、用橡皮泥搓成不同的线条和图形装饰七星瓢虫的壳。

  四、作品评价

  相互欣赏,看看有没有喜欢的,为什么喜欢他做的七星瓢虫

  教案二:七星瓢虫

  一、活动目标

  1、学习使用拓印作画的方法,画出七星瓢虫的外形特征。

  2、感受拓印作品的不同视觉效果,体验拓印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重点:画出七星瓢虫的外形特征。

  难点:学习拓印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

  各种作画工具。范画一张。

  三、活动过程

  1、欣赏与讨论

  (1) 你们看,谁来啦?(七星瓢虫)

  (2)为什么叫它七星瓢虫?

  (3)这些点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小结:七星瓢虫身上有七个圆点,左右翅膀上各有对称的三个圆点,中间一个大圆点,左右翅膀各一半。瓢虫一家有许多的种类,要从那些圆点上去分辨,有一个圆点的是一星瓢虫,没有圆点的是大红瓢虫,有七个圆点的是七星瓢虫,他们都是益虫,今天,我们来画七星瓢虫。

  2、教师结合儿歌示范画,并介绍拓印的作画方法。

  (1)你们看汪老师带来了什么?(介绍材料)

  (2)老师边念儿歌边用笔(笔要斜一点来画)把七星瓢虫的轮廓画在吹塑纸上。

  (3)七星瓢虫画好了,你想它会飞到什么地方呢?(幼儿回答,添画背景)

  (4)接下来我们用水粉颜料给七星瓢虫穿上漂亮的衣服。

  老师用画笔先蘸一蘸自己喜欢的水粉颜色,再在杯沿舔一舔,不要让颜料滴下来。再来涂色,颜色涂均匀,要涂一块马上印一块,压一压。

  (5)这种跟我们平时不一样的画法叫拓印法。

  4、幼儿作画

  (1) 画轮廓线时,笔要斜一点来画,尽量把身体和圆圈都画大,而且要注意圆圈的数量和两边对称。

  (2) 进行拓印时,画笔先蘸一蘸,再在杯沿舔一舔,不要让颜料滴下来。要求颜色涂一块马上印一块 ,压一压。

  (3)拓印好七星瓢虫后再添画上背景。要求背景的颜色和七星瓢虫的颜色要不一样。

  四、活动结束。

  展示孩子们的作品。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设计风扇、空调,培养幼儿设计的兴趣。

  2、复习10以内数的组成及9以内数加减。

  活动准备:各种空调、风扇图片,蜡笔,画纸,图书,橡皮泥,益智区活动材料等。

  活动过程

  一、介绍活动材料。

  1、夏天天气热的时候,你会选择什么方法使自己凉快起来呢?老师这里有一些空调、风扇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

  2、很多图画上也有空调、风扇,老师把这些图画书放到了图书区,小朋友可以一起去看一看。

  3、风扇转起来,数学区的圆盘也会转起来,小朋友仔细看清楚外圈的数字,把里圈和内圈合起来,组成和外圈数字一样多的数量。

  二、幼儿选择区角。

  1、请幼儿自选区角进行活动。

  三、指导幼儿进行游戏。

  1、看使用蜡笔画的'孩子能否按自己的想法画出空调及风扇,鼓励孩子勇于创新,大胆作画。

  2、看使用橡皮泥的孩子能不能制作出想像中的风扇,对于孩子存在问题进行及时的帮助。

  3、帮助孩子看清数字,转动转盘,复习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并进行书写。

  四、幼儿整理操作材料.

  五、评价本次区域活动的情况。

中班教案 篇6

  设计背景

  根据中班幼儿的特点,记事物较为形象,喜欢做手工,所以设计了这个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 认识“6”。

  2、 学会数到“6”。

  练习手工,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6”这个字,然后温习从1数到6。

  难点将“6”数字剪出来。

  活动准备

  准备剪刀,硬纸。

  活动过程

  一、 认识“6”

  1、 老师在黑板上写出大大“6”,因为“6”的形象体在很多教科书都共同认为是哨子,所以老师在“6”的旁边再画个大大哨子,老师最好再找个哨子给小朋友看,加深影响。

  2、 在画出6个红苹果(任何物体都可以,主要是能吸引小朋友)

