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04-27 19:09:04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关于美术教案模板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美术教案模板5篇

美术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造型艺术的多样性。

  2.学习手指玩偶简单的制作方法,进行添画练习。通过折、剪、画、讲、玩等美术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

  3.通过玩手指玩偶,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获得乐趣。

  二、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手指玩偶的制作方法,注意抓住动物面部的主要特征进行设计制作。

  难点:通过变化玩偶耳朵和面颊的长短,表现相应的动物。

  三、课前准备

  (学生)彩色水笔、剪刀、小画纸等常规用品,分成4-6人的小组并选好组长

  (教师)玩偶范例若干、示范用纸、实物投影仪等

  四、教学过程

  1、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故事导入。森林里有只猪,由于他长得肥头大耳的,于是大家就叫他大笨猪。有一天他在森林里散步。走着走着,他发现了地上有个苹果。大笨猪心想,哇,今天运气很好呀。于是他一口就把苹果给吃了。没想到他才没走几步,又发现了个苹果。大笨猪太高兴了,又把苹果给吃了。他没走几步又发现了一个。他吃得好开心啊。就这么一路走,一路吃。慢慢的,他走到了森林深处。这时候,从一块大石头后面“哇!”的窜出一只大老虎。大老虎对大笨猪说:“大笨猪,你中了我的圈套了。现在你就当我的'吧!哈哈!”大笨猪说:“别叫我大笨猪,我以前可聪明了。就因为吃了一条大笨蛇,所以才变笨的。”大老虎想了想,忙对大笨猪说:“大笨猪,你这长了一身笨肉的猪。我才不要吃你,快给我滚!”大笨猪乘机就跑了。从那以后啊,森林里的动物再也不叫小猪大笨猪了。而叫这个老虎大笨虎了。(边表演玩偶,边讲故事)师:故事讲完了。你们知道为什么森林里的动物叫老虎叫大笨虎呢?(好,你真聪明。)

  (2)铺垫。今天啊,不止这两个动物来到这里。还有很多的动物来到了这里。他们可热闹了。他们聚在了一起,想比一比谁的耳朵漂亮。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课件』好,请小朋友们说说想法吧!其实这些动物都很可爱,都很漂亮。我想,要是把这些动物做成老师这样的玩偶,像刚才老师那样表演,一定很好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怎么做,好吗?

  2.小组讨论,自主研究。

  (1)你们看见桌子上的模型了吗?我们一起来把他拆开,再来折一折。找找方法,好吗?

  (2)好,看看谁先发现了方法。请已经找到方法的同学上来实物投影,演示制作步骤。(让学生去观察发现制作过程中的错误的地方。用课件投影随机讲解突破难点。)

  (3)(那么这样折好以后呢?要把折好的模型变成动物,还要怎么办?)

  (4)观看已经完成的图片发现方法。小朋友们,你们觉得这些图片,哪些是用我们刚才的方法做的呢?小狐狸的耳朵尖尖的,刚好和折好的的形状很像。我们只要涂上颜色就可以了。那么这个动物呢?我们先来比较一下吧。它们都有什么不一样?那么这个呢?他们有像的地方吗?那么其他的呢?你们发现制作的方法了吗?看看谁的眼睛最亮?随机讲解制作方法。A,小猪的外形做好了,老师又是用什么方法把小猪固定在手上的呢?大家猜猜看。(把做好的小猪玩偶翻转过来给学生看)B,可以用夸张的制作动物外形C,那现在我们看看民间,农民们是怎么夸张的制作动物的。小结:我们今天啊,学了这么多方法制作手指玩偶。你们想开始做了吗?

  3、布置作业,巡视指导。

  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作业要求,现在就开始吧!作业要求:用合适的纸折手指玩偶,然后想象,添画成可爱的动物头像纸偶。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作品,游戏表演。

  (1)展示作品。(把完成的作品贴上黑板)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全班评价。你们喜欢他们吗?专门给你们写故事的叔叔阿姨们也知道你们很喜欢这些动物,并把他们中某些动物写进了童话故事里。你们有听过关于这些动物的故事吗?谁能简单的讲讲呢?评价语言:你们俩配合的真棒!你们几个合作表演的太好了!

  (3)教师小结。小朋友们,你们觉得玩偶好玩吗?你们回去以后可以再去做其他的各种各样的动物,然后小朋友们可以相互合作一起演出。说不定将来我们班上的同学长大以后能成为手工制作大师,或者还会成为电视剧的演员呢!

