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日记

时间:2023-04-22 11:05:26 端午节 我要投稿

关于端午节日记锦集七篇

  转眼一天又过去了,想必有很多难忘的瞬间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日记吧。那么什么样的日记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端午节日记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端午节日记锦集七篇

端午节日记 篇1

  每年家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民间传统节日。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传说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汩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据说往河里投粽子,让鱼、虾、蟹吃饱了,它们就不再吃屈原的身体了。

  端午节前夕,我家中便热闹起来,妈妈张罗着爸爸淘糯米,自己在一旁洗粽叶,外婆呢,把煮好的粽叶叠齐,准备包粽子。我凑上去一看,用料是又大又肥的猪肉,晶莹锡透的.糯米让人不能不“口水直流三千尺”。

  “馋猫!还没开始就想吃啦?”,外婆笑咪咪地说,“没事来帮忙,不要闲着!”我向外婆吐吐舌头,搬来椅子坐下包了起来。外婆又发话了:“糯叶叠成漏斗形……”“知道知道,您包时我瞧得可仔细呢!“没等外婆说完,我就抢了话,一边又忙活着包了起来。拿起几张粽叶,我反它们叠成漏斗形,放一勺糯米,再放几块猪肉,剩下的又用糯米裹了起来,绕了几下,终于吃到了自己包的粽子,这一个端午节真有意思!

端午节日记 篇2

  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人。他非常有学问,一直在楚王身边做官,在屈原尽心尽力的扶持下,楚国日益强大、富裕起来。可是,好景不长,昏庸无能的国君听信子兰等人的谗言把屈原流放到了边疆去做苦力。

  在流放期间,屈原听到国土和国都都被敌军占领了,到处都是战争,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悲痛之极他写下了《离骚》这一首诗,便独自一人来到汨罗江,怀抱一块大石头纵身跳入江中。百姓听到这一消息后,含着泪划船去打捞屈原的尸体,后来人们便包起了粽子投入江中,希望鱼儿吃得饱饱的,不去伤害屈原的尸体。这个不幸的日子便是五月初五。

  听了粽子的来历,该听赛龙舟的`来历了。

  当时百姓们舍不得屈原,便四下寻找。顺着河流一直来到洞庭湖也不见踪迹。后来人们将竹筏改造成了龙的摸样,因为鱼虾怕龙,便会四处散开,不去碰屈原的尸体。

  端午节儿童还要佩戴香囊。香囊不仅可以驱邪,而且做工精美。里面有:香药、雄黄、朱砂等配料。先将这些配料用丝巾包起来,接着再用五色线缝制,真是芳香四溢。

端午节日记 篇3

  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粽子不仅以它特有的形状、色彩和滋味惹人喜欢,而且还能引起我们对一位古人的怀念。

  粽子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人们用翠绿的粽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枣子做成粽子。煮熟以后,颜色变深了。剥开墨绿色的粽叶,只见洁白如玉的珍珠团里镶嵌着几颗深油红亮的玛瑙枣。绿白红三色相映衬,显得十分艳丽动人。

  粽子的味道更是美极了,散发出淡雅的清香,咬一口,真是甜而不腻,黏黏而爽口,它既是开胃的美食,又是营养补品所以大人小孩都喜欢吃。

  传说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屈原一生写了许多著名的爱国诗篇。后来国王不接受他的爱国主张,造成国土沦丧的后果。他满怀忧愤,抱石投江自尽。人们怀念他,崇敬他,每年端午节,总是把食物用粽叶包起来。投入江中,让鱼儿吃扔下来的食物,使屈原的尸体不受伤害。

  老人们说,吃了粽子要学习屈原的爱国品格。难怪人们吃粽子的时候,老人总要讲屈原的故事。端午节日记250字

端午节日记 篇4

  今天是端午节,妈妈早早的叫我们起床,要带我们去市场。我问:“干什么?”妈妈说:“今天是端午,正好是三里大集,要带你们去集市。”集市可是新鲜事,我们立即出发了。

  到了市场上,诱人的粽子让人垂涎三尺。我和妈妈在一个摊位前停下来,我们买上了粽子,坐下来吃粽子。一盘香喷喷的粽子,外皮包裹着绿绿的粽竹叶,看上去形状就像是一座金字塔似的,打开竹叶一看,青青的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大枣,好诱人啊!我咬了一口,又香又甜,这是人间一大美味啊!