  3、 老师教小朋友认识并读出来,先陪小朋友一起数苹果,之后再给他们自己伸手指输出来

  二、自己动手剪出“6”

  1、 老师先动手将一“6”剪出来,然后问问小朋友认不认识这个字,然后再叫他们也剪一个给自己拿回家给爸爸妈妈看(目的`激发小朋友的积极性)

  2、 然后老师将画有“6”的硬纸发给每一个小朋友,让他们自己剪出来。

  三、老师给小朋友带自己的作品回家

  并叮嘱他们要好好保存,以方便以后拿出来继续学习温故。最后将小朋友精力再集中到黑板上的“6”,加深他们的印象。

  教学反思

  将认知与手工结合有利于小朋友对新事物更好的理解跟接受,更能加强他们对新事物的记忆。多鼓励动手能力较弱的小朋友,协助他们一起完成,而做得很好的小朋友则要多鼓励,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互相帮助,但前提是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让其形成依赖。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发现、再现物体按一定规则排成的序列,并学习不同的排序方法。

  2、引导幼儿感知数学的规律美,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背景图一张,纸制小动物若干(跑步:小兔2个、小羊4个;爬树:松鼠4个、猴子2个;举重:大象、熊、河马各2 个);上述小动物胸饰若干;木珠、雪花片、几何图形片、动物塑料卡片等;

  活动过程:

  (一)、在运动场环境布置中寻找“abab”的规律。

  1、(幼儿胸前别了小动物胸饰,教师以小兔子的身份参与)“嘿,伙伴们你们好,今天这里打扮得这么漂亮,我们要举行一个小小运动会。我们看看这运动场周围都布置了什么?这些东西是怎么排队的?

  2、幼儿四散寻找并进行表述,如运动器械是按照“沙包、纸球、沙包、纸球……”规律排列的;气球(同色)是按照“大的、小的、大的、小的……”规律排列的;彩链(有颜色干扰)是按照“长的、短的、长的、短的……”规律连接的;彩旗是按照“红的、绿的、红的、绿的……”以及“三角形、正方形、三角形、正方形……”的规律排队的等。

  3、(组织幼儿谈话)“你发现了什么?它们是怎么排队的?”(简单小结)。

  (二)、探索运动员进场的各种排队规律。

  (出示背景图)1、首先进场的是跑步运动员,它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有精神地向我们走来。(兔 羊 羊 ∣ 兔 羊 羊∣ )这些小动物是怎么排队的`?(幼儿回答,并请别有相应胸饰的幼儿上前接着排序,教师和其他幼儿帮助指导)。

  2、接下来进场的是爬树运动员,它们也微笑着向我们走来。(教师逐组出示:“松鼠 松鼠 猴” “ 松鼠 松鼠猴 ”这些小动物是怎么排队的?(幼儿回答,并请别有相应胸饰的幼儿上前接着排序,教师和其他幼儿帮助指导)。

  3、最后进场的是举重运动员,只见它们一个个迈着稳健的步伐徐徐向我们走来。(象熊河马象熊河马 )这些大力士是怎么排队的?(幼儿回答,并请别有相应胸饰的幼儿以开小火车邀请的形式一个一个接着排序,教师和其他幼儿帮助指导)。

  (三)、制作奖品,再现物体的序列。

  1、运动会上要发奖,我们一起来制作奖品,好吗?

  2、引导幼儿在四组操作材料中自选一种材料,自定序列或根据序列指示制作奖品。如:a、用木珠制作项链;b、用花朵制作花环;c、用印章印制纪念章;d、用几何图形片制作花边等。

  3、请幼儿展示自制的奖品,并说说奖品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

  活动结束:

  1、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周围环境中的一些规律,如排队时、做动作游戏时进行。

  2、在结构游戏和美术活动中迁移经验,自创一些简单的规律拚搭物体和装饰画面,体验规律。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的教案11-05

中班教案12-09

教案幼儿中班教案02-15

中班教案《蝴蝶》12-11

《磁铁》中班教案12-13

《过河》中班教案02-22

节约中班教案02-24

中班情绪教案02-24

中班综合教案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