  5、课后延伸,拓展训练。

  教师出示一张50cm×50cm大小的正方形纸,请学生思考:这样的纸用手指玩偶的折纸方法可以折成什么?还能创作出怎样的作品?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通过本课的训练,培养学生使用中国的传统绘画工具,使学生学会运用中国传统的笔、墨、纸、砚,初步掌握花鸟画的技法。

  2.通过对中国画的用笔用墨方法的讲解和练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与造型的关系,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审美作用。

  教学重点:

  翎毛画法是花鸟画中飞禽的表现方法,也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

  如何培养学生掌握中国画的笔墨技法,以及笔墨情趣在中国画中的体现。

  学生学习用具装备:

  毛笔(白云和狼毫各一支)、生宣纸(或高丽纸)、报纸(做垫纸用)一张、用画颜料、墨、调色碟、水盅。

  教具准备:

  1.毛笔(大白云和狼毫各一支)

  2.生宣纸、毛毡、画板、国画颜料。

  3.幻灯片及教师放大的范画。

  画麻雀的`步骤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①花鸟画的特点与风格、表现形式。

  ②评讲上一节课学生作品1~2幅,指出学生作品的优点、缺点以及改正的方法。

  二、.讲授新课

  1、教师谈话:我们知道花鸟画的题材非常广泛,除花卉、鸟类之外,家禽、鱼虫、蔬果、走兽都是花鸟画所描绘的内容,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鸟类的画法。

  2、板书:写意花鸟画──活泼可爱的飞雀。

  3.欣赏《麻雀图》教师作品

  出示范画让学生观察、分析、并思考问题:

  (1)图上共画了几只麻雀?

  (2)麻雀的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

  (3)麻雀的背部是什么颜色?此外,它的嘴巴、爪各是什么颜色?

  4.教师讲解形态特点:麻雀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飞鸟。它头大、体小,头、背、尾呈褐色,背有黑斑点,颌下有一缕黑色坠羽,两侧一黑色颌斑,胸腹灰白,活泼可爱。在画麻雀之前,先要理解麻雀的头部和身子由两个蛋形组成,或者是一个枣形加蛋形组成,这样画麻雀就方便多了。

  ①麻雀基本造型:枣鸡蛋

  ②麻雀形体结构:身子、翅膀、尾巴、爪子。

  5,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把麻雀的画法编成通俗易懂的小诗歌来进行教学,教师在画鸟的羽毛时要突出重点,尽量讲得详细一些。

  画法配口诀:

  褐墨点头部,接着画身翅,浓墨画嘴眼,淡墨勾胸腹,浓墨画翅尾,背斑趁湿点,浓墨再画爪,麻雀俱画成。

  画法步骤:

  说明:先用墨赭画头顶,接着画身体和翅膀注意水分不要太多,润笔、枯笔相结合。

  6.学习练习画一只麻雀,教师巡回辅导。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把一些较好的作品展示出来鼓励学生,指出优点、缺点,并对一些画得不够好的学生给予指导。

  7.教师小结,指出本节课的重点以及学生掌握不够的地方。

  8.学生临摹不同姿态的麻雀(运用幻灯片)

  三、作业布置:老师提出作业要求:按作画步骤,用宣纸或毛边纸,临摹或创作一幅麻雀图。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掌握使用剪刀的正确方法,并学习剪弧线。

  2、在感知辨认红、黄、蓝颜色的基础上,能根据老师的口令做动作。

  3、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到剪纸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红、黄、蓝色的纸若干。

  2、教室两面草地的底版。

  3、录音机、磁带、剪刀、胶棒、抹布。

  活动过程:

  (一)纸条宝宝变魔术,引出主题。

  师:“纸条宝宝可调皮了,它们爬呀爬呀爬到我的头上,你们看,它们变成了什么?”(兔子的耳朵)

  师:“它们又爬呀爬,爬到我腰里,这会儿它们又变成了什么?”(裙子、腰带)

  师:“纸条宝宝变了那么多好玩的东西,它现在要请小朋友帮忙了,它们想变成春天五颜六色的花,小朋友想想,我们可以怎样帮助它们呢?”(可以撕花,可以剪花、可以折花)

  (二)剪刀娃娃变魔术

  1、出示剪刀。“我们来看小剪刀变个魔术吧!”

  2、老师示范怎样使用剪刀。“小手变把小枪,剪刀洞里来睡觉,剪刀张开大嘴巴,一上一下工作忙,咔嚓——咔嚓——小剪刀剪出了什么颜色的花?”(红色的.花)

  3、拿一张正方形的纸。我们把正方形的花对折一下,再对折一下,(变成小正方形,手拿小方形一角,开口朝上),正方形的花变成了小山了,小剪刀要爬山了,咔嚓——咔嚓,它从这个角爬呀爬,爬过弯弯的小山坡,爬到了那个角,这次方形花变成了什么花?(圆形的花,有花瓣的花)

  4、请小朋友拿出小手试一下。

  (三)小朋友操作,老师指导(音乐声中进行)