  吃完粽子,我看到了几个伙伴,我们又在一起捉迷藏,我隐蔽在车底下,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找到我,我看见其他人都被一网打尽了。我放了空枪,他们跑过来把整个停车场搜了一遍,我被抓住了。

  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端午节。

端午节日记 篇5

  吃过饭后回学校教室,在路上偶遇几个中年妇女,一个正接着电话,把粽叶摘好,要新鲜的长的那种,老了的不好,包的时候容易破

  听到这些,才想起了这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快如期而至了。划龙舟,吃粽子,采菖蒲艾草纪念屈子这些都是耳熟能详的了,不过离我们最近的'还是吃粽子。

  谈到吃粽子,我顶喜欢只用白花花的糯米包的那种,若是往里面加些红枣之类的,我是不大喜欢的了。可是家人却不一样,妈妈就老是喜欢往里加一些作料,说是为了吃的时候有好的感观。爷爷和爸爸都赞成,唯我要搞特殊。当我剥开一个粽子,要看到是加了红枣的,便扔到一旁,耍着小孩子的乖僻。妈妈为我的淘气指摇摇头。

  自打我有记忆以来,每逢端午必陪我妈妈折腾一番:妈妈去林间摘粽叶,我硬是要跟着去;洗粽叶我也要七手八脚的掺合,处处亲躬,不然就得闹个没完。待到开始包粽子的时候,我做事的那几分热度已消失殆尽了。因此,这么多年来,问我粽子怎么包我还茫然。

  最幸福的时光是端午节那天早上,照例,那天是不上课的。天又亮的格外的早,似乎在梦里就听到了爸爸砍柴烧火、妈妈往锅里掺水的声音了,还一边念叨:这小家伙怎么还没醒?

  没醒?你等到粽子熟了看他醒不醒。爸爸笑道。

  当我听到锅里滚烫的水的响声、和着一阵粽叶的清香飘过来时,经验告诉我粽子已经熟了。也不知穿没有穿鞋就跑了出去。

  我要一个,我要一个——我这样嚷着。

  恐怕还没熟吧,再多煮会儿。爸爸看了看。

  妈妈随即挑了个小的给我,我看到了里面有红枣,就不吃,硬是要妈妈给我重拿一个。看见我捧着粽子边吹边啃,妈妈摇头笑了笑。

端午节日记 篇6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每当我唱起这支歌,便想起即将到来的,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由来,可有意思了,我来讲给大家听听吧!爱国诗人屈原,很不同意楚王管理百姓的方法,便去向楚王说理,结果楚王不同意见屈原,屈原很生气,一怒之下投了汩罗江,老百姓很尊敬屈原,为了不让鱼虾蛟蟹吃屈原的遗体,就用粽叶包着米,投入江中。以后,每年五月初五,老百姓都会坐舟投粽子,慢慢地就变成了吃粽子,赛龙舟。

  学者闻一多认为,端午节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节日。

  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子、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在儿童的'头上写一个大大的“王”字,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有表驱怪避邪保平安之意。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让我们所有人在今年的五月五过一个快乐的端午节吧!

端午节日记 篇7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与父亲节在大周末里相隔一天聚在一起,都是与众不同的非常隆重的节日,在这充满民间氛围与洋溢的节日里,我觉得最重要的节日还是“父亲节”。

  小时候,在我的印象里,端午节知道的越来越少,更不用说吃什么粽子了,懵懂无知的少年,对历史尚未知道很多,阖家欢乐聚在一起,传统食品没有什么讲究,都是普通不过的常事。

  然而,我只知道有一个节日很是流行,全世界甚至每一个国家都在庆祝,那就是父亲节,一个感恩和祝福伟大的父亲的节日,因为有了父亲,我们都是很乖的孩子,没有父亲这个如牛精神的好榜样,就没有坚强勇敢面对生活的我们的今天,父亲,为我们付出的很多,无言的爱终难以偿还,只有心里寄托厚厚的.祝福和深深的思念,以此幸福与感到骄傲。

  长大后,自从上了学,我们对历史不再浅薄与感到那么陌生,我们从历史中学到了很多,一件件千奇百怪,风云变幻,足智多谋的历史故事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历史风云人物层出不穷,演绎着风华绝代,可歌可泣的伟大壮诗。

  相传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古老的习俗,就是为了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他一心想报效祖国,但受到一些奸臣的陷害,为了表明自己的一片忠心,于五月初五这一天投进汨罗江,人们为了尊重屈原的人品,为了他的遗体不被大鱼吞食,就包了很多粽子扔进大江,就这样,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得以传递并开始流行了起来。

【端午节日记】相关文章:

端午节习俗日记2篇11-22

端午节的习俗日记3篇07-31

端午节习俗日记7篇02-26

【精华】端午节日记3篇04-17

【推荐】端午节日记范文39篇04-15

端午节日记模板集合九篇04-19

【精品】端午节日记范文九篇04-18

精选端午节日记模板集合九篇04-19

实用的端午节日记集合九篇04-17

精选端午节日记范文合集五篇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