  T:现在请你们的小剪刀也工作起来,剪一剪,变一变,剪出不同颜色的花,剪得快的小朋友可以多剪一些。小剪刀还有句悄悄话对你们说:“用完剪刀后请你们将剪刀的‘嘴巴’合上,不然它的嘴该累了。”

  (四)我和小花做游戏

  小朋友真动脑筋,都已经剪好了,我们来和小花一起做个游戏,请你们听老师的口令做动作。“请把红花和蓝花放在一个手里,黄花放在另一个手里??”。(请幼儿根据口令找出相应的花)

  (五)花儿朵朵开

  1、春天到了,花儿都开放了,让我们剪的美丽的花都开到草地(画有小草的墙壁)上去吧。

  2、幼儿动手操作。(组织快的幼儿将地上的纸片捡干净,放在篓子里)。

  3、展示自己的成果并欣赏他人的作品,让幼儿体会到游戏的快乐。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生活经验,画出看过的半圆形物体以及想象的半圆形物体。

  2、能给图画添加背景。

  3、养成认真观察物体的习惯。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引起幼儿的兴趣。

  1、昨天,老师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仙女,她有一根魔术棒,她走过每一个地方,用魔棒一指,那些五彩的半圆形的`石头就会变成各种东西,非常神奇。小仙女也送给老师一根魔术棒,我们也一起来变一变,好吗?

  2、看这里也有许多五彩石,我们一起说:“魔棒,魔棒,变变变。”看变出了什么?(出示范画)。提问:半圆形的石头是怎样变成小刺猬的?

  3、再一起变小鱼和螃蟹。提问:半圆形的石头是怎样变成小鱼的?

  4、小仙女还想考考我们小朋友,半圆形的石头还可以变成什么?

  5、老师也帮我们小朋友准备了许多五彩的石头,老师要请小朋友来做小仙女,把半圆形的石头变成各种各样的东西。

  二、幼儿作业,教师指导:

  小朋友先在石头的后面涂上胶水,将小石头贴在纸上,然后用记号笔将小石头变成你们想变的东西,并给他们涂上漂亮的颜色。

  三、:

  展示幼儿作品,互相介绍。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表现花叶的特征及其前后关系,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3、在学习和观察、植物的过程中,感受植物的美,了解植物和人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重点:了解植物的种类和生长特点,学习用线表现花叶的方法

  准备:课件、盆栽花卉、勾线笔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课件欣赏自然界中的各种植物。

  师:你喜欢哪些植物?

  师:你知道它们各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作用吗?

  师:你觉得这些植物给你哪些美感?

  生: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使用、陶冶情操。

  生:叶子的姿态自然、形态各异……

  板书课题:《植物写生》

  二、探究式学习活动

  1.观察植物。

  师:你们观察到植物的叶子(花)有什么不同?(结合书中的图片)

  通过欣赏,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叶子有前后遮挡遮挡现象、有大小之分,在不同角度看到的叶子的形状也是不一样的……让学生站队来演示植物的前后遮挡、疏密、方位关系。

  2.欣赏和感受画家笔下的植物。

  欣赏赖少其的中国画〈君子兰〉,初步感受画家如何用丰富的线条,(如疏密、长短、曲直、穿插等变化)表现出植物的形态特点及自己的情感。

  3.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教材上的'几幅学生作业。

  师:教材上的学生作业哪部分画得好?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认识不同角度的植物的花和叶形状各有不同。

  师:画的哪部分对你感受最深?

  生:表现形式,颜色搭配,画法技巧等等。

  生:画的时候注意线条的前后穿插。

  生:……

  然后引导学生理解处理叶子的前后关系的方法和技巧:叶的前后关系可以用线条的虚实、大小、粗细、穿插变化来反映。

  教师在黑板上简单演示植物的写生方法:先展示画两幅植物写生画,一幅前后关系处理得当,另一幅前后关系混乱。然后让学生观察和感受,并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如何用线表现植物叶的前后关系和不同姿态。

  4.布置作业,巡视辅导。

  教师组织学生小结,评价。

  要求:画面布局饱满。认真观察植物的特征、姿态,用线描的方法写生一种植物。

  注意线条的繁简、疏密、长短、曲直、穿插等变化。作业完成后,同学之间相互介绍、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其他同学观察思考。

  5.作业展评:

  展示学生作品,先学生点评,然后教师点评。

  6.知识拓展:

  展示几幅用其他方法表现植物的学生作业,引导学生回家可以进一步创新写生。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美术教案02-22

《美术》教案03-08

美术的教案11-08

美术教案02-20

美术夏天教案03-14

美术花瓶教案07-29

小班美术教案09-23

小学美术教案11-01

《太阳》美术教案12-07

《大树》美术教案12-12